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
Basic & Clinical Medicine 기초의학여림상
- 主管单位: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北京生理科学会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358
- 国内刊号: 1001-6325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花生四烯酸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和凋亡
探讨花生四烯酸(AA)能否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及其机制.以不同浓度的AA与细胞分别作用8、16、20和24h,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降解,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测定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胞内还原型GSH含量来判断细胞氧化程度.结果表明,AA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引起HUVECs存活率下降(P<0.01).AA处理24h的HUVECs可见凋亡典型的形态学变化,琼脂糖电泳示"DNA ladder".AA(50~150μmol/L)作用20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细胞凋亡峰,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0.7%,38.6%和52.5%(P<0.05).随着AA浓度的增加,细胞MDA含量相应增加,而胞内还原型GSH含量则减少(P<0.05).表明花生四烯酸(50~150μmol/L)能诱导HUVECs凋亡,可能与其促进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有关.
-
阻塞性黄疸降低靛氰绿的大鼠肝胆转运过程
采用结扎胆总管的方法复制阻塞性黄疸(OJ)大鼠模型,研究靛氰绿在OJ大鼠的肝胆内转运过程.实验观察了OJ大鼠模型下列变化:各器官病理学的变化;肝血流量和靛氰绿肝清除率的改变;靛氰绿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靛氰绿在OJ大鼠体内的消除减慢,肝清除率下降,肝血流量也明显减少.靛氰绿在OJ大鼠的清除率下降.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提示靛氰绿通过肝细胞膜转运至肝细胞内、在肝细胞内的滞留以及自肝细胞向胆管的转运等过程均出现损害.
-
心肌肥厚大鼠左室组织中肌醇磷脂途径特征
本研究观察了心肌肥厚大鼠左室组织中肌醇磷脂途径特征.对大鼠行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术制作心肌肥厚模型,术后10d处死动物测全心重/体重比值,以免疫印迹法测左室组织Gαq/11和PLC-β3蛋白含量,以放免法测左室组织1,4,5-三磷酸肌醇(IP3)含量.结果显示术后10d时腹主动脉部分缩窄(CA)组大鼠全心重/体重比值明显高于假手术(SO)组(P<0.01),二组大鼠左室组织Gαq/11和PLC-β3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CA组左室组织IP3浓度明显高于SO组(P<0.05).上述结果提示肌醇磷脂途径可能参与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病理过程.
-
黏附分子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探讨黏附分子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分析88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临床资料,并经ELISA法检测患者循环血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P选择素(P-selectin)水平.结果sICAM-1、sVCAM-1和P-selectin在冠心病患者循环血中明显增高,与病变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P-selectin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38.76±6.74)μg/L)]明显增高,与对照组[(19.54±1.72)μg/L]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sICAM-1与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r=0.271,P<0.05);sVCAM-1与年龄和胆固醇呈正相关(r=0.284,P<0.05;r=0.369,P<0.01).提示循环血中黏附分子水平可反映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炎症反应状态.可作为估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
GABA抑制hCG诱发大鼠卵巢黄体细胞孕酮生成
观察了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大鼠卵巢黄体细胞孕酮的生成,及对羟自由基(*OH)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GABA抑制基础及hCG诱发黄体细胞孕酮的生成,同时发现黄体细胞羟自由基的生成增多.表明:GABA抑制孕酮的生成可能与自由基有关,并可能通过cAMP-PKA系统发挥作用,与GABA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不同.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介导的新型肝癌靶向性基因转移
如何使得外源基因稳定地从吞噬溶酶体中释放,是提高受体介导基因转移系统转移效率的关键.本文以绿色荧光蛋白质粒为报告基因,合成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相应16肽配体寡肽和流感病毒血凝素HA20寡肽,并与多聚赖氨酸连接,连接物与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按1∶1混合,构建新型肝癌靶向性转移系统,命名为四元复合体.分别以四元复合体和脂质体在体内外进行基因转染,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结果表明,四元复合体介导基因定向转染至肿瘤细胞,其转染率为44.95%,显著高于脂质体转染组(33.09%,P<0.05),动物实验证明,四元复合体介导绿色荧光蛋白特异性表达于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17β-雌二醇及α-玉米赤霉醇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
为探讨17β-雌二醇(17β-estrodiol,17β-E2)及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α-zearalanol,α-ZA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的影响,进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原代培养,传至2~3代后用于实验.在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17β-E2及α-ZAL作用48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裂解液中TF蛋白浓度,双辛丁酸法(bicinchoninic acid,BCA)检测细胞总蛋白含量.提取细胞总RNA,用RT-PCR观察17β-E2及α-ZAL对TF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10-7mol/L17β-E2及α-ZAL均可明显降低HUVECs组织因子蛋白含量及mRNA的表达,二者的作用类似.表明17β-E2及α-ZAL可明显抑制HUVECs组织因子的表达,这可能是它们抗血栓形成、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
人参多糖对粒单系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本文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造血生长因子生物活性检测、免疫细胞化学等实验血液学技术检测人参多糖(GPS)体外作用对人粒单系造血祖细胞(CFU-GM)增殖分化的影响及GPS刺激制备的胸腺细胞培养上清液(HTCM)、脾细胞培养上清液(HSCM)、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HBMSCM)中GM-CSF的生物活性.结果发现:①在有外源性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存在的情况下,GPS能显著促进CFU-GM的增殖与分化.②经GPS体外诱导制备的胸腺细胞、脾细胞、骨髓基质细胞的条件培养液能明显提高人CFU-GM的产率.③经GPS体外刺激后,胸腺细胞、脾细胞、骨髓基质细胞GM-CSF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果表明GPS可能通过直接和/或间接途径促进胸腺细胞、脾细胞和造血诱导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合成和分泌GM-CSF或GM-CSF样活性,进而促进CFU-GM的增殖和分化.
-
钙调神经磷酸酶在大鼠肺组织合成和释放鸟苷素中的作用
研究钙调神经磷酸酶(CaN)依赖的信号通路在肺组织合成和释放鸟苷素中的作用.以乙酰胆碱(Ach)刺激孵育的大鼠离体肺组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肺组织和孵育液中鸟苷素的含量,以及肺组织CaN活性;同时观察CaN抑制剂环孢霉素A(CsA)对鸟苷素生成的影响.结果发现:(1)Ach呈浓度依赖性增加孵育液中鸟苷素的含量,孵育4h后,分别较对照组增加了63.2%,135.1%和156.6%(P<0.01).肺组织鸟苷素的含量,分别较对照组增加了2.9%,34.3%(P<0.01)和42.0%(P<0.01).(2)Ach10-5mol/L呈时间依赖性增加孵育液中鸟苷素的含量,在2,4,6h分别较对照组增加了90.7%,135.1%和173.8%(P<0.01);肺组织鸟苷素含量分别增加了7.0%,34.3%(P<0.01)和33.8%(P<0.01).(3)CaN抑制剂CsA呈浓度(10-8、10-7和10-6mol/L)依赖性抑制Ach10-5mol/L刺激的孵育液中鸟苷素的含量,分别下降了9%(P<0.05),20.4%(P<0.05)和36.1%(P<0.01).肺组织鸟苷素的含量分别降低2.3%,10.1%(P<0.05)和20.3%(P<0.01).(4)Ach10-5mol/L作用4h可刺激肺组织CaN活性增加21.5%(P<0.05),CsA10-6mol/L则抑制Ach刺激的肺组织CaN活性(P<0.01).提示乙酰胆碱刺激肺组织合成和释放鸟苷素,钙调神经磷酸酶可能发挥重要的信号转导作用.
-
皮肤肉芽组织中VEGF、PCNA和ED1表达的变化
探讨肉芽组织增生与再生的机理.对给外用制剂不同时期(3d,7d,11d)皮肤溃疡的肉芽组织取样,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PCNA和ED1的表达的变化了解到: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肉芽组织增生明显,VEGF、PCNA和ED1表达增多(P<0.01).结果提示,VEGF、PCNA和M表达增强,可使肉芽组织生长.
-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内分泌分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意义
观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内分泌分化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状况、雌激素受体(ER)与孕激素受体(PR)表达,探讨其生物学及临床意义.手术切除或活检的子宫内膜癌标本50例.采用嗜铬素A(CgA)作为内分泌分化的标记,进行CgA/PCNA及CgA/TUNEL双重染色,观察内分泌分化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状况;并进行CgA与生存素(Survivin)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探讨生存素与内分泌分化细胞凋亡的关系.通过CgA/ER及CgA/PR双重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内分泌分化细胞的ER、PR表达.结果显示CgA阳性细胞呈PCNA及TUNEL染色阴性.CgA阳性细胞多表达Survivin.CgA阳性细胞密集的区域ER或PR减少明显.大多数CgA阳性细胞不表达ER或PR.结果提示子宫内膜癌组织的内分泌分化细胞属暂不增殖细胞群,亦极少发生凋亡,是较稳定的细胞群.内分泌分化细胞高表达Survivin可能是其逃避凋亡的分子学基础.子宫内膜癌组织的内分泌分化与ER和PR的减少有关.
-
糖尿病大鼠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中潜伏期反应
应用计算机平均叠加技术颅表记录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中潜伏期反应(MLR),在链尿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连续70天同时动态观察BAEP和MLR的波峰潜伏期(PL)、波峰间潜伏期(IPL)及波幅的变化,旨在探讨糖尿病MLR和BAEP是否都有异常改变及同病程的关系.结果如下:糖尿病大鼠BAEP各波PL和Ⅰ波-Ⅴ波IPL在病程第28~42天出现持续性的明显延长,且均与病程呈正的直线相关关系;MLR各波PL和Pa波-Pb波IPL在病程第28~42天也出现持续性的明显延长,Na、Nb和Pb波PL也同病程呈正的直线相关关系.糖尿病大鼠BAEP各波波幅在病程第14~28天出现明显增大,MLR的Pa、Nb波波幅在病程第14天也出现明显增大.表明糖尿病大鼠BAEP和MLR有相似的异常改变并与病程有关.
-
Ad-BMP-2促进兔骨髓间质干细胞成骨转化的研究
探讨用携带有人BMP-2基因片段的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Ad-BMP-2)转染对体外培养MSCs成骨转化的影响.取日本大耳白兔20只自双侧股骨大转子取材培养MSCs,左侧来源细胞为实验组,右侧为对照组.以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介导人BMP-2基因转染MSCs后用RT-PCR法及免疫组化染色证实转基因MSCs的BMP-2蛋白表达情况,通过改良Gomori钙钴法及ALP检测试剂盒检测两组细胞的ALP活性;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Ⅰ型胶原的表达;通过BGP放免分析试剂盒检测两组细胞的OCN含量;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转基因前后MSCs超微结构的变化.实验证实用Ad-BMP-2转染的MSCs具有成骨细胞的结构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定量分析显示转基因组MSCs培养上清中ALP活性为(7.01±0.59)U/L,对照组为(5.23±0.55)U/L.Ⅰ型胶原表达的半定量分析显示转基因组为1.35±0.12,对照组为3.65±0.37.OCN含量在转基因组为(24.50±0.93)μg/L,对照组为(15.45±1.81)μg/L.认为Ad-BMP-2转染可以提高MSCs的体外成骨能力.
-
用集落生成法探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时机
随着血液恶性肿瘤治疗学方面的进展,除了放疗、化疗、手术等治疗外,细胞移植技术治疗恶性肿瘤飞速发展.自体或异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现已成为恶性血液肿瘤、实体瘤等疾病根治性治疗方法之一.该方法造血干细胞采集方便,无需麻醉和手术,不需多部位骨穿,对病人基本无创伤,移植后血象及免疫功能恢复快,受感染威胁小等诸多优点.但对造血干细胞的量要求很严格,为此,本研究探讨了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日内以及连续5日内的变化状况,为临床上更多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提供依据.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含量变化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重要而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而且随着COPD病情进展,逐渐合并肺原性心脏病,呼吸衰竭,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血管内皮合成释放的某些重要血管活性物质如ET-1、CGRP与COPD密切相关,参与了COPD、肺心病、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本研究观测了COPD各病情组患者的血浆NO、ET-1和CGRP的含量变化.
-
盐酸依普卡林缓解内皮素-1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Chronic cor pulmonale)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病,肺动脉高压(PH)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展成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中心环节.内皮素-1(ET-1)是目前已知强的肺血管收缩因子之一[1],其主要是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而发挥其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2].盐酸依普卡林(iptkalim hydrochloride,IPK)是一种新型的KATP通道开放剂(KATPCO),本研究系统观察了经大鼠肺动脉注入ET-1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的变化,及IPK对这种肺动脉高压的预防作用.
-
一种对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的判断犬脑死亡新方法
呼吸暂停试验在临床判定脑死亡诊断过程中起十分关键的作用.据报道,传统试验方法可引起严重低血压、肺动脉高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本研究在脑死亡动物模型中以吸入CO2提高PaCO2改进呼吸暂停试验,旨在减少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吸入CO2法能有效刺激呼吸中枢,与传统试验方法比较,能显著缩短试验时间,对血压、心率影响较小,试验过程中血管活性药物的需要量无显著增加.更重要的是未发现肺动脉高压.上述结果提示,吸入CO2法较传统方法更加安全,是一种可靠的呼吸暂停试验法.
-
新生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原代培养及标记方法
本文用等密度沉降离心法分离出新生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观察其生长规律,检测分裂指数及生长曲线.用胶体金、DAPI及Brdu标记液分别标记细胞8、24、48h,测标记后细胞的生长曲线及标记率.结果表明分离所得肌卫星细胞纯度95%以上,梭形,培养第5天细胞排列出现方向性,并开始融合成肌管,第3~5天增殖旺盛,5代以内生长较快.三种标记方法对肌卫星细胞有不同程度毒性.胶体金标记法毒性小,标记率100%;DAPI标记细胞率为100%;Brdu毒性大且标记率仅为10%.本实验方法简单、快速,所得肌卫星细胞纯度高,性能好.胶体金标记法适合于电镜研究,DAPI标记法适合于光镜研究,Brdu标记法较差.
-
胚胎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体外培养及鉴定
本实验建立了体外胚胎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分离培养,并进行鉴定.取孕15dSD大鼠胚胎的脊髓腹侧组织,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消化分离成单细胞悬液,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应用神经元特异性的烯醇化酶(NSE)抗体和抗神经微丝抗体-SMI32单克隆抗体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同时行尼氏染色.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鉴定为脊髓运动神经元(SMN),SMN在体外适宜的条件下可存活4周左右,可作为神经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
-
大鼠FasL+Sertoli细胞的分离与鉴定
为了将睾丸Sertoli细胞应用于细胞治疗,应用胶原酶、胰蛋白酶及脱氧核糖核酸酶消化制备睾丸Sertoli细胞,并对其做生活观察、透射电镜检查,了解其功能状态.SABC法标记Fas配体和卵泡刺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对睾丸Sertoli细胞加以鉴定.培养的睾丸Sertoli细胞,形态完整,细胞器和细胞核保持良好,有丰富的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和溶酶体,功能状态良好.且高度表达Fas配体和卵泡刺激素受体,出现优势生长现象.Fas配体阳性的睾丸Sertoli细胞可以作为联合移植的供体,发挥其免疫赦免作用.
-
血细胞可形成肝脏和神经细胞
-
精子的趋温性及其意义
关键词: -
如何撰写英文生物医学研究论文
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每年均以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出版的<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中国论文数量和论文被引频次对我国各地区、各学科、各类机构及论文作者的排名召开新闻发布会,从而使我国各学术、科研、医疗机构的科研人员纷纷将具有前沿性、创新性研究成果的论文投向被SCI收录的期刊.然而虽然近5年来,我国SCI生物医学论文的发表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与我国生物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产出还相距甚远,这主要与我国许多生物医学工作者对SCI收录的国际著名生物医学期刊的编辑政策、英文研究论文的写作规范及投稿程序[1]不甚了解有关.
-
炎性因子遗传多态性与Alzheimer病
炎性因子在Alzheimer病(简称AD)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成为研究AD发病机制的又一热点.近来的研究表明,炎性因子遗传多态性与AD的发病和发展相关,为寻找AD相关基因提供了新的线索.本文总结分析了各种炎性因子IL-1、IL-6、TNF-α、趋化因子及补体等参与AD发病的机制,以及这些炎性因子遗传多态性与AD的相关性.
-
严重感染与免疫应答
人体免疫系统在抗感染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具有双重性.恰当的免疫应答能抵卸病原体入侵,促进组织修复.不恰当的免疫应答可引发广泛的自身组织破坏、多重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促炎症细胞因子与抗炎症细胞因子之间相互平衡才能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稳定.早年的研究过多地以动物实验结果为依据,加以引伸,认识上陷于片面性.上世纪90年代中期,对严重感染进行抗炎症细胞因子治疗的多项、跨国、多中心的大规模临床试验,以失败告终.近年的研究提示,严重感染时,促炎症细胞因子应答与抗炎症细胞因子应答可以交替改变.若一成不变地套用某种既定的用药方案,以干预人体免疫性,很可能引起不恰当的免疫应答.当今治疗性干预倾向于下调过度炎症反应,遏制组织自身破坏,但随之而引发的更为持久的免疫抑制或者无变应性状态,同样可以导致惨重后果.这方面的教训深刻,经验需总结.
-
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的产生机制及其炎症效应
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爆发功能在宿主防御及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反应起始于吞噬小体表面的NADPH氧化酶的活化,它将O2还原成O-2,随后O-2经歧化作用转变成H2O2.在有Cl-的情况下,髓过氧化物酶可以催化H2O2生成HOCl.HOCl是高效的杀菌剂,通过与邻近的巯基、氨基反应发挥其杀伤毒性.呼吸爆发在清除微生物的同时也会对机体正常组织造成损伤,许多疾病的发生均与活性氧的代谢有关.
-
黄疸、发热、肝大、巨脾
1 病例摘要患者,男,52岁,福建籍,干部,因"皮肤黄染,间断发热5月"于2001年8月7日入院.患者于2001年3月出现皮肤黄染,大便颜色变浅,间断阵发性中上腹隐痛,伴畏寒发热,体温38℃~39℃,抗感染治疗后发热、腹痛缓解,但大便仍为陶土色.5月17日查血常规示三系低下,总胆红素14.2mg/dl,直接胆红素7.7mg/dl,谷丙转氨酶29U/L,γ-转肽酶82U/L,碱性磷酸酶159U/L,乙型肝炎病毒HbsAb、HBcAb、HBeAb阳性,腹部B超:"肝大,回声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脾大,门脉增宽".
-
SARS临床病理讨论
1 病历摘要1.1 病历1患者女性,33岁,已婚,护士,北京人.因发热19天于2003年5月8日就诊于我院发热门诊.病人于4月19日开始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伴咳嗽及呼吸困难,无咯痰、头痛、肌痛、腹泻等.发病前有护理照顾SARS确诊患者的接触史,外院确诊为SARS患者,已治疗10d,具体方案为利复星0.4qd×1d(5月3日),后改为0.2bid×2d(5月4日~5日),罗氏芬2.0qd×1d(5月6日),泰能0.5tid×1d(5月7日),阿齐霉素0.5qd×1d(5月3日),0.25qd×2d(5月4日~5日).激素用法:甲强龙80mgqd×5d(4月28日~5月2日),40mgbid×3d(5月3日~5月5日),60mgbid×2d(5月6日~7日).症状不缓解,呼吸困难反而加重,5月7日给予BiPAP呼吸机辅助呼吸,为进一步诊治收住SARS病区.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3 04 05 06 Z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