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雷公藤甲素通过上调Ski表达改善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

    作者:陈晓岚;王娜;王婧;吴建华;袁莉;曹英杰;郭乃凤;范亚平

    目的 通过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ki、Smad3的表达,探讨雷公藤甲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UUO组)、UUO+雷公藤甲素(0.2mg· kg-1·d-1)治疗组.分别于术后第3、7、14、21天时处死大鼠,留取各组血清标本,检测Scr、BUN;留取肾组织标本,制成切片经HE、Masson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肾小管间质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肾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Col-Ⅰ)、Ski和Smad3蛋白在各组不同时间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TGF-β1、Ski和Smad3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肾组织中TGF-β1、Ski和Smad3 mRNA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UUO组大鼠Scr、BUN升高(P<0.05);病理结果显示UUO组较Sham组有明显的肾间质纤维化,肾间质损伤评分显著增高(P<0.05);UUO组大鼠各时间点肾组织内Col-Ⅰ、Smad3的表达增加,Ski的表达减少(P< 0.05);UUO组大鼠各时间点肾组织TGF-β1、Smad3蛋白和mRNA表达量增高,Ski蛋白和mRNA的表达减少(P<0.05).与UUO组比较,雷公藤甲素治疗组病理改变减轻(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肾组织Ski的表达增加,Smad3及Col-Ⅰ的表达减少(P<0.05),肾组织中TGF-β1、Smad3蛋白和mRNA的表达减少,Ski蛋白和mRNA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 雷公藤甲素可以通过上调Ski蛋白的表达,抑制TGF-β1、Smad3的表达,减轻肾脏纤维化程度.

  •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子宫颈癌组织中Smad2/3和HPV16 E7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田媛;吴鹏;罗爱月;奚玲;周剑锋;马丁

    背景与目的:Smads蛋白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信号转导的下游信号蛋白,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的重要致癌因素,但目前对两者在宫颈癌发病过程中相互关系的研究尚不充分.本研究拟检测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Smad2/3和HPV16 E7蛋白的表达,探讨HPV感染和Smad2/3蛋白变化在宫颈癌形成和演进进程中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宫颈慢性炎症、3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30例宫颈癌组织中Smad2/3和HPV16 E7的表达情况,比较其在各种病变中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Smad2/3蛋白在慢性宫颈炎、CIN和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0.0%、73.3%和93.3%,宫颈癌组分别与慢性宫颈炎组和CI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宫颈炎组与CIN Ⅲ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 E7蛋白阳性率在慢性宫颈炎、CIN和宫颈癌组织中分别为60.0%、66.7%和83.3%,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ad2/3阳性率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Smad2/3与HPV16 E7表达呈正相关(r=0.271,P=0.015).结论:Smad2/3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PV感染与Smad2/3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密切相关.

  • 扶肾降浊方对肾小管间质损害大鼠TGF-β1/Smads/IL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作者:李春雨;魏晓露;苏玮莲;李国霞

    目的:研究扶肾降浊方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疗效机制。方法在MsPGN动物模型基础上,延长建模时间至20周,使其自然发展为肾小管间质损害模型。实验设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及空白组。中药组给予扶肾降浊方17.01 g·kg-1灌服,西药组以贝那普利1.8 mg·kg-1灌服,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20周,分别于实验第12,16和20周末剖取大鼠肾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Smad7及整合素连接激酶(ILK)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大鼠肾组织TGF-β1/Smads/ILK信号转导通路发生改变,其中TGF-β1、Smad3、ILK mRNA表达上调,Smad7 mRNA表达下调。扶肾降浊方随着给药周期的延长能部分逆转肾小管损害造成的上述mRNA表达异常。结论扶肾降浊方对MsPGN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GF-β1/Smads/ILK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 糖毒清颗粒对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大鼠肾组织 TGF-β1、Smad3及Smad4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曾慧妍;赵玲;宋薇;张娴;李显波;张锦明;卢富华;黄春林

    目的:研究糖毒清颗粒对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Diabetic renal insufficiency,DRI)大鼠肾组织TGF-β1、Smad3及Smad4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糖毒清组。除正常对照组外,采用链脲佐菌素+腺嘌呤灌胃制作DRI大鼠模型,糖毒清组予糖毒清颗粒(4.32 g·kg-1·d-1)灌胃,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均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2个月。检测肾功能中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指标及肾脏组织学观察,并采用RT-PCR法检测肾组织TGF-β1、Smad3及Smad4的mRNA表达。结果糖毒清颗粒组TGF-β1、Smad3、Smad4的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毒清颗粒可明显降低DRI大鼠肾组织中TGF-β1、Smad3、Smad4的mRNA表达,这可能是糖毒清治疗DRI、保护肾功能的分子机制之一。

  • 雷帕霉素通过上调TGF-β/smad信号通路减轻小鼠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作者:李振飞;聂玲玲;陈丽萍;孙雅菲;郭力

    目的 观察雷帕霉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的治疗作用,并研究相关机制.方法 建立C57BL/6小鼠EAE模型,免疫成功后将小鼠分为试验对照组,雷帕霉素小剂量组(0.3 mg/kg/d)和雷帕霉素大剂量组(1 mg/kg/d).应用Knoz评分观察小鼠的临床评分,免疫组化法观察IL-17浸润情况,流式细胞仪观察外周Treg细胞的分化情况,ElISA法观察小鼠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法观察p-smad2和p-smad3表达情况.结果 大剂量雷帕霉素可以明显改善EAE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发病初期,高峰期及缓解期大剂量雷帕霉素组评分分别为(0.14±0.38),(0.43±1.13)和(0.14±0.37),而实验对照组分别为(1.14±0.69),(2.14±1.06)和(2.2±0.75);大剂量雷帕霉素组中可IL-17炎性细胞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浸润为(43±1.83),而实验对照组为(153.5±7.02);大剂量雷帕霉素可以抑制IL-12,IFN-γ,IL-17和IL-23炎性细胞因子同时诱导IL-10和TGF-β抗炎性细胞因子;大剂量雷帕霉素组外周Treg细胞为(10.17±0.68),较实验对照组(3.52±0.32)明显增多(P<0.05);雷帕霉素和TGF-β具有协同免疫抑制作用,体外实验发现雷帕霉素和TGF-β共同作用淋巴细胞后Treg细胞为(13.66±1.89),较单用雷帕霉素(6.23±0.80)或单用TGF-β(4.87±0.85)均明显增多(P<0.05);雷帕霉素可以上调p-smad2和p-smad3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雷帕霉素通过上调p-smad2和p-smad3表达来促进Treg细胞分化,进而改善EAE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TGF-β1诱导的肿瘤细胞CSRNP1/AXUD1基因的表达及转录调节机制

    作者:邓凡;李松玉;许万福;邹志鹏;柯志勇;曾方银

    目的 探讨TGF-β1诱导的肿瘤细胞中CSRNP1/AXUD1基因的表达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TGF-βl或相同浓度下不同处理时间处理指数生长期的人肺腺癌细胞A549和人前列腺癌细胞PC-3,荧光定量RT-PCR检测TGF-β1对两种肿瘤细胞中半胱氨酸-丝氨酸蛋白(cystein-serine-rich nuclear protein,CSRNP1)基因表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效应;培养的A549细胞血清饥饿后,分别在有无TGF-β1 (20 ng/ml)和环己亚胺(30 μg/ml)作用下处理24h,检测TGF-β1诱导的CSRNP1基因的表达是否需要新蛋白的合成;后,分别将SMAD3表达质粒flag-SMAD3和显性失活突变体表达质粒(flag-SMAD3-mu转染A549细胞中,并以空质粒pcDNA3.1作为对照.血清饥饿后,进行有无TGF-β1 (20 ng/ml)处理24h,Western blot确定外源性SMAD3的过表达,荧光定量RT-PCR检测SMAD3的过表达对TGF-β1诱导的CSRNP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TGF-β1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肿瘤细胞中CSRNP1基因的表达,并需要新的蛋白合成.SMAD3的过表达增加TGF-β1诱导的CSRNP1的表达,而显性失活的SMAD3突变体(SMAD3-mu)的过表达则显著降低TGF-β1诱导的CSRNP1的表达.结论 肿瘤细胞中TGF-β1可能通过激活SMAD3及其下游信号通路而诱导CSRNP1基因的表达.

  • 补肾活血化痰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纤维化的影响

    作者:王琼;冼绍祥;杨忠奇;吕冰清;周政;段骄;唐雅琴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化痰法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纤维化机制.[方法]选用2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中药组,10只WKY大鼠(Wistar-Kyoto rat)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12周后,应用Masson染色法检测大鼠左心室纤维化程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左心室Smad3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左心室Smad3表达水平.[结果]中药组大鼠心肌纤维化水平、Smad3蛋白表达水平、Smad3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均P< 0.05).[结论]补肾活血化痰法可能通过抑制Smad3表达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纤维化进程.

  • 脂氧素 A4的抗结肠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谢大泽;王石秀;黄利兴;朱俊;王福财;周南进

    目的:观察脂氧素A4(LX A4)的抗结肠纤维化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2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不造模,仅给予生理盐水灌肠;模型组、CS组、CS/LX A4组建立结肠炎结肠纤维化模型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壳聚糖纳米粒、壳聚糖/LX A4纳米粒灌肠。10 d后取结肠组织检测疾病活动指数(DAI),HE染色法光镜下观察结肠组织组织学损伤指数(HI),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和Smad3蛋白表达量。结果实验第10天,与对照组比较,其余3组大鼠DAI显著升高( P<0.01);CS/LX A4组大鼠DAI低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无论是结肠炎症程度、病变深度,还是隐窝破坏,其余3组结肠组织H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CS/LX A4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和CS组(P<0.05,P<0.01)。模型组结肠组织TGF-β1、Smad3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 CS/LX A4组和CS组结肠组织TGF-β1、Smad3表达量均明显降低( P<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LX A4可以通过下调TGF-β1和Smad3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进而遏制结肠纤维化的进展。

  • 人工冬虫夏草对IPF上皮间充质转分化过程中Smad3核转位和下游靶基因的干预作用

    作者:魏晓群;李时悦

    目的 研究人工冬虫夏草(cultured cordyceps sinensis,Ccs)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过程中的干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系A549,以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5 ng/μL诱导A549向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MF)转分化.MTT法测定不同浓度(2.5、5.0、7.5 、10 和12.5 mg/mL)Ccs对TGF-β1诱导下A549活化的抑制作用;Western-blotting检测10 mg/mL Ccs 对A549向MF转分化中Smad3蛋白表达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10 mg/mL Ccs 对A549向MF转分化中Ⅰ型前胶原(COL1A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管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Ccs可抑制TGF-β1诱导下A549的增殖活化(P<0.05和P<0.01),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其抑制呈上升趋势,具有浓度依赖性.10 mg/mL Ccs可抑制TGF-β1诱导下A549向MF转分化中Smad3蛋白的核转位,下调COL1A1、CTGF、MMP-2、VEGF mRNA 表达水平.结论 Ccs对TGF-β1诱导下A549增殖活化有抑制作用,可逆转TGF-β1诱导下A549转分化中Smad3的核转位,通过下调COL1A1、CTGF、MMP-2、VEGF等基因表达,延缓IPF的进展.

  • Smad3对MDPC-23细胞矿化功能的影响

    作者:

    目的 探讨TGF-β1通路中信号分子Smad3对小鼠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MDPC-23细胞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瞬时转染、酶动力学方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结果 在TGF-β1的作用下,Smad3可以发生转位表达,由细胞浆转入细胞核内.过表达野生型Smad3时,细胞裂解液和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骨钙素分泌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GF-β1促进MDPC-23细胞矿化这一生物学效应的输出受Smad3信号分子的调节.

  • 胃癌组织中SOX2与TGF-β1、Smad3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作者:李春辉;潘理会;刘海旺;程玉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簇2(SOX2)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的表达情况及与胃癌组织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SOX2、TGF-β1及Smad3,检测其在正常胃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OX2、Smad3蛋白在胃癌组的积分光密度(IOD)值低于正常胃组织(P <0.05),TGF-β1在胃癌组的IOD值高于正常胃组织(P <0.05)。 TGF-β1 IOD值的高表达多见于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及Ⅲ~Ⅳ期的胃癌组中(P <0.05);SOX2、Smad3 IOD值的高表达多见于高-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及Ⅰ+Ⅱ期胃癌组中(P <0.05);SOX2、TGF-β1和Smad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IOD值与患病年龄、性别无关(P >0.05)。在胃癌中TGF-β1与Smad3之间呈负相关性;SOX2与Smad3之间呈正相关性;TGF-β1与SOX2之间呈负相关性。结论:SOX2、TGF-β1及Smad3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临床病理特征有关。

  • 脑肠肽改善梗阻性肾病中肾脏纤维化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孙光曦;范理佩;石向华;李民;赵明

    目的:研究脑肠肽对肾间质纤维化及肾细胞凋亡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盐水或脑肠肽治疗组,模型组+盐水或脑肠肽治疗组。对模型组大鼠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动物模型。术后7 d和14 d分批处死大鼠,留取梗阻侧肾组织行Masson染色以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通过免疫组化分析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磷酸化的 Smad3(p-Smad3)的水平蛋白表达,用 realtime-PCR(RT-PCR)法检测α-SMA、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用TUNEL染色法标记凋亡肾脏细胞。结果:脑肠肽通过减少胶原产生,抑制细胞外基质沉积和减少α-SMA 蛋白表达改善肾脏纤维化。同时,脑肠肽通过阻断 TGF-β1/Smad3信号通路,抑制肌成纤维细胞聚集。另外,脑肠肽改善UUO诱导肾小管细胞凋亡。结论:脑肠肽可以减少UUO诱导的肾脏纤维化、改善肾细胞凋亡,有望成为治疗梗阻性肾病肾脏纤维化的药物。

  • 疏肝理肺方对慢性应激条件下哮喘大鼠肺组织中TGF-β1和Smad3表达的影响

    作者:孙天寿;易桂生;郑红;刘凯静

    目的:探讨疏肝理肺方对慢性应激条件下哮喘大鼠肺组织TGF-β1和Smad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应激哮喘组、地塞米松组、疏肝理肺组。采用卵蛋白(OVA)致敏激发哮喘,同时加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法(CUMS)复制慢性应激条件下哮喘大鼠模型,第15天开始,治疗组每天以地塞米松及疏肝理肺方灌胃。 HE染色作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肺组织TGF-β1及Smad3的表达水平。结果:应激哮喘组大鼠支气管壁面积和气道平滑肌面积较正常对照组增厚;与其相比,地塞米松组及疏肝理肺组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应激哮喘组大鼠肺组织 TGF-β1及 Smad3的蛋白和 mRNA 表达均明显升高(P <0.05);地塞米松及疏肝理肺组TGF-β1及Smad3的蛋白和mRNA表达较应激哮喘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疏肝理肺法具有改善慢性应激条件下哮喘大鼠模型气道重塑的作用,此作用可能通过减少TGF-β1及Smad3的表达而实现。

  • Smad3磷酸化促进溃疡性结肠炎的黏膜修复

    作者:陈婷婷;郑丰平;谭嗣伟;陶金;吴斌

    目的:研究小鼠溃疡性结肠炎黏膜损伤与修复过程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转导过程中关键分子Smad3对黏膜修复的作用。方法给予小鼠3%葡聚糖硫酸钠(DSS)饮用5天诱导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再停用DSS 改为正常饮水修复。实验小鼠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3%DSS 5天损伤期组,饮水修复1、2、3、4周组,其中正常对照组小鼠仅饮用蒸馏水。观察小鼠结肠炎修复情况及行结肠组织学检查,检测结肠黏膜凋亡与增殖相关指标及TGF-β信号通路中Smad3及相关蛋白的表达,观察其在损伤与修复中的变化。结果小鼠疾病活动指数在饮用DSS 后上升,修复2周后恢复正常。结肠组织学评分于饮用DSS 5天损伤期时明显升高,修复2周后下降。结肠黏膜凋亡指数于损伤期升至高,至修复3周后降至正常水平。增殖指数于损伤期降至低,至修复3周时升至峰值。结肠黏膜TGF-β表达量在各实验组均升高,而p-Smad3表达量于损伤期降低,修复1周后开始上升。结论TGF-β转导过程中关键分子Smad3的磷酸化促进小鼠结肠炎黏膜的修复。

  • 硅酮凝胶喷雾剂局部喷涂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灵;农晓琳;陈翔;李战;李佳荃

    目的 通过检测硅酮凝胶喷雾剂对兔耳瘢痕动物模型瘢痕纤维组织的影响,探讨硅酮凝胶喷雾剂对增生性瘢痕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8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与硅酮凝胶喷雾剂组,并在每只兔耳腹侧面制作创面建立病理性瘢痕模型.于创口制备术后第28天始在瘢痕部位喷抹硅酮凝胶药物,于术后第56天处死动物,切除耳部瘢痕,HE染色检测瘢痕组织的增生指数(HI)及成纤维细胞数密度(NA),VG染色检测瘢痕组织胶原纤维面积密度(AA),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mad3表达水平.结果 硅酮凝胶喷雾剂组(硅酮凝胶组)的成纤维细胞胞体变小,胶原纤维较稀疏,排列有序;HI、NA和AA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均<0.01);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发现硅酮凝胶组瘢痕组织中Smad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 硅酮制剂可抑制Smad3的表达,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形成,避免过量纤维组织形成,进而抑制瘢痕增生.

  • 紫草油治疗肛瘘术后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诚;蔡而玮;曹娟

    目的 观察紫草油对肛瘘术后临床疗效改善情况以及血清中TGF-β1、Smad3的含量变化.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肛瘘术后患者90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紫草油组、凡士林组和肤痔清组各30例,术后第1天至创面愈合,每天分别给予紫草油、凡士林、肤痔清软膏外用,并于术后第1、7、14、21天观察创面疼痛、水肿、出血情况,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TGF-β1和Smad3含量.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均能缓解术后水肿、疼痛、出血症状;紫草油组在治疗后第21天与肤痔清组、凡士林组比较,水肿、疼痛、出血的积分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第7、14、21天紫草油组与肤痔清组、凡士林组的TGF-β1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内血清Smad3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第21天紫草油组与肤痔清组、凡士林组的Smad3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草油能明显缓解肛瘘术后创面水肿、疼痛、出血情况,且疗效优于肤痔清及凡士林,能有效提高TGF-β1含量及降低血清Smad3含量,促进创面愈合.

  • 细胞凋亡和相关细胞因子在胃溃疡愈合中的意义

    作者:张法灿;梁增文;覃柳;周庆南;梁列新;黄陆颖;蔡联英;陈可和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细胞因子在胃溃疡愈合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胃溃疡治疗前后胃黏膜细胞凋亡,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和SMAD3表达的变化.结果:20例胃溃疡患者抗溃疡治疗后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为66.6%,溃疡全部愈合,平均细胞凋亡指数由治疗前的21.3%下降至治疗后的5.6%,OR=0.031,95%CI=0.005~0.177,治疗前后的EGFR分级无显著差异(P>0.05);SMAD3的吸光值由治疗前的0.912士0.015下降至治疗后的0.352±0.031,OR=0.014,95%CI=0.001~0.132;活动期溃疡ERK1的吸光值为0.861±0.038,OR=39,95%CI=4.177~364.137,治疗后的吸光值明显降低(0.347±0.026,P<0.01).结论:Hp诱导细胞凋亡参与胃溃疡的形成并影响愈合,细胞因子EGFR、SMAD3和ERK1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凋亡而影响胃溃疡的形成和愈合过程.

  • HtrA1、TGF-β1及Smad3在人牙髓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动态表达研究

    作者:班桂飞;陈凤;欧永富;李贤玉;陈文霞

    目的:探讨人牙髓细胞(hDPCs)经矿化诱导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过程中丝氨酸蛋白酶HtrA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Smad3的表达情况.方法:建立体外培养的hDPCs矿化诱导模型,根据矿化时间分为0d、7d、14 d、21d、28 d组,通过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矿化相关因子ALP、Ⅰ型胶原(COL Ⅰ)及成牙本质细胞标志因子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 mRNA的表达证实hDPCs成牙本质细胞向分化并成功建立体外矿化模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矿化诱导过程中细胞内HtrA1、TGF-β1和Smad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矿化诱导后,与对照组比较,矿化结节产生逐渐增多,hDPCs细胞内ALP活性增强(P<0.05).qPCR结果显示,诱导后细胞的ALP、COL Ⅰ及DSPP mRNA表达水平增高(均P <0.05).各时间点HtrA1和TGF-β1 mRNA的表达均高于0d组(均P<0.05),Smad3 mRNA的表达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rA1、TGF-β1可能共同参与hDPCs向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分化的过程,Smad3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补虚祛瘀法对创面修复肉芽组织形成期Smad3,TGF-β1的影响

    作者:郭刚;秦海洸;何长杰;唐汉钧

    [目的]研究补虚祛瘀法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的机理.[方法]采用改良付氏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分为模型对照组、复黄生肌愈创油膏组、补虚方油膏组、祛瘀方油膏组、康复新阳性对照组,运用免疫组化法分别研究各组第10天时创面瘢痕组织中Smad3,TGF-β1的变化.[结果]第10天时,复黄生肌愈创油膏组Smad3,TGF-β1表达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补虚方油膏组Smad3的表达亦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结论]提示复黄生肌愈创油膏在创面修复肉芽组织形成期,对TGF-岛→Smad3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 宫腔粘连电切术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宫动脉血流及子宫内膜组织中Smad2/3的影响

    作者:陈倩雯;梁翠霞;李杏婵;李培凤

    目的::研究宫腔粘连电切术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宫动脉血流以及子宫内膜组织中 Smad2/3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宫腔粘连电切术治疗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7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接受雌孕激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术后接受雌孕激素治疗.治疗前后行超声检查并测定子宫动脉以及子宫内膜的血流参数,采集宫腔粘连组织并测定Smad2、Smad3以及下游分子的表达量,采集血清并测定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治疗3个周期后的排卵日,观察组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宫腔粘连组织中uP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mad2、Smad3、PAI-1、ADAM15、ADAM17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粘连电切术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能够改善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子宫动脉及子宫内膜的血流状态,抑制Smad2/3信号通路所介导的细胞外基质沉积、预防宫腔再次粘连.

269 条记录 11/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