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强化髋周肌群力量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效果

    作者:骆丽;孙武东;赵祥虎;徐亮;蔡倩;肖琦;马明

    目的 观察强化髋周肌群力量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的影响.方法 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选取本院就诊的FAI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两组均进行常规运动训练,即踝关节周围肌群力量训练和本体感觉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髋周肌群力量训练.共6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髋周肌群力量评估、姿势稳定性评估、星偏移平衡测试(SEBT)评估及坎伯兰踝关节不稳问卷(CAIT)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评价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髋外展及后伸肌群峰力矩明显提高(t>3.528,P<0.01);两组整体稳定指数、前后稳定指数、左右稳定指数均下降(t>2.360,P<0.05);SEBT 8个方向的平均距离均增大(t>2.254,P<0.05);CAIT得分均明显增高(t>3.268,P<0.01);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t>2.161,P<0.05).结论 在常规踝关节肌群力量及本体感觉训练基础上辅以强化髋周肌群力量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FAI.

  • 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治疗新进展

    作者:汤宇

    踝关节扭伤处理不当常导致慢性踝关节不稳定.随着足踝外科技术及认识的不断发展,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治疗也出现新的方法和临床长期随访结果,在改善症状、恢复踝关节功能方面显现出积极意义.本文就新的文献报道进行文献综述.

  • 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作者:东海潮;杨梁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注射液(SH)关节内注射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6踝关节)常规关节腔穿刺注入SH,每周给药1次,每次2 ml,连续给药5周后评定踝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患者的踝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及功能障碍等均有改善(P<0.05~0.01),总有效率91.61%.结论SH对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安全、理想、有效的治疗药物.

  • 简化太极拳运动中踝关节活动度的变化

    作者:孙绪生

    目的研究简化太极拳运动时踝关节角度的变化.方法对30例健康成年男性被试用关节测角器测量运动时踝关节角度.结果右踝关节活动以背屈为主,左踝处于"动态中间0°位".结论简化太极拳运动可在踝关节功能范围内锻炼背屈和跖屈肌群,特别是小腿三头肌的力量.

  • 踝关节和足的康复

    作者:汪家琮

    1踝关节和足的解剖和运动生理特性1.1踝关节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和距骨组成,是全身负重大的关节.在行走和跳跃等活动中,踝关节的运动亦非常重要.在踝关节康复中,既要考虑到踝关节的稳定性以利负重,又要考虑到踝关节的灵活性,否则将影响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踝关节 康复
  • 踝关节功能障碍的矫形器疗法

    作者:刘克敏;崔寿昌;渡边英夫

    矫形器(orthosis)是以减轻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目的的一种体外装置,其中应用于踝关节的矫形器称为踝足矫形器(ankle-foot orthosis,AFO),也称小腿矫形器.

  • 一种踝关节三维运动空间的量化算法

    作者:张云超;肖金壮;王洪瑞

    目的 结合踝关节在各方向上运动之间的约束关系,对其三维转动角度进行积分,得到三维运动空间的大小,用于更加准确全面地量化其灵活度和康复程度.方法 选取25例大学生志愿者,其中无踝关节损伤的健康者20例,近期有过踝关节损伤的患者5例.使用运动捕捉系统实时记录被测者脚上标记点的三维坐标.利用三角函数将这些坐标转化为转动角度并进行处理,通过使用多项式拟合,得到踝关节在各个方向上大转动角度随跖屈和背屈角度变化的方程.对拟合得到的方程进行积分,得到踝关节三维运动空间的大小.结果 健康人群踝关节的三维运动空间为41.256,个体间差距小于10%.患者患侧三维运动空间的大小为33.163,由于康复程度的不同,个体间差距小于15%.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t=8.804,P<0.01).在同一跖屈和背屈角度下,内翻的大转动角度比外翻大,内旋的大转动角度比外旋大.结论 通过此算法能更准确地量化踝关节三维运动空间的大小,实现对踝关节灵活度和康复程度更全面的评估.

  • 踝关节背屈和跖屈的脑功能成像研究

    作者:蒋天裕;王兴林;马林;李德军;胡杰

    目的检测参与踝关节背屈和跖屈运动的脑区.方法健康受试者6人,分别进行踝关节背屈和跖屈运动,同时用1.5 T fMRI行头颅扫描.结果踝关节背屈运动时脑部兴奋区为双侧第1躯体运动皮质(MⅠ)和第1躯体感觉皮质(SⅠ)(对侧大脑半球兴奋区域面积大于同侧),双侧主要视区及小脑蚓;抑制区为19区、20区和39区.跖屈运动时兴奋区为对侧第2躯体运动区(MⅡ)、纹状体及同侧补充运动区(SMA)、边缘系统;抑制区域为双侧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中上部位、顶上小叶和顶下小叶以及前额皮质.结论大脑对踝关节背屈和跖屈运动控制的成分不完全对等.

  • 踝足康复牵引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踝关节活动范围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作者:闫桂芳;王中立;尹昱;闫彦宁;贾子善;孙增鑫;宋兰欣;黄明威

    目的 探讨踝足康复牵引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踝关节活动范围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电动起立平台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踝足康复牵引器治疗.8周后评定疗效.结果 经过8周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的踝关节活动范围增大,平衡能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改善(P<0.001);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踝足康复牵引器对增加脑卒中偏瘫患者踝关节活动范围,改善踝关节挛缩,提高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积极作用.

  •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作者:吴玉玲;谢君杰;龚艳菲;杨秋红;林建强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侧下肢胫前肌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进行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平衡功能、踝关节主动活动度、踝关节大背屈时胫前肌等长收缩时的肌电积分值(iEMG)以及Holden步行功能分级的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踝关节主动活动度、胫前肌iEMG值、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比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康复疗法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反馈治疗技术,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踝关节运动功能控制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步行能力。

  • 足下垂助行仪用于治疗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何可;艾坤;谭洁;曾序求;刘小卫;李悦兵;邓石峰;朱诗林;戴思佳

    目的:观察足下垂助行仪治疗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纳入观察的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踝关节的系列强化训练,观察组同时采用XFT-2001足下垂助行仪治疗,均连续治疗6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下肢的简式Fugl-Meyer量表评分(FMA)、胫骨前肌的等长收缩的肌电积分(iEMG),并对能够步行的患者通过足印法收集患者的步态资料(步速、步宽、步幅)进行对比.结果:治疗期间两组各有1例患者退出研究,剩余的60例患者均恢复步行能力;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和iEMG评分均有明显提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观察组的FMA和iEMG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和iEMG评分的差值进行比较,观察组FMA和iEMG评分的前后差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步态资料进行分析,治疗后步速和步幅均有明显提升,而步宽则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观察组的步速和步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 0.05),但治疗后两组步宽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三项步态资料的差值进行比较,观察组步速、步宽、步幅三项指标的前后差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足下垂助行仪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的步态和平衡功能,疗效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 牵伸训练改善脑卒中踝关节痉挛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邓思宇;胡楠;卢茜;郄淑燕;刘畅;毕胜

    目的:观察踝关节牵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疗效并讨论其机制.方法:2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12例跟腱牵伸组(试验组)和13例直腿抬高组(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多关节下肢康复机器人系统LR2进行为期2周训练,共12次,每次45min.训练前后采用等速测试系统进行实验室评定踝关节被动峰力矩、踝关节主动峰力矩、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范围(passive range of motion,PROM)、力矩-角速度斜率(SLOPE);临床评定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临床痉挛指数(clinical spasticity index,CSI).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及临床各项评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2周后,两组间踝关节被动峰力矩在角速度10°/s、60°/s、120°/s、180°/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40°/s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踝关节主动峰力矩在角速度60°/s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20°/s、180°/s无显著性差异(P>0.05),SLOPE训练后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AROM、PROM、MAS、CSI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牵伸训练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痉挛,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肌肉力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运动员与非运动员踝内外翻肌等速向心及等速离心测试的比较分析

    作者:朱燕;陈永强;丁莹;强乙;秦蓓瑛

    目的: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运动员与非运动员踝内外翻肌进行等速向心及等速离心测试的对比分析,为进一步康复提供依据.方法:使用Biodex System-3型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对35例运动员FAI患者及21例非运动员普通人群FAI患者分别进行踝关节内,外翻等速向心及离心(角速度均为30°/s×5次;180°/s× 10次)的测试.结果:运动员FAI患者除了高角速度离心运动时,踝外翻肌群力矩低于同组健侧外,踝内、外翻肌群在低角速度向心、低角速度离心及高角速度向心的力矩均未低于健侧(P>0.05);而普通FAI患者存在踝内外翻肌群在各种角速度时普遍性肌力缺陷、关节活动度降低及I/E比值的升高(P<0.05).结论:不同人群FAI患者力矩改变特点不同,选用等速仪器中I/E比值并作动态控制率的分析,有利于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康复处方.

  • 移动式平板训练对踝关节扭伤后本体感觉的影响

    作者:韩肖华;谢凌锋;黄晓琳

    目的:观察移动式平板训练对踝关节扭伤后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将31例踝关节扭伤患者分成治疗组(n=16)和对照组(n=15).对照组接受超短波和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移动式平板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和4周后采用Tecnohody PK254P康复系统对患者本体感觉进行评定.结果:患者患侧躁关节的平均轨迹误差为26.31%±4.12%,平均负重力量差为(1.56±0.23)kg,均较健侧增加[18.51%±3.42%; (0.65±0.16)kg],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经过移动式平板训练后,治疗组患侧踝关节的平均轨迹误差和平均负重力量差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02,0.045).多重比较发现: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3个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移动式平板训练能改善踝关节扭伤后受损的本体感觉.

  • 体外冲击波治疗运动员踝部韧带损伤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秦建忠;董启榕;范志英;李柳炳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运动员踝部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踝部韧带损伤运动员患者,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应用体外冲击波(ESW)治疗;对照组15例,应用传统封闭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Kofoed评分以及治疗后恢复训练短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SW组治疗8周后,VAS评分、治疗后恢复训练短时间显著小于封闭治疗组(P<0.05),Kofoed评分显著高于封闭治疗组(P< 0.05).结论:ESW可更好地缓解踝部韧带损伤后的疼痛症状,促进运动员患者的功能恢复,其疗效较传统封闭治疗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作者:赵雅宁;郝正玮;李建民;马素慧;沈海涛;陈长香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以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Lokomat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肢体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每周进行3次,每次30min,共治疗10周.Lokomat组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为主的运动训练,辅以常规康复训练,每次30min,3次/周,共10周(2个疗程).采用Berg平衡量表及单项评分(测定平衡功能)、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及其中的异常步态、前足活动(屈/伸)、后足活动(内翻加外翻)、踝-后足稳定性和足部对线(评价踝关节的功能恢复和异常步态)和步长、步宽、步频、步速(评价患者每天活动时实际步行功能的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在Berg平衡量表,踝-后足功能评分以及异常步态、前足活动(屈/伸)、后足活动(内翻加外翻)、踝-后足稳定性和足部对线,步长、步宽、步速和步频的评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均具有可比性.治疗后,Berg平衡量表,踝-后足功能评分及异常步态、前足活动(屈/伸)、后足活动(内翻加外翻)、踝-后足稳定性和足部对线,步长、步宽、步速和步频的评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 0.05);与对照组相比,Lokomat组改善均更明显(P<0.05);Berg平衡功能单项评分比较:训练后,Lokomat组从坐到站、无支撑站位、无支撑坐位、站到坐、转移、闭眼站立、并脚站立、前后脚成直线以及单脚站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踝背屈功能,对改善其平衡和步行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 改良踝足矫形器的应用进展

    作者:孟殿怀;王彤

    矫形器是以减轻身体运动功能障碍为目的的一种体外装置,其中应用于踝关节的矫形器称为踝足矫形器 (ankle-foot orthosis,AFO),也称小腿矫形器.常见的AFO有全接触塑料AFO、带踝关节铰链的塑料AFO、金属条AFO、免荷AFO和软性AFO五种[1].

  • 偏瘫早期踝关节背屈功能诱发的疗效观察

    作者:林阳;梁守勇

    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到痉挛阶段时,其运动模式就具共同运动的特点;当达到共同运动阶段时其刻板、固定的运动模式达到高峰.此种刻板的,肢体的整体性运动是由于脑损伤使高位中枢对低位中枢脊髓的抑制减弱或消失所致.此种共同运动在下肢表现为以伸肌共同运动占主体的异常运动模式,表现为踝关节跖屈、内翻.这就给患者的步行能力造成很大的障碍.

  • 早期佩戴可动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疗效

    作者:王静;郭宇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和致残率高四大特点,我国2003年的流行病学统计资料表明[1],该病的年发生率约为( 109.7-217)/10万,其中存活者的致残率高达75%,给社会、家庭及患者本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和负担.脑卒中患者由于下肢肌张力异常增高,足内翻、足下垂在脑卒中患者中较为多见,处理不当、时日稍久则会引起腓肠肌和跟腱的挛缩,以及踝关节的纤维性粘连[2],导致患者行走不稳、步态异常,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及生存质量.国内脑卒中康复治疗中,一般都把下肢矫形器应用于治疗后期,作为残损的功能补充.

  • 腓神经松动术加丘墟穴按压对改善偏瘫踝关节背屈功能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鹏

    正常的行走功能需要躯干、髋、膝、踝功能协调一致,而偏瘫恢复一般遵循从近端到远端的规律,踝关节恢复一般较差,许多患者形成足内翻下垂,不得不佩戴踝足矫形器,而踝关节运动功能的改善对患者站立平衡及行走功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腓神经松动术加中医手法丘墟穴按压结合治疗以改善偏瘫踝关节背屈功能.

2758 条记录 14/138 页 « 12...11121314151617...13713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