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复发子宫颈癌的剂量学研究

    作者:郭智;臧志芳;麻富卯;邢晓汾;郭瑞嵩;何传泰

    目的 比较常规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复发子宫颈癌靶区(PTV)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分布,为3DCRT在复发子宫颈癌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7年5月至8月间就诊于山西省肿瘤医院的13例复发的子宫颈癌患者,CT模拟定位后,影像资料输入拓能(Topslane)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由同一物理师对每一患者分别进行传统前后对穿野和五野三维适形计划设计,处方剂量均为50 Gy,比较二者PTV和OAR的剂量分布.结果 在相同的处方剂量(50 Gy),普通放疗(CRT)(AP/PA)和3DCRT的OAR(直肠、膀胱、小肠)大受照剂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PTV的大受照剂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比较PTV的平均剂量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CRT(AP/PA)和3DCRT二者有着同样的PTV覆盖.经比较PTV的均匀性,在CRT(AP/PA)和3DCRT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比较CRT(AP/PA)和3DCRT的各OAR高剂量区(>40 Gv)的受照体积(V40)后,二者各OAR的V40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DCRT的V40在直肠、膀胱、小肠比CRT(AP/PA)分别平均减少53.31 ml(90.69%)、124.00 ml(79.47%)、655.16 ml(92.22%).结论 3DCRT治疗的PTV剂量均匀性劣于CRT,而OAR的受照体积明显少于CRT,从而有望减少OAR放疗并发症发生率(NTCP).

  • 细胞周期调控基因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

    作者:李素红;王昱;王全红

    目的 分析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16INK4A、细胞周期蛋白D1(CyelinD1)及Ki-67蛋白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31/33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ISCC)中的表达,研究其在I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相关性.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结合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6例ISCC、35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0例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NCE)中p16INK4A、CyclinD1、Ki-67和HPV16/18、31/33的表达.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结果 HPV16/18、p16INK4A、CyclinD1及Ki-67在IS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IN和N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6INK4A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旱正相关;Ki-67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和子宫颈管壁浸润深度呈正相关;CyclinD1蛋白与临床各参数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高危HPV在IS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16INK4A基因可能不是单纯作为抑癌基因在子宫颈癌中起作用,Ki-67可以作为鉴别良、恶性肿瘤的有价值的临床参考指标.

  • 子宫颈癌四野照射屏蔽铅块设计探讨

    作者:秦日昇;刘美莲;马秋英;徐李容;刘陶文;王琼;叶仕其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四野照射合理铅块设计配合腔内治疗的更佳方法.方法 对39例各期子宫颈癌患者四野照射时超声测量子宫颈管至肿瘤外缘距离及妇科检查了解子宫旁情况,TPS计算四野照射时用同定铅块的放射治疗方法的子宫旁剂量,关注子宫旁的低剂量区.结果 四野照射时用固定铅块的放射治疗方法可能导致子宫旁的低剂量区,且肿瘤可能落在低剂量区内.39例患者中仍有29例见子宫旁不良改变,即肿瘤可能落在低剂量区内.结论 使用等中心技术个体化设计四野照射时的中线屏蔽铅块,能更好地消除子宫旁的低剂量区.

  • p63、CD_(44v6)及HPV16/18在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表达的意义

    作者:陈振文;徐义荣;田林;张朝霞;张广衡;蔡文慧;张汛;柴菲

    目的 探讨p63、CD_(44v6)及HPV16/18在不同子官颈组织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制作包含有60例子宫颈癌,55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0例健康人子宫颈上皮的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p63、CD_(44v6)及HPV16/18在145例子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63、CD_(44v6)及HPV16/18在子官颈癌中的表达与CIN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18在CIN组随着级别增高阳性表达率升高(27.3%,43.8%,70.6%);p63主要在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在腺癌中不表达;p63阳性率与鳞状细胞癌的分级、临床分期有关;CD_(44v6)的阳性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并且淋巴结转移病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的病例(P<0.05).HPV16/18与p63表达程度相关(P<0.05),Cp值为0.49.结论 HPV16/18参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p63可能作为癌基因参与了HPV16/18的致瘤过程,并可作为向鳞状上皮分化的恶性肿瘤的标志之一;CD_(44v6)可以作为判断子宫颈癌远处转移指标之一.

  • 早中期巨块型子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于爱军;杨悦;张平

    目的 研究早中期巨块型子宫颈癌进行同步放化疗(CCR)后再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分析影响有残余肿瘤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了2001年1月至2003年9月Ⅰ b2、Ⅱa、Ⅱb巨块型(宫旁内1/3受浸)子宫颈癌35例,子宫颈肿瘤≥4 cm,手术前10 MV X线全盆前后野常规放疗,总剂量3060 cGy17次;在放疗开始的前96 h和后96 h,用5-氟尿嘧啶(5-Fu)4 g静脉滴注,在放疗第1、8、15、22天分别用顺铂(DDP)20mg/m2静脉滴注;休息4周,接受根治性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35例临床完全缓解(CR)率54.29%,临床部分缓解(PR)率31.43%,临床总有效率(CR+PR)85.71%.手术后病理显示子宫颈标本中无残余肿瘤16例,有残余肿瘤19例,病理CR率45.71%.35例3年总生存率为87.14%.同步放化疗后有残余肿瘤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76.32%,明显低于无残余肿瘤患者,3年生存率为100.00%(P=0.0358);手术后病理显示浸润至浅肌层和浸润至外膜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41.67%(P=0.0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脉管瘤栓与无脉管瘤栓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0和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8).结论 术前全盆外照射加同步化疗治疗巨块型早中期子宫颈癌近期疗效较好,并发症可耐受;肿瘤残余情况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并为手术后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信息.

  • 中晚期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韩振华;麻富卯;张继东;兰胜民;何传泰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子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中晚期子宫颈癌病例168例.将病理确诊为Ⅱ~Ⅳ期的84例作为放化组(A组),化疗用顺铂(DDP)每周40mg/m2,静脉滴注,同时配合止吐、水化等治疗,共3~4个周期.同时行根治性放疗:60Co-γ线体外照射,总剂量为50 Gy.腔内后装采用,'192>Ir后装机,A点7Gy/周,总剂量为42 Gy.以同期收治、条件相同行单纯放疗的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84例为对照组(B组),根治性放疗方法同A组.观察两近期疗效、2年生存率及放化疗并发症.结果 放疗3个月后,A组的有效率为92.85%(78/84);B组的有效率为79.76%(67/8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P<0.05).A组2年生存率(83.95%)明显高于B组(60.98%)(χ2=9.4,P<0.005).A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明显低于B组.A组虽有较明显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但均可耐受.结论 同步放化疗能明显提高中晚期子宫颈癌的生存率,应用DDP安全可行,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但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 同步放化疗治疗子宫颈癌的临床分析

    作者:赵学凤

    目的 比较放疗期间增敏化疗和单纯放射治疗中、晚期子宫颈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5例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放疔期间加增敏化疗2个疗程,在放疗的第1个周期开始PF方案(顺铂+5-氟尿嘧啶)化疗,放疗4~6周后,再行第2个疗程的化疗.对照组单纯进行放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1%;治疗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80%、66%;对照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73%、31%;局部复发率分别为9%和3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为白细胞减少、放射性直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其发生率近似.但Ⅲ~Ⅳ度血液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和9%.结论 放疗期间加2个疗程的增敏化疗对子宫颈癌具有较好的疗效.

  • 子宫颈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纤溶酶原蛋白激活物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沛;郑曙民;荆结线;郭勇峰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纤溶酶原蛋白激活物受体(uPAR)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生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42例子宫颈癌ⅠB~ⅡA期患者的术前血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30例健康人血清、3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术前血清及术后子宫颈组织采用EHSA法进行uPAR测定.结果 子宫颈癌患者血清中uPAR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及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uPAR含量;子宫颈癌患者血清中uPAR含量与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子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uPAR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中uPAR含量,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而与肿瘤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密切相关性.结论 子宫颈癌患者血清中uPAR含量与其侵袭、转移密切相关;组织中uPAR含量与其分化程度相关.

  • 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鳞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继东;付佳;韩振华;麻富卯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鳞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001年至2002年收治121例60岁以下初治局部晚期子宫颈鳞癌患者,随机行同步放化疗(同步组)与单纯放疗(单放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全盆野外照射4次/周,2.0 Gy/次,量达30 Gy后,改为四野照射,放疗结束时B点剂量50 Gy;腔内治疗1次/周,A点剂量5~7 Gy/次,放疗结束时腔内治疗提供A点剂量40~45 Gy;同步组于腔内治疗前一天静脉滴注顺铂40 mg,1次/周,白细胞<3.5×109 /L时停止化疗.结果 同步组与单放组有效率分别为98.4%、100%,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7.8%和96.2%、88.4%和84.4%、71.3%和68.4%,盆腔复发及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1.0%和16.9%、11.3%和15.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以同步组程度略重、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同步放化疗较单纯放疗治疗60岁以下局部晚期子宫颈鳞癌,1、2、3年生存率未见显著提高,但生存质量有所改善,复发转移率未见改善,恶心、呕吐程度及发生率增高.

  • 巨块型子宫颈癌术前超选择动脉内栓塞化疗26例

    作者:陈亚君;张水蓉;徐炎华

    目的 探讨超选择动脉内灌注化疗加栓寒术前治疗晚期子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3月间住院未经治疗的ⅡA~Ⅳ期子宫颈癌患者共26例,术前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监视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双侧髂内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卡铂80 mg,长春新碱2 mg,丝裂霉素16 mg,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肿瘤供血明显的分支.妇科检查结合超声和CT测量化疗前后肿瘤大小,计算肿瘤消退百分比.1个月后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结果 栓塞化疗总有效率为92.3%.结论 术前化疗可缩小肿瘤病灶,减少淋巴结转移和亚临床播散,增加了根治性子宫切除的机会,有望提高晚期子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 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PCR技术在研究子宫颈癌MMP-2单核苷酸多态性中的比较

    作者:林维凤;吴素慧;尚海霞;唐世倩;张莉

    目的 研究扩增受阻突变体系-聚合酶链反应(ARMS-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RFLP-PCR)技术的优缺点,探讨其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及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ARMS-PCR和RFLP-PCR技术检测分析山西省子宫颈癌患者及健康对照组MMP-2基因启动子区域-1306C/T多态性,其结果经DNA测序验证.结果 经ARMS-PCR扩增出MMP-2基因启动子CC、CT、TT三种基因型相应的DNA片段,与DNA测序结果符合.结论 ARMS-PCR技术操作简便、省时、成本低,结果稳定可靠,对于一些SNP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热疗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绪彤;张彩霞;于洪莉

    目的 评价深部聚焦热疗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68例,其中热疗与放化疗联合组30例,放化疗对照组38例,化疗采用FP方案,每周2 d,连用3周,放疗采用常规分割,热疗采用深部聚焦热疗机,提升肿瘤局部温度达42.5℃以上并维持至少30 min,每周2次,共7~12次,均于放疗结束后2 h内进行.两组均于放疗剂量达40 Gy后根据妇科检查及超声结果进行判断,可手术者行根治术,仍无手术指征者追加外照射及~(252)Cf源后装治疗至根治量.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了治疗,联合组手术切除率50.0%(15/30),高于对照组的26.3%(10/38)(P<0.05);联合组的局部有效率为90.0%(27/30),对照组为84.2%(32/38)(P>0.05);联合组的不良反应未高于对照组.结论 热疗联合放化疗可以提高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及局部控制率,不增加放射反应,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子宫颈微偏腺癌的蛋白表达

    作者:张玲;王全红

    目的 探讨对诊断子宫颈微偏腺癌(MDA)有价值的指标.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YisionTM二步法检测9例MDA中CEA、Ki-67、p16、MUC6、MUCSAC、ER、PR、α-SMA的表达情况.另选12例正常子宫颈腺组织及21例其他类型腺癌组织作对照.结果 MDA中CEA、MUC6、α-SMA的阳性表达(表达率分别为66.67%、77.78%、88.89%)显著高于正常子宫颈腺体(0、8.33%、0),MDA中平均Ki-67标记指数(21.03±5.46)亦显著高于对照组(0.12±0.08),而ER、PR的阳性表达前者低于后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MUC5AC的阳性表达在对照组与MD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MDA中MUC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7.78%)高于其他类型腺癌(14.29%),而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11.11%)低于其他类型腺癌(71.43%),二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EA、Ki-67、MUC5AC、ER、PR、α-SMA蛋白的阳性表达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A、Ki-67、MUC6、α-SMA蛋白的阳性表达可能有助于MDA的诊断,腺上皮细胞ER、PR的阴性表达亦支持MDA.p16蛋白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部分普通型子宫颈腺癌的发生、发展,但在MDA中可能不起重要作用.

  • 子宫颈鳞癌组织中运动相关蛋白的表达

    作者:束晓明;季润元;王成海;李小宁;吴健;冯振卿

    目的 探讨子宫颈鳞癌组织和正常子宫颈组织中运动相关蛋白(MRP1/CD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3份正常子宫颈上皮和53份子宫颈癌组织中MRP1/CD9的表达,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3份正常子宫颈上皮组织中MRP1/CD9的表达均为阳性,53份子宫颈癌组织中33份MRP1/CD9的表达降低(P<0.05),子宫颈癌组织MRP1/CD9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 MRP1/CD9在子宫颈鳞癌中表达下调,与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 巨块型子宫颈癌治疗方法比较

    作者:牛书怀;韩素梅;房朝晖;李魁秀;樊晓妹

    目的 比较巨块型或局部晚期子宫颈癌几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并发症及经济性.方法 1991年1月至1993年12月收治的80例巨块型子宫颈癌随机分组(1组、2组)及1994年1月至1997年12月收治的96例巨块型子宫颈癌随机分组(3组、4组).1组40例接受动脉介入化疗+放射治疗;2组40例接受静脉化疗+放射治疗;3组48例接受激光+放射治疗;4组48例接受增加腔内治疗次数(消瘤量).结果 四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75.0%、72.5%、77.1%、75.0%,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分别为65.0%、62.5%、66.7%、64.6%,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直肠炎(便血)发生率分别为12.5%、10.0%、10.4%、27.1%,1组、2组、3组分别与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膀胱炎(尿血)发生率为12.5%、15.0%、8.3%、22.9%.1组、2组、3组分别与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费用(以人民币计算,常规放射治疗花费之外):1组平均14 000元,2组4000元,3组800元,4组1000元.结论 激光+放射治疗是治疗巨块型或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有效方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疗程较短,花费少.静脉化疗与动脉化疗远期疗效相近,但所需设备及费用较低,在没有激光设备时可以推广.

  • 166例子宫颈癌患者相关因素综合分析

    作者:刘俊丽;孙丽君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发病年龄与其病理组织学类型、局部肿瘤大小及盆腔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行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对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行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的子宫颈癌患者16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年龄35岁为界分为A、B两组,A组年龄≤35岁,B组年龄>35岁,对比分析两组病理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结果 A组腺癌、肿瘤直径≥4 cm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局部肿瘤大小、间质浸润深度相比较,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年轻子宫颈癌患者腺癌及肿瘤直径≥4 cm的发生率高,盆腔淋巴结转移率高;盆腔淋巴结转移与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局部肿瘤大小、间质浸润深度密切相关.

  • ⅠB~ⅡA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陈鲁;吕卫国;谢幸;张谷

    目的 探讨ⅠB~ⅡA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107份子宫颈癌组织和30份正常子宫颈组织中COX-2的表达水平.结果 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COX-2阳性表达率为55.14%,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0)(χ2=56.916,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子宫颈癌组织COX-2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子宫颈深间质浸润和脉管内瘤栓有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年龄、复发或转移、肿瘤大小及病理分化程度无关(P>0.05).COX-2阳性组和COX-2阴性组的总体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3,P>0.05).结论 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COX-2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子宫颈间质浸润深度和有无脉管内瘤栓有关,但与预后无关,COX-2表达在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中的意义尚有待验证.

  • 液基细胞学诊断子宫颈病变的价值

    作者:刘月香;王全红;常芳

    目的 评价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检测对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4年12月至2005年12月妇科门诊就诊患者2134例,采用TCT制片,根据TBS诊断标准,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者行阴道镜子宫颈活检及组织病理学诊断.对发病年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TCT阳性检出率为8.37%(178/2126),其中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27例(1.27%),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14例(0.06%),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34例(1.60%),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11例(0.52%),鳞状细胞癌(SCC)2例(0.09%),非典型腺上皮细胞(AGUS)4例(0.19%),有4例提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TCT与活组织病理诊断阳性符合率LSIL为67.65%(23/34),HSIL为90.91%(10/11),SCC为100%;子宫颈病变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55岁年龄组与≥55岁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252,P<0.01).结论 TCT对子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热疗联合放化疗对中晚期子宫颈癌的疗效分析

    作者:宋晓文

    目的 观察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子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60例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采用同步放化疗结合热疗的治疗方案:热疗,采用WE2102-Ⅰ型915 MHz微波治疗机,温度42~43℃,60min/次,2次/周,共10次.放疗,腔内加热后1h进行放疗,体外照射与腔内照射同时交替进行,体外照射采用GK 06-100型直线加速器行6 MV-X线常规盆腔前后对穿两野垂直照射,先行伞盆腔照射DT30 Gy,再予子宫旁野DT20~25 Gy,5次/周,DT2 Gy/次;腔内照射,应用60Co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机(GEP 6型),以A点为剂量参照点,A点剂量42~49 Gy,1次/周,7 Gy/次.化疗,同期给予顺铂(DDP)30 mg/m2,5-氟尿嘧啶(5-Fu)1.0 g/m2,连用3d,每3周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对照组30例采用同步放化疗,方案与试验组相同.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CR+PR分别为26例(89.7%)和19例(6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疗加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子宫颈癌近期疗效好.

  • 介入栓塞综合治疗及同步放化疗对子宫颈癌的疗效比较

    作者:申翠苹;刘红;苗凤英;汪秀芹;邢海燕

    目的 探讨动脉介入栓塞综合治疗对中晚期子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ⅡA~Ⅳ期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途径的不同分为动脉介入栓塞综合治疗组33例及同步放化疗组32例,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动脉介入栓塞综合治疗组有效率为82.1%;同步放化疗组有效率为81.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期间未发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介入栓塞综合治疗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65%;同步放化疗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虚用介入栓塞综合治疗可有效缩小肿瘤体积,消除盆腔内病理高危因素,增加根治性子宫切除的机会,有望提高晚期子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有住院时间短及治疗费用低的优点.

500 条记录 6/25 页 « 12345678...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