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杂志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중의잡지
- 主管单位: 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影响因子: 1.4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668
- 国内刊号: 11-2166/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特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特征.方法 收集血瘀证与非血瘀证2型糖尿病患者各25例,观察两组患者基本情况、血瘀证证候积分,运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NMR)定量检测血浆代谢物含量,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造成两组患者代谢组分不同的主要因素,并以此推断两组患者可能存在差异的代谢通路. 结果 血瘀证2型糖尿病患者血瘀证证候积分明显高于非血瘀证(P<0.05);通过NMR共检测出47种代谢物,两组患者代谢物组成有重叠,但能相互区分;血瘀证2型糖尿病患者丙酮、乙酰乙酸、α-羟基丁酸、α-羟基异戊酸、3-羟基丁酸、o-酮基异己酸盐、3-甲基-2-氧代戊酸甲酯、3-羟基异丁酸、甘氨酸水平均高于非血瘀证组(P<0.05),而延胡索酸、柠檬酸、N-乙酰鸟氨酸、焦谷氨酸、蛋氨酸水平低于非血瘀证组(P<0.05),其他32种代谢组分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瘀证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更为严重的脂肪代谢、氨基酸代谢紊乱以及能量代谢障碍.
-
养阴益肺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气阴两虚证患者白三烯B4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养阴益肺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气阴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65例COPD稳定期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2例.两组均给予吸氧、化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另给予养阴益肺方口服,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三烯B4 (LTB4)、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7(IL-17)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呼吸困难评分(mMRC)、6分钟步行试验(6MWT)、肺功能,并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54.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LTB4、IL-8、IL-17、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L-8、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LTB4、IL-17、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组治疗前血清LTB4分别与IL-8、IL-17、TNF-α呈正相关(P<0.05);治疗后治疗组LTB4与IL-17呈正相关(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LTB4与IL-17、TNF-α均呈正相关(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积分、mMR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气短、喘息、自汗易感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6 MWT、肺功能较治疗前好转并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养阴益肺方治疗COPD稳定期气阴两虚证疗效确切,能改善临床症状,切断炎症级联反应降低LTB4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
祛风止动方对抽动障碍患儿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祛风止动方对抽动障碍患儿调节性T细胞(Treg)外周血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抽动障碍患儿30例为治疗组,另选取健康儿童2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祛风止动方每日1剂,疗程3个月.于治疗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入组时检测受试者外周血Treg表达.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儿童外周血Treg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学龄前(3~6岁)和学龄期(7~16岁)治疗组外周血Treg表达水平亦较对照组降低(P<0.01).治疗组学龄前和学龄期患儿治疗后外周血Treg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出现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eg表达水平异常与抽动障碍发病有关,祛风止动方对抽动障碍患儿外周血Treg表达有上调作用.
-
从甲状腺功能探讨中医学元气的作用
元气是中医学理论中重要却较为模糊的概念.从生理方面阐述中医学元气与甲状腺功能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如生理上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激发脏腑功能、温煦机体功能;从病理与治疗上阐述元气与甲状腺的相关性,思考以甲状腺功能观测中医学元气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开展元气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
邓铁涛养生精要探微
邓铁涛认为养生重于治病,并在养生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念及经验,其养生精要可概括为养生先养心、养心先养德、养生必养脑、养生重养身四个方面,对现代养生学具有重要的启发及推广意义.
-
玄府学说的发生学研究
从发生学观点而论,玄府学说产生于人类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求索过程中.从发生学角度探讨玄府概念、玄府学说的构造过程、玄府病机的发挥等,阐明其渊源及思想内涵,对正确理解玄府学说的内蕴,拓展其临床应用,并进而用现代科学手段研究玄府的实质,具有重要意义.
-
温阳散郁法治疗郁证经验
介绍温阳散郁法治疗郁证的经验.自古以来,医家多从肝论治郁证,今人可因缺乏阳气而致郁,阳气不足,脏腑机能减退而导致阴霾笼罩,生机暗淡.人体阳气的不足可通过仙茅、淫羊藿等温补肾阳药补益肾阳,肾阳充足后,脏腑机能正常运行,抑郁状态随之而愈.
-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新解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以“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为治疗癌症上热下寒证的指导准则.癌症患者多有上热下寒表现,其病机关键为“水火未济”,兼有气滞、邪阻、阴虚、阳虚,临床使用清热或滋阴治法效果不显.提出“壮水之主”实为促进坎水循环之法,结合病机并应用于临床,温阳补气蒸腾肾水上行,理气、化痰、活血、祛瘀通畅升降之路,使水火既济,寒热复归平衡,临床可取得一定疗效.
-
冬令养生膏方制方经验
介绍冬令养生膏方制方的经验与注意事项.养生膏方具有滋补强身、治病纠偏等多种作用.冬令养生膏方制方应把握补气、养血、补益肝肾、理气、活血5个原则,同时根据患者体质、症状、既往病史等进行辨证施治.
-
可穿戴技术在中医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
随着电子科技与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可穿戴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结合中医理论对可穿戴技术在中医领域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对可穿戴技术在中医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认为可穿戴技术在中医诊断、疗效评价、养生、治未病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中医四诊信息采集与传输、脏腑辨证及经络辨证等方面,为可穿戴技术在中医领域的发展提供思路.
-
基于肿瘤免疫编辑理论探讨扶正抗癌法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肿瘤免疫编辑理论包括免疫清除、免疫均衡和免疫逃逸三个阶段,该理论阐述了肿瘤与机体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扶正抗癌法是中医治疗肿瘤的重要法则之一,基于肿瘤免疫编辑理论,临床在肿瘤早、中、晚期不同阶段运用扶正抗癌法的权重亦不相同.在肺癌治疗中,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灵活运用扶正抗癌法调节机体免疫平衡,旨在使肿瘤细胞重新被识别清除或进入免疫均衡期,以达到抑制肺癌复发、转移目的.
-
《金匮要略》对危重病的预后判断
《金匮要略》是一部以论治内科杂病为主的临床经典专著,其从理论到实践对危重病的治疗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对内科危重病的预后上有独到的判别方法与见解.对《金匮要略》中有关危重病预后的条文进行整理分析,从脉象、面色、形体动态、时辰变化分析疾病的预后,以期用经典中医思维指导内科急危重症的救治及预后判断.
-
基于血瘀证探讨活血化瘀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血瘀证是肿瘤患者常见的证候类型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瘀血是肿瘤形成及转移复发的重要原因,临床证明活血化瘀中药可抑制肿瘤的增殖和转移复发.尽管目前对于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恶性肿瘤存在争议,但如果辨证准确,适时适量的选用仍可以使肿瘤患者获益.
-
中医理论体系构建进程中知识创新的基本特征和惯性方向
从世界医药学的历史进程来考察中医理论体系的知识创新路径与基本特征,发现中医理论的起源与构建过程是先积累了天然药物的知识,后产生发展了基础理论.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围绕天然药物的准确应用与疗效大化,建立起了临床适宜的中药运用的技术方法与体系,反映出的是“先药后医”的基本特征;中药理论和技术体系与脏腑经络气血和病因病机等理论融合为一个整体后,形成了中医理、法、方、药的知识体系.相比较而言,西方医药学一直没有出现医学理论与天然药物知识的融合,而是到近代在解剖生理与病因病理等理论指导下,不断发展出新的化学药物和生物药物及临床诊疗的新方法和技术,呈现出的是“先医后药”的基本特征.
-
论“气脱者,目不明”
“气脱”并不等同于气不内守、大量外脱的全身衰竭证候,目中真气不足亦可导致“目不明”.气的各种功能降低是眼病发生的主要病因,也是眼病证候演变的主要病机.气的防御、温养、推动、固摄、气化功能降低均可导致“目不明”.在治疗上,气虚者当补之,清阳不升者当升之,气虚血瘀者当益气化瘀通络,气不摄血者当益气摄血,气化不利者当温补脾肾、调畅三焦.
-
从天地人“三才”角度看中医学精气神学说
天、地、人三才与精、气、神都是中国哲学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三才是中国人的宇宙观和方法论,精、气、神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石之一,精、气、神恰如天、地、人三才在人身上的投射,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相互影响.深入理解三才与精气神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起到汇通中医与哲学的作用.
-
小陷胸汤化裁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肝脏组织Caspase-1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陷胸汤化裁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采用高脂饮食12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造模后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小陷胸汤化裁方1.5、1.0、0.5ml/(100g·d)灌胃,西药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溶液3ml/d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5周后取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Casepase-12蛋白表达.结果 肝脏病理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存在明显脂肪变性和炎症活动;中药各剂量组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且其脂肪变性和炎症活动度也比西药组轻.中药各剂量组与西药组肝脏组织Caspase-12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中药高剂量组Caspase-12蛋白表达低于西药组及中药中、低剂量组(P<0.05). 结论 小陷胸汤化裁方能够明显延缓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肝脏损害,可能与下调肝脏组织Caspase-12蛋白表达有关.
-
参蛤散对心力衰竭大鼠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参蛤散治疗心力衰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蛤散组、比索洛尔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造模后5天,参蛤散组予参蛤散混悬液1.89 g/(kg·d)灌胃,比索洛尔组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混悬液1 mg/(kg·d)灌胃,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2.5 ml/d灌胃,连续12周.比较各组大鼠血清乳酸、丙酮酸、游离脂肪酸含量以及心脏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核呼吸因子1 (NRF1)、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和线粒体复合体亚基(包括COX1、COX2、COX3、ATP6、ATP8) mRNA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乳酸、丙酮酸、游离脂肪酸含量较假手术组显著上升,心脏COX1、COX2、COX3、ATP6、ATP8 mRNA表达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蛤散组血清丙酮酸、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下降,COX2、ATP6、ATP8 mRNA表达明显上升(P<0.05或P<0.01).模型组、参蛤散组、比索洛尔组大鼠心脏PGC-1α、NRF1、TFAM mRNA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显著上升,而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蛤散可能通过上调心脏COX2、ATP6、ATP8 mRNA表达水平,减少血清代谢产物堆积,从而保护心脏线粒体功能.
-
柴胡细辛汤加减对颅脑损伤模型大鼠海马CA1区BDNF、SYN1表达与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 观察柴胡细辛汤加减对颅脑损伤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89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6只,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中药低剂量组各18只,中药高剂量组19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建立控制性皮层冲击损伤模型.造模次日阳性对照组予安理申片0.45g/(kg·d),中药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柴胡细辛汤加减方6.5、13g生药/(kg·d),假手术组、模型组予等体积双蒸水,各组灌胃4周.比较各组大鼠认知功能(水迷宫测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脑组织病理与海马CA1区超微结构,并检测CA1区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突触素1(SYN1)蛋白表达.结果 各组在造模后0、3、7天时mNSS评分较假手术组均明显升高(P<0.01),中药高剂量组在第7、28天时mNSS评分较模型组降低,中药低剂量组在28天时亦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水迷宫测试中,各给药组逃避潜伏期时间较模型组减少(P<0.05或P<0.01).各给药组损伤海马区病理形态学显示优于模型组,中药高、低剂量组能够改善海马CA1区受损的神经元、线粒体和突触的超微结构.中药高剂量组BDNF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SYN1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 结论 柴胡细辛汤加减能够改善颅脑损伤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及其神经功能缺损,其机制可能是提高海马CA1区BDNF、SYN1的表达以促进损伤的神经元修复与突触重塑,改善海马CA1区超微结构.
-
李士懋辨治寒凝证高血压病经验
李士懋提出,辨识寒凝证高血压病的主要指征为“痉脉”,其次为恶寒、疼痛等外在症状及体征.并且认为寒凝证的轻重程度与脉的拘紧程度成正比,据此遣制了专用方剂寒凝汤,该方以麻黄细辛附子汤合止痉散为基本方化裁而成,从而在理法方药上形成一套完整的辨治体系.
-
王书臣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经验
介绍王书臣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经验.认为元气不足,阴火内生,气火关系失衡是本病的基本病机.临证主张标本兼顾,分期论治,早期、急性期清热痰利肺排痰,成脓者托毒排脓,急性咯血时清热凉血止血,兼喘时祛风解痉平喘;缓解期针对病本补益元气,健脾化痰为法,气阴同治,阴阳并补.
-
miRNA抗肝癌机制与癌毒理论的关系研究概况
微小核糖核酸(miRNA)通常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近年发现miRNA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周仲瑛创新性地提出中医肿瘤病机的癌毒理论,认为“癌毒”是在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郁滞的基础上,受多种因素诱导而生成的一类特异性致病因子.在癌毒理论指导下研制的消癌解毒方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通过总结miRNA与肝癌的相关研究进展,提出miRNA与癌毒理论的相关性,并指出从miRNA调控基因的角度进一步研究癌毒病机理论生物学基础的可行性.
-
胃癌中医辨证与方药应用的文献研究
目的 探讨胃癌的中医证型特点和中医治疗胃癌的方药规律. 方法 检索1987年4月至2016年3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中医治疗胃癌文献,建立中医治疗胃癌的证型和方药数据库,对胃癌中医证型、使用方药等进行统计,并对方药类型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文献103篇,涉及中医证型26个,方剂189首,中药221味.胃癌中医证型以瘀毒内阻、脾胃气虚、脾胃虚寒、气血两虚、肝胃不和、痰湿凝结、胃热伤阴为主,方剂中成方以二陈汤、失笑散、柴胡疏肝散、十全大补汤、四君子汤、海藻玉壶汤、理中汤为常用.中药按功效分为18类,其中补虚药多,其次为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和理气药.常用中药为白术、茯苓、党参、陈皮、甘草.结论 中医治疗胃癌以补虚扶正为基础,根据辨证可配合施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等方法治疗.
-
温阳豁痰熄风法治疗早发性癫痫性脑病1例
本例患儿是类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5基因(CDKL5)变异导致癫痫发作,属于早发性癫痫性脑病的范畴.本病抗癫痫药物控制不佳,并且具有精神运动发育落后等表现.根据患儿的病理性体质以及症状体征辨证为脾肾阳虚,温煦乏力,痰浊日久不化之阴痫.治以温阳豁痰、熄风止痉,以达标本兼施之目的,临床短期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