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种方法制备4种中药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规律性探索

    作者:李海亮;崔小丽;仝燕;龚慕辛

    目的:比较胶体磨、饱和水溶液2种方法制备4种不同中药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效果及工艺条件,探索各自工艺条件与挥发油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挥发油成分选择性包合的规律.方法:首先采用正交试验对甘松、砂仁、干姜、当归4种挥发油进行2种方法制备工艺优选,使用TLC,IR,扫描电镜等方法对优化工艺包合物进行评价和比较.对包合物进行水蒸气蒸馏提取获得包合油,并采用GC-MS对包合前后成分差异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验证,包合物已形成,但2种方法制备的包合物在物相上存在一定的差异;4种挥发油的胶体磨法包合效果大都优于饱和水溶液法,2种方法包合工艺条件与挥发油的物理性质间存在一定关系;2种方法对同一挥发油所含成分的选择性包合存在差异.结论:胶体磨法挥发油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更适合于工业生产的需求;比重和折光率高的挥发油,采用胶体磨法包合时需要的加水量和包合时间偏高,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包合时需要的物料比和包合温度偏高;胶体磨法比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的包合物所含化学成分相对分子质量范围扩大,但成分种类大都减少.

  • 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结肠定位释药片剂的制备

    作者:王通艳;崔启华;曹青日;崔京浩

    目的:制备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 Pae-β-CYD)的结肠定位释药片剂.方法:以Pae-β-CYD,果胶,乙酸钙作为片芯,Eudragit S100乙醇溶液包衣,考察包衣增重、增塑剂用量、熟化时间与温度等因素对包衣片体外释药的影响.结果:包衣增重为12%,增塑剂用量为20%时,熟化温度为45℃,熟化时间为12 h,Pae-β-CYD片剂在果胶酶或大鼠结肠内容物中的释药时滞为5~6h.结论:Pae-β-CYD结肠定位释药片剂显示pH环境和酶降解依赖释药特征.

  • 甘松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作者:李海亮;龚慕辛;仝燕

    目的:研究饱和溶液法包合甘松挥发油的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挥发油的利用率及包合物收得率为考察指标进行综合评分,优选包合工艺;使用TLC,UV,IR,扫描电镜,GC-MS等分析方法对包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佳包合条件为挥发油-β-环糊精1:6,包合温度40℃,包合时间1h,搅拌速度300 r·min-1;包合物形成一种新的物相,且包合前后挥发油组成有一定的变化.结论:实验得出的佳包合工艺操作简便,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率较高.

  • 莪术醇β-环糊精包合物对食管癌TE-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景钊;谢聪颖;吴志勤;许芳;邹长林

    目的 探讨莪术醇β-环糊精包合物对食管癌TE-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饱和溶液法制备莪术醇与β-环糊精的包合物,红外光谱验证包合物的形成.不同浓度(25、50、100 mg/L)莪术醇β-环糊精包合物处理食管癌TE-1细胞后,噻唑蓝 [3-(4,5)-dimethylthiahiazo (-z-y1)-3,5-di-phenytetrazoliumromide,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及2-ΔΔCt法定量分析不同处理组Surviv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莪术醇β-环糊精包合物各剂量组生长抑制率均明显升高,且随着剂量升高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莪术醇β-环糊精包合物处理可使细胞阻滞在G0/G1期与G2/M期,并且促进细胞凋亡.此外,与对照组比较,处理组细胞中Survivin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5).结论 莪术醇β-环糊精包合物能够抑制食管癌细胞TE-1的增殖,促进凋亡,对Survivin的抑制与其抑制食管癌细胞的恶性表型的作用相关.

  • 幽门螺杆菌在两种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规律的探讨

    作者:荣倩玉;李娇娇;季晓飞;张莹;耿丽;李波清

    目的 分别用血清脑心浸液和β-环糊精脑心浸液两种培养基培养幽门螺杆菌,观察幽门螺杆菌在两种培养基中的生长规律. 方法 将幽门螺杆菌分别接种于血清脑心浸液和β环糊精脑心浸液中,置37℃微需氧环境以120 r/min震摇培养,于不同时间点以稀释平板计数法计数活菌数量,制作生长曲线. 结果 幽门螺杆菌在血清脑心浸液和β-环糊精脑心浸液中的迟缓期均为10h,对数期分别为45 h和40 h,对数中期时比生长速率分别为0.058/h和0.043/h,稳定期分别为15h和20 h,高浓度分别为2.067×108 CFU/ml和1.378×108 CFU/ml. 结论 幽门螺杆菌在血清脑心浸液和β-环糊精脑心浸液中均生长良好,其中在血清脑心浸液中高生长密度更大,对数期维持时间较长.

  • 黑大豆有效部位-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作者:蔡红杰

    黑大豆为豆科植物大豆GIycine max(L.)Merr.( Phaseolus max L.)的黑色种子.黑大豆味甘,性平.归脾、肾经.活血利水,祛风解毒,健脾益肾.近年来,药理实验研究表明,黑大豆具有降脂[1]、抗动脉粥样硬化及减肥作用[2,3];保肝[4]及抗脂肪肝作用[5 ];同时具有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降低冠脉阻力,减小心肌收缩力及抗心率失常作用[6];还具有抗肿瘤作用[7];抗衰老作用等.本实验将黑大豆有效部位提取物制成了B-环糊精包合物,采用均匀设计法考察和优化了包合物的制备条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含量测定,为临床进一步应用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β-环糊精包合亚铁离子的优化制备工艺初探

    作者:林柳;郝菲;李君;荣翔飞;朱顺

    目的 制备β-环糊精(β-CD)包合Fe+2,并探索佳制备条件.方法 N2保护下制备包合物,红外光谱仪进行结构验证,通过盐酸羟胺溶液与邻菲罗啉溶液显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包合率,探索不同投料比,溶剂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搅拌速度下,包合率情况.结果 在投料比(β-CD:FeSO4·7H2O,n/n)为1:3,溶剂配比(C2H5OH:H2O,n/n)为2:1,搅拌速度为250 r/min时,60℃条件下反应4 t,β-CD-Fe2+能得到大包合率.结论 成功制得β-CD-Fe+2包合物,并且摸索到较佳制备条件.

  • 磺胺甲基异噁唑-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制

    作者:包海芬;陈惠真

    目的:制备磺胺甲基异噁唑-β-环糊精(sulfamethoxazole SMZ β-cyclodextrin β-CD)包合物,考察其有关性质.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SMZ-β-CD包合物,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SMZ、包合物溶解度、溶出度.结果:经显微镜观察、DSC及相溶解度证明SMZ和β-CD已形成包合物,包合物的主、客分子比为1∶1,包合物溶解度是原药的8倍,溶出速度明显高于SMZ原药.结论:SMZ-β-CD包合物可以提高SMZ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 基于β-环糊精为骨架材料的茶树油微球制备、表征及体外释药研究

    作者:张寒;张博;汪兴军;郑梦迪;申旭霁;李伟泽

    目的 以β-环糊精(β-CD)为骨架材料制备茶树油微球(TTO-β-CDPM),优化其制备工艺并进行药剂学性能考察,为茶树油提供一种新的应用形式.方法 以微球产率、包油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筛选优化茶树油微球成型佳工艺,通过红外(IR)、示差热扫描(DSC)和扫描电镜对微球进行表征,并考察TTO-β-CDPM的稳定性与体外释药行为特征.结果 TTO-β-CDPM制备工艺佳条件:茶树油与β-环糊精微球的比例为1∶8,包合温度为30℃,包合时间为1h,β-环糊精微球与水比例为1∶10.在此条件下,制备TTO-β-CDPM的平均产率为(82.20±0.00)%,制得的TTO-β-CDPM对TTO的相对包封率为(58.50±0.00)%,而TTO-β-CDPM对TTO的绝对平均载油量为(8.15±2.23)%.IR、DSC结果均显示茶树油的特征峰在制成微球后消失,表明β-CD通过交联形成骨架型多孔状微球,能包载茶树油且相容性较好;扫描电镜结果也显示TTO-β-CDPM形成的球体结构规整,圆球成形较好,粘连少.经80℃水浴8h后,TTO-β-CDPM的保留率为63.1%,是未包合的茶树油保留率的4.15倍,表明TTO-β-CDPM稳定性良好;恒温动态模拟释药8h时,TTO-β-CDPM中茶树油释放量为19.52%,表明β-CD骨架微球对于茶树油具有显著的缓释作用.结论 以β-CD为骨架材料,所制备的微球对于茶树油载药量高、稳定性好、缓释行为明显,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 吴茱萸次碱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增溶作用

    作者:唐慧慧;蔡清宇;谢学渊

    目的 为提高吴茱萸次碱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用β-环糊精对其进行包合,拓宽吴茱萸次碱的药用途径.方法 利用溶液搅拌法制备吴茱萸次碱-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方法对制备的吴茱萸次碱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鉴定和表征;应用HPLC法对包合物的溶解度进行了测定.结果 吴茱萸次碱与β-环糊精形成了包合物,吴茱萸次碱不溶于水,包合后吴茱萸次碱的溶解度为10.67 μg ·ml-1.结论 β-环糊精对吴茱萸次碱具有良好的增溶作用,吴茱萸次碱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简捷实用,达到了增加药物溶解度的目的,有助于吴茱萸次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 蟾酥β-环糊精包合物的理化性质考察

    作者:宋洪涛;郭涛;赵明宏;张汝华;毕开顺

    目的考察蟾酥β-环糊精的理化性能.方法采用薄层色谱、X-射线粉末衍射及红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了理化鉴别,采用紫外光谱法考察包合物中蟾毒配基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结果薄层色谱图谱显示,蟾酥被β-环糊精包合前后的主成分没有发生变化,包合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及红外光谱与蟾酥、蟾酥β-环糊精混合物的图谱具有显著性差异.包合物中蟾毒配基类化合物在0.1mol*L-1盐酸溶液、pH6.6和pH7.5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度及体外溶出速率均有显著提高.结论蟾酥被β-环糊精包合后呈现出新的物相特征,与蟾酥相比其理化性质有较显著的改变.

  • 茜草双酯的β-环糊精包合物

    作者:肖若蕾;陈莉

    目的 考察茜草双酯与β-环糊精(β-CD)及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的包合作用.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茜草双酯的含量,相溶解度法研究了2种环糊精(CDs)对茜草双酯的包合作用、增溶作用及包合过程中热力学参数变化.结果 茜草双酯的溶解度随着CDs浓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相溶解度图呈AL-型,茜草双酯与2种CDs在包合过程中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G)、焓变(△H)均为负值.茜草双酯与β-CD在包合过程中的熵变(△S)为正值,而与HP-β-CD包合过程中的△S为负值.结论 茜草双酯与2种CDs在水溶液中均可自发形成1∶1(物质的量的比例)可溶性包合物,从而增加其溶解度.选择适宜的包合温度有利于包合过程的进行.

  • 荜茇提取物-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

    作者:李萍;陈善;丁建新;窦媛媛;王海燕;王洪权

    目的采用β-环糊精包合荜茇提取物,增加其稳定性.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手工研磨法、球磨机法,设计正交实验,以包合率和产率为指标优选包合的佳方法和工艺.结果饱和水溶液法、手工研磨法、球磨机法的包合率分别为79.21%、78.66%、74.68%,其产率分别为75.23%、86.79%、82.23%.结论 3种方法的包合率都达到70%以上,实验室及工厂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包合方法.

  • 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刚;胡徽东

    目的综述β-环糊精近年来在国内药物制剂生产上的应用.方法从β-环糊精与药物包合的不同工艺应用于药物制剂的佳方法进行概括.结果药物经β-环糊精包合后能明显提高药效,改善药物稳定性,加快药物溶解,液体药物粉末化,遮盖异味,降低副作用等.结论应大力开发β-环糊精在药物制剂生产上的应用.

  • 温敏性吲哚美辛/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作者:夏芸;邱利焱;金一

    目的合成兼具温敏性及药物包合能力的新型药物载体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β-环糊精(PNIPA-β-CD),以吲哚美辛为模型药物,考察该载体的释药行为.方法末端带羧基的PNIPA与改性后的环糊精衍生物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的作用下缩合,得到PNIPA-β-CD,采用冻干法制备吲哚美辛/PNIPA-β-CD包合物.红外、1H NMR和DSC表征载体的结构及包合物的形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载体材料的LCST,并进行包合物体外释药研究.结果 PNIPA-β-CD在35 ℃发生相转变,吲哚美辛/PNIPA-β-CD包合物的载药量为5.8%,药物与载体摩尔比为0.97: 1.体外释放研究表明吲哚美辛/PNIPA-β-CD包合物在37 ℃的释药比其在25 ℃的释放要慢,在LCST以上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结论该载体既具有温敏性,又具有药物包合作用,并且在体温条件下具有缓释作用,是一种新型的温敏性药物载体.

  • 抗癌药物马蔺子素的β-环糊精包络物研究

    作者:宋俊峰;何平;王福民

    目的研究抗癌药物马蔺子素与β-环糊精的主-客体包络行为.方法在悬汞电极上用循环伏安法考察β-环糊精不存在和存在时马蔺子素还原波的变化.结果在0.04 mol*L-1 KH2PO4-Na2HPO4 (pH 6.8)近生理介质中,β-环糊精的引入使马蔺子素的还原波峰电流降低,峰电位正移.结论电活性客体分子马蔺子素与主体分子β-环糊精生成1∶1的包络物.用"电流法"测得其形成常数Kf值为1.92×103 L*mol-1.包络物的生成增强了马蔺子素的稳定性.

  • 鱼腥草素钠与β-环糊精包络常数的电泳法研究

    作者:夏之宁;项顺锋;李珍义;孙冠芸;曾令高

    目的建立用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包络物稳定性的方法,并以此研究抗菌药鱼腥草素钠与β-环糊精相互作用的强度,测定二者形成的超分子包络物的包络常数.方法用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鱼腥草素钠的淌度,变化缓冲溶液中环糊精浓度,通过"电泳峰漂移法"及其数学模型,从鱼腥草素钠的电泳淌度差计算获得包络物的包络常数.结果鱼腥草素钠的淌度随着缓冲溶液中β-环糊精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淌度到达极限值后,不再随β-环糊精浓度的增加而变化.方法的重现性高.获得包络常数的对数值logKGH=3.81.结论鱼腥草素钠与β-环糊精间作用强,当1∶1混合时,鱼腥草素钠的理论转化率可达98%.其超分子包络物的包络常数值与β-环糊精浓度无关.毛细管电泳的电泳峰漂移法可以用于指导药物包络常数的测定,进一步可用于包络物在生理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

  • 脂质包裹与环糊精包合的协同矫味研究

    作者:李雪;郭桢;郝结兵;李彪;刘从镖;郭涛;李海燕;石森林;汪六一

    本文以对乙酰氨基酚为模型药物,研究脂质包裹与β-环糊精(β-CD)包合对难溶性苦味药物的协同矫味.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计算药物在介质、脂质包裹微粒和分子包合等不同制剂单元中的分布,以控制产生苦味的游离药物浓度为目的,在制备、表征对乙酰氨基酚脂质微球基础上,确定β-CD用量,获得协同矫味给药体系,对其进行1H核磁共振(1H NMR)和分子模拟表征,并采用电子舌评价其矫味效果.结果脂质微球呈现一级释放,其速率常数为0.001 270 s-1,据此确定β-CD与对乙酰氨基酚的用量比为6.74∶1(w/w).协同矫味给药体系中对乙酰氨基酚1H NMR特征峰的化学位移值均增大,且酚羟基上的氧及亚胺基上的氮分别与β-CD中羟基上的氢形成分子间氢键.电子舌实验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得到的苦味顺序为:协同矫味给药体系≈脂质微球<-CD包合物<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确证了脂质包裹与β-CD分子包合的协同矫味效果.综上,脂质包裹微球以物理包裹方式阻滞药物释放,β-CD通过分子间氢键对游离对乙酰氨基酚进行包合,有效降低产生苦味的游离药物浓度,实现了协同矫味.

  • 定量亲和色谱-质谱研究美洛昔康与β-环糊精的相互作用

    作者:王彩芬;李卓;王小波;李海燕;张继稳;孙立新

    药物与环糊精的结合速率常数、解离速率常数是药物从给药系统中解离、吸收的基本动力学常数,但现有研究多集中于结合平衡常数K.本文基于定量亲和色谱技术(quantitative high-performance affinity chromatography),发展了测定药物-环糊精超分子表观解离速率常数(koff,app)的定量亲和色谱-质谱方法.采用质谱检测器,经色谱峰拟合获得不同流速下药物和不保留物质尿嘧啶在β-环糊精柱上的保留时间与半峰宽,计算药物与不保留物质尿嘧啶的塔板高度(HR与HM,c);根据药物和不保留物质尿嘧啶的扩散系数差异与静态流动相传质阻抗,计算获得理论不保留物质的塔板高度HM,T.以(HR-HM,T)对uk/(1 +k)2进行线性回归,根据斜率计算得到多流速条件下美洛昔康和对照药物(对乙酰氨基酚)的koff,aPP分别为0.13±0.00和4.83±0.10 s-1.根据美洛昔康的结合平衡常数K(12.53 L·mol-1),计算得到表观结合速率常数Kon,app为1.63 L·mol-1·s-1.本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为评价药物与β-环糊精相互作用动力学提供了新的方法.

  • 酒石酸酯/β-环糊精分离体系分离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

    作者:刘佳佳;周丹;唐课文

    目的建立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的萃取拆分方法并考察各个影响因素对拆分效果的影响.方法以D-酒石酸酯和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体来萃取拆分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结果考察了酒石酸酯/β-环糊精分离体系中萃取拆分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的分配行为,着重研究了酒石酸酯烷基链长度、pH值、D-酒石酸酯浓度和β-环糊精浓度对萃取拆分效果的影响.结论D-酒石酸异丁酯与R对映体形成的复合物稳定性比与S对映体形成的好;随着pH值增大,分配比和分离因子都降低;D-酒石酸酯和β-环糊精浓度对萃取拆分的影响较大.

694 条记录 4/35 页 « 12345678...343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