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临床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침구림상잡지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
- 影响因子: 1.2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0779
- 国内刊号: 23-135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
目的:观察和探讨针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以针刺治疗,对照组肌肉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并口服维生素B1、B6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运动神经传导速率和F波传导速率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传导速率治疗后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刺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和神经传导功能.
-
面神经麻痹的针刺传递式透穴疗法
几年来笔者应用"传递式透穴"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现将2000年5月至2005年3月收治262例原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加以分析讨论.
-
培土生金穴位埋线法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培土生金穴位埋线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中、远期疗效.方法:诊断为脾肺气虚的变应性鼻炎患者32例,以培土生金的治疗原则辨证取穴,采用穴位埋线疗法观察治疗1个疗程及巩固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患者鼻部症状及其总分经观察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巩固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治疗后有效率68.75%,巩固治疗后有效率90.63%,巩固治疗后与观察治疗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培土生金穴位埋线法治疗能有效缓解或减轻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巩固治疗后远期疗效更明显,且操作简便、维持治疗时间长、无副作用.
-
浅谈不安腿综合征的针灸治疗体会
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Iegs Syndrome,RLS)在临床上并不少见,通常在夜间睡眠时出现双下肢极度不适感而致睡眠剥夺.其对健康虽无直接威胁,但病情重的病人十分痛苦,而病情轻的病人又经常延误诊断,是临床中的一个难题.
-
头针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偏瘫肩关节半脱位
目的:探讨头针配合康复手法及单纯康复手法对偏瘫肩关节半脱位的影响.方法:对脑卒中偏瘫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59例,两组均采用神经科常规药物头针治疗及康复手法治疗,治疗组头针治疗的同时进行康复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81.4%,有效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头针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偏瘫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优于单纯康复手法.
-
针刺与中药并用治疗脑炎后脑积水47例观察
针刺与中药并用治疗脑炎后脑积水47例,设立对照组29例,从针刺腧穴及口服中药消除及减轻脑积水角度探讨其机理.结果表明:治疗组痊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均能减轻脑积水.两组比较:以治疗组为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
-
针刺对肥胖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甘油三酯(TG)、HDL-C和总胆固醇(TC)含量的影响.方法:观察52例单纯性肥胖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针刺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HDL-C和总胆固醇(TC)含量的变化.结果:患者体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患者体重明显减轻;患者治疗前后血甘油三酯(TG)、HDL-C和总胆固醇(TC)含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均有显著改善.结论:针刺可以减轻单纯性肥胖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体重并同时降血脂.
-
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肩手综合征是中风病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之一,本文选取肩手综合征的Ⅰ期患者40例,进行了针刺疗效的观察,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
针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笔者应用针刺治疗急性脑梗塞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均为2005年1月~2005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神经科住院患者,采用计算器随机数字方法随机分为针刺组和中药对照组.
-
手三针、肩臂三针配合自主复位法治疗颈椎病28例
目的:观察手三针、肩臂三针配合自主复位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颈椎病人采用手三针、肩臂三针配合自主复位法治疗,30天为1疗程,评定其结果.结果:有效率100%,显效率64.3%,好转率35.7%,无效率0%.结论:手三针、肩臂三针配合自主复位法治疗颈椎病方便,高效.
-
电针后隔姜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0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多发病,严重困扰人类健康.有资料显示[1]:"我国人群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率为9.56%,症状多出现在40岁以后,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60岁以上者达78.5%".
-
耳穴注射加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82例
目的:采用耳穴注射加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82例.方法:在患侧耳穴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加针刺体穴.结果:治疗组82例中,治愈58例(70.73%),好转24例(29.2%),无效0例;对照组46例中,治愈14例(30.44%),好转21例(45.65%),无效11例(23.91%).经统计学处理:x2=30.40,P<0.01.结论:此法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鸣的优越性.
-
以电针为主综合治疗单纯性肥胖43例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方法:对43例患者进行腹部透刺并连接电针,根据分型辨证取穴,结合神灯照射、耳穴贴压等方法综合治疗.结果:治疗三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总有效率为93.02%.结论:以针灸为主,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满意.
-
传统手针与电针对比研究现状
本文从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探讨了传统手针和电针作用的不同.二者在神经传导通路,对神经递质以及免疫分子的影响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在临床应用中二者也不相同,对于疼痛性疾病及神经损伤性疾病疗效以电针为好.
-
秩边穴在临床中的应用概述
目的:总结近年来秩边穴的临床治疗与应用.方法:对1999~2005年国内期刊的相关论文进行总结,对秩边穴临床主治疾病进行综述.结果:秩边穴在腰腿疾患、泌尿系疾病、妇科疾患、肛肠疾患、男科疾病的治疗中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结论:因为其针法有许多种,所以在临床上我们要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证型,而采用不同的针法.只有灵活运用秩边穴,才能充分体现该穴应用范围广,见效快的特点.
-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现状
对近年来临床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进行了综述.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尤其针灸、康复治疗副作用小,疗效高,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针灸治疗痤疮的临床应用概况
总结近年来针灸治疗座疮的临床研究进展,介绍用耳穴、挑刺、刺血拔罐、埋针、火针及综合疗法等治疗痤疮的疗效情况.说明针灸治疗痤疮方法多样,简便易行,疗效显著.
-
电针丰隆穴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从而为腧穴主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电针丰隆穴治疗,对照组采用普伐他汀片治疗,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脂(TC、TG、LDL-c、HDL-c)的变化.结果:①两组在调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两组在调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电针和药物在治疗后29天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电针丰隆穴组为65.6%,药物对照组为67.9%,P>0.05).结论:电针丰隆穴组和药物对照组均对血脂有较好的良性调整作用.
-
三伏天灸与日常天灸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对三伏天灸与日常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肺功能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的影响进行观察对比.方法:对16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三伏组和日常组以甘遂、白芥子、麻黄、细辛等药物各等分,上加0.3g麝香制成的1 cm×1cm大小药膏在肺俞、定喘等穴位进行贴敷治疗,日常组每隔10天贴药1次,3次为1疗程;三伏组分别于初伏、中伏、末伏贴药治疗,1疗程后观察肺功能FEV1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3个月随访,①三伏天灸组与日常天灸组治疗后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三伏天灸组与日常天灸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FEV1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③三伏组与日常天灸组治疗后的肺功能FEV1变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伏天灸与日常天灸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天灸疗法主要通过经穴及药物作用获效,适宜全年开展此项治疗.
-
火针治疗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4例临床研究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为临床常见皮肤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认为"久病人络",临床本病以血瘀型为多见.因此本文从瘀血阻络角度人手,观察火针疗法对PHN的临床疗效,结果分析如下.
-
针刺治疗对痛经模型大鼠子宫NO,Ca2+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是否对痛经大鼠模型子宫NO和Ca2+有影响.方法:采用催产素所致大鼠痛经模型,选择治疗痛经的常用腧穴关元和三阴交对痛经大鼠模型进行针刺治疗,测定其子宫NO和Ca2+水平,并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推测针刺治疗痛经的机理.结果:针刺痛经模型大鼠关元、三阴交后,能明显减少痛经大鼠的扭体次数(P<0.05),对痛经大鼠子宫重量无明显影响(P>0.05),经针刺治疗后痛经大鼠子宫组织中NO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Ca2+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针刺的镇痛作用再次得到实验证实,针刺痛经大鼠模型的关元、三阴交能明显升高子宫组织中NO的水平,这可能是针刺治疗痛经的机制之一.
-
电针干预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血脂四项及TNF-α含量的影响
目的:本试验以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电针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血脂四项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针刺早期干预高血脂症在脑血管病中的重要作用,为临床预防高脂血症、减少脑卒中的发生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FeCl3化学诱导大脑中动脉血栓闭塞模型法,将高脂血症大鼠造成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电针术前干预及脑缺血后全程治疗,以生化检测法测定血清中血脂四项;通过双抗夹心FLISA法,测定脑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血脂四项的变化:经电针治疗后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早期电针治疗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晚期电针治疗组的LDL-C、CHO、TG的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治疗组间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早期电针治疗组的血脂四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CHO、TG、LDL-C的下降及HDL-C上升的趋势.HDL-C,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经电针治疗后,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早期电针治疗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晚期电针治疗组下降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间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晚期电针治疗组显著高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早期电针治疗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使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损伤大鼠CHO、TG、LDL-C含量降低,HDL-C含量升高,有效地调节血脂水平;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过度表达产生抑制作用,减轻脑缺血损伤后炎症反应,尤其早期治疗组明显优于晚期治疗组.
-
耳穴压丸加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
目的:观察耳穴压丸加多潘立酮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简称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耳穴(胃穴、脾穴、肝穴)压丸法并加多潘立酮片治疗FD,与单用多潘立酮片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显效率为20.0%、有效率7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和30.0%(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5.0%,显效率为35.0%,对照组分别为75.0%和25.0%,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组在治疗FD的疗效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治疗组的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
-
针刺日月穴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日月穴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针刺双侧日月穴治疗,对照组针刺双侧昆仑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3%,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日月穴对慢性胆囊炎临床症状改善有效.
-
头皮针运动疗法中颅底带的临床应用
头皮针是目前在针灸临床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头皮针运动疗法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王端义教授经过多年头针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所提出的.在对头皮针治疗带的研究上经过多年的总结和探索发现,通过对头颅骨底部沿发际线一带的治疗,对于临床中某些疾病可以明显增加治疗疗效.本文就颅底带的机理和具体定位、主治进行详细阐述,并举相关病例进行说明.
-
隔姜灸对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镇痛效果观察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临床一种常见病.近年笔者采用隔姜灸治疗该病效果满意,并与单纯局部封闭治疗作了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
动态针刺法治疗不同时期肩周炎120例
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是以肩部疼痛或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的病症,属中医"痹证"中的"肩痹",主要表现为以疼痛和关节障碍为特点,可分为粘连前期和粘连期两个时期,是中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采用动态针刺法治疗不同时期的肩周炎,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报道如下.
-
小议《内经》中巨刺、缪刺法的治疗范围
本文通过对《黄帝内经》中有关巨刺、缪刺的原文进行分析,发现巨刺、缪刺二法的治疗范围是包括眼、耳、鼻、口、唇、齿、喉等五官疾病及胸腹、二便、情志等在内的多种疾病,其治疗原理是疏通经络而达到"通则不痛",体现了中医治病"抓病机"的特点,对于临床工作有所启发.
-
日本针灸教育概况
介绍日本针灸教育的办学规模、生源、师资力量、教材、考试及其所存在的不足等.
-
颈椎牵引配合旋扳整复治疗颈椎病198例
笔者近年来采用颈椎牵引配合旋扳整复手法治疗颈椎病198例,疗效满意,现将资料整理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98例均为门诊病例.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和体征,经X线片或MRI明确诊断.排除了颈椎骨折、肿瘤、结核等.其中男102例,女96例;年龄小18岁,大76岁;病程短2月,长13年.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的颈椎病诊断标准.
-
六方定位扳颈法治疗288例颈椎病临床观察
从2004年6月~2006年7月,在门诊工作中,对其中的288例颈椎病患者治疗情况如下.1临床资料该组病人均来自本卫生所门诊,其中男122例,女166例,年龄大者58岁,小者22岁,平均40岁.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