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从供求状况看医学生就业
随着我国各类大中专学校的扩招,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医学院校毕业生也是如此.医学生的就业状况终是由医疗行业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本文通过分析近几年来的医学生供求状况,以求为今后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
我院开展岗前教育的回顾
自1990年开始,我院对新聘的各类医学院校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进行岗前培训,目的使他们融入医院文化氛围,感受到医院真正关心职员[1].为了解其效果进行了1次调查.一、调查对象与方法(一)对象:为新分配来院的博士生、硕士生、大本、大专生和中专毕业生.(二)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方式,共发出问卷45份,收回问卷45份,全部为有效问卷.二、调查结果(一)岗前教育十分必要:45名接受岗前培训的学员认为培训很有必要的达100%.
-
浅谈如何做好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医务人员绝大多数是医学院校毕业生,知识层次较高,有理想,有抱负,有专业技能.那么如何做好这个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结合我院的实际,提出一些看法.
-
上海康复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中的思考
上海地区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是我国卫生部新医改设立的18个试点项目之一.从2010年起上海市政府相关委办局共同印发《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并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确定了39家培训医院,19个临床类专业,实行规范的统一培训标准和考核评估标准,2010年、2011年共招收3827名(康复:44名)住院医师接受培训.医学院校毕业生须接受为期3年的以临床技能训练为主的系统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将获得资格在上海市各临床岗位就业,继续完成亚专科医师培训.住院医师培训是医学教育的一个特有阶段,是指医学毕业生完成院校教育后,在经认定的培训医院接受以提高临床技能为主的培训,可以有效保证临床医疗质量.
-
医学院校毕业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分析
批判性思维也称评判性思维,是对所学知识的性质、价值、真实性及精确性进行个人分析、评价、推理、解释及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决策[1];是个体在复杂的情境中,能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进行选择、识别、假设,在反思基础上分析、推理,做出合理判断和正确取舍的高级思维方法及形式。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助于医护人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批判性思维是全球医学教育基本的要求之一[2]。国内医学教育多注重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思维素质的提高。目前,继续医学教育已成为中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对医学院校在校生批判性思维现状的研究时有报道,但针对毕业生的研究却不多。因此了解医学院校毕业生批判性思维现状,可以为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教学方法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本文选择234名医学院校毕业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测试。根据临床医学、医学护理和其他医学相关专业分类比较,现报告如下。
-
从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看口腔医学临床教育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已于1999年5月1日起执行,这部法律规定所有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必须通过由卫生部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取得执业资格后才能成为医生.我国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理论考试两部分,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实践技能考试已进行了3年.本人有幸作为主考人员参加了北京地区的3年实践技能考试,并参观了其他省的考试,通过考试发现在我国目前的口腔医学临床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以下就这些问题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
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干预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作为测评工具,对497名医学院校毕业生进行焦虑情绪测定,并分析性别、专业、学校类别等因素对毕业生焦虑状况的影响.结果 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前焦虑的总体检出率为27.77%( 138/497),其中轻度焦虑为17.71%( 88/497),中度焦虑为8.65% (43/497),重度焦虑为1.41% (7/497);不同性别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校类别、专业和家庭背景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高职、高专院校学毕业生的就业焦虑程度高于本科院校毕业生,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学生焦虑程度高于医技和其他专业,来自农村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水平高于城市家庭背景较好者,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校、专业及家庭背景对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影响程度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应针对性地对毕业生开展就业前心理卫生健康和就业指导教育等工作.
-
尴尬的数字部分医学院校毕业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仅达13%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俞光岩谈医学教育问题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问题已经成为医改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其中医学教育是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一些医学院校培养了相当一批不合格医生。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俞光岩就医学教育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
医学院校农村生源毕业生就业焦虑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农村生源毕业生就业焦虑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干预医学院校农村生源毕业生就业焦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自制的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对河南省医学院校287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院校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情绪的检出率为33.1%;男生的就业焦虑检出率高于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专业和不同学校类别的医学院校农村生源毕业生就业焦虑差异明显,临床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焦虑检出率高于医技和其他专业学生,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检出率显著高于本科院校毕业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业和学校类别对医学院校农村生源毕业生就业焦虑影响差异性显著,应当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开展就业前心理卫生健康和就业指导教育等工作。
-
医学院校毕业生岗前培训在职业生涯中的作用
岗前培训是各组织对新录用的员工为对象的集中培训,它是新员工职业生涯中的起始培训,是组织所进行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新毕业的学生逐渐熟悉、适应组织环境并开始初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自己的角色、开始发挥自己才能的一种培训.
-
医学院校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①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状况.②方法 对某医学院450名毕业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并与全国常模青年组及不同性别毕业生对照分析.③结果 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为26.76%,SCL-90各因子均分都高于国内常模,且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差异有显著性.在男、女毕业生中,女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男生,且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偏执因子差异有显著性.④结论 要高度重视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心理健康,并根据其心理状况的特点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
医学类人才的培养和市场需求多元化及其对策
全国高校自1999年扩招后,对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和学历结构水平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我校医学院临床医学、高级护理和预防医学从1999年开始招生700~800人左右,本科五年制在院学生人数约4000人,特别是临床医学人数占在院招生数的70%,这与地处中南地区和湖北有十所医学院校毕业生数量较多的现实,形成了激烈的就业竞争态势.结合2003年和2004年武汉科技大学和武汉市人才双向选择招聘会对人才需求的信息反馈,对医学类其他毕业生,如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和药学的需求存在,我院决定及时应对毕业生的需求趋势,实施医学类宽口径(公共、人文、医学基础),后期专业分流的多模式培养方向.作者就麻醉学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见实习计划、毕业考核等对策报告如下.
-
俞光岩:透明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
"历年执业医师、助理执业医师考试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医学院校毕业生考试通过率很低,这意味着这些院校教育质量不高,培养的学生中相当一批是不合格的医生."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原院长俞光岩本次两会关注了医学生教育问题.
-
李杨:弄潮转型期
作为一名1977级毕业的医学院校毕业生,李杨至今都觉得自己异常幸运.自从进入青岛市市立医院,他就开始接受这所综合性医院众多专家的传帮带,耳濡目染,逐渐在外科领域崭露头角,同时经历数轮医院管理理念浪潮的洗礼,李杨逐渐在同代人中脱颖而出,成功实现了从一名外科专家向医院管理者的转轨.
-
如何克服护生临床实践的心理压力及紧张感
我院是教学医院,每年承担着来自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实习带教任务.在带教中发现初进临床实习的护生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及紧张感.针对这一情况,经过反复的实践及摸索,总结出一些护理带教体会现介绍如下:
-
心理品质培训帮助医护毕业生完成角色转换探讨
新参加工作的医学院校毕业生,都面临着角色转换问题,由一名在校学生转换成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他们角色转换的是否快与好,对今后的临床工作很重要.所以对上岗前的新职工进行心理品质培训是一个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角色转换的必要措施.
-
继续教育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医学院校毕业生参加工作以后,仅仅靠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是远远适应不了社会需求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进步速度不断加快,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也必须随之提高,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医学生毕业后临床专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继续教育.培养医疗专业精通人才是21世纪的重要任务,是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有效措施.
-
医学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计算机应用日益普及,医学院校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标志.为使医学院校培养的学生,能适应这一形势,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更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深化医学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是一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的途径.
-
临床医学本科生儿科学教学工作经验探讨
随着我国医学教育制度的改变和社会对医学专业人才的需要,近年来用人单位对医学院校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渐渐提高,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医学教育的方向.儿科学是一门以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质量的临床医学学科[1].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具有课程内容多、教学时间少的特点.因此在教学目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见习、实习安排以及考核方式上均需不断的探索和革新.本文将就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
基础手术学MCAI课件制作特点
外科基础手术学是临床医学学生在医学院校内所接受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技能训练课程,是传统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门课程以实践技能为主体,以指导具体手术操作细节为出发点,主要围绕当前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实际问题,讲述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是广大医学院校毕业生今后面向临床实际工作必不可少的知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