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RF-Ⅲ治疗腰椎滑脱症30例

    作者:韦永忠

    腰椎滑脱症是骨科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我院2003年4月至2007年9月应用RF-Ⅲ型系统治疗腰椎滑脱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脊柱疾病诊治技术的回顾及展望

    作者:唐运鹏;肖增明

    随着基础研究、边缘学科及工业技术水平的进步,使脊柱外科疾病的诊治获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在脊柱创伤、矫形、下腰痛等诸多疾病的诊治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新进展,现综述如下.

  • MRI同反相位成像、表观扩散系数以及弥散加权成像序列在椎体良恶性疾病鉴别中的价值

    作者:邓彤;程晓光;吴志刚;张艳伟

    目的:探讨MRI的同反相位成像( IP/OP)、表观扩散系数( ADC)以及弥散加权成像( DWI)序列在鉴别椎体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恶性肿瘤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0例作为恶性组,良性疾病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80例作为良性组,均行MRI常规序列及DWI扫描,并采用双回波技术在3D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中采集IP/OP图像;分析良恶性病变病例的DWI信号特点,定量测定两组椎体的ADC值、信号强度比(SIR)值和信号衰减程度(SAR)值。结果良性及恶性组病灶DWI序列均可表现为高、等、低或混杂信号,两组DWI信号改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ADC值为(2.24±0.31)×10-3 mm2/s,高于恶性组ADC值的(1.72±0.36)×10-3 mm2/s(P<0.05);良性组SIR值为0.58±0.15,高于的恶性组的1.26±0.16(P<0.05),良性组SAR值为0.45±0.36,低于恶性组的0.15±0.07(P<0.05)。结论 DWI信号不能准确鉴别椎体良恶性病变,而ADC值和SIR值、SAR值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 脊柱微创技术在腰椎退行性疾患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孙永明;夏丽伟

    传统脊柱外科手术的诸多弊端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如何以小的侵袭和少的生理干预解决传统脊柱手术中的问题,一直是脊柱外科医生特别是微创脊柱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目前,随着各类微创技术、手术器械及内植物材料学等的迅猛发展,脊柱微创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surgery,MISS)发展迅速,并广泛应用于各种脊柱疾病的诊治中,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受到广大脊柱外科医师和患者的欢迎.

  • 脊柱肿瘤的外科治疗

    作者:刘俊宾;夏仁云

    目的:观察和探讨脊柱肿瘤外科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以来我科治疗113例脊柱肿瘤(包括肿瘤样变)的效果,共归纳5种外科处理方式.结果:平均随访24个月,86例伴有脊髓功能损害者中,79例获得神经功能改善;113例中98例未见肿瘤复发;15例肿瘤复发者中,8例再手术,5例死亡,有3例死于肿瘤复发,2例死于肿瘤转移.结论:脊柱肿瘤属于难治性疾病,但若彻底性手术切除,大多数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骶管注药联合四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作者:洪光;范章辉;陈光耀;钟康华;肖愫祺;温继智;梁汉坚;林厚余;廖凯明;吴洪

    目的:观察骶管注药联合四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的四维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四维牵引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骶管注药治疗3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腰椎疼痛评分和脊柱ODI功能障碍指数。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腰椎VAS评分和脊柱ODI功能障碍指数分别为(2.58±1.02)分和(19.24±4.63),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69±1.37)分和(14.52±3.59),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的腰椎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脊柱ODI功能障碍指数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骶管注药联合四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 三步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思进;陈婵;董智勇;胡怡淳;胡丰村;戴亮;龚兆阳;金理柜

    目的 观察单穴电针、四维牵引联合调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练功疗法基础上,观察组56例采用单穴电针、四维牵引联合调脊手法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传统针灸牵引推拿疗法.两组治疗时间与次数均相同,治疗结束后评定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VAS、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1).临床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三步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69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的特征分析

    作者:张宗美;赵岭;王义亮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频率:7~10 MHz)检测 69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观察椎动脉的走行、管壁、管腔、有无压迫及其血流情况,测量各段椎动脉内径.结果 超声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符合率为93.6%,根据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将69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分为5大类,走行变异11例(1.6%),走向迂曲354例(51.2%),狭窄191例(27.6%),斑块79例(11.4%),闭塞13 例(1.9%).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符合率高,无创、无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后路凹侧双棒法手术矫治特发性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弯的对比研究

    作者:贾全章;许建中;周强;谢肇;何清义;代飞;罗飞;殷翔

    目的 探讨后路凹侧双棒法手术矫治特发性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对比研究,实验组行后路凹侧双棒法共18例,对照组行常规后路钉棒法共19例.对手术前、后和术后18个月随访的站立位主侧凸冠状面Cobb角、主侧凸顶椎偏距、身高、手术时间和出血量进行统计.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实验组主凸Cobb角矫正率平均为47.15%,对照组为39.56%;手术后18个月比较试验组45.15%,对照组37.62%;主凸顶椎偏距矫正率平均为40.26%,对照组为35.37%;身高增长率平均为4.20%,对照组为1.89%;以上指标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凹侧双棒法是一种矫正率高、安全的方法.

  • Braden量表在脊柱病变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

    作者:张德伟;王宗桂

    目的:探讨Braden量表在骨科脊柱病变患者预防压疮发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Braden量表对该院骨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住院的135例脊柱病变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按照得分划分为低、中、高、极危组,针对不同危险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分层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中低危组33例(24.4%),中危组26例(19.3%),高危组22例(16.3%),极危组13例(9.6%),压疮发生率为5.9%(8/135)。压疮危险因素分值由小到大分布,在压疮危险组为活动情况、摩擦和剪切力、行动能力、感觉、营养、潮湿,而在发生压疮组依次为活动情况、摩擦和剪切力、感觉、行动能力、营养、潮湿,两组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脊柱病变患者的压疮发生危险因素与该病的特征密切相关,正确使用Braden量表进行危险分层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减少压疮的发生。

  • 腰椎棘突间分离装置应用进展

    作者:申洪全

    腰椎退变性疾病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腿疼痛.早期治疗以非手术治疗方案,经临床证实对轻度临床症状的缓解是短期有效的,但这些治疗对延缓疾病进展是无效的[1-3].对症状较重及经保守治疗无效时,通常采用伴融合和非融合减压的手术治疗.但随着对脊柱生理功能和生物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的建立,腰椎动态固定技术逐步运用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关节突综合征、椎间盘突出和轻度腰椎不稳等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4].

    关键词: 腰椎 脊柱疾病 综述
  • 腰椎疾病的基础疗法

    作者:刘婷

    腰椎疾病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不正确的坐姿、睡姿是引起腰椎疾病的重要原因.另外,缺乏运动,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从国内外流行疾病的发展趋势来看,腰椎疾病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呈现低龄化趋势,发病者从几岁到几十岁都有.对于腰椎疾病的治疗,人们普遍选择手术治疗.然而,手术治疗的弊端日益凸显出来.患者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痛苦,而且高额的手术费用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与此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手术风险.

  • Dynesys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陶光培;梁益建

    目的:探讨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Dynesys)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伴腰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9例腰椎退行性疾病伴腰痛患者在减压时行Dynesys固定术.应用VAS进行疼痛评估,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随访6~24个月,VAS和Oswestry评分明显减少,术后无螺钉、套管松动及绳索断裂.按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评价:优20例,良6例,可3例.症状改善优良率达89.66%.结论:Dynesys系统能有效改善腰椎节段间应力传导,缓解疼痛,并能保留脊柱一定活动度,预防临近节段退变,近期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一种可供选择的非融合固定方法.

  • Cage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斐文;张彤;王喜亚;李萌;冯建明;陈成

    目的 评估Cage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Cage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65例,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术后1周按Odom标准评估疗效:优43例;良15例;可7例,优良率达89.2%.所有患者随访3~24个月,末次随访按Odom标准评估疗效:优45例;良16例;可4例,优良率达93.8%.经X线检查,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椎体间Cage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雅弓根螺钉无断裂,Cage无后移、沉陷,椎间隙高度无明显丢失.近期并发症:神经症状加重4例,脑脊液漏2例;远期并发症:神经症状残留3例.结论 椎弓根螺钉技术和Cage植骨融合术的联合应用可以优势互补,降低各自术式的并发症,使脊柱稳定性增加,植骨融合率高,提高了临床疗效,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血管性介入神经放射学现状和进展

    作者:廖正银;闵鹏秋

    介入神经放射学(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是在X线的监测下,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病、脊髓脊柱疾病以及一些头颈部肿瘤进行栓塞、溶栓、扩张、成形、灌注等治疗.近年来科技的进展而使介入神经放射学治疗范围不断拓展、效果日臻完善.本文综述血管性介入神经放射学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

  • 脊柱转移瘤和脊柱结核MRI鉴别诊断

    作者:杨生佑;赵震奇

    目的: 探讨脊柱转移瘤和结核MRI不同表现.方法: 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和结核各30例的MRI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 (1)转移瘤多为跳跃性骨质破坏,发生于椎体的中后部,易累及椎弓根,椎体压缩呈盘状后突征,椎间盘呈嵌入征.椎旁软组织肿块局限,呈均匀强化;(2)结核累及相邻两个椎体,好发于椎体的前部,亦可累及椎弓根,椎体压缩后缘表现为成角畸形,破坏椎间盘.椎旁软组织肿块常呈梭形或长条状,多为环形强化.结论: (1)骨质破坏的分布、椎体累及的部位、椎间盘以及椎旁软组织肿块的形态是鉴别转移瘤和结核的重要方面;(2)盘状后突征、成角畸形、椎间盘嵌入征、环状强化则是两者鉴别诊断的主要影像学征象.

  • 多肌腱末端炎1例

    作者:刘文曲;刘斌

    患男,64岁.因反复多关节疼痛3月余,加重7d入院.3月前出现双腕、双肘、双肩、双膝、双踝关节部位对称性、游走性疼痛,活动时尤甚,常有夜间痛,自贴"伤湿止痛膏"可缓解,病情反复发作,未正规诊治.

  • 学会爱护你的脊柱

    作者:吴毅

    脊柱疾病正在呈逐年增多并逐渐年轻化的趋势.随着现代生活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很多年轻人和儿童都会有脊柱方面损害或患上各种脊柱疾病,尤其是长期伏案工作者、电脑一族等.脊柱健康,关乎人的身心健康、甚至体型体态,可以从有针对性的运动、日常生活习惯中加以防护.为什么现在全世界越来越重视脊柱健康脊柱作为生命的脊梁、健康的立柱,一旦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人体生命信息的感传和气血能量的通达,进而影响身心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目前全球超过一半的人,为各种脊柱疾病所累,脊柱疾病正在呈逐年增多并逐渐年轻化的趋势.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97%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脊柱疾病,40岁的人群中40%的人脊柱不健康,儿童脊柱侧弯症的发病率高达20%.

  • 颈腰椎病仅15%需手术

    作者:戎利民

    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的白领,经常会觉得脖子痛、肩痛、背痛、腰痛……以至于有些人以为自己患上了颈腰椎病,其实,80%的人一生中颈腰椎会有这样那样的不适,但不一定是脊柱病,就算是脊柱病,也只有15%左右需要做手术.弯腰驼背写字、跷腿很伤脊柱脊柱包括颈椎、胸椎和腰椎.据介绍,常见的脊柱疾病是退行性疾病,好发于颈椎和腰椎,胸椎不常见,这与颈、腰椎活动度高有关.另外,人体的正常老化不一定会导致退行性疾病.

  • CT联合SPECT骨显像对脊柱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作者:潘石宏;陈凯;覃晨斌;陈传亭

    目的:探究CT联合SPECT骨显像对脊柱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00例脊柱骨病患者行CT联合SPECT异机检查,同时获得骨CT图像、局部断层骨显像、全身骨显像以及前两者的异机融合图像.2名经验丰富的CT诊断医生、核医学医生分别对每个病例的CT图像、SPECT图像及CT联合SPECT异机融合图像在工作站显示器上进行独立、盲法读片,然后对病变做出良性、可能良性、可能恶性和恶性的判断.诊断不一致时,以2人协商结果为准.4种图像的印象诊断与后诊断符合者,判定为“符合”;病变性质待定或印象诊断与后诊断不一致,判定为“不符合”.结果:骨CT图像、局部断层骨显像、全身骨显像以及CT联合SPECT异机融合骨显像对36例恶性骨肿瘤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9%、91.7%、50%和100%,对64例良性骨病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75%、62.5%、32.81%和93.75%.这表明骨CT联合SPECT异机融合骨显像解决了常规骨显像对阳性病灶精确解剖定位难的问题;明显改善了对骨良性病变的诊断能力,降低了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假阳性率;对诊断骨转移的类型,如成骨型、溶骨型和混合型有一定的价值;当断层骨显像与骨CT结果不一致时,两者信息互补,有助于对骨病的正确诊断.结论:CT联合SPECT异机融合骨显像对脊柱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496 条记录 24/25 页 « 12...17181920212223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