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
Chinese Pediatric Emergency Medicine 중국소아급구의학
- 主管单位: 小儿急救医学;小儿急救医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影响因子: 1.2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454/R
- 国内刊号: 王晓茵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82例流感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流感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为儿童流感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收治入院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并通过Filmarray平台检测确诊流感病毒感染的8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比较甲型流感(甲流)和乙型流感(乙流)患儿、重症肺炎和非重症肺炎以及机械通气和非机械通气患儿的各项临床特征.结果 82例患儿年龄0.13~15岁,以<5岁者为主(73例,89.0%).甲流47例(57.3%),乙流35例(42.7%).病例春夏秋冬四季占比分别是35.3% 、15.9% 、15.9% 、32.9%.基础疾病以先天性心脏病多(28例,34.1%).25例(30.5%)患儿被诊断为重症肺炎.在病程的第1~8天,中位天数(IQR)2.0(3.0)d加用奥司他韦治疗.13例(15.9%)患儿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夏季甲流、乙流发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47比1/35,χ2=7.7,P<0.01).重症肺炎及非重症肺炎患儿的基础疾病患病率(17/25比18/57,χ2=9.4,P<0.01)、消化道症状出现率(10/25比6/57,χ2=9.6,P<0.01)、PCT升高比例(8/23比8/56,χ2=3.1,P<0.01)及奥司他韦应用时机[5.0(2.5)d比2.0(1.5)d,Z=-6.1,P<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呼吸机治疗组与非呼吸机治疗组甲流、乙流患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比36/33,χ2=4.7,P<0.01).结论 Filmarray检测系统可快速准确地进行流感病毒感染的检测,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良好的依据.5岁以内儿童是流感易感人群.儿童流感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夏季以甲流为主.甲流、有基础疾病者、病程中出现消化道症状、PCT升高患儿更易进展为重症甚至需要呼吸机治疗.早期应用奥司他韦治疗可改善预后.
-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在脑外伤合并胃肠功能损伤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创伤性颅脑外伤合并急性胃肠功能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患儿血清中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ICU住院的颅脑外伤患儿95例,根据改良Glasgow昏迷评分法,且结合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临床分型标准将患儿按颅脑损伤程度分组(轻度43例,中度23例,重度29例),并进行AGI分级(AGIⅠ级42例,AGIⅡ级30例,AGIⅢ级13例,AGIⅣ级10例).同时期我院门诊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健康对照组.留取患儿入院时及入院第3天外周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FABP.比较各组间及组内不同时间点血清IFABP浓度的差异;对血清IFABP水平与颅脑损伤程度和AGI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IFABP对颅脑外伤患儿合并AGI的诊断价值.结果 颅脑损伤各组患儿入院当天血清IFAB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且随颅脑损伤程度加重,血清IFABP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GIⅠ ~ Ⅳ级组入院当天血清IFAB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且随AGI分级增高,血清IFABP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入院当天血清IFABP浓度分别与颅脑损伤程度和AGI分级呈正相关(rs=0.82,P<0.01;rs=0.70,P<0.01).入院治疗第3天,各组血清IFABP水平较入院时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OC曲线分析示血清IFABP对颅脑外伤合并AGI患儿的诊断价值较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88,当佳截断值为431.36 ng/L时,敏感度为71.61%,特异度为90.00%.结论 血清IFABP可以作为颅脑损伤患儿合并胃肠损伤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敏感指标.
-
脓毒症幼鼠脑白质中髓鞘碱性蛋白表达变化
目的 探讨内毒素感染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64只(18日龄),体重30~40 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LPS组腹腔注射5 mg/kg的LPS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将大鼠于给药后2 h、4 h、6 h、12 h麻醉(每组每个时间点8只),心尖取血后开颅取脑.通过劳克坚劳蓝染色情况观察髓鞘损伤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脑白质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表达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MBP蛋白含量变化.结果 劳克坚劳蓝染色发现,LPS组6~12 h大鼠脑白质髓鞘排列紊乱、稀疏、染色浅.Western blot检测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LPS处理后2 h、4 h、6 h LPS组MBP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组12 h的MBP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结果显示,LPS处理后2 h、4 h、6 h和12 h LPS组血清中MBP含量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脓毒症大鼠模型中,脑白质MBP蛋白表达减少,血清中MBP蛋白含量增加,脑白质MBP蛋白表达减少与髓鞘损伤有关.
-
家兔神经源性肺水肿动物模型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和肾上腺素 β 受体改变的研究
目的 建立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动物模型,研究儿茶酚胺、β 受体在NPE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24只家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实验组,每组8只.对照组只进行小脑延髓池穿刺,不注入药物;生理盐水组小脑延髓池穿刺后抽出脑脊液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组通过小脑延髓池注入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穿刺前气管切开插管,分离股动脉和颈内静脉连接PiCCO仪器,分别在穿刺前及穿刺后1 min、10 min、30 min检测血压、心率、呼吸.分别在穿刺前及穿刺后1 min、10 min留取血清标本测定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内皮素-1、肌钙蛋白I、脑钠肽、神经肽Y水平.造模成功后3 h处死家兔,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留取心肌标本检测肾上腺素 β 受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 (1)实验组小脑延髓池穿刺后1 min和穿刺后10 min心率、呼吸和平均动脉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2)实验组家兔病理学检查发现肺组织肿胀,外观暗红,出现大片淤血.镜下显示肺组织水肿、出血,肺泡腔内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符合NPE特征.(3)小脑延髓池穿刺前各组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穿刺后1 min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分别为(200.0±251.7)μg/L、(448.9±356.7)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15.4±3.4)μg/L、(15.9±9.6)μg/L]和生理盐水组[(17.1±3.8)μg/L、(29.6±18.4)μg/L](P<0.05).实验组穿刺后10 min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分别为(397.0±797.7)μg/L、(221.4±173.7)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23.3±6.4)μg/L、(18.8±3.9)μg/L]和生理盐水组[(16.7±9.1)μg/L、(20.3±6.5)μg/L](P<0.05).(4)三组血清神经肽Y、乙酰胆碱和内皮素-1水平在实验过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实验组心肌肾上腺素 β1受体mRNA表达平均为0.37±0.12,显著低于对照组(0.54±0.13)和生理盐水组(0.56±0.14)(P<0.05).各组间肾上腺素 β3受体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家兔小脑延髓池穿刺注入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可构建NPE动物模型.儿茶酚胺、β1受体在家兔NPE动物模型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未发现神经肽Y、乙酰胆碱、内皮素-1和家兔NPE的发生明显相关.
-
内蒙古部分地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治现状的多中心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收集与分析内蒙古地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临床资料,探讨内蒙古地区NRDS的发病特点、诊治现状和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地区4家医院(西部地区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包钢三医院、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3家医院,东部地区赤峰学院附属医院1家医院)新生儿病房于2016年1月1日零点至2018年6月30日24点诊断为NRDS的所有患儿,收集全部病例的一般情况、围生期情况、临床表现及治疗、并发症及出院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参与调查的4家医院研究期间共收治11406例新生儿,NRDS患儿748例,占新生儿收治总数的6.56%,其中东部地区NRDS患儿279例,收治比率9.30%,西部地区NRDS患儿469例,收治比率5.58%.东部地区NRDS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西部地区、母亲年龄高于西部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部地区产前激素使用、剖宫产、多胎、胎膜早破、低Apgar评分比例均高于东部地区(P<0.05);东部地区NRDS分级Ⅰ级及Ⅲ级比例、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使用率、INSURE技术使用率高于西部地区;NRDSⅡ级比例、第一次使用PS剂量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P<0.05).NRDS患儿总病死率6.15%(46/748),动脉导管未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西部地区均高于东部地区(P<0.05).结论 内蒙古东西部地区4家医院NRDS诊治水平高低不一,相比其他地区存在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率低、PS及INSURE技术使用不足、PS使用时间晚等问题.NRDS的救治应继续规范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尽早足量使用PS、推广使用INSURE技术.
-
EB病毒感染致出血性脑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究EB病毒感染致出血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特征、致病机制,为儿科临床工作者提供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EB病毒感染致出血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例既往健康的1岁男孩根据其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血液病原DNA检测和头部影像学检查诊断为EB病毒感染出血性脑炎,经治疗后虽明显好转,但继发癫痫及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 EB病毒感染相关出血性脑炎比较罕见,并且具有致死性.因其临床表现多样,临床医生应依据血清学、临床表现、头MRI、脑电图及脑脊液等综合诊断,血清EB病毒DNA定量检测可监测疾病的进展、治疗疗效及预后.
-
静脉留置针联合微量泵延长管在儿童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联合微量泵输液延长管在儿童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7例拟行中心静脉置管患儿分为A组(49例)和B组(48例),A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置管,B组利用静脉留置针联合微量泵输液延长管辅助进行置管操作.比较两种方法的1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1次穿刺成功率为85.4%(41/48),高于A组65.3%(32/4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08±7.22)min和6.3%(3/48),低于A组(29.14±7.50)min和20.4%(10/49),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B组置管成功率为100%(48/48),A组为95.9%(47/4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静脉留置针联合微量泵延长管的辅助作用,可以提高儿童中心静脉置管1次穿刺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少置管并发症.
-
粘质沙雷菌感染患儿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粘质沙雷菌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粘质沙雷菌感染的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方法进行粘质沙雷菌的初步筛选,用VITEK 2 Compact和VITEK MS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总结粘质沙雷菌感染患儿的病种分布、标本来源分布、年代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共分离出122株粘质沙雷菌,剔除同一患儿同一部位标本来源的重复菌株,终为97例患儿分离出97株粘质沙雷菌纳入研究,其中51株来自于全血标本.感染患儿主要病因为极低出生体重儿与低出生体重儿,分别有26例与17例,构成比分别为26.80% 与17.53%.2014年至2017年间,感染粘质沙雷菌的患儿从12.37% 上升至40.20%.药敏结果显示粘质沙雷菌对头孢唑啉、呋喃妥因、头孢替坦、头孢西丁、头孢呋辛、替加环素、粘菌素的耐药率为100%;而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磷霉素、米诺环素、头孢呋辛酯和头孢孟多对粘质沙雷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敏感率均为100%.结论 临床上粘质沙雷菌对儿童尤其是新生儿患者具有很强的感染性,患儿数逐年递增,对多种抗菌药物都有很强的耐药性,应加强病原菌培养及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美国小儿外科协会临床实践指南在儿童脾脏挫裂伤的应用——单中心临床分析
目的 本文通过前瞻性研究分析美国小儿外科协会(American Pediatric Surgical Associa-tion,APSA)的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CPG)在儿童创伤性脾脏挫裂伤中的单中心应用,探讨其在国内使用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单纯性创伤性脾挫裂伤患儿,随机分成两组:CPG组和非CPG组(按照既往的保守方案治疗).收集并分析两组患儿年龄、影像学(CT检查)分级、血常规、住院时间、抗生素的使用、住院总费用及抗生素使用费用、影像学随访及预后等.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0例,两组各10例,两组间年龄及影像学分级无明显差异,两组中Ⅳ级或Ⅳ级以上均为2例,Ⅲ级均为6例,Ⅰ-Ⅱ级均为2例.CPG组住院天数明显低于非CPG组[(4.80±1.32)d比(11.30±3.43)d,P<0.001].CPG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非CPG组[3905.2(3681.4,5819.3)元比11465.2(7896.4,24021.2)元,P<0.001].CPG组仅有3例使用静脉抗生素,且有2例为临时应用,非CPG组所有患儿均使用静脉抗生素,CPG组抗生素使用费用低于非CPG组[249.8(130.7,680.4)元比2575.6(1983.4,3880.8)元,P=0.011].B超检查两组间无明显差异,CPG组CT检查次数明显低于非CPG组[(1.60±0.52)次比(2.50±0.71)次,P=0.004].所有病例均保守治疗成功,随访期间无一例因迟发性出血而再次入院.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密切观察伤情变化的条件下,对儿童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纯性脾损伤行以APSA临床实践指南为基础的保守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该指南的应用可以降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避免抗生素过度使用,可改善国内医疗资源利用不均衡,减少患儿家庭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
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合并急性肾损伤一例
儿童抗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NMDAR)脑炎是一种具有潜在致死性而又可治的自身免疫性脑炎,典型临床表现包括突出的精神症状、癫痫、运动障碍、意识障碍、中枢性通气不足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诊断主要依靠在血和(或)脑脊液中检测到特异性抗 NMDAR 抗体,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免疫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关键词: -
新生儿Prader-Willi综合征一例
患儿,男,8 d,以"吃奶、反应差 8 d"为主诉入院. 患儿系 G2P2,出生体重 3700 g,身长 50 cm,头围 36 cm,胸围 32 cm,羊水量少,且有胎粪污染,无胎盘早剥、胎膜早破、脐带绕颈及脐带脱垂. 母孕 39 + 2周因胎位不正于当地医院行剖宫产,母孕期血小板减少,否认妊娠期合并症,否认胎儿宫内窘迫及生后窒息史. 生后 Apgar 评分不详. 生后即出现吃奶差、反应差,就诊于当地医院新生儿科,给予经胃管注食喂养耐受,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病来患儿精神状态差,自行吃奶差,二便正常. 患儿有一姐姐,16 个月,体健.
关键词: -
气道正压与高流量鼻导管通气预防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气管插管拔除失败比较
目的:比较新生儿及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首次气管插管拔除改正压通气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对术后预后的影响.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及倾向性匹配分析.场所:一家三级儿童医院CICU.目的:比较新生儿及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首次气管插管拔除改正压通气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对术后预后的影响.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及倾向性匹配分析.场所:一家三级儿童医院CICU.对象:心肺转流下心脏手术后首次气管插管拔除改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或正压通气的6个月以下患儿.对象:心肺转流下心脏手术后首次气管插管拔除改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或正压通气的6个月以下患儿.干预措施:无干预措施:无方法与主要结果:258例患儿经倾向性匹配确认49对气管插管拔除改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气道正压通气患儿.所有筛查患儿拔管失败率12%.匹配后组间拔管失败率无差异(气道正压16% 比高流量鼻导管10%;P=0.549).与高流量鼻导管组相比,首次拔管改气道正压通气患儿使用医疗资源较多: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时间长(83 h比28 h;P=0.006);无吸氧治疗时间长(159 h比110 h;P=0.013);术后住院时间长(22 d比14 d;P=0.015).结论:本组儿科队列中,与首次拔管后改高流量鼻导管吸氧者相比,改气道正压通气无益于预防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拔管失败.相比于高流量鼻导管吸氧者,改气道正压通气与医疗资源使用增加有关.建议开展旨在确立术后佳无创呼吸支持方法的前瞻性研究.方法与主要结果:258例患儿经倾向性匹配确认49对气管插管拔除改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气道正压通气患儿.所有筛查患儿拔管失败率12%.匹配后组间拔管失败率无差异(气道正压16% 比高流量鼻导管10%;P=0.549).与高流量鼻导管组相比,首次拔管改气道正压通气患儿使用医疗资源较多: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时间长(83 h比28 h;P=0.006);无吸氧治疗时间长(159 h比110 h;P=0.013);术后住院时间长(22 d比14 d;P=0.015).结论:本组儿科队列中,与首次拔管后改高流量鼻导管吸氧者相比,改气道正压通气无益于预防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拔管失败.相比于高流量鼻导管吸氧者,改气道正压通气与医疗资源使用增加有关.建议开展旨在确立术后佳无创呼吸支持方法的前瞻性研究.
-
儿童心脏术后早期腹膜透析及主要不良事件:一项倾向性评分分析
目的:早期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或可调节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后炎症反应.本研究旨在了解早期PD对经CPB完成儿童心脏手术者术后主要不良事件的作用.设计:本项观察性研究比较了心脏术后婴幼儿早期PD(CPB完成6 h内)与晚期PD者预后差异.主要预后指标为1次或以上心跳骤停,紧急再开胸,需要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或死亡的组合.次要预后指标包括机械通气时间、ICU及总住院时间.利用治疗加权逆概率法建立倾向性评分以减小做PD的时机不同所导致的选择偏倚.场所: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儿童医院CICU.对象:2012至2015年间心脏术后行PD治疗的婴幼儿.方法与主要结果:239例入组婴幼儿中,56例(23%)早期PD,183例(77%)晚期PD.90 d时对两组进行比较,早期PD组主要预后风险降低(相对风险0.16,95%CI 0.05~0.47,P<0.001;绝对风险差异-18.1%,95%CI-25.1~-11.1,P<0.001).早期PD和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缩短有关.CPB>150 min患儿中,早期PD和生存优势有关(相对风险0.14,95%CI 0.03~0.84,P=0.03;绝对风险差异-7.8,95%CI-13.6~-2,P=0.008).结论:心脏术后婴幼儿早期PD与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相关.早期PD作用需要在高及中低收入国家开展随机对照研究;任何被确认的益处均可能极大改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预后.
-
儿童死亡预测评分预测PICU患儿病死率及90天病死率情况
目的:病死率预测评分在PICU临床试验中是用于比较患儿组间差异的重要指标.近数十年PICU病死率下降,但一部分转变为晚期死亡,近期研究采用90 d病死率为主要预后指标以更准确的评估病死率及生存情况.本研究评估并比较两种常用PICU病死率预测评分对于PICU病死率及90 d病死率的评估情况.设计:二次分析随机对照PEPaNIC试验所得数据以比较儿童死亡指数(pediatric index of mortality,PIM)3和儿童死亡风险评分(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PRISM)Ⅲ用于PICU病死率及90d病死率预测的识别力[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及准确性].场所:比利时,荷兰以及加拿大学院型医院的3家PICUs.对象:1428例0~17岁危重症患儿.干预措施:无方法与主要结果:虽然PIM3仅包括PICU入院时所得信息,为PICU干预前数据,其用于PICU病死率有良好分辨力(AUC 0.894,95%CI 0.892-0.896)和准确性(无斜线偏倚,P=0.58).PRISMⅢ包含入PICU 24 h内评估变量危重值,统计学识别力更强(AUC 0.920,95%CI 0.918-0.921,P=0.04),但准确性较差(明显斜线偏倚,P=0.04).PIM 3及PRISMⅢ对90 d病死率识别力均较好(AUC 0.867,95%CI 0.866-0.869和AUC 0.882,95%CI 0.880-0.884,P=0.77),但PRISMⅢ准确性(P=0.04)不如PIM3(P=0.34).结论:PIM3预测PICU及90 d病死率准确性优于PRISMⅢ,且不受干预措施及PICU医疗质量影响.因此,PIM3似可更好的用于以90 d病死率为主要预后指标的临床研究.
-
重视儿童创伤急救工作
儿童创伤包括车祸伤、坠落伤、跌伤、切割伤、扭伤、烧伤、虐待伤等外伤性损伤,是全世界普遍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国内创伤综合救治水平仍有待提高,创伤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高.优化、简化的儿童创伤救治流程是提高抢救率的基础,快速而有效的创伤评估工具能为患儿争取"黄金时间",儿童创伤生命支持应作为创伤救治基本技能广泛推广,儿科床旁超声成为急危重症患者个体化及精准化治疗的重要手段.
-
创伤致死性三联征
严重创伤患者通常表现为"致死性三联征",该三联征由低体温、酸中毒和创伤性凝血病组成,与创伤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了解严重创伤患者病理生理改变,提高临床医师对"致死性三联征"的认识,早期识别及干预,实施损伤控制性复苏等有效管理,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仍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
儿童创伤生命支持
创伤是当今全球儿童死亡和致残的常见原因.创伤的复苏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需由接受过培训、有经验的团队完成.创伤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ATLS)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知名度高、使用广的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评估、稳定和治疗的培训课程.儿童创伤生命支持(pediatric trauma life support,PTLS)是ATLS中关于儿童创伤紧急救治的部分.ATLS提供了一套严重创伤患者救治的标准流程;规定了创伤初次评估的顺序,即气道(A)、呼吸(B)、循环(C)、失能(D)和充分暴露(E);强调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经复苏治疗生命体征改善时,可开始进行二次评估.二次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及对生命体征进行再评估.ATLS和PTLS设计的系统评估方法目的是帮助临床医生关注危及生命的严重问题,并减少损伤漏诊的风险.
-
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骨科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延误诊治可导致严重后果.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了解其发病机制及诱因,熟知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掌握其治疗方法,尽早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方式进行早期诊治,降低该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小儿创伤评分
创伤是儿童和青少年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发伤患儿病情复杂多变,儿童创伤评分体系繁多,各有优缺点,但无任何一种创伤评分能满足所有的临床和科研要求,目前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是应用广泛的院内评分系统,儿童创伤评分是简单易行的院前院内评分系统,BIG评分是新兴的简单易行的评分系统.建议儿童多发伤评估反复多次进行,并多种评分综合使用.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
1997 | 01 02 04 |
1996 | 01 02 03 04 |
1995 | 01 02 03 04 |
1994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