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ultiple Organ Diseases in the Elderly 중화로년다기관질병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5403
- 国内刊号: 11-4786/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进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ACS患者在IABP辅助下行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两组:中青年组(年龄<60岁)58例,老年组(年龄≥60岁)102例.对两组的手术成功率、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及IABP相关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8.3%,97.1%;院内存活率分别为89.7%,83.3%;IAB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4%,5.9%.上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ABP辅助介入治疗老年ACS患者具有与中青年ACS患者应用时相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临床疗效的观察
目的 前瞻性研究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早期联合应用替罗非班临床疗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沈阳军区总医院2004年5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单支血管病变且行介入治疗的231例老年ASTEMI患者,年龄65~85岁,平均(72±9.3)岁,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n=116)和对照组(n=115),对比观察两组术中靶血管开通情况、TIMI3级血流获得情况,术后90min内ST段回落情况,96h活化凝血时间(AC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酶峰时间,术中及术后重要脏器出血情况,术后30d不良心血管事件、持续ST段抬高情况及左心室射血分数(EF).结果 两组靶血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成功率无显著差异,术中及术后出血事件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术中TIMI3级血流获得率、术后90min内ST段回落比例及30d EF值均优于对照组(94.0% vs 83.5%,85.3% vs 73.0%,65.3%±2.4% vs 54.7%±7.0%,P<0.05),治疗组术后持续ST段抬高>0.2mV患者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7% vs 12.2%,P<0.05),术后治疗组CK-MB酶峰时间较对照组提前(8.3h±0.6h vs 12.1h±0.3h,P<0.05),30d治疗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心绞痛发生率2.6% vs 13.9%,心肌梗死再发率0.9% vs 8.7%,心源性死亡率0 vs 5.2%,P<0.05).结论 老年A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早期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
-
房室结消融联合起搏治疗老年永久性房颤患者的初步探讨
目的 观察房室结消融联合起搏治疗与正规药物治疗对老年房颤患者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3年7月至2006年7月在两家3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且未正规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老年永久性房颤患者52例.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10例接受房室结射频消融联合起搏手术治疗(手术组),42例接受正规药物治疗(药物组).采用心脏超声测量心功能,在常规二维超声切面上测量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心搏出量指数(SVI)、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中文版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估患者生存质量.首次问卷调查及心功能检查在入院后进行,随访调查在正规药物治疗6个月及起搏手术治疗后6个月进行.采用配对t检验、两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年永久性房颤患者房室结消融联合起搏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后比较,患者心功能及生存质量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P<0.01);两组组间比较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房室结消融联合起搏治疗与药物治疗均能改善老年房颤患者的心功能及生存质量.
-
脑钠肽和心肌收缩力储备在评估慢性心力衰竭长期预后中价值的研究
目的 探讨脑钠肽(BNP)和心肌收缩力储备(MCR)在评估慢性心力衰竭(CHF)长期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将64例合乎研究条件的患者进行血浆BNP浓度、MCR、静息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检测及NYHA心功能评估;根据上述参数的中位数进行分组,每2个月随访患者1次,观察终点为心源性死亡,随访期为54个月.结果 随访期末,数据显示BNP与MCR和心源性死亡的关系紧密(r分别为0.421和-0.443;P分别为0.001和0.000);而静息LVEF和NYHA心功能与死亡没有相关性(r分别为-0.057和0.110;P分别为0.652和0.384).高于BNP中位数组的死亡例数比低于BNP中位数组的死亡例数明显多(11/22和8/41,P=0.020),两组死亡相对危险比为2.56(95%CI);相反,高于MCR中位数组的死亡例数比低于MCR中位数组的死亡例数明显少(4/30和14/26,P=0.002),死亡相对危险比为1.88(95%CI);两者之间BNP的死亡危险比高于MCR.高于静息LVEF中位数组的死亡例数和低于静息LVEF中位数组的死亡例数差别很小(11/38和8/27,P=1.000),死亡相对危险比为1.01(95%CI);同样,高于NYHA心功能分级中位数组的死亡例数和低于NYHA心功能分级中位数组的死亡例数差别也很小(3/15和13/45,P=0.738),死亡相对危险比为1.13(95%CI).还可以看到A组(MCR<24,BNP>189)和B组(MCR>24,BNP<189)之间死亡相对危险比竟高达12.8(95%CI).结论 BNP和MCR在评价CHF长期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中BNP甚至优于MCR;如果联合使用MCR和BNP可以更有力预示CHF的远期死亡;而静息LVEF和NYHA心功能分级与CHF的长期预后无关,不能够用来评估CHF的长期预后.容易获取又完全客观的BNP应该成为CHF患者常规检查;有条件的医院应该把MCR检测作为评估CHF远期预后的重要手段.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黏附分子-1和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黏附分子-1(ICAM-1)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及其与缺血后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梗死容积的大小分为3组,分别在就诊时(距发病不到72h)、距发病1、4周时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清ICAM-1、CRP浓度,并收集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 (1)在脑梗死发病早期,患者血清ICAM-1、CRP浓度与脑梗死容积呈正相关,(P<0.05).(2)大容积梗死组及中等容积梗死组在发病1周时与发病早期相比较两指标均明显下降,恢复期与发病1周时比较仍有明显降低(P<0.01).而小容积梗死组只有CRP水平较前下降(P<0.05),ICAM-1浓度在整个病程中变化不明显.(3)脑梗死组在发病72h内、1周时两指标均较对照组高,而到恢复期时只有CRP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ICAM-1、CRP浓度与缺血性脑卒中的梗死容积密切相关,其变化反映脑梗死的发展演变过程.
-
醒脑静对急性重症脑出血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早期干预研究
目的 探讨醒脑静对急性重症脑出血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早期干预治疗效果,观察用药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的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60例急性重症脑出血致SIRS患者随机分为醒脑静治疗组和乙酰谷酰胺治疗组,每组30例.应用ELISA法测定患者用药前(发病48h内)、用药后第3、7、14天血清TNF-α、IL-1含量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28名同期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 (1)两组急性重症脑出血致SIRS患者用药前血清TNF-α、IL-1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2)醒脑静治疗组血清TNF-α、IL-1用药后较用药前下降明显,用药后3d开始下降(P<0.05),用药后7d下降明显(P<0.01),用药后14d恢复正常.乙酰谷酰胺治疗组血清TNF-α、IL-1用药后第3天继续上升(P<0.05),用药后7d开始下降(P<0.05),用药后14d仍高于正常(P<0.05).(3)醒脑静治疗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为6.7%;乙酰谷酰胺治疗组MODS发生率为36.7%.结论 醒脑静能显著抑制急性脑出血后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能明显干预急性脑出血致全身炎症反应及MODS的发生.
-
血浆脑钠素水平在心血管病患者中的预后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素(BNP)水平对心血管病人全因死亡率的影响,及BNP对患者的预后意义.方法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2003年9月至2005年6月期间的住院患者,均有心脏病史,共275例,随访2年,失访2例.根据BNP水平分为3组:BNP<100ng/L,101~1000ng/L,>1000ng/L,比较各组间死亡率的差别,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随访期间,共死亡42例患者,心源性死亡25例,非心源性死亡17例.3组比较,各组间死亡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BNP浓度的增加,死亡率逐渐升高.在多因素比较中,年龄和BNP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BNP>1000ng/L,各组BNP对死亡影响的危险比值均<1,说明BNP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BNP水平是死亡危险增加的一个生化指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
碘克沙醇对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碘克沙醇(威视派克)在老年冠心病肾功能不全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探讨其对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老年肾功能不全冠心病患者1656例,分为对照组(碘普罗胺,优维显)828例,观察组(威视派克)828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d监测患者的血清肌酐(Scr)浓度,计算其术后3d Scr的升高幅度及引起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术后3d Scr值明显高于术前[(178±32)μmol/L vs (156d=26),μmol/L,P<0.05],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为26.3%;观察组则没有明显增加,分别为(164±31)μmol/L vs(160+28)μmol/L(P>0.05),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为3.2%,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威视派克用于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
内皮祖细胞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目前发现它参与血管内皮修复和出生后的血管新生.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与动脉粥样硬化
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gamma,PPARγ)与PPARγ激动剂PPARγ属于核受体超家族的一员;由于启动子和拼接方式不同,PPARγ可以分为PPARγ1、PPARγ2、PPARγ3三种亚型,功能涉及脂肪酸代谢、脂肪细胞分化以及抑制巨噬细胞激活.
-
不同周龄大鼠心肌细胞收缩/舒张功能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周龄对大鼠心肌细胞收缩/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三个周龄组:A组(12~15周)、B组(36~41周)和C组(51~55周),并以常规酶解法分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观察分离即刻(D时间点)、复钙1h后(E时间点)和电刺激10min后(F时间点)心肌细胞成活率,采用IonOptix单细胞动缘探测系统同步检测心肌细胞的收缩幅度、收缩/舒张速度和钙瞬变等,这些指标均由计算机自动实时采集并记录.结果 复钙1h后和电刺激10min后心肌细胞成活率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周龄越大越明显,随着周龄的增大,心肌细胞收缩幅度(峰值高度,ph)、心肌细胞收缩幅度/单个心肌细胞的长度百分比(ph/bl%)、大收缩速率(maximal velocity of contraction,+dL/dt)、大舒张速率(maximal velocity of relaxation,-dL/dt)和钙瞬变幅度(⊿FFI)降低,ph在A组、B组和c组分别为(0.14±0.06),(0.12±0.05),(0.11±0.05)μm;ph/bl%分别为(9.17±3.54)%、(7.14±2.58)%和(6.56±2.36)%;+dL/dt分别为(2.01±0.74),(1.82±0.51),(1.51±0.56)μm/s;-dL/dt分别为(2.10±0.75),(1.70±0.62),(1.41±0.52)μm/s;⊿FFI分别为(0.38±0.05),(0.35±0.04),(0.25±0.05).其中C组ph/bl%、+dL/dt、-dL/dt和⊿FFI均较A组显著降低(P<0.05),降低幅度分别为27%,26%,33%和31%.结论 随着周龄的增大,分离大鼠心肌细胞的成活率下降,大鼠心肌细胞的收缩/舒张功能降低,钙瞬变幅度减小.
-
实验性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小型猪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目的 利用动物模型观察实验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小型猪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以探讨睡眠呼吸暂停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中国小型猪16头,分为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组(OSA组)和对照组,每组8头.OSA组用凝胶注射法制作动物模型.分别于制作模型前及12周后取实验动物静脉血检测血浆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结果 (1)造模后,OSA组Hcy水平明显升高,前后分别为(8.94±2.43)和(12.25±1.44)μmol/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cy水平无明显变化.造模后OSA组与对照组Hcy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动物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实验后与实验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实验性OSA使机体血浆中Hcy水平异常升高,促进机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
内皮素双受体拮抗剂在实验性急性肺栓塞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静脉内皮素双受体拮抗剂RO2610612在急性肺栓塞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内皮素与急性肺栓塞的关系.方法 12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只.两组所有动物给予戊巴比妥静脉麻醉后分别于颈静脉插入热稀释漂浮导管连接生理监护仪;气管内插入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描记器.采集栓塞前数据后于颈静脉注射自体血栓建立急性肺栓塞动物模型.实验组建立模型后1h开始持续静滴RO2610612 0.2mg/(kg·h),对照组同时输入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及实验组所有动物于栓塞前、栓塞后1,2,4,6h记录体、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生理指标;取股动脉血3ml,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动脉血内皮素-1水平,并测动脉血气.结果 两组动物栓塞后较栓塞前血浆内皮素-1水平、肺动脉平均压、肺血管阻力、呼吸频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肺气道阻力显著性升高(P<0.05),心输出量、动脉血氧分压和肺动态顺应性显著性下降(P<0.05).实验组于栓塞2h后肺动脉平均压、肺血管阻力、呼吸频率、肺气道阻力升高水平显著性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血浆内皮素-1水平、心输出量、和肺顺应性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肺栓塞病理过程中,内皮素参与了肺循环阻力升高与肺气道阻力升高和肺顺应性下降的形成.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拮抗内皮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在急性肺栓塞中,可以减缓肺循环阻力、肺气道阻力的上升,因而可能成为急性肺栓塞临床治疗的新手段.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衰竭救治成功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2岁.因发作性胸骨后疼痛2年,加重4d于2005年4月12日入院.患者2年前诊断为"冠心病",2005年4月9日凌晨1时出现胸骨后剧烈疼痛,外院按不稳定型心绞痛处置后症状缓解,4月11日13时再发胸痛,外院考虑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给予尿激酶150万单位溶栓治疗,疼痛症状略有缓解,4月12日凌晨胸痛再发,心电图提示V3-5导联ST段抬高,当日中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考虑为再梗死,以重组葡激酶10mg溶栓治疗,同时静脉输注肝素,于4月12日16时收住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既往有高血压病、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等病史.
-
从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的多病因性看临床诊治中的挑战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后一道防线.近数十年来,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多种心血管病患者(特别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生存期明显延长,越来越多的患者存活至老年阶段.
-
老年人多病因心力衰竭的治疗策略
心力衰竭(心衰)是老年人住院的常见原因.美国研究资料[1]显示,心衰的诊治每年约需支付5亿美元,其诊治费用占整个卫生支出总数的1%~2%.欧洲的情况也大抵相似,心衰也是老年医疗保险常见的疾病.
-
老年人多病因心力衰竭:多种病因和合并疾病在老年人心力衰竭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工业化国家,心衰绝大多数发生在老年人群.在我国,心衰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
老年人肾功能不全与心力衰竭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群中心力衰竭(心衰)的发病率也在增加;>65岁的人群中可达6%~10%.心衰主要是由心脏本身病变引发的,但是也可由一些相关的疾病引起;肾脏疾病就是其中之一.心脏与肾脏有时有一些共同的病理基础(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可以引起各自的损害与功能不全,但是心功能与肾功能可以相互影响,心功能不全时可以引起肾脏损害及功能不全,肾功能是心功能不全的预测因子.
-
老年心力衰竭病因构成调查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老年人心衰的发生率日益升高.65岁以上人口中每千人心衰发病数达到10例,而且住院心衰患者中有约80%年龄>65岁[1].为此,笔者回顾了长海医院近5年老年心衰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此对老年心衰患者的病因构成及多病因特点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临床老年心衰的防治提供参考.
-
比索洛尔治疗高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比索洛尔(康可)是新一代长效高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滞剂,与支气管、血管平滑肌及调节代谢的β-受体仅有很低的亲和力.
-
羟苯磺酸钙治疗老年男性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研究
羟苯磺酸钙(calcium dobesilate)是一种微血管保护剂,具有降低血小板黏附和血黏度,改善微循环障碍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微血管病变[1].近年来在临床研究中有学者发现羟苯磺酸钙还可改善肾功能,此作用机制尚在探讨中.在此基础上,笔者将羟苯磺酸钙用于老年男性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观察其疗效及用药安全性.
-
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急性胆囊炎,胆囊穿孔的危险在老年人可高达40%~70%,而急诊手术死亡率达14%~19%[1].本文总结沈阳军区总医院2000年1月至2006年7月间,应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cholangial drainage,PTGCD)治疗的35例伴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70岁以上重症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资料,报道如下.
-
APP5肽类似物P165对糖尿病脑病小鼠海马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受体底物-1的影响
糖尿病大鼠存在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和神经元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异常,APP17肽(amyloid protein precusor319-335 peptide)能够使这些异常改变恢复或接近恢复至正常水平[1~3].APP5肽是APP17肽的活性序列,其类似物P165具有抗酶解能力.本研究观察糖尿病小鼠海马神经元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R)、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的变化及P165对上述变化的影响.
-
肺栓塞导致急性胸痛一例
1病例摘要患者女性,82岁.主因"发现血压升高30年,胸闷气短2周,加重1周"以"高血压、肺栓塞"于2007年4月10日入院.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