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SilverHawk斑块切除系统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初步临床应用

    作者:钱钧;姜宏;徐钢;杨晓红

    目的 评价SilverHawk直接斑块切除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SilverHawk斑块切除系统治疗7例ASO患者,管腔闭塞或狭窄≥80%,病变长度1.8~14.5 cm.临床表现(Fontaine分类):Ⅱb级4例、Ⅲ级1例、Ⅳ级2例.踝肱指数(ABI)0.28~0.65.术后随访观察疗效,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彩色超声或CTA检测管腔通畅情况.随访和观察指标用中位数表示,统计方法 用两样本的Kolmogorov-Smirnov检验.结果 7例患者的7个闭塞病变均经腔内开通成功(残余狭窄<30%).临床症状均消失或明显改善;Fontaine分类:Ⅰ级6例、Ⅱ a级1例.ABI为0.82~1.18,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随访1~6个月,ABI仍为0.75~1.14,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8),Fontaine分类同术后.结论 SiLverHawk直接斑块切除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 内膜下再通术治疗外周动脉完全闭塞性病变

    作者:李京雨;于建;张强;刘涛;徐力扬

    目的 探讨内膜下再通技术(SIR)治疗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病变的技术要点和疗效.方法 使用内膜下再通技术治疗18例患者的20处外周动脉完全闭塞病变.闭塞病变分别位于下肢动脉(髂股动脉14处、膝以下动脉4处)和左锁骨下动脉(2处).内膜下再通的基本操作步骤:血管造影后导管抵近闭塞动脉近端,使用直径0.035 in(1 in=2.54 cm)的TERUMO超滑导丝,穿通动脉内膜后在闭塞段动脉内膜下腔中前行,通过闭塞段后重入动脉真腔.建立闭塞段动脉内膜下通道后使用球囊扩张成形.除膝以下动脉和1处髂动脉之外,均在开通的内膜下通道起始部或全程置放自膨式支架.结果 15例患者的17处病变内膜下再通治疗获得成功,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无动脉穿孔、血栓形成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栓塞等并发症.3例技术失败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失败原因分别是导丝不能重入内膜真腔和内膜下腔,扩张成形不满意.结论 内膜下再通技术治疗外周动脉闭塞病变可行性强、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技术相对简便;在治疗比较复杂的动脉闭塞病变时是传统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的重要补充手段.

  • 我国血管狭窄和(或)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的发展历程

    作者:欧阳墉

    为促进血管狭窄和(或)闭塞性病变(vascular stricture or occlusion lesions, VSOL)的介入治疗在我国持续稳步发展,笔者通过对国内权威的<中华放射学杂志>1980-2004年25年间全部期刊和全国性介入放射专业会议汇编中有关文献复习后,回顾了我国VSOL介入治疗的发展历程,分析总结了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 Castleman病所致的与副肿瘤性天疱疮相关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病理与影像

    作者:王仁贵;李楠;朱学俊;那佳;宾怀有;王爱平;王仪生;王广发;涂平;侯振亚;唐光健;蒋学祥;高玉洁

    目的探讨与Castleman病所致的副肿瘤性天疱疮(PNP)相关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的临床、病理与影像学特征.方法 5例患者包括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21岁.4例BO患者经临床诊断,1例经病理证实.所有患者均行吸气相和呼气相X线胸片和高分辨率CT(HRCT)扫描检查.结果 5例患者分别在PNP出现1~8个月后继发BO症状.胸片4例表现为双肺透亮度增加和血管纹理稀疏等过度充气改变.HRCT显示为弥漫性空气潴留征者5例、双肺多个亚段及其远端较大的细支气管柱状扩张4例、小叶核心和支气管管壁增厚4例、纵隔积气3例、片状肺泡实变(磨玻璃影)2例.术后随访5个月至3年均预后不良,呈现不同程度的Ⅱ型呼吸衰竭症状.结论 BO是伴有PNP的Castleman病的少见而严重的合并症,是导致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HRCT上,BO的HRCT常见表现包括呼气相空气潴留征、支气管扩张和小叶核心或支气管壁增厚.

  • 儿童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影像学表现

    作者:彭芸;马大庆;孙国强;曾津津

    目的探讨胸部X线片和薄层CT对儿童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BO)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临床诊断证实的BO患儿的资料,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5个月~11岁,所有患儿症状均持续6周以上.12例均行胸部前后位X线片、肺部薄层CT、纤维支气管镜、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功能检查,1例行肺灌注扫描.结果12例均有典型临床特征和肺功能不可逆性小气道阻塞;1例肺灌注扫描示右下肺下段偏外侧放射性缺损低血流灌注表现;9例纤维支气管镜检为支气管内膜炎;4例活检病理提示慢性炎症.胸部X线片表现为:肺透光度增高8例;肺纹理增多,增粗6例;肺实变或不张6例;单侧或局限性透明肺4例.薄层CT表现为:"马赛克"征象,实质密度减低11例,血管细少10例;支气管扩张7例;支气管壁增厚9例;单侧或限局性透明肺4例.实质病变6例;结节征3例;支气管黏液栓5例.结论儿童BO的薄层CT表现比胸部X线片更具有特征性,诊断儿童BO可以基于临床表现、薄层CT和肺功能检查.

  • 管腔内支架治疗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Ⅰ.血管狭窄和(或)闭塞性病变

    作者:欧阳墉

    一、发展历程管腔内支架治疗,或狭义上的经皮经腔内支架置放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tent placement, PTSP),1983年首先由Dotter等应用临床.它是继经皮经导管溶栓术(percutaneous transcatheter fibrinolysis, PTF)和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之后,又一用于开通血管狭窄和(或)闭塞性病变(vascular stricture or occlusion lesions,VSOL)的安全而有效的介入治疗技术.

  • RAAS阻断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作者:康琳;严晓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形成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非ST段抬高ACS(包括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MI).随着人们对ACS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认识的逐渐深入,其治疗策略也在不断更新,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阻断剂的作用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回顾了近年大型临床试验研究的结果,介绍RAAS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在ACS中的应用,以促进临床应用的规范化.

  • 股浅动脉重建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随机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庄金满;李选;李天润;赵军;栾景源;王昌明

    目的:评价忽略股浅动脉重建治疗慢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前瞻性的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忽略股浅动脉重建治疗慢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3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股浅动脉重建组(20条患肢)和非重建组(16条患肢),重建组均采用腔内治疗重建股浅动脉血运,非重建组均不重建股浅动脉,仅处理同时存在的髂动脉及股深动脉病变,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治疗前踝肱指数、TASC(trans-atlantic inter-sociery consensus)分级及Rutherford分级均具有可比性(P>0.05),术后1周内重建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非重建组[75.0% vs.12.5% (P<0.001);90.0%vs.37.5%(P=0.001)],两组均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病例.3个月随访时重建组显效率优于非重建组[65.0%vs.25.0%(P=0.01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0%vs.68.8% (P =0.422)];6个月和12个月随访时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显效率60.0%vs.37.5% (P=0.180),80.0%vs.87.5% (P =0.672);总有效率60.0%vs.43.8% (P =0.332),85.0%vs.87.5%(P=1.000)],重建组治疗费用高于非重建组[(53 367.4±24 518.3)元vs.(30 397.5 ±15 354.4)元(P=0.011)].重建组随访期间发现股浅动脉再狭窄/闭塞者8例,其中3例再次介入治疗,再次腔内治疗率为15.0%.结论:忽略股浅动脉重建治疗慢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经济,可以作为部分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 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状况分析

    作者:史均宝;孙庆华;聂建东;孙玲华;张凝;韩庆烽

    目的:探讨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记录74例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人文资料、透析方案、化验检查和透析充分性检查结果,调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症状和体征,测定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结果:有70.3%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症状.以Fontaine分期法,13.5%的患者为早期病变期,28.8%为局部缺血期,51.9%为营养障碍期,5.8%为坏疽期.早期病变期和局部缺血期患者合并为轻度病变组,营养障碍期和坏疽期患者合并为重度病变组,并与无临床表现的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胰岛素剂量、左足ABI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和透析充分性水平在3组患者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白蛋白水平和胰岛素剂量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在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中,下肢动脉闭塞症有较高的发病率,且与较大的胰岛素使用剂量和较低的血浆白蛋白水平相关.

  • 股腘动脉TASCⅡC/D型病变腔内重建与旁路手术的疗效对比

    作者:庄金满;李选;李天润;董国祥;赵军;栾景源

    目的:比较腔内重建与旁路手术两种方法治疗股腘动脉TASCⅡ( 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Ⅱ) C/D型病变的近、远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收治的103例(119条患肢)股腘动脉TASCⅡ C/D型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1条患肢应用球囊扩张和/或支架植入重建股浅动脉血运(腔内组) ,48条患肢行旁路转流术(旁路组). 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住院时间、近远期疗效、再手术率、1 ~10 年通畅率及保肢率. 结果:与腔内组相比,旁路组住院时间更长[(13. 2 ± 4. 7) d vs. (6. 5 ± 3. 1) d,P<0. 001],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手术率更高(10. 4% vs. 1. 4%, P=0. 039;58. 3%vs. 31. 0%,P=0. 003),近期显效率更高(25. 0% vs. 9. 9%,P=0. 027),远期恶化率更高[37. 5% vs. 18. 3%,P=0. 019],1~10年一期及二期累积通畅率更高(P=0. 001, P=0. 001). 两组近期及远期总有效率相当(89. 6% vs. 84. 5%, P=0. 426, 45. 8% vs. 56. 3%, P=0. 260);保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 3% vs. 94. 4%, P=0. 051). 结论:腔内治疗对于股腘动脉TASC ⅡC/D型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 甲襞微循环综合定量法评价前列腺素E1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亮;李小鹰;曹剑;李铁岭;韩岳

    目的:探讨甲襞微循环综合定量法对于评价前列腺素E1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于治疗前及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治疗后应用甲襞微循环综合定量法进行微循环观测并作比较.结果:治疗后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值显著降低(P<0.01),各分类积分值均降低(P<0.05),同时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值与踝肱指数存在直线负相关(P<0.01). 结论:甲襞微循环综合定量法对于前列腺素E1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判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我国老年男性高血压病合并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相关因素的初步研究

    作者:樊瑾;李小鹰;朱平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老年男性高血压病合并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OD)的相关因素.方法:自住院的患者中顺次入选 60 岁以上男性高血压病患者 100 名,其中经超声多普勒证实的PAOD患者(超声多普勒检查证实下肢动脉一处以上≥50% 的动脉硬化斑块凸起及管腔狭窄)及无PAOD患者各 50 名进行对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统一的体格检查、超声多普勒及化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ogistic分析结果提示PAOD与血LDL-ch、Hcy、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我国老年高血压人群中PAOD可能的相关因素有:血清LDL-ch、血浆Hcy及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

  •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闭塞性周围动脉硬化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徐宝华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Lipo-PGE1)制剂治疗闭塞性周围动脉硬化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2012年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住院的闭塞性周围动脉硬化症患者44例。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和前列地尔治疗组(24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Lipo-PGE110μg/d,静脉滴注,应用14d)。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症状、踝/臂指数、无症状行走距离、超声动脉狭窄程度、血常规、血凝常规、血脂、血糖、肝功、肾功变化。结果前列地尔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踝/臂指数、无症状行走距离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亦明显改善。动脉狭窄程度有所减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指标除血脂降低外其它无明显变化。结论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对闭塞性周围动脉硬化症的治疗安全、有效。

  • 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股浅动脉长段完全闭塞性病变

    作者:郑延波;刘胜;王涛;生琦瑞

    目的 观察应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股浅动脉长段完全闭塞性病变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了应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的3例股浅动脉长段完全闭塞性病变的临床资料和技术操作.结果 本组3例患者均获得了技术成功,随访6~15个月,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的近期通畅率为100%,未发生与技术操作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长段股浅动脉闭塞安全有效,近期疗效令人满意,但其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 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1例

    作者:朴香淑

    1901年德国病理学家Lange首次报道并命名了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1].吉林省通化市人民医院收治了1例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现报道如下:

  •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

    作者:那开宪;余平

    7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尤其是近些年来开展了冠状动脉镜及冠状动脉内超声均证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冠脉内闭塞性血栓发生率高达90%,新鲜血栓均发生于梗塞相关的冠状动脉内,而且80%~90%的血栓发生在斑块破裂基础上[1].

  •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临床研究及文献复习

    作者:平明芳;吴鸣;陈俊国

    目的 分析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的临床表现、病原学、肺功能、胸部CT、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诊断为BO的1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年龄、性别、病因、临床表现、肺功能改变、影像学改变、治疗及预后.结果 17例患儿中,男10例,女7例,均为肺部感染后起病,以腺病毒、麻疹病毒、支原体为其主要的病原体.4例患儿的肺功能检查的结果表现为不可逆性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中度.17例患儿胸部的HRCT均出现马赛克灌注征,5例存在肺实变,3例肺不张,2例支气管扩张,1例支气管壁增厚.所有患儿均使用全身及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并注意加强肺部理疗,加强营养支持,促进患儿身体全面发育.随访3~27个月,13例患儿对胸部HRCT进行复查,结果显示6例患儿肺部病灶没有改变,2例患儿肺部出现新的病灶区,5例患儿肺部病灶有所减轻,未发现有病灶完全吸收的病例.结论 呼吸道感染为儿童BO常见病因,腺病毒、麻疹病毒、支原体是其主要的病原体,肺功能检查对早期BO的诊断没有太大帮助.胸部HRCT显示出来的马赛克灌注征对BO早期诊断和随访有重要意义.全身和吸入糖皮质激素可改善临床症状,BO的预后关键取决于对患儿早诊断、早治疗及身体的全面发育.

  • 血管腔内治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作者:倪海真;虞冠锋;黄景勇;吴子衡;郑祥韬;焦元勇

    目的 评价血管腔内治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多节段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方法 对32例多节段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施行髂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等血管腔内治疗方法开通髂血管,择期再对股胭段病变行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旁路转流术.结果 32例患者手术过程均成功,术后下肢缺血症状改善,表现为间歇性跛行消失或跛行距离明显增大,静息痛好转,肢体溃疡愈合.术后平均踝肱指数为0.65±0.18,与术前(0.28±0.14)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术后随访30例,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8个月.支架植入后髂动脉均通畅;有2例行旁路转流术患者出现吻合口狭窄,行吻合口腔内血管成形术,术后狭窄解除.1例患者人工血管内血栓形成,再次行人工血管旁路转流术治疗,余患者旁路血管通畅,血运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血管腔内治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多节段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降低手术难度与复杂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疗效满意.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变的探讨

    作者:明丽;曾皓

    目的探讨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诊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声像图改变及血流特征.方法对40例47条临床拟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例的血管进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并与CT血管成像对照.结果CDFI显像可直观地显示动脉管壁回声及血流充盈情况,多普勒血流频谱可以显示血流动力学改变.结论彩超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创辅助检查的首选项目,价值与血管造影接近,是一种敏感、准确、方便的诊断方法.

  • 冠脉炎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作者:胡文兰;乔树宾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破裂或表面糜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血管痉挛而引起的一系列急性严重的心肌缺血事件,临床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近几年的研究表明炎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并影响其临床进展.

537 条记录 10/27 页 « 12...78910111213...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