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血管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중국심혈관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北京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0-928
- 国内刊号: 1007-5410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血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初步探讨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胆红素(BIL)水平与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630例行冠脉造影者,根据有无冠心病分为冠心病组(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研究对象血BIL的含量,分析它们与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血间接胆红素(IBIL)在冠心病组[(5.73±2.69)μmol/L]低于对照组[(6.32±3.24)μmol/L](t=2.02,P<0.05),而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3.49,P>0.05).血IBIL在3支病变组低于双支、单支病变组和对照组(P<0.05),血TBIL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加而减少,DBIL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加而增加,但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及Logistic回归分析,在较正冠心病相关因素后,低水平血BIL并非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程度无关.结论 低水平血IBIL可作为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的标志物之一,而非独市危险因素,为临床医生提供警示作用.
-
高血压患者运动后脑钠肽水平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运动后N末端脑钠肽(NT-pmBNP)水平的变化程度与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试验组共50例高血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50%;对照组为30名健康人.均测定静息状态下和运动平板试验后1 min时血清NT-pmBNP水平,计算两者之间差值(ANT-pmBNP).两组均在静息状态下行经胸壁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静息状态下两组间NT-pm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中二尖瓣舒张早期大血流速度(E)/心房收缩期大血流速度(A)(E/A)<1亚组的患者与E/A≥1亚组比较,NT-pm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动后对照组NT-pmBNP水平虽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NT-pm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T-pmBNP 75.8 ng/L比45.2 ng/L,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NT-pm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T-pmBNP 20.6 ng/L比11.1 ng/L,P<0.05).试验组E/A<1亚组与E/A≥1亚组及对照组比较,△NT-pm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VEF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其静息状态下NT-proBNP水平同健康人,活动后升高,尤其在E/A<1亚组中更加明显.
-
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和长效钙通道阻滞剂(CCB)联合应用,对减少合并危险因素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是否优于单独使用.方法 355例合并危险因素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ARB组(106例)、CCB组(115例)及联合治疗组(134例),随访5年,观察各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例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3.7%(5/134)]明显低于ARB组[10.4%(11/106)]和CCB组[10.4%(12/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B组和CCB组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ARB和CCB,较单独应用这两种药物,可进一步降低合并危险因素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这种作用可能独立于降压作用之外.
-
静脉注射肝素钠和达肝素钠对血小板激活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 了解肝素钠(UFH)与低分子肝素(LWMH)对血小板激活的影响有无差别.方法 59例新人院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UFH组和达肝素钠组,分别于基线状态下、给药(UFH或达肝素钠5000 IU)后30 min、1 h取血,测定CD62P、GPⅡb/Ⅲa、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结果 UFH组静脉给药后30 min GP Ⅱ b/Ⅲa、血浆CD62P及vWF的水平均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给药后1 h GP Ⅱb/Ⅲa及vWF的水平仍显著高于给药前(P<0.05);血浆CD62P的水平虽仍较给药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给予达肝素钠5000 IU 30min后GP Ⅱ b/Ⅲa及血浆CD62P的水平均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但在给药后1 h即与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WF的水平在给予达肝素钠后30 min、1 h均与给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注射UFH及达肝素钠均可激活血小板;但达肝素钠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较小.
-
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的可靠性、实用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接受直接PCI的AMI患者64例,分成血栓抽吸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PT+PCI)与单纯PCI组,比较两组间TIMI血流、心肌灌注分级(TMP)(2.65±0.54)级、2 h ST段同落率56.07%±9.20%、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管重建率.结果 PT+PCI组的TIMI血流(2.54±0.18)级、TMP(2.65±0.54)级、2 h ST段回落率89.73%±9.43%、LVEF值56.07%±9.20%及血管重建率0%,明显优于单纯PCI组的TIMI血流(2.01±0.28)级、TMP(1.52±0.47)级、2 hST段同落率56.41%±12.59%、LVEF值51.11%±8.97%及血管重建率3.33%(P<0.05).结论 PCI中应用DiverCE血栓抽吸装置能明显减少冠状动脉血栓及远端栓塞,有效地改善心肌灌注,减少无复流发生,使用安全,效果明显.
-
卡维地洛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舒张性心力衰竭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卡维地洛是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拮抗剂,其强大的抗氧化效应、抑制胶原沉积作用、拮抗神经内分泌因子以及抑制心室重构等作用使其在舒张性心力衰竭防治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氧自由基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量的研究证明氧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cal,OFR)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这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对OFR及其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
共刺激分子OX40/OX40L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共刺激分子OX40/OX40L是T细胞活化的重要辅助刺激通路,参与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迁移,以及生发中心的形成和树突状细胞(DC)的分化成熟.近年来它们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对共刺激分子和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阐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炎症和免疫机制,并为临床治疗开辟新途径.
-
卡托普利肾动态显像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
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ial stenosis,RAS)可以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renovascular hypertension,RVH)和缺血性肾病.目前为止肾动脉狭窄的发病率还不明确,国外报道在冠心病或多发血管粥样硬化老年患者中RAS的发病率是30%~50%[1].国内学者发现在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人群中RAS的发病率为15%~29%[2-4].临床工作中,常用的肾动脉狭窄的无创诊断方法主要是彩色多普勒超声、螺旋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等,这些检查对发现肾动脉结构改变均有很好的价值,但肾动脉结构狭窄并不意味就会导致RVH,只有在出现血流动力学意义改变的肾动脉狭窄患者中,血管紧张素Ⅱ反应性的增加才可能导致RVH.者位
-
经皮穿刺心外膜电-解剖标测及射频消融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经心外膜途径在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成年中华小型猪共7只,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 将球囊置于左前降支中下部,封堵150 min建立心肌梗死模型.3~5周后将心肌梗死模型猪,行电生理检查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经胸穿刺进入心包腔,采用电-解剖标测系统在窦性心律下进行心外膜电压标测和线性消融.射频消融后再次行电生理检查,不能再诱发室性心动过速为消融成功.结果 存活的心肌梗死模型的猪7只,3~5周后行电生理检查,共诱发出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共8种,7种表现为右束支阻滞图形,1种表现为左束支阻滞图形,室性心动过速(VT)周长平均在(338±66)ms.1只猪同时诱发心室颤动,电除颤转复窦性心律.7只猪心包穿刺均成功,完成心外膜电压标测,沿瘢痕区到二尖瓣环或正常心肌区逐点进行线性消融.射频消融后再次行电生理检查,6只猪不能再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结论 经胸穿刺进入心包腔行心外膜标测和消融治疗心肌梗死后室速的方法 是安全可行的,心外膜标测消融心肌梗死后室速的方法 可以作为心内膜消融的一种有效补充方法 .
-
盐酸贝尼地平对大鼠硝酸甘油耐受性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 观察盐酸贝尼地平对硝酸甘油(NTG)耐受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描记大鼠舒张反应性曲线,测出各种NTG浓度时舒张反应百分率,检测血管组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件和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结果 通过对照NTG+盐酸贝尼地平组和NTG组发现,盐酸贝尼地平可以显著减少MDA含量[(7.83±1.41)比(14.37±0.88)μmoL/g蛋白,P<0.05];增加NO的含量[(78.88±1.75)比(70.30±1.74)mmol/g蛋白,P<0.05];增加cGMP含量[(200±19)比(169±13)pmol/g蛋白,P<0.05];未增加NOS的活性[(310±20)比(290±30)U/g蛋白,P>0.05].结论 盐酸贝尼地平可以通过抗氧化作用,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使NTG源NO灭活减少和组织中NO含量增加;增加cGMP含量和活性,从而恢复NO信号传递系统完整性.
-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细胞因子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8(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病毒性心肌炎(VMC)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48例患儿及48名健康儿童外周血清IL-6、IL-8、TNF-α水平.结果 VMC组IL-6、IL-8、TNF-α分别为(39.73±77.4)pg/ml、(142.27±36.12)pg/ml、(23.27±14.24)pg/ml,健康组分别为(30.26±89.0)pg/nd、(42.17±20.38)pg/ml、(19.91±11.14)pg/ml,VMC组IL-6、IL-8、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均<0.05).结论 IL-6、IL-8、TNF-α参与了VMC的发病,检测VMC患儿IL-6、IL-8、TNF-α水平有助于VMC的诊断、病情估计和预后,并为临床治疗开辟新途径.
-
倍他乐克对心绞痛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倍他乐克对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按照前瞻性研究设计,对162例入选患者进行随机、单盲试验研究,入选患者在治疗前做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测量心率、大和小QT间期,计算QTd、心率校正后QT间期离散度和QT间期离散度比,在治疗4周后重复上述心电图检查;治疗组服用倍他乐克50~100 mg/d,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治疗,比较2组前后的QTd变化,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倍他乐克可以明显缩短劳力性心绞痛患者的QTd和心率校正后QTd(QTed),降低QT间期离散度比.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的QTd、QTcd和QTd ratio数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Td、QFed和QT间期离散度比分别为(44.5±17.3)ms比(63.8±15.6)ms,P<0.01,(45.7±15.3)ms比(64.9±16.3)ms,P<0.01和4.94%±2.1%比8.08%±1.5%,P<0.001.结论 倍他乐克在改善心肌缺血的同时可以明显的缩短QTd,降低QT间期离散度比;QT间期离散度比对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比QTd具有更重要的预后价值.
-
异氟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IL-6和IL-8的影响
目的 观察异氟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患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介素8(intedeukin-8,IL-8)的影响.方法 将自2007年7月至2008年5月于我院择期行OPCAB的4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异氟醚组和丙泊酚组,每组各21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h、术后12 h和术后24 h抽取静脉血,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IL-6和IL-8.结果 (1)术前两组IL-6水平[(84±8、87±8)ng/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氟醚组术后6 h[(238±10)、(506±72)ng/L]和术后12 h[(180±9)、(256±12)ng/L]IL-6水平均低于丙泊酚组(P<0.05);(2)术前两组IL-8[(321±8)、(309±13)ng/L]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氟醚组术后12 h[(639±30)、(892±60)ng/L]和术后24 h[(499±17)、(588±26)ng/L]均低于丙泊酚组(P<0.01).结论 异氟醚可降低OPCAB患者IL-6和IL-8的释放.
-
重度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内溃疡样病变一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8岁,因间断胸痛1年、复发加重1d人院.患者近1年余来间断胸痛,呈针刺样,位于左前胸骨下,范围约拳头大小,每次持续约10余分钟,可自行缓解,多于活动后出现,休息后缓解.入院1 d前再次于休息时出现上述症状,程度较前重,发作频繁,长持续约20 min,不伴心悸、大汗、憋气,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症状可减轻.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余,血压高160/110 mm Hg.吸烟20余年,每日约10支.体重指数:24 kg/m<'2>,查体无阳性发现.心电图无明显ST-T改变.心肌酶在正常范围;三酰甘油0.45 mmol/L、总胆固醇2.6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89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52 mmoL/L;经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为2型糖尿病.
-
第1例:临床表现胸闷、憋气、咯血
患者,男性,33岁,钻井工人.因胸闷、憋气伴心悸1个月余于1个月前(2006年4月24日)连续重体力劳动10 h后突觉左侧胸闷、憋气及隐痛,同时伴心悸、面色苍白、虚汗及全身乏力,随即咯鲜血3口,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反酸、嗳气,休息后症状缓解,持续约5 min.此后胸闷、憋气间断发作,每于平地快步约50 m时发生,休息后可缓解,每次持续数分钟,但咯血未再发生,5 d后在当地医院行胸部CT提示右下肺炎,予抗炎治疗半个月无明显疗效.既往偶有口腔溃疡,无外阴溃疡、脱发、关节疼痛、光过敏、雷诺现象.有石油接触史10余年,吸烟史10年,5支/d,偶饮酒.
-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肌炎这一术语初由Corvisart于19世纪早期提出.然而,在20世纪初期随着人们认识到冠状动脉疾病是心脏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心肌炎这一术语在很大程度上被摈弃了.为使心肌炎的诊断指标标准化,于1987年提出了达拉斯分类.但是这一分类存在一些缺陷,如病理学诊断上易出现不一致,取样误差,以及未考虑病理性改变的确切原因.更由于缺少用于明确炎症的其他免疫学染色和用于病毒诊断的聚合酶链反应(PCR),这一分类不再作为金标准用于病毒性或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的诊断.所以近年来对病毒和自身免疫性心脏病进行重新定义的努力可能会导致所谓的"达拉斯标准的灭亡".
-
植入式Holter
1961年,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N.J.Holter发明了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Holter)技术,这种长程心电图使记录的心电信息量从标准心电图提高了10000倍,使很多常规心电图难以记录到的心律失常可经动态心电图而被记录,这是心电学史上的一次革命.但是许多心律失常间隔很长时间才发作一次,这些偶尔发作的心律失常对于动态心电图技术而言也属于难以捕捉到的心律失常,面对这些发作甚少的心律失常,植入式.Hoher技术应运而生.
-
2型糖尿病强化血糖控制策略的困惑和思考
2型糖尿病(12DM)是一组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功能异常,心血管疾病(CVD)占整个糖尿病死亡病例的75%,糖尿病患者多有冠状动脉以外的广泛血管性病变,伴有高血压、左室肥厚、心肌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此外,30%的糖尿病患者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这会影响到心率和血压,增加感受心绞痛的阈值,并且可以伴有左室功能障碍[1].如何面对T2DM合并CVD患者逐年增多的趋势,采用何种干预的方法来改善其患者的预后,是近年来心血管和内分泌领域研究热点之一.
-
甘肃省东乡族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遗传易感性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l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 检测东乡族高血压115例患者及东乡族健康对照102名的ATIR基因A1166C多态性,并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测定.结果 在高血压组中,ATIR基因AC+CC型与血浆TC、TG水平有关,表现为AC+CC基因型的TC、T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1166C多态性可能与高血压患者TC、TG水平有遗传易感性.
-
大鼠心肌肥厚过程中亲环素A表达时程变化
目的 探讨大鼠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过程中左心室心肌组织中亲环素A表达的时程变化.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压力负荷性大鼠心肌肥厚模型.术后4周和8周,检测左心室重量和体质量比值观察心肌肥大程度.然后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左心组织中亲环素A表达变化.结果 在术后4周和8周,腹主动脉缩窄组左心/体质鼍比值比假手术对照组分别增加38.10%和37.70%.蛋白免疫印迹结果 显示,两组亲环素A的表达均随鼠龄的增长而增加,但在术后4周和8周,腹主动脉缩窄组左心室心肌组织中亲环素A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亲环素A表达分别增加26.06%和31.95%.结论 大鼠心肌肥厚的同时伴随亲环素A表达增多,提示心肌肥厚发病机制可能涉及亲环素A.
-
肥厚型心肌病的新类型:左室心尖部室壁瘤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以心肌肥厚为显著特征,累及左心室相对常见的心肌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学倾向,其病因不明.其病理学异常有4大特点:(1)心肌增厚、肌束排列紊乱、结缔组织增加,纤维化明显;(2)心室腔狭小,心房扩张、肥大;(3)冠状动脉异常:原发性异常见于80%的患者,属于先天性异常的一部分;(4)血流动力学异常:收缩功能增强,舒张充盈受损.
-
重视开展气象因素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
5.12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汶川地震后,医务工作者在积极救治受灾群众的同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灾后疫情的防治工作,使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疫情的发生与流行得以避免.随着时间的推移,由地震效应引起的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复发、加重,甚至死亡,更需要得到重视.
-
重症心力衰竭的药物疗法
力衰竭的治疗理应根据其基础疾病而异,例如冠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通过介入治疗可获得明显的改善,但是大多数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是扩张性心肌病所致的心力衰竭基本上不得不依赖药物治疗,尽管能做特殊的手术和心脏移植,但主要还是依赖药物治疗.然而心力衰竭越严重越是难以缓解,对于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
巴马地区长寿老人心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子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广西巴马长寿地区长寿老人心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子的分布.方法 对巴马长寿地区≥90岁的长寿老人212名(长寿老人组)系统调查,并以非长寿地区(69.9±7.4)岁老人222名(对照组)为对照,测量血压、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水平.结果 巴马长寿老人和对照组老人对比,除舒张压、TB和LDL-C外,收缩压和TC、HDL-C水平高于普通老年人,身高、体质量、腰围、BMI和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长寿老人心血管病危险因子高低排序依次为高血压(56.6%)、高TC血症(23.6%)、高TG血症(19.3%)、血糖升高(18.40%)、高LDL-C血症(17.5%)、低HDL-C血症(16.5%)、腹型肥胖(1.43%)、超重(4.04%)和肥胖(0.47%).和对照组比较:高TC血症和高TG血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超重、肥胖、腹型肥胖和低HDL-C血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 巴马长寿地区长寿老人心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子有其特异性,长寿老人较低比例的低HDL-C血症、低体质量、较高的高HDL-C水平等代谢异常,可能构成了长寿的生化代谢基础.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