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 중화창상골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600
  • 国内刊号: 11-55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48
  • 曾用名: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裴国献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前路减压经口咽寰枢椎前路复位钢板系统复位器辅助下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绞锁

    作者:章凯;许俊杰;陈育岳;李知玻;吴增晖;夏虹;马向阳;王智运;杨进城

    目的 介绍前路减压经口咽寰枢椎前路复位钢板系统(TARP)复位器辅助下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绞锁的方法. 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绞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9例,女3例;年龄25 ~46岁,平均30.6岁;损伤部位:C4.5 1例,C5.6 6例,C6.7 5例;根据Allen分类,所有患者均为牵拉屈曲型,其中单侧绞锁7例,双侧绞锁5例.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2例,C级3例,D级4例,E级1例.均采用单纯前路手术复位、减压TARP复位器辅助下内固定治疗.对术前、术后神经功能、影像学改善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术后未出现神经症状加重.所有患者术后获6 ~ 36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无发生内固定松动、移位或断裂.植骨均在术后6个月内获骨性融合.随访时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2例,D级2例,E级5例. 结论 在TARP复位器的辅助下,单纯前路手术能有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关节突绞锁,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 足部复合组织移植后供区的处理

    作者:胡洪良;李锦永;沈卫军;王恒;王占磊;韩艳君

    目的 探讨足部复合组织移植后供区的修复方法,以大限度地减少足部供区的并发症. 方法 对2003年9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9例足部复合组织移植术后留有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41例,女18例;年龄9~57岁,平均34.6岁.采用皮瓣转位或移植等方法进行创面覆盖修复,其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位修复22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位修复13例,外踝上皮瓣修复12例,第2跖背皮瓣修复9例,腹股沟皮瓣游离移植修复3例. 结果 足部供区遗留创面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 ~ 24个月,平均12个月.供区移植皮瓣色泽正常,质地良好,无瘢痕、疼痛及溃破等情况发生. 结论 重视足部复合组织移植术后供区的处理,精细修复前足横弓及韧带组织,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邻近带蒂皮瓣转位或游离皮瓣移植等方法覆盖供区创面,可减少或避免供区并发症的发生.

  • 改良的膝关节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柱骨折

    作者:孙冰;张树栋;刘万军;邹德鑫;王静杰;张国峰;林江涛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的膝关节后外侧手术入路在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柱骨折中的应用. 方法 对2008年2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28例胫骨平台后外侧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20例,女8例;年龄28 ~62岁,平均34.5岁.骨折按AO分型:41 B3型12例,41C1型9例,41C3型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对骨折进行支撑钢板内固定.术后3、6、12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并对术后即刻、6个月及12个月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2~18个月(平均15.7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所有患者术后3、6、12个月膝关节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6个月及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手术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无感染、内固定失效及螺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改良的膝关节后外侧入路能够充分显露手术区域,同时保护局部软组织和韧带组织,并保留骨折块周围附着的软组织从而保护骨折端血供,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柱骨折较理想的入路.

  • 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术式的选择及疗效观察

    作者:黄威;蔡贤华;徐峰;黄勇;康辉;李彦锦

    目的 探讨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 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4例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9例,女15例;年龄18 ~55岁,平均36岁;陈旧性齿状突骨折5例,新鲜齿状突骨折49例;齿状突骨折按Anderson-D'Alonzon分型:Ⅱ型30例,Ⅲ型24例;合并寰椎前脱位12例,寰椎后脱位12例,无明显脱位30例;术前神经功能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B级2例,C级5例,D级16例,E级31例.其中30例患者行前路齿状突空心螺钉内固定术(A组),8例患者行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B组),16例患者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C组). 结果 术中无椎动脉、脊髓损伤发生,术后寰椎脱位患者均获得良好复位.所有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A组2例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示骨折不愈合,A组其他患者和B、C组所有患者均在术后3~4个月骨折愈合.无螺钉松动、断钉、退钉发生.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C级2例,D级6例,E级46例. 结论 上述三种手术方式均是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的有效方法.临床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首选前路齿状突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此方法不合适时可考虑行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或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等寰枢椎融合术.

  • Masquelet技术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骨缺损

    作者:刘家国;喻爱喜;赵猛;罗斌;徐圣康

    目的 探讨Masquelet技术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骨缺损的疗效. 方法 对2005年8月至2010年6月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的16例开放性pilon骨折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11例,女5例;年龄20 ~67岁,平均36.5岁;右侧10例,左侧6例;骨折按AO/ASIF分型:C2型7例,C3型9例.长段缺损5例,腔隙性缺损11例.开放性损伤按Gustilo分型:ⅢA型10例,ⅢB型6例.所有患者先进行清创,将带抗生素的骨水泥植入骨缺损处,并用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6~8周后待软组织肿胀消退无明显感染迹象后拆除外固定支架,并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及植骨术.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6 ~48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均未出现伤口深部感染和皮肤坏死.骨折复位影像学评估按照Burwell-Charnley标准:解剖复位6例,功能复位9例,复位差1例.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3~58周,平均21周.踝关节功能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的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评分为62 ~98分,平均85.6分. 结论 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骨缺损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且手术方法简便.

  •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不同压缩程度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疗效的比较

    作者:庄澄宇;陈哲;宋艳艳;曹鹏;梁裕;张兴凯;吴文坚;郑涛;郑月焕

    目的 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及不同压缩程度下对脊柱楔形角和后凸角的纠正,为不同压缩程度下佳术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04年4月至2010年1月治疗的123例OVCF患者,分别采用PVP治疗(60例)和PKP治疗(63例),两组患者基线学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根据Genant等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压缩椎体分为轻度(A级)、中度(B级)和重度(C级)压缩,评价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楔形角、后凸角的改善情况及两种术式的效果.比较不同压缩等级下两种术式间VAS评分、楔形角、后凸角的改善.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均明显改善,楔形角、后凸角均矫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对VAS评分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对楔形角和后凸角的矫正效果优于PVP,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压缩程度下的患者两种术式间的VAS评分改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级患者两种术式楔形角和后凸角的矫正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级患者中PKP组楔形角和后凸角的矫正均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KP和PVP都能明显缓解OVCFs患者的疼痛,纠正楔形角和后凸角,恢复脊柱全长的生理曲度.但PKP能更好地纠正楔形角和后凸角,尤其是在重度压缩骨折情况下.

  • 合并内侧伤口开放性跟骨骨折的分阶段治疗

    作者:薛剑锋;施忠民;梅国华;张长青

    目的 总结分析合并内侧伤口开放性跟骨骨折分阶段治疗的策略及疗效. 方法 2007年2月至2010年7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GustiloⅡ型及ⅢA型合并内侧伤口的开放性跟骨骨折患者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39 ~56岁,平均43.3岁;左足9例,右足14例.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9例,Ⅲ型12例,Ⅳ型2例.开放性损伤按Gustilo分型:Ⅱ型11例,ⅢA型12例.患者行急诊一期清创,同时通过内侧伤口复位跟骨内侧柱,恢复跟骨的高度、长度及轴线,克氏针临时固定,对不稳定伤口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覆盖,使用抗生素预防性治疗和反复清创.待内侧伤口稳定后,二期行外侧扩大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进行评定. 结果 伤后至初次清创时间为3 ~36 h,平均6.8h;清创次数1~4次,平均2.6次;行终内固定手术时间为伤后5~21 d,平均10.9d.23例患者术后获19 ~32个月(平均23.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外侧手术切口无感染、坏死发生,21例患者内侧伤口均获愈合,2例患者内侧伤口发生浅表感染,经换药延迟愈合.但所有患者距下关节活动度与健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受限. 结论 合并内侧伤口开放性跟骨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开放性跟骨骨折,如果没有软组织缺损,通过分阶段的贯序治疗,其疗效可媲美闭合性骨折.急诊处理应注意彻底清创,同时通过复位及临时固定恢复跟骨的高度及长度.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正常矢状曲度的个体化测量及临床应用

    作者:吴超;谭伦;林旭;张焰;胡海刚

    目的 探讨获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正常矢状曲度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对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9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41例,女28例;年龄18 ~71岁,平均39.3岁.骨折节段:T116例,T12 22例,L120例,L2 12例,L36例,L4 3例;术前神经功能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分级(ASIA):A级2例,B级4例,C级8例,D级20例,E级35例.术前模拟手术恢复胸腰椎正常矢状曲度并测量其数值,术中通过椎弓根螺钉与上终板平行,按术前测量数值个体化预弯连接棒角度个体化恢复胸腰椎正常矢状曲度.记录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固定节段矢状曲度丧失角度及椎管占位程度. 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100 ~ 200min,平均137min;所有患者术后获12 ~ 25个月(平均14.3个月)随访.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固定节段矢状曲度丧失角度及椎管占位程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脊髓神经功能障碍术后无加重,67例不全截瘫患者ASIA分级均有1级以上改善. 结论 通过术前模拟手术个体化测量正常矢状曲度,按术前测量数值个体化预弯连接棒角度可以更好地恢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椎体高度及矢状曲度,正常矢状曲度的恢复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固定节段矢状角度的丢失和内固定断裂、松动的发生.

  • Hoffa骨折的CT分型

    作者:李卫华;刘亚波;王满宜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Hoffa骨折CT分型,并对Hoffa骨折的CT分型与Letenneur X线分型的组间一致性进行比较. 方法 随机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0例Hoffa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和股骨髁CT三维重建片),呈递给20位由高级、中级和初级临床医师组成的阅片者,以同样的流程分别根据Letenneur X线分型和新的CT分型对Hoffa骨折进行分类,采用加权Kappa系数进行组内一致性检验,比较多个阅片者之间的两种分型的一致性. 结果 20位阅片者对20例Hoffa骨折患者的CT分型:Ⅰ型占66.0%,Ⅱ型占30.5%,Ⅲ型占3.5%.Ⅰ型骨折中涉及b区域的Ⅰb型多,占50.0%,Ⅰa型占19.0%,Ⅰc型占31.0%;Ⅱ型粉碎性骨折中粉碎骨折块也多出现在b区域;涉及b区域的骨折在CT分型中总的发生率是67.0%.X线分型:Ⅰ型占31.4%,Ⅱ型占14.3%,Ⅲ型占28.0%,Ⅳ型占26.3%.多个阅片者之间CT分型一致性(Kappa=0.681)较X线分型更高(Kappa=0.261).结论 对于Hoffa骨折,新的CT分型一致性优于X线分型,尤其对于粉碎性骨折患者.

  • L-丝氨酸对大鼠神经细胞凋亡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生的影响

    作者:曹涌;姚羽;李向阳;王晓冬;张烽

    目的 观察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后L-丝氨酸(L-Ser)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与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eNSCs)增殖的作用. 方法 健康SD成年雄性大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n=20):假手术组(只行椎板切除,不损伤脊髓)、单纯损伤组(制备SCI模型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L-Ser治疗组(制备SCI模型后腹腔注射L-Ser)、D-环丝氨酸(DCS)治疗组(制备SCI模型后腹腔注射DCS)和DCS拮抗组(制备SCI模型后腹腔注射L-Ser和DCS).1、3、5、7d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斜板试验的斜坡角度和BBB运动评分,观察脊髓前角神经细胞数、检测细胞凋亡和Brdu和Nestin双标阳性细胞的表达. 结果 术后3d开始,L-Ser治疗组的斜坡角度和BBB运动评分均大于单纯损伤组、DCS治疗组和DCS拮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斜坡角度呈现递增趋势.L-Ser治疗组的脊髓前角神经细胞数和Brdu/Nestin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单纯损伤组、DCS治疗组和DCS拮抗组,而脊髓前角神经凋亡细胞数明显少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S治疗组、DCS拮抗组和单纯损伤组间的斜坡角度、BBB运动评分、脊髓前角神经细胞数、凋亡细胞数、Brdu/Nestin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L-Ser能抑制SCI大鼠脊髓组织中神经细胞的凋亡,促进SCI大鼠脊髓组织eNSCs增殖.

  • 血清素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功能的影响

    作者:代守前;施秀;韦永中;殷国勇;余利鹏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血清素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OBs)增殖、分化和矿化功能的影响. 方法 在新生SD大鼠颅骨OBs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血清素:0 mol/L组(空白对照组)、10-9 mol/L组、10-8 mol/L组、10-7 mol/L组、10-6 mol/L组、10-5 mol/L组,观察不同浓度血清素对OBs的增殖能力(CCK-8法)、分化能力(Western法检测碱性磷酸酶蛋白水平、pNPP法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和ELISA法检测骨钙素蛋白表达水平)和矿化能力(茜素红染色)的影响.并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OBs分化早、晚期血清素受体亚型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 不同浓度血清素均可抑制OBs的增殖、分化和矿化,这种抑制作用在低浓度时具有时间依赖性,而在高浓度时作用减弱,呈现“V”形趋势.5-HT1A、5-HT1B、5-HT1D、5-HT2A、5-HT2B、5-HT2C等受体在OBs上均有表达,其中5-HT2A和5-HT1B受体是表达多的两种受体亚型. 结论 体外OBs表达血清素受体,血清素可抑制OBs的增殖、分化和矿化,提示血清素能够调节骨代谢.

  • 基于椎弓根螺钉的新型聚醚醚酮树脂动态稳定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评价

    作者:吴长福;赵卫东;孙培栋;毕振宇;吴卫东;欧阳钧

    目的 评价一种基于椎弓根螺钉的新型聚醚醚酮树脂(PEEK)动态稳定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特性. 方法 将整套测试装置加载于试验机上进行静态测试(压弯、拉伸和扭转)和疲劳测试.静态压缩弯曲与拉伸弯曲试验采用位移控制加载,以25 mm/min速率将内固定系统压或拉至破坏;静态扭转试验采用扭转角度控制加载,以60°/min的速率将结构物扭转至极限状态.疲劳试验采用载荷控制的压弯疲劳加载,加载的波形为正弦波,加载频率为5 Hz,载荷比为10,循环极限次数为500万次. 结果 PEEK动态稳定内固定系统静态压缩弯曲2%变形位移为1.52 mm,弹性位移为(6.39±1.80) mm,屈服载荷为(1505.86±189.17)N,压弯刚度为(236.16±59.64) N/mm,极限载荷为(1649.05±206.46)N;静态拉伸弯曲2%变形位移为1.52 mm,弹性位移为(24.86±5.71) mm,屈服载荷为(2041.50±605.80)N,拉弯刚度为(28.70±7.47) N/mm,极限载荷(2424.51±625.82) N;静态扭转2%变形角位移为1.95°,弹性角位移为8.73°±3.69°,屈服扭矩为(6.48±1.93)N·m,扭转刚度为(0.73±0.20) N/mm,极限扭矩为(9.31±1.12)N·m.脊柱内固定系统疲劳极限载荷参考值为1000 N. 结论 PEEK动态稳定内固定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稳定性,且能保留固定节段活动度.

  • Rho/ROCK Ⅱ特异抑制性小分子多肽对脊髓损伤微环境下新生大鼠背根节神经元轴突再生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宗波;李军;屈一鸣;吴韬韬;冯大雄

    目的 观察Rho/ROCK Ⅱ特异抑制性小分子多肽在脊髓损伤(SCI)微环境下对新生大鼠背根节神经元(DRGNs)轴突生长的影响. 方法 取健康雌性SD成年大鼠5只,按WD法制成T9平面以下截瘫模型,术后7d取T8-10节段脊髓制作截瘫大鼠脊髓提取液.取新生SD大鼠背根神经节经酶解消化、机械吹打、离心、重悬、纯化,进行原代培养观察.DRGNs体外培养5d后随机分组加入不同物质共同培养:A组:DRGNs +60 μL PBS;B组:DRGNs+60 μL截瘫大鼠脊髓提取液;C组:DRGNs+60 μL截瘫大鼠脊髓提取液+20 μL脂质体;D组:DRGNs+ 60μL截瘫大鼠脊髓提取液+20 μL脂质体+不同量多肽(2、4、6、8、10、12 μg).不同环境下共同培养2d后行免疫荧光,测量神经轴突长度和轴突远端平均荧光密度. 结果 B、C组平均轴突长度和荧光密度均小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μg多肽组平均轴突长度增长明显,平均荧光密度大,与其他多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μg多肽组与4μg多肽组的平均轴突长度和荧光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μg多肽组、10 μg多肽组、12μg多肽组的平均轴突长度和荧光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ho/ROCKⅡ特异抑制性小分子多肽能促进SCI微环境中DRGNs轴突生长,当多肽含量为8μg时作用明显.

  • 下胫腓联合螺钉位置对踝关节应力分布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刘清华;余斌;李忠;庄岩;张堃

    目的 利用有限元法分析踝关节下胫腓联合损伤两种位置螺钉固定对踝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 方法 选取1名30岁男性健康志愿者的右足螺旋CT扫描图像,利用Mimics10.01、Solid-Works2009等软件进行骨骼的三维重建、模拟韧带连接和生成关节接触等,分别建立包含正常踝关节、下胫腓联合损伤踝上2.5cm、5.0cm螺钉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模型中设置相应的边界条件分别模拟踝关节在中立位站立、内旋、外旋时所受外力,进行加载计算. 结果 获得了踝关节在5种加载中各组织的Von Mises应力分布.相对于正常踝关节,踝上2.5cm、5.0cm螺钉固定后均导致踝周韧带的应力降低、承受载荷量减少,而小腿骨间膜应力增高,其中在踝关节内旋时近端小腿骨间膜腓骨附着点应力分别达28.91和27.76 MPa;各主要关节的接触力也降低,其中在模拟踝关节内旋时胫距关节接触力分别为136.55 N和120.14 N,腓距关节的接触力分别为42.68N和39.33N,而模拟踝关节外旋时胫距关节接触力分别为167.93N和158.17N,腓距关节的接触力分别为39.47N和40.21N.结论 两种位置的螺钉固定后均可致踝关节应力分布发生改变,但两者差异不明显.

  • P2X7受体对骨重建的动态调节作用

    作者:于铁成;张佳亮;王成学;孙大辉;谭磊;祁宝昌;郑学清

    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可以储存和传递化学能.ATP的分子结构可以简写成A-P~P ~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叫做高能磷酸键,其断裂时可以释放大量的能量.ATP可以水解,这实际上是指ATP分子中高能磷酸键的水解.在细胞中,它与二磷酸腺苷的相互转化实现贮能和放能,从而保证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除了这些生理功能外,细胞外ATP还是机体的重要信号因子,其可与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调节细胞的生理功能变化.细胞外ATP的受体称为P2嘌呤受体(P2 purinergic receptors),根据功能又分为P2X受体(P2X purinergic receptor)和P2Y受体(P2Y purinergic receptor)两大家族[1].P2X受体是调控离子通道的.胞外的ATP与P2X受体结合后使其活化,引起离子通透性改变,从而产生一系列生物学行为[2].

    关键词: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骨水泥渗漏位置对术后疼痛缓解的影响

    作者:陈晓斌;任继鑫;张建政;李绍光;刘智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中骨水泥渗漏以及骨水泥在椎体中的位置对于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的影响.方法 自2005年1月至2010年3月采用PVP治疗192例单个椎体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男26例,女166例;年龄60 ~ 92岁,平均73.2岁.根据骨水泥位置将患者分为3组:A组,骨水泥位于椎体内,未接触终板,31例(16.1%);B组,骨水泥扩散,与终板接触,40例(20.8%);C组,骨水泥扩散并经终板渗漏至椎间隙,121例(63.0%).在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2年比较3组患者休息、活动时疼痛缓解程度的差异;在以上各时间点B、C组患者中,比较骨水泥渗漏的不同位置对休息、活动时疼痛缓解程度的影响. 结果 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2年3组患者休息、活动时平均疼痛缓解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时间点B、C组患者骨水泥分布于不同位置的患者休息、活动时平均疼痛缓解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无论骨水泥有无在椎体内,还是扩散至终板或渗漏至椎间隙,对PVP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与未发生渗漏相比无明显差异.

  • 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治疗策略

    作者:张广泉;李琳;高延征;陈书连;刘珂;高坤;王小刚

    目的 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治疗策略. 方法 对2007年1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15例,女5例;年龄19 ~74岁,平均40岁;损伤节段:C3.4 2例,C4.5 8例,C5.6 6例,C6.7 4例;其中单侧关节突绞锁5例,双侧关节突绞锁15例;同时伴关节突骨折或椎板骨折7例;术前脊髓损伤情况采用改良Frankel分级:A级3例,B级5例,C级10例,D级2例.19例骨折脱位处无椎间盘突出者均于术前行颅骨牵引,关节突绞锁复位的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未复位者行后路切开撬拨复位或关节突切除复位侧块钢板固定、前路植骨融合内同定术,1例C6.7骨折脱位者C6.7椎间盘突出并且位于上位椎体后侧,行C6椎体次全切除复位植骨内固定术.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均获复位,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术后4个月X线片示植骨全部融合,无内固定断裂、移位等并发症发生.除完全脊髓损伤的3例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外,其他患者脊髓损伤均至少有1级以上恢复:5例B级患者恢复至C级4例、D级1例,10例C级患者恢复至D级6例、E级4例,2例D级患者恢复至E级.结论 采用颈椎前路、后前或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疗效确切,根据损伤类型、颅骨牵引复位与否等综合因素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赵资坚;邹育才;刘梦璋;江标;杜建业;蔡史健

    目的 比较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与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41例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男20例,女21例;年龄65 ~83岁,平均75.2岁.骨折按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23例,伴明显肩关节脱位11例;四部分骨折18例,伴明显肩关节脱位9例.21例患者接受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钢板组),20例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置换组).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时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41例患者术后获25 ~36个月(平均30.5个月)随访.置换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86.8±7.9)min]、术中出血量[(190.7±32.2) mL]、术后引流量[(62.6±5.4)mL]、住院时间[(11.1±1.1)d]均低于钢板组患者[分别为(101.2±10.9) min、(241.7±46.0)mL、(77.7±7.9) mL、(13.4±1.6)d],以上项目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患者术后3个月、1年平均Constant-Murley评分[(52.1±3.1)分、(61.7±2.8)分]均低于置换组患者[(60.0±3.3)分、(65.5±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23.8%)与置换组(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关节内感染发生. 结论 人工肱骨头置换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当,前者手术创伤较小,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较少,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可取得较好疗效.

  • 影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纪忠义;杨震;郑鹏;王希过;赵鹏

    目的 探讨影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可能因素. 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63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均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97例,女66例;年龄15 ~ 76岁,平均51.5岁.均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分析影响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经18~36个月(平均20.5个月)随访,ASES评分平均为82.1分(36.7 ~ 100分).肩关节功能预后与性别(女性)、年龄(>60岁)、骨折分型(三、四部分骨折)、骨密度T值(≤-2.5SD)、复位质量(复位不满意)呈显著相关,与受伤至手术时间、内固定取出时间、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无明显相关. 结论 复位质量、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等因素会影响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时应尽量达到解剖复位,必要时须行开放复位.

  • 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内髁骨折

    作者:高成杰;姚会欣;平义;于洋;刘建强;苑文杰

    目的 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内髁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07年5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2例股骨内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9例,女3例;年龄24 ~ 65岁,平均43岁;单一(AO B2型)骨折9例,粉碎性(AO B3型)骨折3例.切开复位后分别使用高尔夫锁定钢板固定5例,T型锁定钢板固定3例,L型锁定钢板固定3例,跟骨钢板固定l例.术后使用美国膝关节协会(AKS)综合评分评定术后功能.结果 12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8个月(6~ 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在术后3个月达到稳定愈合,无发生关节面塌陷、关节僵硬、关节内感染、骨不连与畸形愈合等,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AKS评分80~ 92分,平均88分. 结论 选择合适的钢板固定股骨内髁有利于维护骨折稳定性并帮助膝关节功能恢复.

  • 更换髓内钉与髓内钉联合侧方钢板治疗股骨干非峡部肥大型骨不连的疗效比较

    作者:缪海雄;孙春汉;王斌;冯旭晖;刘伟乐

    目的 比较更换髓内钉与保留髓内钉联合侧方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治疗股骨干非峡部骨折髓内固定术后肥大型骨不连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4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15例股骨干非峡部骨折髓内钉固定后肥大型骨不连患者的资料,男11例,女4例;年龄23 ~ 61岁,平均42.5岁;其中6例患者更换髓内钉(髓内钉组),9例保留原髓内钉联合应用侧方LC-DCP(髓内钉联合LC-DCP组).术后通过影像学分析骨折愈合情况. 结果 15例患者术后获12 ~48个月(平均23.0个月)随访.髓内钉组3例患者获得临床愈合,愈合时间为6~11个月,平均8.0个月.髓内钉联合LC-DCP组9例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4~12个月,平均7.3个月.髓内钉联合LC-DCP组的愈合率(100%)明显高于髓内钉组(50%). 结论 保留髓内钉联合侧方LC-DCP是治疗股骨干非峡部骨折髓内固定术后肥大型骨不连的较佳手术方式.

  • 经小腿前外侧切口L形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

    作者:赵勇;周大鹏;田竞;薛海鹏;项良碧

    目的 探讨经小腿前外侧切口L形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经小腿前外侧切口L形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9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4例;年龄25 ~ 51岁,平均39岁.15例为闭合性骨折,4例为开放性骨折.骨折按照Rüedi-Allgǒwer分型:Ⅰ型1例,Ⅱ型11例,Ⅲ型7例.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8~13个月(平均8.6个月)随访.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获骨性愈合,时间为16 ~20周,平均18.1周.除2例患者骨折关节面出现1.5 mm移位外,余骨折均未发生明显短缩、成角及旋转等畸形.疗效评价采用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9例,良7例,可3例. 结论 经小腿前外侧切口L形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可以治疗绝大多数的pilon骨折并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 青少年创伤后获得性平足症临床病例解析

    作者:戴鹤玲;汤宇;徐子涵;刘志杰;程明;刘智;孙天胜

    患者资料男性患儿,9岁,因"车祸致右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及右踝足前方大面积软组织碾压伤"于2009/10/12入院,首诊查体:右胫前肿胀伴中段10 cmxlcm纵行皮擦伤,局部异常活动,可触及骨擦感,踝内侧10 cm×8cm皮肤及软组织缺如,骨组织及胫前肌外露,污染重,皮缘捻挫,足背动脉搏动存在,足趾运动、感觉正常.急诊硬膜外麻醉下行"右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清创、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2个月后因右小腿中段至足背有约30cm×10cm的软组织广泛性缺损、部分胫骨外露、足背部分伸肌腱干性坏死、足背动脉闭塞转院治疗.

    关键词:
  • 临床病例讨论——分型误判导致的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

    作者:方加虎;陈群;张子韬;宋李军

    病历摘要患者,男,37岁,因"车祸致右肩部疼痛伴活动受限6h"于2011/09/09日来我院就诊.当时急诊查体:神志清楚,痛苦貌,右肩部无明显畸形,右肩锁关节局部压痛,右肩部因疼痛拒绝活动,摄X线片示右肩锁关节轻度脱位(图1a).予患肢三角巾悬吊固定,伤后第4天门诊复查X线片示右肩锁关节轻度脱位,似较前略有加重(图1b),门诊仍予保守治疗,并嘱患者半个月内每隔3~5d按期复诊.由于自觉症状减轻和患者自身原因,直至伤后半年才再次门诊就诊,主诉右肩部仍有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进一步查体:右肩锁关节处局部隆起畸形,局部压痛、琴键征(+),右肩部上举和后伸明显受限,复查X线片示右肩锁关节重度脱位(图1c).

    关键词:
中华创伤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