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的影响

    作者:龙明锦;任和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对其全身麻醉拔管期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择期行LC高血压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术毕前30 min用静脉微量注射泵泵注右美托咪定0.50μg/kg,对照组采用常规拔管方法,不采取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前(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10 min(T4)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记录两组患者拔管时呛咳情况及有无躁动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R、SBP、DBP,以及拔管时呛咳反应、术后躁动(1~3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行LC中针对患者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合理应用右美托咪定能稳定血流动力学,能有效干预拔管时呛咳反应和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

  • 全身麻醉患者雾化吸入后拔管对缓解术后咽痛的观察

    作者:黄俊萍;闭玉华;邓小莲

    目的 探讨经气管内导管行雾化吸入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在该院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并术后带管送入麻醉复苏室复苏的患者300例,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00例.A组拔管前经气管导管行雾化吸入,B组清醒拔管后6 h行雾化吸入,C组不雾化吸入.记录各组患者拔管后1、24 h咽痛、咽干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术后咽痛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且拔管1h咽痛及咽干评分均低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24 h,A、B两组患者咽痛及咽干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经气管导管行雾化吸入可有效降低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咽痛咽干的发生,提高患者拔管后咽喉部舒适度.

  • 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吴友冈;孙朗荣;杨玉华

    目的:观察在中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中应用低剂量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的72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应用低剂量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麻醉诱导,对照组单用异丙酚麻醉诱导。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1 min(T2)、诱导后3 min(T3)、插管即刻(T4)、插管后3 min(T5)、插管后5 min(T6)的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等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T3时MAP、SBP、DBP、HR较T1时明显下降,而T4~T6时MAP、SBP、DBP、HR较T1时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丙泊酚比较,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麻醉诱导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 艾贝宁用于全身麻醉患者气管拔管的临床效果

    作者:顾文义;方梅;王强;陈卫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患者气管拔管过程中使用艾贝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实验组使用艾贝宁进行临床实验;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收缩压变化幅度较小,能维持心率在正常范围内且躁动剧烈程度较低.结论 艾贝宁用于全身麻醉患者气管拔管苏醒期可以减少拔管期血压的波动,维持心率正常和减少患者的躁动、呛咳症状.

  • 舒芬太尼用于高血压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插管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月云;刘琨;刘廷艳;李永贵;刘杨

    舒芬太尼是选择性μ受体激动药,具有脂溶性高,血浆蛋白结合率达92.5%,易穿透血脑屏障,可选择性作用于μ受体,亲和力强,是芬太尼家族中镇痛作用强的人工合成类阿片药物[1],有文献报道:舒芬太尼镇痛持续时间为芬太尼的5~10倍[2],舒芬太尼用于高血压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插管的临床应用的有关报道少见,因而作者就此问题进行了有关的临床研究.

  • 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作者:祝立勇

    目的 总结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方法 对38例需要进行紧急气道管理的急诊患者应用便携式纤支镜进行床边操作.结果 38例患者纤支镜操作顺利,未发生任何意外,临床效果良好.其中急诊床旁经纤支镜气管插管27例;吸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解除肺不张、改善低氧血症17例;清除气道异物2例;急性大咯血解除窒息并心肺复苏成功1例;诊断支气管外伤1例.结论 便携式纤支镜有利于急诊危重病尤其是急性呼吸衰竭的抢救,是急诊科必备的抢救设备之一.

  • 甘油果糖致溶血反应1例

    作者:李钊;梁福乐

    病人女,52岁,因患脑出血入院治疗.查体:T 37.9℃、P 84次/分、R 26次/分、BP 160/85 mmHg.手术后,为降低颅内压给患者应用甘油果糖(源诺克,吉林省长源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04030411) 250ml,静脉滴注,1.5小时滴完,半小时后病人表现面色潮红、呼吸困难,查体:T 37.7℃、P 96次/分、R 40次/分、Bp 90/60 mmHg.由于病人已做气管切开术并有气管套管,误认为气管内有痰,故翻身拍背,并加大吸氧流量,采取保暖措施.继续观察半小时后情况缓解.由于病人末梢循环障碍,组织灌流量不足导致病人出现皮肤紫绀、冰凉症状.拟输新鲜血以补充血容量,血库检验血标本时发现血样溶血.后改用该药250ml与甘露醇125 ml间隔6小时交替静滴,前者用时2小时,后者用时20分钟.第二天重新配血未发现溶血现象.

  • 胃管误入气管超过1小时2例

    作者:杨小芸

    1 病例介绍 例 1:患者,男, 46岁,因胆囊结石入院.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晨 7点,行胃管置入.用普通硅胶胃管按胃管置入法操作方法插入 50 cm,回抽出 1 ml白色粘液样液体,固定胃管.插入过程中患者曾出现短暂(约 2秒钟)呛咳,置管过程中及置管后无呼吸困难.于 7点 30分钟送入手术室, 8点 30分钟麻醉师进行气管插管时通过喉镜发现胃管位于气管内.

  • 两种吸氧和湿化方法在气管切开中的效果比较

    作者:卿红英;黄婷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不同吸氧和气道湿化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行气管切开的10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头皮针管吸氧加输液泵持续湿化气道,观察组患者采用气管切开面罩吸氧湿化,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手指脉搏血氧饱和度、湿化效果、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手术当天至术后6d用于气管切开平均每天每项护理的总时间和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在呼吸频率和手指脉搏血氧饱和度、湿化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部感染发生率、护理时间、医疗费用等方面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面罩吸氧湿化用于气管切开患者效果满意,既经济,又能节约护理人力资源。

  • 气管插管仿真模拟教学的应用及评价

    作者:段海真;任达福;张小军;刘同英;蔡洪涌;喻安永

    目的:探讨仿真模拟人在气管插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3月将108名临床医学本科生随机分为多媒体组和多媒体联合仿真模拟人组,每组54例。对两组学生分别进行气管插管教学,后对两组学生采用一对一操作考核,并采用问卷调查综合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多媒体联合仿真模拟人组学生考核成绩[(90.11±5.63)分]优于多媒体组[(75.32±6.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3,P<0.05)。多媒体联合仿真模拟人组学生中认为多媒体联合模拟人教学形式新颖、直观者分别占94.44%(51/54)、96.30(52/54),认为可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主动性者占90.74%(49/54),自信可较好地掌握气管插管操作技能者占96.30%(52/54)。结论在多媒体教学基础上将仿真模拟人应用于气管插管实验教学,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明显提高了学生气管插管操作能力。

  • 新型气管导管功能研究进展

    作者:蔡国强;董瑞安

    1868年气管导管开始投入临床使用,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因各种原因建立人工气道,气管导管应用更加广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相关并发症,其中主要的是气道损伤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近年来多种并发症在临床上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对于医生的治疗造成了多种障碍,对于患者的恢复造成了不良影响,增加了经济负担.

  • 利多卡因喉部表面浸润麻醉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丽冰;王立凤;张成明;张岩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喉部表面浸润麻醉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心血管效应及术后苏醒躁动情况。方法2013年6~9月选择20~5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在全身麻醉下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在诱导后3min进行气管插管;观察组患者在诱导后2min用喉麻管向会厌、气管内喷注5mL2%利多卡因,再经过2min进行气管插管。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及麻醉苏醒期的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喉部表面浸润能有效地减轻支撑喉镜下全身麻醉患者的心血管反应,减少术后躁动,可以良好地应用到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中。

  • 喉罩在小儿疝气腹腔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胡明权

    目的 探讨喉罩在小儿疝气腹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在全身麻醉下接受腹腔镜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各60例.记录患儿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2)、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10 min(T3)、拔管后即刻(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同时监测并记录患儿当时的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气道压力、拔管时间、复苏时间,并观察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气管插管组T2与T4时SBP、DBP、HR较T0时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气管插管组SBP、DBP和HR均明显高于喉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点两组SBP、D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的拔管时间、复苏时间及麻醉用药量均优于气管插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疝气腹腔镜术中,喉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气道管理方式.

  • 护理干预对降低气管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临床应用

    作者:于佳伶;费华华;刘文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气管全身麻醉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手术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率及躁动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躁动12例,躁动率20.0%;对照组发生躁动28例,躁动率46.7%。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躁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减少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程度。

  • 自制约束手套防止意外拔管的效果观察

    作者:刘晓俊

    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护患者导管种类繁多,为患者的治疗及抢救提供了方便[1]。由于患者经常出现烦躁、抽搐、精神异常等症状,常常会使用约束带对其进行固定[2]。传统约束带只能固定手腕,上肢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处于挣扎状态,手可以从约束带中松脱,同时容易出现肢体肿胀、皮肤损伤等不良事件,家属及患者都拒绝接受,从而增加了自行拔管的风险[3]。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有可能由于过早拔管,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4],为医护人员的诊疗带来一定困难。因此,作者自制了一种约束手套,经临床实践证明,该自制约束手套既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也不影响医护人员的诊疗,同时可显著降低意外拔管率,适用于ICU患者,现报道如下。

  • 气管插管并发单侧Tapia综合征1例

    作者:徐金富;余睿

    Tapia综合征首先于1904年被西班牙耳鼻喉专家Tapia AG提出,是迷走-舌下神经综合征,主要见于创伤时,尤其是下颌角后部创伤导致Ⅹ、Ⅺ、Ⅻ颅神经受累(周围性损害),表现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舌肌萎缩和伸舌偏向患侧等,此外咽喉部长时间被肿物压迫也可引起Tapia综合征,同时,其还是气管插管中罕见的并发症[1]。本院在气管插管时并发单侧Tapia综合征1例,现报道如下。

  • 甲状腺癌伴全身多处转移颈部巨大癌肿切除麻醉1例

    作者:罗林;朱涛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9岁,因发现颈部包块17+年入院.17+年前,患者发现颈部一约鸡蛋大小包块.于当地医院就诊,胸片示"肺结核",予抗痨治疗9月,颈部包块未见明显变化.后再复查胸片示肺部多发结节,行纤支镜活检示"肺泡细胞癌".其后颈部包块逐渐长大,并于4+年前出现咳嗽、咳白色泡沫痰,症状逐渐加重,伴活动后心累气促,夜间需高枕卧位,行手术治疗,包块巨大未能切除,仅取活检示"甲状腺滤泡细胞癌".

  • 大肠杆菌对大鼠肺组织β-防御素-2基因表达的抑制

    作者:陈新年;黄宁;吴琦;王伯瑶

    目的:探讨细菌对大鼠β-防御素-2(rBD-2)基因的表达调控.方法:将大肠杆菌E. coliML-35和绿脓杆菌27853大鼠气管内接种,于24小时后提取肺组织RNA,用RT-PCR法检验大鼠β-防御素-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气管内接种大肠杆菌使大鼠肺组织β-防御素-2mRNA的表达受抑制.结论:大肠杆菌及其产物直接或通过炎症细胞因子间接抑制rBD-2mRNA的表达.

  • 支气管类癌误诊为支气管哮喘1例

    作者:陈旸;陈庆;谭姝

    患者,女,29岁,因咳嗽、气喘、气促2年,加重1月求治.入院前2年受凉后出现咳嗽、气喘、气促,在院外拍胸片提示无明显异常,诊断为哮喘,予以氨茶碱、激素及抗生素等治疗无效,气紧进行性加重,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6.8 ℃,脉搏89次/分,呼吸25次/分,精神差,端坐位,呼吸急促,吸气困难,口唇中度紫绀,颈软,颈静脉无充盈,气管居中,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听诊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鸣,心、腹检查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胸片提示右下肺炎;CT提示气管内新生物;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提示气管下1/3处一息肉状新生物堵塞约3/4气管,纤支镜不能进入,经钳夹病理检查诊断为类癌(非典型).

  •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的临床特征

    作者:曹孟淑;蔡后荣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tradleObronclaopat}Iia oBteocIliondro-plastica,TPO或TO),是一种罕见的气管内膜系统的良性病变,主要以气管和主支气管黏膜下多发性骨和软骨组织结节状增生为特征,通常引起气道狭窄[1].大多数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因此易被误诊和漏诊.本文将TO的临床特征做一综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427 条记录 66/72 页 « 12...63646566676869...717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