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比较小鼠体内肺炎链球菌表面黏附素A(PsaA)和表面蛋白(PspA)的免疫原性
目的:了解小鼠体内肺炎链球菌表面黏附素A(PsaA)和表面蛋白(PspA)的免疫原性.方法:根据基因库中目的基因的序列,从小鼠体内提取肺炎链球菌表面黏附素A(PsaA)基因和表面蛋白(PspA)基因并进行PCR技术扩增.扩增后,将目的基因通过一定的载体将其转入大肠杆菌中,在诱导剂的诱导下,进行蛋白表达.该试验分表面蛋白(PspA)组,表面黏附素A(PsaA)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法、交叉保护实验比较两种表面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表面黏附素A(PsaA)和表面蛋白(PspA)除抗体亚水平无明显差异外,表面黏附素A亲和性、保护作用均优于表面蛋白.结果:与表面蛋白(PspA)相比,表面黏附素A(PsaA)具有更强的免疫原性,对肺炎链球菌攻击能产生更为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
关键词: 表面黏附素A(PsaA) 表面蛋白(PspA) CPR 肺炎链球菌 -
DR与40排螺旋CT对肋骨骨折应用价值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DR与40排螺旋CT不同检查方法对胸部创伤致肋骨骨折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均做行政司法鉴定的两组胸部创伤致肋骨骨折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第一组选择40排CT 6.0 mm层厚扫描重建的2.0 mm层厚重组图像后处理,第二组选择40排CT 3.0 mm层厚扫描重建的0.75 mm层厚重组,并行图像后处理。结果:第一组鉴定诊断肋骨骨折176处,漏诊22处;第二组鉴定诊断肋骨骨折198处,漏诊3处。结论:40排螺旋 CT 3.0 mm层厚扫描的0.75 mm层厚重组后处理图像对发现隐匿性肋骨骨折和行政司法鉴定有重大价值。
-
小学生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普及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普及小学生心肺复苏(CPR)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方法:采用多媒体方式理论讲解,简洁易懂的口诀传授,现身施教,学员训练等形式对南昌市8所大型小学部分学生进行培训,参与培训的护理人员为通过了国家救护知识师资培训合格者。通过自制表格对学员的知晓率、施救意愿进行调查。结果:培训后学员的知晓率、施救意愿和互助意识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普及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从小学抓起,不仅能提高孩子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能以点带面,增强公众的救护意识。
-
1例院前呼吸心跳停止复苏成功的抢救护理体会
当病人处于呼吸心跳停止时,用人工方法重新建立呼吸心跳的过程称为心肺复苏术(CPR),包括初级生命支持(BLS)、高级生命支持(ACLS)和延续生命支持(PLS)三部分.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与抢救是否及时、有效有关.若能在心搏骤停4分钟内进行BLS,八分钟内进行心脏除颤,则存活率可达40%.越早抢救复苏成活率越高[1].
-
心肺复苏的伦理学
基本的伦理概念行为能力的判定:有行为能力的病人,在伦理及法律上都有权力去同意或拒绝医生所建议的医疗行为(包括CPR).拒绝医学治疗的权力并不在于病人是否为末期病人、家人同意与否、或医师和医院行政人员是否同意.成年人除了被法院判定为无行为能力外,都被视为有决定接受医疗措施与否的行为能力.在对病人行为能力存在有疑问时,则病人被视为有行为能力.当做决定的能力因短暂的因素而被干扰时,则应尽可能去除这些因素.
-
心肺复苏的流程及现场救治变化要点
心肺复苏流程:从"A-B-C"到"C-A-B"的变化2010年AHA CPR和ECC指南的新进展是对成人和儿科患者(包括儿童和婴幼儿,除外新生儿)基础生命支持(BLS)的顺序从"A-B-C"(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 到 "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通气)的变化.
-
与心肺复苏相关的重要问题
CPR技术和设备更新进展为了在复苏期间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灌注压进而提高存活率,替代传统的人工CPR的设备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传统的CPR相比,这些技术和设备特别需要更多人员、训练和装备,或能在特殊的环境中使用.受过良好训练的救援人员应用这些CPR替代技术和装置可能改善一些特定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或短期的存活率.
-
儿童CPR救治要点:用力按压,快速按压
儿科基础生命支持大部分儿科心脏骤停的原因是窒息,只有5%~15%归因于房颤(VF).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窒息性心脏骤停的复苏好由通气结合按压完成.近,这已被一个大型社区儿科研究证实.这项研究不仅证实窒息性心脏骤停复苏的佳效果是通气联合胸外按压实现,他们还发现一小部分仅仅接受单纯胸外按压CPR的窒息性心脏骤停的儿童并不比那些没有接受目击者CPR的效果好.
-
CPR救治中几种特殊情况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病情稳定化治疗2010 年AHA CPR和ECC指南对ACS患者的评估和治疗建议都进行了更新,以规定医务人员对疑似或确诊ACS患者在症状发作初的数小时内治疗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指南规定和强调了几种重要的治疗策略,包括对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STEMI)系统化治疗,院前12导联心电图描记,以及把发生心脏骤停后确诊和疑似ACS的患者转送到有能力完成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和综合性治疗的医院.
-
新活素治疗瓣膜性心脏病与非瓣膜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rhBNP治疗瓣膜性心脏病与非瓣膜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1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00倒瓣膜性心脏病与非瓣膜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新货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5d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LVEF、hs-CRP及NT-proBNP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脉注射rhBNP可以改善心脏病患者的心肌灌注,提高心脏泵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电子病案的应用与研究
电子病案是医院信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服务器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我国医院信息化的进程,使"数字化医院"成为21世纪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评述了电子病案的研究背景及现今国内的发展状况,着重总结了实施电子病案应用方面的优势及所引起的法律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也使政府和医疗单位明白,在我国实施电子病案系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电子病案及相关概念的辨析
从计算机化病案CPR,到电子病案EMR,再发展为电子健康记录EHR,是电子病案发展实施的三部曲.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分别阐述三者的概念,加以辨析和比较.
-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对CPR、ESR水平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对CPR、ESR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单药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加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60 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PR)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以及Rachmilewitz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PR、ESR水平均较治疗前低,试验组患者的CPR、ES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8.6±3.4)mg/L、(16.6±3.6)m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Rachmilewitz评分在治疗后亦均有所降低,且试验组患者的Rachmilewitz评分(2.3±0.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5±0.7分),经统计学对比,差异显著(χ2=9.864,P<0.05).结论: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CPR、ESR水平,加快溃疡的愈合.
-
心肺复苏中溶栓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心肺复苏(cardioptd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由于50%~70%的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由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或肺栓塞(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PE)引起的[1],溶栓作为特效疗法已被证明对AMI、PE有效.这就提示CPR中有使用溶栓药物的指征.但由于溶栓的出血并发症,多数指南将其列为CPR的禁忌.鉴于目前复苏成功率低、总体预后差的现实,有必要探讨新的治疗方法,为此笔者对院外心搏骤停患者进行了CPR过程中溶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
心肺复苏过程中的溶栓治疗
资料表明,超过70%的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或大面积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引起的[1],紧急溶栓治疗是AMI和PE有效的治疗措施,但考虑到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过程中溶栓治疗的并发症,多数溶栓治疗指南将CPR列为相对禁忌证,限制了溶栓治疗的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肺复苏过程中溶栓治疗的可行性.
-
用脑功能量化评估方法评价脑复苏患者预后
20世纪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技术迅速发展,21世纪CPR研究成果显著,发达国家和地区自主循环恢复率已经接近或达到50%.但复苏后患儿的存活出院率仍低,主要由于脑损害和脑死亡.故改进脑复苏技术、减轻脑损害、恢复脑功能成为复苏学研究重点.脑功能动态评价有助于评判新技术和患者预后,具有临床和社会意义.
-
心肺复苏中的医源性损伤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采取的一系列人工呼吸循环支持措施,包括胸外按压、除颤、人工辅助通气等.这些必要的、可能挽救生命的紧急措施也存在给患者造成医源性损伤的风险.现有研究显示,心肺复苏相关性损伤的总发生率在21%~65%之间[1],多位于颈胸部[2].
-
肾上腺素能受体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进展
在CPR过程中,肾上腺素对增强心肌生物电活动、提高心肌兴奋性和传导性、从而迅速恢复心搏和血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对肾上腺素能受体作用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
经腹呼吸支持方法的研究进展
1960年在马里兰医学组织会议上,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被正式推荐[1],这也是现代心肺复苏(CPR)的开端.经过50年的探索实践,院内CPR的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和出院率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患者的生存出院率却很不理想,完善CPR的任务仍很艰巨[2].《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建议将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更改为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更加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3].心搏骤停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继发性心搏骤停仍然强调呼吸支持的重要性,及时有效的呼吸支持也是CPR成功的关键所在.呼吸支持的方法很多,本文仅就经腹呼吸支持方法作一综述.
-
机械性复苏装置在心搏骤停中的应用和评价
任何心脏病或非心脏病患者,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即应视为心搏骤停.心搏骤停后,经积极有效的心肺复苏术(CPR)可以挽救一部分患者的生命.现代复苏术应用于临床已经40多年,旨在通过外力作用为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提供充足的血供,延续患者的生命,终使患者恢复自主心搏循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