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中华实验眼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 중화실험안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0160
  • 国内刊号: 11-598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6-13
  • 曾用名: 眼科研究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王丽娅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rd11小鼠视锥细胞变性过程中视蛋白的变化特点

    作者:韩娟娟;戴旭锋;戚艳;张华;庞继景

    背景 视网膜变性11(rd11)小鼠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自发突变的视网膜变性小鼠.研究证实,rd11小鼠出生后随着鼠龄的增长出现快速的光感受器变性,且视杆细胞变性早于视锥细胞变性,但对于视网膜不同区域视锥细胞变性的特点还不十分清楚. 目的 应用视网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不同鼠龄rd11小鼠M-视蛋白和S-视蛋白在视网膜的表达分布及变化特点,为相关疾病的基因治疗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出生后14、28、42 d的rd11小鼠各5只,制备视网膜铺片,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分别标记小鼠视网膜后极部颞上、颞下、鼻上和鼻下象限M-视蛋白和S-视蛋白的表达,观察随rd11小鼠鼠龄的变化视网膜各区域M-视蛋白和S-视蛋白的荧光形态和密度,并与相应鼠龄的C57BL/6J小鼠进行比较.结果 出生14d的rd11小鼠视网膜M-视蛋白和S-视蛋白的红色荧光形态和密度与C57BL/6J小鼠接近,但出生28 d的rd11小鼠视网膜后极部颞上、颞下、鼻上、鼻下4个区域M-视蛋白和S-视蛋白表达密度均明显降低,荧光形态由纺锤形逐渐变为点状,出生42 d的rd11小鼠视网膜部分区域M-视蛋白和S-视蛋白表达消失.出生28 d的rd11小鼠视网膜后极部颞上、颞下、鼻上、鼻下区域M-视蛋白的表达密度分别为(414±32)、(300±8)、(324±22)和(250±20)个/0.037 mm2,明显低于同龄C57BL/6J小鼠的(484±21)、(442±19)、(459±34)和(436±12)个/0.037 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14、15.225、7.505、17.990,均P< 0.05);上述4个区域S-视蛋白的表达密度下降更明显,分别为(8±4)、(175±16)、(74±13)、(315±20)个/0.037 mm2,明显低于C57BL/6J小鼠的(73±16)、(436±30)、(393±30)和(480±19)个/0.037 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555、17.076、21.637、13.498,均P<0.05).结论 rd11小鼠视锥细胞中的M-视蛋白和S-视蛋白均随着鼠龄的增长而急剧减少,以S-视蛋白更为明显.随着鼠龄的增长,rd11小鼠M-视蛋白变性从视神经周围区向鼻下方,再向颞上方逐渐进展,而S-视蛋白变性由颞上方向鼻下方逐渐进展.

  •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在鼠眼球中的分布

    作者:张俊芳;秦柏;胡楠;管怀进

    背景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 (PPARγ)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是潜在的抗炎、抗纤维增生、抗新生血管形成及神经保护因子,其在动物和人体组织中的生理病理功能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PPARγ与眼科疾病的研究受到关注. 目的 研究PPARγ在眼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为PPARγ激动剂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取SPF级C57BL/6J小鼠6只及SD大鼠1只,用质量分数3%水合氯醛麻醉处死后立即摘除眼球,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组织中PPARγ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PPARγ在小鼠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睫状体及视神经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结果 Western blot法检测表明,PPARγ在小鼠角膜、晶状体、视网膜中均呈阳性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显示,PPARγ在角膜组织中主要表达于上皮层,以基底细胞染色强,而角膜内皮及基质细胞上仅有弱表达.PPARγ在晶状体中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和浅皮质层;在视网膜组织中,PPARγ主要表达于视网膜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外丛状层和内核层,此外PPARγ在SD大鼠睫状体组织中主要表达于无色素上皮.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显示,其在视网膜中与Müller细胞标志物谷氨酰胺合成酶(GS)共定位表达明显;PPARγ在视神经组织中的表达与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共定位表达明显.结论 PPARγ广泛分布于眼不同组织中并呈特异性表达,该结果为相关眼科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了依据.

  • 缺氧对脑脊液-视神经屏障中脑膜上皮细胞ATP水平和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

    作者:辛晓蓉;巩天祥;赵莉;李新章

    背景 脑膜上皮细胞(MECs)是构成脑脊液-视神经屏障的主要细胞成分.脑脊液-视神经屏障的损害可能会导致脑脊液组分的失衡,使视神经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攻击.目前对于MECs在视神经疾病中的病理作用研究甚少,机制尚不明确. 目的 探讨缺氧条件下人MECs的功能变化,为视神经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线索.方法 将培养的人MECs株分别制备成密度为2.5×103个/孔、5.0×103个/孔和1×104个/孔的细胞悬液,各取100μl分别接种于96孔板中,分别在常规培养基及体积分数21%O2(常氧组)和1%O2(缺氧组)环境下孵育2d,采用MTS法测定和比较不同氧环境下人MECs的吸光度(A490)值;采用CASY1法检测和比较不同氧环境下细胞体积及直径的变化;采用光度计测定MECs暴露不同氧环境下1d、2d后线粒体产生ATP量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测定不同氧环境下细胞内细胞色素C的表达和定位. 结果 缺氧组2.5× 103个/孔、5.0×103个/孔、1×104个/孔细胞密度组MECs的增生值(A490)分别为0.399±0.009、0.393±0.009和0.496±0.026,分别较相应的常氧组的0.424±0.131、0.413±0.111和0.537±0.021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77,P=O.004;t=3.251,P=O.009;t=3.037,P=O.013).与常氧组细胞比较,缺氧组细胞的直径和体积均明显增加[(20.970±0.127) μm vs.(21.198±0.048) μm,t=-3.762,P=0.006;(5805±73)fl vs.(6026±106) fl,t=-4.124,P=O.002)].缺氧组和缺氧+底物组细胞分别培养2d后,细胞中ATP产生量分别为(0.900±0.225) mmol/(L·g)、(0.952±0.075) mmol/(L·g),均明显低于常氧组的(1.389±0.145)mmol/(L·g)和常氧+底物组的(1.401±0.122)mmol/(L·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01、0.002、0.001).常氧组细胞中细胞色素C的绿色荧光主要分布于线粒体,而缺氧组MECs中细胞色素C的释放弥散分布于细胞质. 结论 缺氧环境下MECs的生理功能明显减退,推测MECs的功能损害是脑脊液和视神经之间的屏障完整性受到损害的主要机制.

  • 缺血后适应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施宇华;丁颖;黄振平;尹莉莉;吴星伟

    背景 研究证明,缺血后适应(IPC)对多种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损伤均有一定的抵抗作用,但其对视网膜缺血缺氧的作用仍受到关注. 目的 探讨IPC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后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伪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PC组.利用前房灌注生理盐水升高眼压至100 mmHg(1 mmHg=0.133 kPa)维持60 min的方法制备RIRI大鼠模型,实施IPC处理鼠亚分为再灌注后即刻、1 min、10 min组(即IPC Ⅰ组、IPCⅡ组、IPCⅢ组),分别于实验后1d、7d行大鼠视网膜电图(ERG)检测,然后用过量麻醉法处死大鼠并制备视网膜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对各组大鼠视网膜厚度的变化和视网膜形态进行观察.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各组大鼠ERG各波振幅恢复率和视网膜厚度值的差异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后1d,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伪手术组大鼠视网膜结构接近正常,而缺血-再灌注组及IPC Ⅰ组、IPCⅡ组、IPCⅢ组大鼠视网膜均出现水肿,可见空泡变性,主要在内丛状层(IPL)及内核层(INL).缺血-再灌注组及IPC Ⅰ组、IPCⅡ组、IPCⅢ组大鼠视网膜全层、INL、IPL及视网膜外层厚度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灌注后7d,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视网膜全层厚度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尤以1NL、IPL显著.IPC Ⅰ组、IPCⅡ组、IPCⅢ组大鼠视网膜全层、INL、IPL及视网膜外层厚度值均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灌注后7d,缺血-再灌注组、IPC各组大鼠ERGa波、b波和OPs振幅恢复率明显低于伪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IPC Ⅰ组、IPCⅡ组、IPCⅢ组大鼠ERG a波、b波和OPs振幅恢复率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 PC对RIRI具有保护作用,在大鼠模型中,这种保护作用在再灌注后即刻至1 min时强.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鼠品系的选择

    作者:周伟;靳春杰;孟兆联;吴建国;颜华

    背景 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是目前公认的经典动物模型,常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实验研究,但模型的制作多使用无色素大鼠的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技术,无法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进行活体动态观察,且实验中需要的动物数量较多.近年来有色素大鼠已逐渐用于制作DR模型,但采用活体动物FFA检测比较两种模型的研究较少. 目的 比较有色素大鼠和无色素大鼠糖尿病模型FFA和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的表现,选择适合活体监测视网膜血管改变的糖尿病模型大鼠品系. 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Brown-Norway (BN)大鼠和Sprague-Dawley(SD)大鼠各15只,经尾静脉注射55 mg/kg STZ制作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注射后每周经鼠尾断端采血检测血糖,血糖值≥16.7 mmol/L为造模成功.造模6周后选取大鼠右眼为实验眼,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模型鼠的眼前节变化,用眼底照相和FFA检查观察大鼠眼底血管变化,然后制备模型鼠离体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过碘酸希夫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模型鼠视网膜血管的病理改变,比较2种不同品系大鼠视网膜血管在同样的病理改变下FFA的表现.结果 造模后6周,共纳入造模成功的BN大鼠11只和SD大鼠10只,2种大鼠血糖分别为(24.73±2.98) mmol/L和(22.36±3.65) 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7.873,P>0.05).BN大鼠组发生晶状体混浊者6眼,SD大鼠组5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7).FFA检查显示,BN大鼠组眼底在棕褐色背景下视网膜血管显影清晰,无脉络膜血管背景荧光干扰,9眼可见血管迂曲、荧光素渗漏等背景期糖尿病视网膜血管改变,而SD大鼠组由于脉络膜背景荧光和涡静脉的干扰,视网膜血管显影不清晰,未见背景期糖尿病视网膜血管改变.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显示,2种不同品系大鼠均被证实有视网膜毛细血管管径变化、周细胞数目的减少及血管内皮细胞数目的增加,BN大鼠组和SD大鼠组视网膜内皮细胞/周细胞(E/P)分别为11.50±3.68和12.86±3.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9.785,P>0.05).结论 通过活体FFA观察,BN模型大鼠早期糖尿病视网膜血管改变的成像效果优于SD大鼠.

  • 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的选择性培养

    作者:刘光辉;孟春;徐朝阳;刘安;黄以鹏;黄陈稳

    背景 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RMPs)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等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并被视为潜在的治疗靶点.然而因组织材料来源受限及细胞分离纯化不易,RMPs体外研究工作的开展受到了限制. 目的 建立简便的大鼠RMPs分离、培养和纯化方法.方法 摘取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的眼球,置于体积分数75%乙醇中浸泡1 min,用眼科显微手术器械分离获取视网膜并将其剪成碎片,依次用2.5 g/L胰蛋白酶和2 g/L Ⅰ型胶原酶各消化15 min,消化后分别过直径100 μm和55 μm滤网,收集视网膜消化后的微血管片段,用含有体积分数20%胎牛血清的低糖型DMEM接种于6孔板,至培养14 ~ 16 d细胞达到80%~90%融合时进行消化传代,培养和传代期间通过换液法及差异消化法去除杂质细胞.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生长状态,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von Willebrand因子(vW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以鉴定RMPs. 结果 RMPs在接种后24 ~ 48 h自微血管片段中迁移出,7d后形成中等大的细胞集落,14~ 16 d后达到80% ~ 90%融合状态.RMPs传代后生长速度加快,至12~14 d达到融合.形态学鉴定显示,培养的细胞呈宽大、扁平、不规则形并伴多个突起的典型周细胞形态特征,且传代至第9代形态特征无明显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显示,所培养的细胞均不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vWF,约96%的细胞对周细胞标志物α-SMA或PDGFR-β抗体呈阳性反应,极少量细胞对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GFAP抗体呈阳性表达. 结论 本实验成功建立了一种简单、经济的大鼠RMPs分离、纯化、培养方法,可以获得理想的高纯度RMPs.

  • NADPH氧化酶在rd小鼠遗传性视网膜变性中的活化表达

    作者:陈星星;唐胜建;邵长君;刘谦;卢清君;曾惠阳

    背景 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中烟酰胺二磷酸腺苷(NADPH)氧化酶的活化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损伤及神经变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证实NADPH氧化酶在rd小鼠视锥细胞退行性改变中的作用,但关于其在rd小鼠视网膜变性早期视杆细胞病变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较少. 目的 研究NADPH氧化酶在rd小鼠感光细胞凋亡过程中的活化表达,探讨其在遗传性视网膜变性中的致病作用. 方法 取出生后8、10、12、14、16、18d的rd小鼠各18只,过量麻醉法处死后提取视网膜总RNA和总蛋白,并制备视网膜切片,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测定在rd小鼠感光细胞凋亡过程中视网膜中NADPH氧化酶亚单位gp91phox mRNA及蛋白的定量表达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gp91 phox和CD11b免疫荧光双染法确定gp91 phox在不同鼠龄rd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定位,并与其近交系C57BL/6N小鼠进行比较.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证实,C57BL/6N小鼠视网膜中未见gp91 phox mRNA的表达,而生后8d的rd小鼠视网膜中即有少量gp9 1phox mRNA的表达,随着鼠龄的增加,gp91 phox mRNA表达量(gp91phox mRNA/β-actin)逐渐增加,生后14d达到高峰.不同鼠龄rd小鼠视网膜中gp91 phox mRNA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81,P=0.00);生后10、12、14、16、18d的rd小鼠视网膜中gp91phox 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出生后8d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出生后14d表达量高,为1.136±0.370.随着小鼠鼠龄的增加,视网膜中gp91ph ox蛋白表达量(A值)与其基因表达变化趋势一致,不同鼠龄及C57BL/6N对照小鼠间视网膜中gp91 phox蛋白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4.00,P<0.01),不同鼠龄rd小鼠出生后视网膜中gp91 phox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C57B L/6N对照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表明,rd小鼠出生后10 d视网膜内层gp91 phox阳性细胞开始增多,出生后14d达到高峰,外核层也可见到gp91 phox阳性细胞.免疫荧光双染结果显示,gp91 phox与小胶质细胞标志物CD11b共表达,呈现橙色荧光. 结论 NADPH氧化酶在rd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随着鼠龄的增长而增多,其表达与小胶质细胞活化及感光细胞的凋亡相平行,提示NADPH氧化酶可能在小胶质细胞活化导致的感光细胞凋亡中发挥致病作用.

  • PDGF对人RPE细胞中MMP-2、MMP-9和TIMP-1表达的影响

    作者:聂玉红;瞿雯;邢怡桥;项奕;艾明;江双红;蒋祖林

    背景 研究表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能调节多种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MMP/TIMP)的表达和平衡,但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MMP/TIMP的表达与PDGF作用剂量和作用时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目的 观察PDGF对RPE细胞中MMP-2、MMP-9和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RPE细胞系ARPE-19,将达到70% ~ 80%融合的细胞分为5个组.分别将0、0.1、1、10、50 mg/L PDGF加入RPE细胞培养基作用36 h,分别采用逆转录PCR(RT-R 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RPE细胞中MMP-2、MMP-9和TIMP-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PDGF组采用10 mg/L PDGF组PDGF分别刺激RPE细胞24、36和48 h,对照组用不含PDGF的培养液培养,采用逆转录PCR(RT-R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RPE细胞中MMP-2、MMP-9和TIMP-1 mRNA及蛋白的表达. 结果 随着PDGF质量浓度的增加和刺激时间的延长,RPE细胞生长速度加快,细胞增生明显.PDGF刺激RPE细胞36 h,随着PDGF质量浓度的增加,MMP-2 mRNA和MMP-9 mRNA在RPE细胞中表达相对值逐渐增加,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MP-2 mRNA:F=79.304,P=0.000;MMP-9 mRNA:F =-8.465,P=0.003),其中1、10、50 mg/L PDGF组RPE细胞中MMP-2 mRNA和MMP-9 mRNA表达相对值明显高于0 mg/L PDG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PE细胞中MMP-2和MMP-9蛋白表达相对值随着PDGF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MP-2:F=26.550,P=0.000;MMP-9:F=80.993,P=0.000),其中1、10、50 mg/L PDGF组RPE细胞中MMP-2和MMP-9蛋白表达相对值明显高于0 mg/L PDG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质量浓度PDGF组RPE细胞中TIMP-1 mRNA和蛋白表达相对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143,P=0.962;F=1.955,P=0.178).随着10 mg/L PDGF刺激RPE细胞时间的延长,RPE细胞中MMP-2 mRNA和MMP-9 mRNA表达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MP-2 mRNA:F时间=83.250,P=0.002;MMP-9 mRNA:F时间=6.785,P=0.019);各时间点RPE细胞中MMP-2和MMP-9蛋白表达相对值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MP-2:F时间=11.185,P=0.041;MMP-9:F时间=968.413,P=0.000).PDGF作用不同时间点对照组与PDGF组间MMP-2、MMP-9 mRNA及蛋白在RPE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组:均P=0.000,时间点:P<0.05),而各时间点2个组间RPE细胞中TIMP-1表达相对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GF上调PRE细胞中MMP-2和MMP-9的表达,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但对PRE细胞中TIMP-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PDGF导致RPE细胞中MMP/TIMP的平衡失调,从而导致细胞外基质的破坏,促进RPE细胞的迁移.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视网膜中Fas/FasL及caspases-3表达的影响

    作者:曹永亮;赵岩松;张芳芹;范姗姗;王晓莉;张杰

    背景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严重影响视力,其损伤机制是视网膜细胞的凋亡,治疗效果不佳.研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视网膜下移植后可显著减轻RIRI,而BMSCs视网膜移植所产生的神经保护机制是否与其抑制凋亡作用有关目前尚不清楚. 目的 观察BMSCs视网膜下移植对RIRI大鼠视网膜中凋亡相关因子Fas/FasL和caspases-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BMSCs移植治疗RIRI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 无菌条件下分离SD大鼠的股骨和胫骨骨髓,离心收集细胞后用DMEM低糖培养液制成骨髓细胞悬液,体外培养大鼠BMSCs,并以1×106 ~2×106个/ml的细胞密度和1∶2进行传代.64只清洁级健康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BMSCs移植组及PBS对照组,每组16只.用视神经线栓法制备大鼠视网膜RIRI模型,BMSCs移植组大鼠于造模后24 h视网膜下注入5×104个活BMSCs,PBS对照组以同样的方式注入PBS.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制备16 μm厚视网膜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动态观察BMSCs移植后6、24、48、72 h各组大鼠视网膜中Fas、FasL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BMSCs视网膜下移植后72 h,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视网膜下Hoechst33324阳性细胞.BMSCs视网膜下移植后6、24、48、72 h,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仅见微量Fas、FasL和caspase3的阳性表达;BMSCs视网膜下移植后各时间点,模型对照组与BMSCs移植组大鼠视网膜均可见Fas、FasL、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度和细胞数量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着BMSCs移植时间的延长,各组大鼠视网膜中Fas、FasL及caspase-3阳性细胞数均逐渐下降,各时间点BMSCs移植组大鼠视网膜中Fas、FasL、caspase-3的阳性表达值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和PBS对照组大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时间点模型对照组与PBS对照组间大鼠视网膜中Fas、FasL、caspase-3阳性细胞数变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视网膜下移植BMSCs可下调RIRI大鼠视网膜中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及caspase-3的表达,从而减轻RIRI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

  • 贝伐单抗联合曲安奈德与单独贝伐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Meta分析

    作者:陶继伟;陈君虹;朱莎;毛剑波;沈丽君

    背景 临床上贝伐单抗(bevacizumab)和曲安奈德(TA)已广泛用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治疗,但由于二者单独治疗都存在一些弊端,因此一些学者尝试二者联合治疗,但其疗效存在争议. 目的 系统评价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联合TA与单独注射bevacizumab治疗DME短期疗效的差异. 方法 用循证医学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荷兰医学文摘、循证医学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bevacizumab联合TA与单独注射bevacizumab治疗DME短期疗效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文献进行二次分析,遵循Cochrane Handbook 5.0质量评价原则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分析的疗效结局指标包括中央黄斑厚度(CMT)及佳矫正视力(BCVA)变化,安全性评价指标为局部和全身不良事件.连续变量的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WMD)作为合并效应量,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R)为疗效分析统计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的Revman5.0软件对效应合并量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共纳入9篇RCTs文献,共665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12周、18周时bevacizumab联合TA组CMT改善程度优于单独注射bevacizum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MD=-44.69,95% CI:25.27~64.11,P<0.000 001;WMD=-66.86,95% CI:40.67 ~ 93.05,P<0.000 001),而在治疗后6周及6个月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15.40,95% CI:-4.04 ~ 34.85,P=0.12; WMD=-2.57,95% CI:-19.62 ~ 24.75,P=0.82).治疗后6周时bevacizumab联合TA组BCVA(LogMAR值)的改善值优于单独注射bevacizum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 =-0.04,95% CI:-0.08~-0.00,P=0.05),而在治疗后12周、18周及6个月时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WMD=-0.04,95% CI:-0.12 ~0.05,P=0.36;WMD =-0.04,95% CI:-0.11~0.03,P=0.28;WMD=0.03,95% CI:-0.05~0.12,P=0.45).两种治疗方式间术后一过性前房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9,95% CI:0.49~ 1.60,P=0.70),bevacizumab联合TA组继发性高眼压的发生率为(30/327),单独注射bevacizumab组治疗眼未发生继发性高眼压.结论 Bevacizumab联合TA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DME在减轻黄斑水肿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独注射bevacizumah组,但两种方法在改善BCVA方面效果无明显差异.Bevacizumab联合TA玻璃体腔内注射后发生继发性高眼压的风险高于单独注射bevacizumab应用组,但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能够控制.

  • 自动化分割算法分析RTVue100 OCT黄斑区视网膜各层厚度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研究

    作者:沈梅晓;刘新婷;冷林;陈思思;吕帆

    背景 视网膜各层厚度的检测和评估对多种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监测至关重要,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是目前常用的测量工具.以往的测量方法采用软件分析法,但关于视网膜自动分层软件可靠性的研究较少. 目的 评估自动化分割算法分析RTVue100 OCT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各层厚度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正常受试者18人18眼,用RTVue100 OCT拍摄受试者右眼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6 mm扫描区的视网膜各层厚度图像,采用自动化分割算法将视网膜图像分割成神经纤维层(RNFL)、神经节细胞层和内丛状层(GCL+IPL)、内核层(INL)、外丛状层(OPL)、外核层(ONL)、光感受器内节(IS)、光感受器外节(OS)、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并用Matlab软件进行分析,通过将自动探测得到的相邻两条边界相对应的位置相减获得结果.每个受检眼先由一位操作者连续拍摄2次,然后由另一位操作者拍摄1次,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和重复性系数(COR)分析测得结果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结果 RTVue100 OCT测量得到水平方向视网膜全层厚度为(303.22±14.10)μm,垂直方向为(306.68±13.32) μm.视网膜各层结构中,厚的为GCL+IPL以及ONL.同一检查者测量2次的重复性结果和不同检查者之间的再现性结果均表明,无论在水平方向还是在垂直方向,OPL、IS和OS的ICC和COR均<0.60,而RNFL、GCL+IPL、INL、ONL和RPE层的ICC和COR均>0.70. 结论 自动化分割算法分析RTVue OCT图像是一种可靠的工具,可提供重复性的OCT视网膜厚度资料,有利于视网膜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 抗VEGF药物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并发黄斑水肿的Meta分析

    作者:刘姝林;陈有信

    背景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可导致黄斑水肿,影响视力,且治疗方法有限,近年虽有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研究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CRVO的疗效,但还缺乏循证评价. 目的 对VEGF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CRVO并发黄斑水肿进行循证医学评价. 方法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和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有关抗VEGF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CRVO合并黄斑水肿的RCTs文献进行二次分析,检索文献范围包括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会议记录等,文献不限定发表语言及时间,由2位作者独立决定入选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分析指标为治疗前后佳矫正视力(BCVA)提高≥15个字母的人数比例、BCVA LogMAR提高值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得的视网膜中心凹厚度(CFT)变化值.使用Cochrane协作网Review Manager 5.1软件对连续变量进行合并效应量的检测,6篇文献间经I2检验无显著异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治疗后不同时间抗VEGF治疗组与假治疗组间的BCVA、BCVA LogMAR视力和CFT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RCTs文献6篇,总样本量为948眼,纳入的文献中包括5个多中心研究和1个单中心研究.其中1篇文献用哌加他尼钠(pegaptanib)作为治疗组,2篇文献用雷珠单抗(ranibizumab)作为治疗组,1篇文献采用贝伐单抗(bevacizumab)作为治疗组,2篇文献采用VEGF TrapEye作为治疗组.1年随访时间中抗VEGF药物治疗组BCVA提高≥15个字母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假治疗组,6个月时差值明显(Z=8.43,P<0.000 01);6个月随访时间中BCVA LogMAR提高均大于假治疗组,第6个月时差值大(Z=28.27,P<O.000 01).6个月随访时间中抗VEGF治疗组患眼CFT下降值明显大于假治疗组,其中第3个月时差值明显(Z=35.38,P<0.000 01).抗VEGF治疗组玻璃体腔内注射后偶发眼部并发症,主要为玻璃体出血19眼、白内障16眼、眼内炎8眼、虹膜新生血管2眼等,而用药后全身不良事件罕见. 结论 抗VEGF药物治疗CRVO并发黄斑水肿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少,但疗效维持时间较短.发病早期及时注射抗VEGF药物对患者更有益,但晚期注射仍能取得一定疗效.

  •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损伤因素与治疗进展

    作者:黄大蕊;王桂云

    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在维持视网膜和脉络膜的正常功能和组织结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许多因素可导致RPE细胞的损伤,如缺氧、物理因素、化学物质和药物、免疫因素、氧化应激等.RPE细胞的损伤可导致多种眼底疾病,引起视功能的损害或丧失.深入研究引起RPE细胞损伤的因素对各种RPE细胞相关性眼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相关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对RPE细胞损伤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 基因芯片技术在眼科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崔忆辛

    基因芯片技术是指将大量基因片段或寡核苷酸进行有序的高密度排列于玻璃、硅等固相支持物上,并通过各种检测手段对探针上的信号强弱进行检测并分析,终获得样品中大量基因序列及其表达信息的一种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因其高亲和力、高精确性、高信息量等优点在临床疾病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基因芯片技术在眼科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糖皮质激素治疗间接性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伟

    间接性外伤性视神经病变(ITON)是头部外伤后视力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糖皮质激素是目前常用的治疗ITON的方法,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长期以来这种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一直备受争议.近年的部分研究显示,超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ITON无益,这给传统的治疗理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目前糖皮质激素在ITON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仍有许多临床问题尚待解决,也缺乏足够的证据,亟待国际和国内实施规范化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以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规范化的治疗标准.

  • db/db小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程海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对DR的发病机制及干预措施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DR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葡萄糖毒性产物的形成及其对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导致血管性病变和神经性病变.研究表明,DR的发生可能与多元醇通路的活跃、氧化应激的增加、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形成、蛋白激酶C通路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增强等相关.db/db小鼠作为一种自发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其发病机制与人类常见的2型糖尿病极为相似,在DR的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对db/db小鼠在DR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阐明DR的发病机制及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线索和思路.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种非可控性炎症

    作者:刘巨平

    非可控性炎症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一种低度慢性炎症性疾病,确切地说可能是一种非可控性炎症.DR中的中性粒细胞不能及时凋亡或被清除、不同表型的巨噬细胞同时存在、周细胞功能减弱、Th1细胞反应降低等细胞因素致DR炎症不易缓解.与此同时,抗炎型可溶性因子含量的降低,如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一氧化氮(NO)、环氧化二十碳三烯甘油酸(EETs)、脂氧素等进一步使炎症持续.此外高糖条件下产生的脂质代谢产物、糖基化终末产物、活性氧中间产物(ROI)等持续存在的刺激因素均可导致炎症不能缓解.对DR炎症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延缓其发生发展.

  • 重视干细胞治疗在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作者:李筱荣;张晓敏

    视网膜独特的功能和解剖特点使其成为细胞治疗的合适靶点.目前,有多种干细胞被用于视网膜疾病的治疗研究,展现了其强大的应用潜能.然而,在干细胞治疗真正用于临床之前的阶段,仍有许多研究工作要做,如对于干细胞类型的选择、移植策略的制定、干细胞作用机制和生物安全性的确定,以及如何实现高效的干细胞的体外定向诱导分化,确定移植前干细胞的佳个体发育阶段及有效实现干细胞在眼部组织中的结构和功能整合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居民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敏;刘清洋;孟倩丽;崔颖;张立新;罗仲伶;刘辉焜;郭海科

    背景 国外研究表明,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已成为青壮年患者首要的致盲因素,而加强中国对DR发病危险因素的分析对于DR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调查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40岁及以上居民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及整群抽样法,对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4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糖尿病和DR发生率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首先根据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然后根据2002年悉尼国际DR分期标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DR筛查.所有受检者均接受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专科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日常生活视力、验光检查以及眼压测量(非接触眼压计)、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底检查和眼底照相.分别采用x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DR患者与非DR者(NDR)的各项调查和检测结果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相关回归模型对DR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男性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风险明显高于女性患者(OR=1.914,95% CI:1.382 ~2.651);糖尿病病程为1~4年、5~9年和≥10年的患者发生DR的风险明显高于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分别为新诊断患者的3.336倍(95% CI:2.322 ~4.880)、3.890倍(95% CI:2.327~ 6.503)和12.499倍(95% CI:6.607 ~ 23.647);相对于收缩压≤120 mmHg(1 mmHg=O.133 kPa)的糖尿病患者,收缩压为120~ 139 mmHg、≥140 mmHg的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风险分别为1.953倍(95% CI:1.081~3.528)和1.950倍(95%CI:1.076 ~ 3.532);与FPG≤5.6 mmol/L的糖尿病患者比较,FPG为5.6~6.9 mmol/L、≥7.0 mmoL/L的糖尿病患者发生DR风险分别增加1.567倍(95% CI:O.889 ~2.732)和2.170倍(95% CI:1.252 ~3.761);此外,HBA1c≥6.5%的糖尿病患者DR发生风险明显高于HBA1c<6.5%的糖尿病患者(OR=1.577,95% CI:1.105 ~2.253).结论 男性、糖尿病病程、平均收缩压、FPG和HBA1c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诊断、控制高血糖、高血压等相关危险因素可以减少DR的患病率,并控制其进展.

中华实验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