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중국건강심리학잡지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中国学生欺负相关行为报告率的Meta分析
目的:使用 Meta 分析评价2000-2015年中国学生欺负相关行为状况,为校园欺负相关行为的研究提供资料。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文献总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信息资源库中有关中国学生欺负相关行为的研究,使用 Meta 分析报告率,对性别、年级和地区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筛选20篇研究文献,总调查样本22831人。Meta 分析结果,学生欺负卷入行为报告率为26.7%(95% CI =21.0%~32.3%),欺负报告率为7.3%(95% CI =4.9%~9.8%),被欺负报告率为15.9%(95% CI =12.8%~19.0%),欺负-被欺负报告率为4.8%(95% CI =2.5%~7.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男生欺负相关行为报告率高于女生,大学生高于中小学生,中西部地区学生高于东部地区。结论:中国学生欺负行为的状况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
河南某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创业能力的关系
目的:探讨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创业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和创业能力评价问卷对某学院38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校企合作班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创业能力显著高于普通班学生(t =2.56,2.32;P <0.05)。创业能力与职业成熟度呈显著正相关(r =0.54,P <0.01),人际交往、职业自我、主动性对创业能力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预测力分别为18.6%、8.5%、2.6%。学生干部、参与并组织社团的学生的创业能力显著高于一般学生(F =3.78,10.77;P <0.001);在大城市生活的学生创业能力显著强于其他地方生活的学生(F =3.31,P <0.05);母亲为硕士以上教育水平的学生创业能力显著高于母亲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下水平的学生(F =4.60,P <0.01)。结论: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创业能力发展较好,职业成熟度正向预测创业能力。
-
大学生对陌生人的信任感与自我保护意识
目的:为探讨大学生对陌生人的信任感与自我保护意识的关系。方法:以浙江省某高校20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大学生陌生人信任度问卷、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问卷考察了大学生对陌生人的信任感与自我保护意识的关系。结果:大学生对陌生人的信任感(3.01±0.43)与自我保护意识(3.14±0.38)都处于中等;女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水平高于男生(t =‐2.863,P <0.005);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高(χ2=23.83,P <0.01);对陌生人的信任感与自我保护意识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 <0.01);助人倾向度(β=‐0.170,P <0.001)与风险控制度(β=‐0.137,P <0.01)是影响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主要因素。结论:在信任陌生人的同时,正确推测和判断自己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
大学新生社会支持与情绪智力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社会支持与情绪智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对山东某本科院校488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性别、独生子女、何时住校、家庭关系对社会支持总分有影响(t =‐2.230,‐1.99,4.095;P <0.05;t =16.420,P <0.001),文理科在支持利用度上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 =5.571,P <0.01);②性别、生源地、独生子女、家庭关系对情绪智力部分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理科对情绪智力全部因子差异都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何时住校对情绪智力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③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与新生情智力总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 =0.300,0.110,0.237,0.306;P <0.01);④客观支持与情绪表现能力之间相关不显著,但与情绪觉知力(r =0.112,P <0.05)、情绪评价能力(r =0.100,P <0.05)、情绪适应力(r =0.135,P <0.01)和情绪调控能力(r =0.092,P <0.05)有着显著正相关;⑤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情绪觉知力、情绪评价能力和情绪适应力具有预测作用。结论:大学新生情绪智力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密切相关关系,大学新生社会支持的提高有利于情绪智力的发展。
-
师范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和学习倦怠的关系
目的:探讨师范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对自我效能和学习倦怠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LBUS)对384名师范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检验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结果:①大学生 PSSS 总分为(51.39±5.52)分,GSES 总分为(28.47±2.28)分,LBUS 总分为(62.03±7.46)分;②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性(P <0.01);③领悟社会支持在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之间起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为0.1495(P <0.01),中介效应与总效应之比为0.3660,直接效应与总效应之比为0.6340,中介效应与直接效应之比为0.5772。结论:师范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在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
高职新生自我和谐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
目的:探讨高职新生自我和谐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并验证人际关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以河北省内某职业技术学院821名2015级新生为调查对象,使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学校归属感量表(PSSM - CR)进行测量。结果:高职新生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困扰呈显著正相关(r =0.565,P <0.001),自我和谐、人际关系与学校归属感呈显著负相关(r =‐0.458,‐0.417;P <0.001)。高职新生的自我和谐对人际关系困扰有显著地正向预测作用(β=0.231,P <0.001);人际关系困扰在自我和谐和学校归属感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比为28.6%。结论:自我和谐不仅能直接影响高职新生的学校归属感,还能通过人际关系困扰间接影响其学校归属感。
-
大学贫困生道德自我的发展特点
目的:探索大学贫困生道德自我的状况及发展特点。方法:以大学生道德自我问卷为工具,对207名大学贫困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①大学贫困生道德自我发展总体状况良好。从具体维度来看,大学贫困生家庭道德自我维度得分高,其次是社会道德自我,个体道德自我得分相对低。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大学贫困生个体道德自我得分相对较低,家庭道德自我得分相对较高(t =‐2.232,2.018;P <0.05);②大学贫困生道德自我发展具有性别差异。女生在家庭道德自我和社会道德自我得分上均高于男生(t =2.805,P <0.01;t =2.255,P <0.05);③大学贫困生道德自我发展年级差异显著(F =3.422,P <0.05)。在总体道德自我上,呈现出“U”字型发展规律;个体道德自我呈现“下降-回升-再下降”的发展特点;社会道德自我呈现“大四快速提高”的“J”字型发展规律。结论:大学贫困生道德自我发展总体状况良好;大学贫困生道德自我发展具有性别和年级差异。
-
大学生恋爱观与MBTI人格类型关系
目的:探讨人格类型与大学生恋爱观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恋爱观调查问卷和 MBTI 人格类型的调查问卷对某校247名大学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在择偶标准(t =8.335,P <0.05)、恋爱动机(t =‐2.551,P <0.05)和性行为取向(t =2.674,P <0.05)上存在着差异;②恋爱观问卷中的1个因子—择偶标准与 MB‐TI 人格类型中的 T 类型呈显著正相关(r =0.149,P <0.05),与 F 类型呈显著负相关(r =‐0.152,P <0.05)。结论:①男生在择偶标准上比女生更理想,而女生比男生更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对于恋爱中的性行为,男生会显得更为开放,而女生是属于比较传统的;②大学生 MBTI 人格类型中的 TF(思维-情感)维度会较大的影响大学生在恋爱观中的择偶标准。
-
母亲惩罚严厉与成年早期抑郁障碍的关系: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母亲惩罚严厉和抑郁症状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心理弹性在母亲惩罚严厉与成年早期抑郁症状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心理弹性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自编一般人口学变量调查表,对61例成年早期抑郁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母亲惩罚严厉与成年早期的抑郁症状呈显著正相关(r =0.404,P <0.01);心理弹性乐观性维度与成年早期抑郁障碍呈显著负相关(r =‐0.335,P <0.05)。调节效应分析显示,心理弹性的坚韧性和乐观性均在母亲惩罚严厉与成年早期抑郁症状之间有调节作用。结论:提高个体的心理弹性,可以正向缓冲母亲严厉的教养方式对抑郁症状的影响,进而可有效地预防及控制成年早期抑郁障碍的发生和发展。
-
情绪智力高的个体何以更少采用自我妨碍策略
目的:探究医学院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人格特质与自我妨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妨碍量表、情绪智力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对428名医学院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自我妨碍与情绪智力、内外向显著负相关(r =‐0.117,‐0.189;P <0.05或0.01),与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r =0.413,P <0.01);情绪智力与内外向呈显著正相关(r =0.304,P <0.01),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r =‐0.169,P <0.01);内外向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r =‐0.192,P <0.01);②内外向和神经质人格特质在情绪智力与自我妨碍间有完全中介作用,情绪智力通过内外向、神经质间接影响自我妨碍。其中神经质在情绪智力与自我妨碍间的中介作用大,占情绪智力总效应的56.5%。结论:人格特质在情绪智力与自我妨碍的关系中有中介作用;内外向和神经质对自我妨碍的影响不同。
-
大学生自我设限、自尊与完美主义的关系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设限、自尊与完美主义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设限量表(SHS)、自尊量表(SES)及多维完美主义量表(FMPS)对711名在校大学生相关心理特质进行调查,采用相关分析和归因分析探究了自我设限、自尊与完美主义的关系并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自我设限对自尊起到负向预测作用(r =‐0.411,P <0.01),对完美主义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r =0.359,P <0.01);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得知自尊在完美主义与自我设限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二者对自我设限的方差解释达到了58.8%。结论:自尊、完美主义是大学生自我设限的重要影响因素。
-
医学生正念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抑郁、焦虑的中介作用
目的:探讨医学生正念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以及抑郁、焦虑是否在其中起着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向431名中南大学的医学生发放肯塔基州觉知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抑郁焦虑压力中文简体版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中介分析。结果:①医学生正念与心理弹性显著正相关(r =0.41,P <0.01),描述和有意识地行动两个因子对心理弹性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40,0.28;P <0.01);②抑郁、焦虑在正念与心理弹性之间均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42.00%,26.38%。结论:正念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因此,对医学生的教育,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也要重视培养他们心理弹性、正念等心理特质,减少抑郁、焦虑这些负性情绪的发生。
-
大学生负面评价恐惧和社交焦虑
目的:调查大学生负面评价恐惧和社交焦虑的现状及其关系。方法:采用简明负面评价恐惧量表(BFNES)和交往焦虑量表(IAS)对31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负面评价恐惧和社交焦虑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且以中等程度为主;大学生负面评价恐惧和社交焦虑在性别、专业和生源地维度上差异不显著(P >0.05);负面评价恐惧和社交焦虑存在显著正相关(r =0.436,P <0.01)。结论:降低负面评价恐惧水平有利于缓解社交焦虑状况。
-
家庭生活经历与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关系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与家庭生活经历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信任量表(Trust Scale)及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和满意度评分表,对36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与父母一直生活在一起的学生信任量表得分显著高于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学生(t =3.37,P =0.001),6岁以下就与父母分离、分离3年以上的表现尤为明显;无家庭搬迁经历的学生可预测性量表得分显著低于有家庭搬迁经历的学生(t =‐2.46,P =0.015);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城乡差异对人际信任影响不显著(F =1.07,1.01;P >0.05);对父母人际关系现状满意度与信任量表总分之间相关显著(r =0.18,P >0.05),对父亲人际关系现状的满意度与可依靠性(r =0.18,P >0.05)和可信赖性(r =0.18,P >0.05)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亲子分离和对母亲人际关系现状满意度能预测人际信任的17.5%的变异量;亲子分离和家庭搬迁经历能预测可预测性的19.5%的变异量;亲子分离和对父亲人际关系现状满意度能预测可依靠的16.2%的变异量和可信赖性的15.4%的变异量。结论:亲子分离、父母人际关系等家庭生活经历对大学生人际信任有重要影响。
-
江苏盐城地区留守儿童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
目的:了解江苏盐城地区留守儿童的抑郁状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及儿童抑郁问卷(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 ,CDI)对盐城地区3所农村中心小学356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留守儿童的抑郁检出率为25.6%。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与父母交流频率为每半年(P <0.001,OR =7.321,95% CI =2.876~15.128)、双亲缺失型留守儿童(P =0.021,OR =2.134,95% CI =1.654~6.980)、交流中谈论日常琐事(P =0.006,OR =4.321,95% CI =1.908~9.978)、家庭年收入为0~2000元(P =0.012,OR =3.223,95% CI =2.011~8.830)、5~6年级(P =0.003,OR =8.342,95% CI =2.113~19.232)、11~13岁(P =0.015,OR =5.299,95%CI =1.809~15.098)为留守儿童抑郁发生的危险因子,而交流内容为自我感受(P =0.001,OR =0.342,95% CI =0.190~0.799)、1~2年级(P <0.001,OR =0.543,95% CI =0.221~0.879)、7~8岁(P <0.001,OR =0.655,95% CI=0.207~0.911)为留守儿童抑郁的抗性因素。结论:盐城地区留守儿童的抑郁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和抗性因素应当给予关注。
-
大学生演讲焦虑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调查大学生的演讲焦虑状况,分析大学生演讲焦虑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905名大学生的演讲焦虑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大学生演讲焦虑在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生源地等的分布差异,并从内外向、神经质及不确定性忍受力的角度分析演讲焦虑的印象因素。结果:大学生演讲焦虑平均得分为12.31。演讲焦虑在性别(t =‐3.715,P <0.01)、年级(F =2.696,P <0.05)、家庭经济状况(F =7.157,P <0.01)、生源地(F =5.486,P <0.001)的分布上有显著差异。内外向与演讲焦虑负相关显著,神经质与演讲焦虑正相关显著。不确定性忍受力与演讲焦虑正相关显著。人格中的内外向对演讲焦虑起着为重要的直接作用,其次是神经质、不确定性忍受力;同时内外向与神经质分别可以通过不确定性忍受力对演讲焦虑起一定的间接作用。结论:内外向、神经质、对不确定性忍受力能够对演讲焦虑起到显著的预测作用。
-
医学新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创造力、认知偏差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海南医学新生的儿童心理虐待状况;比较不同创造力、认知偏差类型的学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差异。方法:方便取样,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卡特尔多项人格量表-创造力、认知偏差问卷对365名自愿参与的海南省某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4级新生进行测量,对数据进行 t 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男生的恐吓、贬损、干涉、纵容维度得分高于女生(t =2.38,2.17,2.40,2.72;P 均<0.05);独生子女医学新生的忽视维度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者,而干涉维度得分高于后者(t =‐3.82,2.17;P 均<0.05);单亲家庭医学新生的忽视和贬损维度得分高于非单亲学生(t =2.80,3.24;P 均<0.05)。不同创造力等级的医学新生在儿童心理虐待得分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认知偏差类型的医学新生在贬损、干涉维度得分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10.92,13.54;P <均0.001)。结论:不同性别、是否独生、是否单亲的医学新生在儿童期遭受的心理虐待不一样;不同创造力的医学新生在儿童期遭受的心理虐待无差异;不同认知偏差类型的医学新生在童年期遭受的贬损和干涉高于其他类型者。
-
1~6年级孤儿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孤儿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本研究采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 HRSP)对某孤儿学校1~6年级孤儿学生进行施测,分析了心理健康各维度在孤儿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结果:孤儿的心理健康各维度在性别(F =3.42,P <0.01)和年级(F =3.30,P <0.01)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学习障碍(F =13.007,P <0.001)和品德缺陷(F =15.75,P <0.01)上孤儿学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学习障碍(F =3.713,P <0.01)、性格缺陷(F =3.98,P <0.01)、社会适应障碍(F =2.32,P <0.05)、不良习惯(F =3.39,P <0.01)、行为障碍(F =9.55,P <0.01)和特种障碍(F =3.69,P <0.01)上孤儿学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结论:孤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且在各维度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
-
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自我怜悯与快感缺失的相关性
目的:比较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与正常者自我怜悯水平,探讨患者自我怜悯水平与快感缺失及情绪症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自我怜悯量表(SCS - C)、中文版社会快感缺失量表(RSAS - C)和中文版躯体快感缺失量表(RPAS - C)对53名 GAD 患者和156名正常者进行评估,GAD 患者同时作中文版 Beck 抑郁自评量表(BDI)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评估,分析患者自我怜悯水平与快感缺失及焦虑、抑郁症状间的关系。结果:患者组 SCS - C 总分及其普遍人性和正念因子分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3.521,‐3.829,‐4.343;P 均<0.01);患者组 RSAS - C 分和 RPAS - C 分均高于对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SCS -C 总分及其各因子分与 BDI 分(r =‐0.549~‐0.688,P 均<0.01)、STAI 分(r =‐0.578~‐0.710,P 均<0.01)呈负相关;患者组 SCS - C 总分(r =‐0.355,P <0.01)及其普遍人性(r =‐0.385,P <0.01)和正念因子分(r =‐0.343,P <0.05)与 RPAS - C 分呈负相关,而与 RSAS - C 分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 >0.05)。以 BDI 分和 STAI 分为控制变量的偏相关分析显示,SCS - C 总分及其各因子分与 RPAS - C 分的相关性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自我怜悯水平较低,自我怜悯水平越低,其焦虑、抑郁症状和躯体快感缺失越重,提示针对患者自我怜悯进行心理干预的临床意义。
-
米氮平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
目的:探讨米氮平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8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米氮平合并认知行为疗法,对照组单用米氮平治疗,疗程16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评估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16周末研究组 SCL -90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6,‐2.235,‐2.15,‐2.31;P <0.05)。16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85.29%,对照组总有效率61.76%,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836,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氮平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躯体形式障碍优于单用米氮平治疗。
-
伴述情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制控制
目的:研究伴述情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制控制功能。方法:对5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伴述情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5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 Stroop 色词测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伴述情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Stroop 色词测验卡片 C 反应时长于对照组(t =3.104,P <0.01)、正确阅读数低于对照组(t =‐2.882,P <0.01);卡片 A 反应时、正确阅读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1.285,‐0.995;P >0.05),卡片 B 反应时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81,P >0.05),正确阅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247,P>0.05)。与对照组相比,伴述情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干扰量高于对照组(t =2.264,P <0.05)。结论:伴述情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对非述情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更严重的抑制控制功能损害,临床工作中应给予针对性的认知干预,将有助于促进康复。
-
网络成瘾患者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IAD)患者的抑郁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 IAD 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elf - 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家庭功能量表(家庭支持 APGAR 问卷)对住院治疗的107名 IAD 患者进行测评,分析 IAD 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IAD 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61.68%,远高于正常群体(χ2=85.48,P <0.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功能严重障碍(P =0.007,OR =5.231,95% CI =1.943~9.887)、非自愿入院治疗(P =0.011,OR =3.112,95% CI =1.764~8.113)、单亲家庭(P =0.032,OR =2.213,95% CI =1.210~6.399)为 IAD 患者抑郁的显著危险因子;家庭功能良好(P =0.001, OR =0.317,95% CI =0.172~0.857)为 IAD 患者抑郁的显著保护因子。结论:多数 IAD 患者存在严重的抑郁情绪;家庭支持状况差、非自愿入院治疗及单亲家庭的患者抑郁状况更差;良好的家庭功能状况有助于抑郁状况的改善。
-
广州市区男同性恋者性别角色与精神健康状况
目的:了解男同性恋人群性别角色与精神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法收集男同性恋样本,调查采用自填问卷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按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1:1配对对照组,终收回有效样本420对。结果:χ2检验结果显示,男同性恋组与对照组在生活满意度、耻辱感、自尊感、社会支持、男性化、女性化、现在是否有固定伴侣、过去6个月内是否有过临时伴侣、过去12个月是否有性病史、抑郁、焦虑、应激、亲密关系暴力、自杀意念等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20名男同性恋者当中,抑郁、焦虑、应激水平较高,29.3%在过去1年内有过自杀的想法,36.5%遭遇过亲密关系暴力。控制了其他变量后,性别角色是男同性恋者抑郁、焦虑、应激、自杀及遭遇亲密关系暴力的危险因素。结论:性别角色是男同性恋人群精神健康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有必要考虑其性别角色。
-
职业康复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作用
目的:探讨职业康复对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作用。方法:将69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实施职业康复干预,经过6个月的观察,每3个月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现有能力及康复效果评估表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间 PANSS 中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有显著性差异(t =‐3.593,‐2.216;P 均<0.05);现有能力及康复效果评估表中,第6个月时讲究卫生能力、生活能力、工作情况及总评有显著差异(t =‐2.798,‐2.178,‐2.474,‐2.398;P 均<0.05)。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职业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及阴性症状的改善。
-
居家军队离退休干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营养不足的影响因素
目的:调查居家军队离退休干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营养不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营养评价精法量表对83例居家的军队离退休干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并与166例健康老年人进行比较,分析导致营养不足的危险因素。结果: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为46.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84%(χ2=43.201,P <0.001);年龄≥75岁、中重度痴呆、病程≥3年、伴有吞咽障碍症状是导致营养不足的危险因素。与营养正常的 AD 患者相比,营养不足的 AD 患者中年龄≥75岁(χ2=11.487, P <0.001)、中重度痴呆(χ2=7.547,P <0.01)、病程≥3年(χ2=4.155,P <0.05)、伴有吞咽障碍症状(χ2=8.763,P<0.01)的比例显著升高。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β=0.826,Waldχ2=7.322,P <0.001)、中重度痴呆(β=0.713,Waldχ2=4.310,P <0.05)、有吞咽障碍症状(β=0.772,Waldχ2=5.306,P <0.01)与营养不足有关联。结论:居家军队离退休干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营养不足发生率高,应加强对其发生危险因素的识别。
-
不同年龄医护人员自我效能感、防御方式现状
目的:了解综合性三甲医院不同年龄医护人员的自我效能感和防御方式现状,探讨自我效能感与防御方式的相关性,为有效提高医护人员自我效能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某地区3所综合性三甲医院302名医护人员,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防御方式问卷(DSQ )分别对其自我效能感状况和防御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医护人员自我效能感总体得分较高,70.2%医护人员属于自我效能感较高人群。72.85%医护人员倾向于选择成熟防御方式。不同年龄医护人员在自我效能感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F =27.432,P <0.01),而在防御方式中仅在不成熟防御方式上差异显著(F =18.760,P <0.01)。自我效能感与防御方式的关系研究显示,医护人员自我效能感较低者在不成熟防御方式上得分显著高于自我效能感较高者(t =3.407,P <0.01),而在成熟防御方式上得分则显著低于自我效能感较高者(t =‐2.590,P <0.05)。此外,成熟防御方式得分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r =0.163,P <0.01),不成熟防御方式得分则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r =‐0.252,P <0.01)。结论:医护人员的自我效能感与其特定的防御方式密切相关,发展成熟的防御方式有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维护其身心健康。此外,不同年龄医护人员自我效能感与防御方式情况存在差异,可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企业员工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
目的:探讨情绪调节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社会支持问卷、主观幸福感问卷和情绪调节量表对252名企业员工进行调查。结果:①企业员工社会支持与表达积极情绪、管理消极情绪存在显著正相关(r =0.30,0.38;P <0.01),表达积极情绪、管理消极情绪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r =0.37,0.47;P <0.01),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r =0.26,P <0.01);②表达积极情绪和管理消极情绪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37%和77.4%;③不同性别、年龄、职位、岗位的员工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情绪调节、主观幸福感的程度不同。结论: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都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表达积极情绪、管理消极情绪在对支持的利用度和主观幸福感间起中介作用。
-
企业员工自尊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目的:了解企业员工自尊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关注其心理健康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上海市松江区某台资企业员工318人,使用自尊量表(SE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施测,以 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企业员工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高,其自尊水平也逐渐增高(t =13.890,P <0.001);城市员工的自尊水平高于农村员工(t =3.982,P <0.001);已婚员工自尊水平高于未婚员工(t =‐3.922,P <0.001);科级干部自尊水平高于普工(t =‐6.059,P <0.001);工龄≤2年员工其自尊水平低,工龄≥21年员工其自尊水平高(t =6.817,P <0.001);本地户籍员工自尊水平高于外地户籍员工(t =2.057,P <0.05);②企业员工高自尊水平组的积极应对分数高,低自尊水平组的消极应对分数高(F =37.187,5.766;P <0.001,0.01);③ 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企业员工自尊水平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r =0.449,P <0.01),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r =‐0.186,P <0.01);④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企业员工自尊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地域、职务、积极应对。结论:企业员工自尊水平越高,其越易采用积极应对。企业应加强维护员工的自尊水平。
-
某三甲医院护士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护士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三甲医院652名在职护士,用一般情况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 )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进行调查,分析护士一般情况和SCSQ 评分与 SRSS 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652名护士睡眠问题检出率36.20%。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极应对、夜班频率、工作压力和性格倾向是危险因素,医患关系、家庭关系、积极应对、同事关系和护理工作年限是保护因素,并能预测 SRSS 评分的85.4%(R2=0.854,F =1040.187,P =0.000)。结论:护士群体睡眠问题较为普遍,频繁倒夜班、工作压力大、采用消极应对和内向性格可增加睡眠困扰,而采用积极应对、积累护理工作经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同事关系与家庭关系,则有助于睡眠健康。
-
医护人员坚韧性素质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坚韧性素质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为改善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医疗服务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方法:运用中国成年人坚韧人格量表以及职业倦怠量表对天津、山东、广东三地583名医疗卫生界人员进行调查研究,运用 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总体水平和坚韧性素质在年龄、职称等人口学特征上差异显著(P <0.05);②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与坚韧性素质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 =‐0.462,P <0.01),与坚韧性素质的韧性、控制、投入、挑战4个维度之间也存在显著负相关(r =‐0.443,‐0.391,‐0.484,‐0.274;P <0.01);③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素质因素有投入、韧性因子和职称因素。结论:医护人员的坚韧性素质水平越高则其职业倦怠水平越低。
-
团体心理干预对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根据 Luthans 的心理资本理论及干预模型,采用团体心理干预方式探究其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的辅导和干预效果。方法:研究采用教育实验法,设计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并使用心理资本问卷及症状自评量表(SCL -90)为测量工具。结果:①心理资本因子上,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结果差异显著(t =6.261,P <0.001),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前后测结果差异显著(t =‐5.490,P <0.001),心理资本后测得分高于前测;对照组前后测差异不显著;②在症状自评量表得分上,实验组后测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 =‐2.557,P <0.05);实验组后测得分明显低于前测(t =5.214,P <0.001);对照组实验前后测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以心理资本理论为基础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方案能有效帮助贫困大学生提高心理资本水平。
-
医学院校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
目的: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辅导对研究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研究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模式对减少研究生心理危机的脆弱性,增加心理韧性的效果。方法:抽取在我校研究生心理危机调查中危机脆弱性分数大于15的学生40名,通过匹配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健康教育,然后进行8次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危机脆弱性的后测中有显著差异(t =‐8.31,P <0.01),同时心理韧性也有显著增加(t =‐2.62,P <0.05)。结论: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模式对医学院校研究生心理危机脆弱性的降低和心理韧性的增加具有明显的效果。
-
内观认知疗法对网瘾大学生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的影响
目的: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对网瘾大学生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的的影响。方法:60名网瘾大学生,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给予一般性健康教育,研究组给予内观认知疗法,干预时间均为2周,治疗前后,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研究组 TSCS 、CSES 总分分别为(226.55±23.46)分、(28.48±4.35)分,对照组 TSCS 、CSES 总分分别为(226.49±23.24)分、(28.35±4.29)分;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研究组 SCS 、CSES 总分分别为(261.72±21.28)分、(35.29±3.41)分,对照组 SCS 、CSES 总分分别为(239.53±25.16)分、(30.15±4.33)分,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t =3.69、5.11,P <0.01)。结论:内观认知疗法能够提高网瘾大学生自我认知与评价水平,具有较好的心理治疗效果。
-
心理干预疗法在青光眼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
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致盲的眼科疾病,其发病的诱因及病程的进展和转归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心理干预疗法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在青光眼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影响青光眼发病的心理因素以及近年来国内采用的心理干预方法的现状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开展青光眼的防治、干预策略的研究提供依据。
-
?消息?
关键词: -
更正
关键词: -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
1.名称与性质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Chinese Applied Psy‐chology ,ISCAP)是国际华人医学心理学家联合会(IACMSP)的二级学会组织,是非营利性的、自愿结合的学术团体。
-
强化敏感性量表的编制
目的:编制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强化敏感性量表。方法:在文献综述、开放式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出量表条目,并以724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样本对该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结果:①项目分析表明,除条目5和条目20外,其他的测试条目均具有良好的区分度;②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由奖励敏感性和惩罚敏感性两个独立的子量表构成的测量模型拟合良好;③奖励敏感性子量表得分与 BAS 量表呈显著正相关(r =0.36,P <0.01),惩罚敏感性子量表得分与 BIS 量表呈显著正相关(r =0.58,P <0.01);④奖励敏感性和惩罚敏感性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76和0.72,与3周后重测得分的相关分别为0.73和0.71(P <0.01)。结论:初步编制的强化敏感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
亚健康评定量表应用于华南地区大学生人群中的因子分析
目的:评估亚健康评定量表第1版(Sub - Health Measurement Scale Version 1.0,SHMS V1.0)在华南地区大学生人群中应用的效度。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58名大学生,以 SHMS V1.0为测量工具,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两种方法评价量表的结构效度。结果:经探索性因子分析(KMO 统计量为0.912,Bartlett 球型检验结果为χ2=15121.854,υ=741),共提取出9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达58.73%,每个公共因子都有其合理负荷。再用 AMOS 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二阶9因子模型中(χ2=2394.609,P =0.000), CMIN /DF =3.684,GFI =0.884,NFI =0.842,CFI =0.879,AGFI =0.868,RMSEA =0.050。三阶模型中(χ2=2428.103,P =0.000),CMIN /DF =3.724,GFI =0.882,NFI =0.840,CFI =0.877,AGFI =0.866>0.8,RMSEA =0.051。结论:二阶和三阶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各拟合指标均显示模型与数据适合度较好,其中二阶模型指标优于三阶模型,表明二阶模型更适合该量表结构。因此 SHMS V1.0被验证具有较好的测量学特征,而且可以被应用于的华南地区大学生人群亚健康状况的测量。
-
施瓦茨价值观问卷(PVQ -21)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修订
目的:对施瓦茨价值观问卷(PVQ -21)中文版在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中进行修订。方法:根据量表修订的方法,在某大学选取3351名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被试进行测试,分析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结果:项目分析结果表明,PVQ -21各项目的项目鉴别力良好(r =0.753~0.907);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337~0.742,分半信度为0.337~0.746,重测信度0.151~0.669;PVQ -21的小空间分析结果基本符合理论模型;PVQ -21与心理一致感利兹堡简短版(SOC - L9)和 Connor - Davidson 韧性量表(CD - RISC)显著相关,效标关联效度理想。结论:施瓦茨价值观量表(PVQ -21)中文版在大学生中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
人格特征与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关系及应对方式中介作用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服药依从性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在人格特征与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应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版(Chinese Big Five PersonalityInventory brief version ,CBF - PI - B)、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 ,MCMQ)和 Morisky 服药依从性量表(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 ,MMAS)对196名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为(5.19±1.83),62.2%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服药依从性与人格特征中的严谨性、外向性及应对方式中的面对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 =0.291,0.474,0.542;P <0.05),与神经质及回避、屈服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 =‐0.522,‐0.481,‐0.501;P <0.01),应对方式中的回避、屈服维度与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r =0.291,0.417;P <0.05),面对维度与外向性呈正相关(r =0.253,P <0.05)。应对方式中的屈服维度部分中介了神经质与服药依从性的关系,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7.2%,面对维度部分中介了外向性与服药依从性的关系,中介效应所占比例为28.2%。结论:人格特征通过直接和间接两条路径影响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神经质及外向性人格与服药依从性的关系中,应对方式具有中介效应。
-
糖尿病患者心理安全感与情绪状态、C肽关系
目的:探讨糖尿病人心理安全感与情绪状态、C 肽的关系,为糖尿病的预防和改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法选取在2014年3月—2015年10月入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4人,并施测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检测其外周血 C 肽水平。结果:糖尿病人中确定存在焦虑的为57人(67.86%),至少存在轻度或中度抑郁的为73人(86.90%)。糖尿病人的人际安全感与 HAMA (r =‐0.58,‐0.64;P <0.01)、HAMD 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 =‐0.52~‐0.25,P <0.05);除体重外,确定控制感与 HAMA 、HAMD 其他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 =‐0.68~‐0.24,P <0.05或0.01)。 C 肽与心理安全感、焦虑、抑郁的相关显著(r =0.90,‐0.61,‐0.74;P <0.01)。焦虑、抑郁、心理安全感进入糖尿病人 C 肽水平的回归方程,对 C 肽有显著预测作用(t =‐5.095,‐2.417,9.848;P <0.05)。结论:糖尿病人心理安全感与焦虑、抑郁水平密切相关;外周血 C 肽水平与情绪状态存在一定的关联。
-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及情绪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评价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综合心理行为干预效果,筛查患者情绪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7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药物治疗不变前提下,辅以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进行生理指标、心理状况的测量随访,并进行比较。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MQ)、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研究对象干预后焦虑(χ2=4.321,P =0.036)、抑郁阳性率降低(χ2=11.605,P =0.000);主观支持评分较干预前高(t =‐2.074,P =0.042);积极应对维度评分较干预前高(t =‐2.022,P =0.047)。回归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对抑郁情绪存在影响。结论:①社区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生理指标改善不明显;②糖化血红蛋白是抑郁的影响因素。
-
儿童期受虐与肠易激综合征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期受虐在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生及患者精神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中所起的作用。方法:72例 IBS 患者(患者组)评定儿童期虐待问卷(CTQ),评估儿童期受虐情况,并与92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进行对照。 IBS 患者同时还评定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表(IBS -QOL)。结果:①患者组 CTQ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590,P <0.001);患者组儿童期受虐发生率为44.4%,高于对照组的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3,P <0.05);②与无儿童期受虐的 IBS 患者(40例)比较,有儿童期受虐的 IBS 患者(32例)SAS 评分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099,P <0.05);③有儿童期受虐的 IBS 患者 QOL 评分显著高于无儿童期受虐的 IBS 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23,P <0.05)。结论:儿童期受虐可能是 IBS 发生的社会心理学因素之一,并可能对 IBS 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