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中不同呼吸方式下肺和心脏的受照剂量体积分析
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发达国家,发病率与病死率都高居第1位,我国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辅助放射治疗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复发、转移和病死率。放射治疗技术的改进可减少放射治疗对正常组织损伤,提高乳腺癌局部控制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保乳术后加放射治疗已经成为当今主流的治疗方式,在美国占全部乳腺手术的50%,在日本也已超过30%,无论是长期生存率还是局部控制率与传统根治术基本相似[1]。切线照射是目前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的常用的放射治疗技术,但是肺毒性和心脏毒性是限制其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自由呼吸( FB )、呼气后屏气(EB H )和深吸气(DIB H )后屏气3种呼吸模式下肺和心脏的受照体积,从而寻找保乳术后切线照射的佳定位模式[2]。
-
保乳结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老年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对保乳结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老年乳腺癌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受治疗的84例老年乳腺癌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保乳结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治疗.后对比分析其临床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总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乳腺癌治疗中采用保乳结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切线半束“野中野”正向调强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1目的
调强放射治疗(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是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精确的放射治疗技术。正向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是由专业放疗医生在患者的CT影像上勾画出靶区轮廓,由医学物理师根据靶区形状及大小设计照射野的入射方向、数目及各个照射野的权重配比,由计算机进行剂量计算,显示剂量分布及DVH (剂量体积直方图),然后进行计划评估,如果剂量分布不符合临床要求,再次调节主野、子野的入射方向、 MLC屏蔽范围及权重大小,重新计算,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满意。这种计划设计的计算次数仅仅需要几次,子野数也很少,但缺点是对于复杂而且形变较大的靶区如鼻咽癌、上颌窦癌、宫颈癌等,靠人脑正向调强远远不如计算机逆向调强的设计效果好,但对于乳腺癌靶区简单而表浅,危及器官少的特点,采用正向调强技术完全可以满足临床的剂量学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乳腺癌的逆向调强一般给常规5野治疗,虽然靶区剂量分布的适形度及均匀性尚好,但肺及心脏的放射性损伤较大,尤其对左侧乳腺癌患者,肺及心脏的毒副作用就更加明显。再加上逆向计划设计时间、加速器治疗时间都较长,增加了病人的疲劳度,难以长时间维持良好的正常体位,增加了摆位的误差,无法保证治疗效果。为了解决这一棘手问题,我科率先开展了乳腺癌的切线半束“野中野”正向调强( Tangent half -beam“field-in-field”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FIF-IMRT)计划设计方案,大限度保护了肺及心脏,使之免受高剂量的照射。使晚期心脏毒性的正常组织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降低,尤其是大幅度降低了左侧乳腺癌患者的心脏受照剂量体积,并减少了患侧肺在高剂量区的受照体积,从而克服了发生放射性肺炎、放射性心脏损伤高风险的难题。 -
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评定
目的:评定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乳腺癌根治术,观察组实施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比较两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总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患者的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用时、术后拔管时间、住院天数更短(P<0.05),术中出血量、总引流量更少(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治疗早期乳腺癌更加安全有效.
-
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乳腺癌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改良根治术加全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观察组给予前哨淋巴结活检,随访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手术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躯体、心理、精神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中效果确切,优点多,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适应证合理应用.
-
乳腺癌女性生殖道转移二例
例1,患者女,47岁.因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行乳腺癌保乳区段切除术,化疗至第2个疗程约半年前出现闭经,阴道出血35 d,于2003年3月来我院门诊就诊.体检:宫腔约13 cm,子宫前位,为明确诊断遂行诊断性诊刮.刮出息肉样增生物约2.5~3.0 g,质无明显糟脆,色稍白.临床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内膜增生待除外.
-
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32例分析
目的:评价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综合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行保留乳房的肿瘤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如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则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30例乳房外形达到优秀或良好,平均40个月的随访,1例术后出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术后30个月死亡,病死率3.113%.结论:采用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综合治疗早期乳腺癌近期疗效满意.
-
保乳手术联合化疗及术后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观察
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率在我国已上升到女性癌中的第2位,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随着临床诊断水平提高,发现早期乳腺癌的比例逐渐增加,求治愈、保功能、要美观的治疗新观点渐为人们接受.
-
保乳手术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
早期乳腺癌外科治疗由切除乳房到保留乳房,是源于治疗观念的转变,是由以局部解剖为基础,单一追求外科"根治",转向以肿瘤生物学特性为指导的个体化保乳综合治疗,兼顾了疗效和生活质量.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坐标法定位
对于新辅助化疗后完全缓解或者部分缓解的患者,确定原发肿物的位置成为确定保乳手术切除范围的重要因素.我们采用坐标法进行肿物的化疗前标记,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保留乳房改良术式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我院1999年3月至2003年4月对32例早期乳腺癌行保乳的原发癌灶局部扩大切除同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辅助放、化疗,并对手术切口进行了改良,观察术后近期疗效和美容效果.现报告如下.
-
浆细胞性乳腺炎所致复杂窦道的保乳手术治疗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 cell mastiffs,PCM)又称慢性乳腺炎或乳管扩张症,是非哺乳期的一种非感染性乳腺炎症.PCM若在急性或亚急性期未做及时正确的处置,将会形成乳房多个象限的复杂窦道和坏死病灶.
-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 NAT),早开展的是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T),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已经达成不少的共识,但还存在着广泛的争议。基本达成的共识有:NACT是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NACT的疗效至少与辅助化疗相当;NACT可能增加保乳率;NACT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mission,pCR)者有较高的生存率等等。主要的争议包括:乳腺癌NAT的定义和适应证;乳腺癌NACT能否提高生存率;乳腺癌NAT前的病理诊断方法;乳腺癌NAT不同的治疗模式;乳腺癌NAT后pCR的定义;pCR是否是乳腺癌NAT追求的目标;pCR能否作为药物临床研究的替代研究终点;乳腺癌NAT作为“体内药敏试验”的意义如何;如何客观地评价乳腺癌NAT的疗效;乳腺癌NAT的方案与时程,是否根据分子亚型选择方案;根据中期疗效评估决定后续治疗方案的意义;乳腺癌NAT前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还是NAT后SLNB;乳腺癌NAT达临床部分缓解(clinical partial remission, cPR)后的保乳切除范围;乳腺癌NAT达临床完全缓解(clinical complete remission, cCR)后的保乳切除范围等等。
-
基于4DCT扫描探讨不同参照物对不同勾画者勾画保乳术后EB-P BI术腔靶区的影响
近年来,EB?PBI在保留乳房治疗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靶区确定是EB?PBI的关键环节,其与局部肿瘤控制、不良反应发生及乳房美容效果密切相关[1]。研究显示,勾画者间的差异受到勾画标准制定、勾画者培训、血清肿可见度以及术腔标记金属夹数目等因素影响[2?3],但并不清楚血清肿可见度适宜、金属夹数目适度情况下,基于血清肿、金属夹或血清肿结合金属夹勾画术腔靶区时勾画者间的差异情况。为此,本研究基于4DCT模拟定位扫描探讨血清肿可见度≥3分、标记金属夹≥5个时不同参照物对勾画者间差异的影响。
-
保乳术后常规分割三维适形部分乳腺照射的临床研究
保乳患者是异质性群体,复发危险及模式不同.单一全乳照射模式不符合科学的个体化治疗理念,部分乳腺照射的临床研究因而成为热点[1-2].有关部分乳腺照射的许多问题未达成共识,如适应证、靶区的确定、分割方式等.本组研究12例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常规分割三维适形部分乳腺照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 综合治疗 临床研究 breast carcinoma -
乳腺癌切除与保乳对女性生活的影响
乳腺癌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的年龄也越来越早.随着医疗诊断水平的提高及先进的放疗技术,对乳癌的早期发现及标准治疗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那么是否所有的乳腺癌都适合保存乳房的手术呢?关键在于早发现.随着人们防癌意识的不断加深,通过体检,尤其是接受先进的"乳腺钼靶摄像",使得早期或比较早的乳腺癌能够及时"锁定".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对58例乳腺癌2~3期女性患者采用全身化疗,用CTF方案(环磷酰胺600 mg/m2+吡柔比星40 mg/m2+5-氟尿嘧啶500 mg/m2)2~4周期.结果 58例中40例肿块明显缩小50%,占69 %;3例局部肿块消失,占5.2%,有效率74 %,11例肿块无明显变化,病情稳定,占19 %,4例局部肿块有增大25%,占6.9 %.结论 新辅助化疗是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可提高保乳手术成功率.
-
浅谈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
随着健康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愈来愈迫切,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已超过宫颈癌,成为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1].而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仍是手术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改良根治术,这样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此时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07年5月至2008年6月通过对105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23例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23例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46例早期乳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3)和观察组(n=23).对照组给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65.3±8.2)min、术中出血量(60.5±10.1)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9.1±8.0)min、(140.1±12.9)ml;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35%(1/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9%(6/23);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用于早期乳腺癌的治疗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