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鼻尖以及IFP鼻尖穹窿部脂肪垫(interdomal fat pad简称:IFP)的解剖学以及临床研究进展
鼻尖整形手术因患者人种、年龄、地区环境等诸多因素存在着较多差异.将"鼻部亚单位"等精细解剖学概念灵活地应用于鼻尖整形手术,可获得令人满意的美学效果.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妊娠一例
患者女,34 岁,主因"停经39 d,阴道淋漓出血2 周",门诊于2009 年1 月4 日以"宫颈妊娠"收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血压105/60 mm Hg,脉搏90 次/min,呼吸20 次/min,体温36.2℃,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未及包块,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型,阴道畅,可见少量暗红色血迹;穹窿空虚,宫颈光,软,稍膨大;子宫前位,正常大小,质软,活动可,无压痛;双附件区未及异常.
-
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内肿瘤患者穹窿结构的DTI研究
目的 探讨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内肿瘤对穹窿结构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例第三脑室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均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肿瘤.分别于术前,术后1、2、3个月行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分析穹窿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弥散系数(ADC)以及穹窿长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5例患者均行肿瘤全切除.术后1个月,3例患者穹窿的FA值稍有下降,1例ADC值稍有下降,4例穹窿长度缩短.至术后3个月,4例患者穹窿的ADC值,3例患者穹窿的FA值、长度呈现向术前状态恢复的趋势.结论 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手术对第三脑室内肿瘤患者穹窿结构的影响不明显,且多可恢复.DTI功能分析可作为评估手术安全性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第三脑室 弥散张量成像 穹窿 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 -
穹窿的显微解剖及其在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穹窿及其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特点,为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处理第三脑室病变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在15具(30侧)经彩色乳胶灌注血管的成人尸头上模拟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镜下对穹窿及其周围结构进行显微解剖和测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通过50例正常成人(平均年龄为36岁)的正中矢状位头颅MRI,观察穹窿嵌入胼胝体的相对关系.结果 (1)穹窿起自颞角底部海马回的脑室面,止于乳头体,在侧脑室壁内侧围绕丘脑呈“C”型;穹窿共分为四部分,各部位均伴随重要的神经、血管走行;(2)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中:胼胝体切口后缘距穹窿嵌入胼胝体处的距离为16.26 (11.72~22.04) mm,途经透明隔的高度为13.58(12.46~14.16) mm,途径穹窿的厚度为3.14(2.86~4.06) mm,室间孔的横径为3.22(1.86 ~4.62) mm;(3)穹窿嵌入胼胝体的相对位置:前交叉型占28%,标准型占58%,后交叉型占14%.结论 穹窿的解剖结构复杂、形态多变,与第三脑室及其周围结构关系密切.明确穹窿的显微解剖特点并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对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时正确处理穹窿及相关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穹窿 显微解剖 第三脑室 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 -
小儿原发性结膜脓性肉芽肿一例
患儿男性,6岁.因监护人代诉:"发现左眼结膜赘生物3月余"就诊.入院查体:双眼球结膜无充血,屈光间质透明(图1),眼底检查正常(图1).左眼下睑穹窿部结膜9×8×5mm黄白色赘生病灶,界清,质脆,无明显触痛,根部与结膜粘连紧密,不易分离.
-
原发子宫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一例
患者女,32岁,已婚,因不规则阴道流血流液1个月于2008年10月12日入浙江大学第一医院.妇科检杳:子宫颈6点处可见-3 cm×3 cm×2 cm的菜花样肿物,向颈管及宫颈表面隆起,浅表糜烂.有接触性出血.阳道穹窿存存.双侧宫旁无明显增厚,子官体正常大小,质地中等,双侧附件未及明显包块,无压痛.血肿瘤标记物(Cal25,Cal99),甲胎蛋白(AFP),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宫颈鳞状细胞癌抗原均为正常范围.
-
Brugada综合征
Brugada综合征(BrS)是指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情况下发生的"特发性"心室颤动,心电图呈右束支传导阻滞、V1~3导联ST段呈穹窿型抬高和猝死的一组病征.是一种有明显遗传倾向的原发性心脏疾病,常因伴发心室颤动导致年青人猝死而备受关注.
-
盆腔恶性间皮瘤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58岁.主因大便干燥4个月,消瘦乏力1个月入院.患者于4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大便干燥,同时伴腹痛、肛门坠胀、里急后重感,未系统诊治.1月前因消瘦、乏力米院.查体:心肺未见异常.妇产科检查:老年外阴,阴道通畅,穹窿饱满,穹窿内触及一约9 cm×7 cm× 5 cm的实性肿块,向后压迫直肠,外形不规则,触痛,质硬,活动差,与子宫关系密切,双附件区与宫旁组织触诊不满意.
-
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儿童颅咽管瘤2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儿童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颅咽管瘤2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16例,近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是切除第三脑窒内颅咽管瘤的佳入路,术野暴露范围大,提高了全切率的同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远离ESCHEW恼人的盆腔炎
急、慢性盆腔炎的特征及危害急性盆腔炎:急性盆腔炎的症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可出现下腹疼痛、发烧、寒战、头痛、食欲不振.检查时发现病人呈急性病容,体温高,心率快,下腹部有紧张、压痛及反跳痛.盆腔检查:阴道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穹窿有明显触痛,子宫及双附件有压痛、反跳痛、或一侧附件增厚.
-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患者女,29岁,患者1年前于我院妇检时发现阴道壁肿物,约黄豆粒大小,质软,未予治疗,建议定期随诊.入院前2个月发现肿物生长较快入院治疗.查体:外阴发育正常,已婚经产型.阴道前壁偏左侧近穹窿处可触及一大小约4 cm包块,质软,界清,触痛(-).
-
TU 380节育环下移造成子宫侧穹窿穿孔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3岁,闭经两年半,因阴道淋漓流血半年,下腹不适,于2007年5月11日来诊.B超示:宫内T环下移,子宫肌瘤4 cm×5 cm.病史:患者G2 P1顺产1胎,人流1次,于1990年3月早孕行人流术,1个月转经后,在当地医院上TU 380节育环1枚,而后月经规律,无下腹痛,每年孕检宫内环正常.闭经两年半,近半年阴道淋漓流血,合房后加重,下腹有不适感.查体:T:36.5℃,P:76次/分,BP:110/60 mmHg,无贫血貌,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下腹无压痛及反跳痛.
-
保留血管及阴道穹窿的阴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目的探讨保留血管及阴道穹窿的子宫肌瘤患者阴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10-2005-10镇江市丹徒区人民医院68例子宫肌瘤需切除子宫者保留双侧子宫动脉上、下行支及阴道穹窿的阴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经阴道完成手术68例,手术时间45~84min,平均(65.6±13.6)min、术中失血80~350mL(192±5)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20±5)h、术后病率4.41%(3/68)、术后3个月恢复性生活55例,患者满意度达90.91%(50/55).结论保留血管及阴道穹窿的子宫肌瘤患者阴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效果可靠、并发症少,适合临床推广.
-
球结膜下异位唾液腺一例
男性,11岁.生后即发现右眼外侧一肿物,增大缓慢.于2007年7月以右眼球结膜下脂肪瘤收入院.检查:全身发育及智力正常,左侧耳廓细小畸形,外耳道狭窄;双眼视力1.0,右眼颞侧球结膜下从7点至11点见黄白色扁平隆起包块,质软,前界距角巩缘约8cm,呈扇形向穹窿部延伸,眼球内转时看不见后界,暴露睑裂部球结膜增厚、光滑、未见毛发.眼球运动正常,眼底正常,左眼正常.双眼CT轴位平扫见右眼球外侧壁见一新月形低密度影(图1).
-
大鼠海马内胆碱能纤维损伤后的侧枝抽芽
目的:观察穹窿海马伞损伤鼠海马胆碱能纤维损伤后的再生状况.方法:切断SD成年大鼠穹窿海马伞,用染AChE纤维的组织化学方法结合网格测试,分析术后1、2、3、4周海马Cal区和齿状回的分子层胆碱能纤维的侧支抽芽.结果:损伤1周时Cal区和齿状回的分子层胆碱能纤维明显减少,分别减少到67.50%和66.9l%;从第2周开始纤维数量逐渐恢复,至第4周Cal区分子层纤维恢复到正常的82.42%,而齿状回分子层纤维恢复到97.82%.结论:成年哺乳类海马内胆碱能纤维损伤后有很强的侧支抽芽能力.
-
神经生长因子对痴呆模型鼠海马突触素的影响
切断SD老年鼠(24月龄)左侧穹窿海马伞,造成隔海马胆碱能系统损害的痴呆模型.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分析神经生长因子对痴呆鼠海马突触素的影响.实验证明损伤一个月后,损伤对照组损伤侧海马CA1区多形层、辐射层、腔隙分子层和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素含量分别是减少了28.47%、32.45%、47.36%和35.22%;NGF治疗组,损伤侧海马CA1区多形层、辐射层、腔隙分子层和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素含量只减少了6.17%、5.52%、13.50%和3.81%.提示神经生长因子能够促使痴呆鼠海马内突触素含量的增多.
-
穹窿梗死
穹窿梗死以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因单纯穹窿梗死常不伴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患者主诉症状较少,相关表现多由家属提供,易出现误诊和漏诊.文章通过总结分析现有病例报道,从穹窿解剖学、血液供应、梗死病因、临床表现及可能的机制、影像学特征等方面对穹窿梗死进行了综述.
-
第43课J波综合征由复极还是除极机制所致——一个争论的问题
J波屈折发生在QRS-ST连接处(又叫Osborn 波),1953年首次报道,见于多种状态如低温,Brugada 综合征(BrS)和早复极综合征.BrS与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引起的晕厥和(或)猝死相关联.当自发或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激发下产生穹窿型ST段抬高的Ⅰ型心电图时即可诊断.有关从BrS获得的诊断性穹窿型心电图的产生机制,实验和临床电生理专家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论.有关Ⅰ型Brugada 心电图形成的机制出现两大学说,即"除极异常学说"和"复极异常学说".
-
泪腺异位于结膜下三例
先天性泪腺异位于结膜下临床少见,现报告三例.[例1]女,2岁.自幼左眼发现外侧有一肿物,增长缓慢,于1996年12月3日以结膜脂肪瘤收入院.体格检查正常.眼部检查:左眼球内转时,颞侧球结膜下见10mm×4mm大小肿物,看不到外侧边缘,上缘延伸至穹窿部.呈黄褐色扁平高起,睑裂暴露处球结膜增厚,光泽差.
-
海马-穹窿投射的MRI形态学研究
目的:探讨大脑海马-穹窿在MRI的形态规律,为横断位及冠状位海马-穹窿投射识别提供参照.方法:在微型计算机上eFlim2.0工作站中,选取40名健康志愿者连续MRI横断位及冠状位,运用结构连续追踪技术,对大脑海马-穹窿投射进行识别、定位.结果:在横断面上海马-穹窿投射出现的顺序为海马、海马-穹窿、穹窿,冠状面为穹窿、海马-穹窿、穹窿.海马在冠状面映射长度=横状面层数×2 mm,其在横断面映射长度=冠状面层数×2 mm.结论:能够在MRI上客观准确识别横断面及冠状面的海马-穹窿投射及周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