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色谱柱对去甲万古霉素组分测定结果的影响
根据中检所的要求,我所按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原料项下去甲万古霉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对去甲万古霉素新批标准品进行了标定.由3人在各自建立的色谱系统中分别进行含量测定,独立完成实验.每人的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均符合要求.每人标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符合要求.由于3人采用两台高效液相仪,三种品牌的进口色谱柱,标准品的色谱响应有所不同,故待标品的含量结果偏差较大,结果无法进行统计.现对不同色谱柱对去甲万古霉素组分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
-
尿液检验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的探讨
尿液检验是临床常见的检查项目,因取材方便,参考价值高,很多疾病可通过尿液的初步检验可早期发现,给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而易被患者和医生所接受.但是尿液是不稳定的物质,留取后即开始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同时又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果偏差,引起不当的诊断,甚至进行错误的治疗.随着尿液分析仪的广泛应用,更使有些检验人员忽视了对尿液的沉渣检测,过分依赖分析仪的检测.所以提高尿液的检测准确性尤为重要.本文就尿液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做进一步探讨.
-
不同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误差原因分析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使用不仅提高了临床实验室的工作效率,还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但机器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在测定血小板计数,常会出现偏差,给诊断带来困难.
-
静脉采血技巧
临床上静脉采血是常用的护理操作,但在采集标本过程中常常有超刻度现象,尤其是红细胞沉降率管,导致检验结果偏差增大,现介绍一种方法可以将血标本至所需刻度,介绍如下.
-
加强尿液干化学分析法分析前质量控制
尿液干化学分析法是临床上常用的尿液检验方法之一,在临床上应用甚广.它具有操作简捷、标本用量少等优点,能及时准确地对泌尿系统以及其他系统疾病进行诊断.但因在工作中标本量大、中间环节多以及众多因素的影响而易造成实验结果偏差,甚至出现错误的结果,进而影响疾病的诊断.因此,严格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尿液干化学分析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更是重中之重.
-
分析前受检者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医学实验室的高追求是使实验的全过程中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要素和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保证每个环节的协调和统一,确保实验结果始终可靠[1],但在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中,来自于受检者的影响因素一直以来都具有难控性。通过对本院近年来检验结果的整理,对常见的造成检验结果偏差的受检者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现简要介绍如下。
-
两种测定β2-微球蛋白的方法的比较
随着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测定在评价肾脏功能、协助诊断和鉴别诊断恶性肿瘤等方面作用的日益显著,部分临床实验室已常规开展体液的β2-MG的测定,主要用两类方法进行血清和尿液β2-MG的测定,一类是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另一类是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由于两法的测定原理和仪器不同,其结果可能有所差异.为了解两法测定结果偏差的大小,我们根据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 EP9-A文件[1],对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和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进行了方法对比和偏差评价.
-
血气分析仪的室内质控方法探讨
近我科先后购置了3台不同的血气分析仪,并置于检验科的同一实验室进行统一管理,用以满足临床的需要.为了监测同一标本在不同血气分析仪器间的差异,实现科内结果统一,我们用同一测定物对3台血气分析仪于常规标本测定中每天随时进行对比监测,计算其结果偏差.
-
用患者样本进行方法对比实验及偏差评估
在日常工作中,实验室常常会投入使用一些新的方法、试剂、仪器,但是在使用它们之前,往往需要对其进行一些评价,其中重要一项就是和实验室目前使用的方法、试剂、仪器进行方法对比实验,以确定新方法、试剂、仪器测定的结果偏差是否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
苯盲样测定的质量控制步骤与方法
2000年10月,我们就河南省职防所对各地市职防所进行考核时送给的苯盲样(盲样编号08,盲样含量范围:活性碳管中苯0-150μg/支)进行测定并做质量控制,结果偏差在省所控制的一个标准差之内,现对测定过程中质量控制做一总结.
-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新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及并发症的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标准化一直是困扰临床的一大难题,不同的检测方法,可导致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偏差在30%以上,较大的偏差可导致血糖控制出现偏差,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
2例采血不当引起生化结果偏差
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试验前的患者准备、化验室仪器误差、操作者个体误差、采样送检是否正确等.其中采样是否正确是影响结果主要的原因之一.所以,当检测结果波动较大,超过患者病情变化程度即临床医师无法解释时,经常认为是试验不准确,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要保证化验结果准确、可信,需要患者、护士、检验人员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下面从两个方面分析由于采样不规范引起的生化结果出现偏差.
-
3375份不合格血标本分析
标本采集是实验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标本是高质量检验的第一步.没有高质量的标本,再先进、精密的仪器也得不出准确的结果.能否正确、规范地采集和处理标本是实验保证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医、护、检人员往往忽视标本质量,从而引起结果偏差而导致临床误诊误治.我科2004年1月至2004年5月共接收住院病人血标本35778份,其中不合格标本3375份,现分析如下.
-
Bayer644电解质分析仪蛋白附着清除法
电解质分析仪是实验室常规检测设备,具有经济、快速的优点,但检测管道较细,易堵塞,检测部分易发生蛋白附着.仪器生产厂家虽然对该类设备的不足采用了相应的技术加以克服,但处理结果仍不理想,明显的堵塞通过各种现象容易发现,并可获得适当的处置,但经常是仪器看似正常,仅表现为进样稍为减少或减慢,甚至不能有所查觉,定标能通过,但质控检测结果偏差较大.此种情况可出现在检测前或检测过程中.
-
加样器的吸头尖拉细可明显提高检测的精密度
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加样器已在临床检验中广泛应用.与之相配套的塑料吸头,其尖端大多是直径1 mm或1 mm以上.在取样量较小的分析中,由于毛细现象和尖端的相对过粗,加样时尖端对样品的携带,造成测定结果偏差过大.将塑料吸头尖在酒精灯上慢慢烧熔,拉成直径不大于0.5 mm、长约0.5 cm的细管,可大大提高检测的精密度.
-
KX-21和XT-1800i两种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测定结果分析
血小板的测定易受较多因素影响,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结果偏差是临床经常遇见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探讨如下.1 仪器和试剂本实验室工作中使用KX-21与XT-1800i两种血细胞分析仪,SysmexKX-21是日本东亚生产的一种半自动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提供了18个参数结果和三个直方图.SysmexXT-1800i仪器是日本东亚生产的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可提供24个参数结果和4个直方图.两种血细胞分析仪都使用原装进口配套试剂、校准物和质控物.质控是采用Sysmex全血质控物,每日测定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均在质控物定值范围内.
-
错误的采血部位使病人生化结果异常的讨论
实验室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今日的医疗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高质量的标本,再先进和精密的仪器也得不出准确的结果.相反,医护人员往往出于对先进仪器的信赖而忽视标本质量引起的结果偏差,盲目相信检验结果,造成误诊误治.在日常工作中,笔者遇到一些典型急危重病人,在进行抢救时急诊生化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的实例,并就此进行讨论和分析.
-
决策评估中的结果偏差
结果偏差又称结果效应,它是发生在决策评估中的一种偏差式判断,即当决策结果与决策质量不存在实质性联系时,评估者仍根据结果信息评估决策质量.针对这一判断谬误的产生根源,研究者们提出了认知解释和申辩模型.结果偏差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动机、情境因素和评估手段等.基于先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今后的研究应着眼于改进研究手段,理清与其他现象的关系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
血液分析仪的室内质控方法探讨
血常规是医学中常规的检验项目,它的检测对各种疾病都具有指导意义.对于血常规项目的检验现使用为普遍的是自动化血球分析仪,现有2分类,3分类,4分类,5分类血球仪,使用为普遍的是3分类和5分类血球仪.自动化血液分析仪的发展,对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计数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大大地提高了对细胞计数的准确性,降低了误差.我院现有3台3分类血液分析仪,为了监测同一个标本在不同的血液分析仪器间的差异,实现科内检验结果统一,我院用同一测定物对3台血液分析仪于常规标本检测中每天随时进行检测,研究其结果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