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骨伤杂志
China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중국골상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影响因子: 1.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483/R
- 国内刊号: 李为农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腰腿痛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的应用分析
目的:检验腰腿痛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的信度、效度及反应度.方法:2010年8月至2012年1月,纳入住院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患者200例,男93例,女107例;年龄22~65岁,平均50.3岁;腰椎间盘突出症144例,腰椎管狭窄症56例 应用腰腿痛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并对量表进行信度、效度、反应度分析.结果:39例病情无变化患者两次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有显著相关性(r>0.9);该量表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对患者评分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r>0.8);该量表总体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31,总体Guttman折半系数为0.912;该量表KMO统计量为0.919,Bartlett球形检验卡方值l 882.975(P<0.01),因子分析方法提取特征根值>1的3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4.364%;43例病情有好转患者两次评分结果分别为34.80±9.00和28.77±8.7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腿痛患者报告结局量表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及反应度,可作为腰腿痛患者临床疗效的评价工具.
-
顶压手法结合多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顶压手法结合钢针微创撬拨复位治疗不同类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微创撬拨复位的治疗指征.方法: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方法,前瞻性对135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分别应用撬拨复位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撬拨组69例(82足),男60例,女9例;年龄18~64岁,平均(43.29±10.46)岁;左足30例,右足26例,双足13例;Essex-Lopresti分型舌状骨折54足,关节压缩骨折28足;Sanders Ⅱ型33足,Ⅲ型49足.钢板组66例(75足),男58例,女8例;年龄21~63岁,平均(46.00±2.42)岁;左足31例,右足26例,双足9例;Essex-Lopresti分型舌状骨折48足,关节压缩骨折27足;SandersⅡ型28足,Ⅲ型47足.根据Kerr评分标准评价基于Sanders分型和Essex-Lopresti分型结合应用下的疗效,并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35例患者术后24周获随访,所有骨折在8~12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2周.撬拔组中,针道感染2例,退针5例,无发生神经血管损伤;钢板组中,术后切口皮缘坏死18例,腓肠神经损伤5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疗效观察,在SandersⅡ型骨折中,撬拨组和钢板组的舌状骨折和关节压缩骨折治疗优良率均在70%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ndersⅢ型骨折中,撬拔组和钢板组对舌状骨折的疗效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关节压缩骨折,钢板组疗效优于撬拨组(P<0.01).撬拨复位对SandersⅡ、Ⅲ型舌状骨折在疼痛评分、行走能力评分和Kerr总分比较等方面优于关节压缩骨折(P<0.05,P<0.01);SandersⅢ型关节压缩骨折使用钢板内固定较撬拔方法在工作能力评分、行走能力评分上更好(P<0.05).结论:顶压手法结合多针撬拨复位内固定对SandersⅡ型中的舌状骨折、关节压缩骨折、SandersⅢ型中的舌状骨折具有微创操作、并发症少等优点.SandersⅢ型中的关节压缩骨折应该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
术中CT在后路全椎弓根螺钉治疗重度脊柱侧凸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探讨术中CT在重度脊柱侧凸患者后路全椎弓根螺钉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6月至201 1年6月行全椎弓根螺钉后路治疗的32例重度脊柱侧凸患者,其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10~38岁,平均16.8岁;其中19例合并后凸.在术中椎弓根钉置钉完成后应用术中CT扫描多平面重建图像评估螺钉位置并分级,计算在上胸椎(T1-T4),中胸椎(T5-T8),下胸椎(T9-T12)和腰椎的螺钉评级结果及螺钉数目(比率),评估为2级和3级的螺钉为误置螺钉.计算术中应用CT次数.测量患者手术前后冠状面Cobb角及合并后凸病例手术前后矢状面后凸Cobb角,计算侧凸及后凸矫正率.结果:32例患者共置入胸腰椎螺钉686枚,其中胸椎螺钉544枚,腰椎螺钉142枚,其中14例患者行截骨手术.经术中CT评估分级,在上胸椎、中胸椎、下胸椎和腰椎的误置螺钉率分别是5.6%,11.1%,6.7%和4.3%,在胸腰椎总计是7.3%,误置螺钉在术中进行了修正.术中平均应用CT 2.6次(2~4次).术前侧凸Cobb角平均95°(78°~123°),术后侧凸Cobb角平均为34°(19°~53°),矫正率为64%;合并后凸病例术前后凸Cobb角69°(46°~82°),术后后凸Cobb角平均为32°(22°~45°),矫正率为54%.术后有4例患者脑脊液漏,未发现神经血管损伤病例及手术伤口感染病例.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8个月.未发现断钉、断棒、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重度脊柱侧凸全椎弓根螺钉后路手术中应用术中CT可及时发现误置螺钉并进行修正,避免了因螺钉误置导致的二次手术,保障了手术安全,手术效果良好.
-
牵伸训练治疗跖筋膜炎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牵伸训练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超声透入以及牵伸训练联合脉冲超声波对跖筋膜炎的治疗效果,并比较其疗效.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2年3月治疗跖筋膜炎30例,分为3组:超声透入加牵伸组,脉冲超声波加牵伸组,单纯牵伸组,各10例.牵伸组男2例,女8例,平均年龄(46.7±6.5)岁,体质指数(26.7±2.8) kg/m2;脉冲超声波加牵伸组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45.8±6.1)岁,体质指数(26.4±3.4) kg/m2;超声透入加牵伸组男3例,女7例,平均年龄(48.4±8.0)岁,体质指数(25.4±3.0) kg/m2.超声透入加牵伸和脉冲超声波加牵伸组的超声治疗每日10 min,每周治疗5次,共4周,其中超声透入加牵伸组耦合剂使用双氯芬酸二乙胺(扶他林).另外,所有患者进行小腿后群肌、跟腱及跖筋膜的牵伸训练.在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及治疗3个月后,以视觉类比标度(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价晨起足跟痛,并抽取足部功能指数量表(foot function index,FFI)中的行动障碍子量表评价患足功能状态.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资料和足跟痛起始状态组间无明显差异.晨痛及行动障碍的改善:治疗1个月时超声透入加牵伸组改善较单纯牵伸组明显(P<0.05),3个月时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内比较显示3组晨痛及行动障碍在治疗前后的3个时间点均得到有效改善(P<0.05).结论:单纯牵伸训练以及联合超声透入或脉冲超声波对治疗跖筋膜炎的晨痛和功能障碍均有效,而联合超声透入治疗效果佳.
-
伤椎钻孔骨减压治疗相关性背痛19例
目的:探讨和分析伤椎钻孔骨减压治疗单纯椎体压缩性骨析相关性胸腰背疼痛的临床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4年5月至2011年12月对19例椎体压缩性骨折胸腰背疼痛患者进行行非计划性和计划性椎体钻孔骨减压术治疗,椎体压缩均≤1/3,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44~68岁,平均61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为2.5年.胸背痛6例,腰背痛13例.胸椎9节,腰椎16节.结果:19例患者获随访,时间6个月~3年,症状无复发.患者VAS评分术前(5.7±0.3)分,术后(2.3±0.2)分.术后24 h疼痛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5例;术后48 h疼痛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9例.结论:伤椎钻孔骨减压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胸腰背疼痛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尤其对陈旧性单纯椎体压缩性骨析相关性的胸腰背痛止痛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
-
Ⅰ期手术经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治疗儿童胸椎结核
目的:探讨Ⅰ期手术经后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儿童胸椎结核的效果.方法:2005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儿童胸椎结核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3~12岁,平均7岁;病史3个月~1年,平均6个月.患儿均有不同程度胸背痛、肋间神经痛以及脊柱后凸畸形,同时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术前X线片、CT、MRI检查提示病变部位多发生于T4-T9节段.胸段后凸角35°~72°,平均48.2°.术前脊髓功能ASIA分级:B级2例,C级5例,D级2例.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后凸角变化和椎间植骨融合情况,采用ASIA分级评定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中无大血管或脊髓损伤,术后随访16~38个月,平均24个月.所有患儿结核症状消失,无结核复发、切口感染、窦道形成或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复查血沉正常.术后4~8个月复查X线片提示椎间植骨均获骨性愈合,内固定位置正常.后随访后凸角12°~30°,平均19.5°,脊髓功能ASIA分级:C级2例,D级2例,E级5例.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Ⅰ期经后路清除胸椎结核病灶彻底,椎管减压可靠,矫形效果显著,行自体或同种异体骨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可有效重建胸段脊柱的稳定性.
-
手术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13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共收治Lisfranc关节损伤13例14足,男9例,女4例;年龄18~61岁,平均42岁.Myerson分型:A型1足,B型9足,C型4足.所有患者在伤后22 d内接受手术,手术采用切开复位螺钉或克氏针内固定(1例开放性采用外固定架固定).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足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术前、术后摄X线正斜或侧位片,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5~30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根据AOFAS足评分,优8足,良4足,中2足.X线片示12例获得解剖复位,所有患者骨性愈合1例出现皮肤切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1例开放性骨折皮肤回植后出现坏死,行皮瓣修复后愈合.其余病例未见任何手术并发症.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Lisfrancs关节损伤的有效方法,术前软组织损伤的评估、术中骨折复位及术后复位的维持可影响临床结果.
-
超声检查在上臂桡神经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上臂桡神经炎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5年12月至2011年7月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0~40岁,平均32岁;病程4个月~2年.患者上臂外侧疼痛,体格检查发现神经扣击试验阳性,伸腕伸指肌力减退.根据临床体征和体格检查诊断为上臂桡神经炎.所有患者采用B超检查,并进行电生理、病理检查.将超声影像学表现与术中所见的桡神经形态进行对比研究,同时将B超检查结果与电生理、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超显示患肢桡神经平均直径(0.29±0.04) cm,平均面积(0.23±0.05) cm2,均大于健侧.超声影像学表现与术中所见的桡神经病变一致,而且B超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一致.结论:B超检查为上臂桡神经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
改良微创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80例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微创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该术式对股骨粗隆外侧壁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改良微创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80例,男212例,女268例,年龄60~103岁,平均78.3岁.按Evans骨折分型:Ⅰ型166例,Ⅱ型212例,Ⅲ型86例,Ⅳ型16例,其中外侧壁危险型粗隆间骨折46例.观察记录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中延长切口套入侧板到闭合切口时间及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在术后1、3、6个月进行随访,按影像学评定指标及临床疗效指标进行评定.结果:手术切口长度平均(8.0±1.2)cm,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50.0±6.4) ml,手术中延长切口套入侧板到闭合切口时间平均为(22.0±1.3) min,术后外侧壁破裂1例,拉力螺钉在股骨头内切出3例,过度退缩4例.术后6个月基本日常生活能力(BADL) (14.8±1.1)分,步行活动能力(6.40±0.34)分.结论:改良微创DHS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小,伤口暴露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能很好地维持外侧壁的完整性,术后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及行走活动能力恢复较理想,临床疗效满意.
-
重组人骨保护素与重组核因子κb活化因子受体蛋白对破骨前体细胞分化的影响
目的:对比重组人骨保护素(rhOPG-Fc)与重组核因子κb活化因子受体蛋白(rhRANK)对破骨前体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成骨细胞与破骨前体细胞RAW264.7混合培养,在地塞米松、1,25 (OH) 2VitD3诱导下生成破骨细胞的方法.研究分3组:rhRANK组:10-5 g/L;rhOPG-Fc组:10-5 g/L;空白对照组.作用9d后观察破骨细胞数目和形态,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阳性细胞个数,骨磨片吸收陷窝计数.结果:在空白对照组,小鼠成骨细胞与破骨前体细胞RAW264.7混合培养6d后,开始出现多核细胞,9d时可见大量成熟多核细胞,经TRAP染色证实为成熟破骨细胞,而rhRANK组及rhOPG-Fc组TRAP染色阳性多核细胞数较对照组均减少,特别是rhRANK组减少更明显.骨片吸收陷窝计数显示rhRANK组及rhOPG-Fc组较对照组也明显减少,而相对来说,rhRANK组较rhOPG-Fc组更少.结论:rhOPG-Fc与rhRANK均可以有效抑制破骨前体细胞分化成为成熟破骨细胞,且rhRANK较rhOPG-Fc抑制效果更明显.
-
H2O2氧化应激诱导兔椎间盘髓核细胞衰老的研究
目的:研究H2O2不同浓度对兔椎间盘髓核细胞形态、活力、增值、周期等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3 kg,雌)10只,无菌条件下酶消化法分离髓核细胞.含15%FBS的DMEM/F12(1:1)培养液培养,细胞90%融合后传第1代.按照H2O2不同浓度(0μmol/L、130 μmol/L、216 μmol/L、360 μmol/L、600 μmol/L、1 000 μmol/L)分组,0 μmol/L H2O2为空白对照组.在细胞对数生长期,不同浓度H2O2处理1h后原培养液继续培养48 h,通过检测,分析比较各组髓核细胞与空白对照组间形态、活力、增值、周期的差异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当H2O2浓度为130 μmol/L、216 μmol/L时,髓核细胞生物学特性未见显著性改变(P>0.05);当H2O2浓度为360 μmol/L、600 μmol/L、1 000 μmol/L时,髓核细胞出现衰老改变:细胞质减少并出现空泡、增值减慢、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蓝染率增加、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而进入S期减少(P<0.05).随着H2O2浓度的增高,衰老程度不断升高.结论:一定浓度的H2O2能够导致髓核细胞提前衰老,引起髓核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
-
不同胶原酶消化对原代成骨细胞获得率及活性的比较
目的:比较Ⅰ、Ⅱ型胶原酶对新生大鼠颅盖骨的消化效果,选择效率较高的胶原酶,为日后从细胞水平研究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提供大量种子细胞.方法:新生24 h SD大鼠10只,雌雄不限,脱颈处死后取出颅盖骨,剪成约1 mm×1 mm的碎片,采用胰酶预消化15 min后将骨片按重量平分成两等份,随机分为Ⅰ型组、Ⅱ型组,分别用0.1%Ⅰ型、0.1%Ⅱ型胶原酶37℃消化1h×2次,所得细胞置于5%CO2培养箱中37 ℃恒温培养.原代细胞分别于培养0h、72 h时采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第2代细胞于培养48 h后采用NBT/BCIP染色液进行染色,并通过对硝基苯磷酸盐法(PNPP)进行ALP定量检测.结果:镜下观察所获得的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计数显示Ⅰ型组细胞数量大于Ⅱ型组;ALP染色为阳性;PNPP法测得两组吸光度均值分别为0.427和0.262,Ⅰ型组显著高于Ⅱ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胶原酶均适用于成骨细胞的原代消化,但采用Ⅰ型胶原酶获得的细胞数量更多、活性更好,可为日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研究提供优质的种子细胞.
-
关节镜术后肺栓塞致截瘫1例
患者,男,54岁,因左膝肿胀、疼痛、活动受限2h入院.患者2h前骑自行车时被汽车撞倒,左膝关节下肢着地,关节疼痛,无法站立,拍片后以左膝关节髁间嵴骨折收住院.入院查体:左膝关节肿胀,浮髌试验阳性,内侧间隙压痛明显,内外翻试验阴性,前抽屉试验阳性,Lachman试验阳性,X线检查示左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MRI示左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内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见图1a).实验室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 13.7 s,激活部分酶原时间(aptt)29.5 s,凝血酶时间(tt) 18.5 s,抗凝血酶三67.5%.诊断:左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内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
-
距骨骨内脂肪瘤1例
患者,女,41岁,因右踝关节酸痛3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踝关节酸痛,行走时明显,休息时能缓解,3个月来症状逐渐加重,遂来院就诊,无发热、消瘦、夜间痛等.既往体健,右踝关节无明确外伤史.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异常肿大,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右踝无畸形,无明显肿胀,无浅表静脉怒张,皮温正常,右踝关节前方压痛,关节活动度正常.
-
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共培养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并非孤立存在,两种细胞存在直接接触、分泌旁分泌因子、细胞与骨基质3种相互作用.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共培养技术有直接接触式、间接接触式2类方式,它能大程度地模拟体内微环境,有利于研究两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两者失衡在骨质疏松症等骨代谢疾病形成中的作用;细胞共培养应根据病理状态下两细胞的比例选用种属来源一致的细胞.目前该技术主要用于探讨药物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已有淫羊藿、三七、补骨脂、雷奈酸锶等既促进成骨细胞骨形成,又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活性的双重药理作用研究等报道.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共培养的一个新的应用方向,将是应用于软骨下骨重建功能活动的探讨以及中西药干预骨性关节炎的研究.
-
热疗对骨转移癌疼痛治疗的研究现状
热疗是通过致热源产生的热效应,将局部组织或全身加热至一定温度范围,对细胞进行杀伤的治疗方法,是肿瘤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以往研究和治疗的重点在肿瘤本身,但疗效并不能替代传统方法,而近年来利用热疗对骨转移癌疼痛开展的止痛治疗研究显示出良好效果,通过多机制共同作用控制疼痛,具有作用范围广、起效快、无创性等特点,已得到广泛认可,有望成为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又一经典方法.
-
腰椎间盘髓核脱出的回缩与吸收及临床评价
20世纪末出现了许多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手法等保守治疗使其突出髓核得以还纳的报告,且大多给予CT影像加以证实.但由于CT复查所发现的突出髓核改变很难消除两次扫描层面不一致而造成的误差,因而出现争议.近年来,由于MRI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以腰椎MRI为基础的临床报告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突出髓核的确可能发生回缩或消失.这一新的临床悖论可能引发保守治疗原则的重新探讨.
-
突破骨不连与骨缺损治愈的瓶颈
骨折愈合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可以稳定遗传的自然生命现象,而细胞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和执行者,其生物学过程与胚胎时期骨发育过程极为相似,有精准的基因程序配合调节骨的生成、凋亡与骨重塑.其信号传导、神秘的系统调控机制令人敬畏[1].因此对于骨不连和骨缺损的治疗,医生的职责是创造条件,帮助启动已经损伤、休眠、缺乏活力的病变组织,使其重新激发再生的活力,完成肢体残缺的修复与重建.离开了生命自然修复能力这个本原,任何高新技术也无能为力.
-
自体骨移植治疗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失败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骨不连经植骨治疗后未达到骨愈合的原因,了解主要影响疗效的因素,为提高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199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集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接受自体骨移植手术治疗患者367例,其中男198例,女169例;年龄12~89岁,平均53.5岁;病程23~49个月.植骨治疗后摄X线片及CT扫描评估治疗效果,骨折仍未愈合的32例,其余的均后期骨愈合入院行内外固定拆除手术.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年龄、性别、是否吸烟、营养状况、原发骨折类型、骨折的部位、骨不连的类型、是否更换固定方式、手术固定的类型、患者是否有影响骨折愈合的内外科疾病等因素对于患者植骨治疗成功率的影响.结果:纳入统计的患者为后期有再次入院记录(获得随访).手术植骨治疗后随访6~12个月,失败率为8.72%.通过统计学分析吸烟与否、原发骨折类型、骨不连的类型、是否更换固定方式、原发内外科疾病等因素与植骨治疗后期愈合率有明确的相关.结论:吸烟、原发骨折类型、骨不连的类型、是否更换固定、原发疾病这些因素影响自体骨移植治疗骨不连疗效.在骨不连植骨治疗中应建议患者戒烟,同时治疗相关疾病.手术前分析原骨折及骨不连的情况并积极的治疗感染,制定更完善的手术方案,以及手术中尽可能更换固定方式均可以降低植骨治疗的失败风险.
-
从Wolff定律和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到骨科然重建理念
Wolff定律是骨的适应性原理,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即牵拉成骨技术或牵拉组织再生技术,骨科自然重建理念是秦泗河教授在应用Ilizarov技术矫治肢体畸形后综合思考提出的矫形外科新观点.关于三者关系的思考源于对“寻找地铁出口”这个社会现象的观察.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和Wolff定律同为力学概念,前者完全符合后者,Ilizarov技术是Wolff定律的延伸,是现代工程科学造就骨微创伤与修复的反复过程,只是骨小梁沿着张力-应力方向形成,医生通过机械力的合理调整,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骨的发生、成骨与塑造过程.而骨科自然重建理念,是“Wolff定律中力的作用范围”明显扩大,不仅指导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的选题,还涉及社会学中对医患关系的辩证思考.认识和发现Wolff定律、Ilizarov技术和骨科自然重建理念之间关系的过程是不断交融、不断实践、思考升华的过程.
-
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不连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联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联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法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不连患者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22~68岁,平均36.8岁.骨不连部位:肱骨6例,尺骨4例,桡骨3例,股骨10例,胫骨13例.伤后距治疗时间8~24个月,平均13.7个月.增生性骨不连22例,萎缩性骨不连14例 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骨折部位负重时疼痛,肢体肿胀X线片提示骨折线清晰伴骨缺损.术后通过观察手术切口愈合、植骨区及骨髓穿刺区反应、骨折愈合、邻近的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未发现过敏和免疫排斥反应.骨髓穿刺区无感染及血肿形成.3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28个月,平均16.2个月.无骨髓穿刺区慢性疼痛、植骨区骨质感染、切口周围皮肤红肿或窦道形成.骨不连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12个月,平均6.2个月,无畸形愈合.骨不连愈合后骨折部位负重时疼痛消失、肢体肿胀消退.5例患者遗留邻近关节功能部分受限,其余患者均完全恢复.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联合自体红骨髓移植在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不连中具有来源广泛、安全可靠、加速骨愈合等优点,是其理想的植骨材料之一.
-
环形外固定架骨搬运治疗胫骨创伤后大段骨缺损
目的:探讨应用环形外固定架辅助骨搬运术治疗创伤后胫骨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自2002年至2011年采用骨搬运术对17例创伤性胫骨长段骨缺损进行治疗,男11例,女6例;年龄22 ~45岁,平均(31.00±2.35)岁.骨缺损范围5~13.1 cm,平均(7.50±1.01) cm.观察外固定时间、骨性愈合时间、术后患肢延长长度.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程度参照Paley评价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全部病例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30.00±2.35)个月.17例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骨性愈合,骨性愈合时间为8~15个月,平均(10.10±0.59)个月;外固定时间12~16个月,平均(14.10±0.65)个月;术后患肢延长长度平均(7.50±1.01) cm.根据Palev等骨与功能分级方法评价功能,优9例,良6例,可2例.结论:骨搬运术是治疗胫骨创伤后大段骨缺损、成功重建肢体长度的有效方法,骨搬运术具有操作简单,对软组织损伤较小、软组织覆盖较简单、疗效肯定等优点,临床值得推广
-
280例骨不连病例原因分析
目的:通过对大宗骨不连病例的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以求发现骨生长能力低下的原因.方法:1999年10月至2009年4月,对280例骨不连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男230例,女50例;年龄19~62岁,平均39.4岁.股骨129例,胫骨83例,肱骨47例,尺桡骨21例.调查内容包括原发损伤经过及损伤程度,首次治疗情况包括首诊医院级别、首次手术时机、早期骨痂生长状况、是否有明显的技术错误 结果:股骨骨不连资料完整者129例,源于闭合骨折121例,开放骨折8例.无菌性骨不连111例.90%早期无明显骨痂生长,首次治疗80%为伤后当天手术内固定,10%为伤后3d以内手术,总计90%为早期手术.结论:骨痂生长能力低下是当前骨不连的重要原因,早期手术与骨痂生长能力低下有很大的相关性.在内固定如此发达的时代仍然存在较多不明原因的骨不连,这一现象似乎与内固定手段无关,而与骨生长能力低下有关.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
1998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