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后纵隔少见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

    作者:王燕;汪军峰;郭佑民

    神经源性肿瘤是常见的纵隔肿瘤,几乎90%发生于后纵隔[1].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是常见的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

  • 肺动脉瘤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

    作者:张丹;吕亮;王淑贤;柳逢春;于海洋

    肺动脉瘤(PAA)发病率很低,Deterling 等统计尸检发生率为0.073%(1 / 13 696)[1].由于罕见且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易误诊为肺门或纵隔肿瘤,如行穿刺活检,将导致严重后果.过去肺动脉瘤的诊断主要依靠血管造影、磁共振及超高速CT,随着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血管病变的大量应用,使PAA的检查更方便、简单、准确,检出率增加.笔者回顾性分析7例PAA患者的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以助于对肺动脉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认识和评价MSCTA在诊断肺动脉瘤的价值.

  • 少见纵隔肿瘤的X线、CT诊断(附9例报告)

    作者:施明;申全谋;何丽馥;姚晓新

    目的:探讨X线、CT诊断少见纵隔肿瘤的价值。方法:9例病例均行普通X线正侧位或斜位照片,CT扫描均为平扫,层厚为10 mm。结果:9例都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脂肪肉瘤2例,多发性神经鞘瘤2例,神经内分泌癌2例,胸腺类癌1例,内胚窦瘤2例)。结论:X线、CT可做出纵隔肿瘤的定位诊断,CT对纵隔肿瘤的内部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的进一步判断更具意义。但X线、CT对一些肿瘤的定性诊断仍存在一定的限度。

  • 原发性纵隔巨大肿瘤14例治疗体会

    作者:王建睿;周红艳;高坤祥

    我科自2002年9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纵隔巨大肿瘤14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纵隔肿瘤 外科学
  • 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在纵膈肿瘤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姚金国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在纵膈肿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8例纵膈肿瘤患者,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接受传统开胸手术的34例患者归入对照组,接受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34例患者归入观察组.观察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统计出观察组患者总计发生2例并发症,对照组患者总计发生5例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的开胸手术方式,借助电视胸腔镜治疗纵隔肿瘤的效果较好,创伤小、对患者的影响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纵隔肿瘤应用内镜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作者:林玉凤

    目的:研究纵隔肿瘤应用内镜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方法为52例纵隔肿瘤患者应用心理疏导、术前筹备、术后的一般护理、引流护理、并发症护理及疼痛护理。结果7例实施单纯内镜切除,41例实施小切口辅助切除,4例转为开胸手术。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1例发生气胸、2例发生术后出血、1例发生感染,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结论科学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纵隔肿瘤内镜切除术治疗效果的保障。

  • 胸腔镜治疗纵隔肿瘤的护理方式分析

    作者:贺燕萍

    目的 分析胸腔镜治疗纵隔肿瘤的护理方式与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68例纵隔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电视胸腔镜进行治疗.采用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组间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 胸腔镜治疗纵隔肿瘤期间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指标,提高满意度,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纵隔肿瘤44例

    作者:李乃斌;晁栋;刘惠萍;张宏伟;张德海;李忠铭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纵隔肿瘤的方法及价值.方法:1999-07~2004-01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断和治疗纵隔肿瘤44例.结果:除1例恶性淋巴瘤活检外,其余各例均手术切除,全组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结论: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纵隔肿瘤,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选择合适病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传统开胸手术.

  • 以颜面浮肿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误诊一例报告

    作者:雷登芳

    患者,男,47岁,因颜面浮肿2个月,右胸背部不适1个月,于2004年10月21日入我院.入院前2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浮肿,且逐渐加重,伴胸背部不适,且活动后感憋气,但无双下肢浮肿,无咯血、盗汗等症,夜间能平卧,但睡眠欠佳,曾在院外以"冠心病"给予扩血管、营养心肌、利尿等治疗,颜面浮肿略减轻,近一月来因受凉感冒后上述症状加重,且伴有咳嗽,咳黄痰,在我院门诊拍胸片提示:右肺感染,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后,患者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减轻,但患者颜面浮肿未消退,右侧胸背部隐痛,遂再来我院进一步诊治,行胸部CT扫描示:纵隔肿瘤.

  • 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27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永歧

    目的 探讨在纵隔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就诊62例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腔镜组患者27例,行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对照组患者35例,应用传统剖胸肿瘤切除术.分析2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术中平均出血量等,同时比较两种术式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中失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日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具有对患者创伤明显减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明显减少等明显优势,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胸腔镜纵隔肿瘤活检术的麻醉处理

    作者:杨力琼;耿茁;王学斌

    目的 探讨胸腔镜纵隔肿瘤手术诱导方法的安全性和弹性探条固定双腔导管的可行性.方法 纵隔肿瘤患者40例,诱导前分快诱导组和慢诱导组,各20例.观察插管前后MAP、HR、SPO2变化;体位变换前又随机将患者分为使用探条组(A组20例)和不使用探条组(B组19例).观察体位改变前后和单肺通气30分钟后MAP、HR和呼吸指标变化.结果 快诱导组和慢诱导组插管前后循环指标有统计学意义,快诱导组有4例患者诱导后SPO2迅速下降;A组在术中单肺通气30分后Peak、EtCO2、SPO2的维持均好于B组.结论 胸腔镜纵隔肿瘤取活检术用慢诱导插管安全性高,体位变换前使用弹性探条固定双腔管导管不易移位,单肺通气效果佳.

  • 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后的呼吸道管理

    作者:常海霞;塔吉古丽·巴克;吴艳

    纵隔肿瘤是胸外科常见疾病,胸腺瘤属前上纵隔常见的肿瘤.约有15%~50%患者伴发重症肌无力症状而危及生命[1].胸腺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常易发生呼吸肌无力导致呼吸衰竭,病死率极高.因此术后实施呼吸道管理至关重要.我科自2000~2007年共实施了33例胸腺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满意.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 后纵隔异位胸腺瘤1例

    作者:刘春生;张昌明;张铸

    胸腺瘤是一种常见的纵隔肿瘤,好发于前纵隔,仅有极少数位于纵隔其他部位,位于下、后纵隔的胸腺瘤很少见.对于非位于前上纵隔的胸腺瘤影像学诊断比较困难,往往会因其异位而导致误诊.2006年2月1日我院收治1例后纵隔异位胸腺瘤患者,现对其诊治报道如下.

  • 一种改良的关@胸方法

    作者:乔一泽;邹胜鲁;尹刚

    1996年8月至2000年8月,为了减少关胸术后切口区域疼痛、麻木等症状,我们对关胸方法进行了改良,共施术500例,临床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 500例病人中男324例,女176例,年龄12~76岁.其中食管癌258例,责门癌131例,肺癌68例,其他如纵隔肿瘤、贲门失弛缓症、肺囊肿等43例.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作者:王云;刘淑娟

    1临床资料共80例患者,男48例,女32例.其中食管癌40例,肺癌25例,贲门癌10例,纵隔肿瘤5例.年龄16~75岁,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一般在放射治疗2~3周,食管受量20~30GY时,食管粘膜出现放射性水肿,临床表现为口干、咽痛、进食梗阻症状加重等.

  • 纵隔畸胎瘤的CT诊断

    作者:殷泽富;蒋钢

    目的 探讨纵隔畸胎瘤CT征象的诊断价值与限度.方法 从手术后病理证实为纵隔畸胎瘤的85例病人中选择CT资料完整者63例,均经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基本CT均表现为孤立性前纵隔包块.其中囊性包块26例,均为成熟型,包括单房囊型13例,多房囊型7例,子-母囊型6例.囊实性包块29例,实性包块8例,均为不成熟型畸胎瘤.特殊CT征象包括:脂-液平面6例,脂密度子囊5例,水密度子囊3例.结论 前纵隔的囊性或囊实性包块内水样密度、脂质密度、软组织密度及不同形状的钙化并存或相互混杂或(和)包块内含有骨块、牙齿,显示脂-液平面、脂密度子囊、水密度子囊对本病有特异性诊断意义.

  •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前纵隔肿瘤切除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宋伟安;龚太乾;李学昌;王伟;尚立群;刘军强;文锋;李军

    目的 对单孔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初步评估,探讨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海军总医院胸外科接受单孔VATS手术的前纵隔肿瘤病例24例,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中转率、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围手术期病死率等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26~240(66.4±18.2)min,术中出血量20~3 100(112±26.9)mL,术中发生严重并发症2例(8.3%).术后住院时间3~15(6.3±2.3)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或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单孔VATS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纵隔髓性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侯朋远;吴庆琛

    目的 探讨纵隔髓性脂肪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 报道1例双侧后纵隔髓性脂肪瘤并回顾分析国内外病例报告.分析纵隔髓性脂肪瘤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切除,全部治愈,无复发、转移及恶变者.结论 纵隔髓性脂肪瘤为一种罕见良性无功能性肿瘤,早期多无临床表现,肿瘤较大可出现非特异性压迫症状.术前诊断较困难,误诊率高,主要依靠手术病理检查确诊.本病一经发现,需行手术治疗.手术疗效满意.

  • 恶性胸腔积液中医治疗概况

    作者:顾勇刚

    恶性胸腔积液是指恶性肿瘤引起的液体积聚在胸膜间隙里,占胸腔积液的25%~53%,为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由肿瘤细胞侵润胸膜表面及伴有炎症时,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形成的胸水称为周围性胸水,以肺癌、乳腺癌较为常见;由肿瘤阻塞淋巴管、静脉使脏层胸膜静水压增高而形成的胸水称为中心性胸水,以纵隔肿瘤、中央性肺癌、恶性淋巴瘤多见。恶性胸腔积液的特点是生长迅速,易反……

  • 伴纵隔大包块淋巴瘤17例临床分析

    作者:沈晶;魏娜;黄达永;王昭

    目的 分析伴纵隔大包块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病理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北京友谊医院诊治的17例伴纵隔大包块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其中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6例,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5例,霍奇金淋巴瘤3例,其他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3例.4例采用化疗联合放疗,7例采用单纯化疗,5例采用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1例化疗后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终止治疗后评估疗效: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1例,疾病稳定1例,死亡3例.结论 伴纵隔大包块淋巴瘤患者的预后与病理类型及治疗反应有关,采用积极的化疗联合放疗及化疗联合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有助于提高疗效.

819 条记录 40/41 页 « 12...33343536373839404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