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rhG-CSF未经动员与动员后供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干细胞采集物的细胞构成及功能比较

    作者:梁旭;黄晓军

    目的 比较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后供者外周血干细胞(PBSC)采集物与未经动员供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采集物的细胞构成及功能.方法 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的rhG-CSF动员后PBSC采集物(A组)和未经动员的淋巴细胞采集物(B组),以流式细胞术测定采集物组分、T细胞亚群、树突细胞(DC)及其亚群、CD14+细胞和CD19+细胞B7分子的表达、CD4+ T细胞IL-4和IFNγ等细胞因子的分泌情况,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两组采集物的CD3+、CD4+、CD34+、CD14+细胞比例有明显差异,A组DC细胞及其亚群的比例明显高于B组,尤以DC2升高为著(P=0.000),CD14+细胞上B7分子的表达A组明显低于B组,CD19+细胞上B7分子的表达无明显差异,分析两组CD4+细胞内因子的分泌情况,A组的Ⅱ类细胞因子IL-4及IL-4/IFNγ均明显高于B组(P值分别为0.044,0.012),经rhG-CSF动员后采集物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结论 动员后的PBSC采集物较未经动员的淋巴细胞采集物富集了更多的CD34+、CD14+细胞,同时rhG-CSF动员后DC2比例的明显升高使得CD4+细胞向Th2分化,PBSC含有更多的Ⅱ类细胞因子和其T细胞增殖能力的下降、共刺激分子的下调均提示PBSC较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更少地引起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

  • 比格犬牙髓干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作者:王媛媛;赵玉鸣;葛立宏

    目的 应用经典的人牙髓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证明比格( Beagle)犬牙髓干细胞的存在,以期为大型动物的牙源性干细胞性质及其应用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获取比格犬健康恒牙牙髓组织,应用分散酶进行消化培养获得细胞,并通过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多向分化能力及干细胞相关表面标志物的表达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 经酶消化法获得的比格犬牙髓干细胞形态与人牙髓干细胞形态相似,呈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比格犬牙髓干细胞的牙龈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率为150个集落/104个细胞,显著高于人牙髓干细胞的牙龈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率(60个集落/104个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比格犬牙髓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在体外经诱导可以形成矿化结节、脂滴和成软骨细胞,同时比格犬牙髓干细胞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相关表面标志物基质细胞抗原( STRO-1)、CD146、碱性磷酸酶、波形蛋白、细胞角蛋白18及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结论 本项研究证实了比格犬牙髓组织中存在牙髓干细胞,并具有增殖活跃的特件和多向分化的潜能.

  • Graves病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血清对骨髓细胞粒-单核细胞系集落形成单位生长的影响

    作者:李梅;邱明才;李欣;周征;韩俊领;赵英新

    目的探讨Graves病(GD)患者血清成分对骨髓细胞粒-单核细胞系集落形成单位(GM-CFU)生长的影响.方法对11名正常人和11例GD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观察他巴唑、甲状腺素、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TSI)和GD患者血清对GM-CFU生长的影响.结果 TSI和GD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的血清对正常人和GD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GM-CFU集落生长有抑制作用(P<0.01),他巴唑、甲状腺素和GD白细胞正常患者的血清对正常人和GD白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GM-CFU集落生长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TSI和GD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的血清能明显抑制GM-CFU的生长,这提示免疫因素在GD患者白细胞减少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脐带血干细胞增殖能力的研究

    作者:闫凤英;卢士红;韩忠朝

    目的对新鲜、冷冻后复苏及扩增后的脐带血干细胞增殖能力的研究.方法采集正常分娩产妇自愿捐献的脐带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选出单个核细胞或用磁珠抗体分选CD34+细胞,冷冻贮存或扩增.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培养方法测定脐带血冷冻或扩增后的集落形成能力,并与新鲜脐带血做比较.用MTF方法测定扩增的脐带血干细胞与新鲜脐带血干细胞黏附功能.结果新鲜脐带血单个核细胞105个可生成CFU-Mix集落(19.0±2.8)个、CFU-GM(55.6±15.7)个、BFU-E(65.0±22.8)个.冷冻复苏的脐带血单个核细胞105个可生成Mix集落(25.2±8.4)个、CFU-GM(46.5±18.0)个、BFU-E(52.3±24.5)个.在含有PF4(100ng/ml)的扩增后的脐带血,每103个CD34+细胞生成CFU-Mix集落(32.2±6.4)个、CFU-GM(42.5±9.31)个、BFU-E(22.3±2.3)个.PF4促进新鲜脐带血的黏附能力,而且在扩增脐带血CD34+细胞体系中加入100ng/ml的PF4,脐带血CD34+细胞对基质层的黏附能力始终保持较高水平,14天时脐带血CD34+细胞自发黏附率PF4组比对照组提高(55.07±13.62)%.结论冷冻或含PF4优化体系扩增脐带血干细胞保持了新鲜脐带血干细胞形成CFU-Mix的能力;在扩增脐带血干细胞中PF4可保持脐带血CD34+细胞黏附功能.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集落形成细胞培养特征及其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天佼;冯敏;郑以州;李星鑫;徐泽锋;秦铁军;张悦;杨玉宝;刘俊霞;任彦松;肖志坚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体外集落形成细胞(CFC)培养特征及其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患者的异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初诊未治的155例MDS患者的CFC培养结果 及其与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查参数的相关性,并与初诊未治的122例NSAA患者体外CFC培养结果 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MDS患者红细胞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中位数9(0~157)/105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中位数30(0~425)/105BMMNC,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中位数14(0~125)/105BMMNC,较正常参考值均显著减少;66例(42.6%)仅BFU-E和(或)CFU-E低于正常下限,3例(1.9%)仅CFU-GM低于正常下限,70例(45.2%)BFU-E和(或)CFU-E且CFU-GM低于正常下限.MDS患者中集簇数同BFU-E、CFU-E及CFU-GM数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15、0.338、0.642,P值均为0.000),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LP)阳性率和阳性积分均呈负相关(r阳性率=-0.315,P=0.001;r阳性积分=-0.257,P=0.006).MDS组各类型集落中位数均明显高于NSAA组(BFU-E 9对5/105BMMNC,P=0.017;CFU-E 30对19.5/105BMMNC,P=0.023;CFU-GM 14 对10/105BMMNC,P=0.003),两组内BFU-E和CFU-E均呈正相关(rMDS=0.712,P=0.000和rNSAA=0.757,P=0.000),MDS组相关度低于NSAA组(P<0.05).结论 MDS起病初期造血祖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且红系受累更为广泛而显著;BFU-E、CFU-E和CFU-GM能够反映出体内造血祖细胞水平但并非残存的正常造血克隆,集簇数代表了发育异常祖细胞克隆但不等同于白血病样原始细胞.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造血细胞生物学指标检测的意义

    作者:张凤奎;郝玉书;庞文新;应红光;宋鲁燕;刘世和;邵宗鸿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造血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改变及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对37例MDS患者骨髓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CFU-GM体外半固体琼脂培养、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细胞周期分析以及造血克隆性检测,观察其与MDS疾病进展的关系.结果①MDS染色体异常检出率31%,随访过程中染色体核型正常的9例中有2例、异常的5例中有3例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②MDS患者骨髓细胞体外CFU-GM集落产率减少,集簇产率增加.43%的患者CFU-GM产率极低或无生长.随访中9例CFU-GM集簇生长为主的患者中6例疾病进展或转化为AML;6例集落、集簇不生长和3例生长基本正常者中仅1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③MDS患者骨髓细胞PCNA表达明显升高,RAEB/RAEB-t的PCNA表达较RA/RAS高.④MDS患者骨髓细胞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指数减低(5.07%),DNA合成期时间和潜在倍增时间延长,分别为8.57 h和8.69 d,并与病程进展相关.⑤7例女性HUMARA等位基因为杂合子的RA患者中,2例为多克隆造血,5例为单克隆造血.3例RAEB和1例MDS/AML均为单克隆造血.结论随着MDS病程进展,骨髓中原始细胞增多,造血细胞生物学特性呈现以下的演变趋势:造血转变为单克隆性;体外培养CFU-GM接近于白血病性生长特征;PCNA表达增高;细胞周期延长.

  • 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受累机制初步研究

    作者:付蓉;上原灯纪子;巩路;邵宗鸿

    目的 初步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骨髓受累的可能机制.方法 对21例初治SEE患者骨髓标本21份,10例正常对照骨髓标本分别进行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Coombs试验并采用甲基纤维素法检测CFU-E、CFU-GM、BFU-E产率.结果 10份正常对照骨髓标本BMMNC-Coombs试验均为阴性,21例SLE患者,有12例(57.1%)阳性,其中17例合并血细胞减少者中有10例(58.2%)阳性;4例血细胞正常者中有2例(50.0%)阳性,SLE患者BMMNC-Coombs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SLE合并血细胞减少组与血细胞正常组相比,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MNC抗体类型与血细胞水平无显著相关性.SLE合并血细胞减少组的CFU-E、CFU-GM产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血细胞正常组CFU-E、CFU-GM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LE患者中,合并血细胞减少组CFU-E、CFU-GM产率显著低于血细胞正常组(P<0.05).SEE患者无论是否合并血细胞减少其BFU-E产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而SLE合并血细胞减少组与血细胞正常组患者相比,其BFU-E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BMMNC膜表面被覆自身抗体;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功能无明显异常,某些SLE患者可能通过造血祖细胞的代偿增殖维持正常的血细胞水平.

  • 人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子宫内膜干细胞的分离和鉴定

    作者:张继雯;宋殿荣;张崴;刘三洪;王玉华;杜文欣;郭洁;王雅楠

    目的: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中分离、培养子宫内膜干细胞,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探索一种简便、高效的分离人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干细胞的方法。方法:诊刮获取2012—2014年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1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功能层子宫内膜,从中分离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克隆形成法从该细胞中分离出具有强克隆形成能力的克隆形成细胞,对比非克隆形成细胞以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生长曲线检测两种细胞的增殖能力,连续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其克隆形成能力,微球体形成实验检测其微球体形成能力,诱导分化实验检测克隆形成细胞定向分化能力,裸鼠异位病灶形成实验检测其异位病灶形成能力。结果:相较于非克隆形成细胞,生长曲线测定显示克隆形成细胞增殖速度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克隆形成实验显示克隆形成细胞5代以内克隆形成率稳定,分别为(12.30±3.75)%、(13.11±3.23)%、(11.86±2.21)%、(12.08±3.01)%、(11.01±3.98)%,非克隆形成细胞随传代次数增加克隆形成率逐渐降低,至第5代已无克隆形成,分别为(5.57±2.13)%、(4.21±2.12)%、(2.23±1.02)%、(0.12±0.07)%、0%,2组细胞对应代数克隆形成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球体形成实验显示克隆形成细胞3代以内每代成球细胞数量分别为(0.82±0.37)×104、(1.45±0.64)×104、(3.06±1.73)×104,非克隆形成细胞分别为(0.48±0.27)×104、(0.37±0.15)×104、0,2组对应代数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分化实验显示克隆形成细胞具有定向分化能力。裸鼠异位病灶形成实验显示克隆形成细胞接种2周后可形成肉眼可见异位病灶,其异位病灶形成率为100%,相较于非克隆形成细胞异位病灶形成率4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22,P<0.05);克隆形成细胞异位病灶体积为(30.95±12.13)mm3,对比非克隆形成细胞异位病灶体积(19.12±10.98)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5,P<0.05);HE染色显示:克隆形成细胞及非克隆形成细胞均有间质和腺体样异位病灶形成;进一步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异位病灶组织中,间质样细胞Vimentin表达阳性,腺体样细胞CK-19表达阳性。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子宫内膜功能层中具有强克隆形成能力的子宫内膜干细胞,应用克隆形成法可以有效收集子宫内膜干细胞,经该法收集的子宫内膜干细胞可以冻存及传代培养,且具有干细胞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定向分化及异位病灶形成能力。

  • 反复照射建立食管癌放射抗性细胞系方法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研究

    作者:杨延灵;薛晓英;冉玉格;张玉峰;李锋;杨晔

    目的:探讨射线反复照射方法建立食管癌放射抗性细胞系的重复性及稳定性,并观察辐射抗性细胞与其亲代细胞之间的放射敏感性的差异。方法应用射线对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 TE13进行反复照射,累计剂量120 Gy,建立具有放射抗性的细胞系 TE13R120。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测定2种细胞的放射生物学参数,检测其辐射抗性,采用单击多靶模型拟合存活曲线。经连续8 d培养细胞,绘制2种细胞的生长曲线并用 Logrank 检验计算群体倍增时间。比较此次实验结果与初次建系时结果的相似性。结果接受120 Gy 总剂量照射后,TE13R120较 TE13表现出明显的放射抗性,TE13R120的放射生物学参数 D0、Dq、N 均高于 TE13(2.36、2.17、2.50 vs 1.90、1.11、1.80),SF2、α/β均低于 TE13(0.53、2.67 vs 0.73、8.00)。TE13R120的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20.70 h,长于亲代TE13(17.67 h)。该结果与此前初次建系时结果相似。结论应用射线反复照射并逐步筛选建立辐射抗性细胞系的方法可靠,能建立具有稳定辐射抗性表型的细胞系。

  • 雌二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影响

    作者:童秀珍;叶任高;杨岫岩;许韩师;罗绍凯;李娟

    目的体外观察雌二醇(E2)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髓干/祖细胞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半固体集落培养观察17例SLE患者骨髓CD34+细胞、CD34+ CD38-亚群、混合细胞集落(GEMM-CFU)和粒巨噬细胞集落(GM-CFU)的改变.体外观察E2、E2+其拮抗剂他莫西芬对SLE患者骨髓GM-CFU的作用.结果①SLE患者的CD34+细胞、GEMM-CFU、GM-CFU的形成较正常对照明显减少;②E2对女性SLE较男性SLE、正常对照组的GM-CFU集落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③他莫西芬可逆转E2对女性SLE患者的GM-CFU抑制作用.结论 SLE患者较后期的干细胞、祖细胞存在异常,雌激素可能介导了SLE患者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异常的发生.

  • 鼠尾胶在小鼠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中的作用

    作者:刘岐焕;陈龙;程范军;唐俊明;王家宁;高清平

    背景:动物和人外周血中分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繁殖受分离方法、培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目的: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小鼠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条件中加入鼠尾胶包被,观察其对细胞分离、培养、增殖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于2005-05/2007-12在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完成.材料:昆明小鼠20只随机分为鼠尾胶包被组和不包被对照组,每组10只.方法:小鼠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80μg/(kg·d)连续动员5d,后一次注射后6h取外周血.肝素抗凝后,采用全血细胞分离培养,用含体积分数为0.15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分别接种于包被和未包被鼠尾胶的12孔板,接种密度为1×105/孔,48h后半量换液以后每3天换液1次,培养10d.主要观察指标:[1]鼠尾胶包被的培养板对形成成纤维样细胞集落的影响.[2]成纤维样细胞集落中的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流式检测结果.[3]成纤维样细胞集落成骨、成脂肪诱导后嗜银法和油红O法染色鉴定.结果:[1]使用鼠尾胶包被的培养板可增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后外周血成纤维样细胞集落出现的频率(P<0.05).[2]经流式细胞术鉴定形成成纤维样细胞集落的细胞不表达CD34、CD133,表达CD90、CD105.[3]成骨、成脂肪诱导后细胞嗜银法和油红0法染色鉴定均呈阳性.结论:培养的细胞符合公认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鼠尾胶可增加培养皿的黏附性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分离.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纤维样集落的培养方法及多向分化潜能

    作者:刘岐焕;程范军;高清平;陈龙;唐俊明;王家宁

    目的:建立原代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纤维样集落的培养方法,了解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特性及其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10在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完成.①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选取SPF级2月龄昆明种小鼠30只,无菌条件下抽取双侧股骨、胫骨骨髓,制成骨髓单细胞悬液,计数有核细胞的密度.②血清浓度对成纤维样集落的影响:调整有核细胞密度为5×108 L-1,分别接种于体积分数为0.02,0.05,0.1,0.15,0.2,0.25的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中,每种血清浓度各4孔,1 mL/孔,24 h后换液.随后每72 h换液,连续观察2周.③有核细胞密度对成纤维样集落的影响:分别调整有核细胞至106L-1,107L-1,2.5×108 L-1,5×108 L-1,109L1,分别接种于12孔板中,每种密度4孔,24 h后换液.随后每72 h换液,连续观察2周,瑞氏吉姆萨染色后计数成纤维样集落的个数.④成骨与成脂肪诱导:调整有核细胞密度在5×108 L-1,接种于预包被鼠尾胶的12孔板中培养.24 h换液,去除未贴壁的细胞,以后每48 h换液1次,换液后加入成骨诱导液、成脂肪诱导液.观察各血清浓度下细胞生长情况,消化培养板中的成纤维样集落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CD133,CD90,CD105.Von Kossa和油红O法染色鉴定间充质干细胞成骨与成脂肪诱导情况.结果:①不同血清浓度对成纤维样集落形成的影响:胎牛血清-DMEM培养液体积分数为0.02,0.05时,细胞可保持成纤维样,但增殖较慢;体积分数为0.15,0.2,0.25时,细胞增殖较快,但细胞易分化;体积分数为0.1时,细胞可基本保持成纤维样,且增殖速度适中.②有核细胞不同接种密度对成纤维样集落形成的影响:有核细胞接种密度为106L-1,107L-1时,每孔成纤维样集落数为0~1个.接种密度高于109L-1时,每孔成纤维样集落之间出现交叉或融合.接种密度分别为2.5×108 L-1,5×108 L-1,109L-1时,10 d左右可见典型的成纤维样集落.成纤维样集落个数与所接种有核细胞密度呈正相关.③成纤维样集落中的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流式检测结果:成纤维样集落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呈CD34-,CD133-,CD90+,CD105+,分别各占2.5%,3.1%,67%和78%.④间充质干细胞成骨与成脂肪诱导情况:成脂肪诱导2周后成纤维样集落中(80±7)%的间充质干细胞出现脂滴,成骨诱导2周后成纤维样集落出现矿物结节.分别以油红O和Von Kossa's矿化结节特异性染色后,成脂肪诱导中成纤维样集落(85±6)%的细胞胞浆呈红色,成骨诱导中大多数的成纤维样集落中心位置出现钙结节.结论:全骨髓接种合适密度的有核细胞可形成典型的成纤维样集落,且成纤维样集落具有成骨、成脂肪等多向分化潜能.

  • 薯蓣皂苷元对人低分化胃腺癌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晶华;李春爱;霍锐;李兆良;韩中明;王本祥;周秋丽

    目的:观察薯蓣皂苷元(diosgenin,Dio)对人低分化胃腺癌细胞株(MGC-803)的细胞分裂和集落形成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方法:采用四唑蓝(MTT)比色法、平板集落形成实验以及[3H]-TdR掺入实验.结果:MTT法检测Dio作用24、48、72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s0)为56.290、27.837、17.723 mg·L-1;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显示Dio半数集落形成抑制浓度为5.486 mg·L-1Dio在较低浓度(3.750和7.500 mg·L-1)下,可直接抑制MGC-803细胞DNA的合成.结论:Dio能够明显抑制MGC-803的细胞分裂和集落形成.

  • 蝎毒对B16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作者:付士波;鞠桂芝;杨英

    目的:观察蝎毒(scorpion venom,SV)及其分离组分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肿瘤细胞存活率,集落形成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400和800 mg·L-1的SV可明显抑制B16黑色素瘤细胞生长(P<0.01或P<0.05).蝎毒组分(SV-Ⅰ、SV-Ⅱ和SV-Ⅲ)在浓度为200、400及800 mg·L-1时,对B16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P<0.01);在400和800 mg·L-1时,可使G0/G1期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P<0.01),G2+M期细胞明显增多(P<0.05~P<0.01),S期细胞呈降低趋势,而SV对细胞周期进程未见明显影响.当SV、SV-Ⅰ、SV-Ⅱ及SV-Ⅲ的浓度为400和800 mg·L-1时,对B16细胞集落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蝎毒及其组分对B16黑色素瘤细胞的存活与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纯化后各组分的抑瘤作用优于蝎毒,但其抑制作用低于阳性对照丝裂霉素(Mitomycin-c,MMC)组.提示蝎毒引起细胞周期进程改变可能是其抑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基因型特异性功能差异

    作者:林旭;徐晓;黄清玲;郑大利;陈婉南;林建银

    目的研究B、C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功能差异.方法B、C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分别为pcDNA 3.1-XB及pcDNA3.1-XC)及空白载体pcDNA3.1/Hygro(-)以脂质体2000分别转染Chang细胞,转染细胞2 d后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转染细胞以潮霉素筛选,14 d后形成的抗性细胞集落以冷甲醇固定、Gimsa染色并计数;各载体与指示载体pCMVβ共转染细胞,转染2 d后裂解细胞并检测胞内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所有数据均以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各载体转染Chang细胞后细胞的凋亡率为pcDNA3.1-XC>pcDNA3.1-XB>pcDNA3.1/Hygro(-),形成的抗潮霉素细胞集落数为pcDNA3.1/Hygro(-)>pcDNA3.1-XB>pcDNA3.1-XC,细胞内β-半乳糖苷酶活性为pcDNA3.1-XB+pCMVβ>pcDNA3.1-XC+pCMVβ>pcDNA3.1/Hygro(-)+pCMVβ.结论B基因型HBx反式激活能力高于C基因型HBx,而抗细胞增殖及致细胞凋亡能力都低于C基因型HBx,HBx这些功能差异可能与B、C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致病性差异有关.

  • HOXD10在胆管癌细胞放疗增敏中的作用

    作者:杨海霞;米建强;于得全;梁军;邵秋菊;齐宇红;梁昉;袁灿亮;李恩孝

    目的:探讨同源异型盒D10 (homeobox D10,HOXD10)基因在人胆管癌细胞放疗增敏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剂量的放射线照射胆管癌RBE和HCCC9810细胞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HOXD10 mRNA的表达.应用克隆形成实验、“多靶单击模型”和FCM法检测HOXD10稳定过表达的胆管癌Lv-HOXD10-RBE和Lv-HOXD10-HCCC9810细胞的放射增敏效应及细胞的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放射治疗对HOXD10过表达的胆管癌Lv-HOXD10-RBE和Lv-HOXD10-HCCC9810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2、4和8 Gy放射治疗后48和72 h,胆管癌RBE和HCCC9810细胞中HOXD10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放疗后24 h组(P值均< 0.05).在2、4和8 Gy放射治疗后,Lv-HOXD10-RBE和Lv-HOXD10-HCCC9810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均分别显著低于对应的仅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阴性对照Lv-CTRL-RBE和Lv-CTRL-HCCC9810细胞(P值均< 0.05);Lv-HOXD10-RBE和Lv-HOXD10-HCCC9810细胞的平均致死剂量(mean lethal dose,D0)、准阈剂量(quasithreshold dose,Dq)和2 Gy单次照射后细胞的存活分数(survival fraction with 2 Gy,SF2)值均分别低于Lv-CTRL-RBE和Lv-CTRL-HCCC9810细胞(P值均< 0.05).4 Gy放射治疗后24 h,Lv-HOXD10-RBE和Lv-HOXD10-HCCC9810细胞凋亡率高于Lv-CTRL-RBE和Lv-CTRL-HCCC9810细胞(P值均< 0.05);Lv-HOXD10-RBE和Lv-HOXD10-HCCC9810细胞中p53、p21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Lv-CTRL-RBE和Lv-CTRL-HCCC9810细胞,而双微体2(murine double minute 2,Mdm2)蛋自的表达水平均低于Lv-CTRL-RBE和Lv-CTRL-HCCC9810细胞(P值均<0.05).结论:HOXD10可增加人胆管癌RBE和HCCC9810细胞对放射的敏感性,这一作用可能与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上调有关.

  • 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的培养上清液对骨髓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

    作者:牛旭平;徐海涛;尹国华;张开明;李新华

    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的培养上清液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祖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一核细胞,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集落培养法研究银屑病患者及正常人PBMC培养上清液对骨髓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红系集落形成单位及粒细胞-巨噬细胞系集落形成单位集落形成的影响.结果银屑病患者PBMC培养上清液作用后,骨髓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红系集落形成单位及巨噬细胞系集落形成单位集落形成数较自然增殖组及正常人PBMC培养上清液组显著减少(P<0.05,P<0.01);而正常人PBMC培养上清液作用组与自然增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PBMC培养上清液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祖细胞集落形成可能有影响.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对正常造血干(祖)细胞的抑制作用

    作者:童秀珍;叶任高;罗绍凯;李娟;洪文德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象下降的发生机制.方法用甲基纤维素集落培养方法观察有全血细胞减少的SLE患者的血清、去除IgG后的血清对正常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CFU-GM)、红系祖细胞集落(CFU-E)的影响及SLE患者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①加入SLE患者的血清可见66.7%的正常骨髓CFU-GM、70%的CFU-E集落形成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②去除IgG后的血清组CFU-GM、CFU-E的产率高于未去除IgG血清组(P<0.001).③SLE患者骨髓CFU-GM、CFU-E集落数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SLE患者的全血细胞减少与其血清自身抗体抑制造血干(祖)细胞有关,也与其本身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下降有关.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髓活性的研究

    作者:于学忠;陈晓亮;王英振;李骁

    目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本研究旨在探讨因非创伤所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髓活性有无异常,揭示骨坏死发生机理.方法:对1999年9月~2000年4月间骨坏死病人骨髓成纤维样细胞集落形成单位(FCFUs)进行培养,观察其生长特点及集落数目,观察骨坏死病人与对照组之间有无差异.结果:骨坏死组骨髓成纤维样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贴壁生长增殖速度慢于对照组,FCFUs形成集落数目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存在骨髓活性下降,成骨能力降低.

  • 人巨细胞病毒对脐血巨核系祖细胞集落生长的影响

    作者:潘思年;肖作源;陈奋华;陈惠芹;何政贤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对巨核系祖细胞(CFU-MK)的分化和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20例脐血标本,采用体外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技术,观察3种不同浓度HCMV AD169株对CFU-MK集落形成的影响。结果:3个感染组的CFU-MK集落数均减少,与灭活病毒组比较,分别为24.0%、35.8%和48.6%(P<0.05),显示抑制程度与病毒感染滴度呈剂量-浓度依赖关系。结论:HCMV在体外能抑制CFU-MK的分化和增殖,提示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与CFU-MK受该病毒抑制有关。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