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移植血管血流量测定的对比研究
我们采用手术中的实时定量血流测定,对体外(CCABG)与非体外(OPCAB)循环冠状动脉的旁路移植手术中移植血管血流量进行对比研究.
-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近况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以1型和2型糖尿病多见,发生率为17%~78%不等[1].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基础研究的进展,如神经血流量测定,神经病变超微结构及酶动力学研究,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推动了临床治疗的进程.
-
脑梗塞超急性期的SPECT/PET
人体脑耗氧量占全身总耗氧量的20%,脑血流占心输出量15%,因耗氧量较血流量多,故血流变动对脑组织损害较大,因此正常脑对血流低下存在精密的调节机制.在超急性期的缺血脑,通过测定脑血流量,可预测发生形态学变化之前该机制功能低下和出现破绽所造成的组织损害.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tomography(SPE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核医学检查法可测定脑血流量及耗氧量,尤其是SPECT脑血流量测定,随着其愈发便捷,如今在脑发作(brain attack)超急性期闭塞性脑血管损害的功能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核素肝门静脉血流显像对肝硬化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肝硬化是各种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组织学上表现为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终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迄今为止,肝活检病理检查仍是肝硬化诊断的金标准[1]。然而,肝活检病理检查因其本身的有创性不能常规监测肝硬化的发展动态,肝活检穿刺的局部病变也不能反映肝脏整体病变情况和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因此,目前国内外均致力于研究无创性肝纤维化、肝硬化检查及评估系统。现就核素动态显象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流量测定在肝硬化诊断及预后判断方面综述如下。
-
高压氧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评价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深入研究,如神经血流量测定、神经病变超微结构和酶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对DPN的发病机制已有进一步认识,但现有治疗方法效果甚微,临床亟需有效的治疗方法.
-
高血压患者脑血流量测定与血浆ET和CGRP的相关研究
测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全脑和局部脑血流量(CBF、rCBF),以探讨其变化特点及与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关系。 一、资料与方法 正常对照者9例,男5例,女4例,年龄(50.4±14.0)岁。高血压患者42例,男31例,女11例,年龄(50.8±8.8)岁,其中高血压Ⅰ期10例,Ⅱ期18例,Ⅲ期14例。受检者一侧手臂建立肝素化静脉通道并加热10 min,从对侧手臂注射99Tcm-双半胱乙酯(ECD)925~1 110 MBq后,立即由肝素化静脉抽血1 mL,用井型计数器测血样计数Ax,10 min后用GE Starcam SPECT仪行rCBF显像(探头旋转360°,共64帧,15 s/帧),以56%阈值对所有横断面勾边取全脑计数Cx,固定ROI,取连续3层横断面各脑区局部脑计数rCx均值,以上各值代入血样计数-活度、脑组织计数-活度归一方程及脑血流方程(模型实验获得),计算CBF和rCBF。血浆ET和CGRP水平按放免试剂盒说明书测定。
-
CVI-Q检测颈动脉血流量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用彩色速度显像定量(CVI-Q)技术测定颈动脉血流量并给出青年组正常参考值.方法:应用传统的多普勒法及CVI-Q法对正常50名在校四年级大学生进行左、右颈总动脉血流量的测定比较.结果:单侧颈总动脉血流量传统法测定为(789.49±153.40)ml*min-1,CVI-Q法为(392.85±63.95)ml*min-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男女之间、左右之间无明显差异,S/D、RI和PI3组数据两两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VI-Q是一种实用、无创、简便、可靠的测量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彩超测量甲状腺动脉血流量对甲亢的诊断意义
关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已见诸多报道,但多数文献以测量甲状腺动脉的峰值流速、甲状腺动脉的管径为主。本文应用CDFI检测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90例和正常对照组79例,对甲状腺动脉行血流动力学分析,着重分析每分血流量,以探讨血流量测定在甲亢诊断中的临床意义。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我们于1999年5月至1999年12月对90例甲亢患者及79例正常人检查,同时抽血对T3、T4值进行放射免疫测定。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综合各项化验指标确诊。甲亢患者男21例,女69例;年龄6~78岁,平均36.5岁。正常对照组男15例,女64例;年龄15~66岁,平均32岁。1.2 检测方法:使用ACUSON-128XP/10彩色多普勒电脑显像仪,探头频率5~7MHz。探头直接置于颈部皮肤,先以二维图像观测甲状腺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再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分别找出两条甲状腺上动脉,测量其内径,观察甲状腺血流分布情况。然后用脉冲多普勒对甲状腺动脉血流频谱进行分析,测量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rnax)、血流速度积分(VTI)及心率(P)。应用公式流量计算每根动脉的每分血流量。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及治疗新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高达25%~90%,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产生疼痛、麻木、运动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临床上对此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基础研究的进展,如神经血流量测定、神经病变超微结构和酶动力学研究,不仅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加深了认识,同时为针对性药物治疗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
皮肤血流的影响因素及检测技术
皮肤血流量测定已经成为反映脏腑血液循环的重要窗口.皮肤血流量变化由交感神经调控的血管舒缩活动所形成.生理病理及环境因素都可影响血管活动性,从而引起皮肤血流量变化.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人们通过各种显微装置检查甲襞微循环,直观、动态地观测皮肤血流情况,并据此评估相关脏器生理和病理变化,一直被临床医学广泛采用.但由于甲襞微循环观测易受角质层厚薄的影响以及显微装置放大倍数的限制,制约了其对疾病更深层次的研究.作者简介:胡琅琳(1987~),女,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穴脏腑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治进展
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60%的病人有周围神经和植物神经受累,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和糖尿病植物神经病.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基础研究的进展,如神经血流量测定、神经病变超微结构和酶动力学的研究,对糖尿病DPN的发病机制有进一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