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37例疗效观察
阑尾周围脓肿系指因阑尾急性炎症而在右下腹髋窝形成的脓肿或炎性包块,多是急性阑尾炎或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而未及时处理形成,临床上较为常见.笔者自2002年12月至2007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通腹三联疗法联合常规西医术后处理治疗腹部术后肠麻痹随机对照平行研究
[目的]观察通腹三联疗法联合常规西医术后处理治疗腹部术后肠麻痹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6例门诊诊断“急性阑尾炎”或“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入院后即行急诊手术治疗住院患者按入院手术时间顺序编号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细43例常规西医治疗,术后禁食水、抗炎、补液.治疗组43例通腹三联疗法:①腹立通膏(火麻仁、枳实、大黄、赤芍、杏仁、厚朴、麦冬、桃仁、红花),2袋/次,2次/d,口服;留置胃肠减压者,胃管注入后闭管2h;②芒硝500g无菌纱布包裹后脐周外敷,30min/次,1次/d;③电针足三里,20min/次,2次/d,术后6h首次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同对照组.均连续治疗4d为1观察疗程.观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左下腹肠鸣音、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自主排气时间治疗组早于对照组(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通腹三联疗法联合常规西医术后处理治疗腹部术后肠麻痹,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阑尾切除术切口皮肤不缝合50例临床体会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阑尾炎病人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12~72岁.急性阑尾炎32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18例;合并局限性腹膜炎者28例,其中2例阑尾穿孔,大网膜包囊.发病距手术时间6~96小时,平均20小时.手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26例;局部浸润麻醉24例.均采用麦氏切口,切口长度2.5~4cm,平均3.0cm左右.手术时间平均为27分钟.
-
四逆散加味治疗外科疾病二则
四逆散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用于治疗少阴病,四逆之证.本人用该方加减治疗外科疾病,收效颇佳,现举例如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患者,女,34岁,农民.2004年10月18日就诊.反复发作性右下腹痛3年,加重3小时.
-
血府逐瘀胶囊配合外科常规治疗炎性肠梗阻及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胶囊配合外科常规治疗炎性肠梗阻及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血府逐瘀胶囊,B组进行常规治疗.两组均观察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外科情况、主要中医证候及实验室血常规检测情况.结果 A组临床疗效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府逐瘀胶囊配合外科常规治疗炎性肠梗阻及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气滞血瘀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阑尾乳头状腺癌1例
患者男性,47岁.右下腹反复疼痛1年余,疼痛时伴恶心、呕吐.入院前1天,右下腹疼痛加剧,伴发热和中性粒细胞增高,以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入院,行手术切除.病理检查巨检:灰白、灰黄色椭圆形包块1个,6 cm×3 cm×2 cm大小,可见部分阑尾包裹其中,阑尾长6 cm,直径1.5 cm.
-
超声诊断肠管内疝1例
患者男,67岁.右侧腹痛伴恶心、呕吐1天入院.5年前因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行阑尾切除术.查体:体温37.6℃,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心、肺未见异常.腹肌紧张,全腹有压痛,反跳痛阳性.于右侧腹、右上腹部触及一条索状包块,质地中等,压痛明显,移动性差.
-
超声诊断多发性脾梗塞1例
患者男,28岁.8年前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3年前由"再生障碍性贫血"转化为"阵发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本次因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诱发血红蛋白尿入院,经抗炎、激素治疗后右下腹疼痛及血红蛋白尿症状缓解.6 d前突发左季肋部疼痛伴高热,查体:左上腹压痛明显,脾大,肋下3 cm.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致膀胱炎一例
患者女,10岁,间断右下腹痛1年,尿频尿痛2 d无发热。既往1年前曾患急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查体:麦氏点压痛(+),反跳痛(±),闭孔内肌试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2.2×109/L,N 89.6%,尿常规检查正常,尿培养阴性。超声检查:双肾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输尿管无扩张,膀胱充盈,膀胱壁增厚,厚处约0.8 cm,壁上局部可见点状血流信号,膀胱右上旁肠周黏连状、分界欠清;右下腹回盲部超声回盲瓣可见呈等短型(图1),回盲瓣旁见阑尾开口,阑尾呈管状低回声,范围约6.9 cm ×1.3 cm,盲端未能确定,根部段无明显扩张,中末段膨大(图2),腔内见透声略差的无回声区,张力不大,阑尾壁增厚,可见点状彩色血流信号,周边网膜集聚黏连,末段局部直接与膀胱壁黏连,探头挤压时两者无明显分离(图3)。超声诊断:阑尾增大(结合病史符合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改变)、阑尾末段与膀胱壁黏连致膀胱炎改变。下腹部CT平扫+增强提示:右下腹阑尾周围脓肿伴盆腔炎、盆腔积液,膀胱壁略增厚,膀胱炎需考虑。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术中所见:阑尾长约7.0 cm,中段粪石嵌顿,远端肿胀,直径约1.2 cm,表面附脓苔,与周围网膜及盆腔腹壁黏连,根部直径约0.6 cm。末段回肠及回盲部结肠未发现明显异常。术中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腹腔镜黏连分解及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7 d超声波复查,未见腹水,膀胱壁厚约0.27 cm (适度充盈),厚度均匀,肾输尿管膀胱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
-
阑尾恶性肿瘤11例误诊分析
阑尾恶性肿瘤为罕见疾病,包括阑尾类癌、腺癌、假黏液瘤三种.其发病率分别为0.5%、0.08%、0.2%[1].因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极易误诊,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2],也可误诊为肠梗阻或妇科疾病.
-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随着B型超声的广泛应用,正确识别急性阑尾炎声像图特征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现将我院自1994年以来,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或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6例患者的声像图特征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
先天性卵黄管未闭误诊为阑尾炎一例
患者女,20岁.因经常性右下腹疼痛,伴腹胀,呕吐20余年,近2 d加剧来诊.以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收住院.患者就诊前右下腹隐痛,伴阵发性加剧,对症、抗感染治疗未见好转,近2d腹胀、呕吐加剧,无排便排气.患者无高热及腹泻等症状.
-
甲硝唑致肌张力障碍5例
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16岁,体重47kg.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7天,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于2006年7月7日入院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甲硝唑注射液及注射用哌拉西林钠抗感染治疗.甲硝唑注射液20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连续3天.7月9日下午2时,患者出现颈部后仰固定,两眼上翻,但神志清楚,立即给予苯巴比妥注射液0.1g肌内注射,2小时后症状逐渐消失.在7月10日以后的治疗中停用甲硝唑注射液,继续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无不良反应发生.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超声直接征象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直接征象诊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经超声检查并得到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7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A 组)与75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B 组)患者的超声显示率、直径及直径分布比例、假阴性率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 组与 B 组患者在超声显示率、直径及直径分布比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依靠超声直接征象很难鉴别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鉴别诊断必须结合临床及病理检查。
-
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伴根部黏液囊肿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81 岁,因"反复右下腹隐痛不适4 个月"入院.入院前4 个月患者反复出现右下腹隐痛不适,不伴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呕血、黑便,也无明显消瘦.患者1 年前曾因"阑尾脓肿"入院治疗,症状缓解后出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T 37℃,BP 165/70mmHg,神清,精神尚可,心肺听诊无异常.右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四肢肌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B 超检查:右下腹约3.0cm × 2.7cm 大小的低回声包块,呈椭圆形,边界清楚,边缘整齐.
-
寒战反应致严重高血压1例
患者,男,22岁,因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人院,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既往无高血压病史.术前检查,血压95/60mmHg(1KPa=7.5mmHg),心肺肝肾均无异常,术前肌注鲁米那0.1g.病人人手术问时安静,血压125/75mmHg,脉搏60次/分(人工测量,下同).硬膜外穿刺置管成功后注入2%利多卡因5mi(未加任何血管收缩药),5分钟后阻滞平面为胸9至胸12,无不良反应,再追加2%利多卡因5mi,同时开始消毒,此时病人出现寒战反应并迅速加剧,测血压225/60mmHg,脉搏70次/分,持续近3分钟,经静脉滴入杜冷丁50mg,氟哌啶2.5mg约1分半钟后寒战渐止,血压亦迅速恢复到用利多卡因前的基础水平,病人仅于血压升高时诉轻微头痛,无其他不良后果.
-
阑尾切除术后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1例
1病历报告患者,女25岁,因反复发作间断性右下腹痛4年,加重8h入院,拟诊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急诊行阑尾切除术.入院前,患者有上感病史.既往有剖宫产史、胆囊炎等.术前一般情况良好,未见明显的麻醉及手术禁忌证.
-
卵巢肿瘤蒂扭转误诊为慢性阑尾炎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39岁,因恶心、呕吐,右下腹痛10小时,于1999年3月26日收入外科.患者精神差,痛苦貌,T 38.3℃,P 84次/分,BP 16/10kPa,肝脾肋下未触及,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实验室检查:WBC10×109/L,N 0.80,L 0.20,Hb120g/L,自诉有慢性阑尾炎病史,初诊为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并给以青霉素800万U,丁胺卡那霉素0.6g入液静滴治疗1天无效,患者腹痛仍继续加重,体温波动在38.1~38.6℃,脉搏82~89次/分,血压无改变.27日请妇科会诊,经双合诊及B超检查,确诊为卵巢肿瘤一蒂扭转,立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右侧卵巢有一5cm×4cm×4cm大的肿瘤,瘤蒂顺时针扭转360℃,即行卵巢肿瘤切除术,剖视瘤体,内见毛发,脂肪,左侧卵巢无异常.术后一般情况好,住院11天,治愈出院.
-
11例美克耳氏憩室误诊分析
我科从1986年10月~1996年10月共误诊了11例美克耳氏憩室患者.误诊时往往把美克耳氏憩室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阑尾穿孔腹膜炎、肠穿孔、下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等疾病.现报道如下.
-
阑尾结核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0岁,以右下腹痛1个月,加重3天为主诉入院,恶心,未吐,无腹泻,无咽痛,发热,测体温38℃.查体:体温38℃,血压16.0/9.7kPa,面色暗黄,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5次/min,胸片是肺结核及右上肺不张,血常规示白细胞12.0×109/L,中性90%,尿常规正常,既往半年前,患者自觉乏力,盗汗,未经诊治.目前诊断:①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②肺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