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 중화창상골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600
  • 国内刊号: 11-55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48
  • 曾用名: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裴国献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筋膜皮瓣重建足远端部分缺损

    作者:王海明;姜佩珠;范存义;张长青;曾炳芳

    目的 报道应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及髂骨植骨重建足远端部分缺损的方法,探讨皮瓣转位范围.方法 2002年3月~2006年2月,应用腓肠神经筋膜皮瓣及髂骨植骨修复32例足远端1/3外侧软组织和骨缺损患者.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17~58岁,平均35.2岁.本组32侧肢体,共32块皮瓣,其中12例患者进行髂骨植骨.开放创面27例,其中感染创面8例;无菌创面5例.创面面积为4.0 cm×7.0 cm~7.0 cm×16.0 cm.髂骨移植长度为4.0~7.0 cm,平均5.0 cm.手术先根据跖骨骨缺损大小切取髂骨,接着处理受区创面,然后将切取的髂骨植入跖骨骨缺损处,在电视透视下用克氏针固定,建立足外侧骨支架,后利用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筋膜皮瓣覆盖创面.结果 32例患者获5~27个月(平均12.7个月)随访.皮瓣一期存活30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2例,经换药后愈合.髂骨移植一期骨愈合11例,愈合时间为3~14个月,平均5.7个月;骨不愈合1例,经再次植骨后愈合.皮瓣外形良好28例,皮瓣臃肿4例.供区创面一期愈合,无功能障碍.术后患足功能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优19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90.6%.结论 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结合髂骨植骨是重建足远端部分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 关节镜下四股自体腘绳肌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中期疗效

    作者:张春礼;范宏斌;徐虎;张大伟

    目的 回顾性总结关节镜下4股自体腘绳肌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1年5月~2003年6月收治的56例ACL损伤患者进行术后至少2.5年的随访.采用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膝关节运动范围、Lysholm功能评分、Tegner运动评分及手术并发症统计等来评价关节镜下4股自体腘绳肌肌腱移植重建ACL的临床疗效.结果 56例患者术后获2.5~4.5年(平均3.8年)随访.前抽屉试验:0级38例,占67.9%,1级12例,占21.4%,2级6例,占10.7%;而术前均在1级以上.Lachman试验:0级41例,占73.2%,1级9例,占16.1%,2级6例,占10.7%;而术前均在1级以上.膝关节运动范围缺失均在10°以内,其中过屈受限3例,过伸受限4例.Lysholm评分优37例,良1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2.9%.Tegner运动评分平均为6.7分(3~9分).无关节感染、腘窝血管神经损伤、小腿筋膜间隙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关节软骨、半月板等意外损伤发生.隐神经髌下分支损伤导致小腿上段内、外侧皮肤麻木6例,发生率为10.7%,关节功能未受影响.结论 关节镜下4股自体腘绳肌肌腱移植重建ACL,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中期临床疗效.

  • 胫骨骨感染的分期与治疗

    作者:刘立峰;张强;王平山;张军;王文;邹林;李秉胜;曹学成;蔡锦方

    目的 研究胫骨骨感染的分期与治疗方法.方法 1996年3月~2005年6月收治174例胫骨骨感染患者,将胫骨骨感染分为Ⅰ期(急性期)与Ⅱ期(慢性骨髓炎期).1期患者采用清创,更换内固定为外固定,邻近或局部皮瓣转移覆盖创面治疗.Ⅱ期采用清除病灶,去除死骨、皮瓣或肌皮瓣填充死腔,改善局部血运并覆盖创面,术后持续冲洗并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结果 174患者术后获1~5年(平均29个月)随访.所有皮瓣全部成活,骨感染全部治愈且无复发.160例患者骨折获一期愈合,14例Ⅱ期患者因骨缺损或骨不愈合而再次植骨治疗获得愈合.13例轻度跛行,7例因肢体短缩、关节僵直及其它合并症重度跛行,154例患者行走正常并恢复原有工作.结论 胫骨骨感染的分期对治疗有指导意义,只有采取个体化治疗手段,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其中重建感染局部的血液循环为重要.

    关键词: 胫骨 感染 分期 治疗
  • 经口咽Ⅱ代解剖型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

    作者:尹庆水;夏虹;吴增晖;昌耘冰;权日;艾福志;章凯;麦小红;刘晖;何帆;刘景发

    目的 评价经口咽改良Ⅱ代解剖型寰枢椎复位钢板(TARP)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8月~2006年3月,应用改良Ⅱ代解剖型TARP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并枢椎双皮质固定法治疗15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C级3例,D级10例,E级2例.ASIA运动评分平均为(83.0±13.4)分(46~100分).结果 所有患者获平均10个月(3~20个月)随访,15例均达到即时解剖复位.颈部疼痛和肢体麻木无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3例C级改善为D级;10例D级中的4例改善为E级,其余6例分级无变化,但术后运动评分改善为82~100分[平均(93.5±4.0)分].10例D级和3例C级患者术后评分增加4~33分[平均(13.1±9.4)分].术后MRI示脊髓减压充分,减压改善率达89.2%,术后3个月寰枢椎均获骨性愈合.结论 Ⅱ代解剖型TARP手术操作简便可行,效果优于Ⅰ代TARP固定,对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劈裂骨折

    作者:罗从风;姜锐;仲飙;胡承方;曾炳芳

    目的 探讨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劈裂骨折的手术方法、骨折类型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7月~2005年7月,采用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11例胫骨平台后侧劈裂骨折患者,男8例,女3例;年龄29~48岁,平均37.6岁.其中后内侧劈裂骨折3例,后外侧劈裂骨折4例,后内、后外侧同时累及4例.结果 11例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7.4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X线愈合时间平均为14.1周(11~16 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6.2周(13~24 周).术后即刻Rasmussen评分平均为16.8分,术后12个月膝关节HSS评分平均为85.4分(68~95 分),优良率为90.9%.术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8°~122.3°.所有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内、外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例患者出现切口裂开,1例患者发生切口皮缘部分坏死,均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患者术后出现小腿内下方感觉麻木.无螺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败等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劈裂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但要熟悉腘窝区解剖结构、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

  • 锁定加压钢板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刘璠;唐亮;茹江英

    目的 探讨正确把握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四肢骨折的原则.方法 2002年3月~2005年12月应用LCP治疗150例四肢骨折患者,其中肱骨近端骨折45例,前臂尺桡骨骨折51例,胫腓骨骨折54例.术后4周内每周随访1次,4周后每个月随访1次.观察有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感染及患肢力线改变等情况发生.结果 所有患者获平均14个月(4~20个月)随访.150例患者均在预期的时间内获骨性愈合,并获得满意的活动度,未出现断钉及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仅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所有患者均未予以植骨.结论 LCP是治疗长骨干骨折及近关节处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方式,尤其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术中应正确放置钢板位置,选择合适的钢板长度及螺钉数目,重视微创理念.

  • 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后髋内翻及拉力螺钉切割脱出的原因与预防

    作者:陆骅;蒋雷生;沈雷;王伟;沈云;倪斌斌

    目的 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经Gamma钉的固定后髋内翻及拉力螺钉切割脱出的原因与预防措施.方法 2002年2月~2005年12月采用Gamma钉内固定治疗174例AO/OTA分型为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A2.2型107例,A2.3型67例;闭合复位135例,开放复位39例.术后2~3 d第一次摄片检查,出院后于术后6、12、18、24周进行门诊摄片随访.结果 125例患者获3~23个月随访.发生髋内翻37例,内翻并切割脱出2例.2例均为高龄(78、92岁)、肥胖(69、74 kg)女性患者,术后1周离床部分负重行走,分别在术后3个月及7个月发现骨折部内翻,拉力螺钉切割股骨头,向后上方脱出.2例患者均采用患肢皮牵引及"丁"字鞋固定,10周后畸形愈合,1例将内固定全部取出,另1例因身体原因仅取出拉力螺钉.术后功能恢复不佳,远较骨折前差.结论 对于高龄、肥胖女性的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Gamma钉内固定术后不宜过早负重行走,应缩短摄片检查间隔.发现拉力螺钉在股骨头内移动或轻度骨折内翻现象时,应卧床休息,直至出现骨折愈合迹象.

  • 指动脉终末分支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

    作者:胡鸿泰

    目的 探讨指动脉终末分支皮瓣在临床指端修复中的可行性及相关手术指征.方法 2001年11月~2006年3月,以指固有动脉向指背侧的终末分支和向指掌侧的终末分支为蒂,设计中节指背侧的逆行皮瓣(16例16指)和中节指掌侧的逆行皮瓣(14例15指),对因切割伤、挤压伤、撕拉伤造成的指端软组织缺损进行覆盖修复.指背侧皮瓣面积为(1.0~1.7)cm×(2.0~2.8)cm,指掌侧皮瓣面积为(1.0~1.5)cm ×(2.0~2.5)cm.供皮瓣区皮片移植.结果 本组30例31指获2周~4个月随访.指背侧逆行皮瓣全部成活;指掌侧逆行皮瓣1例坏死,1例部分坏死,其余皮瓣成活.成活皮瓣二点辨别觉一般为7~10 mm,平均8 mm,疗效好1例为3 mm.远指间关节伸屈活动无明显障碍.结论 指动脉终末分支皮瓣对有骨裸露或肌腱裸露的伤指创面覆盖良好,适合末节指横断创面、斜行创面的修复.

  • 自体双股半腱肌和股薄肌横向滑杆固定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初步报告

    作者:韩一生;马兴;王海强;吴子祥;魏义勇

    目的 介绍自体双股半腱肌和股薄肌横向滑杆固定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手术方法,并探讨其近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5年1月~2006年7月,应用自体双股半腱肌和股薄肌横向滑杆固定治疗8例ACL损伤患者,其中2例为急性损伤,6例为慢性膝关节不稳.手术从健侧取半腱肌和股薄肌对折4股重建ACL;先建立"胫-股"隧道,然后在瞄准器帮助下采用拉出钢丝法使移植肌腱进入隧道,进入后肌腱股骨侧采用横向滑杆固定,胫骨侧采用界面挤压螺钉固定.术后3、6和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7例膝关节活动度完全恢复正常,1例患者膝关节伸直达180°,但屈曲为110°.7例Lachman试验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患者对膝关节的稳定性满意,已逐渐恢复运动能力;1例Lachman试验为Ⅱ度,患者对膝关节的稳定性基本满意.结论 自体双股半腱肌和股薄肌横向滑杆固定重建ACL具有操作方便、微创及重建ACL坚强牢固等优点.此技术对医生的限制低,具有推广价值.

  • 尺骨鹰嘴"V"形截骨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作者:杨道银;唐中尧;谢小庆;郑磊;杨陈一

    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是一种复杂的关节内骨折.由于多系高能量损伤,骨关节与软组织同时并存有严重损伤,其治疗非常困难,常常遗留有严重的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03年5月~2005年10月我们经尺骨鹰嘴"V"形截骨的手术入路治疗23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取得良好疗效.

  • 老年患者游离组织瓣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郑晓勇;任昕宇;杨润功;吴克俭;孙大铭;张伟佳;侯树勋

    近年来,显微外科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报道,显微外科手术的成功率已超过90%[1],各种游离组织瓣的移植在临床上、尤其是矫形外科广泛开展.100037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四临床部

  • 多臂环抱型锁式接骨器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作者:王红旗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和人工关节置换年龄的年轻化,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在不断增高.由于假体的存在,使得再次手术固定较为困难.既往常采用非手术治疗或钢丝钢缆环扎、异体皮质骨板等材料固定,手术较为复杂,骨折不愈合或再移位的发生率高.我院自2001年12月~2005年3月采用多臂环抱型锁式接骨器治疗7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

    作者:皇甫小桥;吴春根;尤小芳;赵金忠;曾炳芳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初用于治疗椎体血管瘤[1],以后逐渐在椎体恶性肿瘤和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 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张力;祁磊;侯勇;陈允震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其手术治疗可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螺钉、T形钢板及新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等多种内固定方法.手术治疗可能发生肩关节功能障碍和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我院自2002年以来采用肱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治疗1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

  • 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作者:刘安庆;鄢宏;郝敏;刘浩江;尚宏喜;芩景文;胡利君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是指来自骨髓与其它组织的脂肪、脂类物质栓塞肺、脑及皮肤等器官的血管所导致的一组临床征象,以呼吸窘迫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多为严重创伤或骨折后的紧急危重合并症,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并予以正确治疗,往往导致不良后果.

  • 自体髂骨修复胫骨外侧平台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伴关节软骨塌陷

    作者:刘建斌;李春龙;丁伟业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高能量膝关节损伤,多因膝关节受到内翻或外翻暴力所致,常导致膝关节不稳定和关节面受损,处理不当,易造成关节疼痛、僵硬、不稳定或畸形等不良后果[1].胫骨平台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伴关节软骨塌陷的治疗十分棘手.

  • 有限切开复位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

    作者:赵建国;卢彬

    前臂骨折为日常生活及劳动中常见的损伤,约占骨折总数的11.2%,青壮年居多.前臂的旋转功能对手部灵巧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前臂双骨折后如何大限度地恢复其功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应用有限切开复位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1imited contact-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LC-DCP)内固定治疗18例前臂双骨折患者,效果良好.

  • Hawkins Ⅲ、Ⅳ型距骨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作者:吴富章;卜海富;蔡靖宇;郭涛;郑华龙

    HawkinsⅢ、Ⅳ型距骨骨折经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肌腱、神经、血管和其它软组织损伤,被认为是复杂的距骨骨折脱位,其骨缺血坏死率为90%~100%[1],创伤性关节炎、足内翻畸形发生率高,预后差.临床处理较困难,其治疗存在争议[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985年2月~2004年4月间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53例56足复杂距骨骨折脱位患者,总结如下.

  • 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

    作者:周其佳;郭雄虎;孙月柏

    创伤骨折后期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是临床上常见的疑难问题,据统计,其发生率约为8%~10%[1].自1994年5月~2005年10月,我院采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42例骨不连患者,效果良好.

  • 成人复杂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夏荣刚;韩培;鲍琨;孔维清;王兵;王磊;张长青;曾炳芳

    成人复杂肱骨髁间骨折主要是指AO分类的C型骨折,包括肱骨髁间T、Y、H形骨折,合并干骺端粉碎的双髁骨折及合并冠状面骨折的双髁骨折,按AO分类分别属C1、C2和C3型骨折.由于肱骨髁解剖结构复杂,C型骨折常合并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和多发骨折,治疗十分困难.我院2000年6月~2005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3例肱骨髁间C型骨折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冲击波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孟凡宾;王丹;周智勇;陈慧平

    目的 研究冲击波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6组:3 d、1周、2周、3周、4周和6周组,每组10只.制备双侧桡骨横断骨折模型,左侧为对照侧,右侧为冲击波治疗侧(14 KV,2000次).分别于术后1、2、4和6周摄X线片,并评价骨痂生成量;于术后3 d、1周、2周、3周、4周和6周取材行病理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做免疫组化染色检测VEGF和bFGF蛋白的表达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X线片示术后1、2、4、6周冲击波治疗侧骨痂生成量多于对照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检查显示术后4周治疗侧皮质骨生成量较对照侧多且致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周治疗侧皮质骨生成量较对照侧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检测显示术后1、2和3周治疗侧VEGF阳性指数均较对照侧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1周、2周和3周bFGF阳性指数治疗侧均高于对照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冲击波能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VEGF、bFGF蛋白的表达,并能促进骨痂生成,加速骨折愈合.

  • 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和转化生长因子31 mRNA在爆炸伤创面愈合过程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新勇;方驰华;刘胜军

    目的 通过研究湿热环境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mRNA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mRNA在爆炸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在创面愈合过程中两者的作用及相互关系,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湿热环境下战伤创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湿热环境下爆炸伤创面的动物模型,收集伤后4 h、24 h、48 h、5 d、7 d、14 d、21 d、和28 d创面渗液及创面组织,采用明胶酶谱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分别对创面MMP-9和TGF-β1进行检测.采用分子原位杂交方法,分别对创面组织内源性MMP-9 mRNA和TGF-β1 mRNA进行检测.结果 创面愈合过程中MMP-9及其mRNA、TGF-β1及其mRNA有规律性变化,以伤后48 h为高峰,TGF-p1伤后7 d出现第二高峰,而TGF-β1 mRNA伤后7 d未出现第二高峰.伤后2周TGF-p1及其mRNA水平下降,而MMP-9及其mRNA水平上升,即MMP-9与TGF-β1呈现不同步的现象,两个指标在趋势图中表现为分离走向.给予创面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干预,在早期无明显作用,但在伤后2周可以降低MMP-9及其mRNA的水平,而上调TGF-β1及其mRNA的水平.结论 爆炸伤创面愈合过程中,早期MMP-9和TGF-β1水平的上升促进了创面细胞的迁移,有利于创面炎性坏死组织的清除,是创面愈合的机制之一,而MMP-9水平的过度升高,不利于创面的愈合.合理外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能促进延迟愈合创面的愈合.

  • 同种异体肢体移植后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作者:石作为;张信英;崔勇

    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是含有皮肤、皮下组织、神经、血管、肌肉、肌腱和骨骼等多种成分的复合组织移植,是修复肢体完全缺如、重建肢体功能的理想方法.与单一器官移植(如肾、心、肝、肺等内脏器官)不同,由于复合组织的各种成分的免疫学性质各不相同,因此,复合组织移植的成功在医学领域更具有挑战性.

  • 时事聚焦

    作者:

    关键词:
  • 骨科会客室

    作者:

    关键词:
  • 跟骨骨折应用磷酸钙骨水泥的结果和并发症

    作者:lan Harris;陈滨

    本文取材于4个小样本的研究,其中关于磷酸钙骨水泥的安全性、有效性的证明力并不是很强.在应用Norian SRS的三个研究中,感染率为7%(70例中有5例),但并没有描述感染与骨水泥的关系.

  • 中国创伤骨科现状与发展对策

    作者:裴国献

    创伤骨科学是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从骨科学衍生出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自20世纪末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与脊柱外科、关节外科一并成为骨科学三大主干学科.

  • 毒蛇咬伤致肢端骨溶解症一例

    作者:马江涛;俞敏;张孟超

    患者男性,49岁,因毒蛇咬伤致右手示指肿痛42 d,拟为右手示指中远节指骨骨髓炎而收入院.患者于42 d前不慎被毒蛇(种类不详)咬伤右手示指,当时患指疼痛剧烈,继之肿胀,无昏迷史.伤后即以中草药局部外敷治疗.入院检查:神志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血象、生化指标正常.否认既往病史.

  • 左半骨盆开放毁损伤行半骨盆切除术一例报告

    作者:蒋建新;陆男吉;唐明杰

    患者男性,19岁,2004年2月29日左下腹碾压伤0.5h,处于休克状态并恶化中,体征:贫血貌,血压12/6 kPa,持续性下降,心率>110次/rin,左下腹股沟至会阴,阴囊挫伤严重,髂骨碎块外露,睾丸外露,左下肢无感觉和血运.

  •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4基因腺相关病毒载体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董智勇;郑召民;邝冠明;李佛保

    目的 应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4基因腺相关病毒载体(AAV-hBMP4)转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观察其对BMS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从而为骨组织工程寻找理想的病毒载体及种子细胞.方法 全骨髓法培养兔BMSCs,按感染复数(MOI)值不同设定为四组,分别转染兔BMSCs,观察病毒量对细胞形态的影响.选取影响小的MOI值,进行后续实验.转染兔BMSCs,MTT法描记细胞生长曲线,观察AAV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以重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腺相关病毒载体(AAV-EGFP)为参照,行流式细胞仪检测,计算转染效率.AAV-hBMP4与对照病毒AAV-EGFP分别转染细胞,观察细胞形态,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Von Kossa染色及ALP含量测定,观察成骨活性.兔肌袋实验观察异位成骨情况.结果 MOI值为5×107 vg/cell时,AAV对细胞形态影响小,以此值进行后续实验.AAV转染后,细胞增殖活性良好,转染效率为55%~65%.AAV-hBMP4转染后,细胞形态呈现典型的成骨改变,ALP染色及VonKossa染色均出现成骨的特征性改变,而AAV-EGFP组无上述改变.细胞上清ALP含量测定显示,实验组ALP含量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65,P<0.01).兔肌袋实验术后4周组织学检测可见大量钙盐沉积,矿化结节形成.结论 AAV-hBMP4转染效率高,对BMSCs的增殖活性影响小,AAV-hBMP4转染的BMSCs可望成为组织工程化骨的理想种子细胞.

  • 天鹅型形状记忆合金接骨器对实验性骨折愈合中皮质骨胶原构筑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作者:康庆林;曾炳芳;高堂成;任可;张春才

    目的 探讨天鹅型形状记忆合金接骨器(SMC)对实验性骨折愈合中皮质骨胶原构筑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45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肱骨干截骨后,随机选取一侧用SMC固定,另一侧用4孔动力加压接骨板(DCP)固定;分别于术后2、4、8、16、32周各处死9只动物取材,4只用于扫描电镜观察固定段皮质骨胶原构筑的变化,5只用于骨干扭转生物力学性能的测定.结果 SMC组在整个固定过程中,皮质骨结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而DCP组术后4周,胶原排列出现稀疏,局部有小吸收陷窝形成;术后8周时,胶原排列紊乱,且有多个吸收腔形成;术后16周时,胶原纤维出现中断;术后32周,骨质疏松化更加明显.术后2周时,两组肱骨骨断端尚未形成骨性连接,不能测得力学数据.术后4~32周,SMC组骨折愈合部位的扭转刚度明显优于D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68,P<0.05).术后16周,SMC组骨折愈合部位的力学性能即接近正常,而DCP组术后16周扭转刚度即不再增加.结论 SMC具有材料特性和几何构型上的优势,对骨干不产生应力遮挡效应,而且能有效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使骨的力学性能尽早恢复.

  •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手术参数规划与评价系统的研究

    作者:周力;裴葆青;吕坤;王田苗;王满宜

    目的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空心钉内固定手术进行力学综合分析,找出一种符合生物力学规律的内固定治疗参数,并就影响愈合效果与承载能力的实际手术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建立股骨近端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直接影响手术效果的患者体重、骨折面角度、空心钉布局与角度等几个手术参数进行分组分析,提取骨折面、钉子的应力应变分析结果.结果 在获得了216组不同手术参数组合的情况下,影响术后愈合与承载能力的4个参数是骨折断面的错位位移、钉孔底部应变、钉子大应力和股骨大应变,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得出较好的手术参数,对手术结果给出了综合评价.结论 获得了在不同体重、骨折面位置的情况下合理的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的参数,可以完成手术规划导航,并对手术进行合理评价.

  • 美国《时代》周刊评出2006年度十大医疗突破

    作者:

    关键词: 美国 时代 周刊
  • 高尔夫四种基本击球方式下重心如何分配

    作者:

    关键词: 高尔夫 击球
  • 第二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第二次预备会议纪要

    作者:李广宇;王钢

    第二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第二次预备会议于2007年1月6日在上海松江开元名都大酒店召开.会议除了对参加论坛的来稿进行审理筛选外,还进一步讨论、汇总和落实在论坛第一次预备会上布置的任务与事项.会议由《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上海工作部承办,捷迈公司参与了会议的组织工作.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1999~2006年载文分析

    作者:李广宇;张宁;金丹;聂兰英;梁平;王钢

    目的 对1999~2006年《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的载文进行计量学分析,评价其几年来的发展状况.方法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该刊载文数量、栏目分布、基金论文比、论文发表时滞、评价指标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9~2006年该刊共载文1807篇,年均发文量225.9篇,每期平均发文量为34.1篇.集中刊载在37个栏目.1999~2006年获基金资助论文占全部发文数量的14.61%,基金论文比分别为0.12、0.05、0.05、0.11、0.30、0.18、0.13、0.19.论文发表时滞平均为218.6 d.2002~2005年的总被引频次分别为19、107、371及582次,影响因子分别为0.002、0.406、1.563及0.783.结论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发表的论文专业学术水平较高,是国内骨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建议进一步丰富栏目设置,缩短论文发表时滞,增加基金论文的刊出,加快国际化办刊进程.

  • 新型接骨钉取出器的研制与初步应用

    作者:吴同军;倪彦君;赵东风;杨柏;许立臣

    接骨钢板、接骨钉内固定是治疗骨折的重要手段之一.待骨折愈合,取出内固定时,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接骨钉刀口滑口,使接骨钉取出非常困难,以往采取的方法是将接骨钢板打弯折断,再取接骨钉;或尝试用牙科磨钻将接骨钉刀口磨深后再取钉,非常耗时、费力.

  • 殷殷家国情——殷国勇教授的幸福家庭

    作者: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中心活跃着一批奋斗在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的中青年骨干,殷国勇博士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 关于股骨近端骨折治疗的直通交流

    作者:陈迪;刘军海

    ITST转子间/转子下髓内钉系统是捷迈新推出的产品,用于治疗股骨近端不稳定、粉碎性骨折,尤其是转子间和转子下区域骨折.捷迈公司日前邀请了来自美国著名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医院的Mark Andrew Lee教授到北京、成都等地,与中国医生交流手术经验,尤其是用髓内钉系统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

  • 钟世镇——中国临床解剖学奠基人

    作者:

    人物名片:钟世镇,1925年9月24日生,临床解剖学专家.广东省五华县人.195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解剖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数字人研究联络组组长,主要学术工作是建立以解决临床外科发展需要的解剖学研究体系,开拓了解剖学领域中理工医结合的生物力学研究,建成了有国际水平的标本陈列馆;创办主编了《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和《Journal of Clinical Anatomy》,主编了《临床解剖学丛书》和《钟世镇临床解剖学图谱全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和"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50多篇,主编专著14部.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魏波曼;王素珍;张春玲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护理已不仅仅局限于对患者的照顾,而且在预防疾病、促进康复及回归社会等方面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因而护理工作不仅要为患者的疾病提供治疗与护理,还要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服务,传授有关的保健知识,使其具备维持健康的能力,因此,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

  • 科技期刊可成为兼具多元社会功能的传播载体

    作者:裴国献

    科技期刊是没有围墙的传媒大学,永不闭幕的学术会议,社会产品与经济产品的加工厂.科技期刊的社会功能在于科技成果的历史记载、科技信息的传播载体、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媒介、市场经济的特殊商品.

  • 2007年起本刊实行双盲审稿制度

    作者:

    关键词:
中华创伤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