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沉默Tiam1基因对直肠癌LYVE-1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晓平;邓伟;谢荣臻;曾祥福

    目的:探讨沉默Tiam1基因对直肠癌LYVE-1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直肠癌组织中Tiaml和Racl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体外培养人直肠腺癌细胞HR-8348、Colo320、HCT-8,RT-PCR筛选高表达Tiam1的细胞株。构建Tiam1 RNA干扰载体,经酶切鉴定后转染细胞株。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干扰Tiam1基因后LYVE-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Tiam1和 Rac1蛋白可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它们的表达水平均与患者性别、癌肿大小无关(P>0.05),但与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细胞株 HR-8348中 Tiam1的表达强。Tiam1基因干扰后Rac1、LYVE-1蛋白表达水平较干扰前表达有所减弱,尤以LYVE-1蛋白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am1参与直肠癌LYVE-1表达的调节,推测Tiam1通过Rac1影响LYVE-1的表达,诱导直肠癌淋巴管新生,促进淋巴结转移。

  • 直肠癌超低位吻合术后排便功能及生活质量研究

    作者:邓新生;王晓春;周少英;梁海生;王龙飞;王雁冰;郄红征;胡莹;刘增亮

    目的:通过分析吻合口水平对肛门排便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直肠癌超低位吻合保肛极限。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河北省4家三级综合医院:河北省涿州市医院、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原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对570例直肠癌低位吻合患者,按吻合口到肛缘的距离分3组A组:<2.0 cm(切除全部内括约肌),B组:2.0~4.0 cm(相当于齿状线平面,切除部分内括约肌),C组:>4.0 cm(保留全部内括约肌)。分别在术后3个月及1年以徐忠法五项十分评价标准及大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the fecal 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FIQL)综合分析判断。结果在术后3个月,吻合口位置越低肛门功能评分越低(2.79 vs.4.94 vs.8.82,P<0.05),经过1年的适应及功能锻炼后,各组的肛门功能评分稍有升高,A组评分仍然要低于B、C两组(5.38 vs.7.55,9.12, P<0.05)。对自身生活质量满意方面,在术后1年A组患者的生活方式、心理应付/行为、抑郁/自我感受及窘迫尴尬方面均劣于 B、C(P<0.05)两组。结论对于直肠癌的低位前切除术,吻合口位置越低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就越差,对于吻合口距离肛缘<2 cm者,术后肛门功能、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故在肿瘤学安全的基础上,吻合口距肛缘距离>2.0 cm视实际情况保肛,而非为单纯保留肛门,追求保肛率,无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而强行保肛。

  • 经直肠超声检查术前评估直肠癌累及程度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思扬;杨一林;杨瑞静;闵斌英;段云友

    目的:探讨术前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对直肠癌累及程度的评估作用。方法对58例原发性直肠癌的患者术前行TRUS检查,测量肿块大小及肿块内血流阻力指数(RI),并对其浸润深度进行判断,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Kappa检验评估两者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TRUS评估直肠癌累及程度总的准确率为84.5%,T1~T4期TRUS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6%、91.4%、87.9%及93.1%,与病理分期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67,P=0.000)。早期直肠癌组肿块上下径(1.1±0.3)cm,厚度(0.6±0.2)cm,进展期直肠癌组肿块上下径(2.9±0.6)cm,厚度(1.7±0.5)cm,两组上下径及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直肠癌组RI值0.72±0.05,进展期直肠癌组RI值0.65±0.07,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US术前评估直肠癌累及程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 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 VEGF、Hcy、TGF-β1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民;雷长江;吴弯弯;李磊;曾诚;黄剑彬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为加强临床观察疗效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VEGF、TGF-β1水平,观察患者治疗前后Hcy、VEGF、TGF-β1水平变化,分析其与预后关系.结果 直肠癌患者血清Hcy、VEGF、TGF-β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值分别为10.847、37.196、31.458,均P<0.05);手术治疗后患者Hcy、VEGF、TGF-β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7.284、30.045、28.672,均P<0.05),术后12个月,未复发患者Hcy、VEGF、TGF-β1水平逐渐下降,复发组患者血清Hcy、VEGF、TGF-β1水平升高与术前水平相近,复发组显著高于未复发组(t值分别为9.489、35.917、29.846,均P<0.05);Hcy、VEGF、TGF-β1水平与TNM分期、肿瘤大小有关(F值分别为3.758、15.376、4.948,t值分别为3.625、21.473、8.975,均P<0.05).结论 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Hcy、VEGF、TGF-β1水平有助于临床疗效观察及评估预后.

  • 病理分期对新辅助治疗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阿娜尔古丽·阿布都热合曼;吾甫尔·吾拉木;丁剑冰;迪丽努尔·阿西木

    目的:探讨病理分期对新辅助治疗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新辅助治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52例中晚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生存状况。采用 Kaplan-Meier 法计算各亚组3年无病生存率(DFS),并用 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 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的3年DFS 为84.3%。T、N 分期、淋巴结转移率、局部浸润因素、术前 CEA、CA19-9水平的各亚组之间的3年 DFS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 分期、淋巴结转移率、局部浸润因素和术前 CEA水平是影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仍然推荐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分期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其中 N 分期、淋巴结转移率、局部浸润因素是其独立影响因素。

  • 超声刀在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肖玉根;程永雄;檀谊洪;王万川;郭世强;刘剑文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4年7月至2008年7月,随机将我院行TME手术的中下段直肠癌患者62例分为两组,分别接受超声刀手术(33例)和电刀手术(2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术后随访生存时间,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组间生存差异.结果 超声刀手术组和电刀手术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52±23)min和(189±31)min(P<0.05),术中失血量分别为(82±37)ml和(141±53)ml(P<0.05),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10.2±1.9)d和(12.8±2.4)d(P<0.05);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尿潴留、肠梗阻以及吻合口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8.7个月,肿瘤相关死亡11例,超声刀组和电刀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3.4%和57.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1).结论 与电刀相比,在开腹TME术中采用超声刀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术后住院天数的优势,在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生存率方面两者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 直肠癌中环氧化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淋巴管生成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王爱亮;刘志强;陆信仰;张志新;高杰;李胜

    目的 研究直肠癌中环氧化酶2(COX-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直肠癌、癌旁组 织、正常大肠组织及癌旁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对局部血管生成、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2008 年直肠癌患者30 例,取直肠癌病灶、癌旁组织、正常直肠组织和直肠周围淋巴结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 COX-2、VEGF-C 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各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微淋巴管密度(MLVD),分析COX-2、VEGF- C 的表达与直肠癌、癌旁组织、正常直肠组织和周围转移淋巴结中的MVD、MLVD 之间的关系.结果 COX- 2、VEGF-C 蛋白在直肠癌组织呈高表达状态,阳性率分别为80%(24/30)和73.3%(22/30),在癌旁组织中表 达降低,分别为60%(18/30)和66.6%(20/30),而在正常直肠组织及癌旁淋巴结中,表达率分别为20%(6/ 30)和30%(9/30).其表达在直肠癌中低分化组、TNM(Ⅲ~Ⅳ期)、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中表达较高分化组、TNM(Ⅰ~Ⅱ期)、及淋巴结转移阴性组中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COX-2、VEGF-C 的蛋 白表达与各组织中的MVD、MLVD 计数具有相关性,COX-2、VEGF-C 的蛋白表达较高的肿瘤组织及周围转移 淋巴结中MVD、MLVD 明显高于癌旁与正常的大肠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所取 直肠癌中COX-2、VEGF-C 均呈高表达,COX-2 与VEGF-C 蛋白的表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两者可能在直肠癌 的血管及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

  • 新辅助治疗后经肛门部分内括约肌切除治疗超低位直肠癌35例疗效观察

    作者:左富义;于波;梁振家;苑树俊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后经肛门部分内括约肌切除(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长期疗效,包括生存率和肛门控便能力.[方法]以超低位直肠癌(直肠肿物距齿状线≤3 cm,高、中以上分化腺癌,TNM Ⅰ~Ⅲ期)为病例选择对象,所有入组的患者术前先行同步放化疗:XELOX方案+45~50 cGy放疗,于放疗结束后第4~6周手术;腹部手术在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ME)基础上施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会阴部手术施行ISR保留肛门.术后行6~10疗程FOLFOX方案化疗;长期随访了解患者术后肛门控便能力、有无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转移.[结果]本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平均32.7个月,21例手术后获得较好的肛门控便能力,Kirwan分级1~3级为主.3例手术后于12个月内直肠癌局部复发,6例于术后36个月内复发及肝转移,目前有5例死亡,经过换算的5年生存率为71.3%.[结论]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应选择合适的患者,其手术方式安全可行,术后肛门控便功能良好,具有较高的5年生存率.

  • 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影响肠腔肿瘤细胞脱落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赵亮;王永鹏;刘放

    目的 研究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影响肠腔肿瘤细胞脱落的相关因素,以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方法 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辽宁省肿瘤医院大肠科收治的41例诊断为直肠癌并拟行手术的患者,由同一手术组进行手术.术者游离完直肠系膜后,在肿瘤下缘用无损伤心耳钳封闭肠腔,用生理盐水1000 ml分次经肛门对远端直肠进行冲洗.冲洗过程中定时扩肛,用干净容器收集冲洗液后,迅速送病理科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并分析其结果与临床特征等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41例送检标本中,阳性标本8例,阴性标本33例,阳性率19.5%.对可能影响检出结果的临床特征行单因素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的直肠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对肠腔肿瘤细胞脱落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肿物取活检至手术时间、肿瘤大体分型、TNM分期对肠腔肿瘤细胞脱落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远端肠腔可存在脱落的肿瘤细胞,术中应严格遵循无瘤原则,避免肿瘤组织的过度挤压,并用大量生理盐水行肠腔灌洗,可以减少或清除肠腔内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脱落肿瘤细胞在局部种植复发的概率.

  •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大肠癌及其肝转移患者中肿瘤标记物应用研究

    作者:张庆彤;刘亚莉;马思平;王永鹏;宋纯

    目的 进行大肠癌肝转移肿瘤标志物的早期检测,为大肠癌肝转移患者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飞行质谱技术检测53例大肠癌及27例大肠癌肝转移血清蛋白质谱,寻找差异蛋白.结果 大肠癌患者与肝转移患者检测到6个蛋白质M/Z峰值有统计学意义.获得分子量为5641.82 Da、8703.02 Da、6205.51 Da、3377.19 Da、5907.43 Da的5个峰在肝转移患者中表达均低表达,4353.81 Da在肝转移患者中高表达.联合6个M/Z峰区分大肠癌与肝转移的患者的准确率为88.75%(71/80);敏感度为85.19%(23/27);特异度为90.57%(48/53).结论 飞行质谱技术可用于大肠癌与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早期预测.

  • 经肛门局部切除和经腹切除低位早期直肠癌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陈松;熊大芾;刘琦

    目的 评估经肛门局部切除低位早期直肠癌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5年39例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早期低位直肠癌的病例,并与同期67例早期低位直肠癌行传统经腹根治术进行对比.结果 经肛局部切除组与传统经腹切除手术组病例在术后疼痛视觉评分(VAS)、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腹腔或肺部感染、术后肠梗阻、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等)、住院费用等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组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有4例局部复发,无一例远处转移,传统手术组6例出现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1例死亡,有1例局部复发,无一例出现远处转移,两组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5年总体生存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早期低位直肠癌创伤小,花费低,安全性高,但必须慎重选择病例.

  • 纳米碳引导下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分析

    作者:史衍辉;夏璐;南林;闫兵;张军;贺梁;张永久

    目的 探讨纳米碳引导下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7年5月至2011年1月共有73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在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腔镜组(35例)和开腹组(38例),腔镜组在纳米碳引导下行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开腹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回顾性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腔镜组手术平均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淋巴结清扫数目、肿块距下缘距离及远端切缘阳性数等方面相差不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患者胃肠道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碳引导下腹腔镜中下段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安全、可靠及手术创伤小的优点,近期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进行摸索与研究.

  • 腹腔镜D3淋巴结清扫联合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作者:贺孝文;陶峰;单水阳;周秋利

    目的 探讨腹腔镜D3淋巴结清扫联合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我院收治的129例男性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组(60例)和开腹组(69例),术后第6个月采用尿流动力学和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的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排尿功能情况.两组患者术后第3、6、12个月,分别采用IIEF问卷对男性性功能进行评价,对比两组病例术后性功能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IPSS评分分别为(11.8±2.81)分和(11.2±3.13)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7,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大尿流率分别为(20.01±3.43)ml/s和(18.12±4.23)ml/s,排尿量分别为(213.81±32.11)ml和(223.72±28.33)ml,残余尿量分别为(2.35±0.33)ml和(2.40±0.35)ml,大逼尿肌收缩压分别为(49.32±5.83)cm H2O和(48.41±6.27)cm H2O,大尿道压分别为(80.12±8.32)cm H2O和(80.27±9.25)cm H2O,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性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淋巴结清扫同时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是可行的,疗效与开腹组相当.

  • K-ras与p33ING1、CyclinE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及生物学关系的研究

    作者:王志强;赵文江;路新;陈国伟;李明洁;牛延军;姜秋;周喜元;曾高云;杨斌;李勇

    目的 探讨K-ras蛋白与p33ING1蛋白、CyclinE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其与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运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2例直肠癌组织及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K-ras蛋白与p33ING1蛋白、CyclinE的表达.结果 K-ras与p33ING1、CyclinE的蛋白表达阳性率在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为62.5%、29.2%、72.2%,在正常直肠黏膜中分别为2.8%、91.7%、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ras蛋白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型、组织分化无关;与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不同分组间的K-ras蛋白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K-ras蛋白表达和p33ING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s=-0.404,P<0.05),K-ras蛋白表达和CyclinE表达呈正相关(rs=0.571,P<0.05).结论 直肠癌组织中K-ras蛋白、CyclinE表达增高,抑癌基因蛋白p33ING1表达降低,提示K-ras与p33ING1、CyclinE参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并在直肠癌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可能为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 错配修复蛋白hMLH1、hMSH2在大肠息肉和散发性大肠癌中的表达差异

    作者:项芳芳;毛高平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基因改变在大肠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大肠腺瘤发展至大肠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炎性息肉、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中hMLH1和hMSH2蛋白表达和突变情况.结果 大肠炎性息肉hMLH1蛋白阴性表达率为4.76%,hMSH2蛋白的阴性表达率为0;大肠腺瘤性息肉组织中,hMLH1蛋白阴性表达率为21.66%;hMSH2蛋白阴性表达率为8.92%;在散发性大肠癌组织中,hMLH1蛋白阴性表达率为27.27%,hMSH2蛋白阴性表达率为13.64%.结论 本文的结果表明hMLH1和hMSH2蛋白阳性表达率从炎性息肉组织、腺瘤组织到腺癌组织逐渐降低,提示早在腺瘤阶段已经有MMR的基因的突变或功能异常,提示MMR基因的突变,尤其是hMLH1和hMSH2的突变可能是大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之一.

  • 低位直肠癌经肛尾介入直肠系膜内注射5-氟尿嘧啶缓释剂的新辅助化疗实验研究

    作者:彭洪云;李凯;方路

    目的研究体外经肛尾介入骶前间隙进针,直肠系膜内注射5-氟尿嘧啶(5-Fu)缓释剂对直肠癌肿瘤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建立人直肠癌裸鼠原位种植模型,将荷瘤鼠27只随机分为A、B、C 3组。移植后第35天,A组给予直肠系膜内注射5-Fu缓释剂5μl,1 mg/kg;B组给予直肠系膜内注射生理盐水5μl;C组经腹腔注射5-Fu 缓释剂,1 mg/kg。化疗48 h 后处死裸鼠,测定肿瘤细胞凋亡系数( AI )。结果 A组肿瘤细胞的AI为(9.09±2.86)%、明显高于B组[(1.07±0.43)%]和C组[(4.06±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A、B组直肠系膜未见出血、细胞溶解、坏死。结论直肠系膜内注射5-Fu缓释剂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该途径方便、安全、实用、易推广。

  • 近五年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后吻合口漏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作者:李利发;赵鑫;徐双兰;简华蓉;张广军;周何;李雨;周彤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吻合口漏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数据采用优势比(OR)以及95%置信区间(95%CI)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文献10篇,4127例患者,其中262例患者发生了吻合口漏,发生率6.348%。合并分析表明,4个影响因素可增加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包括男性(OR=2.43,95%CI:1.79~3.30,P<0.05);吻合口距肛缘距离≤7 cm(OR=1.57,95%CI:1.18~2.10,P<0.05);肿瘤直径≥5 cm(OR=0.39,95%CI:0.21~0.72,P<0.05);直线切割器钉仓数目≥3个(OR=0.46,95% CI:0.26~0.83,P<0.05)。而年龄、BMI、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新辅助化等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后吻合口瘘发生风险无关。结论男性、吻合口距肛缘距离≤7 cm、肿瘤直径≥5 cm和直线切割器钉仓数目≥3个是腹腔镜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 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与低位前切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作者:刘德锋;孟翔凌

    目的评价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APR)和低位前切保肛术( LA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公开发表的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和低位前切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中文和外文文献,将文献中提取的数据按照其对应的术式分别纳入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组( APR组)和低位前切保肛术组( LAR组),对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5年生存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16项(3568例),其中随机对照研究1项。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组和低位前切保肛术组并发症发生率( OR=1.48,95% CI:0.96~2.29;P>0.05)、病死率( OR=2.08,95%CI:0.88~4.87;P>0.0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年生存率( OR=0.67,95%CI:0.57~0.79;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位前切保肛术组的5年生存率均优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组。结论低位前切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能够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

  • 低位直肠癌术前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加同步化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吕晓彦;汪延明;袁光辉;贡海;张保义;解相礼

    目的 分析术前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加同步化疗对低位直肠癌的治疗结果,探讨其放化疗模式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4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入组该研究,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治疗前均行CT、MRI及直肠内超声检查,临床分期为T2~3N0M0.放疗靶体积为GTV基础上外放3~5 cm,每次150 cGy,每日2次,2次放疗间隔时间≥6 h,连续治疗14 d,总剂量4 200 cGy.同时口服卡培他滨化疗(1 250 mg/m2,每天2次,连续治疗14 d).放化疗结束后3~4周进行手术,手术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结果 总有效率为90.5%,其中完全缓解率为50.0%,部分缓解率为40.5%;直肠内超声及MRI证实降期率为76%(32/42),术后病理降期率为69%,保肛率为76%.生存及局控时间从放射治疗开始之日算起,3年局部控制率为93%,无病生存率为89%.3级急性毒副反应(放射性直肠炎)仅为9%,腹泻2%,中性粒细胞减少1%,乏力3%,手足综合征4%.结论 低位直肠癌术前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加同步口服卡培他滨化疗可以有效地缩短治疗疗程,能够显著地降低肿瘤的临床分期,提高了手术切除率及保肛率.

  • 直肠癌外科治疗思考与展望

    作者:叶枫;赵任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了解的关于直肠癌治疗的手段越来越多,相应的疗效也得以证实。如何综合利用已有的手段,将直肠癌的治疗从传统单一的根治手术向多元化的外科综合治疗模式转变,达到优的治疗方案,是值得广大外科医师思考的问题。对于规范和促进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水平的发展,我们需要清晰的认识到:重视术前分期检查,针对不同长度的残余直肠,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是规范化治疗的前提;积极探索微创技术,将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减少到低,是提高手术疗效的保证;适当应用辅助治疗,兼顾肿瘤根治和患者生活质量,将有助于手术决策的进一步优化。

4133 条记录 8/207 页 « 12...567891011...20620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