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18例疗效观察

    作者:周炳科

    急性左心衰是内科常见急危重症之一,起病后肺间质和肺泡水肿,肺顺应性降低,常迅速出现严重低氧血症,若处理不及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甚至死亡.在抢救过程中纠正缺氧尤其重要,因此早期提供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具有重要意义.近2年来,我们对18例急性左心衰竭伴严重低氧血症患者,早期运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给予呼吸支持,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正压通气治疗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气分析的影响

    作者:张力俨;周正良

    目的 探讨正压通气治疗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97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续(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和中心静脉压(CVP)等心功能指标以及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等血气分析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41例,83.67%)高于对照组(30例,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改善,且SV、EF、PaO2和SaO2水平高于对照组,而CVP和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正压通气治疗可改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临床效果显著.

  • 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所致低氧血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詹浴暾

    目的:现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面/鼻罩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所致低氧血症的作用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评估其治疗急性左心衰所致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急性左心衰并低氧血症患者,在常规药物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联用BiPAP呼吸机面/鼻罩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动脉血气、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压及临床症状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BiPAP呼吸机面/鼻罩正压通气治疗后2 h动脉血氧分压(PaO2)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RR及H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BiPAP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低氧血症和心功能,可作为其治疗手段之一.

  •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丽;高琳;钟艳玲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方法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行NCPAP治疗.实验组60例,在NCPAP治疗的基础联合PS治疗.治疗后随访10~15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和PaO2(nmHg)、PCO2(mmHg)、piH值等血气变化.结果 随访期间两组内相比,治疗后患者的血气分析均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相比,治疗72 h后实验组患者的PaO2为(85.7±10.3) mmHg,PCO2为(40.8±7.6)mmHg,pH为(7.38±0.06),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实验组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行PS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显著增强疗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裕芬;陈萍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 选择24例急性肺水肿(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患者在传统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分析中PH、PaO2、PaCO2、SaO2的变化.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平均血压(MAP)及临床征象的变化.结果 正压通气治疗的24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率、呼吸频率、MAP、动脉血气分析中PH、PaO2、PaCO2、SaO2等参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能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低氧血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新生儿肺出血的抢救与护理

    作者:高淑清

    我院儿科1997年至2002年收治了30例新生儿肺出血,由于革新了传统治疗和护理方法,采用呼吸机正压通气,凝血酶从气管内注入达到肺部直接止血,并实施相关的护理措施,使治愈率21%,好转率43%,死亡率降到36%.

  •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护理体会

    作者:李传惠;方菊花;詹健;王晓云;张念志

    目的 观察(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整体护理作用.方法 50例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呼吸兴奋剂和低浓度氧疗,同时给予(鼻)面罩BiPAP治疗.护士正确指导患者配合呼吸机通气,使PaO2维持在60 ~70mmHg.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动脉血pH、PaO2、PaCO2及SaOz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结论 (鼻)面罩无创性通气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整体护理可以使患者更好地配合呼吸机,从而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

  •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

    作者:王杨进

    目的 观察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在短期内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下称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左心衰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BiPAP组在给予常规药物同时加用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前后的血气、心率、呼吸频率等参数的变化,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BiPAP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通气治疗后BiPAP组血气分析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各指标显著改善(P<0.05).结论 BiPAP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能迅速改善患者的症状及低氧血症,是快速、有效的方法.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应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评价

    作者:夏小娟;邹霜;薛克营

    目的:检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就诊的HMD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男40例,女24例,所有患儿均在出生2h内转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接受治疗。将64例患儿分为两组,每组3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通气组另采用小儿呼吸机进行经鼻的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肺部感染率、持续肺泡内正压参数变化、两组患儿吸入氧分数参数变化和血气分析参数。结果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愈例数、住院时间、持续肺泡内正压参数、吸入氧分数参数和血气分析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对HMD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容易出现肺部并发症。

  • 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167例临床回顾性分析

    作者:乐发国;王彦婷;毛丹丹;陈小洁;黄庆玲;张婷;高东;蒋成刚

    目的 调查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患者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并比较CPAP与其他疗法的有效性.方法 对2012年9月至2014年6月医院就诊,并经多导睡眠监测和临床症状诊断为中度以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15]的OSAS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获取资料,并分析CPAP治疗的依从性与影响因素,比较CPAP与行为学疗法对OSAS治疗的有效性.结果 在所有需要CPAP治疗的167例患者中,仅23例(13.77%)坚持使用了CPAP治疗,大部分患者对OSAS及CPAP的相关知识匮乏;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主要有年龄、体质量指数、文化程度、OSAS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患者对OSAS的了解程度(P<0.05);行为学疗法与CPAP治疗对OSAS均有效,但后者的好转率明显高于前者(P<0.01).结论 CPAP治疗的依从性较低,年龄、体质量指数、文化程度、OSAS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患者对OSAS的了解程度是影响依从性的主要因素.CPAP治疗的好转率明显高于行为学治疗.

  • BiPAP呼吸机正压给氧对增强肺癌放疗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熊玮;沈寒放;张蔚东

    目的观察BiPAP呼吸机正压给氧对放射治疗(简称放疗)的影响,以探索提高中晚期肺癌治疗的新途径。方法确诊的肺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放疗对照组,前者采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正压通气给氧联合常规放疗,后者采用常规放疗(6MV-X)。观察通气前、后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和放疗前、后胸部X线片、血常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以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正压通气给氧可明显提高 PaO2,高可增加7.5 kPa,同时SaO2均维持在95%以上。肺癌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增加6.7个百分点。②治疗组放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在放疗后淋巴细胞转化率、CD4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1)。③治疗组仅1例出现白细胞减少( 6.7%),而对照组有5例出现白细胞明显降低(33.3%),需用升白药物才能继续完成放疗。胃肠道反应发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 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正压通气给氧辅助肺癌放疗有一定疗效,可明显提高机体氧分压,对骨髓及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亦能减少放疗所引起的毒副作用。

  • 应用BIPAP呼吸机有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28例疗效观察

    作者:兰世才

    BIPAP呼吸机是实行双水平正压通气的呼吸机,以无创通气的性能佳,在临床上已为广大临床医师所接受.但在有创通气方面,由于担心不能进行完全通气支持,而应用相对较少或没有报道.收集我院2003年1月~2005年6月应用BIPAP呼吸机有创通气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观察其疗效.

  • 一次性双管喉罩行正压通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观察

    作者:肖霖;吕德生

    目的 评价一次性双管喉罩(supreme laryngeal mask airway,SLMA)行正压通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对100例ASA分级Ⅰ、Ⅱ、Ⅲ级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行观察研究.所有患者置入SLMA,记录口咽部漏气压、术后咽喉痛及其他并发症.外科医生在插入腹腔镜和气腹减压前记录胃尺寸.结果 所有患者插入SLMA成功(90例1次成功,10例2次成功).所有患者均成功插入胃管(98例插入容易,2例插入困难).平均口咽部漏气压为60cm H2O,套囊压力水平为(28.8±5.2) (18~40)cm H2O.气腹前平均气道压为(17.3±3.5)( 11~26) cm H2O,气腹后为(22.9±4) (16~32) cm H2O.手术中胃尺寸的变化并不干扰操作.12例患者(12%)术后有轻微的咽喉痛.结论 SLMA不仅易于置入,而且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一种有效通气装置.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15例临床分析

    作者:吉小利;王平香;段凯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支持的疗效.方法:研究15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1小时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血气分析的变化,经统计学处理后比较通气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13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应用无创通气后1小时,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呼吸频率均有非常明显的改善,而血pH值和PaCO2则无明显变化.结论:急性左心衰早期积极的无创正压通气支持能改善左心功能,改善通气血流比值,提高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保证重要脏器的氧供,提高急性左心衰的抢救成功率.

  • 18例小儿机械通气呼吸道的护理

    作者:耿丽娟;张淑玲;王秀琴;陆玉荣

    在儿科各器官衰竭中以呼吸衰竭发生率高.常常是造成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机械通气是儿科抢救各种原因所致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但正压通气妨碍纤毛运动,影响痰液排出[1],因此吸痰成为机械通气的主要护理任务.本文总结我科机械通气患儿的护理及吸痰方法如下:

  •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常规方法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辅助增效作用

    作者:李晓玲

    目的 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 NIPPV)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30例重症哮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予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IPPV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和临床指标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IPPV治疗后,患者临床征象及血气分析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IPPV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征象,改善通气,提高重症哮喘的治疗效果.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并发气胸1例

    作者:郭敏;祝国琼;米凯

    患者,男,17岁,体重72 kg,麻醉分级Ⅰ级,既往无特殊病史,诊断:急性阑尾炎,拟在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入室时生命体征平稳,面罩给氧去氮后予力月西5 mg、芬太尼0.15 mg、异丙酚120 mg、司可林100 mg静脉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顺利.术中追加万可松4 mg、芬太尼0.15 mg、3%氨氟醚吸入维持,呼吸机正压通气.术中R 15次/分,潮气量10 mL/kg,腹内压10~15 mmHg,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历时45分钟.术毕患者清醒,R 16次/分,脱离呼吸机SPO2 100%,拔除气管导管.

  • 高频振荡通气在成人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夏金根;詹庆元;孙兵

    高频通气(HFV)是一种高通气频率和低潮气量的通气方式,其通气频率至少为机体正常呼吸频率的4倍,而潮气量近于或小于解剖死腔.其主要类型包括:高频正压通气、高频喷射通气和高频振荡通气等.其中,高频振荡通气(HFOV)是目前公认的先进高频通气技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 正压通气时的心肺交互作用

    作者:王金祥

    呼吸支持技术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正压通气导致胸内压和肺容积的改变.胸内压的改变不仅影响心房充盈(前负荷)、心室排空(后负荷)、心率和心肌收缩性,而且压力改变还向心包、心脏和大的动静脉传递.肺容积的改变也会对胸腔内大血管和肺循环产生影响.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间质或肺血管病变等心肺疾病患者,胸内压和肺容积的改变还将产生其他重要影响.在健康者业已存在的心肺交互作用在严重心肺疾病时将被放大或出现异常.因此,了解不同病理生理条件下的心肺交互作用,有助于我们在实施正压通气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更好地使用和调节机械通气参数,提高机械通气的应用水平,大限度地减少正压通气对心肺功能的负面影响.

  • 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对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心静脉压的影响

    作者:刘勇;林玉霜;林雅;张朝贤;郭亚白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及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是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常用的监测与治疗手段之一.研究表明,PEEP可使CVP升高,但低水平PEEP(<0.735 kPa)对CVP的影响很小[1~3],不足以影响临床判断.而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低水平PEEP也可造成CVP明显升高(与PEEP为0或脱机时比较).本文通过观察34例患者在脱机时及PEEP为0、0.392及0.735 kPa时平均气道压(MAP)及CVP的变化,探讨低水平PEEP对CVP的影响.

411 条记录 17/21 页 « 12...13141516171819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