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rasitology and Parasitic Diseases 중국기생충학여기생충병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7423
  • 国内刊号: 31-124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362
  • 曾用名: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汤林华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的表达

    作者:黄加权;朱俊;李兰;焦云桃;徐蕾;陶然;范翔雪;马科;郭威;宁琴

    目的 建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模型,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小鼠血吸虫肝纤维化中的表达状况.方法 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模型组小鼠以腹部贴片法经皮肤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30±1)条,分别于感染后第4、6、8、10和12周两组各取3只小鼠摘眼球取血,测定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采血后处死小鼠取肝组织,常规切片,经HE染色后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Masson染色后观察肝组织胶原显微增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TGF-β1、CTGF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 结果 感染后6~12周,模型组的ALT和AST水平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12周时,模型组的ALT和AST水平分别为(173.53±31.12) U/L和(301.00±34.87)U/L均高于对照组的[(42.00±3.53) U/L和(96.58±11.26) U/L].肝组织切片经HE染色后发现,模型组的肝组织有虫卵肉芽肿沉积,汇管区的纤维化特别明显,呈干线性纤维化改变,切面上见门静脉分支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呈树枝状分布;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的肝组织胶原纤维增生面积于感染后8周明显增加,感染后12周为(23.83± 1.68)%,与对照组[(1.23±0.14)%]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后10和12周,模型组的TGF-β1[(22.34±2.58)%和(25.82±3.01)%]和CTGF[(11.3±22.44)%和(14.51±2.05)%]的蛋白阳性区域面积与对照组[(2.56±0.87)%和(1.09±0.73)%]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后6、8、10和12周,模型组的TGF-β1和CTGF mRNA相对转录水平呈上升趋势,与同时段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感染后10周时,TGF-β1 mRNA相对转录水平高,为0.0721±0.0187,对照组的则为0.0089±0.0037;在感染后12周时,CTGF mRNA相对转录水平高,为0.1136±0.0365,对照组的则为0.0293±0.0184;CTGF mRNA相对转录水平与日本血吸虫感染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r=0.927,P<0.05).结论 BALB/c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肝组织中TGF-β1和CTGF蛋白阳性表达类型和表达分布区域基本一致,CTGF mRNA的相对转录水平与日本血吸虫感染时间有明显相关性.

  • 刚地弓形虫棒状体蛋白17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抗原性分析

    作者:王海龙;殷丽天;孟晓丽;申金雁;刘红丽;殷国荣

    目的 克隆、表达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RH株棒状体蛋白17(TgROP17)基因,并分析其抗原性.方法 制备弓形虫RH株速殖子总RNA,根据TgROP17基因全长编码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M075203.1)的开放阅读框设计引物并进行逆转录PCR(RT-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双酶切后连接入pGEX-6P-1载体,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E.coli)DH5α,阳性菌落经PCR和双酶切鉴定,并测序.将重组质粒pGEX-6P-1-TgROP17转化至E.coli Rosetta (DE3)并加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合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表达产物.分别以兔抗弓形虫血清和抗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标签抗体为一抗,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重组蛋白及其抗原性. 结果 RT-PCR扩增产物约为1 850 bp.菌落PCR、双酶切及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GEX -6P-1 - TgROP17构建成功.SDS-PAGE结果显示,经IPTG诱导获得相对分子质量(Mr)约96 000的可溶性重组蛋白.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诱导表达的蛋白质为带GST标签的重组蛋白,且能被兔抗弓形虫血清识别.结论 获得刚地弓形虫重组ROP17蛋白,且具有抗原性.

  • 四川省藏区防治棘球蚴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作者:肖宁;周章俊;陈兴旺;曾云中;王再跃;雷杨;田英;黄燕;易德友;李银乔;伍卫平

    目的 探索在藏区开展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促进棘球蚴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开展.方法 2008年7~11月,在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康定县和炉霍县,采用问卷调查和小组座谈形式相结合,对部分在校学生、牧区群众、乡镇干部和寺庙僧侣的棘球蚴病防治知识和健康教育材料的需求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设计制作具有针对性较强的健康教育材料.2009年10月在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对不同人群(学生、居民、干部和僧侣)进行棘球蚴病防治知识和行为的基线调查并用制作的健康教育材料开展活动.2010年5月对该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材料使用情况的效果评价;同时,选择地域相邻,人文、自然、地理和发病等情况相似的康定县新都桥镇作为对照,不实施健康教育活动,以评价健康教育活动的干预效果.结果 根据不同人群对健康教育材料和形式需求的差异,设计制作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材料.健康教育实施后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和牧区居民对棘球蚴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有明显的提高(P<0.05).仅“饭前应洗手”一项,健康教育前后学生的知晓率[分别为88.6% (78/88)和95.5%( 84/8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和牧区居民的各项行为改善率非常显著(P<0.01).尽管健康教育前后干部和僧侣的行为改善不明显(P>0.05),但牧区居民和干部对“正确处置动物内脏”的行为则分别从健康教育前的37.1%( 13/35)和30.3%(10/33)上升至健康教育后的82.9%( 29/35)和78.8%( 26/33) (P<0.01);而僧侣中“不喂养野犬”健康教育前后分别为6.4%(3/47)和10.6% (5/47)(P>0.05);学生、居民和僧侣对接触犬危险性的认识率和行为改善率分别提高了18.2%和19.3%,42.8%和54.3%,6.4%和14.9%,对照县则无明显变化. 结论 本次设计的健康教育材料针对性强,易于接受,对不同人群的棘球蚴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改善影响较明显,达到了预期的健康教育与促进效果.

  • 泡球蚴感染小鼠肝脏中IL-10和TGF-β1的动态变化

    作者:赵慧;白雪;聂晓涵;王江涛;王西宪;庞楠楠;李玉娇;马秀敏;温浩;丁剑冰

    目的 观察泡球蚴感染小鼠肝脏中白细胞介素-10 (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1)的动态变化.方法 将6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腹腔注射活原头节悬液0.2 ml(约含400个原头节),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接种后2、8、30、90、180和360d各处死5只小鼠,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中IL-10和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小鼠,腹腔和肝小叶出现多处直径不等的小囊泡,随感染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增大,与周围肝组织分界不明显.HE染色显示,实验组小鼠肝脏出现炎症细胞浸润,泡球蚴纤维囊壁与肝细胞和囊壁之间炎症反应带的形成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对照组小鼠肝小叶结构完整,偶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胞浆疏松化和脂肪变性.实验组小鼠肝组织表达水平随着泡球蚴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感染后90 d,实验组小鼠肝组织中IL-10和TGF-β1的表达水平均达高峰,细胞阳性率分别为( 16.39±1.73)%和(23.69±2.29)%,与对照组比较[(1.09±0.10)%和(0.98±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之后均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小鼠泡球蚴感染中晚期,IL-10和TGF-β1表达水平均提高,其免疫抑制作用不利于清除和控制肝脏中泡球蚴.

  • 中缅边境地区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哌喹、咯萘啶敏感性的体外测定

    作者:张苍林;周红宁;王剑;刘慧

    目的 了解中缅边境地区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对氯喹、哌喹和咯萘啶敏感性的变化.方法 2009年9~12月在中缅边境的缅甸拉咱市采集了51份恶性疟血样,采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测定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 结果 敏感性测定结果有效的42份血样中,其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哌喹和咯萘啶的抗性率分别为95.2%、7.1%和54.8%,半数抑制量(ID50)分别为320.5、128.2和96.0 nmol/L.在抗咯萘啶的23份血样中,对氯喹和哌喹的交叉抗性率分别为91.3% (21/23)和13.0% (3/23);抗氯喹的40份血样中,对哌喹和咯萘啶的交叉抗性率分别为7.5% (3/40)和52.5% (21/40);抗哌喹的3份血样中,对氯喹和咯萘啶的交叉抗性率均为100%.结论 在缅甸拉咱市调查点流行的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已普遍产生抗性,约半数对咯萘啶具有抗性,多数对哌喹则敏感.

  • 广西10例人芽囊原虫基因型和同工酶谱的研究

    作者:战廷正;石焕焕;何姗姗;刘腾

    目的 分析广西10个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分离株基因型,及其乳酸脱氢酶(LDH)和酯酶(EST)的同工酶谱特征.方法 从感染者粪便中分离到的10个人芽囊原虫(BhGX1~BhGX 10),体外培养并提取基因组DNA.用已知的7对特异性序列标记位点(sequence tagged sites,STS)引物PCR扩增,来鉴定基因型.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别进行乳酸脱氢酶和酯酶2种同工酶染色,比较分析10个分离株的酶谱. 结果 10个人芽囊原虫分离株中有8个为基因Ⅰ型;另外2个分离株(BhGX4和BhGX7)经7对引物扩增均为阴性,为未知基因型.10个人芽囊原虫分离株在LDH谱中共出现10条酶带,常见酶带为Rm37、Rm49、Rm57、Rm68和Rm92;在EST谱中共出现12条酶带,其中Rm14、Rm18、Rm23、Rm27、Rm45、Rm50和Rm77酶带较常见.各分离株之间的LDH和EST同工酶谱均存在差异.结论 广西10个人芽囊原虫分离株以基因Ⅰ型为主,但各分离株之间的LDH和EST同工酶谱存在差异.

  • 伯氏疟原虫ANKA株抗哌喹系小鼠模型免疫学分析

    作者:黄宪希;周利民;易国辉;吴金燕;潘在用;薛伟玲;郭虹

    目的 观察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Pb)ANKA抗哌喹(PQR)系小鼠模型的免疫学特征.方法 64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A组和C组各16只,B组32只(其中16只用于观察存活天数).A组和B组小鼠分别经腹腔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哌喹敏感系(PbPQS)和抗性系(PbPQR)红内期原虫1×107个(200μl血),C组(健康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于感染后4、8、12和16d各取4只小鼠,取尾血制薄血膜镜检,计算红细胞原虫感染率(简称原虫率).脱颈处死小鼠,无菌取脾制备脾淋巴细胞悬液,用CCK-8法测定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经刀豆球蛋白A(Con A)刺激后的增殖反应,用Griess法和ELISA分别测定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NO含量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另取10只昆明小鼠,每鼠腹腔接种PbPQR系原虫约1×107个,待原虫率上升后下降,典型的原虫转变为蓝染细胞时,腹腔感染PbPQS系原虫(1×106个)进行攻击感染,观察小鼠原虫率和小鼠存活情况.结果 A组小鼠平均存活(9.0±3.0)d,感染后6~12d原虫率均>50%,出现严重贫血.感染后16d,B组小鼠全部存活,原虫率为(26.66±2.54)%.A、B两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经Con A刺激后增殖显著,感染后12d,分别为0.65±0.08和0.86±0.20 (P<0.01).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NO含量随感染时间延长而上升,感染后12d,A、B和C组分别为(48.80±3.49)、(54.80±2.17)和(7.80±0.71)μmol/L,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水平随感染时间延长而上升,感染后12d达到高,为(752.20±39.49) pg/ml,B组于感染后8d升至峰值[(855.80±33.65) pg/ml],感染后12 d降至(620.20±27.11) pg/ml;感染后8d和12d,A组和B组IFN-γ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PbPQS系攻击感染PbPQR系小鼠模型后10d,原虫率为(2.44±2.07)%,随之逐渐消失,感染后40d未检出虫体,无小鼠死亡.结论 伯氏疟原虫ANKA株哌喹抗性系感染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NO水平和IFN-γ含量均显著高于PbANKA株PQS系感染小鼠,可诱导小鼠产生一定保护性免疫反应.

  • 恶性疟原虫PFC0460w基因片段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周洪昌;戴佳丽;樊宬诚;钟慧雅;沈雨晴

    用逆转录PCR方法从恶性疟原虫3D7株红内期RNA扩增PFC0460w基因片段,克隆于pGEM-T easy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PCR鉴定、测序并作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从恶性疟原虫3D7株中扩增到3种PFC0460w片段序列,分别为618、597和543 bp,其中618 bp的片段序列与PlasmoDB数据库中的已知序列完全一致(GenBank登录号为XM_001351147).597 bp和543 bp片段序列已登录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分别为JF799872和JF799873.618 bp片段编码205个氨基酸,经Robbeta服务器结构预测,其编码的蛋白质可能有5种三维结构.

  • 猪囊尾蚴感染家猪的组织病理学动态观察

    作者:方文;肖靓靓;包怀恩;牟荣

    将4头20日龄三元杂交乳猪感染猪带绦虫虫卵,8×104个/头,感染后第40、80、120和150天采集有囊尾蚴寄生的肝、肌肉和脑组织,制备病理切片,观察囊尾蚴发育过程中周围组织的病理反应.结果显示,感染第40~80天,肝脏内寄生的囊尾蚴被宿主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的外膜包围,与肝组织交界处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感染第120天,大部分囊尾蚴出现死亡或钙化;感染第150天,囊尾蚴已全部死亡或钙化.感染第40天,寄生于骨骼肌和舌肌的囊尾蚴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邻近头节的肌纤维炎症反应较囊壁其余部位严重;感染第80~150天,囊尾蚴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呈带状分布.心肌的病理反应与骨骼肌和舌肌相似,但浸润的炎症细胞稍多.感染第40天,寄生于脑组织的囊尾蚴周围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感染第80~150天,囊尾蚴周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形成炎症带.猪囊尾蚴寄生的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随感染时间延长逐渐加强,且肝脏的炎症反应强于肌肉和脑组织的反应.

  • 细粒棘球绦虫EgA31重组蛋白的抗原表位分析预测

    作者:李玉娇;杨晶;赵慧;贾海英;张丽娜;刘晓霞;马秀敏;温浩;丁剑冰

    根据GenBank中细粒棘球绦虫EgA31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F067807)设计引物,以细粒棘球绦虫mRNA为模板,RT-PCR扩增EgA31基因,将其克隆入pUCm-T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E.coli)DH5α,筛选阳性克隆,经BamH Ⅰ、SacⅠ双酶切和PCR鉴定,获得阳性重组质粒pUCm-T/EgA31,并将测序正确的片段连接表达载体,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30a-EgA31.经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以及对其编码产物进行B细胞和T细胞表位分析,结果表明PCR扩增的特异条带为636 bp,与预期相符,与GenBank已知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编码产物B细胞和T细胞联合表位预测,氨基酸区域可能在32~79、79~95、105~124和141~154位.

  • 阿苯达唑对曼氏裂头蚴感染小鼠的疗效观察

    作者:崔晶;王明明;赵雨薇;甘冠华;胡博文;姜鹏;祁欣;刘莉娜;王中全

    为观察不同剂量阿苯达唑对感染曼氏裂头蚴小鼠的疗效,将72只小鼠随机均分为A~H等8组,每鼠经口感染5条裂头蚴.感染后1周,A~C组小鼠应用阿苯达唑灌胃治疗1个疗程(2次/d×7 d),阿苯达唑1个疗程的总剂量分别为1 700、2 500和3 300 mg/kg,治疗后1周剖杀;E~G组小鼠治疗1个疗程后间隔7d,再治疗1个疗程,总剂量同A~C组,第2疗程结束后1周剖杀;D、H组小鼠仅灌服蒸馏水,分别作为A~C组和E~G组小鼠的对照组.检获裂头蚴,计算各组小鼠的平均虫数和减虫率.结果发现,A~C组小鼠的减虫率分别为20.0%、20.0%和 2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51,P>0.05).E~~G组小鼠的减虫率分别为22.3%、36.4%和31.9%,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1.812,P>0.05);应用相同阿苯达唑剂量治疗1个与2个疗程后,小鼠减虫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阿苯达唑对裂头蚴感染小鼠无明显的治疗效果.

  • 湖北省淋巴丝虫病的流行、控制与消除历程

    作者:詹发先;张绍清;王莉莉;袁方玉;张华勋;董小蓉;李凯杰;余品红

    湖北省曾是丝虫病流行较为严重的省份,全省69个县(市)有丝虫病流行,流行区总人口2900万,丝虫病感染者约200万,其中微丝蚴血症者约160万,慢性丝虫病患者约40万,人群平均微丝蚴率5.94%,中华按蚊和致倦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1970~1980年全省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防治策略开展大规模防治,1988年以村为单位人群微丝蚴率降至0.048%,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除丝虫病标准.通过10余年的监测和跟踪治疗,2001年全省实现消除丝虫病.本文从湖北省消除淋巴丝虫病的技术方法、措施和策略等方面,对湖北省丝虫病的流行、控制与消除的历程进行概述.

  • PCR衍生技术在刚地弓形虫基因鉴定和分型中的应用

    作者:聂大平;尤英霞;申丽洁;李伟

    不同基因型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的致病力及对药物的敏感性等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运用PCR衍生技术对不同弓形虫株进行基因鉴定和分型,可为弓形虫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就PCR衍生技术在弓形虫基因鉴定及分型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的抗寄生虫病作用研究

    作者:梁乐;刘海鹏;曹建平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是一种重要的促炎和免疫调节蛋白,作为天然免疫应答级联反应的上游因子,参与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负反馈调节糖皮质激素的抗炎功能,调节细胞增殖与分化、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并参与调节多种寄生虫感染与免疫过程.疟原虫、硕大利什曼原虫、马来丝虫等多种寄生虫的MIF与哺乳动物的MIF为同系物,并参与调控虫体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发挥新型的免疫逃避作用.因此,针对抗MIF的小分子抑制物和疫苗的研发为上述相关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经.

  • 曼氏迭宫绦虫成虫和裂头蚴合并感染1例

    作者:王衡;汤益;杨洋;徐卫民;王佳;金行一;朱素娟;黄阳梅;干小仙

    患者,男,53岁,杭州市郊区居民.2010年7月14日,因发热在当地卫生院就诊,抗感染治疗无效.2010年8月2日入住杭州市某医院,此后反复发热2周余,高体温达39.5℃,伴咳嗽、头晕、头痛和乏力,偶有腹痛.入院血常规检查:白细胞5.0×109/L,中性粒细胞63.6%,淋巴细胞26.3%,单核细胞3.4%,嗜酸粒细胞6.5%;入院第26天嗜酸粒细胞达1.04×109/L,百分比为17.3%.CT示双肺支气管纹理增多、增粗,并见散在片状高密度影,边缘不清,两侧胸腔可见少量积液.

  • 脑弓形虫病1例

    作者:段磊

    患者,男,23岁,尼泊尔籍留学生.2004年11月19日清晨5:00左右患者被发现呼吸深大、呕吐和昏迷(呼之不应),20 min后出现四肢阵挛、牙关紧闭、两眼上翻和意识不清,持续约10 min后自行缓解,但仍有四肢僵硬、意识不清,即送至复旦大学附属第五人民医院.头颅CT示,右侧颞叶皮层和左侧额叶顶部皮层斑点状钙化灶,周围斑片影.给予降颅压、癫痫防护治疗约1h,神志渐转清,呼之能应,但仍疲惫、嗜睡.询问情况:患者有反复水样泻及呕吐史2年,约每周1次;无饲养宠物史、猫狗密切接触史和疫水接触史等;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有嗜生食史.

  • 弓形虫病误诊2例

    作者:刘阳;宁维娟;张旭;郑丽娟

    病例1 患者,女,23岁,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于2010年12月5日因“发热(自测38.2℃),进行性头痛,乏力3d”就诊于黑龙江省医院,以“发热待查”收入住院.查体:体温38.1℃,血压100/75 mm Hg;全身皮肤无皮疹,瘀点和瘀斑;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活动良好、压痛不明显;心肺未见异常;生理反射正常,有颈项强硬,布氏征阳性.血常规:白细胞8.1×109/L,中性粒细胞80.4%,嗜酸性粒细胞6.4%,淋巴细胞12.4%,红细胞2.45×1012/L,血红蛋白102g/L.头颅CT示脑积水及脑室扩大.

  • 肺血吸虫卵性肉芽肿病1例

    作者:翁培兰

    患者,男性,52岁,农民,江西省彭泽县人.2011年3月,患者因腹胀、消瘦3个月余,伴咳嗽1个月,咯血1次(约10ml),至彭泽县人民医院就诊.胸部CT提示胸腔积液,给予抗炎治疗,15 d后复查,胸腔积液吸收.上腹部CT提示肝硬化失代偿期.给予护肝、营养治疗未见好转.于2011年4月1日转入九江市191部队医院,人院体检:体温365℃,脉搏7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0/70 mm Hg;胸廓对称无压痛,右下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 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MRI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王晓燕;林岚;刘江

    目的 分析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MRI)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1997年5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25例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的MRI影像学表现. 结果 25例患者中磁共振未见异常者8例,脑膜炎7例,脑实质病变8例,脊髓脊膜炎1例,脑室扩张1例.病变呈弥漫性或散在分布,在T1加权图像(T1WI)上呈低或等信号,在T2加权图像(T2WI)和对应层面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GAIR)图像上呈高信号,注射扎喷替酸葡甲胺(Gd- DTPA)后病变中央可见圆形或卵圆形强化病灶.脑脊膜受累者可见软脑膜或室管膜呈线条形或结节状强化. 结论 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MRI表现多样,脑脊髓内呈多发长条形或结节状强化和软脑膜强化是该病主要的MRI表现,但多数MRI表现缺乏特异性.

  • 198例肺棘球蚴病的外科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于善海;李德生;伊力亚尔·夏合丁;吴明拜;张力为

    目的 总结肺棘球蚴病的外科治疗经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避免手术后复发.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1月~2010年10月手术治疗的198例肺棘球蚴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病程、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和转归情况等.结果 198例肺棘球蚴病患者中,男性114例,女性84例,年龄2~68岁,平均25.5岁.绝大多数为农牧民(148例,74.7%)和未成年人(43例,21.7%).手术方法以内囊完整摘除术和内囊穿刺摘除术为主.198例患者无手术死亡,均痊愈或好转出院,术后并发肺部感染9例(45%),切口裂开7例(3.5%),切口感染4例(2.0%),均经局部换药延期愈合,术后随访1~10年,随访率为83.3%(165/198),随访期间11例复发,复发率5.6%(11/198).198例患者共行226次手术,复发病例均经手术治愈. 结论 内囊摘除术是治疗肺棘球蚴病常用手术方式,手术效果好,术后复发率低.

  • 蚊虫的摄糖习性及其在蚊虫控制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姜进勇;马雅军;周红宁

    多个蚊种的雌雄成蚊均需通过摄取自然界中的糖分以获得维持其正常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针对该习性研制的带毒糖诱剂(ATSB)初步应用显示,其可明显减少蚊虫种群数量.本文对近年蚊虫摄糖习性及其在蚊虫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简要介绍.

    关键词: 摄糖 带毒引诱剂
  • 福建省2006-2010年土源性线虫感染的监测

    作者:陈宝建;李莉莎;张榕燕;李燕榕;张智芳;郑国斌;方彦炎;林陈鑫;江典伟

    目的 分析福建省土源性线虫感染及变化情况,为制定该地区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与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2010年对福建省漳州市浦南镇浦南村和邵武市鼓山镇鼓山村两个监测点,每年11月份收集3岁以上的常住居民粪便,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粪检肠道蠕虫卵(一送三检);同时对同村3~12周岁儿童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另外,随机选择粪检阳性者的10户家庭,每年采集其居所附近的菜地、厕所周边、庭院和厨房等4种环境类型的土壤各1份,用改良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测蛔虫卵污染情况,用直接镜检法判定蛔虫卵活力. 结果 2006-2010年,监测点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从2006年的45.3%(946/2087)下降至2010年的15.1%(226/1 494),下降率为66.6%.其中监测点各年蛔虫和鞭虫感染者所占的比例均低于10%,而钩虫感染者则占75%~85%;钩虫感染者中,90%以上为农民,65.2%~85.5%为轻度感染.儿童蛲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从2006年的46.1%(140/304)下降至2010年的29.8%(36/121),下降率为35.4%,但仍维持在较高的感染水平.检测100户家庭不同环境类型的土壤400份,发现蛔虫卵有21份,其中1份蛔虫卵具有活力.结论 2006-2010年2个监测点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居民钩虫和儿童蛲虫仍维持在较高的感染水平.

  • 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与主要任务

    作者:雷正龙;王立英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寄生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提出了2015年我国血吸虫病、疟疾、棘球蚴病(包虫病),以及其他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目标.为进一步明确我国“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重点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目标,理清当前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对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及其实施进展进行了分析,以迎接当前寄生虫病防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