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儿唇腭裂修复术中应用七氟醚吸入全麻复合眶下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全麻复合眶下神经阻滞在小儿唇腭裂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小儿唇腭裂患者7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七氟醚吸入全麻复合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诱导时间、插管时间、停药到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7%(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全麻复合眶下神经阻滞能缩短患儿苏醒时间,减少麻醉药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右美托咪定对开胸单侧肺通气手术患者吸入全麻MAC与术后躁动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开胸手术单侧肺通气患者吸入七氟烷全麻MAC及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开胸手术患者60例,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Dex 0.4μg/kg,于10 min以上泵注完,然后持续泵注Dex 0.4μg/(kg·h);对照组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同时间内泵注,然后持续泵注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术中吸入七氟醚+丙泊酚、舒芬太尼维持麻醉深度在Bis 45~55,观测两组维持七氟醚MAC 值、患者苏醒拔管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情况。结果:在相同的丙泊酚、舒芬太尼泵注速度,相同的麻醉深度下,观察组维持吸入七氟醚MAC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P<0.01);观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两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0,P>0.05)。结论:Dex用于开胸手术单侧肺通气患者,能有效降低吸入七氟醚的MAC值,减少其用药量,降低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
-
针刺复合安氟醚吸入全麻食管癌切除术临床操作规程
根据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优化针药复合麻醉和镇痛的临床及机理研究"的子课题之一--"针刺复合安氟醚吸入全麻食管癌切除临床研究"的结果,特制订出下列技术操作规程.
-
七氟醚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七氟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我院收治的20例ASAⅠ~Ⅱ级、采用七氟醚吸入全麻下气管异物取出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20例患儿呼吸道异物均被成功取出,气管镜操作顺利,患儿在诱导期的意识消失快、苏醒时意识恢复迅速,术中患儿无体动,术后精神良好,恶心呕吐、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七氟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具有理想的镇静及肌松效果,安全可靠,可作为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的首选全身麻醉药。
-
硬膜外阻滞复合吸入浅全麻用于胃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择期胃切除术病人58例,男27例,女31例,年龄25~63岁,体重45~80kg,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单纯硬膜外组18例;复合(硬膜外阻滞复合吸入全麻)组21例;单全(吸入全麻)组19例.3组病人一般状况、性别、年龄、体重均无统计学差异.
-
吸入全麻教学中GASMAN软件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观察GASMAN软件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在吸入全麻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48名需要进入麻醉科学习吸入全麻理论的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按随机量表法分成2组,即GASMAN软件计算机辅助教学组和传统方法教学组,每组各24人。住院医师按照所在分组分别采用以上两种方法进行吸入全麻的学习。教学课程结束后,通过书面试题考核和问卷调查对两组学员的学习效果及满意度进行分析。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考核成绩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满意度调查反馈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GASMAN软件计算机辅助教学组学员考核成绩为(95.4±2.7)分,传统方法教学组学员考核成绩为(85.0±3.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P=0.000)。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GASMAN软件计算机辅助教学形式让学员更易接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GASMAN软件计算机辅助教学更有利于学员学习和掌握吸入全麻技术,值得推广。
-
泵入异丙酚预防病人吸入麻醉拔管后躁动的观察
2003年1~9月我科选择气管内插管吸入全麻的病人200例在术毕减浅麻醉时泵入异丙酚,对预防拔管后躁动的效果进行观察.
-
全身麻醉手术喉罩的应用及护理
喉罩吸入全麻是一种较新的麻醉方式。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是由英国麻醉医师Brain于1983年根据解剖人的咽喉结构所研制的一种人工呼吸道[1]。作为手术护士要求做到麻醉前物品准备充分,配合默契,使麻醉医生能快而准确地完成置入的过程,提高喉罩置入一次成功率。
-
腹部手术前及术中吸入布地奈德时老年病人围术期肺功能的变化
老年病人常合并多种呼吸系统疾病,部分病人有吸烟史,气道局部防御能力较低,因此术后较容易出现急性或慢性气道炎症反应.腹部手术可影响病人的呼吸功能,行气管插管吸入全麻的病人,多种因素对气道的刺激,可诱发气道痉挛、炎症和水肿.气道炎症反应使平滑肌张力增高,气管黏膜水肿,气道口径减小,呼吸系统顺应性下降,从而影响肺通气功能.布地奈德是经雾化吸入的糖皮质激素,有较强的气道局部抗炎作用,近年已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1],但其对全麻下腹部手术老年病人肺功能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拟观察腹部手术前及术中吸入布地奈德时老年病人围术期肺功能的变化.
-
全麻复合上胸部硬膜外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麻醉手术操作会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1,2].单纯吸入全麻不能完全抑制麻醉手术期间的麻醉操作、手术操作等刺激所引起的脑垂体和肾上腺髓质分泌大量应激激素[3],增大吸入麻醉药浓度,加大麻醉深度会产生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如心肌抑制、心律失常等[4].
-
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对单肺通气氧合的影响
近年来,胸段硬膜外复合吸入全麻在肺部疾病、食管疾病的开胸手术中广范应用,但胸段硬膜外多以术后镇痛为主,吸入全麻复合硬膜外在单肺通气期间是否影响氧合仍没有定论.本文以开胸手术需单肺通气的病人进行观察,以在1.5MAC内对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的抑制不存在明显量效关系的七氟醚[1]为对照,探讨吸入全麻复合硬膜外对开胸手术氧合的影响.
-
吸入安氟醚对肺通透性的影响
安氟醚是临床常用的吸入麻醉药,其作用迅速、安全、效果好,对肺通透性的影响曾有报道.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125I-BSA进一步探讨安氟醚吸入全麻对肺通透性的影响及其机理.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临床研究进展
自从短效的静脉麻醉药物瑞芬太尼和异丙酚问世以来,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就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静脉麻醉有悠久的历史,但静脉麻醉相对于吸入麻醉一直处于配角地位,多用于吸入全麻诱导、辅助吸入全麻、基础麻醉或比较短小的手术.
-
七氟醚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泌尿手术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七氟醚在不同麻醉深度下对老年泌尿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间在本院接受泌尿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接受高浓度七氟醚麻醉( BIS值35~45)的观察组、接受低浓度七氟醚麻醉的(BIS值50~60)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输液量、低血压次数、瑞芬太尼注射液剂量和呼气末七氟醚浓度,同时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 MMSE)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前1d及术后1、3、7d的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输液量、低血压发生次数、瑞芬太尼注射液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气末七氟醚浓度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术后1、3、7 d的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而且术后1、3 d的MMSE评分对照组较观察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对照组术后1、3 d的pOCD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7 d的pOC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在深麻醉下有助于减少对老年泌尿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
不同麻醉方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全凭静脉麻醉和吸人全麻三种方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12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吸入全麻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全凭静脉麻醉组持续泵注异丙酚维持麻醉,吸入全麻组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硬膜外麻醉组术中硬膜外间断推注1%利多卡因+0.3%甲磺酸罗哌卡因维持麻醉.观察三组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术后恢复情况、呕吐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中30 min差异不显著,术后吸人全麻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略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吸入全麻组发生短暂体动及不耐受导管人数多.呕吐及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比较:术后6h内,硬膜外麻醉组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全凭静脉麻醉组呕吐人数低于吸人全麻组,差异显著;6 h以后三组的呕吐发生率差异不显著;术后疼痛药物的使用率硬膜外麻醉组也低于其他两组患者.结论 三种麻醉方式术中麻醉效果均较好,1%利多卡因+0.3%罗哌卡因进行高位硬膜外阻滞可以显著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且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好.
-
静脉复合七氟醚吸入全麻在7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静脉复合七氟醚吸入全麻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本院进行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2例患儿,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静脉复合七氟醚吸入全麻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插管全麻进行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72例患儿的哭闹时间为(1.8±0.4)min,疼痛反射消失时间为(2.7±0.6)min,苏醒时间为(15.4±3.9)min;对照组50例患儿的哭闹时间为(1.7±0.3)min,疼痛反射消失时间为(2.5±0.7)min,苏醒时间为(33.5±5.2)min.两组比较,在哭闹时间和疼痛反射消失时间方面,P>0.05,无显著性差异;而观察组在苏醒时间方面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静脉复合七氟醚吸入全麻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可达到插管全麻效果,苏醒时间较短,适合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中应用.
-
不同麻醉方式对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PONV症状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硬膜外麻醉(Epidural space block anesthesia,ESBA)、静脉全麻(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以及吸入全麻( Inhalational anesthesia ,IA)对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PONV(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术后恶心、呕吐)症状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2012-01~2013-12间在我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63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改良根治术。其中接受硬膜外麻醉者56例,归入硬膜外麻醉组;接受静脉全麻者54例,归入静脉全麻组;接受吸入全麻者53例,归入吸入全麻组。统计并对比各组患者DBP、SBP及MAP水平,PONV症状情况以及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PONV症状缓解时间。结果采用不同麻醉方式进行手术的前后,患者DBP、SBP及MA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不同麻醉方式均可产生PONV症状,其中吸入全麻组和静脉全麻组的恶心、呕吐占比均显著高于硬膜外麻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吸入全麻组和静脉全麻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静脉全麻组和吸入全麻组的PONV症状缓解时间显著多于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静脉全麻组和吸入全麻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不同麻醉方式对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产生PONV症状的影响程度不同,但硬膜外麻醉产生的PONV发生率较低。
-
氯胺酮异丙酚静脉全麻与异氟醚吸入全麻苏醒对比观察
目的:评价氯胺酮-异丙酚完全静脉麻醉的苏醒情况.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乳腺癌根治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异氟醚吸入全麻组(A组n=30)和氯胺酮-异丙酚静脉全麻组(B组n=30).A组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B组持续静脉泵入氯胺酮1.5mg/kg/h,异丙酚8~6mg/kg/h维持麻醉.记录病人的术后行为评分,以及意识恢复、拔管、完全清醒时间和24h术后随访情况.结果:A组术后意识恢复、拔管、完全清醒时间均明显长于B组(P<0.01).A组遗忘、定向力、合作评分均不同程度高于B组(P<0.05).B组个别病例术后居复期存在精神症状,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胺酮-异丙酚TIVA与异氟醚吸入全麻相比苏醒快捷、完全,无后遗作用.
-
局麻药辅用肾上腺素与周围神经毒性
神经阻滞麻醉抗伤害性刺激反应效果确切、完全,若复合神经安定镇痛或静脉、吸入全麻,其优势更为显著,因而欧、美各国应用神经阻滞麻醉的比例现亦逐年上升.国内近年应用硬膜外腔-蛛网膜下腔联合阻滞麻醉的数量增加,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亦处于推广阶段,且区域神经阻滞麻醉在原有数量上进一步增多.因此,局麻药(LA)周围神经毒性成为麻醉学与疼痛治疗学领域关注的重点.传统观念认为,LA辅佐肾上腺素可产生4类效应:①降低LA血浆浓度,减少其中毒的发生;②延长LA神经阻滞持续时间;③减少手术创面出血;④强化LA的神经阻滞与镇痛效能.
-
两种全身麻醉方法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和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效应.方法 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患儿40例,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氯胺酮组(K组).S组面罩吸入6%七氟醚及吸氧6 L/min行快速诱导,患儿入睡后调整吸入七氟醚的浓度和氧流量,使MAC维持在2.0~2.5,置镜前开始泵注瑞芬太尼0.05~0.1 μg·kg-1·min-1,置镜后吸入2%~3%七氟醚维持麻醉,支气管镜侧孔接高频呼吸机,必要时行辅助呼吸.K组入手术室前肌注氯胺酮4~6 mg/kg,入室后静脉推注氯胺酮1~2 mg/kg、咪达唑仑0.05~0.1 mg/kg、芬太尼2~3 μg/kg,置镜后视情况追加氯胺酮1~2 mg/kg或咪达唑仑0.05~0.1 mg/kg维持麻醉.记录置镜前后SpO2和RR,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入室时比较,置镜即刻、置镜后和退镜时S组SpO2明显升高,置镜后和退镜时K组SpO2明显降低(P<0.05);置镜即刻、置镜后和退镜时K组RR明显减慢(P<0.05).与K组比较,S组一次置镜成功率明显升高,呛咳发生率明显降低,喉水肿、舌后坠、哭闹躁动、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S组苏醒时间为(20±7)min,明显短于K组的(50±18)min(P<0.05).结论 与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比较,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更安全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