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动脉硬化性下肢缺血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作者:杜筠;孙立中;杨宝钟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性下肢缺血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1996年至2002年对49例动脉硬化性下肢缺血病人行动脉重建术,解剖性旁路术41例,解剖外旁路术8例.结果:术后大多数病人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肢体溃疡愈合或截肢平面降低,有效率87.8%.本组中有6例病人术后2~3个月行截肢术,其中5例伴有糖尿病.结论:应提高临床医师对动脉硬化性下肢缺血的认识,早期诊断,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多数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全身循环支持

    作者:聂绍平;马长生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循环支持主要分为全身循环支持与局部心肌支持.全身循环支持主要包括主动脉内气囊泵或气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couterpulsation, 通常简称IABP)、心肺旁路术(cardiopulmonary bypass support,CPS)、心室辅助装置和左心房-股动脉旁路等,其中以IABP为常用.局部心肌支持(包括自灌注球囊、冠状动脉主动灌注、冠状静脉逆行灌注等)由于疗效有限且存在诸多问题,现已极少使用.

  • 完全腹腔镜与开腹主-双股动脉旁路术治疗晚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对照研究

    作者:于洁;曹波

    目的 比较完全腹腔镜与开腹主-双股动脉旁路术治疗晚期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60例晚期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其中A组患者给予开腹主-双股动脉旁路术治疗,B组患者给予完全腹腔镜主-双股动脉旁路术治疗,比较两者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以及生存率,并采用COX模型分析手术方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365.3±41.3) min]及主动脉阻断时间[(59.5±18.3) min]显著高于A组[(294.3 ±35.5) rnin和(26.5±19.3) min](P<0.05),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400.0±145.3) ml]及住院时间[(10.5±2.1) d]显著低于A组患者[(1 002.3±324.3) ml和(16.4±4.3) d] (P<0.05);B组患者术后病死率、血栓形成率以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患者(P<0.05);B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生存率显著高于A组患者(P<0.05);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法影响患者术后的病死率、血栓形成以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完全腹腔镜主-双股动脉旁路术能够显著降低晚期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病死率,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老年高危重症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股浅动脉狭窄与闭塞腔内治疗效果调查

    作者:郭伟

    根据股浅动脉(superfocial femoral arterv,SFA)病变的TASC分型,一般A型采用腔内技术,D型采用外科旁路术,B、c型证据不充分.随着腔内技术的进步和产品的革新,B、c型正倾向于腔内治疗.但SFA位于大腿肌肉和膝关节处,置入的支架通常受到挤压、牵拉、扭力和关节折曲力的影响,因此该部位的腔内治疗效果受到极大挑战.本文回顾SCI收录的关于SFA病变支架治疗效果的文献,总结其通畅率和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

  • POSSUM评分方法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陈兵;董鹏;俞恒锡;谷涌泉;李建新;王春梅;张建;汪忠镐

    目的 分析POSSUM评分方法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LEASO)患者风险评估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108例长段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泛大西洋协作组(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TASC)ⅡC/D型]患者(120条肢体)的临床资料,以Rutherford分级法评价慢性缺血程度,治疗前后用踝肱比(ABI)变化评价疗效.介入组:67例(74条肢体)行介入治疗,转流组:41例(46条肢体)行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计算2组POSSUM(physiological and operatives core for the enumeration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评分、POSSUM生理评分及剔出年龄分数的POSSUM生理评分,风险评估与治疗结果共同分析.结果 2组患者术前慢性缺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43),治疗后随访9~15个月保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6)、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32).风险评估POSSUM评分:介入组(33 ±7)分与转流组(32±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69);POSSUM生理评分:介入组(24±7)分明显高于(P =0.033)转流组(22±7)分;剔除年龄分数的POSSUM生理评分:介入组(22±6)分明显高于(P =0.035)转流组(19±6)分.结论 POSSUM生理评分可反映LEASO患者的治疗风险,对术前评估具有意义.

  • 完全腹腔镜腹主-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许军;关英辉;李伟东;王锡海;方泰石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腹主- 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1 年5 月收治1 例主髂动脉闭塞患者,行完全腹腔镜腹主动脉- 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患者耻骨上方做切口,置入10 mm Trocar 建立气腹与腹腔镜通道,左右腹直肌外缘置入1 个12 mm Trocar和1 个5 mm Trocar,导入操作器械.左肋缘下另置入1 个5 mm Trocar,导入把持钳.采用"围裙"技术隔离小肠.游离腹主动脉.在肠系膜下动脉下方阻断腹主动脉,行人工血管- 腹主动脉端侧吻合.吻合成功后,将人工血管分支经皮下隧道引出至双侧腹股沟切口.开放手术行人工血管- 双股动脉端侧吻合.结果 手术时间450 min,腹腔镜下血管吻合时间70 min.术中失血量约650 ml.随访14 个月,人工血管通畅.结论 完全腹腔镜腹主- 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是安全、可行的.

  • 完全腹腔镜髂-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一例

    作者:许军;关英辉;王锡海;殷和良;翟博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髂-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的可行性和安伞性.方法 2010年5月收治外伤后髂动脉闭塞患者l例,行完全腹腔镜髂总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患者取仰卧位,脐部下缘10 mm 切口建立气腹与腹腔镜通道,另置入2个5 mm Trocar 和1个12 mm Trocar导入操 作器械.经腹腔入路,游离右髂总动脉.周身肝素化(1 mg/kg)后阻断右髂总动脉,远端夹闭后离断.置入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在腹腔镜下行人工血管.右髂总动脉端端吻合术.吻合成功后,将人工血管经皮下隧道引出至右腹股沟切口.开放手术行人工血管.右股动脉端侧吻合.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250 min,术中髂总动脉阻断时间55 min,吻合时间40 min,术中失血量300 ml.随访1年,人工血管通畅.结论 完全腹腔镜髂-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是安全、可行的.熟练的腹腔镜血管吻合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血管重建术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临床分析

    作者:谭正力;郁正亚

    目的探讨糖尿病动脉硬化造成下肢缺血濒临截肢的外科治疗方法和可行的方案.方法 2001年1月至2002年9月收治糖尿病合并严重下肢缺血患者20例,术前平均踝/肱指数(ABI)=0.29,对其中17例21条肢体进行血管重建术,其中人工血管旁路术19条肢体,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2条肢体.结果手术后均可及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术后平均ABI=0.87,2例术后24h血管通路阻塞,再次行手术取栓及血管重建术.术后随防2~20个月,一期通畅率88%,再次手术后总通畅率为94.1%.结论对糖尿病伴严重下肢缺血造成下肢濒临截肢的患者采用血管重建术为抢救肢体、降低截肢平面的有效方法.

  • 人造血管架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97例分析

    作者:姚成礼;胡乃东;苑超

    目的 探讨应用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两院2004年12月~2007年6月9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行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术式为:单纯人造血管股一胭动脉膝上旁路术72例,股一胭动脉膝下旁路术12例,股一胫后动脉旁路术3例,股-胫前动脉旁路术1例;股-胫前、胫后动脉人造血管、自体静脉复合转流术9例.结果 97例患者术后2周死亡3例(3/97),围手术期死亡率3%,其余术后下肢缺血改善良好,踝,肱指数(ABI)有不同程度改善,升高幅度为0.19~0.45,平均升高0.33,术后随访9个月~33个月,平均18个月,移植血管阻塞16例(16,94),总通畅率为83%.结论 采用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

  • 经胸降主动脉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麻醉处理

    作者:杜立;夏中元;孟庆涛

    目的:探讨经胸降主动脉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麻醉处理实施和管理要点.方法:42例冠心病患者,拟经左胸小切口、经胸降主动脉"Y"型血管桥向心肌供血,实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实施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术.麻醉管理要点:①在冠状动脉造影的基础上,重点应实施静态肺功能评估和实质功能(动脉血气)测定;②采用静脉复合慢诱导、合理的麻醉深度及使用减轻气管插管反应的药物:③麻醉维持以七氟烷为主,使用小剂量硝酸甘油,实时监测P<,ET>CO<,2>和动脉血气,尽量缩短单肺通气时间;④合理镇痛:诱导前给予曲马多(1mg/kg~1.5mg/kg)+凯芬(1mg/kg)先发镇痛;术中使用舒芬太尼+曲马多(2mg/kg),术毕PICA.结果:麻醉诱导平稳、满意度高;麻醉维持期间2例因CO<,2>蓄积而采用间断单肺通气,余40例过程平稳顺利完成手术;16例病人术毕完全清醒、生命体征稳定、镇痛完善,顺利拔管.平均手术时间(104±13.8)min.带管入ICU患者术后平均机械辅助呼吸(5.2±2.5)h,平均ICU滞留(36.4±5.8)h,全组患者无死亡,均治愈出院.结论:经胸降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于升主动脉存在钙化、扩张或粥样硬化斑块者的一个新途径.其麻醉要点为:采用复合用药、慢诱导达到合理麻醉深度以满足实施双腔气管插管的需要;尽量缩短单肺通气时间,避免缺氧和CO<,2>蓄积,加强动脉血气监测;平衡镇痛.

  • 掌握取栓和围手术期处理技能提高急性腹主动脉血栓栓塞救治率

    作者:谭鸿雁

    急性腹主动脉血栓栓塞是血管外科急症、重症.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其并发症也很凶险,病死率35%~80%,截肢率50%左右,救治率与就诊时间、正确诊断、栓阻层面、病变类型、治疗措施和术者技能密切相关.熟练掌握相关手术和取栓技能及并发症的处理,对提高急性腹主动脉血栓栓塞救治率十分重要.

  • 经皮穿肝胆管引流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杨永健

    消化道肿瘤常常出现肝门或胰头部转移而导致恶性梗阻性黄疸.能作外科根治术仅占7%,姑息分流旁路术也仅适用于19%的病例,而且外科旁路分流手术的并发症及术后病死率相当多.

  • 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的实验研究

    作者:毕恒太;张玮

    本实验通过观察并记录十二脂肠空肠旁路术(DJB)术后2组GK大鼠、2组Wistar大鼠空腹血糖、25%葡萄糖注射液灌胃30 min后血糖、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等指标的变化来探讨DJB术对GK大鼠、Wistar大鼠以上系列指标的影响及DJB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 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陈怡;朱恒梁;林虹;蒋飞照

    90年代以来,研究发现肥胖症患者接受胃旁路手术(RYGB)后,不仅体质量显著下降,而且其并发的2型糖尿病(T2DM)得到意想不到的治愈或改善[1].我院于国内率先开展腹腔镜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LDJB)治疗T2DM,随访1年证实1例完全缓解,4例改善,1例改善不明显.2009年3月以来开展6例,现报道如下.

  • 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作者:李松奇;林勇杰;叶财盛;常光其;王深明

    目的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水平.方法对3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行解剖性旁路术24例,解剖外旁路术7例.结果术后所有病人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肢体溃疡愈合.4例病人术后2~3个月行截肢术.结论对于膝关节以上病变者采用人造血管有较好的效果,而膝关节以下病人不宜采用人造血管.

  • 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作者:王深明;姚陈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目前在治疗上多采用血管移植旁路术进行动脉重建.

  •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临床类型与术式选择

    作者:张柏根

    由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主干动脉严重狭窄或阻塞,是下肢慢性动脉缺血的常见原因.自腹主动脉远侧段至小腿主干动脉,粥样硬化病灶虽然可以局限在某一动脉节段,但以两个或多个节段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阻塞更为常见,故称为下肢动脉多节段(combined -segment)或多平面(multilevel)阻塞症.需要根据粥样硬化病灶涉及的范围,充分利用尚开放的流入道与流出道,设计成不同类型的旁路术术式,予以重建动脉血流通路.

  • 自体静脉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分析

    作者:白云清;亓明

    目的:探讨自体静脉旁路移植术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2年7月应用自体静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35例伴重症下肢缺血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表现为下肢静息痛和/或溃疡、坏死,术前血管造影显示下肢动脉节段性闭塞为TASC C或D级病变。下肢血流重建采用以自体大隐静脉为移植物的动脉旁路手术。结果35例中34例(97.1%)术后患肢静息痛消失,皮肤温度、颜色明显改善,踝肱指数均值由术前0.11±0.13升为术后0.91±0.23,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术后随访30例,随访时间1~5年(平均3.5年),术后1、3、5年移植血管的一期累计通畅率分别为91%、80%、75%,二期累计通畅率分别为95%、83%、77%。结论自体静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动脉硬化性重症下肢缺血,挽救患者肢体的有效方法。

  • 人工血管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缺血67例

    作者:杨春宁;沈焕;陈启仲;王为;王淑琴

    目的:探讨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严重缺血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采用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7例患者中死亡3例(3/67).术后下肢动脉缺血改善良好,踝/肱指数(ABI)有不同程度改善者55例(55/67),ABI升高幅度为0.21~0.49,平均升高0.32.移植血管阻塞9例(9/64).结论:采用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严重缺血是重建患肢血液循环通道的有效方法.

  • 经皮经脾双介入在门静脉血栓形成中诊断及治疗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卓;杜建时;杨津;韩冬梅

    门静脉及其属支闭塞是肝硬变门脉高压症、原发性肝癌的常见并发症.该病早期诊断困难,常易被误诊为溃疡病、肠炎等,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十分重要.随着1989年TIPS这种介入技术引入临床[1-4],并逐渐发展出采用门静脉内带膜支架旁路术和经皮门静脉内抽吸取栓法清除门静脉血栓这一方法[5],结合传统全身溶栓治疗及手术取栓[6],门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及治疗较前有了较大发展.本文统计了我院2002年10月至2003年12月6例采用经皮经脾门静脉插管溶栓术治疗门静脉及其属支血栓形成的病例,希望对门静脉及其属支血栓形成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4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