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胃异位胰腺癌变1例

    作者:王磊;龚明辉

    异位胰腺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异常疾病,并且可以发生癌变,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相混淆.现就我院收治的1例胃窦部异位胰腺伴早期癌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 空肠壁肌层内胰腺异位1例

    作者:赵惠东;刘浩

    1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因车祸致腹部损伤急诊入院.腹部立位平片未见膈下游离气体,腹腔诊断性穿刺为混浊液.

  • 胃壁异位胰腺1例

    作者:许茜;李彩英;李如迅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因上腹部胀满不适3个月余而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胃镜检查示"胃窦粘膜下肿瘤".口服造影剂后CT平扫示:胃腔内充盈造影剂,胃体小弯侧壁局限性增厚,可见约2.5cm×1.5cm×1.5cm肿物突人胃腔内,病变广基,与胃壁呈钝角,表面光滑.CT初步诊断:胃壁肿物,可疑平滑肌瘤.

    关键词: 异位胰腺
  • 胆囊异位胰腺1例

    作者:王用华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 48岁,藏族。因间歇性右上腹疼痛 3个月,加重 10天,拟胆囊炎伴胆结石入院。手术切除胆囊并送病理活检,外观胆囊大小 6.5cm× 3.0cm× 1.5cm,剖开内膜呈黄绿色,胆囊颈体部粘膜毛糙,稍有隆突,体部有大小不等的多边形结石 8枚,胆囊壁增厚 0.5cm。石蜡切片镜检可见胆囊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并有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罗-阿氏窦形成深入肌层,在胆囊壁层内可见一小叶结构状的胰腺组织,位于胆囊颈部肌层,无包膜,具有腺泡。病理诊断为慢性胆囊炎伴胆结石形成,胆囊胰腺异位。

    关键词: 异位胰腺 胆囊
  • 异位胰腺24例临床分析

    作者:周海新;徐智民;智发朝;张振书

    目的 回顾性分析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搜集海南省中医院以及广州南方医院1990~2006年24名异位胰腺患者的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24例患者中,异位胰腺位于胃部7例、十二指肠11例、空肠4例、回肠1例、胆囊1例.其中18例有临床症状或体征,包括腹痛10例、皮肤巩膜黄染4例、柏油样便8例、胆囊及肝脏肿大3例、呕大量酸性食物者4例.6例无明显临床表现.9例于胃镜检查时发现病灶并予以切除,2例于内镜检查发现后经腹腔镜切除,13例在腹部手术时发现异位胰腺并予以切除.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结论 异位胰腺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但可发生并发症,在病理活检前很难确诊.因此,患者应该进行内镜下、腹腔镜下或剖腹手术中病理活检明确诊断并切除病灶防止相应的并发症.

  • 回肠异位胰腺并消化道大出血1例

    作者:张平;丁炳桐;吴炳森

    患者女,34岁.因脐周隐痛不适,解柏油样便3天于2000年7月12日急诊入院.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隐痛,继而解柏油样便,量约400ml,伴头晕、乏力、出汗,于当地卫生站静脉点滴止血药物及抗生素治疗,病情未能控制,入院前共解柏油样便5次,总量约1 200ml.否认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及慢性肝病史,家族中无同类似疾病患者.入院检查:贫血貌,T 37.8℃,P 98次/分,BP 90/60mmHg(1 mmHg=0.133 kPa),心肺检查无异常.

  • 子宫阔韧带裂孔和小肠异位胰腺致肠梗阻一例

    作者:吴厚慧;芮奕峰

    患者女,40岁.因腹痛1d于2001年9月28日入院.1d前进食时出现下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呕出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无缓解.疼痛不向其他部位放射,无畏寒发热.起病后,曾解少量成形大便,排便后疼痛依旧.

  • 异位胰腺误诊为胃肠间质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屠霖;徐佳;曹晖

    目的:提高对异位胰腺与胃肠间质瘤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14例术前诊断为胃肠间质瘤而术后病理证实为异位胰腺组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男9例,女5例,年龄26~69岁。其中8例有上腹隐痛不适症状,2例为肠梗阻表现,4例为体检偶然发现。12例术前影像学检查及内镜检查均提示胃肠间质瘤。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1例病变发生于胃,1例发生于十二指肠,2例发生于空肠;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异位胰腺,其中10例以胰腺腺泡和胰腺导管混合存在为主要成分,同时含有平滑肌组织以及少量胃黏膜组织;3例以胰腺腺泡为主;1例以胰腺导管及平滑肌为主。随访时间为(26.5±5.1)月,均无复发和死亡者。结论异位胰腺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有效的术前辅助检查手段,易与胃肠间质瘤混淆。手术切除是治愈异位胰腺的唯一有效手段,而术后病理是鉴别两种疾病可靠的诊断方法。

  • 胃窦部异位胰腺1例报告

    作者:韩景龙;黎镭;吴承堂

    异位胰腺多见于上消化道,但异位至胃窦致术前误诊为胃窦肿瘤者少见.我科近期收治1例胃窦部异位胰腺,现报告如下.

  • 巨大异位胰腺导致回肠套叠1例

    作者:张迪;胡邦;杨祖立;任东林

    患者,男,32岁,因上腹隐痛,排黑便2 d,于2012年7月30日入住我院.患者于2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隐痛不适,排黑色大便2次,量约200 g,不伴恶心、呕吐,不伴肩背及会阴部放射痛,不伴腰部束带感,不伴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体格检查:T 36.5℃,P 80次/min,R 20次/min,BP 110/80 mmHg.

  • 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徐达元;林汉昇;何应新

    目的 探讨异位胰腺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991年1月~2005年12月确诊的13例异位胰腺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 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对异位胰腺诊断有困难,确诊需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效果满意.

    关键词: 异位胰腺 诊断 治疗
  • 异位胰腺致酷似急腹症2例

    作者:詹光友;王坤;王荣

    例1,男,28岁,因上腹疼痛6 h,加重2 h入院.查:T 37.9℃,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以上腹为著,急诊超声波:肝、胆、脾、胰、双肾未见异常;腹部立位平片膈下无游离气体.拟诊上消化道溃疡急性穿孔.手术探查:见腹腔内约有100 mL淡黄色液体,肝、胆、脾、胰、双肾未见异常,胃、十二指肠无穿孔,阑尾正常,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浆膜下见一约0.5 cm圆形淡红色包块,切除包块,浆肌层缝合,置引流管后关腹,术后恢复良好.标本病理:(十二指肠)异位胰腺组织,镜下见小叶间质和腺泡水肿.

  • 胃及十二指肠异位胰腺的CT影像诊断

    作者:廖欣;焦俊;宋玲玲;詹玮;高勤

    异位胰腺(heterotopic pancreas)是指生长在其它部位的孤立胰腺组织,它与正常胰腺既无解剖上、也无血管上的联系.异位胰腺多无症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特异性,因此术前诊断困难.现分析我院2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异位胰腺CT表现,以提高对其认识和提供准确的影像诊断.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8-2012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及十二指肠异位胰腺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7~ 65岁,平均36.8岁.

  • 异位胰腺4例

    作者:任磊;周业江

    异位胰腺又称迷走胰腺、副胰腺,是胰腺的背胰和腹胰在胚胎期间原肠旋转融合形成主胰过程中,部分始基组织停留在原肠壁内随原肠纵轴生长移行到不同的消化管,如背胰胎基产生的细胞组织,将被带到胃,腹胰始基产生者则被带到空肠.本病1927年由Schultz首次报道,1859年KLOB病理证实,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是不在胰腺床上的无血管、神经及解剖连续性的孤立胰腺组织,80%发生于胃、十二指肠和空肠等的肌层或黏膜下层,偶见于空场、肠系膜、胆囊、脾脏、脐孔和直肠等部位.本文报告4例.

  • 胆囊异位胰腺:胆囊炎并酷似胆源性胰腺炎的罕见原因

    作者:周金莲;吴继华;张建中;吉敏;崔彦

    异位胰腺是指胰腺组织异位于其他部位而与胰腺腺体本身不相连,属罕见先天性异常.出现症状的异位胰腺多位于胃和十二指肠[1],位于胆囊者十分罕见,文献中仅为数不多的个案报道[2].我院遇1例胆囊异位胰腺,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胆囊炎并酷似胆源性胰腺炎,现报告如下并复习胆囊异位胰腺相关文献.

  • 胃异位胰腺21例临床分析

    作者:郑汝桦;吕瑛;王雷;李运红;张晓琦;邹晓平

    目的:探讨胃异位胰腺的内镜、超声内镜下特点及超声内镜诊断胃异位胰腺的价值。方法对经常规胃镜或超声内镜拟诊的30例胃异位胰腺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行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SD),术后经病理确诊的胃异位胰腺21例,其余9例分别为胃黏膜慢性炎(3例)、脂肪瘤(2例)、印戒细胞癌(1例)、间质瘤(1例)、腺肌症(1例)、布氏腺增生(1例)。30例患者中有19例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其中13例术后确诊为异位胰腺,另6例病理为其他病变,超声内镜诊断胃异位胰腺的符合率为68.4%(13/19)。21例异位胰腺患者经随访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超声内镜对诊断胃异位胰腺有一定的价值,但仍易与其他超声内镜下表现相似的病变混淆,胃镜及超声内镜下拟诊胃异位胰腺的,建议行内镜下切除进一步明确诊断,以免漏诊其他恶性病变。

  • 异位胰腺胃镜与病理特点及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王晶;党彤;孟宪梅;武金宝;周怡;潘泓多;张静洁

    目的 分析异位胰腺的电子胃镜、超声胃镜、病理特点及临床诊治.方法 选取2014-04~2017-01确诊的42例异位胰腺患者,分析电子胃镜检查、超声胃镜检查、病理特点及临床诊治情况.结果 电子胃镜下诊断为异位胰腺11例(26.2%),黏膜下肿物29例(69.0%),间质瘤可能性大2例(4.8%).超声胃镜下表现与病理符合率较高.异位胰腺以腺泡细胞为主超声胃镜表现为低回声符合率达92.3%,而以导管组织或脂肪细胞为主则表现为中高等回声病灶符合率为50.0%.病灶内部低回声为主伴局部高回声对应病理特征为大量腺泡细胞伴局灶导管组织或脂肪组织符合率为85.7%.内镜治疗后无并发症、无复发;未行治疗患者超声胃镜下无明显变化.结论 超声胃镜下表现与病理符合率较高,有助于异位胰腺的诊断.内镜治疗后无并发症、无复发,应积极与患者沟通后,对有需求患者可行内镜治疗.

  • 胃、十二指肠异位胰腺的内镜诊治

    作者:刘晓敏;杨青;唐建光;陆文莉

    异位胰腺是一种少见的先天畸形,Schultz于1727年首例报道,国外报道[1]异位胰腺尸检发现率为0.6%~14%,手术为0.2%~0.76%,近年由于内镜技术日益普及,陆续有文献对本病的报道.我院1996~2000年经胃镜发现胃、十二指肠异位胰腺6例,并在胃镜下行圈套电凝切除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

    作者:潘壮;刘磊;左江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19岁,因"解暗红色血便12小时"于2013年3月4日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前12小时无明显诱因解暗红色血便数次,量较多,便后行走时晕倒在路上.无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患者既往无病史.入院时生命征尚平稳,腹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22.3×109/L,中性粒细胞:79.1%,血红蛋白:101 g/L,红细胞压积:0.29;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磷酸肌酸激酶283 U/L.考虑上消化道出血可能,行胃镜检查未发现出血灶;血管造影检查提示有造影剂渗漏入肠管腔内(当时误以为是胃十二指肠动脉出血,见图1),CT检查示:小肠和结肠内容物有碘剂存留(出血所致),未见明确活动性出血灶(见图2).

  • 一例十二指肠降部异位胰腺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护理

    作者:郭彩霞

    异位胰腺(Heterotopic pancreas,HP)又称迷路胰腺或胰腺残余,是正常胰腺解剖部位以外的孤立胰腺组织,与正常胰腺无血管、神经及解剖学关系,它是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疾病[1].异位胰腺多发生在胃、十二指肠和空肠、回肠及Meckel憩室等,其中十二指肠是异位胰腺的好发部位.本病早期诊断极为困难,一旦确诊,一般予以手术切除[2].

283 条记录 12/15 页 « 12...78910111213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