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助听器噪声管理技术在学龄儿童中的应用与效果探讨

    作者:郑淑匀;杨欣怡

    目的 探讨学龄儿童配戴助听器时对不同噪声管理技术的获益程度及偏好.方法 对14例双耳中度至中重度的听力损失儿童选配相同品牌和型号的助听器,经个性化调试,分别测试并记录5种不同噪声管理技术设置和2种不同测试方式下的言语识别及主观偏好评估,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聆听状况与助听器程序设置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使用自适应方向性麦克风技术,当言语信号来自前方时可获得佳的噪声下言语识别率;而当言语信号声来自后方时,其言语识别率低.②听力损失儿童在不同的教室聆听环境下均主观偏好使用噪声管理技术和自适应方向性麦克风技术.结论 助听器的噪声管理技术可帮助提高学龄听障儿童的言语识别率并具有一定偏好,在使用时需慎重评估和考虑.

  • 助听器自动程序切换技术的发展——从自动导声到动态声景自适应

    作者:蔡银华;王冬鹤;闻雨婷;梁洪斌

    使用助听器来改善听力一直是听力学专家和研发人员不断追求的目标.目前面临的大挑战是如何使用电子设备来改善听觉功能这种生物系统.几年前,助听器公司首次将听觉仿生技术引入了助听器领域,其中具关键性的是Palio技术平台的开发,这一通用型芯片使得当时的听力学技术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多重声景处理模式的使用,实现了在不同聆听环境中因个性化特制的各种不同的聆听程序的转换.虽然其他现有的助听系统也采用了单声景处理系统,即每一程序均只对应单一声景,相比之下,多重声景处理技术则能根据不同聆听环境,激活各种相降噪或方向性麦克风等参数设置,创造出完全不同的聆听程序,大限度地满足个性化聆听需求.

  • 空间声源定位研究和助听器新技术

    作者:卜岩

    1声音解析人类的听觉系统能主动运用潜意识去捕捉周围的各种声音,并转变成自身需要的有意义的信息.虽然人们的听觉、视觉、嗅觉和本体感觉系统时刻接收到各种信号,但是人们只会关注那些被认为有意义的事物.按照格式塔组织原则,人类这种极其重要的组织和分析功能可避免自己陷入太多无意义信息的漩涡中.

  • 攀登听力学的高峰--来自美国(盐湖城)2004年听力学年会的报道

    作者:蒋涛

    今年美国听力学年会的主题为"攀登听力学的高峰"(Audiology Rocks).这次盛会展现了听力学的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助听技术,并预示了听力学在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听力学 助听器
  • 推行教育改革 构建听障儿童全面康复模式

    作者:胡向阳;孙喜斌;龙墨;刀维洁;卢晓月

    科技进步塑造、改变着听障儿童康复事业.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数字化助听器、人工耳蜗等现代助听产品和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的广泛应用,显著改善了听障儿童的听力补偿(重建)状况,使多数听障儿童能够借助良好的听力,按照正常模式学习言语、语言,发展认知等能力.近年来,对儿童言语、语言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也改变着传统观念,使人们认识到儿童言语、语言能力的获得不是简单地进行语音、语言成分的学习、累加,而是在实际交流中整体进行的.

  • 为听力障碍婴幼儿验配助听器的新方法

    作者:甘炳基

    背景各国已普遍认同新生儿听力筛查(Univerisal Hearing Screening)的重要性.1999年11月30日,中国残联、卫生部、教育部等10个部门已联合发文:″卫生部门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并计划将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的常规检查项目,达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康复的目标.″一项提高全国婴幼儿生活素质的听力保健运动已正式在全国展开.但对于筛查后发现患有听觉障碍的婴幼儿,如何为他(她)们验配合适助听器?便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 3~5岁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作者:尹鸿宇;马艳芳;申敏;郭煜然;马毓;卢晓月

    目的 对比分析全面康复模式下3~5岁听障儿童与同龄健听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家长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3~5岁听障儿童家长209名和健听儿童家长182名作为被试,采用家长教养方式问卷施测.结果 3~5岁健听儿童家长教养方式溺爱性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儿童生理年龄、照顾人文化程度、家庭结构,放任性维度得分主要受照顾人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影响;3~5岁听障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溺爱性维度得分主要受儿童生理年龄、康复时间的影响,放任性维度得分主要受照顾人的文化程度影响,民主性维度受照顾人的文化程度和职业影响.结论 与健听儿童相比,3~5岁听障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除了受儿童生理年龄、主要照顾人及家庭环境影响,还受儿童康复时间及家长职业等因素影响.从家长观念、家园共育、社会共同关注着手,可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教养观念,进一步促进听障儿童全面康复.

  • 革命性的自适应动态范围优化技术--完全不同于压缩概念的助听器信号处理和验配方法

    作者:兰明

    1比压缩更先进的模糊逻辑概念人的大脑在处理接受的信息时利用不同的处理规则:有些遵守严格精确的标准,而其它的则采用简单的直觉处理.人脑在评价诸如舒适与不舒适之类的感觉时正是采用了模糊逻辑原则.我们知道这些舒适与不舒适之类概念的产生不仅仅是依据声音的分贝大小,而是依据声音能量的短期和长期变化以及声音的其他特性.

  • 全植入式助听器治疗中重度耳聋

    作者:唐志辉;高晗;余家燕;王家昌;宋家强;尹怀信

    目的 探讨全植入式助听器(Carina)治疗中重度和重度耳聋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分析随访12个月以上的三例接受全植入式助听器手术的中重度至重度耳聋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比较术前术后纯音测听和言语测听的差异,观察植入体日常使用情况及与传统助听器效果的比较.结果 手术顺利,无并发症.术后手术侧无助听听阈(听力级,下同)平均升高8.3 dB,四个频率(0.5、1、2、4 kHz)纯音听阈功能性增益平均为35.4 dB,言语听阈平均降低22.5 dB,患者主观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传统助听器.结论 全植入式助听器是治疗中重度和重度耳聋患者的有效方法 ,其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 听觉丧失 助听器
  • 改良Contour试验测试正常听力与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响度增长

    作者:周蔚;陈锡辉;吴旋

    目的 应用改良Contour试验测试听力正常与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的响度增长,探讨改良Contour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6例(26耳)听力正常儿童、25例(25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采用临床对照试验用改良Contour试验进行响度测试.在初测2~3周后进行复测.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听力正常组、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组间(F=1386.32,P值<0.001)及不同响度分级间(F=682.21,P<0.001)响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听力正常组与听力损失组动态范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4.26,P<0.001).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响度增长特征:听力损失越重,响度增长越快,动态范围越小.听力正常组与听力损失组初复测结果高度相关(r值分别为0.97和0.91),可信度较高.结论 儿童助听器验配应尽可能获取个体的响度测试结果以帮助助听器调试到适合该患儿使用.改良Contour试验易为儿童接受、可靠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用于临床,以帮助提高助听器验配质量.

  • 配置助听器取耳印模致中耳异物一例

    作者:胡明;程岩;王悦;马元煦

    患者女,71岁,主因20 d前配助听器取耳印模后左耳疼痛于2009年10月28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0 d选配助听器取左耳印模过程中,出现左耳剧烈疼痛,给予抗炎药物滴耳治疗10余天后无好转,遂就诊于我院门诊.患者否认中耳炎病史.

  • 嵌顿于咽鼓管的中耳异物一例

    作者:崔瑜;张岩;金鹏;杜波

    患者,女,67岁,因右耳内异物伴流脓1年于2012年4月25日入院.患者既往右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多年,有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1年前验配助听器取耳样时,灌注的耳样材料经鼓膜穿孔进入到中耳腔内,在当地医院全麻下行中耳异物取出术,仅取出部分异物,术后患者逐渐出现右耳流脓,检查发现鼓室内有炎性肉芽组织,遂来我院进一步诊治.

  • 汉语语后聋患者双侧人工耳蜗植入一例

    作者:魏朝刚;曹克利;曾凡钢;Tiffany Chua;付前杰

    人工耳蜗主要是帮助通过助听器得不到有效补偿,不能满足听觉和言语交流目的的重度听力障碍人群.对于健听者,双耳聆听较单耳聆听时具有声音信号更清晰饱满,提高噪声环境时的交流能力和对声源定位等优点.

  • 植入式骨导助听设备的现状与临床应用

    作者:夏静宇;俞其囡;郗昕;杨蓓蓓

    植入式骨导助听设备是一类通过骨传导方式来传递声音的植入式助听装置.近年来植入式骨导助听技术飞速发展,经历了由穿皮植入向经皮植入的转变.本文就植入式骨导助听设备的类型及工作原理、适应证及并发症、各类型设备的比较等方面作一综述,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助听器 骨导
  • 耳鸣诊疗中的一些误区

    作者:余力生

    耳聋、眩晕、耳鸣曾经是困扰耳科医生的三大顽症.随着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包括听觉脑干植入)、植入式助听器以及中耳手术技术和新型人工听骨的出现,遗传性聋的基因研究和产前检查的介入,耳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已经得到控制.随着对耳石症认识和诊断准确率的提高以及各种手法复位技术的改进,梅尼埃病的分期序贯处理,耳源性眩晕在很大程度上也已得到控制解决.

  • 第26届国际听力学会议侧记

    作者:梁勇

    2002年3月17~21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举行了第26届国际听力学会议(ⅩⅩⅥ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udiology),世界各地678名代表注册与会,澳大利亚听力学会(The Audiological Society of Australia)与新西兰听力学会(The New Zealand Audiological Society)共同承办了本次大会.会议进行了大会、分组和展示学术交流,涉及耳蜗植入术、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康复、助听器、言语感受与心理学、预防与筛查、教育以及消费者座谈等10余个主题.

  • 双模式干预对婴幼儿单侧人工耳蜗植入后早期听觉言语发育的影响

    作者:黄美萍;盛海斌;任燕;李蕴;黄治物;吴皓

    目的 探讨双模式干预对婴幼儿单侧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后早期听觉言语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患儿35例,植入时年龄0.7 ~2.8岁,平均(1.6 ±0.6)岁.根据非植入耳是否佩戴助听器(hearing aids,HA)分为两组:CI+HA组20例,一侧人工耳蜗植入,对侧佩戴助听器;单CI组15例,仅单侧植入人工耳蜗.采用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 Toddler-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 IT-MAIS)、有意义使用言语量表(Meaningful Use of Speech Scale,MUSS)、听觉能力分级(Categoriesof Auditory Performance, 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 SIR)四个问卷分别评估两组患儿在开机后0、0.5、1、3、6、12、18及24个月时的得分情况,采用SPSS 19.0软件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比较两组患儿各个量表的得分差异.结果 两组患儿4个量表得分均随着开机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开机后0、0.5、1、3、6、12及18个月,CI+HA组患儿IT-MAIS量表得分均高于单CI组,其中开机后0.5、1、3、6及12个月,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评估的各个阶段,CI+HA组CAP量表得分均高于单CI组,其中开机3、6、12、18及24个月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开机1个月之后的各评估时间点,CI+HA组MUSS量表得分均高于单CI组,其中开机12、18及24个月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开机3个月之后的各评估时间点,CI+HA组SIR得分均高于单CI组,其中开机12、18及24个月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单侧植入人工耳蜗后,对侧同时使用助听器有助于患儿早期听觉言语发育,建议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非植入耳同时使用助听器.

  • 双侧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应用骨锚式助听器的主观效果评估

    作者:樊悦;王艺贝;王珍;王璞;陈晓巍

    目的 通过调查问卷评估双侧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应用骨锚式助听器(boneanchored hearing aid,Baha)后的听力效果及满意度.方法 对19例双侧先天性外耳道闭锁行单侧Baha植入术的患者进行Baha应用情况问卷调查评估,其中15例患者应用助听器效果评估简表(abbreviated profile of hearing aid benefit,APHAB)进行评估,13例儿童患者完成儿童格拉斯格受益列表(Glasgow children's benefit inventory,GCBI)测试.采用SPSS 16.0对得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植入式Baha应用情况调查问卷显示,患者应用Baha后均可获得满意效果.患者应用Baha后APHAB量表中3个分量表的平均得分较裸耳降低,其中交流的难易(ease of communication)得分下降(54.6±10.2)分(t=20.6,P<0.05),背景噪声(backgroud noise)得分下降(46.9±11.1)分(t=16.4,P<0.05),回声(revereration)得分下降(58.8±15.4)分(t=21.4,P<0.05);而对声音的厌恶程度(aversiveness)分量表中,应用Baha时得分高出裸耳(56.7±9.9)分(t=10.8,P<0.05).GCBI的平均受益分数为(41.1±13.0)分.结论 双侧外耳道闭锁患者应用Baha后可显著改善其听力及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

  • 儿童选配助听器后前语言交流能力发育

    作者:李颖;陈雪清;刘海红;孟超;郭倩倩;郑妍;张华;吴燕君;孔颖

    目的:本研究利用“录像分析法”对聋儿选配助听器后前语言交流能力进行评估和分析,为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60名选配助听器的语前聋儿童。选配助听器时年龄为4-49个月,平均22.4±14.6个月。根据选配助听器时的听力损失程度将儿童分为A组(中度听力损失,11名)、B组(重度听力损失,36名)、C组(极重度听力损失,13名)。另外根据耳聋儿童选配助听器时的年龄,将儿童分为a组(选配助听器时年龄≤2岁,41名)、b组(选配助听器时年龄>2岁,19名)。使用“录像分析法”分别在选配后0(初次选配时)、3、6和12个月对儿童的轮流交流、视觉交流、主动交流和听觉注意四项前语言交流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A、B、C三组儿童选配助听器一年内轮流交流及听觉注意能力得分均呈显著增长(P<0.05),而视觉交流及主动交流能力得分均无显著变化(P>0.05)。a、b两组儿童选配助听器一年内轮流交流能力得分均呈显著增长(P<0.05)。a组儿童选配助听器一年内听觉注意能力得分无显著增长(P>0.05)。b组儿童选配助听器一年内听觉注意能力得分呈显著增长(P<0.05)。a、b两组儿童选配助听器一年内视觉交流和主动交流能力得分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耳聋儿童使用助听器时间越长,前语言交流能力越好。聋儿听力损失程度越轻,选配助听器后前语言交流能力发育速度越快。录像分析法可用于评估分析选配助听器后聋儿前语言交流能力。

  • 轻度认知障碍对老年聋患者助听器效果的影响

    作者:刘花;龚宏勋;陈贤明;张超兰;郑智生;罗萍

    目的:研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对老年性聋患者佩戴助听器满意度及受益度的影响。方法依据研究入选标准选取于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听力检查中心验配并佩戴助听器6个月以上的老年性耳聋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得分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使用助听器每日生活使用满意度调查表(SADL)、助听器效果国际性调查问卷(IOI-HA)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认知功能正常组患者SADL总均分、积极作用、服务与价格两部分得分及IOI-HA总分值均高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SADL负面影响、个人形象两部分得分上,认知功能正常组患者低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ADL总均分、IOI-HA总分值与MoCA总分均成正相关(r=0.670,0.785,P=0.000)。结论相比于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性聋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佩戴助听器的受益度和满意度是降低的,并且两者呈正相关,即老年聋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越低,其对佩戴助听器的受益度和满意度越小。

484 条记录 9/25 页 « 12...6789101112...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