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鼻肠减压管在治疗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中的作用研究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梗阻中常见的一种,其中约80%是腹部手术后粘连所致[1],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则需手术治疗[2].传统的鼻胃管减压范围仅限于胃内容物,对于肠内容物的减压作用甚微,因此对于肠梗阻的减压存在局限性.我们使用经鼻肠减压管对梗阻肠段进行全程负压吸引以达到好的减压效果,从而尽快缓解肠梗阻.
-
经肛门吻合口近端减压管在急症左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术的应用
随着一期吻合术的成功率提高,更多的病得益于此术,但仍有部分病人失败而发生吻合口瘘,给病人带来心身负担,甚至危及生命.我们应用经肛门吻合近端置管减压,取得了良好的预防作用,现回顾报告如下.
-
食管胃吻合口瘘26例治疗体会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是一种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再次手术困难,内科保守治疗费用高,死亡率高.我们自2001年~2005年对26例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放置空肠营养管、胃减压管、脓腔引流管后对症处理,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
应用引流减压及营养支持治疗上消化道外瘘9例体会
我院2000年6月至2005年6月同时应用腹腔引流管、减压管、营养造口管(简称"三管")治疗9例上消化道外瘘,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婴幼儿胃肠减压管脱出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现在婴幼儿也有前来医院就诊的情况,考虑到年龄和身体原因,我们对婴幼儿的治疗方案有些要区别于成人的治疗,在婴幼儿腹部外科需要治疗的时候,我们一般采用的是胃肠减压管,这可以将婴幼儿的腹胀问题得以解决,引出婴幼儿肠道内多余的液体、积气等废物,将婴幼儿腹部的功能恢复正常,改善胃肠道的循环问题,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作用,因此胃肠减压管在婴幼儿治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相关情况的分析、了解,总结了婴幼儿胃肠减压管的在使用时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面对胃肠减压管脱出解决相关的一些对此,对实现婴幼儿肠胃治愈、改善医院的工作效率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
内镜直视下经肛肠梗阻减压管灌洗术的临床应用
结直肠癌急性完全性肠梗阻导致梗阻近端肠管扩张、肠壁水肿、腹压增大、局部淋巴结清扫困难、术后关腹困难、吻合口瘘发生率增加.临床常采取姑息性切除肿瘤、近端结肠造瘘、Ⅱ期或Ⅲ期肠吻合的手术方式.近年来随着内镜介入技术的发展、术前置人肠梗阻减压管灌洗引流术的应用,使急性完全性结直肠梗阻Ⅰ期肠吻合术成为可能.
-
十二指肠外伤手术方式的探讨(附2例报告)
例1:男,17岁,因殴打伤致腹部疼痛2d入院.入院查体:痛苦表情,口唇干,腹平坦,全腹压痛及反跳痛,以右上腹明显,肠鸣音3~4次/min,腹腔穿刺抽出少许淡血性液体,脓细胞++.腹透:未见膈下游离气体,小肠扩张,有液平.拟腹内空腔脏器损伤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结肠肝曲系膜有胆汁样染色,十二指肠降部有两处破裂口,约1cm×1cm及1cm×1.5cm,取科克尔切口将十二指肠球部降部充分游离,修剪破口,将其合二为一.经胃前壁戳孔置末端带多个侧孔乳胶管2根,分别置于十二指肠破裂处作十二指肠减压用,另一根置于破裂口下方30cm空肠内作营养管.将减压管及营养管引出腹壁固定.后间断内翻缝合修补十二指肠破裂口,冲洗腹腔后,于修补处外下方置双套管引流一根.术后予输液、抗感染、营养支持等.48h后经营养管注入安素营养液.术后第5天体温下降,第10天拔除双套管引流,2周后拔除减压管,进流质无不适后拔除营养管,痊愈出院.
-
经内镜放置小肠减压管在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而随着腹、盆腔外科手术量的增多,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也越来越多,同时一些复杂肠梗阻如腹茧症、放射性肠炎、癌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也在增多。在肠梗阻保守治疗过程中,有效地胃肠减压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传统治疗中使用的普通鼻胃管长度较短,对肠腔内容物无直接抽吸作用,达不到理想的减压效果[1],而小肠减压管的应用实现了小肠的全程引流减压,对小肠梗阻近端的积气、积液有直接抽吸减压作用,能迅速缓解肠梗阻症状。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科近年间收治的肠梗阻患者,观察患者入院后在内镜下放置小肠减压管行胃肠减压的临床疗效,探讨小肠减压管在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
胃镜与X线联合法放置鼻肠减压管治疗胃Billroth Ⅱ式术后肠梗阻
胃BillrothⅡ(毕Ⅱ)式手术后解剖结构改变使鼻肠减压管放置困难,我们采用胃镜辅助与X线监视联合方法,进行鼻肠减压管的快速有效放置,治疗毕Ⅱ式术后粘连性小肠梗阻,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
经肛肠球囊减压管在结肠癌中的应用及护理
伴有完全或不完全性肠梗阻的左半结肠癌病人入院时,常伴有剧烈的腹痛、腹胀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传统治疗方案是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灌肠及补液等治疗以及急诊分期手术.而本科自2007年以来对10例完全性梗阻性结肠癌患者实施肛肠球囊减压管治疗后,有效地缓解患者梗阻症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患者机体状况得到很大改善,在充分的肠道准备后,急诊手术转为择期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应用引流减压及营养支持治疗上消化道外瘘5例体会
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月同时应用腹腔引流管、减压管、营养造口管(简称"三管")治疗5例上消化道外瘘,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肠内支撑减压管在结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的应用
我科于2002年7月至2004年7月,收治不同原因所致的结肠梗阻病人中,行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11例,术中采用经阑尾残端置入结肠减压支撑管的方法,有效地预防了吻合口瘘的发生,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
介入治疗小儿咽后壁、食管穿孔合并纵隔脓肿六例体会
食管穿孔临床上少见,早期有较高的误诊率,易并发严重的纵隔感染或脓胸,病情凶险,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其病死率高达35%~80%[1,2].小儿机体抵抗力、耐受性差,出现咽后壁、食管穿孔合并纵隔脓肿,病情更加凶险,处理十分棘手.我院采用介入放射学技术经鼻插管(脓腔引流管、胃减压管和空肠营养管),微创或无创伤性治疗小儿咽后壁、食管穿孔合并纵隔脓肿6例,疗效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
经鼻肠梗阻导管与鼻胃管在单纯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治疗中作用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经鼻肠梗阻导管与鼻胃管在单纯性粘连性小肠梗阻保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47例入院诊断为单纯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随机行经鼻肠梗阻导管(鼻肠管组,n=24)、鼻胃管(鼻胃管组,n=23)减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置管48 h后的减压效果及终保守治疗成功率,对保守治疗成功者记录肛门排气以及气、液平面消失时间.结果 所有病例均按要求置管成功,置管48 h鼻肠管组日平均减压引流量明显多于鼻胃管组(P<0.05),腹围缩小及腹腔压力降低程度明显高于鼻胃管组(P<0.05).鼻肠管组终保守治疗成功率(21/24,87.5%)明显高于鼻胃管组(10/23,43.5%)(P<0.05).对高位梗阻保守治疗成功率鼻肠管组(7/7,100%)与鼻胃管组(5/6,83%)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低住梗阻鼻肠管组成功率(14/17,82.4%)明显高于鼻胃管组(5/17,29.4%).保守治疗成功患者中鼻肠管组肛门排气以及气、液平面消失时间较鼻胃管组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 经鼻肠梗阻导管在单纯性粘连性小肠梗阻中的减压作用优于传统鼻胃管,尤其适用于低位小肠梗阻,不仅可提高保守治疗成功率,而且可缩短解除梗阻所需时间.
-
肛肠减压管在急诊左半结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的应用
自2000年以来,我科在急诊左半结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常规放置通过吻合口达近端肠腔的肛肠减压管,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外科减压、引流管异常的护理体会
外科综合病房使用的减压管、引流管较多,由于引流部位、引流性质及引流管留置的时间长短不同,做好各类减压引流管的观察护理,保持引流管畅通,防止引流管漏气、堵塞、摺叠和断裂,防止引流管脱落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引流管一旦出现异常,能及时发现,及时正确处理,是防止医疗事故和差错的重要环节.
-
肠梗阻导管联合大承气汤治疗恶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肠梗阻导管联合大承气汤对恶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恶性肠梗阻患者75例随机分成3组。各组在禁食水、反复清洁灌肠、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全胃肠外营养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Ⅰ组25例采用鼻导管治疗,对照Ⅱ组25例采用肠梗阻导管治疗,观察组25例采用大承气汤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观察治疗3 d 和7 d 后,腹胀、腹痛例数,腹围缩小程度、累计胃肠减压量以及腹胀、腹痛缓解时间、恢复排气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3 d 及治疗7 d 后,较两个对照组腹痛、腹胀例数均有明显减少(P ﹤0.05),腹围缩小程度及胃肠累积减压量明显增加(P ﹤0.05);观察组的腹胀、腹痛缓解时间、排气恢复时间及气液平消失时间均短于两个对照组(P ﹤0.05);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P ﹤0.05)。治疗7 d 后,对照Ⅱ组的临床症状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均好于对照Ⅰ组(P ﹤0.05)。结论恶性肠梗阻患者用肠梗阻导管联合大承气汤后,可使肠道功能及早得到恢复,促进肠蠕动及毒素排出,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Y”形气管支架置入治疗纵隔脓肿压迫致肺不张1例
患者 男,63岁,以“食管癌术后6个月,咳嗽、咳痰、胸闷2月”为主诉入院。6个月前因食管髓质型鳞状细胞癌于当地医院行“食管次全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淋巴结清扫”术。2月前患者出现咳黄色黏痰,抗感染药物治疗无效,继而出现胸闷、气短表现。胸部 DR 提示左肺不张呈进行性加重。转至本院后急诊行胸部 CT 提示纵隔脓肿并压迫左侧支气管致左肺不张(图1),因左侧不张肺强化明显(图2),遂急诊行气管造影并“Y”形支架置入术,同时置入空肠营养管及胃减压管。支架置入后患者左肺逐步复张(图3),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前改善,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0%以上。术后2 d 复查胸部 CT 示:患者左肺完全复张(图4,5),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血氧保和度维持于95%以上。术后第10天 DSA 下复查造影示:患者左肺完全复张,气管支架膨胀良好且未发生位置移动(图6),食管造影显示对比剂通过顺畅,未见外溢,给予患者空肠营养管及胃减压管拔除,改经口进食。术后第12天,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全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