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治疗体会
下肢动脉缺血是因血栓脱落或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而引起的动脉急性阻塞.肢体缺血分为急性期(<14 d)、亚急性期(14 d~3个月)、慢性期(>3个月).患肢如出现肢体肌肉麻痹、感觉丧失、毛细血管再充盈不佳、静脉超声信号消失等征象,可考虑手术取栓.但是,严重的肢体缺血或肢体缺血治疗延误均造成肢体的不可逆缺血,由此所引起的全身电解质紊乱,会导致患者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甚至危及生命,终不得不截肢[1].
-
踝肱指数在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在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 arterial disease,PAD)中为常见,是血管外科的常见动脉病之一.血管造影一直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但其为有创检查,且费用昂贵,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
导管溶栓技术在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体会
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缺血和微循环障碍不仅导致较高的截肢风险,继发的全身代谢紊乱也会因损害重要脏器功能而危及生命.在下肢缺血性疾病病因中血栓扮演着重要角色,外周动脉内血栓形成的防治始终是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导管溶栓技术近年普遍用于治疗急慢性肢体动脉缺血性疾病,本文将我院临床应用该种技术的一些体会报告如下.
-
大网膜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95例
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是常见的周围血管慢性闭塞性病变,主要有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等.
-
慢性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外科诊治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两个常见的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由于经济发展,人口迅速老龄化,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慢性下肢动脉缺血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统计资料表明,60岁以上发病是60岁以下的5~7倍,高达17%~20%.
-
解剖外旁路人造血管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缺血症病人的术后护理
[目的]提高解剖外旁路人造血管移植术后病人血管的通畅率.[方法]对7例解剖外旁路人造血管移植术后病人进行正确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7例解剖外旁路人造血管移植术后血管全部通畅,近中期随访效果良好.[结论]对解剖外旁路人造血管移植术后病人施行正确护理和健康指导,是保证血管通畅的重要措施.
-
血管外科现代临床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探讨
血管外科在过去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血管腔内技术的应用及相关学科进步的促进,不断出现新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了血管疾病的检出率和疗效,同时也不断提出新的临床难点和热点,包括复杂性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的血管腔内治疗问题,以及破裂性主动脉瘤及急性夹层的治疗;还包括颈动脉闭塞式狭窄的治疗选择及术后再狭窄问题,下肢动脉缺血腔内的治疗及疗效评估.而静脉疾病方面,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及溶栓治疗和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微创治疗等等均是值得血管外科医师认真研究及探讨的临床问题.
-
一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介入术中发生脑栓塞的患者的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erans,ASO)是常见的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第三大并发症.[1] ASO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尤其以心血管并发症居多.我科于2013年收治一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下肢动脉造影术中并发脑栓塞,现病例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74岁,因双下肢疼痛10余年,加重2月于2013年6月11日收治人院,医生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既往有高血压史、脑中风史、慢性支气管炎史4年.患者人科后神志清楚,精神较好,对答切题.于6月17日行下肢动脉造影.术中患者出现神志淡漠,反应迟钝伴恶心呕吐,立即终止手术,股动脉穿刺点止血压迫后急行CT提示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梗死灶.予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因考虑患者处于脑梗恢复期,手术风险大,与家属沟通后决定暂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于2013.9.7出院.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侧支动脉建立的价值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观察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侧支动脉建立情况,探讨病变动脉周围侧支动脉建立的特点,为其诊断、治疗及远期疗效评价提供有效指标.方法:采用CDU检测116例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116条病变动脉侧支动脉数量及分布,比较不同病种、不同病程及不同临床分期患者侧支动脉形成数量及分布特点.结果:不同病种间比较,硬化性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组患者大腿段平均侧支动脉数量(3.11±1.47)多于糖尿病性ASO组(0.94±0.65)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组(1.05±0.47)(P<0.05);硬化性ASO组及TAO组小腿段平均侧支动脉数量(1.32±1.28,1.75±1.31)均多于糖尿病性ASO组(0.55±0.41)(P<0.05),但前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间比较,10~15年组患者平均侧支动脉数量(4.22±2.31)多于10 d~3年、3~10年、15~20年及20年以上组(1.81±1.51,2.74±2.29,2.53±1.47,1.70±0.64)(P<0.05);3~10年及15~20年组患者多于10 d~3年及20年以上组(P<0.05),但前两者及后两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间比较,临床一期组患者平均侧支动脉数量(3.65±2.58)多于临床二期及三期组(2.03±1.83,1.61±1.44)(P<0.05),临床二期组多于临床三期组(P<0.05).结论:硬化性ASO患者大腿段及小腿段侧支动脉均建立丰富;TAO患者大腿段侧支动脉建立较少,小腿段建立较多;糖尿病性ASO患者侧支动脉建立均较少.病程小于15年的患者侧支动脉建立数量逐渐增多,病程大于15年以后侧支动脉建立逐渐减少.临床分期越早,侧支动脉数量建立越多,反之减少.CDU评价下肢缺血性疾病侧支动脉建立可作为诊断、治疗及远期疗效评价的指标.
-
踝肱指数在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已成为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其诊断的金标准是血管造影.血管造影是有创检查,且费用昂贵,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无创检查中,CTA、MRA检查效果接近血管造影,但费用仍然较大,且不利于术后观察、随访.B超检查虽然方便、费用低,但不能作为一种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较精确的诊断手段.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作为无创检查中的一种,既有数字诊断可作为治疗依据,又方便操作,价格便宜,常用于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筛选、病变严重程度的判断、治疗指征的确定、病变进展的监测、预后及疗效的评估等.
-
下肢动脉旁路术后人工血管感染保全移植物的外科处理
动脉旁路手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重要手段,挽救了患者的肢体.人工血管旁路感染是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导致菌血症、出血、血栓形成等,造成治疗失败[1].多数情况需切除感染的移植物并重建血流通道,在严格筛选的病例中保留移植物并维持其通畅,国内目前尚无成功报道.作者自2004年8月至2007年4月收治5例人工血管感染病例,其中3例成功保全了人工血管,现报告如下.
-
踝臂指数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
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是指踝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可反映患者下肢动脉是否缺血以及缺血的严重程度[1],是用于诊断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的简单、迅速和无创方法.研究表明,ABI作为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的经典指标,不仅能反映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也能反映心血管疾病[2,3].
-
益气通脉汤对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后肢缺血的影响
严重的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病变范围广泛,传统手术或者介入治疗无法实施,截肢率高.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等治疗性血管新生的出现给这些患者来了新的希望[1],MSCs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性血管新生细胞,其促血管新生的效果和其数量有关,但是增加MSCs的数量并不能无限制地增加MSCs的治疗效果[2],联合其他治疗措施以进一步增加MSCs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观察益气通脉汤对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后肢缺血的影响.
-
踝肱指数诊断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临床意义
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是全身动脉缺血性疾病之一.据报道病程5年以上,年龄大于4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PAD发生率可高达90.8%[1].早期诊断和治疗PAD可预防糖尿病足坏疽乃至截肢的发生.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运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与介入联合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并对其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本研究共入组38例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依自愿原则分组,仅采用介入治疗的19例患者为单独介入组,采用自体外周血进行干细胞移植与介入联合治疗的19例患者为联合治疗组.常规治疗方案两组相同,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感、冷感、间歇跛行、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侧支血管生成数量等方面的指标进行比较,从而判断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 在疼痛感、冷感、间歇跛行3方面两组患者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ABI评分与侧支血管生成数评分方面,两组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单独介入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在疼痛感、冷感、间歇跛行方面、ABI评分与侧支血管生成数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 05).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是89. 5% ,单独介入组的有效率是78. 9% ,联合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介入组(P<0. 05).结论: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与介入结合是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
联合介入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
目的 观察联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BSCT)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可行性和近期效果.方法 研究共入组48例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依自愿原则分组,仅采用PTA治疗的19例患者为PTA组,单纯ABSCT组10例,PTA与ABSCT联合治疗的19例患者为联合治疗组.常规治疗方案3组相同,对3组患者的疼痛感、冷感、间歇跛行、踝肱指数(ABI)、侧支血管生成数量等方面的指标进行比较,从而判断3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 在疼痛感、冷感、间歇跛行3方面3组患者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评分与侧支血管生成数评分方面,3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TA及ABSCT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在疼痛感、冷感、间歇跛行方面、ABI评分与侧支血管生成数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5).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是89.5%,PTA组的有效率是78.9%,ABSCT组的有效率是60.0%,联合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PTA组和ABSCT组(P<0.05).结论 PTA联合ABSCT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纯PTA术及单纯ABSCT移植治疗.
-
骨髓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3例
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治疗可以通过血管重建或介入的方法来达到恢复缺血肢体血流灌注的目的.但是,当肢体的远端动脉呈弥漫性闭塞无法进行上述方法治疗时,将面临截肢的可能.
-
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介入术后再闭塞的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
目的 评价导管接触性溶栓在下肢动脉缺血患者介入术后再闭塞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对32例下肢动脉缺血介入术后再闭塞患者,采用溶栓导管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部分病例联合球囊扩张及支架成形术,观察患肢血管通畅程度及血运情况,统计治疗前后患肢踝肱指数,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本组溶栓总有效率达93.8%,治疗后皮肤温度回升,静息痛消失,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15±0.06升高至0.81±0.0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动脉内溶栓导管接触性溶栓,能够溶解大部分血栓,治疗后复通率高,可显著提高保肢率,是介入治疗术后再闭塞的首选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