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服用氯氮平所致体位性低血压32例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秋军;刘挑芳

    目的:观察氯氮平致体位性低血压的情况.方法:通过临床观察测定患者血压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氯氮平能造成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尤其易感患者.结论:做好基础护理观察病情,同时给予健康教育,能有效地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 200例精神病患者脑血流图与体位性低血压分析

    作者:陈红;杨顺才;高申荣

    氯丙嗪在精神科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历史之长久,是人们共所周知的,它的不良反应之一-体位性低血压是精神科临床常见的.本文根据临床对脑血流图的观察,试图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可能性早期潜在征象作一点粗浅分析.

  • 抗精神病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丁艳;吴皓

    精神病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所致的副作用和体位的变化,往往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常伴有头晕、眼花、心慌、脉速、晕倒、摔伤甚至休克等症状.一旦发生,则严重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为此,本文对236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期间的体位性血压进行观察,提出护理和预防策略.

  • 齐拉西酮-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应用研究

    作者:匡晶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从偶然发现的氯丙嗪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大约已有40~50年的历史.随着临床治疗与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几十年的经验总结,我们发现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氟哌啶醇)对近30%的患者无效,同时伴随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镇静、体位性低血压、抗胆碱效应)以及锥体外系反应和迟发性运动障碍等危险.

  • 立卧位血压检测联合压力梯度袜预防脑卒中患者 康复训练体位性低血压的效果评价

    作者:倪华;袁勇;陈成瑞;梁乐;王帅

    目的:观察立卧位血压检测联合压力梯度袜预防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体位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康复训练的脑卒中患者1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5例,两组均在首次康复训练前行脑卒中康复运动功能评定量表(STREAM)评估后,对照组进行自立训练及其他常规脑卒中康复训练;研究组利用电动直立床先进行体位性低血压(OH)筛选,OH患者在每次直立康复治疗前使用适合的压力梯度长袜(graduated compression stocking,GCS),再进行其他常规脑卒中康复训练.两组患者训练两周后复查STREAM评分.结果:训练前两组STREA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STREAM评分均比训练前有明显增加,且研究组STREA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卧位血压检测联合压力梯度袜在预防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体位性低血压时可有效减少卒中患者在直立康复训练过程中OH的发生率.

  • 老年人眩晕症诊治中容易疏漏的三个重要问题

    作者:朱志芳

    眩晕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及心血管疾病问题之一.引起眩晕的因素很多,包括心源性、脑源性等.但目前发现有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体位性低血压、慢快综合征三种情况的眩晕,临床容易误诊.故将这三种疾病的定义、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归纳如下,给临床医师在日常工作中一点启示.

  •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

    作者:詹才明;郭国良;郭洪伟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从偶然发现的氯丙嗪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已有40~50年的历史.随着临床治疗与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发现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氟哌啶醇)对近30%的患者无效,同时伴随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镇静、体位性低血压、抗胆碱效应)以及锥体外系反应和迟发性运动障碍等危险.经过近十年来的临床汇总发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的阴性症状似乎具有更高的疗效(在治疗阳性症状上与传统药物疗效相近),同时具有相对较低的锥体外系反应和较低的代谢水平的影响,真正地实现了让部分患者回归社会,这是精神病治疗上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

  • 帕金森病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研究进展

    作者:麻红梅;蒋银芬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运动症状为主要特征.近年来,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tion,OH)也称为姿势性低血压(postural hypotension,PH),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它既是疾病本身的表现,也可以在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OH是指从卧位转为立位3 min以内,收缩压下降≥2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下降≥10 mmHg,伴或不伴各种低灌注症状[1].而帕金森病合并OH的诊断除了上述情况外,还会表现为心率增加不超过15次/min[2]的体征.

  • 鼻咽癌与晕厥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汪汉;王引利;李锦;刘汉雄;曹溢;蔡琳

    晕厥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一过性广泛脑灌注不足引起的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继而又完全恢复的一组临床表现。主要有神经介导性晕厥、心源性晕厥及体位性低血压晕厥等三大类[1]。头颈部肿瘤可能是晕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全世界屡有报道[2-3]。鼻咽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以我国广东、广西、湖南、福建及江西多发。目前,全世界有数十例鼻咽癌合晕厥的病例报道[4-19],但总体来看,鼻咽癌合并晕厥并不常见,病因并不清楚,临床特点,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也不确定。本文通过详细检索国内外中英文数据库,查找鼻咽癌合并晕厥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我们已经发现的1例患者,评价鼻咽癌合并晕厥的临床特点、病因、诊断及治疗等问题。

  • 帕金森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和卧位高血压的机制及处理意见

    作者:何颜结;邹海强

    一、介绍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作为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被人们所认识,然而在近几十年,大量数据表明,PD也导致许多非运动性症状,如痴呆、慢性便秘、嗅觉减退、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慢性疲劳、日间嗜睡、直立耐受不能等。在临床上,这些非运动性症状可以是主要症状,甚至在某些病例中比运动障碍更能成为诊断依据。临床上,交感去神经支配在所有去神经支配中明显早发,但我们可以根据一些轻微的异常症状进行辨别,如在进行瓦尔萨尔瓦试验( Valsalva maneuver)后,阶段Ⅳ血压升高值的降低。

  • 卧立位血压测量时机与频次对体位性低血压检出率的影响

    作者:沈丹彤;李志樑;潘春梅;罗勇;林仲秋;黄怀

    目的 明确不同卧立位血压测量时机与频次对体位性低血压(OH)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入选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就诊或住院的有OH相关症状者193名和75645部队卫生所无OH相关症状者574名,根据OH诊断标准分为非OH组(n=683)和OH组(n=84),测量基线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卧位心率;在第1、8天上下午共进行4次血压测量(包括卧位和立位1、3 min),分析OH检出率和卧立位血压变化规律.结果 与非OH组比较,OH组年龄,帕金森病、服用降压药物、女性所占比例较高,而腰围、臀围较低.Bland-Alman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测量时机的卧立位血压变化值一致性差.但与上下午的测量值比较,两个测量日的卧立位血压变化值一致性较好.两个测量日的OH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1%比53.6%,P>0.05),而上午OH检出率高于下午(75.0%比38.1%,P<0.01).结论 通过反复卧立位血压测量可提高OH检出率,建议选择在上午进行卧立位血压测量.

  • 中老年高血压人群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樊晓寒;孙凯;王建伟;张银辉;娄可佳;周宪良;吴海英;惠汝太

    背景 体位性低血压可增加老年患者摔倒、骨折和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目的 通过大样奉横断面调查探讨中老年高血压人群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信阳县7个乡镇5101例40~75岁高血压患者,并测量卧位及立位后0、2 min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定义为直立位后3 min内收缩压和(或)舒张压下降≥20/10 mmHg.结果 该人群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23.8 %(立位0 min:20.1%,2 min:17.2%),女性随年龄增长(40~49、50~59、60~75岁)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显著增加(11.8%、16.1%、18.3%,P=0.004);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与未治疗高血压间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分析调整多种因素后发现,体位性低血压发病危险与冠心病史(OR:1.78,95%CJ:1.30~2.48,P<0.01)、脑卒中史(OR:1.40,95%CI:1.06~1.90,P=0.034)和卧位收缩压与舒张压有关,与心室率(OR:0.98,95%CI:0.98~0.99,P=0.001)和坐位血压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体位性低血压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较为常见;合并心血管病可能增加体位性低血压发病危险,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治疗不增加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

  • 高血压患者脑白质病变与直立性低血压的相关性

    作者:何芸;屈秋民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脑白质病变程度与直立性低血压(OH)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及心内科门诊、住院的经过磁共振成像检查无脑卒中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量卧位、立位血压,以卧位转为立位3 min内收缩压下降≥20和(或)舒张压下降≥10 mm Hg为OH.使用Fazekas量表评估脑白质病变,其中0~3分为无/轻度脑白质病变,4~6分为重度脑白质病变.结果 患者225例重度脑白质病变59例(26.2%),符合OH标准49例(21.8%).OH组重度脑白质病变发生率高于非OH组(51.0%比19.3%,P<0.01).OH组脑白质病变评分高于非OH组(3.67±1.03比2.55±1.27,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与脑白质病变相关的因素有:年龄(OR=3.347,95% CI 1.140~9.833,P=0.028)、高血压病程(OR=1.121,95% CI 1.064~1.181,P<0.001)、卧位舒张压(1.059,95% CI 1.015~1.105,P=0.008)和OH(OR=3.637,95% CI 1.539~8.590,P=0.003).结论 OH与高血压患者脑白质病变呈正相关,OH可能是高血压促进脑白质病变的机制之一.

  • 广州军队高龄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作者:谢志泉;林仲秋;王银玲;冯国飞;钱云峰;吴自强;潘春梅;蔡艳军;邵尉;王晓会;周培毅

    目的 探讨广州军队高龄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方法 通过对长期定居广州的退役军人进行人群普查,选择65岁以上患者,按调查表实施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包括测量卧位及立位后0、2 min血压和心率)、动态血压监测,然后依不同年龄分组分别对高血压患病率、认知度、体位性低血压(OH)及血压晨峰现象的发生率作比较分析.结果 高龄老年(≥80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70.1%,知晓率为99.7%,治疗率为96.3%,控制率(血压<140/90 mm Hg)为58.1%.高龄老年高血压人群OH和血压晨峰的发生率均高于高龄老年非高血压人群(30.1%比19.1%;22.3%比14.3%,均P=0.001).结论 广州军队退役军人高龄老年高血压患病率较高,OH和血压晨峰现象常见,应重视其诊断和治疗.

  • 年度间收缩压变异性与体位性低血压的相关性

    作者:高竞生;李志芳;吴云涛;赵海燕;阮春雨;赵华灵;宋路;李春慧;陈朔华

    目的 探讨年度间收缩压变异性(ASBPV)与体位性低血压(OH)的相关性.方法 2006-2007年第1次对开滦集团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进行健康体检,此后分别于2008-2009、2010-2011年进行第2、3次健康体检,并于第3次体检时按25%的比例随机分层抽取年龄≥60岁的开滦集团离退休员工进行卧立位血压等检查.符合入选标准及资料完整的2050人纳入统计分析.ASBPV采用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度的收缩压值的标准差计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ASBPV水平对OH的影响.结果 2050人(男性1385人,女性665人)平均年龄为67.5岁.按照ASBPV三分位数(6.34、12.41 mmHg)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随着ASBPV水平的升高,OH检出率逐渐上升(18.9%、20.2%、24.9%;P=0.0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了年龄、性别等因素后,与ASBPV第1三分位组相比,第3三分位组为OH的危险因素(OR=1.37,95% CI 1.03~1.81).结论 ASBPV与OH发病呈正相关.

  • 体位性低血压诊治的现代概念

    作者:何秉贤

    体位性低血压(postural hypotension,PH),亦称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经典的定义是:站立1~3 min,收缩压(SBP)下降>20 mm Hg或舒张压(DBP)下降>10 mm Hg,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JNC 7)将此诊断标准改为:直立位SBP下降>10 mm Hg,并出现头晕或晕厥.JNC 7将诊断标准降低,并结合症状,表示更为重视和更符合实际,表示血压降低出现脑灌注不足者即属PH.

  • 白昼卧位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伴晕厥发作1例

    作者:彭友;柳俊;黄晓喻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2岁,因"反复晕厥发作1年余"入院.自2010年末起患者反复晕厥发作,多在小便时发作,吃饭、刷牙、上下楼及步行时也偶有发作.发作时无眼前闪光感、耳鸣、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取坐位或平躺数秒至1 min左右可自行清醒,醒后无胸闷、心悸不适,曾在广东省阳江市阳江人民医院就诊,考虑为"排尿性晕厥"及"血管迷走性晕厥",曾尝试服用过小剂量哌唑嗪和酒石酸美托洛尔,效果不佳.

  • 浅析中医针灸在糖尿病体位性低血压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郝眸嘉;王肃杰

    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在糖尿病体位性低血压治疗中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以来收治的80例糖尿病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控制血糖,给予观察组患者在藏桂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3.8%,对照患者的治愈率为47.2%,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利用中医针灸治疗糖尿病体位性低血压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提高治愈率,而且治疗彻底,很少有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血压低了也不好

    作者:王旭升

    关于低血压始终没有个明确的界限,不是说血压低一点,就是“低血压”.医学上一般把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称为低血压,但老年人血压在100/60毫米汞柱时就算偏低了.糖尿病患者应警惕两种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由于糖尿病患者17% ~ 78%常存在植物神经病变,所以一种叫做“体位性低血压”的情况在糖尿病人群中更为常见.体位性低血压是指由平卧体位突然转变为坐位或直立位(如起床)或者长时间站立(如售货员)时血压显著下降、病人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厥、一过性大小便失禁等症状.这种类型的低血压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脑动脉硬化所引起的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差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 第十八讲:“糖尿病性心脏病”之“四大怪象”

    作者:

    第一怪:由卧到立,"压差"骤变许多糖尿病患者起床后,常常感觉一阵头晕、眼花、心慌、出汗、眼前发黑,严重者甚至出现昏厥.测血压时发现:患者由卧位到站立时收缩压下降大于30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大于20毫米汞柱,这种情况临床称之为"体位性低血压".

400 条记录 3/20 页 « 1234567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