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牙科椎束CT图像中下颌舌孔的解剖结构
目的:分析牙科椎束CT图像中下颌舌孔的解剖结构,为术前检查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12月诊治的患者40例的牙科椎束CT(CBCT)和口腔曲面断层片(OPG)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清晰度,并对有牙患者的CBCT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BCT中线和侧舌孔检出率、清晰率均高于OP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牙患者CBCT测量结果在年龄分组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CT图像中下颌舌孔的解剖结构的显示效果明显优于OPG,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干燥箱加热对改良抗酸染色的影响
为了快速、准确地诊断结核病,本文在卢立军[1,2]报道的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改良的基础上,研究使用干燥箱加热在不同温度、不同作用时间内对结核杆菌着色效果的影响,以期获得干燥箱加热方式的佳结核杆菌显示效果.
-
免疫组织化学胶片制作方法的改进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由于胶片制作不当而造成掉片和非特异性着色现象在日常工作中时有发生,对此,我们在胶片制作过程,总结了一些经验,作了一些改进,以提高胶片质量,经长期实践,显示效果不错,现将此方法介绍如下.
-
三维和二维超声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心脏标准切面的显示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三维和二维超声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心脏标准切面的显示效果,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以我院109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分为三维超声组(66例)和二维超声组(43例),比较两组儿童四腔心切面、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三血管及气管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动脉导管弓长轴切面的显示率差异,并比较四腔心切面和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容积数据扫描时,三维和二维超声对儿童其他心脏标准切面显示率差异.结果 三维超声组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四腔心切面、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三血管及气管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动脉导管弓长轴切面的显示率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组(P均<0.05);四腔心切面容积数据扫描时,三维超声组的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的显示率与本身切面的显示率比较无差异(P均>0.05),且高于二维超声组的显示率(P均<0.05);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容积数据扫描时,三维超声组的动脉导管弓长轴切面、三血管及气管切面的显示率与本身切面的显示率比较无差异(P均>0.05),且高于二维超声组的显示率(P均<0.05).结论 三维超声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心脏标准切面的显示效果明显优于二维超声,同时联合四腔心切面和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容积数据进行心脏扫描,可有效显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心脏全部切面信息,因此可根据四腔心切面和主动脉弓长轴切面信息综合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心脏功能.
-
浅部组织超声全容积成像的临床开拓性研究
超声诊断属于医学成像技术之一,与X线、CT、MRI、PET、SPECT以及红外线热像图等互为补充,根据不同的物理原理,在不同的技术发展水平上为临床提供客观诊断资料.但就总体来说,常规超声对病变的显示效果与仪器调节、手法有关,诊断符合率对操作者的依赖性较大,可重复性较差;所记录的多属“代表性”图形,除超声心动图外,很少提供系列性连续声像图切面,因而不能与CT、MRI等相比.
-
膨体聚四氟乙烯材料无张力修补治疗股疝10例
股疝是比较少见的腹外疝.传统的修补方法是利用联合腱与耻骨疏韧带(上路)或腹股沟韧带与耻骨肌筋膜和陷窝韧带(下路)缝合关闭股管开口[1].近年来多使用填塞的方法进行无张力修补[2].我们自2001年1月开始尝试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软组织补片(e-PTFE)作腹股沟区修补治疗股疝,至2004年7月共治疗10例,初步结果显示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
影响骶尾椎侧位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质量的因素分析
计算机X线摄影(C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图像质量大幅度提高.但骶尾骨体积较小,周围软组织厚,与周围的空气部分密度差过大,因此尾骨侧位摄影的图像显示效果欠佳.笔者旨在观察分析影响骶尾椎椎体图像质量的各种因素,同时对骶尾椎侧位CR的佳摄影技术参数进行探讨.
-
肋软骨及胸骨成像多层螺旋CT对比研究
满意的肋软骨及胸骨成像是诊断肋软骨及胸骨病变的重要前提.由于胸骨和肋软骨位置和结构的特殊性,胸片和常规CT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的显示效果.多层螺旋CT(MSCT)能够快速薄层扫描,实现了高分辨率的各向同性成像,并具有强大的影像后处理功能,这为肋软骨及胸骨的成像创造了条件.
-
不同剂量屏-片成像在放疗射野影像验证中的效果评价
放射治疗射野影像验证在放疗技术的质量控制(QC)与质量保证(QA)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疗举证责任倒置措施》的颁布,使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1].目前临床上应用非动态监测射野范围的方法有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计算机X线摄影(CR)以及传统的屏(铜)-片成像方法,前两者需要昂贵的专用装置和配备,许多放疗中心尚不具备,而屏(铜)-片成像方法已在临床应用多年,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对其摄影剂量的选择人们常以经验判断.笔者通过临床上常用的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在屏(铜)-片成像不同摄影剂量时对图像显示效果的测试分析,试图为屏(铜)-片成像实施射野影像验证时的摄影剂量提供参考.
-
应用U-100激光治疗仪治疗输尿管结石17例术中护理配合
近年来,输尿管结石的患病率逐渐上升,除了采用保守和手术治疗外,还可以采用腔内碎石治疗.我院采用德国威猛公司生产的U-100双频双脉冲激光治疗仪,对1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在输尿管镜下引导碎石,初步结果显示效果良好.
-
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临床分析
面肌痉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神经肌肉疾病,其在治疗上一直是神经科医生感到棘手的问题,我科自1996年9月以来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本病30例,有24例完成随访,结果显示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16例临床观察
颅脑外伤和高血压脑出血均可引起颅内血肿,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及药物保守治疗临床上均显示效果较差,不利于血肿周边半暗带之恢复.我科自2002年2月~2002年4月下旬,采用YL-1型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术治疗颅内血肿1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68例观察
颅脑创伤和高血压脑出血均可引起颅内血肿,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及药物保守治疗临床上均显示效果较差,不利于血肿周边半暗带的恢复.我们自2008年1月初-2009年12月底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68例脑出血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胫骨平台骨折的X线平片与CT诊断
我们利用常规X线平片与CT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对比诊断,以探索经济、实用的检查诊断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男43例,女15例;年龄小19岁,大67岁;交通事故38例,跌伤9例,砸伤7例,运动扭伤4例.1.2 方法分别做X线常规平片和CT检查,比较常规X线平片与CT在骨折分型、显示骨块移位中的作用,评估常规X线平片与CT对骨折合并膝关节损伤病变的显示效果.
-
CR系统的智能软件在摄影中的优势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简称CR),是目前X线平片数字化的比较成熟的技术,它是使用可记录并有激光读出X线成像信息的成像板(imaging plate简称IP版)做为载体,经X线曝光及信息读出处理,形成数字化影像.而智能软件又是CR系统中对X线图像进行后处理和分格打印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软件,它可以对所照图像进行有针对性分析的后处理和分格打印,使所照图像以佳的显示效果打印在胶片上.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在齿状突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颈椎齿状突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颈椎损伤,占全部颈椎损伤的8%~15%[1],由于齿状突在解剖形态及结构上的特性,其骨折常引起较严重的后果,所以快速、准确诊断对及时治疗和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普通X线片对齿状突骨折显示效果较差,多层螺旋CT(multilayer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三维重组技术在特殊部位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中与传统X线相比显示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本研究对20例齿状突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MSCT对齿状突骨折的诊断价值。
-
制作婴幼儿肢体血管铸型标本的方法改进
婴幼儿循环管道具有管径小、管壁肌层发育不完善、管壁薄、弹性差的特点,因此婴儿血管铸型的设计和制作难度较高.我们参考相关文献,改进制作方法,并采用改良环氧树脂作填充材料,制作出的婴幼儿肢体铸型标本具有结构完整、血管分支毗邻关系明确、管道特征显示效果佳、主干支撑力强、末梢柔韧性好等优点.以下肢动脉为例,报道如下.
-
循证护理在术前访视应用中的探讨
国际手术室协会(AORN)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1].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受循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是一种指导临床决策,指导临床思维的观念和理念[2],在护理领域逐渐兴起.我院手术室2005年1-10月对790例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时,引进了循证护理的理念,术后回访,患者反馈显示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的护理与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医疗科技的飞快发展,计算机断层扫描(CT)已被广泛用于临床诊断.在CT检查工作中,为了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经常需要做CT增强扫描,CT增强扫描检查是指在CT平扫有可疑病变或发现病变不能明确诊断时,通过静脉注射碘造影剂,增强病变器官、区域、血管的显示效果,以更清楚地显示病变特点,为病变确诊提供可靠的依据[1].作为一名CT室护士,在增强扫描中,应该熟悉增强扫描的各项操作规程及步骤,熟练掌握高压注射器的使用方法,熟悉造影剂过敏反应的表现及抢救措施,协助CT室医生顺利完成CT增强扫描检查,我院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共行增强扫描698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低分子肝素不同应用途径的效果观察
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相比,由于其分子量小,抗凝作用好,副作用少,不需实验室监测和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低等优点,已越来越受到医患的欢迎.但所见报道均为皮下注射途径,我们试用低分子肝素(速避凝)静脉快速滴注,与同期皮下注射作对照,显示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