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肩袖损伤诊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峥;王胜杰;吕明超

    肩袖是附着于肱骨大结节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附着在肱骨小结节上的肩胛下肌构成的袖口状组织,包裹于肱骨上。其上方为肩峰、肩锁关节、喙肩韧带构成的喙肩弓,两者之间为肩峰下滑囊。肩袖在肩关节运动中起支持、稳定肩肱关节的作用,维持肱骨头与关节盂的正常支点关系。肩袖损伤是肩部常见的功能紊乱[1]。尽管关于肩袖损伤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但是其手术指征仍存在争议,且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2]。导致这一问题的潜在原因是由于其临床表现过于多变,缺乏相关损伤症状自然史及流行病学趋势的了解[3]。而自然史的缺乏可能是由于许多损伤在出现症状后才开始接受治疗。通过对肩袖损伤的自然史及流行病学趋势的了解,既可以观察到疾病的病因,也可以掌握手术和保守治疗的时机,以避免病情的加重。

  • 左肱骨大结节假性囊肿一例

    作者:胡立斌;张雪哲

    患者女,41岁,2006年10月6日摔伤后感左肩疼痛、抬肩受限来查,查体局部软组织未见异常.当日于外院门诊行左肩关节正位X线平片检查示左肱骨大结节低密度囊样变,为确诊来我院行CT和MRI检查.X线表现为肱骨大结节卵圆形透亮区,局部骨小梁稀疏不均,与邻近骨质结构境界区分明显(图1).10月9日CT轴位扫描示肱骨大结节内低密度区,其内骨小梁稀疏,边缘欠清晰光整(图2).

  • 改良小切口结合空心螺纹钉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

    作者:戎国威;周琦;王生介;赵金坤

    目的 探讨利用肩关节外侧小切口结合空心钉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3月,采用改良小切口结合空心螺纹钉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14例.结果 14均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月,平均10个月25 d.伤口均一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无感染等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在3~6月,平均愈合时间4月,无延迟愈合、不愈合.12例肩关节功能完全恢复,2例外展抬举稍受限,为老年女性.结论 改良小切口结合空心螺纹钉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创伤小,费时少,内固定牢靠,骨折不易移位,疗效满意.

  • 肩峰下撞击征的治疗进展

    作者:王晓滨;黄公怡

    肩峰下结构与典型滑膜关节的结构非常相似,其中喙突、喙肩韧带、肩峰构成的穹隆状结构类似臼窝;肱骨大结节类似关节突;位于肩峰和喙肩韧带、冈上肌之间的肩峰下滑囊类似关节滑囊;冈上肌肌腱在肩峰与肱骨大结节间穿过,肱二头肌长头腱在其深面穿越肱骨头上方。因此,肩峰下结构又被称为“第二肩关节”。肩峰前外侧形态异常、骨赘形成,肱骨大结节骨赘形成,肩锁关节增生以及其它可能导致肩峰-肱骨头间距减小的原因均可造成肩峰下结构的挤压与撞击,即由于与肩峰底面的前1/3、喙肩韧带和肩锁关节下面的反复异常碰撞,滑囊、肩袖及肱二头肌肌腱出现磨损、退变乃至肩袖断裂。肩峰下撞击征的概念首先由Neer[1]于1972年提出,它是指由于解剖结构或动力学原因,在肩的上举、外展运动中,因肩峰下组织发生撞击而产生的临床症状。肩峰下撞击征按解剖学定位可分为出口撞击征和非出口撞击征;从病因学角度分为解剖学和动力学两大类[2]。依据病理学表现,其可分为三期:Ⅰ期为水肿、出血期;Ⅱ期为慢性肌腱炎及滑囊变性期;Ⅲ期为肌腱断裂期。近年来,随着对肩峰下撞击征的研究深入及关节镜外科的发展,肩峰下撞击征的治疗出现一些新进展。

  • 肩峰下撞击征的治疗进展

    作者:李永利;田浩军

    肩峰下撞击征的概念首先由Neer[1]于1972年提出,它是指由于解剖结构或动力学原因,在肩的上举、外展运动中,因肩峰下组织发生撞击而产生的临床症状.其诊断标准主要有:症状以肩峰周围疼痛为主,夜间为甚.体征表现为肩峰前下至大结节这一区域压痛;肩关节主动活动时有60~120度的疼痛弧;被动活动时有碎裂声或捻发音;肩部撞击试验阳性为本病所特有,有助于与其他肩部疾病相鉴别.X线检查可见肩峰前外侧形态异常,骨赘形成,肱骨大结节骨赘形成,肩锁关节增生肥大.撞击征按解剖学定位可分为"出口撞击征"和"非出口撞击征";从病因学角度分为"解剖学"和"动力学"两大类.依据病理学表现,撞击征分为三期:一期为水肿出血期;二期为慢性肌腱炎及滑囊变性期;三期为肌腱断裂期.近年来随着对肩峰下撞击征的研究深入及关节镜外科的发展,肩峰下撞击征的治疗出现了一些新进展.

  • 肱骨大结节骨牵引2例

    作者:李振江;左之良;董居明;李军;韩华柱

    骨骼牵引技术,是矫形外科治疗中应用较广的治疗方法.骨牵引的应用部位也较多,但是,肱骨大结节骨牵引,作者至今尚未见报道.我院在治疗肩、胸部多发性骨折中曾应用2例病人,均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经外侧入路肱骨近端解剖板治疗肱骨大结节粉碎性骨折

    作者:张仁良

    目的 探讨经外侧三角肌入路应用肱骨近端解剖板治疗肱骨大结节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6年1~2009年12月经外侧三角肌入路应用肱骨近端解剖板治疗32例肱骨大结节粉碎性骨折,结果随访时间6~36个月,骨折全部获得愈合,愈合时间6~12周,根据肩关节Neer功能百分评分标准:优16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87.5%.结论 经外侧入路肱骨近端解剖板治疗肱骨大结节粉碎性骨折,可减少对软组织和骨折残留血运的破坏,获得满意的复位和有效的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三叶草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

    作者:卢国良

    目的:探讨三叶草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应用三叶草解剖锁定钢板治疗的15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为闭合性损伤且骨折移位均>5 mm,其中7例伴肩关节前脱位,受伤到手术时间为2~5 d(平均3.5 d)。对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肩关节Constant评分、并发症等进行随访研究。结果: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2个月,平均17.2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9.4周(8~14周)。Constant评分为90.6±4.0分(77~95分),其中优12例(80.0%),良2例(13.3%),中1例(6.7%),差0例。优良率达93.3%。所有病例均无肩关节再次脱位、切口感染、局部皮肤麻木、肩峰下撞击、骨不愈合、大结节再移位、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结论:三叶草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具有血供破坏少、骨折固定稳定和早期活动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神经阻滞疗法加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疗效分析

    作者:邓贱晚;袁伟祺

    1999年1月~2000年6月,采用神经阻滞与药物治疗肩周炎并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组118例患者均为我院外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神经阻滞组(治疗组)62例,男21例,女41例,其中,双肩同时受累者6例,中位病程11.43个月。对照组56例,男15例,女41例,其中双肩同时受累者3例,中位病程的10.88个月。所有病例均符合《临床疼痛治疗学》[1]。肩周炎诊断标准,均有肩周疼痛、肩关节僵硬,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治疗前所有病例肩关节活动:上举均≤90°,外展≤45°,外旋转≤20°,后伸≤20°,手指仅能触摸到骶骨后或第3、4腰椎平面的后面,患肢屈肘外旋指尖触摸对侧上耳轮动作不能触及头顶正中线。肩关节周围压痛点分布多集中在喙突及肱二头肌短头、肩峰下滑囊、肱二头肌长肌腱、肱骨大结节、小结节以及三角肌止点等处。治疗前均行X线摄片检查无阳性所见。所有病例均无糖尿病、活动性结核、消化性溃疡等糖皮质激素应用禁忌症。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利国添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临床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患者共75例,随机分为3组,各25例。其中,A组患者接受肩前外侧三角肌入路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B组患者接受肩前外侧三角肌入路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C组患者接受传统肩前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解剖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记录并对比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A组与B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C组相比,切口长度更小,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术后第24个月,C组患者肩峰下撞击发生率高于A组和B组患者,患肩关节功能优良率则较其低(P<0.05)。3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前外侧三角肌入路可减小手术创伤,方便手术操作;可吸收螺钉和微型钢板螺钉均可在有效固定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同时,降低肩峰下撞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佳手术入路与内固定物,提升疗效。

  • 肩关节镜治疗16例肱骨大结节骨折及其相关合并损伤临床观察

    作者:蒋林朗;刘彦群

    [背景]探讨肩关节镜下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病例报告]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间应用肩关节镜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的16例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患者资料.随访术后并发症,定期复查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并根据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术后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分.16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16个月,平均为9个月.术后无一例出现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失效、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术后终末随访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为88~100分,平均为93.75分.[讨论]应用肩关节镜技术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创伤小,诊断和治疗更加全面、准确,操作安全可靠,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1例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冈上肌损伤康复训练的报告

    作者:颜智;于硕

    冈上肌起于肩胛骨冈上窝,肌腱在喙肩韧带及肩峰下滑液囊下,肩关节囊之上通过,止于肱骨大结节.其形状如马蹄形,其作用为固定肱骨于肩胛盂中,并与三角肌协同动作,使上肢外展[1].由于活动频繁,又是肩部肌肉收缩力量的交汇点,故其易受损伤.

  • 可吸收螺钉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16例分析

    作者:李荣锐;魏巍;于涛;姜洪丰;王日光;翟饶生

    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临床中较为常见, 多见为急性肩关节脱位造成.以往手术切开多采用松质骨螺钉、克氏针及张力带等内固定.自2006-08以来我院对16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并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胸大肌腹部及背阔肌异常一例

    作者:韩文祥;曲永松;安月勇

    作者在解剖一具青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右侧胸大肌腹部和背阔肌变异.该例右侧胸大肌腹部可被明显的分为两部分肌束,上方部分起于腹直肌鞘前层的上份,肌束斜向后外上方与胸大肌的胸部和锁骨部共同止于肱骨大结节嵴,其肌腹长16.8cm,宽处宽1.4cm,宽处厚0.4cm;下方部分也起于腹直肌鞘前层的上份,肌束斜向后外上方,在腋中线附近以腱性结构止于背阔肌,此肌束长13.1cm,止点处宽0.8cm,止点处厚0.7cm.

  • 左胸大肌部分伴双侧胸小肌缺如1例

    作者:万斌;吕诚;刘德明

    在解剖一尸体标本时,见其左侧的胸大肌下半缺如,且双侧胸小肌缺如,此变异情况较为少见,为积累资料并供临床外科手术参考,现报道如下:尸体系男性,约35岁,身长1.69m,发育正常,胸部未见手术疤痕。翻开其胸前区皮肤及浅、深筋膜后,见其左侧胸大肌起自锁骨内侧半、胸骨柄及第1~2肋软骨,止于肱骨大结节嵴,其下缘平胸骨角平面。……

  • 胸大肌异常肌腱止于肱骨内上髁一例

    作者:

    在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在其左侧臂前部深筋膜与肱二头肌内侧头肌腹之间观察到一条变异肌腱,起于左侧胸大肌肌腱终止于肱骨大结节嵴处,止于肱骨内上髁,腱宽0.15cm,腱长23cm.该腱自胸大肌肌腱内侧缘下行,有来自胸大肌下部的肌腱纤维汇入,斜向内下,走行于臂部深筋膜的深面和肱二头肌内侧头肌腹的浅面,而后跨过肌皮神经的前臂外侧皮神经、肱动脉、肱静脉、正中神经,在肱三头肌内侧头前面与臂内侧肌间隔相连,后止于肱骨内上髁.

  • 三种不同内固定方式对肱骨大结节骨折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章伟;陈云丰;宋文奇;张闻;曾浪清;刘燕洁

    目的 对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的3种不同内固定方式(螺钉、张力带、肱骨大结节锁定钢板)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比较其稳定性,为临床肱骨大结节骨折内固定物的选择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 取18具保留肩袖肌的新鲜冰冻成人肱骨尸体标本,建立肱骨大结节骨折模型后,随机编号分为3组,分别采用螺钉、张力带及肱骨大结节锁定钢板技术固定大结节骨折块,牵拉冈上肌,测试力-位移曲线,记录2组参数:大结节移位5 mm时力的大小(load to 5 mm yield point,LtYP)及失效负荷(load to failure,LtF).结果 3组标本(螺钉组、张力带组、肱骨大结节锁定钢板组)在大结节移位5 mm时力的大小分别为(377±86)、(499±90)、(793±52)N,3组标本间LtY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锁定钢板组LtYP远大于螺钉组(本研究中仅3例在内固定失效前位移达到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锁定钢板组LtYP相比张力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张力带组Lt-YP相对螺钉组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3组标本失效负荷分别为(744±112)、(908±93)、(979±143)N,3组标本间Lt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锁定钢板组LtF相对螺钉组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张力带组LtF相对螺钉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锁定钢板组LtF与张力带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肱骨大结节锁定钢板组相对螺钉组及张力带组表现出明显的生物力学优势,锁定钢板将为临床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提供新的、更好的选择.

  • 锚钉在肱骨大结节粉碎骨折的应用

    作者:金敬华;徐敏鸥;李伯州

    本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9月应用可缝合锚钉治疗肱骨大结节粉碎骨折26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总结如下.

  • 可吸收钉棒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16例分析

    作者:方欣;池永龙;毛方敏;黄俊武

    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临床中较为常见,多见为急性肩关节脱位造成.以往手术切开多采用松质骨螺钉、克氏针及张力带等内固定.自2005年12月至2006年8月,本院对16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采用可吸收螺钉或固定棒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肱骨大结节骨折术后克氏针游走至骶尾部一例

    作者:周孝艇;丁占民;陈天亮;陈冲;沈渊;贺鸣;徐如乐;肖存存;赵晨旭

    目的 分析肱骨大结节骨折术后克氏针游走至骶尾部的原因,提出解决措施.方法 报告1例肱骨大结节骨折术后克氏针游走至骶尾部病例.结果 本例因肱骨大结节骨折的行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6个月出现骶尾部疼痛,X线提示克氏针游走至骶尾部.结论 肱骨大结节骨折术后克氏针游走至骶尾部,给患者带来再次手术痛苦.应予以重视.

82 条记录 2/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