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异氟醚对乳鼠海马细胞STAT3表达的影响

    作者:谢晓澜;项红兵;招伟贤;李国才

    目的 观察异氟醚对新生大鼠海马中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duction 3,STAT3)的影响,探讨其对发育神经元不利影响的机制.方法 新生7日龄SD大鼠12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实验组(I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6只.C组吸入氧浓度40%的空-氧混合气6 h,I组则吸入40%氧、1.5%异氟醚混合气体6 h.实验全程监测脉率和氧饱和度(SpO2).实验结束时取海马组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STAT3的表达.结果 两组各时点HR 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海马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胞浆内可见成片棕黄色颗粒沉积;而I组显示许多细胞呈空泡样变,胞浆内极少棕黄色颗粒沉积.结论 吸入1.5%异氟醚6 h乳鼠海马神经细胞出现不良改变,STAT3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

    关键词: 异氟醚 乳鼠 海马 STAT3
  • 异氟醚对幼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Fas/FasL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国利;方衍锋;张锦英

    目的 探讨异氟醚对幼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32只日本大耳白幼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结扎30 min,再灌注2 h;异氟醚预处理组:缺血前吸入1.1%异氟醚30 min,洗脱15 min后处理同缺血再灌注组;格列苯脲组:异氟醚吸入前于耳缘静脉注射格列苯脲0.5 mg/kg后处理同异氟醚预处理组.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和Fas/FasL蛋白表达情况,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异氟醚预处理细胞凋亡明显较处理缺血再灌注组和格列苯脲组少(P<0.05),异氟醚预处理组Fas/FasL表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和格列苯脲组(P<0.05),电镜显示异氟醚预处理组细胞损伤程度小于缺血再灌注组和格列苯脲组.结论 异氟醚能明显降低幼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的凋亡,其心肌保护作用与促进K-ATP通道开放有关.

  • 异氟醚麻醉期间大鼠脑Ca2+泵活性的动态变化

    作者:黄雪珍;陈国振;陈传义

    目的观察异氟醚吸入麻醉期间大鼠各脑区Ca2+泵即Ca2+-ATP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合行为学改变,探讨异氟醚麻醉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等分为5组:对照组、诱导期组、麻醉期组、恢复期组和清醒期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期大脑皮质、脑干、海马Ca2+-ATP酶活性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鼠大脑皮质、脑干、海马Ca2+-ATP酶活性在诱导期分别降低33.7%(P<0.01)、4.0%(P>0.05)、18.1%(P<0.05);麻醉期降至低(P<0.01),各脑区分别降低38.6%、43.2%、36.5%;恢复期又开始回升,分别低于对照组水平23.7%(P<0.05)、11.1%(P>0.05)、23.5%(P<0.01);清醒期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大鼠各脑区Ca2+-ATP酶活性改变与麻醉深度的变化趋势相一致,与行为学变化相平行.结论异氟醚可明显抑制大鼠大脑皮质、脑干、海马Ca2+-ATP酶活性而发挥麻醉效应,麻醉深度与酶活性抑制的程度有关.

  • 异氟醚对维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作者:李红英;吴静波;蔡杰衡

    目的 观察异氟醚对维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分别为静脉麻醉组(对照组)和静脉麻醉复合吸入1MAC异氟醚组(异氟醚组),采用累积剂量反应的方法测定两组维库溴铵的剂量反应曲线.结果 吸入异氟醚使维库溴铵剂量反应曲线左移,异氟醚组的ED50和ED95分别为(19.6±4.8)μg/kg和(36.8±9.6)μg/kg,与对照组的(29.0±8.8)μg/kg和(55.9±10.4)μg/kg相比,分别减少32.4%和34.2%(P<0.01).结论 1MAC异氟醚可以明显增强维库溴铵的肌松效应.

  • 异丙酚对二氧化碳气腹中胃黏膜pH的影响

    作者:刘晓玲;郑利民;王明玲;黄飞;张锦枝;王晓庆

    众所周知,二氧化碳气腹对机体造成诸多影响.据报道二氧化碳气腹可导致胃黏膜血流减少及其黏膜损害[1].本文旨在讨论两麻醉药异氟醚异丙酚静吸复合全麻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CO2气腹过程中胃黏膜pH值的影响的临床观察.

  • 熵指数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詹鸿;陶红斌;张秀燕;黄焕娟;佘守章

    目的研究丙泊酚-芬太尼-异氟醚全麻过程中熵指数的变化,并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进行比较,探讨熵指数监测麻醉深度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部手术病例30例,(ASA工~Ⅱ级),麻醉诱导用丙泊酚2 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 mg/kg,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频率12次/min,潮气量8~10 ml/kg.呼气末CO2维持在35~40mmHg,麻醉维持用异氟醚吸入,维持在1.0MAC,追加芬太尼及丙泊酚;常规监测无创血压、心电、脉搏氧饱和度、熵指数(Entropy)和BIS并观察对循环和呼吸的变化.结果患者SE、RE、BIS值在诱导后及气管插管后均显著下降,麻醉结束当患者呼之睁眼时明显回升,但未能完全回到基础值,RE值回升明显,SE与BIS值,RE与BIS值均有良好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95,P<0.01)和(r=0.96,P<0.01).丙泊酚输注镇静不同深度对循环和呼吸影响没有显著差异性.结论丙泊酚-芬太尼-异氟醚全麻过程中熵指数与脑电双频指数均有良好相关性,用于监测麻醉深度是安全可行的.

  • 七氟醚与异氟醚用于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的麻醉效果比较

    作者:张国强

    目的 观察比较七氟醚或异氟醚用于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 ~Ⅱ级的择期行唇腭裂修复术的婴幼儿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S组(七氟醚组,50例)采用七氟醚维持全身麻醉;Ⅰ组(异氟醚组,50例)采用异氟醚维持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儿停药至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及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记录两组患儿的Fa/Fi及术后24 h的肌酐与尿素氮水平.结果 S组苏醒、拔管及清醒时间较Ⅰ组明显缩短(P< 0.05),苏醒期并发症较Ⅰ组明显减少(P<0.05).S组20 min内的Fa/Fi明显高于Ⅰ组(P<0.05),术后24 h两组的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中采用七氟醚麻醉较异氟醚麻醉苏醒更快且更安全.

  • 丙泊酚或异氟醚对重度脑损伤患者Barthel指数的影响比较

    作者:孙贺

    目的 比较丙泊酚或异氟醚麻醉对硬膜外血肿重度脑损伤患者Baahel指数的影响.方法 行硬膜外血肿清除术重度脑损伤患者84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2例;两组麻醉诱导方式相同,麻醉维持:A组靶控输注丙泊酚2.5~3.0μg/ml(血药浓度),B组吸入异氟醚1.5%~2.0%,两组均靶控输注瑞芬太尼4 ng/ml(效应室浓度);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诱导后2 min(T1)、插管后10min(T2)、30 min(T3)心率(H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CaO2)、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S100B蛋白浓度,评价术后1个月两组Barthel指数.结果 诱导后A组HR为(76.41±12.49)次/min、CaO2为(111.98± 15.64) ml/L,诱导后B组HR为(82.34±12.45)次/min,CaO2(109.41±17.12)ml/L,与A组比较,HR显著升高,CaO2显著降低(均P<0.05);术后两组S100B蛋白浓度均有上升,但A组[(1.25±0.78)μg/L]显著低于B组[(1.61±0.42)μg/L],P<0.05;A组术后Barthel指数优良率为57.14%,较B组的30.95%高(P<0.05).结论 丙泊酚较异氟醚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能降低脑氧代谢率,减少脑神经损伤,更具有脑保护作用.

  • 静吸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的体会

    作者:刘克猛;何卓文;谢广文;周少宇

    目的 探讨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扁桃腺增殖腺摘除术中的优点.方法 丙泊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诱导插入"U"型导管,术中吸入异氟醚、泵注丙泊酚维持,记录麻醉前、插管后、术中、术毕拔管时的BP、HR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诱导后BP、HR与麻醉前相比,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余时间基本平稳,苏醒时间(15±6.3)min.结论 基础麻醉氯胺酮是苏醒延迟、发生恶梦、躁动的主要原因,静吸复合麻醉是一种迅速、术中平稳、苏醒快速平顺,值得在小儿扁桃腺增殖腺手术中推广使用.

  • 异氟醚低流量紧闭麻醉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金福;洪军

    目的探讨异氟醚低流量紧闭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低流量(0.4L/min)新鲜气体氧异氟醚麻醉,并与高流量(2.5L/min)异氟醚麻醉者比较.监测气管插管后1 0min、20min、30min和60min直至术终的MAP、HR、SP0,、F1 0,、PεPC0,、FεTEnf及新鲜气体流量.记录手术结束至拨管的时间及清醒程度.结果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流量新鲜气体麻醉与流量同样安全,且麻醉过程平稳,节省挥发必麻醉药不污染手术窒环境,异氟醚麻醉是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吸入麻醉药,高效、安全、体内代谢率低,排泄迅速,临床优点显著.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异氟醚
  • 异氟醚对老年人肺换气功能的影响

    作者:宫利;王志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浓度的异氟醚同异丙酚-芬太尼相比是否可抑制老年人的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PV),降低肺换气功能.方法随机选择仰卧位非开胸手术的全麻老年病人20例.先行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20分钟后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做血气分析,然后改用异氟醚吸入麻醉,分别在低肺泡有效浓度(MAC)达到1.0和1.5,并维持20分钟后采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做血气分析.术中行有创血压及中心静脉压监测,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结果P(A-a)O2及PaO2虽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Qs/Qt及乳酸(LAC)无明显增高.结论1.5MAC以下的异氟醚对HPV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保证血流动力学平稳的情况下,此浓度的异氟醚可用于心肺功能正常的老年人.

  • 异丙酚芬太尼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胸腹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唐启周;陈浩铭

    胸腹部手术刺激大,对麻醉要求较高,以往大多采用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但因其麻醉效能弱,病人应激反应活跃等缺点[1],而逐渐被静吸复合麻醉所取代.我们近几年来选用异丙酚、芬太尼、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施行胸腹部手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硝酸甘油-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在老年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

    作者:秦成名;向勇;刘菊英;肖峰;何顺厚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在老年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18例老年颅内动脉瘤病人择期在全麻下行动脉瘤夹闭术,术中持续吸入1.5%~2.0%异氟醚,在切开硬脑膜前即用微量泵从静脉注入硝酸甘油,直至MAP降至8.7kPa左右,动脉瘤夹闭成功后,停用硝酸甘油.记录麻醉前、诱导后、切皮时、控制性降压期间、及手术结束时血压、心率值.结果:术中控制性降压期间血压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麻醉术中各期间血压、心率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降压既减少了每种药的剂量,又充分发挥了两药的协同作用,副作用也明显减少,故这种联合降压的方法特别适用于老年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 全麻中未打开CO2吸收装置1例

    作者:高培丽;林治燕

    患者女,45岁,体重55 kg,在全麻下行右乳癌根治术.诱导用药咪哒唑仑0.4mg,丙泊酚100 mg,氯化琥珀胆碱100mg,芬太尼0.2 mg,气管插管成功后听诊两肺呼吸音正常,接Blease560型麻醉机,VT 500 mL,RR 12次/min,I:E=1:2.术中以芬太尼、阿曲库铵、异氟醚维持麻醉.

  • 异氟醚和七氟醚麻醉患者血清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徐枫;黄琼;张涛;杨承祥;梁桦

    目的:观察异氟醚和七氟醚麻醉患者血清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20例(n =10),ASA分级Ⅰ-Ⅱ级,年龄40~68岁,随机分为异氟醚组(ISO组)和七氟醚组(SEV组)。麻醉期间维持异氟醚或七氟醚呼气末浓度1.5 MAC。术毕抽静脉血分离血清。另选1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C组)。人肺腺癌A549细胞接种于培养板,培养24 h后,分别用对照组、异氟醚或七氟醚麻醉患者的血清孵育。采用Transwell法检测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A549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ELISA检测A549细胞MMP-2和MMP-9表达。结果:与C组和ISO组比较,SEV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MMP-2和MMP-9表达下调(P <0.05)。结论:七氟醚麻醉患者血清抑制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该效应可能与下调A549细胞MMP-2和MMP-9表达有关。

  • 异氟醚与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比较

    作者:刘建军

    目的:研究异氟醚与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ASA Ⅰ或Ⅱ级颅内动脉瘤患者30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异氟醚组(A组)和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组(B组).两组均使平均动脉压较术前下降30%,并维持30 min.分别于降压前、达到目标血压0 min(T0)、5 min(T1)、10 min(T2)、20 min(T3)、30 min(T4)及停止降压5 min(T5)、10 min(T6)、30 min(T7)时,连续监测心排血量(CO)、心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外周血管阻力(SVR),并记录以上各时点的心率(HR).结果:两组患者降压达到目标血压所需时间A组慢于B组(P<0.05).停止降压到恢复正常血压时间A组快于B组(P<0.05).与降压前比较,两组降压达到目标血压各时点及停止降压5 min(T5)、10 min(T6)时CO、CI、SVR降低(P<0.05),A组HR增快(P<0.05),B组HR减慢(P<0.05).A组SV降低(P<0.05).B组SV无明显变化(P>0.05).停止降压30 min(T7)时两组HR、CO、CI、SVR和SV与降压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比较,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降压效果确切,可控性较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用于开颅手术更安全.

  • 脊柱手术患者吸入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恢复的比较

    作者:卢星

    目的:比较脊柱手术患者吸入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的恢复情况.方法:将40例在全麻下行脊柱手术患者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异氟醚(I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行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两组分别吸入1.0 MAC七氟醚和1.0 MAC异氟醚,间断注射芬太尼、维库溴铵和异丙酚,维持血压和心率波动不超过基础值25%.记录停止吸入麻醉药到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术后苏醒评分到达9分时间.结果:S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术后苏醒评分到达9分时间均较I组缩短(P<0.05).结论:吸入七氟醚患者麻醉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吸入异氟醚者,但是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吸入异氟醚者高.

  • 氟马西尼对异氟醚残余麻醉作用的拮抗作用

    作者:张利勇;赵岩;王保国

    目的:探讨氟马西尼是否可以拮抗异氟醚的麻醉残余作用,加速麻醉苏醒.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选择择期手术、年龄18-60岁、ASA分级Ⅰ~Ⅱ级且无术前用药患者60例,芬太尼3 μ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胺0.1 mg/kg诱导,异氟醚、芬太尼、维库溴胺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停止异氟醚的吸入,继续机械通气.当呼气末异氟醚浓度降至0.45%~0.5%时,分为3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对照组)、氟马西尼0.5mg(0.5 mg组)和氟马西尼1.0mg(1.0mg组).每间隔1分钟进行1次意识评价,至患者定向力恢复.记录呼之睁眼、指令运动、正确回答问题、定向力恢复的时间,以及血压、脉搏、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体温、呼气末异氟醚浓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值.并在手术诱导前.定向力恢复时,定向力恢复后15、30、60、120min分别给患者出示一张不同的图片,术后24 h随访患者对图片的记忆情况.结果:患者的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0.5 mg组和1.0mg组患者从停止吸入异氟醚至指令运动恢复时间分别为(19.58±6.91)min、(22.05±9.19)min和(20.32±6.44)min(P=0.591 9).从停止吸入异氟醚至定向力恢复的时间分别为(24.68±8.09)min、(26.47±10.72)min和(22.47±10.90)min(P=0.534 0).3组患者各时间点对图片的正确辨识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术毕静脉注射0.5 mg、1.0 mg氟马西尼未能拮抗异氟醚的残余麻醉作用.氟马西尼对于异氟醚麻醉术后短时间的记忆损害(顺行性遗忘)无明显影响.

  • 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吸入麻醉对肝硬化断流术后恢复的影响

    作者:任波;董刚;徐晨;李志伟;张培瑞;刘振文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吸入麻醉对肝硬化断流手术的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肝功能分级Child A级行胃底贲门血管离断手术的肝硬化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R组:全麻诱导给予瑞芬太尼、异丙酚、司可林,插管后静脉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1~0.2 μg/(kg·min)维持.F组:全麻诱导给予芬太尼、异丙酚、司可林,插管后输注芬太尼0.01~0.4 μg/(kg·min)维持,两组均吸入异氟醚,间断推注阿曲库铵维持肌松,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剂量,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记录术后恢复情况,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术中吸入异氟醚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R组病人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F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吸入麻醉用于肝硬化断流手术,可使病人吸入异氟醚浓度降低,术后清醒快,恢复迅速.

  • 靶控输注丙泊酚与吸人异氟醚用于胸腔镜手术麻醉的比较

    作者:丘伟沛;王昊;梁根强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de infusion,TCI)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和异氟醚吸入麻醉两种不同方式在胸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30例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TCI组(T组,n=15)设定诱导时靶浓度为4靏/mL,术中维持丙泊酚靶浓度为3~3.5靏/mL,异氟醚组(Ⅰ组,n=15)采用3%异氟醚吸入诱导,1%~2.5%维持.术中监测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并观察诱导时间、拔管时间、苏醒质量等.结果:T组诱导时间显著短于Ⅰ组(P<0.05),术中T组血流动力学维持相对平稳,术后苏醒T组明显优于Ⅰ组.结论:TCI全凭静脉麻醉方法用于胸腔镜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患者苏醒迅速,优于异氟醚吸入麻醉方法.

918 条记录 39/46 页 « 12...36373839404142...454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