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赭曲霉毒素A在谷物及饲料中的研究
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谷物和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其中包括胶体金的制备、金标抗体的制备、试纸条的组装和测试等步骤。测试结果表明赭曲霉毒素A快速检测试纸条对谷物类样品检测限为5 ng/mL,对饲料样品检测限为100 ng/mL,检测时间为10 min,试纸条特异性好,假阳性率小于5%,假阴性率为0。该法使用简单方便,非常适合现场快速检测谷物和饲料中的赭曲霉毒素A。
-
显微镜检查在尿干化学法中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显微镜检查在尿干化学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尿沉渣镜捡与尿干化学同时检测.结果:590例尿干化学全阴性标本尿沉渣镜检总的假阴性率为17.45%,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假阴性率分别5.59%和2.37%.结论:尿干化学法有局限性,不能忽视尿沉渣镜检,两者应联合使用,在高效工作中降低假阴性率,以防漏诊.
-
噬菌体裂解法检测结核杆菌的临床应用研究
自Koch发现结核菌以来,人类对于结核病的发病机理,化学疗法,诊断的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然而迄今为止仍有许多重要问题有待解决.在实验室诊断方面,传统诊断方法都存在严重的缺点和不足,一些新方法有待去探索、研究.如痰涂片查结核杆菌阳性率低,只有30%左右;结核菌培养+药敏结果报告时间长,需要2~3月;结核抗体检测假阴性率、假阳性率都很高;结核菌PCR实验要求高,不易推广.临床上需要灵敏度特异性都很高的实验室诊断方法[1].
-
应用双试剂检测HBsAg在兵检中检测结果分析
在征兵体检中,我县已多年应用双试剂检测HbsAg,结果令人满意,大大地提高了征兵的质量,进一步杜绝了漏检、退兵地现象.选择两家合格厂家生产的HbsAg试剂,对同一标本在同等条件下,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现将近3年内我县适龄青年采用双试剂检测结果作浅显分析.
-
甘肃省1989~2001年痰涂片质量控制结果分析
痰涂片检查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水平.甘肃省从1988年起逐步推行痰涂片检查质量控制, 1994年开始实行全国痰涂片质量控制工作.1989~1993年共抽取痰涂片6147张.涂片质量总合格率为79.0%;染色质量总合格率为87.8%;其中脱色合格率由1989年的58.5%上升到1993年的91.6%,染色性合格率1993年下降为81.6%.镜检质量假阳性率由1989年的9.7%下降到1993年的2.0%;假阴性率由1989年的4.6%下降到1993年的3.5%(表1).
-
优势比在诊断试验评价中的应用
诊断试验是辅助临床医师进行疾病诊断的试验方法,评价诊断试验准确度的常用指标,包括灵敏度(真阳性率,TPR)、特异度(真阴性率,TNR)、假阴性率(FNR)、假阳性率(FPR)、约登指数、似然比(LR)、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等.
-
387例华支睾吸虫病临床分析
早在1938年,黑龙江省即有华支睾吸虫病例报道。根据首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结果,黑龙江省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1.18%,仅次于广东省(1.18%),位居全国第二。随着人们食谱的不断拓展,食生鱼、虾的人越来越多,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现将本站门诊收治的387例来自病区和非病区的华支睾吸虫病分析如下。1 一般情况 已确诊的387例华支睾吸虫病病人中,男317人,女70人。年龄小14岁,大67岁。其中20~50岁的占74.16%。有肝炎病史者101人,合并肝癌的3人 。来自流行区的病人309人,占病人总数的79.84%,非流行病区78人,占20.16%。有生食鱼、虾史者314人,占81.14%。2 临床资料 症状以腹胀、腹泻、肝区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全身乏力、头昏和低热为主。体征以肝肿大为主,剑突下2~3 cm者44例,4~6 cm者16例,>6 cm者3例;肋下1~2 cm者32例,4.4 cm者11例,有黄疸者32例。3 实验室检查 皮试结果:阴性64人,假阴性率16.54%;可疑22人,阳性355人,与粪检符合率达97.42%。粪检检查:采用直接涂片、消化法和改良加藤厚涂片相结合的方法。每种方法均检3片。387例均检出华支睾吸虫虫卵。4 治疗 所有病人均服吡喹酮。采用成人总剂量7.2 g,12次分服的4 d疗法,儿童用量酌减。辅以保肝药物和维生素C。
-
液基细胞学检查系统在肺癌患者痰液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足早期诊断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该方法的假阴性率较高,有报道达20%~60%,液基细胞学检测(LCT)技术在我国应用于妇科肿瘤的筛查和诊断取得公认的效果.
-
DNA倍体分析系统用于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及预测
许多国家防癌普查结果证实,用巴氏涂片作为宫颈癌的筛查方法可使宫颈癌死亡率明显下降[1].然而,由于受取材方法、涂片制作、染色技巧、阅片水平等因素影响,导致巴氏细胞学方法假阴性率达15%~40%[2].巴氏方法与其他常规细胞病理学诊断方法一样,对宫颈癌前病变的发展趋向无法进行预测评估[3].但近十年来有许多新的宫颈癌筛查和诊断方法不断地产生和发展,如阴道镜、组织学荧光分光镜、HPV-DNA检测[4]以及细胞DNA定量分析方法等[5].本文着重介绍DNA倍体分析系统在宫颈癌早期诊断及对癌前病变的发展趋向评估中的作用.
-
细针吸取细胞学的进展
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细针吸取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又称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或称FNA)以其具有快捷、损伤少、经济及准确率高的优点,深受临床医生及患者的欢迎,使其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全身所有的器官.但是,也因其取材较少导致的取材不满意率和假阴性率高,造成对组织结构观察不满意,分型不够细致和确定等缺点而局限了其应用.此方法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较高.
-
单独或联合使用不同示踪剂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单独或联合使用不同示踪荆在定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0例活检确诊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保乳术或改良根治术前接受前哨淋巴结示踪活检.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蓝染组(n=132)、荧光组(n=132)和新型组(即荧光+蓝染联合组)(n=136).蓝染组示踪剂是亚甲蓝;荧光组示踪剂是吲哚氰绿;新型组采用荧光(ICG)联合蓝染双示踪.几种方法均行手术将前哨淋巴结分离出来,单独送病理检查.对比3组中每例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SLN)检出数量以及检出率、假阴性、准确率.结果 新型组每个患者检出的SLN平均数量较蓝染组、荧光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组SLN检出率(97.79%)、准确率(98.49%)较单独蓝染组(86.36%、72.81%)和单荧光组(91.67%、84.30%)高;而假阴性率(0.00%)较蓝染组(16.90%)和荧光组(2.33%)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组较蓝染组检出率、准确率高,假阴性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组即荧光+蓝染联合组检出率和准确率均较蓝染组和荧光组高,且明显降低了假阴性率.新型联合双示踪法更适合用于乳腺癌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对腋窝淋巴结的综合评估,从而对保腋窝有更理想的指导意义.荧光组检出率和准确率均较蓝染组高,且实时可见,更敏感,技术上更容易掌握,也是一种较好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单示踪方法.
-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假阳性和假阴性病例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假阳性和假阴性产生的原因.方法:将我院1248例胆囊术前超声诊断结果、手术病理发现及部分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假阴性率为1.44%,假阳性率为0.16%.假阴性中术前超声诊断胆囊息肉8例,胆汁淤积7例,胆囊息肉并胆汁淤积2例,胆囊肿大1例.假阳性中术后诊断慢性萎缩性胆囊炎1例,慢性胆囊炎并胆固醇息肉1例.结论:超声对胆囊结石的诊断仍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提示超声医生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仔细检查,并进行动态观察,以免误漏诊.
-
回盲部肠管淤积征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与回盲部肠管淤积征的关系,旨在提高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阳性率.方法:对超声检查直接征、间接征及直接征结合间接征三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79例,超声检查直接征阳性率为69.6%(55/79),间接征阳性率44.3%(35/79),直接征或间接征阳性率83.5%(66/79).结论:以超声检查直接征结合间接征诊断急性阑尾炎,能提高诊断阳性率,减少假阴性率.
-
超声造影在肝硬化增生结节及小肝癌鉴别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肝癌是世界上第六大常见恶性肿瘤,占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三位[1],原发性肝癌是肝硬化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小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的早期诊断是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因素.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仍被视为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有创性不易被患者接受,且对于位置深的小病灶假阴性率也较高.二维超声检查因其无创及可重复等优点常作为肝硬化及肝癌的诊断及随访方法.
-
12点与14点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的分析
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常见肿瘤。近年来全球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目前已居男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病死率仅次于肺癌[1-2]。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2]。孙颖浩[3]研究发现上海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为3.7/10万男性人口,北京地区为4.0/10万男性人口,前列腺癌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3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PSA)与直肠指检(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是诊断前列腺癌的常规方法。1989年Hodge等[4]提出6点法前列腺穿刺活检之后,其已成为前列腺癌穿刺的标准方法。但由于初6点法未考虑到前列腺体积,故其临床诊断假阴性率达20%~30%,一些研究者认为6点法没有考虑到前列腺体积,提出增加前列腺穿刺针数的方法可以提高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5-6]。也有不同观点认为增加穿刺针数并不能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而且增加穿刺针数可能导致穿刺并发症发生率的上升[7]。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108例在我院行12点法和14点法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两种方法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检出率及相关影响因素。
-
尿铜蓝蛋白检测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建立铜蓝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开展临床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尿铜蓝蛋白检测并评价其意义.方法对本院内科诊断的720名患者按所患疾病分组,分别收集尿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尿中铜蓝蛋白和微量白蛋白分泌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1)糖尿病病人、糖尿病肾病病人的尿铜蓝蛋白分泌率(ceruloplasmin excretion rate CER)和尿微量白蛋白分泌率(albumin excretion rate AER)的变化趋势呈一致性,二者正相关,r=0.8;(2)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真阳性率为:CER达84%,AER达71%;假阴性率CER 16%,AER 29%.(3)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高血压组CER均值分别为(262±104)ng/min、(549±149)ng/min、(188±70)ng/min.结论 (1)尿铜蓝蛋白检测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2)尿铜蓝蛋白与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性;(3)尿铜蓝蛋白检测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真阳性率并降低其早期诊断的假阴性率.
-
肝癌的误诊与防范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00年全球因肝癌死亡者高达54.86万人[1].在我国,肝癌的病死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二位[2].早期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手段,而由于早期肝癌起病隐匿, 缺乏特征性,甲胎蛋白(AFP)检测有一定的假阴性率,影像学表现又与某些肝脏良性疾病相似,故常发生误诊,使得许多患者错过了佳手术时机.现将肝癌及肝脏良性疾病误诊的常见原因总结如下,供各位临床医师参考.
-
乳腺钼靶X线和乳腺高频彩超在乳腺癌检查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和高频彩超的诊断结果,对钼靶X线和高频彩超的发现率、准确率、假阴性率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乳腺癌检查中的差别,从而为乳腺癌患者找到一种更适合的检查方法.方法:选择2006年4月~200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6例进入本研究,按年龄、肿瘤大直径、肿瘤位置、病理类型随机分为2组:乳腺钼靶X线组44例.高频彩超组42例.2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此86例患者均进行了乳腺钼靶X线和高频彩超检查,其中钼靶X线组只考虑其X线检查笔果,高频彩超组只考虑其彩超检查结果,将结果全部与术后病理相对照.对此2组患者乳腺癌的发现率、准确率,假阴性率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钼靶X线组:44例患者发现肿物及相关病变者37例,其发现率为(94.09%),其中明确诊断乳癌者34例,准确率为77.27%(34/44),良、恶不能确定诊断3例,假阴性率为6,82%(3/44).高频彩超组:42例患者发现肿物者41例,其发现率为/97.62%),其中明确诊断乳癌者38例,准确率为90.4~(38/42),良、恶不能确定诊断3例,假阴性率为7.14%(3/42).锤组间在发现率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准确率和假阴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乳腺癌患者钼靶X线和高频彩超的对比研究,高频彩超的发现率与钼靶X线育差异,高频彩超在独立诊断乳腺癌方面较钼靶X线更有优势,但2者结合则更能弥补各自在诊断上的不足,减少漏诊的发生.
-
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是单一病因传染病中病死率高的疾病.防治结核病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目前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主要有细菌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后两种因为方法学还未完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较高.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分离仍然是诊断结核病的"金标准",是药物敏感性检测的基础.传统罗氏培养法灵敏度低,耗时、耗力,无法满足临床需要.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分离的研究是结核病领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现就近年来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方法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周围组织取样病检对降低前哨淋巴结活检假阴性率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周围组织取样病检对降低前哨淋巴结活检(SLN biopsy,SLNB)假阴性率的意义,同时探讨“跳跃转移”现象对SLNB假阴性率的影响.方法 对2012-03-01-2015-06-30山东省肿瘤医院596例乳腺癌患者采用染料核素联合法示踪SLN,取出SLN后,在不破坏组织解剖结构的情况下,钝性分离并摘除以SLN为中心,直径3~5 cm范围肉眼可见的淋巴结及疑似的淋巴结,并将其定义为SLN周围淋巴结,后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将SLN、SLN周围淋巴结和腋窝其余的淋巴结送病理检查,分析SLN、SLN周围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596例患者SLN示踪成功率为95.1%(567/596),ALN转移率为33.7%(191/567),单纯SLNB假阴性率为9.9%(19/191),将SLN与SLN周围淋巴结合并,其假阴性率为4.2%(8/191),合并后假阴性率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按SLN检出个数(n)将入组患者分为n=1,2,3和≥4共4组,假阴性率分别为19.6%、9.8%、7.3%和2.3%,4组之间假阴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对于SLN检出个数≤3枚的患者,通过SLN周围淋巴结清除后假阴性率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2% vs 4.7%,P=0.021),而SLN检出个数≥4枚的患者,假阴性率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入组患者“跳跃转移”发生率为2.52%(15/596),由“跳跃转移”引起的假阴性率占2.09%(4/191).结论 SLNB的假阴性率与SLN的检出数目相关,对于检出≤3枚SLN的患者,摘除SLN周围组织内淋巴结可将SLNB的假阴性率降至5%以下的可接受水平;由于“跳跃转移”及“转移个体化现象”的存在,SLNB假阴性率不可能完全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