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子宫颈腺癌石蜡包埋组织中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型别分布及其与患者年龄的关系

    作者:崔剑峰;刘彬;慈璞娲;刘新伏;张询;陈汶;乔友林

    目的 探讨子宫颈腺癌中人类乳头状瘤病毒( HPV)的分布情况及HPV感染与患者年龄的关系.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纳入32例来自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经病理确诊的子宫颈腺癌患者的标本.采用三明治技术进行石蜡包埋组织的切片,SPF10-PCR技术进行DNA扩增,使用反向杂交线型探针检测技术( LiPA)进行HPV分型;对所有切片进行病理阅片和诊断,分析确诊为子宫颈腺癌标本的HPV分布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例腺癌患者中,HPV阳性率为53.1%(17/32).HPV-18为主要HPV型别,占HPV阳性患者的47.4 %(8/17),其次为HPV-16,占HPV阳性患者的26.3%(5/17).检测到的其他型别为HPV-39、HPV-45和HPV-66;多重感染者1例(HPV- 18和HPV-66).HPV-16与HPV-18相比,其阳性的腺癌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48.6和40.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8).采用<50岁以及≥50岁作为年龄分组,HPV任意型别阳性率在两个年龄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HPV-18在两个年龄组的腺癌患者和HPV阳性腺癌患者中的分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29).HPV-16在两个年龄组腺癌患者中和在HPV阳性的腺癌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P=0.6).HPV-16和(或)HPV-18感染在两个年龄组HPV阳性腺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但在全部腺癌患者两个年龄组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HPV-18和HPV-16是子宫颈腺癌中主要分布的两种HPV型别.HPV阳性尤其HPV-18阳性在年轻的腺癌患者中更为常见.HPV-16阳性较HPV- 18阳性在年龄较大的妇女中更为常见.

  • 子宫颈腺癌96例临床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桂兰;赵宏伟;孙立新

    目的 探讨子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子宫颈腺癌96例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简单随机法抽取同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结果 腺癌发病率呈上升及年轻化趋势.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60.4%,其中Ⅰ、Ⅱ、Ⅲ、Ⅳ期分别为82.9%、51.5%、13.3%、0.子宫颈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包括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的体积、肌层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等.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肌层浸润深度是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是否保留卵巢与预后无关.对ⅠB期患者,综合治疗组的预后好于单纯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颈腺癌的发病率为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早期诊断对于提高子宫颈腺癌患者的生存率非常重要.早期年轻的子宫颈腺癌患者保留卵巢不影响生存率.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预后
  • 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钱露;王侠;杨春华;张艳;徐钰梅;章龙珍

    目的 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瘤内注射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1例确诊中晚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例)行rAd-p53瘤内注射联合同步放化疗,对照组(11例)仅行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束时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6例,稳定(SD)2例,总有效率80%;对照组PR 3例,SD 6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27.3%,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00,P<0.05),rAd-p53的毒副作用主要是自限性发热,两组骨髓抑制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9.50,P> 0.05).结论 rAd-p53瘤内注射在中晚期子宫颈癌的同步放化疗中具有增效作用,rAd-p53瘤内注射是安全有效并方便的治疗手段.

  • 人乳头瘤病毒16 E6基因对子宫颈癌SiHa细胞株中E-钙黏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崔瑜;樊秦娥;校林姣;李春义;李晶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 E6(HPV16 E6)基因对子宫颈癌SiHa细胞株中E-钙黏蛋白(E-cad)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子宫颈癌SiHa细胞中运用瞬时转染体系建立HPV16 E6过表达体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SiHa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及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HPV16 E6转染后细胞中E-cad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载体(加入pcDNA3.1)组和空白对照(未转染质粒)组比较,E6组(pcDNA3-1-HPV16 E6)的细胞存活率更高(均P<0.05),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6组、空载体组与空白对照组的E-cad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6±0.12、0.82±0.14、0.83±0.2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2±0.02、1.33±0.04、1.31±0.05.E6组的E-cad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另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PV16 E6基因瞬时转染过表达能降低子宫颈癌细胞中E-cad的表达,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子宫颈癌患者可溶性尿激酶受体、鳞状细胞癌抗原、人乳头瘤病毒16、人乳头瘤病毒18联合检测的意义

    作者:郭勇峰;郑曙民;李新燕

    目的 探讨可溶性尿激酶受体(suPAR)、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人乳头瘤病毒(HPV) 16、HPV18联合检测在子宫颈癌患者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6例子宫颈癌患者及60名健康对照者血液和子宫颈分泌物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suPAR及SCC-Ag水平,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子宫颈分泌物HPV16、HPV18的表达,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结果 子宫颈浸润癌患者血浆suPAR、SCC-Ag水平均比健康对照组升高[(1.072 5±0.305 2)ng/ml比(0.501 7 ±0.179 3)ng/ml、(0.980 6±0.162 7)μg/ml比(0.261 4±0.006 3)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子宫颈浸润癌患者及原位癌患者分泌物HPV16、HPV18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89%(90/167)和46.15%(18/39),比健康对照组(6.67%,4/6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颈浸润癌患者血浆suPAR水平与SCC-Ag水平呈正相关(r=0.564,P<0.05),子宫颈浸润癌患者子宫颈分泌物HPV16、HPV18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的血浆suPA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颈浸润癌患者血浆suPAR水平与SCC-Ag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尚不能认为子宫颈浸润癌患者血浆suPAR水平与感染HPV16、HPV18有关.

  • 调强放疗在早期子宫颈癌术后阴道残端复发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金华;马翔宇;周丽静;侯友翔;叶伟军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治疗早期子宫颈癌术后阴道残端复发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同期对照研究,对30例早期子宫颈癌术后阴道残端复发患者(试验组)行调强放疗,选择同期行常规放疗的30例早期子宫颈癌术后阴道残端复发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3个疗程T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间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完全缓解(CR) 22例,部分缓解(PR)7例,进展(PD)1例,对照组CR 14例,PR 5例,稳定(SD)7例,PD 4例,试验组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有效率为63.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试验组1例1级放射性膀胱炎,1例1级放射性肠炎;对照组3例阴道直肠瘘,1例3级放射性膀胱炎,2例2级放射性膀胱炎,2例1级放射性肠炎.结论 调强放疗治疗早期子宫颈癌术后阴道残端复发近期疗效满意,优于常规放疗,不良反应可耐受.

  • Survivin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米哲涛;刘伟;郑曙民

    目的 探讨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与子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 检测Survivin在40例子宫颈癌组织、38例子宫颈非典型增生组织、1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得Survivin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0%(24/60)]高于子宫颈非典型增生[42.1%(16/38)]和正常子官颈组织(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与子宫颈癌的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结论 Survivin可能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Rab11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建华;章龙珍;阚岩岩;杨春华;周敏;赵菁菁;王侠

    目的:通过调控Rab11在子宫颈癌HeLa细胞中的表达,观察Rab11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将Rab11 siRNA转染至HeLa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Rab11蛋白表达变化,以转染阴性对照siRNA细胞为对照组,采用CCK8、克隆实验、EdU实验、Transwell小室法体外检测转染后的HeLa细胞增殖能力、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eLa细胞转染Rab11 siRNA组Rab1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1.096±0.091比1.735±0.084,P<0.01)。与对照组比较,转染Rab11 siRNA组HeLa细胞增殖受抑制(吸光度值48 h:0.721±0.092比1.090±0.099;72 h:0.956±0.105比1.482±0.096;96 h:1.231±0.099比1.720±0.174,P<0.01),克隆形成数减少[(36±1)个比(75±8)个, P<0.01],增殖率降低[(33.880±1.902)%比(45.570±2.025)%,P<0.05]。Rab11 siRNA转染组较对照组侵袭率降低[(38.6±0.8)%比(100.0±0.2)%,P<0.01]。结论体外实验证实Rab11表达下调能够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

  • Ⅰ型子宫切除术用于ⅠA期子宫颈癌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袁运水;刘龙阳;易娟娟;聂道梅;陈惠祯

    目的 比较子宫颈癌ⅠA期采用Ⅰ型和Ⅱ型子宫切除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探索Ⅰ型子宫切除术用于ⅠA期子宫颈癌的可行性.方法 对92例子宫颈癌患者(48例ⅠA1期,44例ⅠA2期)行Ⅰ型子宫切除术加选择性盆腔淋巴结切除(研究组),对93例子宫颈癌患者(49例ⅠA1期,44例ⅠA2期)行Ⅱ型子宫切除术加选择性盆腔淋巴结切除(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 %(92/92)、100%(74/74),对照组分别为100 %(93/93)、100%(66/66).研究组泌尿道感染率为0(0/92),低于对照组的13.99%(13/93)(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人均输血量分别为(96.14±17.20)min、(117.35±39.61)ml和0 ml,均较对照组[(116.82±16.30)min、(201.74±46.25) ml、(82.07±16.32) ml]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子宫颈癌ⅠA期患者采用Ⅰ型和Ⅱ型子宫切除术的5年和10年生存率相当,但前者术后泌尿道感染率低于后者,且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和输血量均减少,其用于ⅠA期子宫颈癌是有效的、可行的.

  • 脂筏对子宫颈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程艳香;徐红;周利梅;黄金玲;李秉枢;胡敏

    目的 探讨脂筏对子宫颈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HeLa细胞系分为不处理对照组、脂筏干扰剂组及NADPH氧化酶抑制剂组,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各组培养24h后的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相对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脂筏干扰剂组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0.612±0.051与0.984±0.034),NADPH氧化酶抑制剂组显示了类似的效应(0.591±0.074与0.984±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2,P< 0.05).与对照组相比脂筏干扰剂组及NADPH氧化酶抑制剂组HIF-1α的表达量也明显降低(1.79±0.14与2.56±0.22; 1.54±0.12与2.56±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3,P< 0.05).结论 脂筏可能通过NADPH氧化酶激活途径激活HIF-1α及其下游原癌基因促进子宫颈癌细胞的生长,脂筏干扰剂及NADPH氧化酶抑制剂可能成为子宫颈癌药物治疗新的研究方向.

  • 子宫颈癌俯卧位调强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分析

    作者:邢晓汾;郭瑞嵩;臧志芳;王鹤皋;靳宏星

    目的 研究子宫颈癌俯卧位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大小,为子宫颈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临床靶区体积(CTV)外放计划靶区体积(PTV)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选取行俯卧位调强放射治疗的子宫颈癌患者6例,所有病例治疗时身下垫有孔泡沫板,热塑成形固定膜固定.连续5 d治疗时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拍射正侧位验证片各1张,共60张验证片,通过配准数字化重建图像(DRR)和EPID拍摄的验证片的骨性解剖结构,计算平移和旋转误差.结果 平移误差:左右方向为(3.1±1.8)mm、头脚方向为(3.9±3.3)mm、腹背方向为(4.2±2.6)mm;旋转误差冠状面为(0.8±0.9)°、矢状面为(1.2±1)°.结论 对于子宫颈癌俯卧位调强放射治疗,CTV到PTV的外放应为左右7.1mm、腹背10.8mm、头脚10.4 mm,在患者身体上做摆位的标记线有助于减少摆位误差.

  • 盆腔淋巴结CT检测对根治性放化疗子宫颈癌患者生存的预测价值

    作者:谢文佳;周礼雅;高颜凤;翟田田;吴丽丽;谢良喜

    目的 以治疗前CT评估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状况,探讨其对根治性放化疗子宫颈癌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09年1 1月期间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行根治性放化疗的209例ⅠB~ⅣA期子宫颈癌患者治疗前的CT资料,分别以部位、数目、大小三种方法评估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状况.利用Kaplan-Meier法分析淋巴结转移状况及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对患者总生存的影响,并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ⅠB、Ⅱ、Ⅲ、ⅣA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6.7%(1/6)、48.2%(68/141)、57.4%(31/54)、87.5%(7/8).单因素分析显示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晚、治疗前贫血、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3个、转移淋巴结大径≥2.0cm为预后不良因素(P<0.05);Cox回归模型显示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病理类型及治疗方式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在同步放化疗模式下,以治疗前CT评估淋巴结转移状况仍然可以很好的预测预后.

  • 调强放射治疗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剂量学分析

    作者:于长华;朱卫国;吉雅玲;潘鹏;韩济华;李涛

    目的 比较调强放疗( IM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子宫颈癌放疗中危及器官( OAR)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对36例子宫颈癌患者均同时制定IMRT放疗计划和3D-CRT放疗计划,临床靶区(CTV)包括子宫、子宫颈、阴道等原发肿瘤区域及其以下的淋巴结引流区域.淋巴结引流区的勾画主要以盆腔伴行血管外放1.0 cm得到,闭孔淋巴结从骨盆内缘内外扩1.8 cm,CTV不包括骨盆组织.比较计划靶区(PTV)在45 Gy和50 Gy情况下各敏感组织的受照剂量-体积情况.PTV由CTV边界在三维头脚方向外放1.0 cm,其他方向外放0.7 cm得到.结果 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两组计划敏感组织的受照体积变化,在处方剂量45 Gy剂量时,30、40、45 Gy的敏感组织剂量体积IMRT计划均优于3D-CRT计划.在盆壁淋巴结引流区剂量达到50 Gy时,IMRT计划敏感组织受量亦优于45 Gy时3D-CRT计划.结论 子宫颈癌IMRT可以使周围OAR得到较好的保护,具备临床应用的剂量学优势.

  • 子宫颈癌患者血浆尿激酶受体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郭勇峰;郑曙民

    目的 研究子宫颈癌患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在血浆中的含量,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94例子宫颈痛患者及30名健康妇女(对照组)血浆中口,溶性uPAR(suPAR)的水平.结果 30名健康妇女血浆suPAR水平为(0.5023±0.1724)ng/ml,94例子宫颈癌患者血浆suPAR水平为(1.0433±0.2736)ng/ml.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类型、病理分级、生长类型和肿瘤局部大小与血浆suPAR水平变化无显著相关(P>0.05),临床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和侵犯肌层深度与血浆suPAR水平变化相关(P<0.05).结论 血浆中suPAR水平可能是反映体内整个尿激酶型纤溶酶原(uPA)激活系统活性的指标,它的升高可能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血浆suPAR可作为子宫颈癌患者疗效判断、临床分期、疾病进展及预后预测的一个重要指标.

  • 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维甲酸受体-β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作者:高艳萍;李敏;张颖颖;王翰;贺小红;王泽华

    目的 研究维甲酸受体-β(RAR-β)基因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变化,分析其差异表达与甲基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四种子宫颈癌细胞株、38例子宫颈浸润癌、3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1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RAR-β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对RAR-β蛋白进行定量检测,分析蛋白水平上的RAR-β表达的变化,并与正常子宫颈组织的RAR-β表达情况进行对照.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对细胞系和组织的RAR-βDNA进行甲基化分析,同时分析RAR-β基因的表达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子宫颈癌细胞系、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子宫颈癌组织中RAR-β基因的表达缺失或下降,并与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RAR-β表达情况进行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的表达检测也得到相同的结果.MSP检测发现3种子宫颈癌细胞株、11例癌组织、1例CIN Ⅰ级、5例CIN Ⅱ~Ⅲ级RAR-β第1外显子甲基化表现,甲基化者RAR-β表达均下降.RAR-β基因甲基化状态在不同的病理分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在不同的I临床分期(P≈1.000)及有无淋巴转移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RAR-β基因的表达缺陷在子宫颈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而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是导致基因表达缺陷的主要原因.

  • 子宫颈癌放射治疗后Aurora-A、p21基因的改变

    作者:黄杰;林伟明;沈湘;吴华;李晓妮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子宫颈癌组织Aurora-A、p21基因的转录表达变化与临床放射治疗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RT-PCR的方法检测103例患者子宫颈癌组织中Aurora-A、p21的表达情况及放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103份子宫颈癌组织中89份(86.40%)检测到Aurora-A表达,经放疗后,63份(61.17%)表达减弱、7份(6.80%)表达增强,19份(18.45%)无明显变化,14份(13.59%)放疗前未检测到Aurora-A表达的子宫颈癌组织仍未检测到其表达.有75份(72.82%)组织表达p21,放射治疗后58份(56.31%)表达减弱,3份(2.91%)没有明显改变,14份(13.59%)表达增强,其余28份子宫颈癌组织(27.18%)放疗前后均未检测到p21表达.结论 放射治疗可使子宫颈癌组织中Aumra-A和p21基因表达呈现降低趋势.Aurora-A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及相关蛋白p21和c-myc等的功能,而与放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联系.

  • 早期高危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76例

    作者:王侠;张璐;杜秀平;张临泉;章龙珍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早期高危子宫颈癌的疗效及患者的不良反应.方法 将76例病理确诊的ⅠB2~ⅡA期子宫颈癌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同步放化疗组(A组)和单纯放疗组(B组),A组41例(ⅠB2期20例,ⅡA期21例),B组35例(ⅠB2期18例,ⅡA期17例),两组均采用直线加速器6 MV-X射线根治性放射治疗,外照射DT45 Gy,腔内治疗采用192Ir后装机,A点7 Gy/周,总剂量为35~42 Gy,A组在放疗第1周、第4周同步行化疗:顺铂(DDP)20 mg第1天至第5天,5-氟尿嘧啶(5-Fu)500mg第1天至第5天,亚叶酸钙(CF)100mg第1天至第5天,第7周重复一次化疗.观察近期疗效、5年生存率及放疗、化疗并发症.结果 放疗后3个月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7.5%(CR 37例,PR3例)、80.0%(CR 24例,PR 4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5年生存率(70.7%)明显高于B组(60.0%)(P<0.05);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高于B组,但均能耐受;放疗远期并发症并未增加.结论 同步放化疗能提高早期高危子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生存率,且安全可靠.

  • 子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16、18检测

    作者:郑曙民;陈星;籍海红;王慧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子宫颈原位癌13例,子宫颈癌Ⅰ期32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Ⅱ级12例,对照组54例(慢性子宫颈炎组37例、非研究疾病组17例)进行HPV16、HPV18型荧光基因定量检测,计算出HPV DNA的拷贝数.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HPV16、HPV18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颈癌发生的不同阶段,HPV16、HPV18的感染定量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子宫颈癌HPV含量与肿瘤直径大小、浸润间质深度、淋巴结阳性个数无相关性(r=0.168,r=0.280,r=0.333,P>0.05),;局部肿瘤的直径大小与浸润间质深度呈正相关(r=0.473,P<0.05).结论 致癌性HPV的持续、高浓度存在是子宫颈癌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 子宫颈电圈切除术诊断和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

    作者:沈荣;刘冬青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行子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诊治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子宫颈多点活检病理初步诊断为CIN的患者52例,采用LEEP治疗,对LEEP术后患者随访同时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疗效.结果 LEEP对患者治愈率达98.07%(51/52),对于CIN Ⅰ、Ⅱ级患者治愈率达100%,术后定期随诊,术后1年无CIN复发.平均手术时间7.8min,出血量10ml,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的发生,手术标本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结论 LEEP治疗CIN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出血少、术后阴道排液少,安全有效,成功率高,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是CIN非常理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可有效阻断癌前病变发展为浸润癌.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颈癌45例

    作者:高福梅;王英华;刘彩娥;韩清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颈癌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取子宫颈癌可疑患者45例于术前行TV-CDU检查,二维超声检查记录其形态特点,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肿瘤内的血流情况,测其阻力指数(RI).结果 45例子宫颈癌患者可探及血流信号(RI值为0.51±0.09),与正常子宫颈上皮(RI值为0.82±0.0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14,P<0.001),RI值与子宫颈癌的癌灶直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 RI反映子宫颈癌的血管生成特征.并且与子宫颈癌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术前较准确地预测子宫颈癌内血管生成,可作为子宫颈癌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为其预后评估标准提供依据.

500 条记录 5/25 页 « 12345678...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