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25Ⅰ粒子植入在肝组织应用中的实验评估

    作者:梅雀林;刘鹏程;杨建勇;杜端明;陈在中

    目的 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肝脏的安全性.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经皮肝植入放射活性为37 MBq的125Ⅰ粒子2粒,对照组肝脏内植入无表面活性的空心粒源2粒.粒子植入后4周,处死动物,行HE染色和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比较各组大白兔植入前和植入后1个月内周围血像、肝功能、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组织学检查显示有活性粒源周围的肝组织可见大片状凝固性坏死,距粒源5mm处变性坏死的肝细胞与正常细胞间出现一条较为明显的分界带;无活性粒源周围肝组织结构正常.原位凋亡检侧显示,在放射性粒源周围肝组织内可见一条明显的凋亡细胞带,而空心粒源周围肝组织内未检测出凋亡细胞.粒子植入术后2周,治疗组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t=6.285,P<0.001),但4周后降至正常水平(t=2.002,P=0.06).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血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粒子植入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125Ⅰ粒子植入的剂量分布具有适形性,在肝组织中植入放射性粒子对重要脏器功能无明显影响,提示在肝肿瘤组织中植入粒子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微创技术.

  • 131I-rituximab对B细胞淋巴瘤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实验研究

    作者:魏莉;罗荣城;张军一;严晓;方永鑫;费丽华

    目的研究131I标记的rituximab对CD20高表达的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为放射免疫导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IODO-GEN法将131I标记于抗CD20单抗rituximab,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131I-rituximab对Raji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凋亡率:131I-rituximab组凋亡率为51.99%,1311I组为42.71%,rituximab组为29.42%,对照组为26.17%.对照组和rituximab组凋亡率明显低于131I组和131I-rituximab组(P<0.05).PI染色法对比各组的凋亡率(亚二倍体峰):131I-rituximab组细胞凋亡率为4.32%,131I组为1.47%,rituximab组为1.39%,对照组仅0.37%,131I-rituximab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131I-rituximab组Raji细胞周期发生变化,细胞大部分被阻滞于G1/G2期.结论131I-rituximab能够调控Raji细胞的细胞周期并诱导其凋亡,从而抑制Raji细胞增殖.

  • 碘-131治疗重度甲状腺肿大伴机能亢进征38例临床观察

    作者:赵永胜;赵丛雯;黄铁军;何蓓;易炜

    目的评价碘-131对重度甲状腺肿大伴机能亢进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确诊重度甲状腺肿大伴甲亢后,根据现有公式和触诊经验确定甲状腺质量,按每克甲状腺组织实际投入3.7~5.55MBq计算治疗剂量,1次口服确定剂量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和副作用,部分病例进行了第2次甚至第3次碘-131治疗.结果 38例患者经过1~3次碘-131治疗后全部获得治愈,其中第1次治愈23例(60.5%),第2次治愈13例(34.2%),第3次治愈2例(5.3%),4例发生甲低(10.5%),无1例患者发生甲亢危象和呼吸困难.结论碘-131治疗重度甲状腺肿大伴甲亢安全又有效,可以作为常规治疗方法.

  • 99mTcO-4及131Ⅰ核素甲状腺显像诊断舌根部异位甲状腺

    作者:唐志宏;李文源

    1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主诉舌根部肿物1年余.患者约1年前感舌根部异物感,持续存在,在吞咽食物时明显,有时伴有声音沙哑、头痛等,但对日常生活无太大影响.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舌根部有一肿物,突向咽腔.

  • 131I的电离辐射对甲状腺功能早期影响的研究

    作者:张金山;彭文明;陈次渝;李舜;张家云;李敏;刘少颜

    目的:探讨131I的电离辐射与甲状腺组织功能早期改变的关系,如血清TNF、IL-1β、IL-6、IL-8等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以及甲状腺组织本身的病理改变等.方法:选用兔作动物实验(15只),分别在0、6、24、48、72 h及1周时抽血做IL-1β、IL-8测定,并每次随机处死1~2只兔以做病理切片观察,1周时同时做甲功测定(TT3、TT4、FT3、FT4)并与0 h比较.17例病情中及重度甲亢患者用治疗剂量的131I治疗(每人次用量146.2~469.9 MBq,平均267.5 MBq),治疗前和治疗后4~7天抽血做TNF、IL-1β、IL-6和IL-8测定.结果:①使用131I 6 h后即可见兔血清IL-1β增高(P<0.05),IL-8于48h达高峰(P<0.01),两种细胞因子于1周时皆降低到0 h水平(P>0.05).1周内兔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②甲亢患者131I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与兔有所不同,TNF无明显变化(P>0.05),IL-6和IL-8升高(P<0.05),而IL-1β反而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③摄取131I后兔甲状腺组织在不同时间内呈现不同的病理改变.结论:①甲状腺组织摄取一定剂量的131I在不同时间内呈现不同的病理改变, 但短期内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 ②某些细胞因子IL-1β、IL-6、 IL-8等似可用作观察甲状腺组织对131I辐射效应反应的指标,但其临床价值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 分化型甲状腺癌放射性131I治疗全身显像53例分析

    作者:列润洪;吴秋莲;徐浩

    目的: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放射性131I治疗后全身显像的影像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53例接受131I 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 (去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治疗48例和转移灶治疗5例)在给予74 MBq(诊断剂量) 131I 2~3 d 后进行全身显像;给予治疗剂量131I 7~10 d 后,用相同的采集条件进行全身显像; 给予治疗剂量3~6个月后进行131I随访全身显像,并对其图像进行分析.结果:在48例接受131I去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患者中, 3~6个月后进行131I全身显像随访,甲状腺一次完全去除率为91.7% (44/48),其中3例在完全去除后发现新功能性转移灶; 8.3% (4/48)未获完全去除.在5例接受131I转移灶治疗患者中, 131I全身显像随访显示功能性转移灶(如颈部淋巴结)消失, 肺和骨转移灶减少.结论:131I全身显像是评价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和转移灶131I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

  • 131I治疗845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近期疗效分析

    作者:陈健;徐浩

    目的:评价放射性131I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的疗效.方法:对845例131I治疗后的甲亢患者随访6个月.结果:845例甲亢患者,1次治愈率为86.4%(730/845),好转100例,无效15例,有效率98.2%(830/845).早发甲状腺机能减低79例,发生率为9.3%.结论:放射性131I治疗甲亢效果好,治愈率高,副作用较低.

  • siRNA 沉默 survivin 增强 hNIS 转染的鼻咽癌细胞株对131碘的敏感性

    作者:钟兴;弓健;郭斌;徐浩

    目的:研究 Survivin 特异性小片段干扰 RNA(siRNA)能否增强人钠碘同向转运体(hNIS)转染的鼻咽癌细胞株(CNE-2-hNIS)对131碘的放射敏感性.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 survivin 基因的特异性 siRNA,利用脂质体法转染CNE-2-hNIS 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和 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细胞 survivin 基因沉默效果.CCK-8、克隆形成实验和 AnnexinV FITC /PI 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131碘孵育后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Survivin siRNA 转染 CNE-2-hNIS 细胞72 h 后,细胞的 survivin 基因 mRNA 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Si-survivin 组较 SiR-NA-NC 组细胞增殖率降低,131碘孵育后,Si-survivin 组较 SiRNA-NC 组细胞增殖率降低,凋亡率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Survivin 特异性 siRNA 能显著沉默 CNE-2-hNIS 细胞的 survivin 基因的表达,增加 CNE-2-hNIS对131碘的放射敏感性.

  • 重组pDC316-MCMV/hNIS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在肿瘤细胞的功能

    作者:周泉波;陈汝福;李志花;周嘉嘉;唐启彬;陈积圣

    [目的]克隆人的钠/碘同向转运体(hNIS)基因可编码序列,并研究其在非甲状腺肿瘤细胞内的功能表达.[方法]利用逆转录和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病)病人的甲状腺组织中扩增得到NIS的可编码区基因,并克隆到T载体,测序后亚克隆到腺病毒载体穿梭质粒pDC316载体上,获得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DC316-MCMV/hNIS.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把pDC316-MCMV/hNIS重组质粒(实验组)或pDC316空质粒(对照组)分别导入到胰腺癌细胞株CAPAN-Ⅱ细胞、PANC-1细胞和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转染后48 h采用RT-PCR方法检测转染细胞内的hNIS mRNA水平,转染后第2、3、4天分别检测肿瘤细胞对125I的吸收功能.[结果]序列分析结果证实克隆片段与文献报道的hNIS基因cDNA序列完全一致.实验组转染后48 h,在CAPAN-Ⅱ细胞、PANC-1细胞及SK-OV-3细胞内均能检测到hNIS mRNA高水平表达,对照组基本无hNIS mRNA表达.转染后第3天细胞吸碘达到高峰,实验组CAPAN-Ⅱ细胞、PANC-1细胞和SK-OV-3细胞对125I的吸收量分别比对照组高24倍、17倍和13倍.[结论]从Graves病人的甲状腺组织中克隆的hNIS基因转染肿瘤细胞后,能使肿瘤细胞发挥高水平吸碘功能,为进一步运用放射性核素体内靶向治疗非甲状腺肿瘤奠定了基础.

  • CT导向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纵隔区残留或复发转移淋巴结

    作者:姜勇;赵明;吴沛宏;张福君;黄金华;范卫君

    [目的]纵隔转移淋巴结治疗比较困难.本研究评价CT导向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肿瘤纵隔转移淋巴结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1月至2008年4月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5例经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接受CT导向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纵隔淋巴结的临床资料.转移淋巴结共计16个,直径1.0~4.0 cm;其中直径<2 cm 8个(50%),2~3 cm 6个(37.5%),>3,≤4 cm 2个(12.5%).采用计算机立体定位计划系统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将(2.2~3.3)×107Mq活度的125Ⅰ粒子相隔1.0~1.5 cm平面播植.手术结束后2~3月复查CT.[结果]治疗前3例有疼痛症状患者中2例于术后5~14 d内疼痛缓解,有效率66.7%.15例患者中淋巴结完全缓解(CR)13例(86.7%);部分缓解(PR)2例(13.3%);总有效率100%.并发症为少量出血3例(20%),少量气胸3例(20%).[结论]CT导向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纵隔转移淋巴结效果好,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 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131I疗效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作者:孙云钢;欧阳伟;冯会娟;李师思;吴菊清;陈盼

    目的:探讨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肺转移131 I疗效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131 I治疗的47例DTC肺转移患者资料,通过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礸2检验、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131 I疗效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131 I治疗DTC肺转移患者的缓解率为61.7%(29/4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胸片和(或) CT是否显示肺转移灶、肺转移灶是否摄取18 F-FDG、131 I显像肺转移灶显示时机、手术方式、pN分期、治疗前血清甲状腺球蛋白( Tg)水平对131 I疗效产生影响(礸2=6.330、5.277、3.921、14.516、8.379、6.939,t=2.617,P<0.05),而性别、包膜外侵犯、病理类型、131I摄取类型、伴其他远处转移、累积剂量与131I疗效无关(礸2=0.510、0.094、0.002、2.692、1.853,t=0.615,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病情缓解的拟合方程为y=-14.707+2.584 x7(18 F-FDG摄取)+1.558 x11(手术方式)+2.437 x9(显示时机)。结论影响DTC肺转移131 I疗效的因素有年龄、胸片和(或) CT是否显示肺转移灶、肺转移灶是否摄取18 F-FDG、131 I显像肺转移灶显示时机、手术方式、pN分期、治疗前血清Tg水平,其中肺转移灶不摄取18 F-FDG、首次131 I治疗时肺转移灶摄取131 I、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是提高DTC肺转移缓解率的关键因素。

  • 甲状腺功能亢进131Ⅰ治疗前后骨密度测定的临床分析

    作者:佘立群;廖国荣;邹德环;朱旭生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131Ⅰ治疗前后临床缓解持续时间的长短及其骨密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70例甲亢患者于131Ⅰ治疗前和其中37例于131Ⅰ治疗后临床缓解小于6个月、9~12个月和大于18个月分别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进行骨密度(BMD)测定,并分别与年龄匹配正常健康者95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甲亢131Ⅰ治疗前和治疗后临床缓解早、中期L2-4BMD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Ward's区虽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②131Ⅰ治疗后临床缓解后期L2-4及Ward's区的BMD改善至接近正常人水平,差异无显著性;③131I治疗后临床甲低组L2-4及Ward's区的BMD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甲亢经131Ⅰ治疗后临床缓解早、中期骨矿含量改善不明显,至后期逐渐增加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131Ⅰ治疗后临床甲低持续时间大于6个月者,同样会导致骨矿含量的降低.

  • Graves病131Ⅰ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2、6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张金山;邓咏梅;李敏;黄桂敏

    目的:分析Graves病(GD)131Ⅰ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探讨Th1/Th2细胞免疫平衡变化与131Ⅰ治疗GD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对32例初发未治的GD患者在131Ⅰ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临床时期(治疗后缓解期、临床治愈期和出现甲低)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方法测定血清IL-2和IL-6变化,并与血清甲状腺激素(FT3、FT4)、促甲状腺素和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31Ⅰ治疗前GD患者血清IL-2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体检者(P<0.01)、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治疗后随病情缓解IL-2和IL-6水平恢复正常,出现甲低时IL-2和IL-6水平分别低于和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IL-6与TRAb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r=0.307,P<0.05).结论:GD患者治疗前IL-2和IL-6表达异常,131Ⅰ治疗后出现Th1/Th2细胞免疫平衡变化,GD治疗转归与Th1/Th2细胞免疫平衡变化关系密切.

  •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并行测定对监测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甲状腺后复发/转移的临床价值

    作者:钟兴祥;郑吉祥;楼云龙

    目的:探讨血清除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水平并行测定对监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131I 清除甲状腺后复发/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 例甲状腺全切除或部分切除的DTC 术后患者,经131I 清除甲状腺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患者血清Tg 作并行检测(DTC 患者术前、术后清除甲状腺前的血清与131I 清除甲状腺3 个月后的血清同时检测),并按不同Tg 水平分组比较,作统计学分析.结果:68 例DTC 患者中,10 例血清Tg < 4.14 ng/mL(2 例DTC 复发/转移,1 例TgAb 阳性);14 例血清4.14 ng/mL < Tg < 14.46 ng/mL(5 例DTC 复发/转移,3 例TgAb 阳性);44 例血清Tg > 14.46 ng/mL(34 例DTC复发/转移,25 例TgAb 阳性);采用字2检验对不同血清Tg 水平的组间作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Tg 并行测定对监测DTC 131I 清除甲状腺后复发/转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PTC术后131I清甲后刺激性Tg水平对预后评估的价值分析

    作者:王洋洋;颜文龙;贠灿华;王晨华;刘勇

    目的 探讨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g)对乳头状甲状腺癌(PTC)转移灶的预测价值.方法 随访603例经甲状腺全切术行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清甲)后6个月的PTC患者,将患者分为M0组(无转移)、M1组(颈部淋巴结转移N1a)、M2组(颈部淋巴结转移N1b)、M3组(肺转移)、M4组(骨及其它脏器转移),比较5组间sTg的差异,通过M1组、M2组、M3组+M4组与M0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及佳诊断界值点(DCP)评估sTg对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M0组sTg为0.34(0.04,2.79)ng/ml、M1组sTg为8.40(4.00,18.88)ng/ml、M2组sTg为39.22(22.48,62.29)ng/ml、M3组sTg为375.09(158.64,464.00)ng/ml、M4组sTg为313.29(117.63,464.00)ng/ml,除M3组与M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1组sTg ROC的AUC为0.858,DCP为1.8 ng/ml(灵敏度0.725、特异度0.896);M2组sTg ROC的AUC为0.986,DCP为12.18 ng/ml(灵敏度0.958、特异度0.947);M3组+M4组sTg ROC的AUC为0.999,DCP为32.45 ng/ml(灵敏度1.000、特异度0.976).结论 sTg对PTC术后131I清甲后是否转移以及转移程度有较高的诊断及预测价值.

  • 放射性碘[131 I]治疗Graves甲亢合并重症肝损害一例

    作者:李敬彦;蒋宁一

    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甲亢)合并肝损害的患者临床表现多种,而合并重症肝损害表现较为复杂,预后亦可能较差。该文报道1例Graves甲亢同时合并重症肝损害患者的起病及诊治经过,为临床医生识别、诊治该疾病提供参考。该患者于肝功能稳定后接受放射性碘[131 I]治疗,病情好转、恢复良好,因此,若有甲亢并疑有重症肝损害的病例,应及早明确诊断予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发生严重不良后果。

  • CT引导下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及辐射防护

    作者:戴克楠;邹博;陈金华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技术要点及辐射防护.方法 设定合适的CT扫描参数,配合临床医生进行碘-125放射性离子植入瘤区,手术过程中配备铅衣,铅围裙等防护设备对手术医生及患者采取辐射防护,减少照射剂量.结果 在CT引导下,放射科技师协助临床医生成功完成了8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瘤区放射性粒子分布情况良好,2个月后患者体内肿瘤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CT引导下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是一种准确有效的恶性肿瘤治疗技术,植入过程中应注意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辐射防护.

  • 131 I治疗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近期效果观察

    作者:罗章伟;李天资;吴毅

    目的观察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伴有肝功能损害患者的甲状腺及肝功能的转归情况.方法将143例甲亢患者分成两组:甲亢无肝功能损害组(A组,n=51)及甲亢合并有肝功能损害(B组,n=92).根据患者相关情况给予适量的131I剂量.定期复诊,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服131I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甲亢治愈率分别为69.23%和82.52%,总有效率分别为93.01%和96.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患者病情缓解后肝功能恢复正常,治疗阶段无肝功能损害加重现象.结论用131I治疗甲亢合并肝功损害可有效控制甲亢,同时又可缓解肝功损害.

  • 肝癌患者放射线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后肝功能动态变化

    作者:王清坚;莫绍雄;赫军;黄名威

    目的 观察肝癌患者放射线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 运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30例肝癌患者肝癌瘤体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5、7个月时分别检测肝功能各值,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 直接胆红素在治疗后1、2、3个月均呈明显增高,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胆红素于术后第2个月增高明显,球蛋白在术后第2、3个月明显增高,ALT值于术后1、2、3、5个月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以上各值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间接胆红素、总蛋白和白蛋白量术前与术后的变化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AST术前与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肝癌瘤体行组织间照射治疗时,放射性125I粒子对肝脏功能产生损伤,但是这种损伤有限,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逆的.

  • 131I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疗效比较

    作者:徐波;黄辉;邝继文

    目的 对131I和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进行比较,评价两种方法的优劣. 方法 将232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131I和ATD两种方法 治疗,治疗后随访3年,详细记录治疗效果及其副反应.结果 131I治疗组120例治愈率81%,总有效率95%,复发率3%;ATD治疗组治愈率38%,总有效率78%,复发率61%.永久性甲低发生率131I与ATD分别为15%和4%.131I治疗组中突眼减轻或消失21例,无变化10例,加重4例;ATD治疗组突眼减轻或消失37例,突眼无变化5例,突眼加重2例.131I组未出现甲心病、肝功能受损,发生血象降低1例:ATD组出现甲心病12例,肝功能受损2例,血象降低7例. 结论 131I治疗甲亢疗效优于ATD治疗,尽管有甲低、突眼等发生,但甲亢复发及出现其他系统损伤较ATD治疗少.

703 条记录 32/36 页 « 12...28293031323334353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