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

中国骨伤杂志

China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중국골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影响因子: 1.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483/R
  • 国内刊号: 李为农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zggszz@sina.com
  • 曾用名: 中国果树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经横突间入路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李树文;银和平;曹振华;白明;杜志才;王宇鹏

    目的:探讨经横突间入路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MED)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2月至2010年2月经横突间入路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治疗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7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1例,女32例;年龄19~80岁,平均56.5岁;病程1~25个月,平均4.5个月。突出间隙:L3,49例,L4,549例,L5S115例。记录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疼痛强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缓解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评价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躯体功能、行走能力等总体生活质量。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0~115min,平均50min;出血量50~150ml,平均110ml;切口感染1例,神经根不完全损伤1例。73例均获随访,时间3~8年,平均4.5年。术后VAS及ODI分值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经横突间入路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可行的方法。

  •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双峰;唐家广;侯树勋;任东风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对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2例行手术治疗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椎旁肌间隙入路17例,男11例,女6例;后正中入路15例,男10例,女5例,均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3个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后正中入路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旁肌间隙入路组ODI评分少于后正中入路组(P<0.05)。结论: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比传统后正中入路对椎旁肌损伤更小,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 全脊椎切除不同术式治疗腰椎转移瘤的比较研究

    作者:胡豇;刘仲前;万伦;唐六一;张耀明;邓俊才

    目的:比较全脊椎碎块切除、全脊椎大块切除和全脊椎整块切除3种方法治疗腰椎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20例腰椎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35~65岁,平均(49.50±9.97)岁;均为单节段孤立转移。肿瘤部位:L14例,L25例,L34例,L44例,L53例。 Tomita分型:Ⅱ型4例,Ⅲ型6例,Ⅳ型6例,Ⅴ型4例。 Tokuhashi评分12.50±1.97,所有患者有腰背部或下肢疼痛症状,疼痛视觉评分(VAS)为8.13±0.85。分别采用全脊椎碎块切除(A组7例)、全脊椎大块切除(B组7例)和全脊椎整块切除(C组6例)进行治疗。通过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输血量等评价手术的创伤性;比较术前与术后1周的VAS评分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手术前后正侧位X线片评价手术实施情况;比较3组患者术后肿瘤的复发和死亡情况评价手术的后期效果。结果:20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6.50±7.88)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 A 组分别为(6.14±0.68) h,(3457.14±399.40) ml,(2771.43±423.14) ml;B 组分别为(4.93±0.61) h,(1942.86±378.51) ml,(1500.00±336.65) ml;C 组分别为(4.17±0.67) h,(1341.67±361.13) ml,(916.67±321.66) m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块切除术优于大块切除术,大块切除术优于碎块切除术。3种手术方式术后1周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手术前后正侧位X线片发现3种手术方式的实施效果都比较好。末次随访时A组复发4例(乳腺癌2例,前列腺癌1例,甲状腺癌1例),死亡3例(肺癌2例,甲状腺癌1例);B组复发2例(乳腺癌与前列腺癌各1例),死亡3例(肺癌、乳腺癌和肾癌各1例);C组未见复发病例,死亡2例为肺癌。3种手术方式在肿瘤的复发和死亡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块切除术优于大块切除术和碎块切除术。结论:3种手术方式均可缓解疼痛,改善神经功能,增加脊柱稳定性,控制局部病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全脊椎整块切除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和肿瘤复发与死亡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大块切除术和碎块切除术。

  • 终板环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中防止钛网沉陷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磊;钱宇;金以军;樊良;吕佐

    目的:探讨使用终板环对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后钛网沉陷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采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的7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8例,女33例;年龄39~74岁,平均53.8岁。根据术中是否使用终板环将71例患者分为终板环使用组(33例)及无终板环使用组(38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疗效。影像学评价指标为融合节段前凸角度(Cobb角)及融合节段椎体间前缘高度(Da)、后缘高度(Dp)及平均高度(Dm),用以评估钛网沉陷情况;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为JOA评分,观察改善率,并记录术后症状及Odom分级。结果:71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3~34个月,平均19.5个月。影像学评价: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融合节段Cobb角、平均椎体间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融合节段Cobb角终板环使用组为(9.4±3.8)°,无终板环使用组为(7.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终板环使用组为(57.3±2.2) mm,无终板环使用组为(55.2±2.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沉陷的发生率终板环组为57.6%,无终板环使用组为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评价: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在JOA评分及改善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90.9%的终板环使用组患者及89.5%的无终板环使用组患者Odom评分获得很好或较好结果。结论:终板环的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钛网沉陷的发生率及其程度。

  • 颈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骨折

    作者:张志敏;刘建;张亚宁;王宇飞;黄春霞

    目的:探讨颈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采用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骨折患者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20~55岁,平均32岁。术中利用寰枢椎椎弓根钉的提拉及牵引作用对移位的寰枢椎进行复位。结果:2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5个月。伤口均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术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四肢症状,术后6个月21例患者临床症状均缓解。术后6个月,ASIA评分的运动、轻触及针刺评分分别是99.45±0.27、111.09±0.47、111.11±0.58,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VAS及NDI评分分别为1.04±0.38、12.56±2.24,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影像学检查示内固定位置好,未见寰枢关节不稳。结论:颈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可以有效恢复寰枢椎关节的稳定性,减少并发症,疗效满意。

  • 角度人工椎间盘置换后对相邻下位椎间隙应力的影响

    作者:柏传毅;张维杰;卫文博;凌伟;田振兴;党晓谦;王坤正

    目的:探讨带角度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椎间隙及相邻椎间隙应力变化。方法:根据已有的测量结果,设计角度人工椎间盘。对已建立的C4,5两节段带椎间盘的正常颈椎有限元模型、C4,5置换0°椎间盘假体和置换10°椎间盘假体后的颈椎模型进行轴向加压、前屈/后伸、侧弯、扭转加载,对比观察C4,5椎间隙应力变化;对已建立的C4-C63节段带椎间盘的正常颈椎有限元模型、C4,5置换0°椎间盘假体和置换10°椎间盘假体后的颈椎模型同样方式进行加载,对比置换节段及相邻节段的椎间隙应力变化。结果:C4,5两节模型加载中,轴向加载、前屈/后伸时80 MPa/0°假体与80 MPa/10°假体等效剪应力(Se)大小近似,较正常颈椎增大,侧弯时80 MPa/0°假体Se与正常颈椎接近,80 MPa/10°假体Se较正常颈椎增大。扭转时加载时扭转切应力(Szx/Szy)80 MPa/0°假体和80 MPa/10°假体接近正常颈椎。在C4-C63节段模型加载时,C4,5椎间隙置换80 MPa/10°假体后,轴向加载、前屈后伸、侧弯时,相邻下位节段(C5,6)的椎间隙Se均减小,扭转加载时Szx/Szy接近正常颈椎模型。结论:10°椎间盘假体植入椎间隙对颈椎相邻节段的椎间隙应力影响小,接近正常颈椎间盘力学性能。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继发骨折原因分析

    作者:秦德安;宋洁富;魏杰;邵晋康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继发骨折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对采用PVP治疗的18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男75例,女105例;年龄68~95岁,平均(79.50±5.45)岁。依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判定责任椎,行椎体成形术共362个椎,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根据再次出现疼痛和核磁或骨扫描检查判定是否继发骨折,分继发骨折和未继发骨折两组,继发骨折组按性别不同分两组,每组分原手术椎再骨折、邻椎骨折和跳跃椎骨折3类。比较各组间年龄、性别、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泄露、继发骨折部位、继发骨折率和继发骨折类型等情况。结果:男性椎体成形术109椎,女性椎体成形术253椎,术后继发骨折共22例27椎,其中行2次椎体成形术13例16椎,3次椎体成形术2例4椎,保守治疗7例7椎。继发骨折组和未继发骨折组年龄、性别、骨水泥注射量和骨水泥椎间隙泄露与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骨折组内男女两组间继发骨折率、继发骨折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跳跃椎骨折发生率与邻椎骨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骨折多发生于术后半年内,而与是否单双侧注射、是否椎间隙泄露无明显关系。结论: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继发骨折与性别和部位无关,术后跳跃椎骨折与邻椎骨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不支持椎体成形术后椎体刚度增加所致邻椎应力增加继而邻椎易骨折这一生物力学观点,认为椎体成形术后继发骨折多发生于术后半年内,是骨质疏松的自然病程。

  •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修复困难的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合并同侧髋臼骨折

    作者:吕波;王跃;朱建辛;黄崇新;廖天成;王安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修复困难的股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合并同侧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8例(8髋)股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合并同侧髋臼骨折的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均为男性,年龄33~64岁,平均41.9岁。均采用生物型假体。采用Harris评分,从疼痛、功能及活动范围等方面进行随访,评价其疗效。结果:8例(8髋)患者术中无不良反应发生,术后卧床休息3个月,待髋臼骨折愈合后下床活动,无肺炎、褥疮等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9~72个月,平均35.8个月。伤口均愈合,未发生假体下沉、松动现象。无脱位、感染发生。术后行走功能恢复正常(术后Harris评分平均87.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合并同侧髋臼骨折患者,能大程度恢复运动功能,减少创伤并发症,可作为内固定困难时的替代术式。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 游离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作者:汤样华;曾林如;黄忠名;岳振双;徐灿达;辛大伟

    目的:探讨游离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应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8~52岁,平均38.2岁。热压伤5例,机器挤压伤8例,鞭炮炸伤3例。缺损面积:1.3 cm×2.3 cm~2.6 cm×5.0 cm。皮瓣切取面积:1.5 cm×2.5 cm~2.8 cm×5.2 cm。观察皮瓣外形及两点分辨觉。结果:术后皮瓣全部存活,伤口均Ⅰ期愈合,供受区没有并发伤口感染及皮肤坏死。前臂供区直接缝合11例,游离植皮5例。所有病例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8个月,皮瓣外观不臃肿,质地色泽接近受区,皮瓣感觉恢复良好,两点分辨觉为6~9 mm。供区外形较好,无明显功能障碍,伴轻度瘢痕形成。结论:游离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厚薄适中、带感觉神经等优点,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 椎动脉的解剖研究及在上颈椎椎弓根置钉中的应用

    作者:武兴国;黄健;蒋煜青;郭伟康;王军

    目的:测量上颈椎椎弓根与椎动脉的位置关系,提高上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安全性。方法:成人头颈部尸体标本6具(12侧),解剖椎动脉,测量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处椎动脉下缘距椎动脉沟底部的距离,枢椎横突孔內缘与椎动脉內缘的距离,横突孔内椎动脉的外径,记录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处椎动脉下缘距椎动脉沟底部的距离为左侧(1.96±0.72) mm,右侧(1.99±0.61) mm,枢椎横突孔內缘与椎动脉外缘的距离为左侧(2.23±0.43) mm,右侧(2.30±0.39) mm,横突孔内椎动脉的外径为左侧(3.03±0.48) mm,右侧(2.98±0.75) mm。结论:除了椎动脉高跨病例外,正确置入上颈椎椎弓根螺钉无损伤椎动脉之虞,椎弓根钉置入时应尽量个体化。

  • 低强度脉冲超声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徐守宇;张丽梅;姚新苗;周国庆;李霞;何邦剑;陈小刚

    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外基质修复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只成年雌性家兔,体质量(2.0±0.2) kg,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采用Hulth法复制膝骨关节炎模型。造模后2周,实验组予以LIPUS治疗,超声工作频率为(800±5%) KHz、大输出空间平均声功率为(50±10%) mw/cm2,每日1次,每次20 min;对照组予以假LIPUS治疗(即操作与实验组相同,而探头无能量输出)。分别于治疗后第2、4、8周随机处死动物,每次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观察软骨大体改变、HE染色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RT-PCR技术分析软骨中的Ⅱ型胶原、蛋白多糖、MMP-3、MMP-7以及MMP-13,采用硝酸还原法分析软骨中的NO的含量。结果:同一时间点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软骨的损伤程度比对照组轻微(P<0.01);实验组软骨中MMP-3、MMP-7、MMP-13和NO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软骨中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强度脉冲超声可以通过降低软骨中MMP-3、MMP-7、MMP-13的表达,抑制NO的分泌,促进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合成,来加快损伤软骨的修复。

  • 颈椎前路术后迟发性四肢瘫痪1例

    作者:徐丁;陈其昕;周晓俊;季烈峰

    患者,男,61岁。因高处坠落致颈部疼痛2 h余入院。查体:C4-C6棘突压痛明显,活动受限,稍有肿胀,双上肢感觉麻木伴有痛觉过敏,双侧肱二头肌肌力Ⅳ级,双手握力下降,双下肢感觉活动可,肢端感觉血供可。入院时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MRI检查显示C3-C7椎间盘后突伴C4-C6平面椎管狭窄,颈髓受压,髓内见小片高信号影,颈椎退行性改变(图1a)。诊断:①颈椎病;②颈髓损伤。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取颈部右侧斜行切口,长约6 cm,逐层切开皮肤、颈阔肌,沿气管食管与胸锁乳突肌、颈动静脉鞘间隙分离暴露椎前筋膜,分离椎体前筋膜,摄定位X线片,将前纵韧带切开,显露病变椎体及椎间盘,先用角度刮匙和髓核钳切除病变段椎间盘及上下终板,用高速磨钻行病变椎体大部分切除,显露硬脊膜和致压物。小心分离致压物,彻底解除脊髓压迫。植入大小适中填满松质骨的钛网,再将长短合适的颈前路钢板系统通过螺丝钉固定于开槽减压区上下方椎体上。 C形臂X线机透视证实钢板系统位置正确后,切口内置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手术顺利,出血约200 ml。术后48 h切口引流量约50 ml,拔除引流管。术后复查X线片示内固定位置可(图1b,1c)。术后查体:双上肢感觉无麻木,双侧肱二头肌肌力Ⅳ级强,双手握力Ⅳ级,双下肢各肌群肌力Ⅴ级,感觉活动可。术后第5天突发神志不清,躁动不安,查体:双上肢肌力Ⅲ级,双下肢肌力0级,病理反射未引出。急查头颅CT、血电解质、血气分析等均未发现明显异常,胸部CT示双肺下叶炎症伴两侧胸膜反应。经相关临床科室会诊后转入ICU监护,予抗感染,加强龙冲击等对症支持治疗。复查头颅MRI、DWI、MRA,胸腰椎MRI均未见明显异常,颈椎MRI示:C4-C6椎体内固定术后改变,颈髓受压,髓内见小片高信号影(图1d)。经外院脊柱外科专家会诊:颈髓受压影像考虑为内固定产生伪影所致。术后第10天,患者情况较前明显好转,转入我科继续抗感染、营养神经、针灸等对症治疗。查体:神志清,切口愈合良好,平乳头平面以下感觉麻木,双侧肱二头肌肌力Ⅲ级,双下肢股四头肌肌力Ⅰ级,双侧胫前肌、拇长伸肌肌力0级,巴彬斯基征阳性,奥本汉姆征阳性。术后15 d双下肢股四头肌、胫前肌肌力较前出现好转。术后20 d双下肢肌群肌力恢复至Ⅲ级水平。术后45 d双上肢肌群肌力Ⅴ级,双下肢肌群肌力Ⅵ级强,已下地步行训练。

  • 青年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明;张世民

    颈椎病是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但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这不仅对患者造成严重的身心痛苦,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青年颈椎病的发生多由于颈椎长期处于不良的学习工作姿势造成,同时心理因素也不能忽视。青年颈椎病实际上为颈椎病的早期阶段,发病常因颈部肌肉等动力平衡失调引起,临床症状以颈肩部的疼痛不适为主,影像学上常表现为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和颈椎失稳。防治青年颈椎病应以预防为主,临床确诊后,尽早行综合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治疗多采取非手术治疗,同时加强颈部的康复训练。目前关于青年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有待更深入的研究,这将有助于加深对该病的认识,在临床中将更好的指导治疗。

  • 剥脱性骨软骨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帅洁;毛强;童培建;孙奇

    剥脱性骨软骨炎随着青少年运动的普及,其发病率呈增长趋势,但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既往研究认为创伤是其潜在病因,但随着越来越多家族性病例的出现,遗传因素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关节镜是目前诊断剥脱性骨软骨炎的“金标准”,但对于早期关节面尚完整的病变,MRI的诊断价值大于关节镜。临床通过调整活动、固定器和药物等非手术管理治疗稳定型剥脱性骨软骨炎。对于不稳定型或保守治疗不佳的患者建议早期手术,采取关节清理、钻孔、微骨折术、固定和移植等措施。随着研究的深入,干细胞技术和富集血小板血浆逐渐应用于软骨修复,必定能提高剥脱性骨软骨炎的疗效,但仍需更深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也有待长期有效的随访结果。

  • 腰椎滑脱与腰椎不稳的诊疗

    作者:马远征;李大伟

    腰椎滑脱和腰椎不稳虽然为临床中的常见疾病,但目前对其诊断和治疗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理清、界定和探讨,当然存在的争议问题也不是本文浅谈片语能够解决的。立足目前许多专家学者对腰椎滑脱和腰椎不稳的观点阐述[1-7],笔者仅对腰椎滑脱和腰椎不稳典型的几个问题梳理如下。

  • 《中国骨伤》杂志2014年第9期继续教育试题

    作者:

    关键词: 中国 骨伤 继续教育
  • 广告目次

    作者:

    关键词: 广告
  • 第6届Ilizarov技术(骨外固定)与骨关节修复重建学习班通知

    作者:

    为了共同提高外固定与肢体矫形和功能重建外科技术水平,交流新进展和推广Ilizarov外固定技术,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将于2014年10月17-19日在北京举办继续教育项目“第6届Ilizarov技术与骨关节修复重建学习班”[项目编号:2014-04-07-056(国)],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外科专家秦泗河、夏和桃、任龙喜、黄雷、张群、张保中、赵巍、吴鸿飞、郑学建等将作专题报告。参会学员可获Ⅰ类继续教育学分5分。

  • 本刊关于一稿两投和一稿两用等现象的处理声明

    作者:《中国骨伤》杂志社

    文稿的一稿两投、一稿两用、抄袭、假署名、弄虚作假等现象属于科技领域的不正之风,我刊历来对此加以谴责和制止。为防止类似现象的发生,我刊一直严把投稿时的审核关,要求每篇文章必须经作者单位主管学术的机构审核,附单位推荐信(并注明资料属实、无一稿两投等事项)。

  • 本刊关于作者姓名排序的声明

    作者:《中国骨伤》杂志社

    凡投稿本刊的论文,其作者姓名及排序一旦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再作改动,特此告知。

  • 《中国骨伤》杂志正式启用稿件远程处理系统通知

    作者:《中国骨伤》杂志社

    《中国骨伤》杂志已于2010年1月正式启用稿件远程处理系统。通过网站http://www.zggszz.com可实现不限时在线投稿、审稿、编辑、退修、查询等工作。我刊不再接受纸质版和电子信箱的投稿。

  • 《中国骨伤》杂志2015年重点专题征稿通知

    作者:《中国骨伤》杂志社

    《中国骨伤》杂志本着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办刊宗旨,如期发布2015年征稿通知。以下是《中国骨伤》杂志2015年重点专题征稿的范围,欢迎广大的读者和作者踊跃投稿。

  • 第7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学术年会暨第5届巴蜀骨科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作者:王清;谭明生

    第7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委会学术年会暨第5届巴蜀骨科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4月25-27日在四川省泸州市巨洋国际大饭店举行。会议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承办。参加大会代表共300余人。开幕式由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王清教授主持,泸州市副市长马宗慧、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程荣尧教授致欢迎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委会现任主任谭明生教授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主任宋跃明教授致词。本次大会设7个专题,从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方面研讨脊柱相关疾病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会议主要内容如下。

  • 复位在重度腰椎滑脱治疗中对脊柱骨盆参数的影响意义

    作者:蒋伟宇;徐荣明;马维虎;赵刘军;周雷杰;于亮;李杰

    目的:探讨复位在治疗成人重度腰椎滑脱中对脊柱骨盆平衡的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应用后路复位技术治疗Ⅲ度及Ⅲ度以上(Meyerding分类)的成人腰椎滑脱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24~65岁,平均44岁。通过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测量比较术前、术后2周、末次随访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包括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矢状面轴向垂线(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三维重建CT判断骨融合情况;记录手术并发症;临床0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评估临床疗效。结果:1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4例完全复位,8例复位至I度,4例复位至Ⅱ度;PI术前与术后2周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周与末次无统计学差异(P>0.05);SS、PT、LL、SVA术前与术后2周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周与末次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ODI评分由术前的36.6±4.2下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4.7±4.0(P<0.05)。所有病例术后1年薄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可见椎间骨小梁连接,达到骨性融合。3例出现神经根性疼痛,药物治疗后恢复;无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手术复位在治疗成人重度腰椎滑脱中能够明显改善脊柱-骨盆矢状位排列,并获得良好疗效。

  • 椎弓根固定结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

    作者:潘兵;符楚迪;葛云林;李战友;张志敬;刘海明;杨刚

    目的:探讨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固定结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35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15例行经肌间隙入路单边椎弓根固定结合TLIF术式(单边固定组),20例行后正中入路双边椎弓根固定结合后路椎间植骨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术式(双边固定组)。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JOA评分、腰痛及腿痛VAS评分及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6.8个月。两组患者腰腿痛等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缓解,X线片显示植骨融合良好(双边固定组中1例未融合),无融合器移位、下沉及内固定器械松动或断裂。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腰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腿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腰痛及腿痛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在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均可达到满意的疗效,经肌间隙入路单边椎弓根固定结合TLIF术式切口较小,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腰痛缓解较快。

  • 三椎体复位固定行腰椎滑脱翻修手术探讨

    作者:李长胜

    目的:分析腰椎滑脱症手术失败原因,探讨三椎体复位固定翻修腰椎滑脱症手术失败病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9例腰椎滑脱症翻修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7例;年龄36~68岁,平均51.5岁。其中滑脱节段复位丢失6例,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5例,滑脱加重8例。临床症状有下腰部疼痛、单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等。翻修手术采用后路三椎体椎弓根钉内固定,后路减压、复位,椎体间加后外侧植骨,对初次手术后发生椎弓根钉松动或断裂的椎体采用取出松动或断裂的螺钉,换用加粗或加长椎弓根螺钉进行再次置入,或者采用骨水泥灌注,置入椎弓根螺钉。应用X线正侧位片和伸屈动力位片评价椎间融合的效果,并采用JOA评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翻修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为10~30个月,平均18个月。X线显示所有翻修手术病例植骨融合良好,植骨融合时间5.5~7个月,滑脱椎体再次复位后矫正度无丢失,椎弓根螺钉无松动及断裂。 JOA评分改善率为(78.06±3.90)%,以患者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JOA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Ⅰ度滑脱3例,术前评分13.33±1.53,术后26.33±0.58;Ⅱ度滑脱7例,术前评分12.85±2.19,术后26.29±2.21;Ⅲ度滑脱9例,术前评分12.21±2.73,术后26.44±1.81。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椎滑脱症初次手术失败原因主要与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和植骨不融合有关。翻修手术采用三椎体椎弓根钉内固定,可获得坚强内固定、充分减压、植骨融合,结合术后对患者功能锻炼的指导,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单侧椎弓根钉固定结合单枚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症

    作者:华永均;王人彦;郭志辉;朱利民;陆建阳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单侧椎弓根钉固定结合单枚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2年收治且获得8个月以上随访腰椎不稳症50例,均有顽固性或反复下腰痛,有单侧或单侧为主的下肢放射痛,X线片及CT片显示腰椎不稳。采用经椎间孔入路单枚融合器椎间融合,结合单侧或双侧椎弓根钉固定治疗。根据固定方法不同,分为单侧固定组和双侧固定组。单侧固定组20例22间隙,男8例,女12例;年龄26~66岁;峡部裂性Ⅰ度滑脱2例,退行性滑脱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融合部位L3,41例,L4,512例,L5S19例。双侧固定组30例30间隙,男14例,女16例;年龄41~62岁;峡部裂型Ⅰ度滑脱4例,退行性滑脱1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2例;融合部位L3,43例,L4,515例,L5S112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情况,并对其椎间隙高度、前凸角的变化、融合率及临床疗效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腰痛基本消失,下肢放射痛均消失,无感染、硬脊膜损伤等发生。单侧固定组术后无医源性神经症状,双侧固定组术后1例足下垂。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0.8±4.3)个月。临床疗效按照JOA评分好转率(RIS)评定,两组均获得较好临床疗效,且两组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内固定治疗方法均能有效增加病变椎间隙高度。单侧固定组较双侧固定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和术后引流量更少。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注意手术操作技巧,经椎间孔入路单枚融合器加单侧椎弓根钉治疗腰椎不稳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经济实用等优点。

中国骨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