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남방의과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254
  • 国内刊号: 44-162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10
  • 曾用名: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陈敏生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三叶因子1表达与胃粘膜损伤及胃癌的关系

    作者:任建林;罗金燕;卢雅丕;王琳;陈建民;施华秀;潘金水

    目的测定三叶因子1在正常及病理条件下胃粘膜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FF1在胃粘膜损伤修复及胃癌抑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正常及不同病理条件下胃粘膜中TFF1的表达情况,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其阳性信号平均光密度值了解其表达情况.结果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TFF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多发/复合性溃疡患者TFF1表达高于单发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溃疡患者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胃炎患者与单一消化性溃疡患者表达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胃腺癌患者癌旁组织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而腺癌组织的表达强度则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呈正比,分化程度愈低,表达愈弱,低分化腺癌无阳性表达,中、高分化腺癌表达略低于正常粘膜,但二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均无阳性表达;各组男女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TFF1在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中表达升高,且在多发/复合性溃疡中的表达较单发溃疡表达升高,即粘膜损伤越严重其表达越强,提示其在胃粘膜保护及促进上皮重建机制中具有一定的作用.TFF1在癌旁组织中表达增强提示其可能与肿瘤抑制及分化机制有关,而在癌组织中表达减弱,且分化程度越低表达越弱可能与癌组织腺体及细胞破坏、TFF1的分泌减少有关.

  • Her2/neu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人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功能

    作者:徐蕾;罗荣城;尤长宣;李荣;郑航

    目的 Her2/neu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Her2/neu)转染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并检测其免疫功能.方法采用Ficoll分离健康人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将其分成两组,给其中一组加入病毒.应用含10%人AB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4、肿瘤坏死因子-α培养.第7天收获成熟DC.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3H-TdR检测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TT法检测DC诱导T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加病毒组CD1a、CD86和CD83分别为:98.10%、99.42%、84.59%;无病毒组为:92.69%、98.07%、82.72%,组差别不明显.加病毒组CD40、CD80分别为:61.02%、97.61%;无病毒组为:36.19%、55.5%,加病毒组高于无病毒组.两组均能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加病毒组DC可诱导特异性杀伤,高杀伤率(39.7±7.2)%.结论 rAAV-Her2/neu转染的DC有更强的免疫功能.

  • B型链球菌数量感应通路测定及LuxS缺失突变株的构建

    作者:欧阳谦;马文丽;刘翠华;石嵘;郑文岭

    目的对GBS中可能存在的AI-2数量感应通路进行测定,构建数量感应相关分子LuxS缺失突变株并对其基因型进行确认.方法培养GBS至不同D(λ)值,利用V.harveyi BB170作为报告菌株,对GBS诱导生物发光的能力进行测定,然后寻找GBS中LuxS同源基因,通过同源重组法在GBS中构建LuxS缺失突变株,Southern杂交分析确证.结果 GBS中的某种分泌成份可在报告菌株中诱导生物发光活性,提示GBS中存在AI-2数量感应通路,在GBS中发现了LuxS同源基因并成功地构建了LuxS缺失突变株.结论本研究为探索LuxS在GBS中AI-2数量感应通路中的重要性及GBS毒力研究建立了细菌模型.

  • 限制性显示技术作为一种高密度长链寡核苷酸芯片样本标记方法的初步研究

    作者:莫小阳;马文丽;李凌;石嵘;张宝;徐秋林;张海燕;郑文岭

    目的初步研究限制性显示技术(RD-PCR)作为一种高密度长链寡核苷酸芯片样本标记方法对芯片杂交信号的影响.方法收集3个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提取RNA后分为两组,采用RD-PCR进行样本双色(Cy3/Cy5)荧光标记,与3张Agilent 60 mer高密度(22 K)人1B寡核苷酸芯片进行杂交.排除阴性和阳性对照信号值、Cy3和(或)Cy5的前景与背景间无统计显著性差异点的信号值,进一步排除两种荧光标记间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点的信号值,将3张芯片的共同信号值用于分析.SPSS软件进行常规统计分析和作图,R语言环境下的VSN统计包排除芯片间和两种不同荧光标记间的系统误差.结果 3张芯片的8744个共同点用于本研究.芯片间及两种荧光标记间存在明显的可校正的系统误差.芯片间杂交信号值相关显著.RD-PCR样本标记方法对较低表达基因信号值较为敏感.结论初步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RD-PCR是一种潜在的有用的高密度长链寡核苷酸芯片样本标记方法.

  • 现实与虚拟互动技术及其在膝关节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高彦平;赵卫东;李义凯;吴宇峰;姜雪梅;林斯萍;钟世镇

    目的运用现实与虚拟互动的骨科生物力学方法,对正常人体膝关节进行三维重建、图像分割,验证该法对于关节内外结构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去除膝关节周围的肌肉、脂肪和结缔组织等软组织,保留完整的关节囊,用聚甲基丙烯酸甲脂将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分别包埋.在膝关节标本上打上不共线的"立方体"形标志物,将实际膝关节、股骨、胫腓骨进行配准,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分析标志点空间位置的变化,对三维图像进行分析,并通过三维重建软件分析验证重建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建立了膝关节的三维空间模型结构,通过该模型可直接观察到膝关节内外结构的运动信息,能够进行力学分析和测量,分析结果证明其在仿真分析中是可行的.结论该方法适用于重建人体膝关节的三维空间几何模型,能够让人们直观地了解膝关节内部的运动信息,可直接进行结构力学仿真分析,模拟膝关节在各种负荷条件下各部位的应力、应变分布,为关节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简捷高效的实验方法.

  • 抗恶性疟原虫EBA-175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初步鉴定

    作者:郝文波;洪艳华;孙晓敏;宁云山;张冬梅;潘卫庆;李明

    目的制备抗恶性疟原虫EBA-175的单克隆抗体(McAb),为恶性疟原虫的诊断及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恶性疟原虫EBA-175(Ⅱ区F2段)重组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McAb,间接ELISA筛选分泌高滴度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测定其免疫球蛋白亚类及其效价,ELISA、Western blot试验分析其特异性.结果筛选获得6株稳定分泌抗重组EBA-175 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1F3、2E8、2H5、4A1、4C3、4H9,6株McAb经鉴定其亚类5株为IgG1,1株为IgG2a,6株McAb的培养上清ELISA效价为1:256~1:512,腹水效价为1:12 800~1:25 600,间接ELISA显示其中4株McAb 1F3、2H5、4A1、4H9能与恶性疟原虫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只有1F3、4A1、4H9在Western blot试验中识别恶性疟原虫Mr约35000的虫源蛋白.结论获得了能稳定分泌高特异性抗EBA175 McAb的杂交瘤细胞.

  • 吗啡长时程作用对新生鼠TM神经细胞cAMP和cGMP的影响以及青藤碱的干预作用

    作者:莫志贤;梁荣能;翁建霖

    目的观察体外原代培养的新生鼠下丘脑结节乳头核(TM)神经细胞在吗啡长时程作用下胞内cAMP及cGMP水平的变化以及青藤碱对它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7 d的TM神经细胞,加入含100 μmo1/L吗啡的培养液培养48 h,形成类吗啡依赖神经细胞,经100μmol/L纳洛酮戒断后,用EIA法测定细胞内cAMP和cGMP含量.不同剂量的组胺或青藤碱在纳洛酮戒断前30 min作用于细胞,同时测定药物对正常TM细胞内cAMP和cGMP水平的影响.结果以100μmol/L吗啡作用于新生鼠TM细胞48 h后,胞内cAMP及cGMP含量明显升高,经100μmol/L纳洛酮戒断后,胞内cAMP含量出现反弹性超高现象,而cGMP含量则明显下降,cAMP与cGMP比值明显增大.30、100μmol/L青藤碱及40μmol/L组胺对正常TM神经细胞的cAMP及cGMP含量无明显影响,300 μmol/L青藤碱及80 μmol/L组胺可使正常细胞内cAMP含量明显升高.三个剂量的青藤碱及40μmol/L组胺预先作用可明显降低吗啡依赖的TM细胞经纳洛酮戒断时的cAMP超高水平,同时明显升高cGMP水平,使细胞内增大的cAMP与cGMP比值减小.结论在吗啡(100 μmol/L)长时程(48 h)作用下,TM神经细胞内cAMP及cGMP水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可能参与了吗啡依赖的形成与戒断过程.青藤碱可显著降低吗啡依赖细胞戒断时的cAMP超高水平,同时升高cGMP水平,使两者比值趋于正常.

  •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脂肪细胞分化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祝骥;马文丽;毛向明;李凌;吴清华;郑文岭

    目的建立人脂肪细胞分化的绿色荧光蛋白活体检测动态模型,为进一步进行脂肪细胞分化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法从培养的人前脂肪细胞总DNA中扩增出过氧化物体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启动子,将该启动子插入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EGFP-1后转染3T3成纤维细胞及人前脂肪细胞,并诱导脂肪细胞分化.结果在胰岛素、地塞米松及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诱导下,人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而3T3细胞则不能诱导为脂肪细胞及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结论脂肪组织特异表达的PPARγ2基因启动子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构成的重组基因转化人前脂肪细胞后,能够用来动态活体检测脂肪细胞分化状态.这一模型的建立为脂肪细胞分化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一个更加方便的检测途径.

  • 小鼠肝脏磷酸化蛋白质组的二维液相色谱分离

    作者:黎永明;陈腾祥;杨丽萍;刘亚伟;姜勇

    目的利用二维液相色谱法分离小鼠肝脏磷酸化蛋白质组.方法取正常小鼠肝脏,裂解肝脏后利用金属磷酸盐亲和层析树脂提取磷酸化蛋白.将磷酸化蛋白用初始缓冲液置换后,进行一维色谱聚焦分离,再将一维收集的pH值在8.5至4.0之间的组分分别进行二维无孔硅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后利用ProteoVue软件将二维UV图转换成胶图进行分析.结果成功提取了小鼠肝脏磷酸化蛋白,并在浓缩除盐后通过二维液相色谱分离成功建立小鼠肝脏磷酸化蛋白质组pI/UV图谱.其中,一维色谱聚焦分离pH值在8.5至4.0之间共收集16个组分,每个组分的二维UV图转换成pI/UV胶图.结论磷酸化蛋白纯化技术与二维液相色谱技术的结合是研究磷酸化蛋白质组的有效方法,为下一步鉴定和研究磷酸化蛋白的功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 糖尿病大鼠血浆肾上腺髓质素的动态变化及依那普利的干预效应

    作者:徐春生;李志梁;张桦;严全能;吴宏超;唐朝枢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的动态变化,并探讨依那普利对血浆ADM浓度的影响.方法将52只Wistar大鼠分为:1个月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各7只);3个月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各7只);5个月对照组、糖尿病组和依那普利治疗组(各8只).分别于1、3、5月经心脏采集血浆标本,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浆ADM浓度.结果糖尿病大鼠血浆ADM浓度(pmol/L)于1、3月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7.59±9.78vs 7.39±3.29、19.09±3.59vs 7.91±4.74,5月程(10.41±3.97)显著低于1、3月程;依那普利治疗组血浆ADM浓度(22.45±13.77)显著高于同月程未治疗组(10.41±3.97)及对照组(10.30±2.83).结论 ADM在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病理生理中可能发挥代偿保护作用.

  • 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后大鼠缺血心肌的超微结构观察

    作者:蒋文慧;马爱群;韩克;刘宇;王亭忠;郑小璞;王军

    目的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移植后大鼠缺血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体外培养、纯化SD大鼠的骨髓MSCs,4'6-二脒-2-苯基吲哚(DAPI)标记,经尾静脉注射移植治疗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移植后1周和8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心肌组织中DAPI阳性细胞,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MSCs经传代培养至第3代后,均一性好.细胞移植后1周和8周,移植组的心肌组织中可见呈蓝色细胞核的DAPI阳性细胞,而对照组未发现阳性细胞.移植后1周,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观察发现移植组的心肌梗死周边区域可见少量细胞,其形态类似于体外培养的骨髓MSCs;移植后8周,移植组梗死周边可见大量的毛细血管,其内皮细胞细胞"芽生"分割管腔开始形成新的血管,还可见少量"不成熟"的心肌细胞.结论骨髓MSCs通过血液循环可向缺血心肌组织归巢并促进血管和心肌组织的再生.

  • 利用全基因组寡核苷酸筛选大肠癌差异表达基因

    作者:许红民;王强;白雪娟;钟定荣;曹秀堂;张金萍;丁彦青;姚开泰

    目的筛查人大肠癌组织与相应正常大肠粘膜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应用美国Affymetrix HG-U133寡核苷酸芯片(代表迄今所知的32 264个人类全基因,包括19 308个已知的人类基因和12 956个EST簇)检测9例大肠癌组织及相应正常大肠粘膜基因表达谱,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基因芯片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综合运用交集补集、秩和检验及t检验比较两组表达谱数据.结果获得大肠癌组织与正常大肠粘膜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和ESTs 3125个(包括肿瘤上调基因ESTs 974个、下调基因ESTs 2 151个);大肠癌组织表达而相应正常粘膜不表达的ESTs 245个;大肠癌组织不表达而正常粘膜表达的ESTs 162个;重要的大肠癌差异表达基因ESTs 17个.本研究所筛得之大肠癌差异表达基因80.1%未见报道.结论综合运用交集补集分析、t检验、秩和检验对基因谱数据进行挖掘的策略,可为寻找大肠癌分子标记物和从整体上探讨大肠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 葛根芩连汤配伍对实验性菌痢药效比较研究

    作者:余林中;伍杰勇;罗佳波;陈育尧;林慧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各配伍对菌痢模型药效,探讨其配伍规律.方法兔盲肠分流术后直接结肠内接种,制作菌痢兔模型.按正交设计方法,观察葛根芩连汤各配伍组合对菌痢模型的肠内容物细菌计数及肠组织内细菌计数,结肠炎指数的影响.结果葛根芩连汤各配伍对结肠内细菌计数及结肠组织内细菌计数,以黄连、黄芩作用为主,黄连与黄芩相互拮抗,其佳组合为单味黄连,结肠炎指数为炙甘草.结论在葛根芩连汤各种配伍对实验性细菌性痢疾的作用上,对细菌的影响,以黄连为优;对病理学损害的改善,以炙甘草为优.

  • 预刺激淋巴细胞的伸瘤运动

    作者:杨介钻;马骊;何小维;周明乾;胡志明;王小宁

    目的对淋巴细胞的伸瘤现象进行描述,并探讨伸瘤的一些影响因素及伸瘤运动与淋巴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用PHA、IL-2、a-CD3、PHA+IL-2预刺激后与口腔上皮癌细胞混合作用.于倒置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淋巴细胞的粘(伸)瘤情况;取混合细胞经冷丙酮固定并Gimasa染色后在镜下观察淋巴细胞与瘤细胞作用情况,并于1、2、4、6 h,取混合淋巴细胞于扫描电镜下观察伸瘤运动的发生、发展变化.结果与未预刺激组比较,PHA组能提高粘瘤指数,IL-2、a-CD3、PHA+IL-2均能提高淋巴细胞的粘(伸)瘤指数,以PHA+IL-2对粘(伸)瘤率的提高作用为显著,电镜下发现在粘(伸)瘤运动过程中,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形态也发生变化.结论淋巴细胞预刺激能促进伸瘤运动的发生,伸瘤运动可能是淋巴细胞的一种杀伤方式.

  • 内皮素-1刺激对血管平滑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表达的作用

    作者:狄政莉;牛小麟;魏瑾;高登峰;汪南平

    目的研究ET-1对血管平滑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以及与血管平滑肌增殖的关系.方法以成年16周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主动脉血管平滑肌原代培养技术,培养大鼠腹主动脉血管平滑肌1~3代,然后加入ET-1进行刺激,使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ET-1作用后0、12、24、48、72 h以及不同浓度ET-1刺激48 h后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同时用MTT法检测血管平滑肌(VSMCs)增殖.结果 ET-1刺激后12 h,PPAR-γ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上未见明显变化(P>0.05),而24 h时出现了表达轻度下调,与对照组(无ET-1刺激)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8~72 h下降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不同浓度ET-1刺激48 h后,随着浓度的增加,PPAR-γ表达减低,各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在12h就出现,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增殖增强.而且随着ET-1浓度的增加,VSMCs增殖增加.结论 ET-1在引起VSMCs增殖的同时,可引起PPAR-γ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减低,提示ET-1导致的VSMCs增值可能与PPAR-γ有一定的关系.

  • 神经膜细胞与人发角蛋白复合培养构建人工神经桥接体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俊;刘巍;余磊;邱小忠;焦培峰;胡莲美;武雷;朴英杰;钟世镇;秦建强

    目的探索神经膜(旧称许旺细胞)与人发角蛋白复合培养构建人工神经桥接体.方法用10μmol/ml BrdU标记体外培养纯化的许旺细胞与ECM凝胶修饰的人发角蛋白进行三维方向的共培养而构建成人工神经桥接体,移植入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处、皮下、骨骼肌中.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鉴定许旺细胞,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许旺细胞与人发角蛋白的共培养,石蜡切片抗BrdU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体外培养纯化的许旺细胞在体内的生长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的许旺细胞能黏附于人发角蛋白上进行良好的生长,移植入神经缺损处4周后,坐骨神经缺损处、皮下、骨骼肌中的桥接体内的人发角蛋白开始降解,黏附于该人发角蛋白上的许旺细胞均见成活并分裂增殖.结论许旺细胞可与人发角蛋白进行三维培养,构建成人工神经桥接体,填补神经缺损.

  • 高温高湿环境颅脑火器伤后兔脑p38 MAPK变化

    作者:黄柒金;徐如祥;柯以铨

    目的研究p38 MAPK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颅脑火器伤后活化及其原因.方法采用高温高湿颅脑枪伤模型,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成常温[(22.0±0.5)℃、RH 50%]对照组,高温高湿[(39.0±0.5)℃、RH 80%~85%]枪伤后受热10和30 min,1 h、1.5 h、2 h组,每组5只.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脑匀浆p38 MAPK活性,应用化学发光和X线片显示,凝胶图像分析仪半定量分析.结果颅脑枪伤受高温高湿环境作用脑皮质和下丘脑的p38 MAPK的活性受湿热后迅速增高,于受热1 h达高峰,随后下降.下丘脑的p38 MAPK活性比脑皮质高.结论高温高湿环境颅脑火器伤后p38 MAPK活性早期明显升高,参与了脑的继发性损害过程.

  • 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肾脏畸形的价值

    作者:周琦;纪宗正;Jim Cardoza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肾脏畸形的价值.方法对美国加州一产前诊断中心5年中做产科超声的孕妇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各种肾脏畸形占58例,其中肾发育不全者4例、多囊肾8例、梗阻引起的囊样肾畸型5例、肾与输尿管重复畸形6例、异位肾6例、肾积水18例、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多囊肾疾病3例.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多囊肾疾病2例、先天性肾小球功能异常1例、Meckel-Gruber综合征3例、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2例.分析各种畸形的声像图特点,不同类型肾畸形有不同声像图表现,并与其胚胎发育过程异常相关.结论泌尿系统畸形对妊娠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伴有羊水过少时,超声能准确地发现和诊断泌尿系畸形,在诊断胎儿先天性肾脏畸形中有重要价值.了解畸形的发生原因,可更好理解其预后,为临床提供准确诊断和处理依据.

  •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粘蛋白MUC1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分布

    作者:向松涛;周四维;管维;刘继红;叶章群

    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粘蛋白MUC1表达和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IDC)分布的变化,探讨二者在膀胱癌侵袭、转移及化疗耐药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UC1和TIDC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和定位及MUC1在T-24细胞、BIU-87和耐药株BIU-87/A中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IU-87、耐药株BIU-87/A及T-24细胞在阿霉素、长春新碱、顺铂3种化疗药物作用48 h后的凋亡率.结果 MUC1在各期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均表达,表达模式各有特点,MUC1的染色分型同肿瘤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01).DC的数量同肿瘤病理分级呈负相关,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05).MUC1在BIU-87、T-24细胞膜、胞浆中均有浅棕色弱阳性表达,在BIU-87/A的胞膜、胞浆中均有深棕色强阳性表达,两者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BIU-87、T-24和BIU-87/A的自发凋亡率分别为1.15%、1.40%、0.90%,在阿霉素、长春新碱、顺铂3种化疗药物作用48 h后,BIU-87的凋亡率分别为45.69%、47.70%、44.50%,T-24的凋亡率分别为43.79%、46.17%、44.50%,均有明显升高(P<0.01),但两种细胞之间及3种化疗药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耐药株BIU-87/A在阿霉素、长春新碱作用48 h后的凋亡率分别为19.88%、21.41%,均明显低于亲本细胞株BIU-87(P<0.05).结论 MUC1的表达模式和TIDC数量的监测可以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指标.TIDC的减少可能是膀胱癌免疫逃逸和耐受的重要环节,肿瘤细胞表面高密度的MUC1可能参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侵袭转移和化疗耐药机制.

  • 大鼠杏仁核胃动素受体分布及其作用研究

    作者:刘梅;董蕾;朱文艺

    目的探讨大鼠杏仁核胃动素受体分布及杏仁核基底外侧核胃动素受体与外源性胃动素结合或者毁损后对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肌电活动(MMC)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中枢立体定位杏仁核微量注射、杏仁核毁损、多道生理记录仪监测十二指肠MMC的方法,探讨大鼠杏仁核胃动素受体的作用.结果杏仁核各亚核团都有胃动素受体分布,以杏仁内侧核分布多;杏仁基底外侧核也有较多分布,后部多于前部;分布较少的核团是杏仁基底内侧核、杏仁中央核、杏仁基底外侧核;杏仁核基底外侧核胃动素受体与外源性胃动素结合后可以使十二指肠MMC时相变短,峰电振幅增加,峰电频率增快;膈下迷走神经切断术可完全阻断这种效应;阿托品、酚妥拉明、普萘洛尔不能阻断这种效应;抗胃动素血清只能部分阻断这种效应;杏仁基底外侧核核团毁损对十二指肠MMC影响不明显.结论杏仁核各亚核团都有胃动素受体分布,杏仁内侧核是胃动素受体分布多的部位.杏仁核微量注射胃动素可以使十二指肠MMC的时相、峰电振幅和峰电频率发生变化,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杏仁核-下丘脑-脑干-迷走神经通路实现的,提示杏仁核胃动素受体在对十二指肠MMC的中枢性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3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误诊分析

    作者:梁振涛;郭军;余小平;张斌

    目的比较和分析确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和误诊病人的发病特点、临床过程和实验室检查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选取1995年1月至2004年9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2000年1月至2004年9月北大深圳医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病人33例.所有病人均经X线或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疑诊AD的病人进一步经MRI、CT或DSA确诊,确诊标准为发现假腔或游离瓣.AD病人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55.8±11.4)岁.误诊病人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56.2±10.8)岁.结果确诊AD和误诊病人的年龄、性别、高血压、冠心病、胸痛、心脏异常杂音、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白细胞计数、肌酸肌酶及同工酶和DeBakeyⅢ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周围大血管杂音、肢体血压不对称、ST段异常改变、心律失常、DeBakey Ⅰ型、Ⅱ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人较确诊AD病人ST段改变的幅度、心律失常、白细胞计数、肌酸肌酶有明显差异(P<0.01),而肌酸肌酶和肌钙蛋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D病人初始症状、发病过程、心电图变化、心肌酶学改变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需要与该病相鉴别.

  • 肝硬化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与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含量的关系

    作者:温红

    目的探讨门静脉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对诊断肝硬化的意义.方法运用CDFI超声检查40例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按Puph肝功能分级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脉冲多普勒(PW)可显示血流速度正常、减低或双向血流;血流速度、血流量随着Puph肝功能分级程度严重而下降;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肝硬化患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并随着肝硬化严重程度其水平不断上升(P<0.01~0.05);肝硬化组ET-1与NO含量呈正相关(r=0.654,P<0.01);血浆NO含量与门静脉血流速度、脾静脉血流速度及肠系膜上静脉内径呈负相关(r=-0.415,r=-0.359,r=-0.433,P<0.05).结论门静脉CDFI不仅能诊断肝硬化,而且能判断肝硬化损害程度.

  • 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含量的关系

    作者:李坚;温红;李韶光;杨清绪;杨莉芬;武彤彤;赖林秀;吕汉文

    目的探讨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肝血流动力学、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含量的关系.方法分别用彩超、放射免疫法及病理HE染色法检查100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研究肝组织质量与肝血流动力学、肝纤维化指标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肝质量越重,病理肝纤维化程度越明显,并随着肝质量的增加,肝血流减少;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不同质量的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HPCⅢ)和血清Ⅳ型胶原(CⅣ)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组织质量越重,血清HA、HPCⅢ和CⅣ含量越高;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血清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5612,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肝血流动力学、肝纤维化指标及病理分期有关.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志强;陆金红;王茂涛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手术适应证与手术相关的问题.方法对1996~2001年实施的有完整的临床随访资料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37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随访1~5年,按Harris评分标准,术前平均51分,术后平均82分,优10例,良23例,中2例,差2例,优良率89%.并发症:假体松动下沉2例,关节脱位1例,假体柄下端穿出股骨1例,感染3例,无下肢深静脉栓塞、坐骨神经损伤,亦无其他全身性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认为只要手术适应证选择好,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操作熟练,术后处理得当,人工髋关节置换可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效果,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母血、羊水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测定及羊膜腔内给药早期诊治胎儿生长

    作者:陈海霞;王晓春;刘惠宁;王铁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与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关系以及胎儿生长受限早期治疗的方法.方法挑选FGR孕妇44例和正常孕妇36例,抽取中、晚期母血及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检测IGF-Ⅰ、IGF-Ⅱ水平.同时将44名FGR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FGR治疗组行羊膜腔内输注小儿氨基酸治疗,而FGR对照组采用孕妇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治疗,并运用多参数B超比较其疗效.结果 (1)FGR孕妇母血中IGF-Ⅰ水平、羊水中IGF-Ⅰ、IGF-Ⅱ水平显著低于同期正常孕妇(P<0.01),而两组孕妇母血中IGF-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经治疗后,FGR治疗组羊水中IGF-Ⅰ、IGF-Ⅱ水平显著升高(P<0.01),母血IGF-Ⅰ水平也明显升高(P<0.01);而FGR对照组IGF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3)FGR治疗组羊水中IGF-Ⅰ、IGF-Ⅱ水平,母血IGF-Ⅰ水平较FGR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FGR治疗组孕妇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度净增长值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胎儿出生体重接近正常水平.结论检测母血IGF-Ⅰ及羊水中IGF-Ⅰ、IGF-Ⅱ水平可早期诊断FGR及监测胎儿宫内生长.羊膜腔内输注小儿氨基酸是治疗FGR的有效方法.

  • 慢性肾功能衰竭辨治理要

    作者:钟洪;赵洁;臧堃堂

    从临床表现来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位虽然在肾,但其病理当责之于脾肾亏损,二脏功能共同失调的结果;而另一方面所表现的瘀血之象,是脾肾亏损日趋严重,致使湿浊泛滥,瘀血内阻所致,故认为脾虚肾亏是本病病机的根本,瘀血湿浊只为其标;在治疗此病时,应以健脾补肾、活血泄浊为法则,用药遣方攻补兼施,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 SARS患者的体温变化规律及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陈平雁;刘理;刘定立;莫一心;张超;欧春泉;王淑平;杨海青;安胜利

    目的探讨SARS病人住院后的体温变化规律,探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对SARS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测定94例SARS[分为激素治疗组(35例)和非激素组(59例)]和200例其他疾病[间质性肺炎(65例)、普通肺炎(78例)、上呼吸道感染(57例)]的体温,并观察激素治疗对SARS患者体温的影响.结果 4种疾病患者的平均体温均在住院后7日内有明显的下降患者(P<0.001),7日后平均体温波动较小,且基本在正常体温范围.SARS患者的体温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其他疾病(P<0.03),幅度在0.2~0.5℃之间.SARS体温的变化趋势与其他疾病相近(P=0.271).在每日4个测体温时间,即6、10、14、18时,以14时的体温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时刻(P<0.001).激素治疗前,SARS患者两亚组体温无显著差异(P=0.482),治疗后亦无显著差异(P=0.180).SARS患者住院后的热程为(3.01±4.05)d、间质性肺炎患者为(1.68±3.19)d、普通肺炎为(2.09±2.40)d、上呼吸道感染者为(1.27±1.48)d.热程的整体检验有显著差异,SARS的热程长.结论住院后7 d内,4种疾病患者每日体温以14时高;SARS患者的体温显著高于其它疾病;SARS患者是否接受激素类药物治疗对体温影响不显著;SARS住院后的热程长.

  • 骨瘤胶囊联合核素89Sr治疗骨转移瘤临床分析

    作者:苏旭春;王永林;杨雪艳;刘城林;闫冰川;孔嘉欣;宋先璐;梁昆

    目的观察骨瘤胶囊联合核素89Sr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以中药骨瘤胶囊联合89Sr及单纯89Sr治疗骨转移瘤患者各50例,观察患者疼痛程度、骨质修复、外周血象及生存质量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94.0%和76.0%(P<0.05;生存质量的提高稳定率分别为94.0%和74.0%(P<0.05);治疗后两组间转移病灶骨代谢情况及血液毒性反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 89Sr联合骨瘤胶囊治疗骨转移瘤,可提高止痛作用及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血液毒性反应,是一种疗效确切的联合治疗方法.

  • 头孢吡肟与舒巴坦/头孢哌酮治疗儿童呼吸系统中重度细菌性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建军;曾强;余嘉璐

    目的评价头孢吡肟(马斯平)与舒巴坦/头孢哌酮(舒普深)治疗儿童呼吸系统中重度细菌性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病例研究方法,100例住院中重度细菌性肺炎儿童随机分成2组,一组(A组)应用马斯平,按每次50 mg/kg·b.w.,疗程5~10 d;另一组(B组)用舒普深,按每日50~100mg/kg·b.w.,2组均每日2次给药静脉滴注,疗程5~10 d,观察两组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判断标准如下,痊愈: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显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或大部分消失;无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无缓解甚至加重;复发:临床症状与体征缓解后再次加重.结果马斯平组痊愈44例、显效5例、无效1例、复发0例,总有效率为98%,50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舒普深组痊愈40例、显效6例、无效4例、复发0例,总有效率为92%,50例中有1例出现皮疹,第2天消失,未停药.两组疗效比较,x2=2.43,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马斯平治疗儿童呼吸系统中重度细菌性感染的疗效显著,安全性好:舒普深治疗儿童呼吸系统中重度细菌性感染的疗效显著,安全性好;马斯平与舒普深具有同等的疗效和安全性.

  • 内存记忆弹力环补片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附68例分析

    作者:王卫东;李家潜;林雍熙;冯剑平;陈小伍

    目的总结内存记忆弹力环补片(Kugel)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74侧腹股沟疝,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Kugel进行无张力修补.结果手术时间40~90 min,手术后6 h能下床活动,术后疼痛轻.无伤口感染、阴囊积液和阴囊血肿.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结论利用Kugel行疝修补术可做到全腹股沟区覆盖,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80例报告

    作者:梁健峰

    目的评价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80例,术后常规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化疗,随访69例.结果膀胱肿瘤复发率13%(9/69),所有患者均存活,未发生死亡病例.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 脐带纤维血管瘤1例

    作者:宋天蓉;苏桂栋;钟梅;余艳红

    脐带肿瘤发生率极底,而脐带纤维血管瘤国内尚未见到报道,现将近我科收治1例报告如下.

  • 自然妊娠并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2例报道

    作者:许红雁;范舒舒;李华;黄志锋;何剑芬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多见于以促排卵为目的而进行的卵巢刺激的治疗过程中,自然妊娠并发OHSS无论国内外均罕见.本文报道了2例自然妊娠并发OHSS的病例.

  • 钆喷酸葡胺溶液稳定性实验研究

    作者:余传林;徐伟;朱正光;万山河

    目的考察钆喷酸葡胺溶液对热、光和长期实验其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钆喷酸葡胺溶液分别进行加速试验,影响因素试验和25℃长期实验,按规定时间取样检测其各项指标并与0天(月)比较.结果经考察,钆喷酸葡胺溶液对热(40℃,60℃,80℃)光(3200Lx光照度)和25℃放置24个月,其各项观测指标与0天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钆喷酸葡胺溶液对热和光以及25℃下放置24个月,其性质是稳定的.

  • 应用亚甲蓝染色测定手烧伤早期削痂深度

    作者:王志远;罗小林

    目的研究手削痂时用亚甲蓝染色测定烧伤深度.方法术前24 h用亚甲蓝霜剂均匀涂抹到双手背烧伤创面上,术前30 min揭开敷料,此时坏死组织已着色,即坏死组织染成蓝色,而健康组织不着色,以便在术中正确判断削痂深度.结果 16例手烧伤用亚甲蓝染色测定烧伤深度,术后5 d检创,本组病例皮片100%成活14例,95%成活2例.术后半年随访14例病人,手的外形、功能、生长发育均不受影响.结论亚甲蓝染色测定烧伤深度,可在术中提供判断烧伤深度的客观依据,其方法简单,实用性强,易于在临床推广.

  • 血脂吸附剂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

    作者:莫建坤;邱玉超;韦莉萍;谢少玉;兰萌;雷达;徐耿明

    目的合成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并检测其吸附效果.方法制备聚乙二醇(PEG)/蒙脱石(MMT)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PEG/MMT插层复合物的结构;应用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做血脂和血清蛋白吸附实验.结果较大相对分子质量的PEG与MMT插层后的层间距更大.PEG/MMT纳米复合材料对血清中的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吸附性强,对血清中白蛋白的吸附性能相对较弱,而MMT吸附性能差.结论 PEG/MMT纳米复合材料可以进一步开发为血脂吸附材料.

  • 注射用铃兰欣细菌内毒素动态浊度法的研究

    作者:郑俊猛;卢荣枝

    目的应用动态比浊法鲎试验定量测定注射用铃兰欣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方法应用动态比浊法鲎试验,通过对样品中定量添加标准内毒素的干扰试验,计算其回收率是否在有效范围.结果标准内毒素使用5.00、0.500、0.050EU/ml,注射用铃兰欣溶液为5 mg/ml无干扰作用,可用于有效的日常检查.结论动态比浊法鲎试验可以高效地测定注射用铃兰欣的细菌内毒素含量.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1~24卷文献计量学分析

    作者:安胜利;黄爽

    目的分析评估<第一军医大学学报>的水平和特色.方法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分析该刊21~24卷的论文、作者、论文合著率、引文类型、出版时滞等.结果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1~24卷共刊登文章1860篇,论著1218篇.论文作者多来自于科研水平较高的机构(83.7%),发表论文≥4的核心作者为44人;论文合著率较高(51.7%);论文基金比比较高(53.4%);论著论文平均引文量为9.93篇;平均出版时滞为196.1 d.结论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所刊载论文具有新颖性,作者情报控制能力强,论文刊发及时,为各医学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BACTEC MGIT 960系统与改良罗氏培养基抗酸分枝杆菌药敏结果的评估

    作者:陈小蓉;张侠;茅惠娟

    目的为了检测BACTECMGIT 960系统对抗酸性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的可靠性,选择一线抗痨药(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与传统改良罗氏(Lowenstein-Jensen)培养基药敏试验进行比较.方法该系统药敏试验分枝杆菌生长指示管为底部包埋对培基内氧浓度高度敏感的荧光指示剂的改良Middle Brook 7H9增菌肉汤培养基.该系统药敏试验使用检测分枝杆菌药敏试剂盒.结果 179株临床标本960系统与L-J法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药敏符合率为93.86%、97.77%、91.62%、94.97%,总符合率94.55%.结论 BACTECMGIT 960是全自动非放射检测系统,分枝杆菌药敏试验平均6.7 d(4~13 d),较L-J方法早21.3 d,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