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ST段偏移流程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

    作者:白瑾;张永珍;高炜;张福春;郭丽君;毛节明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MI)的罪犯血管具有不确定性,既往的研究主要依据心电图ST段偏移的导联来判断罪犯血管,准确性受到质疑.本研究采用心电图ST段偏移流程[1,2],探讨其对ST段抬高型下壁MI罪犯血管的预测价值.

  • 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大鹏;杨新春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介入或溶栓治疗后不少患者会出现慢血流或无再流(no-reflow)现象,但是即便在梗死相关血管前向血流恢复TIMI Ⅲ级者,仍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心肌水平的再灌注不良.这使得罪犯血管虽然能够再通,但达不到组织水平真正意义上的再灌注,即"心肌组织水平无再流".临床上可表现为心外膜成功再灌注治疗后近远期预后并不理想,尤其是心功能进行性恶化或重复的缺血性心脏事件发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血管内超声评价

    作者:钱菊英;葛均波;吴鸿谊;樊冰;刘学波;王齐兵;张峰;葛雷;路艳

    目的采用血管内超声显像(IVUS)技术评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对45例ACS患者和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的罪犯血管行IVUS检查,对病变部位IVUS图像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定量测定指标包括病变部位和参照节段的血管面积(EEMcsa)、管腔面积(Lcsa,)和斑块面积(EEMcsa-Lcsa),斑块负荷=(EEMcsa-Lcsa)/EEMcsa×100%.血管重构指数(RI)定义为病变部位EEMcsa与参照节段平均EEMcsa的比值,RI>1.0者为正性重构,RI<1.0者为负性重构.结果与SAP患者相比,ACS组病变部位的EEMcsa[(15.4±4.6)mm2比(11.8±3.7)mm2,P=0.001],斑块面积[(11.9±4.1)mm2比(8.0±3.0)mm2,P<0.001]和斑块负荷[(77.1±10.8)%比(65.0±12.0)%,P<0.001]均显著高于前者,正性重构较SAP患者更常见(68%比38%,P=0.02),其RI(1.05±0.11)也高于SAP(0.98±0.14),P=0.025.ACS组病变以软斑块为主,占73%,明显高于SAP患者的28%(P=0.001),更多斑块破裂(38%比11%,P=0.012)和血栓形成(24%比0%,P=0.005).与负性重构病变比较,正性重构病变中软斑块占的比例较高(70%比34%,P=0.004),钙化较少[(18±37)°比(45±52)°,P=0.017].结论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常见形态特征为软斑块,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和正性重构.冠状动脉的重构形式与病变的组成有关.

  • 运动平板试验心电图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关系探讨

    作者:王晓燕;王丽英;张芹;袁咏梅;许香梅;吕新湖

    目的 通过探讨运动平板试验心电图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关系,为利用运动平板试验检查确定“罪犯”血管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于2011年01月-2011年12月间242例临床疑为冠心病患者而运动平板试验阳性且在同期(1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析结果.结果 运动平板试验心电图V1~V3导联、V4~ V6导联ST段压低改变预测的罪犯血管主要为左前降支(LAD).结论 运动平板试验心电图ST段改变对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定位有一定价值.

  • 开通"罪犯血管",贵在自主创新——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兼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

    作者:凌寒

    2012年10月12日,第二十三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暨亚太心脏大会(以下简称"长城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在本届"长城会"上记者获悉,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兼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所领导的研究团队,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OCT)技术,并特别选取了目前国际应用比例高的Xience V支架与自主创新的BuMA支架进行头对头比较,开展了一项"应用OCT评价BuMA支架植入后血管内皮化的3个月结果"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BuMA与Xience V植入后3个月均能在支架小梁上形成很好的内膜覆盖.

  • 体表心电图在判断心肌梗死罪犯血管中的意义

    作者:查春光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与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关系.方法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表现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iocardiol infarction,AMI)、下壁AMI伴右室AMI、新出现的房室传导阻滞、高侧壁导联ST段压低等其中的一项或几项者,其罪犯血管常为右冠状动脉;前侧壁、前间壁、前壁、广泛前壁AMI不伴或伴有下壁AMI、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中的一项,则其罪犯血管常为左前降支;后壁AMI不伴或伴有前侧壁AMI的罪犯血管常为左回旋支.结论 根据体表心电图的改变能够初步推测出大多数患者AMI的罪犯血管.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

    作者:邵碧峰;欧阳定安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STEMI)一经确诊,只要无禁忌证,都应尽快在3~6 h内开展溶栓,特别是在没有急诊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条件的情况下.尽早开通"罪犯血管",抢救患者的生命[1-2].随着对院前急救工作的重视,院前抢救设备、药品及人员配备的改善,使得院前进行溶栓成为可能.

  • 12导联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磊

    心电图是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重要和基本的检测方法,快速、准确地判读急诊心电图是临床医师实施介入治疗及进一步后续诊断检查的基础.介入治疗与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的迅速发展使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定性、定位、风险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价值进一步提高和拓展.该文结合冠状动脉解剖、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脏影像学的相关研究,对12导联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定位诊断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不同血管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直接PCI术后短期预后分析

    作者:李承刚;夏勇;高雯;童江涛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老年患者,不同罪犯血管(IRA)对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行pPCI的下壁STEMI并成功开通靶血管的老年患者(≥60岁)133例.根据IRA不同将患者分为右冠状动脉组(RCA组,103例)和左回旋支组(LCX组,30例).收集所有入选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随访患者术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及靶血管血运重建.结果 RCA组术后7d及随访30 d后所测得LVEF明显低于LCX组[(47.1±8.4)%比(53.4±7.1)%,(49.5±8.9)%比(56.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A组随访期内共出现45例MACE事件,而LCX组MACE事件仅6例,RCA组MACE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LCX组(43.7%比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A为RCA的下壁STEMI老年患者短期临床预后较LCX者差.

  • 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临床作用

    作者:张新莲

    目的:研究心电图用于急性下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罪犯血管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14~2015年在本院心血管内科接受心电图检查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60例急性下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将患者的造影检查结果作为标准,判断心电图对急性下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预测价值。结果本次研究的60例急性下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其心电图检查结果和造影检查结果差异 P >0.05。结论将心电图用于急性下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罪犯血管预测中,其临床预测价值显著。

  • ACS罪犯血管行PCI中出现无复流现象相关因素的Logistic分析

    作者:邵海峰;于波;沈彦祥

    目的 探讨ACS罪犯血管行PCI中出现无复流现象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03年7月至2007年2月1 783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行PCI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CAG)资料.PCI过程中出现无复流患者共63例(无复流组),从其余的PCI后冠脉血流TIMI 3级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作为正常血流组.观察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糖尿病史等基本情况,血脂水平、血糖水平、apoA、血常规(WBC等)等生化指标,罪犯血管病变及PCI情况.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无复流组与正常血流组年龄、男性、吸烟史、BMI、血糖、高血压史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脉压指数、平均动脉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心绞痛病程、心绞痛分级、病变长度、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支架总数、球囊预扩张、释放压、支架种类、病变部位、侧枝循环形成、PCI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糖尿病(P=0.013,Exp(B)=8.917)、冠状动脉钙化(P=0.003,Exp(B)=8.235)、白细胞水平(P<0.001,Exp(B)=2.125)、狭窄程度(P=0.021,Exp(B)=1.145)、PCI前TIMI(P=0.013,Exp(B)=0.32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糖尿病患者PCI统计结果显示,无复流组与正常血流组血糖水平无明显统计学显著性差异(t=0.973,P=0.344).进一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罪犯血管PCI与出现无复流的关系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Q计数(P=0.008,Exp(B)=5.241)、梗死前心绞痛(P=0.023,Exp(B)=0.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CS罪犯血管行PCI过程中,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白细胞水平、冠状动脉钙化、冠状动脉狭窄程度、PCI前TIMI是无复流现象的独立影响因子,急性心肌梗死更容易出现无复流.无复流的发生仅与是否合并糖尿病有关,与血糖的控制水平无明显相关.梗死前心绞痛是无复流现象的独立保护因子.

  • 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及冠脉造影分析

    作者:王润桃;余泓;李本志;王硕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ST改变的导联与冠状动脉罪犯血管的关系.方法 对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ST段改变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心电图V1~V4ST抬高伴Ⅱ、Ⅲ、aVF ST段下移的罪犯血管主要为左前降支(LAD),少数前壁心肌梗死伴下壁ST段抬高;Ⅱ、Ⅲ、aVF ST抬高伴V1~V4ST段下移的主要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RCA),少部分为左回旋支(LCX),极少部分为LAD;胸前导联T高尖与ST抬高导联不一致可排除LAD;高侧壁Ⅰ、AVL ST段抬高多数罪犯血管为LCX.结论 心电图ST改变的导联对急性心肌梗死罪犯血管能进行初步预测.

  •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理与病理生理学

    作者:徐成斌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临床常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Q波心肌梗死(NQMI)及Q波心肌梗死(MI),其致残率及死亡率都很高,三者是连续相关的统一体,病理改变大同小异,病理生理学并不一致而且呈动态变化.临床表现取决于冠脉损害的严重性、缺血持续的时间及原先心肌坏死的数量.缺血程度取决于罪犯血管供血范围、病变血管狭窄程度、有无侧支循环、影响氧化血液供应的因素及增加心肌氧需的因素(如心率、血压及收缩力).病人可因此发生死亡、心肌梗死或顽固心绞痛需血管再通术,也可临床症状缓解,其处理为临床上的一大挑战,正确处理来源于对其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的认识和理解.

  • 225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结果分析

    作者:杨晓帆;宫剑滨;江时森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病例的临床特点,并对造影结果进行详细的总结.方法:对225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本组男性197人,女性28人.合并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糖尿病者,分别为74.67%、44.44%和24.0%.典型胸痛、不典型胸痛及无胸痛者分别为60.0%、18.22%和21.18%.胸片、心脏超声、心电图及肾功能异常者分别为77.78%、100%、100%和23.56%.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为右优势分布者144例,占64.0%,左优势分布者27例,占12.0%.均衡型分布者54例,占24.0%.病变累及冠脉446支共651处,单支病变36.89%、二支病变32.89%、多支病变30.22%,受累的前降支(LAD)、右冠状动脉(RCA)、左回旋支(LCX)及左主干(LM)分别为70.67%、52.0%、39.1%和10.67%.A型病变累及冠脉163支213处(29.74%)、B型病变累及冠脉207支229处(37.78%)、C型病变累及冠脉178支184处(32.48%),重度以上狭窄占80.44%.78例(34.67%)有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结论: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的病人,多合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复杂,临床检查多有异常,冠脉分靠以右优势型居多,多支病变占30.0%以上,B型及C型病变占大多数、冠脉狭窄程度较严重,部分病例有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

  • 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心电图判定

    作者:叶慧明;郭继鸿;彭建军

    目的: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的心电图预测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病人梗死相关血管.方法:回顾性分析ST段抬高下壁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的病人的心电图,计算STⅢ↑/STW↑,STaVL压低及STv3↓/STⅢ↑对梗死相关动脉的预测值.结果:共有72例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入选,STv3↓/STⅢ↑>1.2预测LCX敏感性略低,但特异性较高,而STⅢ↑/STⅡ↑及STaVL↓相应的预测值与文献类似.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时的心电图STv3↓/STⅢ↑比值可作为常规方法的一个补充预测其梗死相关血管.

  • 罪犯血管对角支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电图特点总结

    作者:王为群;邱祖红;保中伟

    目的:探讨罪犯血管对角支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电图改变特点,总结诊断经验,以期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收治的40例心肌梗死病人临床资料,据罪犯血管分为左前降支组(25例)、对角支组(15例),对比两组12导联心电图,筛查具有价值的预测导联与预测值分布。结果两组病人性别、发病至送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前降支组病人年龄(68.3±8.1)岁,高于对角支组的(59.1±14.1)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角支 V5导联处 T波段抬高幅度(0.05±0.13) mV,低于左前降支(0.03±0.13)m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角支组与左前降支组在aVl、V3、V4、V5导联处均值差值>0.03 mV或正负性相反;伴有 aVl>0 mV、V3≤0.05 mV、V4<0或V5<0表现者为对角支病变风险比分别为1.39、1.48、2.22、4、44,同时伴有以上四项表现对角支梗死占46.67%,风险比11.67。结论12导联可作为对角支心肌梗死与左前降支心肌梗死鉴别诊断工具,aVl、V3、V4、V5导联 T波升降式鉴别诊断是重要依据。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特征临床分析

    作者:刘强;杨小梅;韩乾国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心电图表现特征及临床价值.选取2011年至2014年共87例STEMI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对其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归纳其心电图改变特点及诊断.结果87例STE-MI患者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54例(62.1%),前壁17例(19.5%),前间壁6例(6.9%),急性前壁侧壁4例(4.7%),急性前壁下壁3例(3.4%),急性下壁合并右室3例(3.4%).心电图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42例(48.3%),缺血性J波22例(25.3%),缺血性J波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缺血性J波组(P<0.05).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87例STEMI患者中66例能够通过心电图判断罪犯血管,14例判断错误,7例无法判断,判断错误和无法判断主要见于多支病变及下壁心肌梗死者.心电图具有预判STEMI梗死部位、罪犯血管的价值,且缺血性J波的出现常提示心电活动不稳定,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同时,心电图误判和不能判断罪犯血管的情况主要见于多支病变及下壁心肌梗死者.

  • 法舒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现象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智博;王婧;刘斌;李天祎;王金鹏

    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目前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治疗STEMI的有效措施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1]。开通罪犯血管后,再灌注治疗的效果与受损微血管的再灌注密切相关。开通罪犯血管后,缺血心肌缺乏充分的血液灌注又被称为无复流现象。在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直接影响手术成功率及患者预后,而目前尚缺乏能够逆转已发生的无复流现象的有效药物[2‐4]。近期研究发现,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密切相关[5]。本研究拟对STEMI患者急诊 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后冠脉内注射法舒地尔,研究其对无复流现象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狭窄程度与心肌灌注的相关性

    作者:周新浪;黄伟剑;陈达开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狭窄程度与心肌灌注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1例,于术中行血栓抽吸术.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法测量罪犯血管直径狭窄(DS)情况.按照血管狭窄率分为不同血管狭窄组,分析其与心肌密度及灌注相关性.结果 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分DS<50%(正常组)45例、50%≤DS<70%(中度狭窄)42例、DS≥70%(重度狭窄)34例.各组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组心尖部、心室侧壁和室间隔前部心肌密度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和中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心尖部、心室侧壁和室间隔前部心肌密度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存在严重的血管狭窄,血管狭窄越重心肌灌注越好.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静脉应用替罗非班对纤溶系统活性的影响

    作者:韩永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可有效减少近期重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远期生存率.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STE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者,术中罪犯血管自发性再通率高,无复流发生率低,甚至当PCI术中因血栓碎屑脱落发生慢血流时,及时予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者可显著改善PCI手术中慢血流现象.国外有文献[1]报道发现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体外有消溶红色血栓作用.目前替罗非班相关研究多限于它的血小板膜受体拮抗作用,未见关于替罗非班对STEMI患者纤溶系统活性影响的研究.本研究拟通过对STEMI住院患者标准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组与标准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加替罗非班组的静脉血t-PA,PAI-1,FDP浓度检测,观察早期静脉应用替罗非班对体内纤溶系统活性的影响.

71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