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水杨酸制剂或靶向破坏IKKβ逆转由肥胖及饮食引起的胰岛素抵抗
大剂量水杨酸制剂,包括水杨酸钠及阿斯匹林(Aspirin)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及通过IKK复合物(包括IKKα、IKKβ、IKKγ)旁路调节胰岛素信号转导,从而逆转由肥胖及饮食引起的胰岛素抵抗的分子靶点的研究在动物实验中获得突破性进展.该研究用12周Zucker fa/fa大鼠及8周ob/ob小鼠,分别给予120mg/kg@d-1的Aspirin持续皮下注射3周,观察到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下降,葡萄糖耐量(GTT)及胰岛素耐量(ITT)均明显改善,提示胰岛素敏感性提高,同时血浆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浓度下降,此剂量Aspirin并未引起肝损害,也不影响摄食及体重.分离Zucker大鼠的肝脏及肌肉组织以检测各种胰岛素信号蛋白,发现上述组织中胰岛素受体(IR)及胰岛素诱导的AKT蛋白激酶酪氨酸磷酸化活性增强,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电泳迁移率提高,显示负性信号转导的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程度降低,提示胰岛素生物效应的增强.
-
人肺癌中NF-kB DNA结合活性的意义探讨
目的:观察在肺癌组织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的DNA结合活性,探讨其在肺癌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电泳迁移率(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同位素放射自显影的方法分别检测有随访资料的87例肺癌组织中NF-κB的DNA结合活性.结果:NF-κB DNA结合活性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于其它病理类型,在低分化肺癌组织中结合活性较高,在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中结合活性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P<0.05).结论:NF-κB的DNA结合活性与肺癌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有关.
-
高尔基体蛋白73与甲胎蛋白异质体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是位列全世界第五、我国第二的恶性肿瘤,病死率高。患者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和体征,至临床确诊时已发展至中晚期,预后较差,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肝细胞癌患者生存率的佳途径[1]。目前PHC的检测相关肿瘤标记物主要有甲胎蛋白(AFP)、脱-酌-异常凝血酶原(DPC)、AFP-L3、高尔基体蛋白(GP)73、抑癌基因(DLC)-1[2]。GP73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有望成为诊断肝癌尤其是早期肝癌的血清标志物[3]。依照AFP分子糖链结构的差异,与小扁豆凝聚素(LCA)亲和电泳时,其电泳迁移率大小的不同将AFP区分为AFP-L1、AFP-L2、AFP-L3。其中,AFP-L3为LCA结合型AFP异质体,由肝癌细胞产生,主要是肝动脉供血的癌组织,AFP-L3即为常称的AFP异质体[4]。本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定量检测54例PHC患者、42名健康体检者、38例肝脏良性疾病患者血清中GP73、AFP-L3的浓度,探讨二者在PH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
双M-蛋白多发性骨髓瘤一例
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 myelorma,MM)是浆细胞克隆性增生的恶性肿瘤.该因浆细胞系恶性增殖,分泌在结构上相同,电泳迁移率一致的单克隆蛋白即M-蛋白.在血清蛋白电泳谱上出一浓集窄带,扫描呈窄底高尖峰.
-
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及应用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在哺乳动物胚胎期由肝脏实质细胞和卵黄囊细胞合成,来源于内胚层的胃肠道粘膜细胞也可少量合成.在正常情况下,AFP主要存在于胎儿循环中,随着胎儿发育成熟,AFP合成逐渐减少.出生时脐血中AFP浓度可达10~100mg/L,出生后一年降至正常成人水平.但若新生儿AFP明显升高提示新生儿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或有能分泌AFP的胚胎性恶性肿瘤.早在上世纪中期,就有学者发现肝细胞癌患者血清AFP淀粉凝胶电泳时常出现不同的迁移率,而新生儿,胎儿的AFP电泳迁移率相同.当时认为是AFP所含的唾液酸含量不同所致,并提出AFP异质体的概念.
-
核因子-κB在兔脑血管痉挛中的表达变化
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凝较电泳迁移率(EMSA)以及免疫印记法测定基底动脉中NF-κB的活性表达变化并观察基底动脉形态学改变,旨在探讨NF-kB在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为脑血管痉挛的炎性机制提供依据[1].
-
NF-κB在脑缺血预处理上调GLT-1表达和诱导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
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NF-κB在脑缺血预处理( CIP)上调GLT-1表达和诱导脑缺血耐受中是否发挥作用。方法:应用Western blot观察GLT-1和NF-κB p50蛋白表达;免疫共沉淀观察NF-κB p50/p65二聚体复合物的表达;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 EMSA)观察NF-κB DNA结合活性的变化;硫堇染色进行神经病理学评价。结果:在CIP诱导脑缺血耐受过程中,GLT-1表达上调。同时,NF-κB被激活,表现为NF-κB p50蛋白表达上调;NF-κB发生二聚体化,并由胞浆转位至胞核;NF-κB的DNA结合活性增强。 NF-κB的特异性抑制剂BAY 11-7082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来阻断CIP所诱导的脑缺血耐受及GLT-1表达上调。结论:NF-κB在脑缺血预处理上调GLT-1表达和诱导脑缺血耐受中发挥作用。
-
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NF-κB的DNA结合活性
背景与目的:人类肿瘤细胞的转录因子可在转录水平调控许多恶性相关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低分化和高转移有关,并抑制肿瘤细胞凋亡.本研究旨在观察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的DNA结合活性,探讨其在人脑星形细胞瘤发生和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电泳迁移率(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同位素放射自显影方法分别检测12例正常脑组织及37例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NF-κB的DNA结合活性.结果:NF-κB的DNA结合活性在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光密度值为134.2±24.1,高于正常脑组织的97.5±1.9(P<0.05),其中多形胶质母细胞瘤(Ⅳ级)NF-KB的DNA结合活性高,为106.8±7.4,依次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Ⅲ级)123.2±10.1,星形母细胞瘤(Ⅱ级)139.3±16.8,星形细胞瘤(Ⅰ级)160.2±18.6(P<0.05).结论:NF-κB的DNA结合活性与人脑星形细胞瘤分级有关,并随恶性程度增加而增强.
-
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分析DNA-蛋白复合物电泳迁移率的变动
目的 通过红外荧光技术研究糖皮质激素诱导亮氨酸拉链蛋白(GILZ)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2(PPARγ2)启动子寡核苷酸的结合,了解一种非放射性研究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的新方法.方法 原核表达制备GILZ蛋白,与红外荧光染料IRDye800标记的PPARγ2启动子寡核苷酸结合,丙烯酰胺非变性胶电泳分离,Odyssey红外荧光成像系统扫描分析.结果 一条DNA-蛋白结合复合物图像清晰直观,信号强度随着蛋白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红外荧光技术可用于DNA-蛋白复合物电泳迁移率变动的分析,具有灵敏度高、操作方便的优点.
-
三例特征血清蛋白电泳图谱的说明
血清蛋白电泳技术自1937年由Tiselius发明.区带电泳是指带电荷的分子在具有渗透能力的支撑介质上的迁移.如醋酸纤维膜或琼脂糖凝胶电泳.其带电离子在每单位电场强度(E/cm)下的泳动速度,即电泳迁移率(μ)为:μ=Q/6πrηcm2/(VS)(其中Q为化学基因上所带净电荷;r为溶质的离子半径:
-
人肺癌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 DNA结合活性的意义
背景与目的 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是一种细胞核蛋自,在调控肺泡上皮基因表达与活性物质分泌中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本研究观察在肺癌组织中TTF-1的DNA结合活性,探讨其与肺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电泳迁移率(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同位素放射自显影,光密度分析的方法分别检测有随访资料的96例肺癌组织中TTF-1的DNA结合活性.结果 TTF-1 DNA结合活性在腺癌组织其光密度值为172±23.2,高于其它病理类型,其中小细胞癌光密度值为141±16.3,鳞癌光密度值为122±13.6(P<0.05);在高分化程度肺癌组织中TTF-1 DNA结合活性较高(P<0.05).TTF-1 DNA结合活性水平与肺癌患者生存情况呈负相关.结论 TTF-1 DNA结合活性在肺癌组织较高;在不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的肺癌组织中,TTF-1的DNA结合活性明显不同,可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肺癌患者转移及生存情况的潜在预测因子.
-
高密度脂蛋白体外氧化修饰动力学研究
在体外HDL在Cu2+诱导下可发生氧化修饰.为了探讨体外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氧化修饰中几种产物动力学改变,用Cu2+与HDL保温2~24h,分别观察了HDL氧化修饰过程中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脂氢过氧化物(COOH)、共轭二烯(CD)及相对电泳迁移率(REM)等的变化.结果显示:LOOH和CD两个指标的动力学变化相似,呈现延滞期、扩增期和下降期三个时相.而TBARS和REM动力学变化相似,只见延迟期和扩增期,未见降解期.
-
PKCθ激活γδT细胞转录因子NF-κB的作用
目的:探讨经T细胞受体(TCR)途径激活人γδT细胞时,新型蛋白激酶PKCθ在促进转录因子NF-κB活化中的作用.方法:常规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结核杆菌耐热性多肽抗原(MtbAg)诱导扩增,获得Vγ9Vδ2 T细胞富集的细胞群(MtbAT).PKCθ抑制剂(Rottlerin)预处理MtbAT,抗CD3单克隆抗体(mAb)刺激后收集细胞,通过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检测转录因子NF-κB活性变化;经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细胞活化分子CD69的表达情况.结果:γδT细胞经抗CD3 mAb刺激,NF-κB活性增强;Rottlerin预处理使抗CD3 mAb诱导的NF-κB活化程度显著减弱,并抑制T细胞活化分子CD69的表达.结论:PKC0在人γδT细胞经TCR途径激活NF-κB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