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食管气管瘘1例

    作者:宋春红

    患者男,50岁,保安科工作,身体一般状况良好,幼时未作过任何特殊检查,青年时进食后常有梗阻感,进水后即可消失.今主诉左上腹痛,呼出的气体有恶臭味,吃饭后常有梗阻感,X线透视未发现肺部有浸润性病变,心影外形未见畸形,腹部未见积气及积液等现象.右前斜位站立,第一口钡剂吞下后,见食管中段有分流现象,后嘱患者前后位站立,发现右下支气管的内基底段充钡,随嘱患者吞第二口钡,则未见钡剂的分流,后转动体位,再嘱患者服钡,均未发现有分流现象,点片示支气管分叉处有一绿豆样大小的钡斑,右下支气管的内基底段充钡,为盲端.第三天对患者再次透视,则支气管内的钡剂不再存在.

  • 两种气管导管行单肺通气在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比较

    作者:张铁峰;柴金花;李颖;蒋海斌

    目的 比较单腔导管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单肺通气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左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患者60例,年龄65~ 75岁,ASA分级Ⅱ~Ⅲ级,Mallampati分级Ⅰ~Ⅱ级,心功能(NYHA)Ⅱ~Ⅲ级,随机分为2组,单腔导管组和双腔支气管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后单腔导管组采用单腔气管导管,一次性插入右侧总支气管.双腔导管组选择Robershaw右双腔支气管导管.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插管定位成功后、手术结束后记录患者SBP、DBP和HR.并且于诱导前(T0)、插管定位成功后(T1)、开胸后30 min(T2)、术毕拔出气管导管30 min(T3)时从桡动脉抽血0.5 ml进行血气分析:PO2、PCO2并记录peak值.结果 与单腔导管组比较双腔导管组在插管后SBP、DBP、HR明显升高(P<0.05),PO2、PCO2无明显变化,peak值在T1、T2与双腔导管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普通单腔气管导管于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老年患者单肺通气时优于双腔气管导管.

  • 新生儿气管内滴入固尔苏针头型号的护理研究

    作者:谭维玉

    目的:探讨气管内滴入固尔苏注射器的针头型号大小.方法:气管内滴入固尔苏,对照组用一次性5注射器的原配针头,实验组把一次性5ml注射器的原配针头换成12号针头.效果:实验组从气管内漏出固尔苏的几率显著减少.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有效防止固尔苏漏出,避免浪费,值得临床上推广.

  • 气管内脂肪瘤1例

    作者:单国际;曾凡华;华瑞;韩立波

    1 病例资料男性,46岁,咳嗽、咳痰、胸闷、气短1年于2006年6月5日入院.曾按哮喘给予解痉、抗炎和对症治疗.查体:呼吸22次/分,端坐呼吸,可闻及哮鸣音,轻度桶状胸,双肺呼吸音粗.血氧分压为72.9mmHg,二氧化碳分压为43.7mmHg.胸部三维CT:距甲状软骨上缘7.6cm气管腔内靠左侧壁及后壁软组织肿物,约2cm×2cm,边缘光滑,CT值18.86Hu(图1~图3),仿真内镜见肿物呈息肉状突入气管腔内(图4).经颈部领状切口、在气管镜引导下,纵行切开气管前壁,见肿物有蒂,基底部位于气管左后壁,包膜完整,切开肿物肉眼见为淡黄色脂肪组织.病理诊断为脂肪瘤(图5).

    关键词: 气管内 脂肪瘤
  • 小儿颞颌关节强直矫治术的麻醉处理

    作者:李彤;连文洁;王淑梅

    小儿颞颌关节强直多伴有严重的张口受限.小儿颞颌关节强直成型矫治术需要插管全麻,目前大多数情况下均选择气管切开插管全麻,此方法患儿痛苦大、护理繁琐,并发症多,且患儿家长大多难以接受.因此,手术大的问题经常发生在麻醉诱导及术后麻醉恢复期中,其中气管内插管过程为关键.以往普通的盲探插管方法难以调节声门位置,同时常并发如窒息、喉痉挛、上呼吸道梗阻、喉水肿和呼吸心跳骤停等严重并发症.近5 年来,我科对小儿颞颌关节强直手术的气管内插管方法进行了临床研究,采用自制改良导管进行盲探插管取得了良好效果,对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 支气管内型错构瘤1例

    作者:李斌;刘士远;刘洪超

    患者女,49岁,因"反复发热、咳嗽咳痰2年,再发1周"入院.患者反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咳嗽咳痰,当地医院CT提示左肺下叶气管内占位,但患者拒绝手术治疗,遂予对症治疗患者好转.近1周再次出现发热,高体温达39.5℃伴咳嗽咳痰,自觉胸闷.遂来本院就诊.入院体检:T 38.5℃,Bp 130 mmHg/80 mmHg(1 mmHg=0.133 kPa).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

  • 硝普钠预处理对高血压犬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王军;张伟;王警卫;曹艳

    目的:在肾动脉高血压犬模型上,评价硝普钠预处理后气管插管对高血压犬血流动力学影响. 方法:肾动脉高血压杂种犬4条,经30 mg/kg戊巴比妥钠麻醉,建立血流动力学监测体系. 用自身对照进行实验,4只犬不用硝普钠进行气管插管,连续观察血流动力学参数,测量显露声门、气管内置管和完成插管时的血压、心率. 3 d后先自股静脉泵入硝普钠8 μg/(kg·min),血压下降20%后同样条件下气管插管,观察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两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 结果:硝普钠预处理与未处理犬显露声门、气管内置管和完成插管时比较,血压升高,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对心率无影响. 结论:硝普钠预处理高血压犬在显露声门、气管内置管和完成插管时血管应激反应轻,可避免高血压犬血压的进一步上升.

  • 便携式纤支镜在慢阻肺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治国

    目的:探讨便携式纤支镜治疗慢阻肺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慢阻肺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120例,并依据双盲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在纤支镜的引导下通过鼻腔进行气管插管,成功后给予吸痰及肺泡灌洗及辅助呼吸;对照组患者则在喉镜的引导下通过口腔进行气管插管同时也给予辅助呼吸,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插管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平均插管时间、呼衰纠正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及PIC出现时间更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便携式纤支镜治疗慢阻肺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提高抢救成功率,疗效确切、安全.

  • 超细胃镜引导下侧卧位气管内插管45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会;谢郭豪;吴水晶;张凯;陈李华;季峰;方向明

    目的:探寻安全、有效的侧卧体位下气管内插管的方法.方法:对45例全身麻醉下行上消化道ESD术的患者实施超细胃镜引导下侧卧位气管内,插管记录插管时间、插管次数及各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结果:超细胃镜引导侧卧体位下气管内插管成功率为100%,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7.78%,插管平均耗时35.20±16.41s.无1例发生插管相关并发症.结论:超细胃镜引导下侧卧位气管内插管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侧卧位插管方式.

  • 美托洛尔用于神经外科麻醉诱导期的临床观察

    作者:阎维维

    目的:旨在观察长效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丙泊酚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期脑电双频普指数(BIS),颅内压(ICP)和血流动力学影响. 方法:随机选择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100例,ASAⅠ~Ⅱ级,平均分为美托洛尔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美托洛尔组,静注美托洛尔60μg/kg;对照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麻醉诱导静注丙泊酚2mg/kg,芬太尼33μg/kg,OSS/A评分0级,静注罗库溴铵1mg/kg.围术期持续监测MAP, HR, ICP和BIS. 结果:气管内插管后1min,对照组BIS较插管前明显增高并延续至插管后5min(P<0.05或P<0.01).两组间比较也具有明显差异,并延续至插管后15min(P<0.01).插管后3min,5min对照组与美托洛尔组MAP和HR均较插管前明显上升,两者相比,后者血流动力学上升更为显著(P<0.01).其组间显著性差异延续至插管后30min(P<0.05或P<0.01).对照组ICP于插管后3min上升,与插管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插管后5min,15min,30min,对照组ICP明显高于美托洛尔组(P<0.05或P<0.01).并较插管前均有显著性上升(P<0.01). 结论:美托洛尔能减低丙泊酚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期血流动力学和ICP升高,抑制BIS反跳.

  • 脑电双频指数在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作者:皋沛

    目的:评价脑电双频指数在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普外科手术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病人共60例.随机将病人分为两组,BIS组和对照组.诱导用药咪唑安定0.1mg/kg,丙泊酚的用量为2~3mg/kg,BIS组在BIS值为60时,停止注入丙泊酚,对照组在病人神志消失后停止注入丙泊酚,两组再分别依次注入芬太尼,维库溴铵,经口常规气管插管.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3、5min时的平均动脉压(MBP)(T3、4),心率(HR)及BIS值.并记录两组诱导时丙泊酚的用量以及插管时是否有呛咳反应.结果:两组在T1和T2时点MAP、HR、BIS值均显著低于T0.组间比较,BIS组在T1和T2时点,MAP和BIS值要高于对照组.BIS组诱导时丙泊酚总量要低于对照组.结论:借助于BIS指导,诱导时应用丙泊酚镇静,可以有效抑制高血压病人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镇静深度BIS值控制在60左右,再进行插管较为适宜,可以作为高血压病人气管插管的一个参考指标.

  • 双腔支气管导管不同拔管方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黄中华;叶凤青;张学刚;李静;胡彦艳

    目的:探讨不同拔管方式对插双腔支气管导管的患者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30例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全麻的胸外科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更换单腔气管导管组,B组为瑞芬太尼组,A组患者术毕时将双腔支气管导管更换为单腔气管导管,B组患者手术结束时将双腔支气管导管退至总气管,同时静脉给予瑞芬太尼0.05μg/(kg.min),记录两组患者拔管时间,改良OAA/S评分,拔管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结果:两组患者拔管时间,改良OAA/S评分大于等于3分的病人数无显著性差异,拔管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B组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插双腔支气管导管的患者拔管时静脉给予0.05μg/(kg.min)的瑞芬太尼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心血管反应.

  •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作者:秦丹丹;张学刚;叶凤青;黄中华;李静;胡彦艳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对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引导作用及患者血气分析结果.方法:对30例开胸手术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并在术前,双肺通气,单肺通气15min,单肺通气30min时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30例患者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值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的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位置正确,不影响患者气体交换.

  • 逆行气管插管法用于插管困难8例

    作者:杨建龙;乔希安;王仿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4~72岁,术前各种化验检查基本正常.常规术前用药.

  • HC可视喉镜在急诊科紧急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党晓燕;殷美静;潘龙飞;陈尔秀;秦勇

    目的:探讨HC可视喉镜在急诊科紧急插管患者中的应用及特点。方法:选择需要紧急插管患者60例,分为普通光纤喉镜组30例及 H C可视喉镜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声门暴露时间、暴露声门成功率、插管1次成功率及气管插管总时间;并比较两组插管前与插管后血氧饱和度。结果:H C可视喉镜组暴露声门的时间为(4.16±1.11)s ,与普通光纤喉镜组的时间(7.46±1.70)s ,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H C可视喉镜暴露声门的成功率100%,与普通光纤喉镜相比(66.67%)有统计学差异﹙ P<0.05﹚;普通光纤喉镜插管时间为(54.14±25.76)s ,H C可视喉镜的插管时间为(32.14±23.10)s ,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5),普通光纤喉镜插管的一次成功率为59.09%,H C可视喉镜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88.8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HC可视喉镜组插管后3min血氧饱和度与普通喉镜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C可视喉镜对急诊科需要紧急插管的患者,可有效缩短插管的时间,提高插管的成功率,迅速改善患者氧合,为临床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 喉头和气管内喷雾利多卡因与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小婴儿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

    作者:缪怡;朱晓林

    目的:比较气管内与静脉应用利多卡因预防静脉慢诱导气管内全麻时气管插管所致心血管反应的差别.方法:ASAⅠ~III级患者40例,年龄10d至6月,体重2.6~8 kg,随机分为利多卡因静脉注射组(组Ⅰ),2%利多卡因喉头和气管内喷雾组(组Ⅱ);监测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气管插管时、气管插管后1 min,3min,5min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病人诱导后SBP、DBP、HR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SBP、DBP、HR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组Ⅱ比较,组Ⅰ插管时、插管后(1min 、3min、 5min)的SBP、DBP、HR均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较喉头和气管内喷雾利多卡因能有效减低气管插管反应.

  • 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36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玲明;何阿玲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是小儿上、下呼吸道的急性弥漫性炎症,以喉及声门部水肿,气管、支气管内渗出物稠厚积痂及迅速出现喉梗阻和中毒症状为特征的小儿上呼吸道急性阻塞性疾病.如延误诊治,可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我院于1988年12月至2001年10月收治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3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 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对高龄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

    作者:姚琳;赵泽宇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对高龄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需行全身麻醉高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靶控输注0.35μg/L 舒芬太尼及依托咪酯0.5mg/L 行麻醉诱导,对照组靶控输注0.40μg/L 舒芬太尼及依托咪酯0.5mg/L ,比较两组患者诱导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插管前即刻、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1min 、3min 、5min 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更为平稳(P<0.05)。术后经随访两组未见不良反应(P >0.05)。结论:靶控输注0.35μg/L舒芬太尼及依托咪酯0.5mg/L 对高龄患者气管插管反应影响小,患者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

  • 综合诱导在口腔手术困难插管中的应用

    作者:刘颖;杨菊花;侯成群

    统计口腔头面部手术48例全麻插管困难的病例,原因有:颞颌关节强直26例,下颌骨骨折错位12例,颈部烧伤后瘢痕致颏颈粘连2例,口腔巨大肿瘤及易出血肿瘤8例.决定保留自主呼吸经鼻盲插气管插管.操作者用2%丁卡因1ml,麻黄素30mg对插管鼻道进行表麻和收缩.用2%利多卡因4ml行双侧喉上神经封闭,再用2%丁卡因行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麻,嘱病人咳嗽使麻药充分弥散.诱导时用杜冷丁50mg,氯丙嗪50mg,氯胺酮200mg,东莨菪碱0.9mg配成10ml合剂,根据患者的体质和年龄静注3~6ml,儿童以0.2ml/kg计算,再用羟丁酸钠60mg/kg,多2.5g静注,面罩吸氧.病人呼吸规律后用耳倾听管内气流,调整头部位置和导管口方向,至气流声响强的部位时缓缓导入声门.

  • 纤维支气管镜取气管内碎骨片1例报告

    作者:程西安;宋昌鹏

    患者,女,32岁.2月前因吃兔肉时发生呛咳,之后出现刺激性干咳,咽喉部异物感,且上下移动,偶咯血性痰.

1427 条记录 69/72 页 « 12...64656667686970717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