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炙甘草汤治疗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炙甘草在治疗心血管内科疾病时的效果.方法:收治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炙甘草在治疗心血管内科疾病时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其他药物在治疗心血管内科疾病的临床不良反应.
-
我的三结合养生经
我今年已83岁,思维清晰、生活自理,还能与多种慢性病和平共处.能有今天,我要衷心感谢《健康指南》杂志对我的启迪和指引.下面我结合个人实践,谈谈耄耋老人的养生经.一、药食结合,以食为主我患有慢性肠炎、慢阻肺、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上皮化生,为了配合医生治疗,我更注重饮食疗法.我根据自学的中医药知识,再结合我脾肾阳虚的体质,用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熬成汁,然后再配上药食两用的炒薏仁、茯苓、莲子、枸杞、白扁豆、芡实、百合,再加上核桃、黑木耳等,煮熟后搅拌机打成羹后食用.既有健补脾胃、涩肠的功能,又对呼吸疾患止咳化痰平喘有一定辅助作用.
-
补中益气汤应用举隅
补中益气汤源自李东垣<脾胃论>,由黄芪、人参、炙甘草、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当归等组成,用于治疗饮食劳倦所致气虚身热,心烦懒言,不思饮食,四肢困倦,或动则气喘,或口渴多汗,以及中气不足而致吐血、便血或肛门脱出,或子宫下垂等症.笔者验之临床,屡有奇效.现选录4则,以示同道.
-
自拟益气温中散寒汤治疗功能性腹痛疗效观察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7年12月1日~2008年2月1日收治功能性腹痛患者68例,其中男28例,女40例,年龄16~50岁,本组病例均做过相关的检查均无异常者.方法:采用自拟益气温中散寒汤治疗,方药组成:红参15g,制黄芪30g,白术10g,肉桂10g,干姜10g,炒杭芍20g,木香10g,砂仁8g(对服),炙甘草10g,小枣10g.随症加减:腹痛兼便秘者加大黄、郁李仁;夹瘀者加桃仁、红花;失眠多梦者加枣仁、柏子仁、灵芝;兼腹胀者加木香、香附;痛甚者加元胡、川楝子等.治疗1~3个疗程,1个疗程14天.
-
胃脘痛的中医药治疗
胃脘痛的临证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胀痛,攻窜不定,连及胸肋,得嗳气或矢气稍减,遇恼怒或抑郁则复发或加重,胸闷纳呆,泛吐酸水,口苦,大便成形而排出不畅,舌淡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或沉弦.治则: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g,白芍10g,枳壳10g,川楝子9g,陈皮10g,玄胡索9g,砂仁6g,制香附10g,半夏15g,炙甘草5g,茯苓20g,郁金10g.
-
加味香砂六君丸的质量标准
加味香砂六君丸是我院得协定处方,现将其自拟质量标准报告如下.名称:加味香砂六君丸.处方:党参120g,炒白术100g,柴胡80g,砂仁40g,木香40g,甘松40g,半夏60g,炒白芍60g,茯苓120g,炙甘草40g,佛手片10,乌贼骨120g,贝母80g,陈皮80g,神曲120g,麦芽120g.制法:以上诸药:烘干→粉碎→过筛→混匀→起模→成型→盖面→包衣→打光→即得.性状:本品为灰棕色至黄棕色水丸,气香、味甜、微苦.
-
中医辨治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多发生于焦虑性人格,或继发于生活应激之后,患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下腹胀痛、腹泻与便秘交替、排矢气、排便不尽感等,但很少有肠道器质性疾病.中医辨证分型,选用合理验方,常可收到良好效果.脾胃虚弱型 患者常在进餐后腹痛不适且欲大便,其粪便稀薄或不成形,便后则舒.取党参、薏仁、白芍、炒麦芽、炒白术、茯苓、制香附各12克,山药20克,陈皮10克,炙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2次,合并煎液,早中晚分服,连服7天.
-
方和谦临床合用生炙甘草的体会
我师方和谦教授是著名的中医学家,全国第一、二、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6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对中药的应用有独到之处.
-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体会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以葶苈子为主组方,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26例,疗效确切.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以葶苈子为主药,一般用量6~15g.痰瘀闭肺者加麻黄、石膏、桃仁、枳壳、莱菔子、天竺黄、甘草以清热泻肺,豁痰活血;肺闭阳虚者加人参、麻黄、附片、桂枝、莱菔子、桃仁、桑白皮,甘草以宣降肺气,温振心阳;阳气虚脱者加红参、附片、肉桂、煅龙骨、煅牡蛎、黄芪、五味子、枳壳、炙甘草以回阳救逆固脱.临床上抓住不同的病机特点,辨证用药,每日一剂,加水适量,每次煎25~30min,连煎2次后将药汁混合,装入保温杯,频频喂服.
-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临床应用举隅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出自《脾胃论》[1],是李东垣学术思想精髓的代表方之一。全方由柴胡、炙甘草、黄芪、苍术、羌活、升麻、人参、黄芩、黄连、石膏组成,将补脾胃中气、升脾胃清阳、泻上冲之阴火三法相结合,是治疗脾胃内伤、元气虚衰、阳气不升、阴火上乘所致“脾虚阴火证”之代表方。笔者应用本方辨证化裁治疗多种疾病而获良效,现将三则验案及临证体会介绍如下。
-
自拟“扶正降逆汤”的应用体会
吴茱萸汤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伤寒论》谓其主治“食谷欲呕,属阳明也”[1]103;“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1]115;“干呕,吐涎沫,头痛者”[1]134.药理研究认为,该方有止呕、抗消化道溃疡、镇痛镇静作用[2].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原方用于“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1] 82.全方由旋覆花、人参、代赭石、半夏、生姜、炙甘草、大枣组成,功能降逆化痰、益气和胃,可治疗胃气上逆.笔者将两方合拟成“扶正降逆汤(组成为吴茱萸、代赭石、人参、生姜、大枣)”,加减应用于胃气上逆,屡收效验,兹举例如下.
-
咳嗽的因时辨治
咳谓有声,肺气伤而不清;嗽谓有痰,脾湿动而生痰.咳嗽者,因伤肺气而动脾湿也.病本虽分六气五脏之殊,其要皆主于肺.盖肺主气而声出也.治法须分新久虚实.新病风寒则散之,火热则清之,湿热则泻之;久病则属虚属郁,气虚则补气,血虚则补血,兼郁则开郁.主方:杏仁6 g、白茯苓6 g、橘红5 g、五味子3 g、桔梗3 g、炙甘草3 g.
-
便后发热治验一例
患者,男性,32岁.2005年12月10日就诊,主诉大便后出现恶寒发热1年余.每于大便后即感微恶风寒、头痛、发热,体温高达39.6℃.无论用药与否,均于1h左右汗出而解.二便调,大便日行一次,无便秘,无口渴.查其舌淡红、苔薄白微干,脉缓.辨证:营卫失和.治则:调和营卫.方拟桂枝汤原方:桂枝15 g、白芍15g、炙甘草10g、生姜15 g、大枣4枚.
-
小柴胡汤妇科应用析
小柴胡汤方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用于伤寒中风,邪入少阳之证.<金匮要略>中,并治妇女热入血室.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炙甘草组成.柴胡为透达少阳半表之邪,黄芩清少阳半里之热,配半夏、生姜以和胃降逆,伍人参、甘草、大枣以扶正祛邪,同时大枣与生姜的配伍又可以调和营卫.调气机,行津液,共奏和解少阳、扶正祛邪之效.历代医家对其组方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均有较多研究和阐述.近年来该方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已超出了原著本方证治的范畴.
-
四逆散在慢性肾炎中的应用体会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吕仁和教授在长期临床治疗中,根据辨证将四逆散用于慢性肾炎的治疗,以疏调气机,化解中焦郁滞,疏利三焦水道通畅,常获得良好效果.四逆散由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组成,方中柴胡主升散疏泄而入肝胆,能疏肝解郁、畅通气血、透表泄热;白芍能降肝逆、敛肝阴、补肿血、清肝热、泻肝火;枳实破气除痞,散结消积;甘草清热解毒,缓急润肺,调和药性.
-
辨证论治医案四则
1偏头痛吴某,女,20岁,揭西人,中山大学医学院临床专业学生.2007年1月25日初诊,主诉自高中时出现偏头痛(左后枕部疼痛)至今约4年,被某医院诊为神经衰弱,多方治疗未见改善.查其面色无华,精神不振,舌质黯红、苔薄白微腻、舌边尖红,脉滑无力.辨证为气血亏虚、痰阻血瘀,治宜益气活血,健脾化痰,方用六君子汤合四物汤加减:黄芪30 g、党参20 g、茯苓15 g、白术15 g、陈皮10 g、半夏15 g、川芎15 g、白芍20 g、当归10 g、丹参10 g、石菖蒲10 g、郁金10g、益母草30g、炙甘草5 g,水煎服.患者服完4剂后偏头痛豁然而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
补中益气汤在糖尿病科的应用体会
补中益气汤为金元时期医家李东垣创立,首载于《内外伤辨惑论》,由黄芪,人参,白术,升麻,柴胡,当归,炙甘草,橘皮组成,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药理研究认为,补中益气汤对脾虚模型大鼠胃壁细胞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有恢复作用,并可升高脾虚大鼠胃泌素含量,其益气健脾作用机制可能涉及改善消化道组织结构及影响消化道信号转导等方面[1].笔者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举例如下.
-
从张仲景用炙甘草论其补益功效
甘草常作为佐使药,在方剂中被广泛运用,有"诸方必合甘草,始能曲当病情"之说.然正因其过于普遍的应用,多数临床医家并未给予足够重视,视之婉若等闲之辈,剂量取舍亦无圭臬.历代古医籍对甘草一味多有详细阐述,誉其为"国老",尤对其炙用者,多提及补益之效,"虽非为君而为君所宗",其功效绝非后世合和而已.本文搜集整理历代医家对炙甘草补益之性的认识,通过分析<伤寒论>中以炙甘草为主药的甘草泻心汤、炙甘草汤、橘皮竹茹汤的配伍,结合现代药理,重点阐释炙甘草补益之性,以正其名.
-
甘遂半夏汤加减甘遂及不同品种甘草对腹水模型大鼠肝脏CYP450mRNA的影响
目的:观察含不同品种甘草的甘遂半夏汤加减甘遂甘草反药组合对腹水模型大鼠肝脏CYP450 mRNA的影响。方法采用Walker-256细胞制造癌性腹水模型,将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全方炙甘草组、全方炙光果甘草组、全方炙胀果甘草组、去遂炙甘草组、去遂炙光果甘草组、去遂炙胀果甘草组、去炙甘草组、去炙甘草醋甘遂组,共计11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其余各给药组灌胃相应药物。给药11天后,摘取肝脏,液氮保存,进行PCR实验。结果在CYP2E1 mRNA表达方面,全方炙甘草组、全方炙胀果甘草表达下调,且优于全方去掉一味或两味反药。三个甘草品种的甘遂半夏汤的CYP3A1 mRNA、CYP3A2 mRNA表达上调,且优于全方去掉一味或两味反药。结论(1)全方炙甘草组、全方炙胀果甘草组在CYP450表达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药效作用,其中全方炙甘草组优于全方炙胀果甘草,且均优于全方去掉一味或两味反药组。(2)全方炙光果甘草组则未表现出一定的药效作用,但也未表现出毒性作用,弱于去掉一味或两味反药。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糖尿病酮症一例
小柴胡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炙甘草组成,原为治疗少阳病的主方,也是后世和解剂的祖方.