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Injury 중국골여관절손상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265/R
  • 国内刊号: 张东涛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gygjsszzbjb175@263.net
  • 曾用名: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 出版地区: 福建
  • 主编: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撞击征

    作者:王勇;徐友高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通过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撞击征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撞击征32例.结果 32例获得随访16~20个月.术前Constant评分平均38.4分,UCLA评分平均13.4分;术后Constant评分平均89.9分,UCLA评分平均33.2分.术后与术前相比,在疼痛、活动范围、屈肘、肌力及功能恢复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通过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撞击征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舟月分离的影像学观察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磊;张申申;郭卫中

    目的 分析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舟月分离与骨折类型、桡骨短缩、掌倾角、舟月间隙、舟月角的关系.方法 新鲜桡骨远端骨折57例,采用Frykman分型.摄复位前、后腕标准正侧位X线片,测量掌倾角、桡骨短缩、舟月间隙、舟月角.分析舟月分离发生与术后残存时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9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舟月分离,5例骨折复位后残留舟月分离.桡骨短缩在舟月分离组与单纯骨折组存在显著差异.舟月分离矫正组和残留组的掌倾角、桡骨短缩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关节面骨折、桡骨短缩、掌倾角及舟月间隙、舟月角的改变情况对于舟月分离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作为舟月分离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 前侧入路MIPO技术治疗肱骨中下段B、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毛汉兴;马菊花;孙华;张晓峰;陈琦;黄燕峰;胡书华

    目的 探讨前侧入路MIPO技术治疗肱骨中下段B、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前侧入路MIPO技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23例.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11~22个月,平均163个月.2例合并桡神经损伤者术后3个月内恢复.按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与HSS肘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优17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95.7%.结论 前侧入路MIPO技术治疗肱骨中下段B、C型骨折固定可靠、刨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经腰-髂间椎弓根系统固定治疗骶骨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张彬;王万垠;周永福

    目的 分析经腰-髂椎弓根定系统治疗骶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4例骶骨骨折均采用椎弓根系统经腰-髂间行骨折复位及固定治疗,观察骨折复位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24例术后获得随访(14.52±4.58)个月,无感染、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6例术前神经根损伤者术后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术前、术后伤侧骨盆较对侧上移距离、Gibbon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jeed评分优17例,良5例,可2例.结论 采用经腰-髂间椎弓根系统治疗骶骨骨折,复位满意且固定牢靠,但应严格掌握手术技巧,减少并发症.

  • PVP和PKP治疗中重度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丁富军;顾国明;龚景海

    目的 分析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中重度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自2009-01-2013-12诊治的42例中重度椎体压缩骨折,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VP组(21例)和PKP组(21例).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楔形角及后凸角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KP组的楔形角及后凸角的矫正效果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VP或PKP治疗方法均能明显缓解骨质疏松性中重度椎体压缩骨折的疼痛,在矫正楔形角及后凸角的方面,PKP具有更好的疗效.

  • 3种手术方法融合手指近侧指间关节的疗效比较

    作者:宋永焕;林大木;丁健;扬景全;周飞亚;李晓阳;陈星隆;李志杰

    目的 探讨应用交叉克氏针法、交叉克氏针加张力带法、微型钢板螺钉等3种手术方法对手指近侧指间关节融合的疗效分析比较.方法 应用交叉克氏针固定、交叉克氏针加张力带固定、微型钢板螺钉固定等融合63例(73指)手指近指间关节.结果 63例获得5 ~20个月的随访,按TAM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克氏针固定组、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组、微型钢板螺钉组优良率分别62.50%、86.96%、88.89%.前者分别与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术后指间关节骨愈合时间、关节融合失败、创口感染率及手部功能等比较,交叉克氏针加张力带法、微型钢板螺钉固定组无差异,但均优于交叉克氏针固定组.

  • 肱三头肌两侧开窗入路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作者:刘景堂;高秋明;甄平;邓晓文;周顺刚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新手术入路,即肱三头肌两侧开窗入路.方法 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6例采用肘后正中切口,从肱三头肌的两侧作2个开窗入路显露骨折端,行骨折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结果 此入路术中显露骨折端充分,方便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随访3个月~2年,所有骨折均愈合,肘关节功能恢复理想.结论 采用肱三头肌两侧开窗入路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对肱三头肌伸肌装置损伤小,显露骨折端容易,可有效防止桡神经损伤和肘肌失神经支配,肘关节功能恢复佳,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理想入路选择.

  • 自制克氏针外固定架治疗指骨开放骨折31例

    作者:高洪宽;高俊峰;吴丽艳;梁虎;张超

    目的 探讨采用自制克氏针外固定架治疗复杂指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 对指骨开放性粉碎性指骨骨折31例采用一期清创缝合、自制克氏针外固定架牵引治疗.结果 30例获得随访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6~8周.疗效按TAM标准评定:不伴有软组织严重损伤及肌腱断裂的24例手指功能全部为优,7例指骨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及肌腱断裂的优4例,良3例.结论 采用自制外固定架治疗指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可将清创缝合、组织修复及固定骨折一次性完成,且骨折对位及力线良好,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费用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肘前入路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作者:何惠生;费继明;张建选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的肘前外侧入路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4例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采用改良的肘前外侧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研究组),并与同期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手术的35例(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比较2组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肘内翻发生情况.结果 59例获得0.5 ~2年的随访.研究组术后肘关节功能均获得了良好的恢复,与对照组比较,肘内翻畸形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肘关节屈伸障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肘关节前外侧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值得推荐,特别适用于骨折端粉碎不太严重及合并神经血管损伤的患者.

  • 郑氏正骨手法治疗单手多发掌骨骨折

    作者:袁荣霞;袁峰;王勤琴;潘晓文

    目的 探讨采用郑氏正骨手法治疗单手多发掌骨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新鲜闭合性单手多发掌骨骨折采用郑氏正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的情况.结果 32例均获得6个月的随访,均获骨性愈合,TAM评分优良率90.6%.结论 采用郑氏正骨手法治疗单手多发掌骨骨折操作规范易行、疗效满意、费用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 克氏针阻挡技术治疗Mallet骨折

    作者:胡晓音;赵椰枫;王鸥;章恺;张麒云;郑为成;许伟凡

    目的 探讨克氏针阻挡技术治疗Mallet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克氏针阻挡技术治疗的14例Mallet骨折,采用闭合复位,手指远节指间关节(DIP)极度屈曲下钻入阻挡针,然后骨折复位、DIP伸直下以第2枚针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平均4.9个月的随访,均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Crawford评分:优9例,良5例.DIP平均屈曲78°,伸直丧失平均1.8°.结论 采用微创的克氏针阻挡技术治疗Mallet骨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 胸锁关节功能重建的临床病例分析

    作者:谢志云;王小勇;朱祖巍;徐志旺

    目的 探讨临床上重建胸锁关节功能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锁骨近端骨折及急性胸锁关节前脱位12例均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联合韧带修复治疗.结果 12例获随访6~18个月,疗效评定结果均为优,术后Rockwood评分为(14.00±0.50)分.结论 使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联合韧带修复重建胸锁关节功能具有以下优点:动态牢固固定,符合胸锁关节生物力学;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软组织剥离少,手术创伤小;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

  • 第1掌背动脉联合指背动脉为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一期修复示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

    作者:李小荣;黄凤琪;张茗慧;梁孟波

    目的 介绍一种新型有效的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示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第1掌背动脉联合指背动脉为蒂设计轴、旋转点行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一期修复示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28例.结果 本组28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7例皮瓣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皮瓣暗红、青紫、肿胀、表面张力性水泡,予及时处理后,皮瓣血运好转.随访4个月后24例示指上述皮瓣外观良好,感觉稍减退,运动良好,8个月~1年后感觉基本恢复,运动功能良好.结论 第1掌背动脉联合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解剖相对固定,走行及交通吻合支比较恒定,皮瓣存活率高,修复面积大,值得推广.

  • 腰椎-髂骨固定治疗合并腰椎-骨盆不稳型骶骨骨折体会

    作者:陈光;刘涛;周晓永;于博凡;王伟;程应全

    目的 探讨腰椎-髂骨固定术在骶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对12例合并腰椎-骨盆不稳型骶骨骨折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术后获得8~24个月的随访.所有骨折均愈合,10例神经损伤者中9例得到较好恢复,Gibbons评分由术前(5.36±0.72)分恢复至术后(2.26±0.74)分.结论 腰椎-髂骨固定是治疗合并腰椎-骨盆不稳型骶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可以重建腰-骶-骨盆关节的稳定,避免进一步神经损伤及恢复目前的神经损伤.

  • 自由设计的穿支皮瓣在修复供区创面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寿建国;付彪;汪可新;陈怀海;王刘东

    目的 探讨自由设计的穿支皮瓣修复供区创面的效果.方法 应用自由设计的穿支皮瓣转位修复供区创面16例.结果 术后16例供区创面一期直接关闭,15例自由设计的带蒂皮瓣全部成活.1例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支皮瓣术后48 h色泽变暗,经部分拆线减张及改变上肢放置的体位,皮瓣成活.13例获得随访平均10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不臃肿,供区外形自然美观.结论 实施自由设计的穿支皮瓣修复供区创面,外形自然美观,功能无缺失.

  • 锁定钢板内固定失效的原因分析

    作者:夏炎;李云龙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失效的原因.方法 11例内固定失效患者中9例发生钢板断裂,1例螺钉断裂,1例骨折移位螺钉切割出关节面,其中9例行二次手术翻修.结果 9例翻修患者其中8例获得随访,时间3~26个月,骨折均愈合.结论 骨折不愈合是所有内固定失效的根本原因;严格把握锁定钢板的适应证、遵守锁定钢板的使用原则,在医生指导下行功能锻炼及负重可以有效避免内固定失效.

  •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肩袖慢性钙化性肌腱炎

    作者:黄炎;姚建华;刘晨;伍罕;孙维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肩袖慢性钙化性肌腱炎的指征、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57例有症状的肩袖钙化性肌腱炎进行治疗,其中15例行非手术治疗6个月效果欠佳,采用关节镜下手术清除病灶的方法治疗.结果 15例获得随访8~24个月.15例术后VAS评分(1.0±0.5)分,术后Constant-Murley评分(92.2±4.3)分,两者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活动度恢复良好.结论 钙化灶出现于肩峰下或病灶巨大时宜行手术治疗,关节镜下清除钙化灶治疗肩袖慢性钙化性肌腱炎安全有效.

  • 微创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陈开明;曹立颖;尹小锋;严照明;林斌珍

    目的 评价微创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窥镜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对49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均行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全内窥镜下微创椎间盘切除术.结果 49例获得6~9个月,平均7个月的随访.术后各随访时间的腰痛及腿痛VAS、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疗效评定按腰椎改良MacNab功能标准:优22例,良26例,可1例.结论 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微创、有效.

  • 经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联合钛板内固定治疗伴后纵韧带骨化的连续型多节段颈椎病

    作者:孙玉军;滕晓

    目的 探讨分析经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联合钛板内固定治疗伴后纵韧带骨化的连续型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4例伴后纵韧带骨化的连续型多节段颈椎病采取显微镜辅助下经颈前路进行椎间盘摘除、高速微型磨钻磨薄增生骨赘及枪式咬骨钳去除增生骨赘,并进行椎间cage植骨融合.结果 24例获得平均18.3个月随访,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四肢肌力明显增强,用筷进食准确性及行走稳定性明显提高;按JOA评定标准:优12例,良8例,好转4例.结论 颈前路椎间盘摘除、磨骨咬骨联合cage椎间置入钛板内固定治疗伴后纵韧带骨化的连续型多节段颈椎病,既充分减压,又较好维持椎体稳定性,是目前治疗伴后纵韧带骨化的多节段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 肱骨干中下1/3陈旧性骨折16例治疗体会

    作者:曹海泉;杨双石

    目的 探讨肱骨中下1/3陈旧性骨折的特殊性与治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方法 回顾16例肱骨陈旧性骨折,包括非手术治疗5例,手术治疗11例,根据就诊时肘关节功能情况及随访X线表现选择合适时机开始功能锻炼.结果 16例获得随访6~24个月.非手术治疗优良率100%,手术治疗者术后出现桡神经损伤2例,完全恢复1例,肘关节僵硬1例.结论 肱骨陈旧性骨折有其特殊性,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骨折类型综合考虑,选择手术治疗时应慎重.

  • 自制克氏针外固定架结合掌背动脉岛状皮瓣治疗慢性指骨骨髓炎

    作者:刘增兵;贾杰;武志辉;刘永峰;王世辉;戴允东;梁虎

    目的 探讨采用自制微型克氏针外固定架结合掌背动脉岛状皮瓣治疗近中节指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创新性应用自制微型克氏针外固定架结合掌背动脉岛状皮瓣治疗近中节指骨慢性骨髓炎11例.结果 11例获得随访6~18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无骨髓炎复发,所有伤口均一期愈合,皮瓣成活良好,患指外观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 采用上述方法治疗近中节指骨慢性骨髓炎效果确切、费用低廉、手术难度适中,值得推广应用.

  • 脊柱外固定系统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刘建标

    目的 探讨脊柱外固定系统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新鲜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胸腰椎压缩骨折21例均采用脊柱外固定系统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 21例获得随访12~18个月,后凸Cobb角由术前(20.71±8.24)°恢复到术后(4.12±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2,P=0.000 873);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56.14±13.81)%恢复到术后(92.80±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75,P=0.000 534),术后1年后凸Cobb角平均丢失2.3°.结论 脊柱外固定系统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新鲜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点.

  • Colles骨折手法整复中远期疗效分析

    作者:杨焕友;张楠;杨振建;王斌;李瑞国;杨春燕

    目的 评价Colles骨折采用闭合手法整复治疗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对Colles骨折46例采用手法整复夹板或石膏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平均6年2个月的随访,按Stewart改良的Sarmiento评分标准对桡骨远端骨折影像学评估:优35例,良11例.按Garland和Werley评分标准评定腕关节功能,Colles骨折合并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2l例):优3例,良7例,可2例,差9例,优良率47.6%.Colles骨折不合并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25例):优18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8.0%.两者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尺骨茎突骨折预示着疗效不佳,Coles骨折经手法整复,完全或接近恢复骨性解剖参数基础上,Colles骨折无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腕部功能优于合并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的功能.

  • 体外数字伤椎定位结合双探针定位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T12L1压缩骨折

    作者:汤长华;杨惠林;张晓慧;周晓宇;赵曙;张杰;纪兆亮;朱冬承

    目的 探讨采用体外数字伤椎定位结合双探针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T12L1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体外数字伤椎定位结合双探针应用PKP治疗T12L1压缩骨折12例.结果 12例获得随访3~30个月,平均15个月.疼痛VAS评分由术前(7.33±1.07)分恢复为术后1周的(1.17±0.39)分,并维持稳定.Cobb角由术前(21.25±2.67)°恢复为术后1周的(8.67±3.75)°,并维持稳定.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由术前(51.95±4.85)%恢复为术后1周的(83.31±7.74)%,并维持稳定.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体外数字伤椎定位结合双探针应用PKP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可明显减少医患双方X射线接触量,适用于T12L1等常见部位骨折的微创治疗.

  • 寰枢椎椎板减压联合寰枢椎椎弓根钉术中复位固定融合术治疗新鲜工Ⅱ型齿状突骨折并颈髓损伤

    作者:严坚强;孙奎;梁必如;吴俊哲;池科德;李大刚

    目的 总结应用经后路寰枢椎椎板减压联合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提拉复位固定颗粒状植骨融合术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并颈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11-2013-05对7例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合并颈髓损伤应用经后路寰枢椎椎板减压联合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提拉复位固定颗粒状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检查寰枢椎复位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血管及脊髓神经的损伤.所有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较理想,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以及骨折不愈合.结论 后路寰枢椎椎板减压联合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术中提拉复位固定颗粒状植骨融合是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并颈髓损伤比较理想的术式选择.

  • 不同方案治疗手部创伤后早期肿胀的疗效比较

    作者:朱晓东;蒋富贵;翁峰标;徐良;田志刚

    目的 探讨不同方案治疗手外伤后肢体肿胀的疗效,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将96例手外伤患者以受伤时间为序随机分为3组:单纯甘露醇组(A组),单纯七叶皂苷钠组(B组),小剂量甘露醇和七叶皂苷钠联合应用组(C组),每组32例.结果 A、B、C组手部肿胀消退时间分别为(5.56±2.05)、(5.44±2.21)、(4.10±1.70)d,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4.38%、90.63%、96.88%.3组在手部消肿时间及疗效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手部消肿时间明显短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B组间比较,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露醇与七叶皂苷钠均具有良好的消肿作用,两者联合应用时其疗效更为明显,推荐联合应用方案.

  • 单侧椎弓根钉联合cage自体颗粒骨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

    作者:孔鹏;徐展望

    目的 探讨单侧椎弓根钉联合cage椎间自体颗粒骨植骨融合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采用经单侧椎弓根置入钛钉联合椎间隙置入1枚cage融合器自体颗粒骨椎间植骨融合的手术方法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42例的情况.结果 42例获得3~4个月(平均3.5个月)的随访.术后1、6、12周的JOA、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疼痛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采用单侧椎弓根钉联合cage自体颗粒骨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拇指桡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

    作者:徐风瑞;李玉;何明武

    目的 研究应用拇指桡背侧皮瓣逆行转位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对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13例,应用拇指桡背侧血管筋膜蒂皮瓣予以修复.结果 13例获得0.5 ~2年的随访,皮瓣均获存活,拇指末节缺损处饱满,患指功能与外观较满意.结论 拇指桡背侧皮瓣对修复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确切,愈合后皮肤质地弹性较好,对拇指屈伸外展等功能无影响,尤其适合修复拇指末节指腹侧以及末节偏桡侧的皮肤软组织缺损.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选择与疗效观察

    作者:李景欣;李立新;何发胜;陈勇;许兆光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SCIWOFD)的治疗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CSCIWOFD治疗前后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及采取的治疗方案,包括非手术治疗、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后路减压内固定或前后路联合手术.结果 本组获得随访6~48个月,治疗前JOA评分(8.7±3.2)分,治疗后为(13.2±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率(68.2±12.2)%,优良率84.6%.结论 对于CSCIWOFD根据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颈椎附件结核的诊断和治疗(附2例报道)

    作者:陈应超;李青;张爱明;梁道臣;赵成毅;梅治;姚海燕;范志丹

    目的 探讨颈椎附件结核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例诊断为颈椎附件结核患者,评估CT、MRI、病理检查结果及试验性抗结核治疗在诊断颈椎附件结核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手术和非手术治疗联合外支具固定制动对颈椎附件结核患者恢复的影响.结果 2例均获得随访,1例抗结核治疗联合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随访1年后未见复发,另外1例为年轻患者,给予抗结核治疗1年联合颈部外支具制动3个月后患者完全恢复,未见复发迹象.结论 CT及MRI是诊断脊柱附件结核有价值的方法,病理检查及结合试验性抗结核治疗有利于进一步诊断附件结核,药物抗结核治疗是治疗脊柱附件结核的主要方法,手术治疗在病灶清除及重建脊柱稳定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戴世友;栾舰;林勇;赵永生;历强

    目的 比较肌间隙入路和传统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9-06-2012-01选择45例胸腰椎骨折随机分为肌间隙组和传统组,分别自椎旁肌间隙和后正中入路进行椎弓根钉内固定.结果 肌间隙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48 h VAS评分以及术后10个月JOA评分等方面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改良指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王同富;庞海涛;张净宇;曲平艳;于铁强

    目的 探讨手指近、中节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 对8例(8指)手指近、中节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治疗中,应用改良指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联合血管、神经吻合修复,术后石膏固定伤指于休息位3周,逐渐锻炼伤指屈伸功能.结果 术后8例获得随访4~18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色泽、张力正常,供皮区外观较好,功能无明显影响.根据TAM系统评定方法:优5例,良2例,差1例.结论 采用改良指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满意.

  • 伤椎过渡钉辅助复位技术在重度胸腰椎骨折脱位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马骏雄;刘军;项良碧;王琪;陈语;于海龙

    目的 探讨伤椎过渡钉辅助复位技术在重度胸腰椎骨折脱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2010-01-2012-01应用伤椎过渡钉复位技术治疗重度胸腰椎骨折脱位13例.术前影像学证实伤椎椎弓根均破坏,无法置钉,常规行后路手术,伤椎过渡钉辅助复位后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结果 13例获得随访10个月~2.5年,平均1.5年,骨折脱位复位满意,术后伤椎高度和Cobb角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无破坏.结论 对于复位困难的重度胸腰椎骨折脱位,当伤椎椎弓根破裂无法置钉时采用伤椎过渡钉辅助复位技术联合后路钉棒系统可以获得满意的复位效果,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临床效果满意.

  • 2种胸腰椎骨折分型在不同专业医师中应用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研究

    作者:张奎渤;詹鸿锐;黄丽娟;张蓓蓓;黄宗文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的Denis分型和胸腰椎损伤分类及严重程度评分(TLICS)分型系统在不同专业医师中应用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方法 分别由不同专科医师采用2种分型方法对85例胸腰椎骨折进行分类,间隔2个月后再次分型.分析2种分型的观察者间可信度和观察者内可重复性.结果 按观察者间可信度,Denis分型的Kappa值在0.632~0.735,平均为0.661(基本可信).TLICS分型具体分值的Kappa值在0.217~0.316,平均为0.273(轻中度可信).TLICS的推荐治疗分类Kappa值在0.641~0.764,平均为0.704(基本可信).按观察者内可重复性,Denis分型Kappa值在0.375~0.580,平均为0.459(中度可信).TLICS分型具体分值的Kappa值在0.319~0.478,平均为0.380(轻中度可信).TLICS的推荐治疗分类Kappa值在0.617~0.785,平均为0.724(基本可信).结论 胸腰椎骨折的Denis分型在各个专业医师中应用的可信度较好,仍有一定的临床价值.TLICS评分的推荐治疗分型在各个专业医师中的可信度与可重复性均更高,更有利于相互交流及指导治疗.

  • 斜T形钢板与外固定架均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对比

    作者:朱成栋;夏建忠;乔高山;印文彩;朱乐银

    目的 比较斜T形钢板与外固定架均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6-01-2013-06分别采用斜T形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44例.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12~18个月(平均16.5个月)的随访.术后12个月采用腕关节功能Gartland-Werley评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内外固定组优良率分别为81.0%(17/21)、82.6%(19/23),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2%(2/21)、13.04% (3/2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内固定组掌倾角、尺偏角明显优于外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固定方式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均可达到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斜T形钢板内固定术后短期内影像学结果稍好,对于远期疗效而言,选用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有创伤小、恢复快、成本低、操作方便等特点.

  • 棘突-侧块锁定法改良颈后路单开门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林泉;周长嵩;陈挺霖;崔为良

    目的 设计并评价棘突-侧块锁定法改良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疗效.方法 在尸体上行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在门轴一侧的侧块及棘突基底处分别钻孔,开门后用普通钛质皮质骨螺钉通过棘突孔和侧块孔将其固定,使椎板维持在开门状态.经尸体上试验成功后于2009-01-2013-06对13例脊髓型颈椎病行该手术.结果 13例获得6~36个月,平均14.6个月的随访.无患者出现颈项部及肩背部疼痛和肌肉痉挛;僵硬感和活动受限;未见螺钉松动和再“关门”现象,也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棘突-侧块锁定法改良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操作简单,维持“开门”确切,近中期疗效满意.

  • 老年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手术策略及疗效评估研究

    作者:蔡滕;许斌;陈勇

    目的 分析椎体成形手术策略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自2009-09-2012-09行PVP治疗的38例(45个椎体)与PKP治疗的42例(45个椎体)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组椎体前缘高度保持度PKP组具有明显优势(P <0.001),各组术后较术前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但2组之间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骨水泥渗漏率显著低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椎体成形术手术策略选择上,需按照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总体上说PVP组在安全性上要优于PKP组,PVP可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的首选方法.

  • 腰椎滑脱复位和脊柱骨盆形态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梁杰;杜远立;陈波;周才胜;吴咏德;伍伟飞

    目的 探讨矢状面形态对腰椎滑脱复位的影响及复位与矢状面变化的关系.方法 分析本院34例滑脱患者,根据滑脱复位程度分为部分复位组(<50%)和完全复位组(>50%).矢状面参数包括骨盆倾斜角(PT)、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矢状面偏移(SVA)、骨盆入射角(PI).2组间差异采用配对样本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完全复位组11例,部分复位组23例.术后LL明显低于术前(P =0.000);PT术前明显高于术后(P=0.017);而PI、SS、TK和SVA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手术前后TK、LL、PI、SS、PT、SVA变化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前TK、LL、PI、SS、PT、S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滑脱患者手术中,复位有利于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复位并不能改善脊柱矢状面形态.

  • 经椎间孔楔形截骨术治疗创伤后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

    作者:胡治平;赵慧毅;华强;张衣北

    目的 评价经椎间孔楔形截骨术治疗创伤后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伴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6-02-2013-02采用经椎间孔楔形截骨术治疗的创伤后胸腰椎后凸畸形伴脊髓损伤32例.通过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的Cobb角、VAS评分、Frankel分级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及后凸畸形矫正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6~72个月,平均26.2个月,后凸Cobb角术前平均45.6°,术后平均5.8°,VAS评分术前平均为8.2分,术后平均为3.1分.两者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术前C级2例,D级25例,E级5例,术后C级1例,D级21例,E级10例.所有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采用经椎间孔楔形截骨术治疗创伤后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其是一种“张开-闭合”式截骨方式,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神经松解减压彻底、截骨矫形效果好等优点,是治疗创伤后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比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方式.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同部位骨密度精确性比较及临床意义

    作者:胡俊;钱邦平;邱勇;王斌;俞扬;朱泽章;蒋军;季明亮

    目的 比较强直性脊柱炎(AS)不同部位骨密度(BMD)测量精确性.方法 对27例AS均行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BMD,测定并记录腰椎、股骨颈和桡骨远端BMD Z值.记录患者病程,根据病程将患者分为A组(早期组,病程<10年)和B组(晚期组,病程≥10年).结果 A、B组腰椎BMD Z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股骨颈与桡骨远端BMD Z值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腰椎BMD更低,更能反映患者的低骨量状况;B组腰椎BMD增高,股骨颈BMD更能反映患者的低骨量状况.结论 在早期AS患者中,腰椎BMD具有更好的精确性,更能准确反映其低骨量状态;但在晚期AS患者,腰椎BMD精确性降低,股骨颈BMD更能准确地反映其低骨量状态.

  • Henry入路掌侧解剖锁定钛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

    作者:曾青东;梁文清;胡旭军;李海波

    目的 探讨Henry入路掌侧解剖锁定钛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0-03-2013-05采用Henry入路掌侧解剖锁定钛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73例,根据AO/ASIF分型:C1型骨折35例,C2型骨折26例,C3型骨折12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2.9个月.所有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无感染、背侧肌腱激惹症状、腕管综合征、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根据Dienst关节功能评估标准:优37例,良30例,可6例,优良率为91.8%;按照改良的McBride评分腕关节评估标准评定:优35例,良31例,可7例,优良率90.4%.结论 Henry入路掌侧解剖锁定钛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骨折复位固定满意,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值得临床推广.

  • 低分子肝素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前静脉血栓预防作用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杨辉;张建利;吕广波;张持晨;马同敏;梁辉;常德勇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前静脉血栓的预防疗效.方法 自2012-07-2013-10共收治下肢骨折136例,其中发生下肢静脉血栓24例.以24例血栓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剩余112例作为对照组,应用4个配比因素进行1∶1配比,4个因素分别是年龄,骨折部位,是否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是否为多发骨折,形成24对病例.对这24对病例使用SPSS进行分析,计算OR值,P值和95%可信区间.结果 使用SPSS 13.0计算OR比值为0.5,95%可信区间为[0.10,2.39],P=0.388.结论 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不能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建议使用综合方法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 CT精确定位穿刺与常规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Kümmell's病的对照研究

    作者:杨小彬;贺宝荣;郝定均;闫亮;昌震

    目的 通过和常规穿刺的对照研究,探讨CT精确测量定位单侧穿刺在治疗Kümmell's病中应用的可靠性,安全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1-01-2013-01诊治的64例Kümmell's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为CT精确定位组,B组为常规穿刺组,2组均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结果 64例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1.9个月,A组射线暴露次数、手术时间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骨水泥分布状态要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渗漏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Kümmell's病患者,CT精确定位穿刺法骨水泥分布状态要优于常规穿刺组,该技术操作简单,明显减少了患者和术者的射线暴露次数,安全性更高.

  • “肘关节稳定环”概念和重建原则的提出和临床意义

    作者:刘观燚;李庆;王强;校佰平;庄云强;马维虎;徐荣明

    目的 提出“肘关节稳定环”概念并在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治疗根据相应环的各个部分损伤进行重建,评价临床疗效.方法 提出“肘关节稳定环”概念,将“肘关节稳定环”划分4个部分,并提出2个重建原则:“3/4”原则和“2个优先”原则.自2009-07-2012-07诊治20例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包括肘关节恐怖三联征17例,经尺骨鹰嘴骨折脱位3例.手术重建目标为外侧环(外侧副韧带)、下侧环(又分为下外环桡骨头、下内环尺骨鹰嘴和近端冠状突骨折),内侧环(内侧副韧带)未予手术干预.结果 术后X线片未见内固定失败和松动,未见肘关节不稳,术后骨折均于术后4个月愈合,未见骨折不愈合.出现异位骨化2例,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54~95分,平均80分,其中优5例,良10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为75.0%.结论 “肘关节稳定环”概念的提出及按照稳定环的各个部分进行有效地固定重建对于复杂肘关节损伤的重建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肱骨近端锁定板治疗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

    作者:舒荣兵;吕仁发;陈小芳;周江军;吴刚;刘加钱

    目的 观察肱骨近端锁定板治疗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01-2013-01应用肱骨近端镇定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15例,按Seinsheimer分型,Ⅰ型2例,Ⅱ型10例,Ⅲ型2例,Ⅳ型1例.结果 所有患者获5~24个月的随访,骨折于术后2~3个月获临床愈合,术后5~10个月骨性愈合后行内固定取出,术后3例出现过度生长,增长0.4~1.2 cm(平均0.8 cm).未出现髋内翻,钢板断裂、关节僵硬,肢体短缩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按Sanders标准:优13例,良1例,可1例.结论 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是一种操作简单、固定牢固、愈合率高和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 垂直双钢板和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作者:郭永智;王晓伟;李连华;赵建文;李绍光;彭城;何红英;刘智

    目的 评价垂直双钢板和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10-2012-06采用垂直双钢板和平行双钢板治疗的52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其中垂直双钢板固定(A组)27例,平行双钢板固定(B组)25例.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平均18个月的随访,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A、B组肘关节伸屈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MEPS评分、优良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垂直双钢板和平行双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根据骨折的形态、患者的个体情况等选择适合的内固定方式.

  • MRI脂肪抑制成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K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勇;周枫;张云庆;邓雄伟;方剑锋;杨惠光

    目的 评价MBI脂肪抑制成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8-02-2013-08对8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行PKP治疗,根据入院前X线片及CT检查,分为单椎体组(56例)和多椎体组(32例).术前行MRI脂肪抑制成像检查确定骨折椎体,比较2组行MRI检查前后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单椎体组和多椎体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9%和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的X线片及CT检查对于骨质疏松性多发椎体骨折容易漏诊,MRI脂肪抑制成像能够提高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诊断率.

  • 钢筋腰椎管贯通伤1例

    作者:黄连水;郭林新

    笔者于2012-03诊治1例钢筋致腰椎管贯通伤,经救治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62岁,不慎从2 m高阳台上坠落,侧身位掉落,后被竖立在地面上一直径约1.5 cm、长约50 cm钢筋自腰部侧方刺入(图1),当即出现腰部剧烈疼痛、出血,伴左足部皮肤麻木.查体:右下腰部见一长40 cm螺纹建筑钢筋外露,局部可见部分衣物带入伤口,腰椎活动受限,左足背、足底及跟部皮肤感觉减退,左踝部及各足趾跖屈、背伸均受限,肌力约3级,其余肌力正常,肛门括约肌收缩力减弱.

  • 单节段胸椎管狭窄伴同节段脊膜瘤1例

    作者:齐丙海;沈文强;赵胜新;刘永兴;杨文超

    笔者于2014-02诊治单节段胸椎管狭窄伴同节段脊膜瘤1例,报道如下.1 病例报道患者,男,68岁,诉双下肢麻木无力3个月,加重伴走路不稳15 d入院.查体:胸部束带感,胸部(平乳头)及双下肢麻木,双上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Ⅳ(+),肌张力稍高,拇背伸肌力Ⅳ(+),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未引出,鞍区感觉麻木,无大小便失禁,肛门收缩正常,双侧Kerning征、Babinski征、Hoffmann征均未弓出.双侧髌阵挛(-),踝阵挛(+).

    关键词:
  • 腰椎间盘突出游离至椎间孔上部1例

    作者:郭新军;朱卉敏;王衡;邵科武;刘英杰;张锴

    笔者于2014-05诊治腰椎间盘突出游离至椎间孔上部1例,报道如下.1 病例报道患者,男,74岁,主因间歇性跛行14年,加重1个月来院求诊.自述1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腿间歇性疼痛,行走距离1000m余,曾采用针灸、按摩、膏药外敷及口服止痛药物等治疗,症状时轻时重.1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疼痛沿右大腿前内侧放射至右小腿内侧,行走距离约10 m,骑三轮车或卧床屈髋屈膝位时疼痛减轻,非手术治疗无效.检查:L3、4棘突右旁压痛叩击痛阳性,沿右大腿前内侧放射至右小腿内侧,右小腿内侧皮肤感觉减退,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股神经牵拉试验右侧阳性,双下肢肌力Ⅴ级,膝跟腱反射存在,踩阵挛、髌阵挛阴性.

    关键词:
  • 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截骨手术治疗进展

    作者:王飞;陶惠人;张建华;韩芳民;李勇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侵犯中轴脊椎关节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疾病,约有66%[1]的患者进展为严重脊柱后凸畸形,整个脊柱会在头颈前倾的姿势形成骨性强直,直接导致了脊柱矢状面的失衡及水平视角的缺失,不但限制了患者日常生活和活动,而且会对患者身心方面产生影响.在严重的病例,会因内脏受压而造成腹腔并发症.通过传统的物理治疗或者矫形器治疗疗效有限,手术截骨矫正仍是治疗该畸形的主要手段.笔者专门就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截骨手术治疗进展作如下综述.

    关键词:
  • 雷奈酸锶治疗人工关节磨损颗粒诱导骨溶解的实验研究

    作者:郝攀登;郑和平;梁成;谢志平

    目的 研究雷奈酸锶治疗人工关节磨损微粒诱导骨溶解的作用,探讨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小鼠建立Co-Cr-Mo微粒诱导骨溶解的颅骨模型,分为4组:A组为空白组,B组为颗粒对照组,C组为低剂量治疗组,D组为高剂量治疗组.28 d后取出颅骨进行HE染色观察颅骨骨溶解面积,通过ELISA方法检测TNF-α和RANKL的表达,qRT-PCR方法检测RANKL和OPG的表达并分析RANKL/OPG比率变化.结果 雷奈酸锶可以明显抑制微粒诱导的骨溶解,对下调TNF-α和RANKL,蛋白有确切的疗效,而且这种改变与雷奈酸锶的剂量有关.虽然其对OPG基因转录的抑制作用不太明显,但是对RANKL基因转录和RANKL/OPG基因转录比率的调节与HE染色切片上骨溶解程度相一致.结论 雷奈酸锶能够抑制小鼠颅骨骨溶解模型中TNF-α和RANKL的表达,并下调RANKL/OPG基因转录比率,从而抑制了由微粒诱导的骨溶解,为临床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